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2055A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2055A
CN108402055A CN201810129239.7A CN201810129239A CN108402055A CN 108402055 A CN108402055 A CN 108402055A CN 201810129239 A CN201810129239 A CN 201810129239A CN 108402055 A CN108402055 A CN 108402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active component
parts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92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涛
陈玉龙
白金辉
张权
白明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ac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Rac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Rac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Rac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92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2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2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2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0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由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构成,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为氟噻唑吡乙酮,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氟吡菌酰胺、抑霉唑和啶酰菌胺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间能够很好地协同增效,杀菌组合物对多种作物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对病原菌各发育阶段都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可在寄主植物体内长距离输导,在极恶劣的条件下也能有效防治病害,能对多种作物同时发生的多种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类型病害混合发生的问题,是经常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的病害,例如灰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等往往发生在葡萄、番茄、黄瓜、苹果、草莓、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上。
对于上述常见病害往往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例如,灰霉病一般采用嘧霉胺或异菌脲进行防治;晚疫病一般采用代森锰锌或代森联进行防治;霜霉病一般采用甲霜灵或百菌清进行防治;炭疽病一般采用戊唑醇或咪鲜胺进行防治;白粉病一般采用乙嘧酚或丙环唑进行防治;白腐病一般采用嘧菌酯或福美双进行防治。
目前的病害防治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同时针对不同病害,还要使用不同的农药,成本高,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连续使用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菌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克服目前的农药难以高效、环保、综合、减量地防治作物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的应用缺陷,同时延缓抗药性产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由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构成,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为氟噻唑吡乙酮,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氟吡菌酰胺、抑霉唑和啶酰菌胺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80)。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0.1-50)。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5-20)。
可选地,所述杀菌剂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总重量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20);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崩解剂、着色剂、消泡剂、水、溶剂、甲酯化植物油、胶体保护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和润湿剂各自独立地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二异丁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硬脂酰醚、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膜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胶、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崩解剂包括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羧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着色剂包括苋菜红、胭脂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色粉G2R、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酸性红和碱性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油酸甲酯、异丙醇、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芳烃溶剂油S-150和芳烃溶剂油S-20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甲酯化植物油包括甲酯化大豆油、油酸甲酯、油酸乙酯、油酸丁酯、甲酯化葵花油、甲酯化花生油、甲酯化菜籽油、甲酯化玉米油和油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胶体保护剂包括聚乙烯醇、乙二胺、羧甲基纤维素、明胶、***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惰性载体包括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凹凸棒土、滑石粉、蒙脱石和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选自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可选地,所述农作物包括葡萄、番茄、黄瓜、苹果、草莓、花生和马铃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病害包括灰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间能够很好地协同增效,杀菌组合物对多种作物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对病原菌各发育阶段都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可在寄主植物体内长距离输导,在极恶劣的条件下也能有效防治病害,能对多种作物同时发生的多种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该杀菌组合物可快速被蜡质层吸收,具有优秀的耐雨水冲刷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向顶传导、保护新生组织的功效。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可以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可以由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构成,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可以为氟噻唑吡乙酮,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可以包括氟吡菌酰胺、抑霉唑和啶酰菌胺中的至少一种。
氟噻唑吡乙酮是化合物1-(4-[4-[(5RS)-5-(2,6-二氟苯基)-4,5-二氢-1,2-噁唑-3-基]-1,3-噻唑-2-基]-1-哌啶基)-2-[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酮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Oxathiapiprolin,分子式为C24H22F5N5O2S,相对分子量为539.52,CAS号为1003318-67-9,结构式如式(1)所示:
氟吡菌酰胺是化合物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a,a,a-邻三氟甲基苯甲酰胺}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Fluopyram,分子式C16H11ClF6N2O,相对分子量396.71,CAS号为658066-35-4,结构式如式(2)所示:
抑霉唑是化合物(±)烯丙基1-(2,4-二氯苯基)-2-咪唑-1-基乙基醚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Imszalil,分子式C14H14Cl2N2O,相对分子量297.18,CAS号为35554-44-0,结构式如式(3)所示:
啶酰菌胺是化合物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Boscalid,分子式C18H12Cl2N2O,相对分子量343.21,CAS号为188425-85-6,结构式如式(4)所示: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可以为1:(0.01-80)。在该重量比的范围内,所述的两种活性组分可以很好地复配。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可以为1:(0.1-50)。在该优选的重量比范围内,所述的两种活性组分间能够更好地复配并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根据本发明,为了进一步增强两种活性组分间的增效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可以为1:(5-20),在该优选的重量比下,所述的两种活性组分间有更加突出的增效作用,能够以较少的抗病害组合物施用量取得较优异的防治效果。
