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5330B - 宽带全向天线 - Google Patents

宽带全向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5330B
CN108365330B CN201810070570.6A CN201810070570A CN108365330B CN 108365330 B CN108365330 B CN 108365330B CN 201810070570 A CN201810070570 A CN 201810070570A CN 108365330 B CN108365330 B CN 108365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coupling
substrate
broadband omni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05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5330A (zh
Inventor
T·黑费莱
A·普勒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Kathrein Werke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hrein Werke KG filed Critical Kathrein Werke KG
Publication of CN10836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5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07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oor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全向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器,该第一辐射器与基板电流隔离并且远离基板延伸。第一辐射器包括具有脚点和/或馈电点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以及辐射器表面,该辐射器表面开始于第一端部区域中并且朝向第二端部方向延伸。此外,设置具有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的第二辐射器,所述第二辐射器电流隔离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上并且优选能仅通过第一辐射器馈电。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设置在第一辐射器的延长部中或者第二辐射器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在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区域中平行于基板地设置。

Description

宽带全向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全向天线例如被用作室内天线。全向天线是有多频带能力的并且优选以垂直极化方向进行发射。为此全向天线可具有例如可构造成盘形的基板或者说接地板(反射板),在其上单极型辐射器横向并且尤其是垂直于基板地突起。整个装置通常借助保护壳体、即天线罩(Radom)覆盖。
目前的宽带全向天线不仅可在建筑物内使用,也可例如用于车辆、尤其是轨道车辆或船只中。
例如由DE 10359605 A1公开了一种同类型的全向天线。由其公开的单极型辐射器垂直突出于基板,该辐射器与基板电流隔离。由其公开的天线包括一个垂直极化的单极型辐射器。该垂直极化的辐射器在此尤其是构造成空心圆柱体或空心圆锥体的形状并且远离基板延伸。
DE 10359605 A1中的全向天线的缺点在于:下限频率受到预定的结构高度和预定的直径的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宽带全向天线,其可尽可能简单、低成本和紧凑地制造并且同时覆盖较宽的频谱。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宽带全向天线来解决。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宽带全向天线的扩展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宽带全向天线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优选也用作反射板的第一辐射器并且第一辐射器具有纵向轴线,该纵向轴线至少近似或基本或完全垂直于基板延伸。第一辐射器于是从基板起远离基板延伸。第一辐射器包括具有脚点和/或馈电点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即第一辐射器的脚点和/或馈电点在此与基板电流隔离、但比第二端部更靠近基板设置。第一辐射器还包括辐射器表面,所述辐射器表面开始于第一端部区域中并且朝向第二端部方向延伸。辐射器表面和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至少区段式地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方向增大。这表示,辐射器表面至少在沿纵向轴线的部分长度上相互发散。此外,全向天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的第二辐射器。第二辐射器与第一辐射器电流隔离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上并且优选能仅或主要通过第一辐射器馈电。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相对于第一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这样设置,使得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可用作延长部。这表示,第二辐射器构成第一辐射器的延长部。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在此可至少区段式地倾斜或仅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比第一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更加远离基板地设置。在另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器的至少一个辐射表面也可在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区域中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地尤其是设置在第一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之间、即其之内。
