CN108419219A -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 Google Patents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9219A
CN108419219A CN201810290993.9A CN201810290993A CN108419219A CN 108419219 A CN108419219 A CN 108419219A CN 201810290993 A CN201810290993 A CN 201810290993A CN 108419219 A CN108419219 A CN 10841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e
intrinsic safety
base station
wireless base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09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彦景
王倩玉
陈岩
李松
王博文
陈永珩
马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18102909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9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9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包括至少一个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和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中的任一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根据本发明的***,能够实现紧急灾害情况下的有效、可靠通信,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一直阻碍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矿一般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僻,井下巷道分布纵横交错,从业人员分布面广、流动性大,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交流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事故,对井下人员的抢救缺乏有效信息,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极差。事故发生后,为防止二次事故,煤矿井下电力供应完全切断,已有的各种通讯设备无法使用,加上井下灾区条件与环境的险恶性、复杂性,致使救护队员不能向井下救护基地和地面各级救灾指挥部准确、实时、有效地反映灾区现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灾抢险指挥决策。矿难即将发生或者矿难刚刚发生时,如何有效快速的通知井下工作人员尽快撤离和通知指挥中心第一时刻展开救援工作,成为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关键因素。煤矿应急通信***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在事故即将发生和发生后,能够迅速、准确、有序地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紧急通知、疏散和救援的煤矿井下通信***,井下应急通信***的效率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人员逃离现场的可能性和井上指挥中心展开救援的工作效率。
当前国内煤矿井下作业实践中,井下应急通信以有线通信为主,虽然部分设备配备了先进的井下无线通信装置,但因***不配套等而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有效、可靠的井下应急通信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能够实现紧急灾害情况下的有效、可靠通信,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包括至少一个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和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所述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中的任一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在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通过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可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由此,能够实现紧急灾害情况下的有效、可靠通信,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为多个时,每个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还与其他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为延迟容忍网络,所述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以逐跳转发的形式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可选择的救援模式和求救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被选择为所述救援模式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广播所述救援信息,工作模式被选择为所述求救模式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广播所述求救信息,每个所述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和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根据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广播的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与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时,以公共密钥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包括人员状态传感器和环境状态传感器,所述人员状态传感器用以获取当前所属人员的人员状态信息,所述环境状态传感器用以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包括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和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人员状态信息和所述环境状态信息进行的自动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包括根据用户的双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双向传输和根据用户的单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单向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人员状态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所述环境状态信息包括有害气体浓度信息、通风状态信息和温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均配置有后备电源,所述后备电源在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的原供电电源正常未被切断时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原供电电源被切断时进行放电以为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的供电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的通信连接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的通信连接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中通信终端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包括至少一个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图1中以两个为例)和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
其中,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中的任一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之间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当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为多个时,每个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还与其他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可以为矿用本安智能手机,其具有短程无线电通信功能,例如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一种无线局域网)、蓝牙等进行无线通信。如图1所示,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可通过D2D链路直接进行节点间通信。节点可以检测及识别临近的D2D通信终端设备,从而据此建立起相应的连接,实现节点间信息的交互,并且具有通信模式切换功能,可以在D2D与WiFi通信模式间相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也可作为D2D通信终端设备参与数据交换。