根据本发明,为了方便所述杀菌组合物的贮藏、运输和使用,所述杀菌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助剂,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总重量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20);所述助剂可以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崩解剂、着色剂、消泡剂、水、溶剂、甲酯化植物油、胶体保护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和润湿剂可以各自独立地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二异丁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可以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硬脂酰醚、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可以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剂可以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可以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膜剂可以包括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胶、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可以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崩解剂可以包括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羧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着色剂可以包括苋菜红、胭脂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色粉G2R、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酸性红和碱性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可以包括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可以包括乙酸乙酯、油酸甲酯、异丙醇、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芳烃溶剂油S-150和芳烃溶剂油S-20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甲酯化植物油可以包括甲酯化大豆油、油酸甲酯、油酸乙酯、油酸丁酯、甲酯化葵花油、甲酯化花生油、甲酯化菜籽油、甲酯化玉米油和油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胶体保护剂可以包括聚乙烯醇、乙二胺、羧甲基纤维素、明胶、***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惰性载体可以包括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凹凸棒土、滑石粉、蒙脱石和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成品形式提供,即杀菌组合物中各成分已经混合均匀,也可以每种成分以单独制剂的形式提供,使用时直接进行桶混。
根据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选自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以含有5-55重量份的活性成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3-10重量份的分散剂、5-15重量份的乳化剂、0.5-8重量份的增稠剂、余量可以为甲酯化植物油。
悬乳剂可以含有3-50重量%活性成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3-15重量%乳化剂、2-8重量%分散剂、0.1-5重量%增稠剂、0.1-8重量%防冻剂、0.2-1重量%消泡剂,余量可以为水。
微囊悬浮-悬浮剂可以含有5-50重量%活性成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其中,游离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占总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小于10%)、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1-5重量%防冻剂、0-30重量%溶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胶体保护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余量可以为水。
乳油可以含有1-60重量%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0.1~30重量%助溶剂、1~30重量%乳化剂、余量可以为溶剂。
微乳剂可以含有0.1-50重量%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0.1~30重量%溶剂、1~30重量%乳化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防冻剂,余量可以为水。
水乳剂可以含有1-50重量%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0.1~30重量%溶剂、1~30重量%乳化剂、0.1-10重量%防冻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余量可以为水。
可湿性粉剂可以含有3-95重量%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余量可以为固体惰性载体,如高岭土、硅藻土等。可湿性粉剂通常经过气流粉碎后制备得到一定粒度范围的疏松粉末。
水分散粒剂可以含有3-95重量%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粘合剂,余量可以为固体惰性载体,如高岭土等。水分散粒剂通常制成10-100目国际标准筛目(1676-152μm)颗粒,可通过喷雾造粒、挤压造粒、高速旋转造粒、流化床造粒等方法制备。
根据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优选为悬浮剂。具体地,悬浮剂可以含有5-55重量份的活性成分(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0.5-10重量份的分散剂、0.5-5重量份的润湿剂、0.1-10重量份的防冻剂、0-10重量份的其他添加剂如防腐剂、增稠剂、消泡剂,余量可以为水。
本发明对于各种所述剂型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各种剂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作物可以包括葡萄、番茄、黄瓜、苹果、草莓、花生和马铃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病害可以包括灰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使用,从农药利用率高的角度考虑,使用方法优选为用杀菌组合物进行田间喷雾使用。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对比例中,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购自中国农业大学;抑霉唑购自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啶酰菌胺购自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戊唑醇购自江苏苏滨生物农化有限公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乙二醇单甲醚购自邢台蓝星助剂厂,烃基碳原子数为C12-C15,氧乙烯基数为12-50;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醇、聚乙烯醇、苯甲酸钠、可溶性淀粉购自北京化工厂;木质素磺酸钠购自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钠购自济南浩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酸性红购自德克玛(天津)颜料化工有限公司;黄原胶购自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迈图有机硅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油酸甲酯购自沧州大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芳烃溶剂油S-150购自江苏华伦星聚河化工销售有限公司。
实施例1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58.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2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0)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7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7.3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9)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1.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8.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0.5)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0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10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29)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1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9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0.1)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7.3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7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49)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0.6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9.4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9.7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0.3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80)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0.37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9.63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30%氟噻唑吡乙酮·抑霉唑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抑霉唑的重量比为1:9)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3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7重量份的抑霉唑、不含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30%氟噻唑吡乙酮·啶酰菌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9)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3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7重量份的啶酰菌胺、不含氟吡菌酰胺,其余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6重量份的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和45重量份的油酸甲酯混合均匀。