特别有利的是,第二辐射器仅或主要通过第一辐射器供电。在此无需为第二辐射器设置单独的馈电导线。在此有利的是,第二辐射器构成第一辐射器的延长部,两个辐射器彼此电流隔离。由此增加了可实现的带宽并保持了低的生产成本。
在宽带全向天线的一种有利实施方式中,在脚点和/或馈电点上设置馈电装置。该馈电装置在此朝向基板方向延伸并且优选穿过基板。在基板的与接纳有第一和第二辐射器的安装侧相对置的下侧上设置插接元件、尤其是插座的形式的插接元件。该插接元件可连接或连接馈电电缆。馈电装置至少以其第一端部优选延伸到插接元件中,所述馈电装置的第一端部能至少间接地(通过另一导体)或直接与馈电电缆的内部导体电接触或接触。馈电装置在此与基板电流隔离。根据宽带全向天线的实施方式,馈电装置与第一辐射器在脚点和/或馈电点上电流连接、但优选无钎焊地连接。馈电装置也可与第一辐射器在脚点和/或馈电点上容性耦合,在此馈电装置至少部分沿纵向轴线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纵向轴线地朝向第一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的第二端部的方向延伸。
在此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第一辐射器的脚点和/或馈电点具有朝向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的方向的套筒状或空心圆柱体状延伸部。馈电装置至少在套筒状的延伸部的部分长度上设置在该延伸部中,并且在馈电装置和套筒状的延伸部之间存在电流隔离。套筒状的延伸部可延伸至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或超出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延伸。因此可根据应用情况进行第一辐射器的容性或感性馈电。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沿其纵向轴线在整个长度上或在部分长度上具有部分或主要或完全的圆锥形或漏斗形的形状。第二辐射器具有主要或优选完全环绕的辐射器表面,第二辐射器的环绕的辐射器表面在其第一端部上的直径或周长适配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的直径。
这种适配优选如下实现:第二辐射器的第一端部上的直径或周长与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上的直径或周长的偏差小于20%或小于15%或10%或8%或5%或3%。特别有利的是,第二辐射器的第一端部上的直径或周长略大于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上的直径或周长。“略大于”可理解为几个毫米、尤其是小于8mm或6mm或4mm或2mm、但优选大于1mm或3mm或5mm或7mm或9mm。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范围中,第二辐射器的直径沿纵向轴线保持恒定不变或沿纵向轴线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渐缩。这尤其是具有如下优点,即可以紧凑地构造全向天线。
在全向天线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缝槽,所述缝槽从第二辐射器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端部间隔开距离地终止。所述缝槽可在其宽度中恒定不变或朝向第一端部方向渐缩。原则上缝槽也可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二端部间隔开距离地终止。
为了使第一和第二辐射器在精确定义的位置中持续地彼此定向,在全向天线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电介质式的)保持和/或间隔元件,其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辐射器内并且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其上。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优选也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二辐射器上,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构造成,使得第二辐射器的第一端部和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之间(沿纵向轴线)的间隙具有可设定的宽度。因此,第一辐射器和第二辐射器彼此无重叠地设置。保持和/或间隔元件由此满足多个功能。一方面,保持和/或间隔元件防止第一和第二辐射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旋转。此外,这确保第一和第二辐射器彼此电流隔离。第一和第二辐射器之间通过保持和/或间隔元件设定的间隙优选大于0.1mm或0.3mm或0.5mm或0.7mm或0.9mm或12mm或15mm或17mm或20mm或30mm或40mm或50mm并且优选小于40mm或30mm或20mm或18mm或16mm或13mm或11mm或9mm或8mm或6mm或3mm或1mm。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包括n个辐射器表面且n≥2。所述n个辐射器表面在第一辐射器的第一端部上彼此电流连接或彼此一体构造,所述辐射器表面围绕第一辐射器的纵向轴线在分别相邻的辐射器表面之间形成缝槽的情况下相互偏移地设置并且所述缝槽与第一辐射器的第一端部间隔开距离地开始并且延伸至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第二辐射器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辐射器的第二端部上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之间。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这种辐射器装置可非常简单地例如由金属板制造出。这种全向天线的结构高度非常低,但其运行是宽带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包括多个彼此成角度定向的辐射器分表面。这同样适用于第二辐射器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
-第一和/或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在此优选构造成无弯曲的(除弯边外)并且分别设置在自身的平面中。第一辐射器和/或第二辐射器在此能以切割、冲压和/或弯曲工艺由金属板制造出。