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作为自组织通信桥梁以及计算分流***,即单跳云或多跳数据处理的一部分,在通信数据的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分流功能可节省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的宝贵能量,同时也可减少网络中的计算工作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与传统无线蜂窝通信网络需固定的网络设备如基站的支持才能进行数据转发和用户的服务控制不同,无线自组织网络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有节点的地位平等,即是一个对等式网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和离开网络,任何节点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并且,其不需要固定设备支持,网络的布设或展开无需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节点通过分层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节点开机后就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各节点即用户终端自行组网,通信时由其他用户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网络节点可以随处移动,也可以随时开机和关机,这些都会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因此,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通信终端设备是可以自行组网的,随着其移动或开机、关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将动态的发生变化。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网络自组织和协同合作的特征,适合组建应急通信网络来协调各类人员展开救援行动和应对煤矿事故突发事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自组织网络可为延迟容忍网络,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以逐跳转发的形式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依赖于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间的延迟容忍路由,可以通过WiFi直接进行通信。在该***中,由于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作为组网节点易移动并且其通信范围有限,在井下应急救援等情况下,为了节约能耗其可以交替处于休眠和活动状态,以及受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往往会存在盲点等种种原因,将会造成其间连接经常断开,网络常常被分割为很多不连通的子区域,终端间不再存在完整的、稳定的连接路径。因此,该***中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个延迟容忍网络。在这种间歇连通的网络环境中,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作为组网节点在遇到下一跳组网设备前可能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这就要求应用能容忍一定的延迟,因此要想实现网络通信就要通过利用其移动产生的连接机会来进行,当移动使得彼此位于对方通信范围内时,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可建立通信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传输可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方式,即携带数据的矿用本安智能手机直到遇到合适的下一跳节点才进行转发,通过这种逐跳转发,实现数据的传输。
由于当节点要与其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时,需要中间节点的多跳转发,与固定网络的多跳不同,延迟容忍网络中的多跳路由是由普通的网络节点完成的,而不是由专用的路由设备,如路由器完成的。由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协议与传统路由协议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进行数据包发送所依据的路由协议也将发生改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均配置有后备电源,后备电源在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的原供电电源正常未被切断时进行充电,并在原供电电源被切断时进行放电以为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供电。
如图2所示,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的供电流程可包括:
S101,后备电源检测。
S102,判断是否断电。即判断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的原供电电源是否断开。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4。
S103,后备电源供电。
S104,后备电源充电。
S105,基站工作。即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在上电后正常进行当前工作。
考虑到煤矿灾害事故发生后,为了避免二次灾害,煤矿井下供电会被完全切断,通过为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配备了后备电源,保证在煤矿灾害事故发生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还能够正常工作,参与组成无线自组织网络,有效地实现其通信桥梁和计算分流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的工作模式包括可选择的救援模式和求救模式。在煤矿灾害事故发生后,用户通过开启矿用本安移动终端的应急救援软件进入应急救援模式,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模式选择,自主选择救援模式或求救模式。
其中,工作模式被选择为救援模式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广播救援信息,工作模式被选择为求救模式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广播求救信息,每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和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根据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广播的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与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可执行如下流程:
S201,启动应急救援软件。
S202,进行模式选择。模式选择结果见下述S203和S205。
S203,救援模式。
S204,救援信息广播。
S205,求救模式。
S206,求救信息广播。
S207,节点发现。
S208,节点连接。
S209,信息交互。
如图4所示,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可执行如下流程:
S301,判断是否接收到应急广播帧。上述的救援信息广播和求救信息广播均属于应急广播。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4。
S302,开启应急模式。
S303,组成自组织网络。即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在应急模式下,可与通信范围内的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其他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
S304,保持矿用本安模式。
总体而言,在煤矿灾害事故发生时,用户通过启动相应的软件,使得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开启应急救援软件,在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开启应急救援软件并选取了相应的模式后,向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进行应急救援广播帧发送。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应急救援***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应急救援广播帧后,也切换至应急救援模式。应急救援模式下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和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均作为通信终端设备,共同参与组成无线自组织网络,构成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在这一过程中任何通信终端设备的移动、开/关或损坏都不会影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其他通信终端设备间的正常通信,并且能够使新的通信终端设备快速、自动的加入组建的独立网络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之间、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时,可以公共密钥进行身份验证。
如图5所示,身份验证过程如下:
S401,识别组网设备。若识别成功则执行步骤S402;若识别失败则结束当前流程。
S402,交换公共密钥。
S403,验证身份。若验证成功则执行步骤S404;若验证失败则返回步骤S401。
S404,进行安全通信。
为了保证通信的可信性,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不使用基于IP的路由,而是使用公共密钥作为主要的网络标识符进行通信。公共密钥是指明文与加密密钥一起采取不可逆数学运算进行组合变化,形成密文的一组密钥。公共密钥密码术利用两个密钥取代常规的一个密钥:一个公共密钥被用来加密数据,而另一个私有密钥被用来解密数据。这两个密钥在数字上相关,但是即便使用许多计算机协同运算,要想从公共密钥中逆算出对应的私人密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使用公共密钥加密的本***具有以下比较突出的优点:用户可以把用于加密的密钥公开的分发给任何用户,谁都可以使用这把公共的加密密钥与该用户秘密通信,而除了持有解密密钥的收件方用户外,没人能够解开密文,有效解决了密钥分发问题;公共密钥加密***允许用户事先把公共密钥发表或刊登出来,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信息加密,还可以应用于身份鉴别、权限区分等各种领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个参与组网的通信终端设备,包括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和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都具有用于与其他通信终端设备安全通信的密钥集,每个密钥集中包括私有密钥和公共密钥,其中公共密钥与其他通信终端设备共享,私有密钥用于解密来自相同密钥集的相应公共密钥进行加密过的信息。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和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作为参与组网的通信终端设备包括通信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内含接收器和发射器,其中发射器则用于向其他设备共享其公共密钥,接收器用于接收其他通信终端设备向其发送的用其公共密钥加密过的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了密钥集,包含用于解密其他设备发送给其信息的私有密钥以及用于与其他设备间安全通信和身份认证的公共密钥;控制单元用于识别和认证共同组成自组织网络的其他通信终端设备。