实施例13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悬乳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重量份的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0.5重量份的黄原胶、0.5重量份的硅酸镁铝、0.5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57.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4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1)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溶解在16重量份的芳烃溶剂油S-150中,然后加入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搅拌均匀;(2)将步骤(1)的油相混合物滴加至28.2重量份的含6重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水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3)70℃保温5小时;(4)取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5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5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10重量份的水混合,湿法研磨,与步骤(3)所述溶液搅拌均匀。
实施例15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乳油(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5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重量份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重量份的乙二醇单甲醚,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补足至100重量份的芳烃溶剂油S-150混合均匀。
实施例16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微乳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15重量份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5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重量份的乙二醇单甲醚、5重量份的乙二醇、余量为水(共100重量份)。
实施例17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水乳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5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重量份的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10重量份的芳烃溶剂油S-150、0.2重量份的黄原胶、5重量份的乙二醇和补足至1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8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可湿性粉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3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1.5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和65.5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均匀。
实施例19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水分散粒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5)
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6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重量份的白碳黑、3重量份的可溶性淀粉和56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均匀。
对比例1 5%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6重量份的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8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和67重量份的油酸甲酯混合均匀。
对比例2 25%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3.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3 25%抑霉唑乳油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5重量份的抑霉唑、5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重量份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重量份的乙二醇单甲醚,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补足至100重量份的芳烃溶剂油S-150混合均匀。
对比例4 27%啶酰菌胺悬浮剂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27重量份的啶酰菌胺、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5 30%戊唑醇悬浮剂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30重量份的戊唑醇、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58.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6
30%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酰胺·萎锈灵悬浮剂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15重量份的氟吡菌酰胺、10重量份萎锈灵、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58.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7
30%氟噻唑吡乙酮·氟酰胺悬浮剂(氟噻唑吡乙酮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1:5)
以100重量份杀菌组合物为基准:取5重量份的氟噻唑吡乙酮、25重量份的氟酰胺、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0.2重量份的黄原胶,0.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58.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测试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按照本发明根据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适宜的用量,通常每亩地上的有效成分的总施用量为1-50g。
测试例1防治黄瓜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地点:河北省廊坊市固原县,土壤肥力中上,均匀一致,保水性能良好,排灌方便。小区面积为30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种植后的各处理区黄瓜按常规生产管理。黄瓜品种为中农106。
在黄瓜种植区内测试实施例1-19和对比例1-7的样品对黄瓜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具体步骤包括:施药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按照喷液量为30kg/亩,将实施例1-19和对比例1-7的样品分别均匀喷施在各个种植区的黄瓜幼苗、植株叶片正反两面及其果实上,空白对照组使用清水对种植区的黄瓜植株进行喷施。每种样品按50克/亩用量兑水稀释后使用。
病情调查:施药10天后,按照《GB/T 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对种植区黄瓜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晚疫病的病情进行调查和计数,根据式(Ⅰ)计算病情指数,根据式(Ⅱ)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
表1
注:空白对照组为各处理区提供基准数据,因此无防治效果数据。
测试例2防治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地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一农户内进行,属河谷水灌区,土壤类型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葡萄树龄7年,株距1.5m,行距2m。实验小区面积为30㎡,小区试验随机排列,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田为常规管理,非避雨栽培,果实不套袋,篱架结构,地面无杂草覆盖。
分别采用实施例1-19和对比例1-7的样品测试对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具体步骤包括:将实施例1-19和对比例1-7的样品分别采用施药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种样品按20克/亩用量兑水稀释后使用,按照喷液量为30kg/亩,均匀喷施在各个小区的葡萄植株、叶片正反两面上,空白对照组使用清水对种植区的葡萄植株进行喷施。
葡萄病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如下:喷雾后10天调查防治效果,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取样方法,按树体上中下三个部位各随机抽20个果穗和叶片调查发病级别,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按照式(III)和(IV)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果穗无病;
1级:25%以下果穗腐烂;
2级:25%-50%果穗腐烂;
3级:51%-75%果穗腐烂;
4级:75%以上果穗腐烂。
病害防治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注:空白对照组为各处理区提供基准数据,因此无防治效果数据。
从表1-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第一活性组分(氟噻唑吡乙酮)和选自氟吡菌酰胺、抑霉唑或啶酰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活性组分,防治效果更好,两种活性组分间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氟噻唑吡乙酮可以与其他具有生物防效的活性组分复配,但是复配得到的药剂的防治效果不及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好;本发明的杀菌组合中的活性组分就是由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构成,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可以为氟噻唑吡乙酮,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可以包括氟吡菌酰胺、抑霉唑和啶酰菌胺中的至少一种,除了上述的活性组分外,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是不含有其他活性组分的,通过实施例、对比例的测试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基础上含有更多的活性组分的药剂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反而没有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好,合适的物质种类的活性组分在合适的重量比范围内复配才能使不同活性组分间发挥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活性组分的物质种类过多反而可能会降低制剂的药效,并且,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病害。