在全向天线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全向天线包括耦合机构。该耦合机构用于能进一步降低全向天线可运行的下限频率。耦合机构为此包括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的第一端部与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电流连接并且朝向基板方向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比第一和第二辐射器的辐射器表面更远地与纵向轴线间隔开距离。这表示,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在第一和第二辐射器之外朝向基板方向延伸。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置并且因此比第一端部更靠近基板设置的第二端部上构造或成形至少一个耦合表面,所述耦合表面与相应的耦合接片电流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延伸。基于与基板的这种耦合可进一步降低下限频率。在此情况下,全向天线可在600MHz到6G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优选全向天线在650MHz或698MHz至6G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根据结构大小和规格参数以及馈电位置,频率范围也可向上和/或向下扩大。
在全向天线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与基板电流连接或与之间隔开距离地设置,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与基板容性耦合。耦合表面和基板之间的距离以及耦合表面的尺寸在此可根据应用情况任意改变。耦合表面可平行于基板设置。耦合表面也可倾斜地设置或构造成不平的(如波浪形)。
在此例如可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和基板之间设置附加的电介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靠置或支撑在该电介质上。由此可更精确地调节耦合并提高整个全向天线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耦合接片通过其第二端部与一个共同的耦合表面电流连接,所述耦合表面具有一个共同耦合框架的形状,所述耦合框架限定容纳空间,部分第一辐射器设置在容纳空间中。整个耦合框架原则上可具有任意形状。但其横截面尤其是具有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向天线的稳定性和耐气候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全向天线包括盖罩。优选使用一个唯一的盖罩,其与基板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并且可选防潮地连接并且包围第一和第二辐射器。所述盖罩在此优选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辐射器无接触地设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相同部件具有同一附图标记。附图详细地如下示出:
图1和2: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分解图;
图4A至4C: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剖面图;
图5和6: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空间视图;
图7A至7C: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不同视图;
图8: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脚点和/或馈电点的空间视图;和
图9A和图9B: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的第一和第二辐射器的不同空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全向天线1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3中以分解图示出全向天线1的第一实施方式。全向天线1非常宽带地、尤其是在600MHz或650MHz或694MHz至6000M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全向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器2,第一辐射器与基板3电流隔离并且远离该基板延伸,其中,第一辐射器2具有至少近似垂直于基板3延伸的纵向轴线4。基板3也可以称为反射板。基板3由导电材料、如金属制成。基板也可由电介质式的材料制成并且设有导电层。基板3具有多个凹部3a,基板3通过所述凹部可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架连接。基板3也用作配重面,以便支撑全向天线1的其余部分。
第一辐射器2包括第一端部2a和与第一端2a相对置的第二端部2b。第一端部2a也可被视为脚点和/或馈电点5。在此,第一端部2a比第二端部2b更靠近基板3设置。第一辐射器2包括辐射器表面6,所述辐射器表面开始于第一端部2a区域中并且朝向第二端部2b方向延伸或者说构成第二端部2b。辐射器表面6与纵向轴线4之间的距离至少区段式地从第一端部2a朝向第二端部2b方向增大。
在全向天线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2沿其纵向轴线4具有完全的圆锥形或漏斗形的走向。也能仅部分或在很大程度上呈圆锥形或漏斗形的走向。第一辐射器2也可在其横截面中、即横向于纵向轴线4具有部分圆形的部分周向区域,其中,其它部分周向区域则由一条直线或多条彼此成角度延伸的直线构成。
圆锥形或漏斗形的走向的斜率并非必须恒定不变,而是也可改变。在此,具有更大斜率的区段可连接具有较小斜率的区段。这种改变可多次进行。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2仅具有一个辐射器表面6或者说第一辐射器2的多个辐射器表面6优选彼此无缝连接或者说无缝地过渡到彼此中。
参考图2和图3示出第一辐射器2的馈电。在第一辐射器2的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设置馈电装置7。馈电装置7优选可构造成销状的。在基板3的与接纳有第一辐射器2的安装侧3c相对置的下侧3d上设置尤其是插座形式的插接元件8。在该插接元件8上可连接未示出的馈电电缆。馈电装置7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并且也可穿过基板。但这不是必须的。更确切地说,有利的是,馈电装置7至少以其第一端部7a延伸到插接元件8中,其中,馈电装置7的第一端部7a可至少间接地与馈电电缆的内部导体电接触。馈电装置7例如也可被视为插接元件8的内部导体。当馈电装置7直接与第一辐射器2、尤其是与其脚点和/或馈电点5螺纹连接或熔焊时,还能实现“直接”馈电。在此情况下存在连贯良好的匹配(例如没有共振)。
馈电电缆的外部导体可通过插接元件8与基板3导电连接。为了使得第一辐射器2的第一端部2a上的脚点和/或馈电点5与基板3不导电连接,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和基板3之间优选还设置由电介质式的材料制成的套筒9。该套筒9在此可以是插接元件8的组成部分。第一辐射器2以其脚点和/或馈电点5支撑在套筒9上。