具体地,参照图5,当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和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10进入应急救援模式之后,首先,要对于参与组网的其他通信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识别主要适用于能够与其自主建立连接的设备,以便为后续认证过程做准备;之后,对所识别的通信终端设备进行认证,认证过程包括交换公共密钥和验证身份,交换公共密钥依据邻近原则,在交换公共密钥之后,通过对各个通信终端设备中公共密钥产生的标识图标进行比较来验证用户身份并直观的确认其公共密钥完整性;最后,在识别和认证过程都完成后即可应用公共密钥进行设备间的安全可靠通信,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其他移动设备用其共享的公共密钥发送来的信息,通过私有密钥进行解码,由于私有密钥是只有其本身才知道。这样一来就能有效保证通信的安全可靠,使得救援人员和待救人员发出的消息能够准确可靠的被目的接收方接收到,为井下救援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防止井下事故的再次发生和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用,从而保障了应急救援活动的高效展开。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还可包括人员状态传感器和环境状态传感器,人员状态传感器可获取当前所属人员的人员状态信息,环境状态传感器可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其中,人员状态信息可包括位置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分别通过位置传感器、加速计获取;环境状态信息包括有害气体浓度信息、通风状态信息和温度信息,分别通过气体传感器、风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获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包括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和根据获取到的人员状态信息和环境状态信息进行的自动传输。
其中,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包括根据用户的双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双向传输和根据用户的单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单向传输。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包括根据用户的双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双向传输和根据用户的单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单向传输。
具体而言,与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相关的群体包括救援人员和求救人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涉及的三种可信沟通渠道包括双向通信,即救援人员和求救人员之间同时进行相互通信,以及两种单向通信,即救援人员向求救人员发送信息和求救人员向救援人员发送信息。应急灾害救援通信***中整合的三种类型的紧急服务包括:通话联系,包括通话和短信;救援指示,如疏散指导,或人为传感器请求;自助***,其包括受影响人员的状态更新,例如,健康,位置或活动。
三种紧急服务可整合于一款应用程序中。在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上安装该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包括人员、会话、鸣叫、紧急情况、状态选项。其中,人员选项下可以显示了联系人列表中包含的其他人员,包括救援人员和求救人员所处的状态、与自己的距离等信息;会话选项下可与联系人列表中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鸣叫选项可以使矿用本安移动设备20发出鸣叫,对于求救人员可以使其尽快被救援人员发现;紧急情况项下,可向用户发送请求或者给予疏散指导,指导救援人员找到待救人员,指导求救人员进行自救;状态选项,可显示用户自身的现状和所处井下周围状态,包括位置、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如瓦斯浓度、H2S浓度、温度等各种环境参数以及巷道通风情况等信息更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通过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可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由此,能够实现紧急灾害情况下的有效、可靠通信,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和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所述多个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中的任一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在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为多个时,每个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还与其他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为延迟容忍网络,所述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以逐跳转发的形式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本安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可选择的救援模式和求救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被选择为所述救援模式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广播所述救援信息,工作模式被选择为所述求救模式的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广播所述求救信息,每个所述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和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根据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广播的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与其他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在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之间、矿用本安移动设备与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时,以公共密钥进行身份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本安移动设备包括人员状态传感器和环境状态传感器,所述人员状态传感器用以获取当前所属人员的人员状态信息,所述环境状态传感器用以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进行救援信息或求救信息的传输,包括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和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人员状态信息和所述环境状态信息进行的自动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的主动传输,包括根据用户的双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双向传输和根据用户的单向通信请求进行的单向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状态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所述环境状态信息包括有害气体浓度信息、通风状态信息和温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均配置有后备电源,所述后备电源在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的原供电电源正常未被切断时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原供电电源被切断时进行放电以为所述矿用本安型无线基站供电。
CN201810290993.9A 2018-04-03 2018-04-03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Pending CN108419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0993.9A CN108419219A (zh) 2018-04-03 2018-04-03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0993.9A CN108419219A (zh) 2018-04-03 2018-04-03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9219A true CN108419219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3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0993.9A Pending CN108419219A (zh) 2018-04-03 2018-04-03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921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8287A (zh) * 2018-09-26 2018-12-21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特定环境的通信***、通信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基站设备