通过实施例1-19的测试效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实施例1-3、10和11制剂中两种活性组分重量比在最优选范围1:(5-20)内,且剂型为悬浮剂,实施例1-3、10和11制剂对多种作物的防治效果最优;实施例12-19制剂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在最优选范围内,但是剂型不是悬浮剂,即剂型为非优选剂型,因此,实施例12-19的防治效果略次于实施例1-3、10和11;实施例4-7制剂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在较优选的范围1:(0.1-50)内,制剂的剂型为非优选剂型,因此实施例4-7制剂的防治效果差于实施例12-19;实施例8和9制剂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在一般范围1:(0.01-80)内、剂型为非优选剂型,因此实施例8和9制剂的防治效果比实施例4-7差。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所述杀菌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在1:(0.1-50)的较优选范围时,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得到提高,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在1:(5-20)的最优选范围时,杀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可以更好地复配并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得到的杀菌组合物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并且,由所述活性组分等构成的杀菌组合物选择优选剂型即悬浮剂时更加有利于活性组分发挥功效,杀菌组合物的防治功效更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组分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马铃薯、葡萄和小麦等作物病害中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害,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改善土壤的质量。相对于单成分的杀菌剂,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能取得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用量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马铃薯、葡萄和小麦等作物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害,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由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构成,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为氟噻唑吡乙酮,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氟吡菌酰胺、抑霉唑和啶酰菌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0.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杀菌剂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总重量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20);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崩解剂、着色剂、消泡剂、水、溶剂、甲酯化植物油、胶体保护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和润湿剂各自独立地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二异丁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硬脂酰醚、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膜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胶、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崩解剂包括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羧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着色剂包括苋菜红、胭脂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色粉G2R、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酸性红和碱性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油酸甲酯、异丙醇、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芳烃溶剂油S-150和芳烃溶剂油S-20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甲酯化植物油包括甲酯化大豆油、油酸甲酯、油酸乙酯、油酸丁酯、甲酯化葵花油、甲酯化花生油、甲酯化菜籽油、甲酯化玉米油和油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胶体保护剂包括聚乙烯醇、乙二胺、羧甲基纤维素、明胶、***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惰性载体包括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凹凸棒土、滑石粉、蒙脱石和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选自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
8.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包括葡萄、番茄、黄瓜、苹果、草莓、花生和马铃薯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病害包括灰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中的至少一种。
CN201810129239.7A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8402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239.7A CN108402055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239.7A CN108402055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2055A true CN108402055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9239.7A Pending CN108402055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2055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81B (zh) * 2007-10-23 2015-01-28 杜邦公司 杀真菌剂化合物及混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81B (zh) * 2007-10-23 2015-01-28 杜邦公司 杀真菌剂化合物及混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6925B (zh) 一种含腈吡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81289A (zh) 一种安全多效的种子处理组合物
CN104396980B (zh)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的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7494578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70024B (zh) 除草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31223A (zh) 一种含有嘧菌酯、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960361A (zh)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40911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81276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392715B (zh)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CN109247340A (zh) 一种含微生物菌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94016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605960A (zh)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57006A (zh) 一种包含噻呋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2657184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15299449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070269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40205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997861A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521729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32657B (zh) 一种用于单子叶作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517981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463706B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599168A (zh)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螺螨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48990B (zh) 一种含有双炔酰菌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