在图1至3的实施方式中,馈电装置7与第一辐射器2容性耦合。该耦合在第一辐射器2的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进行。馈电装置7至少部分沿纵向轴线4朝向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的第二端部2b方向延伸。为了增加容性耦合,第一辐射器2在其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具有套筒状的延伸部10,该套筒状的延伸部朝向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方向延伸或者说在该方向上走向。在此,套筒状的延伸部10可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之前终止或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齐平。该套筒状的延伸部也可进一步在纵向轴线4方向上延伸并且超出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套筒状的延伸部10优选由与制成第一辐射器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优选是金属、如铝。原则上第一辐射器2也可由设有导电层的电介质制成。第一辐射器2在此可以铸造法、尤其是(铝)压铸法制造。馈电装置7和套筒状的延伸部10在此彼此电流隔离。在馈电装置7上还可套上例如附加套筒形式的敷层,由此确保电流隔离。馈电装置7——至少在其位于套筒状的延伸部10内的区域中——也可涂有电介质层。套筒状的延伸部10和第一辐射器2优选一体构造,即它们由一个共同的部件构成。套筒状的延伸部10也可通过钎焊或熔焊连接成形在第一辐射器2上。
宽带全向天线1还包括第二辐射器11,第二辐射器包括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第二辐射器11与第一辐射器2电流隔离地设置。
第二辐射器11优选仅通过第一辐射器2馈电。馈电电缆不能与第二辐射器11直接连接。第二辐射器11能以铸造法、尤其是以(铝)压铸法制造。
图1至3中的实施方式示出,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的延长部中。辐射器表面12优选至少区段式地倾斜。在此辐射器表面12尤其是朝向纵向轴线4方向倾斜。但辐射器表面也可能仅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平行于纵向轴线4延伸。
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优选是环绕的,因而其也可称为辐射器筒12。
第二辐射器11包括第一端部11a和与第一端部11a相对置的端部11b。第一端部11a比第二端部11b更靠近基板3设置。这表示,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比第二辐射器11的第二端部11b更靠近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设置。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优选在周向上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闭合。开口例如可以仅引入来用于将第二辐射器11固定在第一辐射器2上或基板3上。
第二辐射器11的环绕的辐射器表面12的直径在其第一端部11a上适配第一辐射器2第二端部2b的直径。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偏离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或与之一样大。
第二辐射器11在其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第一辐射器2在其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
第二辐射器11优选具有空心圆柱体的形状,其中,直径沿纵向轴线4渐缩或保持恒定不变。在直径渐缩的情况下,第二端部11b上的直径小于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但直径也可朝向第二端部11b增大。也可能的是,存在直径变化的区段。但直径也可在第二辐射器11的整个长度上恒定不变地变化。横截面形状可以、但并非必须是旋转对称的。第二辐射器11的横截面在此可具有一些圆形或部分圆形的部分区段,而其它区段则是直线的或由多个成角度地相交的直线构成。
第二辐射器11优选比第一辐射器2在更大的长度上沿纵向轴线4延伸。但这也可反过来。两个辐射器2、11也可沿纵向轴线4在相同的长度上延伸。
第二辐射器11具有一个或多个缝槽13,所述缝槽从第二端部11b朝向第一端部11a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端部间隔开距离地终止。所述缝槽13在图3中示出。缝槽13的宽度可在其长度上恒定不变,但槽的宽度也可改变。缝槽13在沿纵向轴线4的一定长度上延伸,该长度优选大于第二辐射器11长度的30%、或40%、50%、60%、70%或80%。
在设置多个缝槽13的情况下,所述缝槽可对称构造在第二辐射器11上。这表示,各个缝槽13相互间的距离分别相等。也可不对称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所有缝槽13与相应相邻的缝槽13的距离是不同的。
缝槽13可具有任意形状。所述缝槽也可以是弧形的或由多个彼此成角度延伸的缝槽段构成。角部也可倒圆。
为了将第二辐射器11相对于第一辐射器2以精确定义的距离设置,全向天线1还包括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优选由电介质式的材料、如塑料制成。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优选***由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限定的容纳空间16中。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在此优选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一辐射器2上。为此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优选包括多个第一卡扣连接部17a,所述第一卡扣连接部嵌入第一辐射器2中的多个第一固定开口17b中。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还包括多个第二卡扣连接部18,所述第二卡扣连接部嵌入第二辐射器11中的多个固定开口中。补充或替代地,所述多个第二卡扣连接部18也可嵌入第二辐射器11的多个缝槽13中,由此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不可相对旋转地与第一和第二辐射器2、11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或第二卡扣连接部17a、18可这样嵌入与之相对应的固定开口17b或缝槽13中,使得第二辐射器11只能在特定的旋转位置或角度位置中固定在第一辐射器2上。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还包括间隔表面19,该间隔表面优选构造为圆形表面,该间隔表面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3定向。间隔表面19优选在一个端面上靠置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通过该间隔表面19的厚度确定第一器2与第二辐射器11之间的距离。