CN110933612A (zh) * 2019-12-25 2020-03-27 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通讯方法及其装置
CN111639058A (zh) * 2020-05-27 2020-09-0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求救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3273A (zh) * 2020-10-12 2021-01-08 汤强 一种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方法
CN112261637A (zh) * 2020-09-27 2021-01-22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 d2d直通技术的自救方法
CN113810918A (zh) * 2021-11-16 2021-12-1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226645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56A (zh) * 2009-03-16 2009-10-14 中国矿业大学 矿用本安型无线自组网汇聚装置
CN101754474A (zh) * 2008-12-08 2010-06-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应急救援通信基站
CN103369735A (zh) * 2012-12-14 2013-10-23 北京圣博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无线基站及该基站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
CN103647822A (zh) * 2013-12-09 2014-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应急通信指挥、定位、传感***
CN204089855U (zh) * 2014-08-27 2015-01-07 北京迪为双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矿井无线、广播一体化调度通信***
CN106358320A (zh) * 2016-11-08 2017-01-25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无线Mesh自组网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及方法
CN107401423A (zh) * 2017-07-14 2017-11-28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
CN107820220A (zh) * 2017-11-28 2018-03-20 拜城县众维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应急救援多功能通信节点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474A (zh) * 2008-12-08 2010-06-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应急救援通信基站
CN101557656A (zh) * 2009-03-16 2009-10-14 中国矿业大学 矿用本安型无线自组网汇聚装置
CN103369735A (zh) * 2012-12-14 2013-10-23 北京圣博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无线基站及该基站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
CN103647822A (zh) * 2013-12-09 2014-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应急通信指挥、定位、传感***
CN204089855U (zh) * 2014-08-27 2015-01-07 北京迪为双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矿井无线、广播一体化调度通信***
CN106358320A (zh) * 2016-11-08 2017-01-25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无线Mesh自组网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及方法
CN107401423A (zh) * 2017-07-14 2017-11-28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
CN107820220A (zh) * 2017-11-28 2018-03-20 拜城县众维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应急救援多功能通信节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绍滨: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113 - 114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8287A (zh) * 2018-09-26 2018-12-21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特定环境的通信***、通信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基站设备
CN109068287B (zh) * 2018-09-26 2022-07-19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特定环境的通信***、通信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基站设备
CN110933612A (zh) * 2019-12-25 2020-03-27 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通讯方法及其装置
CN111639058A (zh) * 2020-05-27 2020-09-0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求救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39058B (zh) * 2020-05-27 2023-10-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求救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1637A (zh) * 2020-09-27 2021-01-22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 d2d直通技术的自救方法
CN112203273A (zh) * 2020-10-12 2021-01-08 汤强 一种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方法
CN112203273B (zh) * 2020-10-12 2022-09-30 汤强 一种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方法
CN113810918A (zh) * 2021-11-16 2021-12-1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226645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9219A (zh)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Jahir et al. Routing protocols and architecture for disaster area network: A survey
Ali et al. Disaster management using D2D communic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and clustering techniques
KR101486030B1 (ko)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인증 및 비밀 키 관리 메커니즘을 결합하는 방법
JP4715239B2 (ja) 無線アクセス装置、無線アクセス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US102644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wireless femtocell clusters
CN104717714A (zh) 路由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装置及路由信息处理***
CN104012136B (zh) 基站、通信***和用于基站的控制方法
WO200911355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105451231A (zh) 一种安全低功耗代理设备的物联网配置方法及***
TW201916713A (zh)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CN103944756A (zh) 一种基于OpenFlow协议实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502752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
CN101562811B (zh) 一种会聚式wlan中由wtp完成wpi时的sta漫游切换方法及其***
CN101562812B (zh) 会聚式wlan中由ac完成wpi时的sta切换方法及其***
US9451074B2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home-automation system, and an associated home-automation system
CN102547764A (zh) 一种提高移动健壮性的方法、***和设备
CN208158898U (zh)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
CN104185177B (zh) 一种安全密钥管理方法、装置和***
CN101399727B (zh) 无线宽带接入网络及设备及接入方法
US2022028682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6817693A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安全控制***和方法
Inoue et al. NerveNet architecture and its pilot test in Shirahama for resilient social infrastructure
Gäbler et al. uBeeMe—A platform to enable mobile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s
CN102395148A (zh) 一种提高移动健壮性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