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至少在其中心具有一个开口,例如第一辐射器2的套筒状的延伸部10可穿过该开口。
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优选构造成一体的。在全向天线1的安装状态中,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主要位于第一和/或第二辐射器2、11内。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优选仅固定在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上。尤其是在基板3上优选不设置另外的固定机构。
图4A示出全向天线1的纵向剖视图,图4B和4C示出图4A中所示两个局部区域的放大图。在此,图4C示出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之间的间隙20。该间隙20优选通过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填充。在此可以看出,第二辐射器11在其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大于第一辐射器2在其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
另外示出,第二卡扣连接部18之一如何嵌入第二辐射器11的缝槽13中。
整个全向天线1应优选能够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组装。
在图3中还示出盖罩25,该盖罩25与基板3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并且另外优选防潮地连接并且在此包围第一和第二辐射器2、11。此外,盖罩25优选无接触地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辐射器2、11设置。借助另外的、构造在盖罩25(朝向基板3的)的下侧上的卡扣连接部26可靠连接盖罩25与基板3。基板3为此具有相应的固定开口3b,所述另外的卡扣连接部26嵌入其中。盖罩25在其形状方面适配第二辐射器11和第一辐射器2的形状。盖罩25由电介质式的材料制成。图5示出完成组装的全向天线1。盖罩25相应牢固地固定在基板3上。
代替卡扣连接部17a、18、26也可使用其它连接部,所述其它连接部能实现无工具的组装(例如卡口闭锁连接部)。
优选基板3具有比盖罩25在盖罩的朝向基板3的下端部上更大的直径。
为了改善尤其是低频时的辐射性能,全向天线1还包括耦合机构30。该耦合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耦合接片31的至少一个第一端部31a与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电流连接并且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以其第一端部31a比第二辐射器11的第二端部11b更靠近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设置。但这也可反过来。
耦合接片31可由相对于纵向轴线4倾斜的区段构成。耦合接片31优选是无分支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也可由多个成角度地相互连接的部分区段构成。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优选制造成一体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由导电材料制成或设有导电层。可设置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更多个耦合接片31。它们可对称或不对称地固定在第二辐射器11上。在不对称的固定中,相邻耦合接片31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不同的。
耦合接片31的更靠近基板3设置的第二端部31b具有耦合表面32,所述耦合表面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3延伸。在图3中耦合接片31的所有耦合表面32相互连接并且因此形成一个共同的耦合框架。该耦合框架限定容纳空间33,第一辐射器2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整个耦合框架具有(空心)圆形形式的横截面。同样可设想其它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如耦合框架)和基板3之间可设置电介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靠置或支撑在该电介质上。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和基板3之间也能仅仅是空气。
在此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基板3间隔开距离地设置。在耦合表面32和基板3之间存在容性耦合。
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也可与基板3电流连接。为了便于这种连接,可在基板3中设置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的形状相对应。耦合框架至少部分设置在该凹槽中。
耦合表面32的尺寸和到基板3的距离可任意选择。耦合接片31优选比耦合表面32更厚。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比第一和第二辐射器2、11的辐射器表面6、12更加远离纵向轴线4。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在第二辐射器11的容纳空间之外以及第一辐射器2的容纳空间16之外延伸。
图4B示出图4A中的局部区域的放大图。该局部区域表明耦合表面32终止于基板3前方的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可根据希望的耦合以及耦合表面32的尺寸任意选择。该距离例如可小于2cm、1.5cm、1cm或小于0.5cm或大于0.3cm、0.7cm、0.9cm、1.3cm或1.7cm。
图4B还示出盖罩25相对于耦合接片31及其耦合表面32无接触地设置。
图6示出每个耦合接片31具有一个自身的耦合表面32,每个耦合接片31的耦合表面32彼此分离且间隔开地距离设置。在图6中设有三个耦合接片31,其分别具有一个耦合表面32。耦合表面32可如已经关于耦合框架所描述的那样具有任意横截面。在图6中耦合表面32具有部分圆形区段的横截面形状。耦合表面32在此可平行于基板3或倾斜于基板3设置。耦合接片31优选具有比耦合表面32更大的厚度。耦合接片31以其第二端部31b优选在耦合表面32的中间与耦合表面连接。优选所有耦合表面32具有相同的形状和/或尺寸。至少一个或所有耦合表面32也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各个耦合表面32并非必须对称围绕第一辐射器2设置。这表示,各个耦合表面32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不同的。耦合表面32和耦合接片31可制造成一体的。它们也可通过钎焊或熔焊彼此连接。这同样适用于在第二辐射器11方面的耦合接片31。耦合表面32与第一辐射器2的距离例如相应于耦合表面32从纵向轴线4起沿径向方向的宽度。但该距离也可大于或小于相应的耦合表面32的宽度。
一些耦合表面32也可相互连接,而其余耦合表面32可单独设置。
耦合表面32也能以切割和/或冲压工艺制造出。
在图7A、7B、7C、8、9A和9B中描述全向天线1的另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辐射器2、11连同耦合接片31和耦合表面32一起由金属板制成。所有这些元件优选以切割或冲压和/或弯曲工艺制造出。第二辐射器11在此并非在第一辐射器的延长部中沿纵向轴线4远离基板3地设置。相反,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区域中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3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之间。参照图7C——其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全向天线1的剖面图,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与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距离基板3同样远地结束。但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也可比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更靠近基板3方向设置。不过,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也可比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更加远离基板3地设置。
第一辐射器2具有优选n个辐射器表面6且n>2。所述n个辐射器表面6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一端部2a上彼此电流连接或彼此一体或邻接地构造。辐射器表面6围绕第一辐射器2的纵向轴线4在形成缝槽40的情况下彼此偏移设置。缝槽40开始于第一辐射器2的第一端部2a处并且延伸至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缝槽40或每个缝槽40或一个缝槽40具有优选比第一辐射器2的n个辐射器表面6之一更大的面积。
在图7A中,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包括多个彼此成角度定向的辐射器分表面。这些辐射器分表面在此不仅从基板3沿纵向轴线4或与纵向轴线4成角度地远离基板3延伸,而且它们还优选区段式地从第一辐射器2的第一端部2a朝向第二端部2b加宽。该加宽并非必须在相应辐射器表面6的整个长度上进行。该加宽也能仅在部分长度上进行。一些辐射器分表面与纵向轴线4成角度地延伸,而其它辐射器分表面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纵向轴线4延伸。尤其是更靠近脚点和/或馈电点5设置的辐射器分表面与纵向轴线4成角度地延伸。
第一辐射器2的各个辐射器表面6在此优选相对置地设置。这表示,优选各两个辐射器表面6相对置。优选使用偶数个辐射器表面6。在此情况下,第一辐射器2包括至少2n个辐射器表面且n≥1。
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3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之间。
第二辐射器11能以其辐射器表面12至少部分伸出于将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彼此分离的缝槽40。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也可包括多个彼此成角度定向的辐射器分表面。恰好第二辐射器11的彼此成角度且与纵向轴线4成角度定向的辐射器分表面延伸穿过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之间的缝槽40。
优选第一辐射器2的所有辐射器表面6和/或第二辐射器11的所有辐射器表面12构造成无弯曲的并且设置在自身的平面中。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优选由金属板以切割、冲压和/或弯曲工艺制成。
在全向天线1的该实施方式中,全向天线也包括耦合机构30,所述耦合机构与第二辐射器11连接。耦合机构30也包括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所述耦合接片31的第一端部31a与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电流连接并且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优选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的第一端部31a与第二辐射器11的相对于纵向轴线4倾斜(0°<α<90°)的辐射器分表面电流连接。在耦合接片31的第二端部31b上再次设置耦合表面32。所述耦合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长方形形状。在此也可使用一个共同的耦合框架,所述耦合框架将耦合接片31的所有第二端部31b电流连接。
未示出的是,全向天线1的该实施方式也具有至少一个电介质式的保持和/或间隔元件。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优选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内并且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一辐射器上。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也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二辐射器11上,在此,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构造成,使得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与第二辐射器11之间的间隙具有可预定的宽度。
图8示出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与馈电装置7电流连接。在此情况下,馈电装置7优选具有外螺纹,其拧入第一辐射器2的内螺纹中。第一辐射器2借助螺母41可固定安装在套筒9上。
因此,第一辐射器2不能再被取下。附加或替代地,仍可使用钎焊或熔焊连接。
图9A和9B示出第一和第二辐射器2、11的一种更具体的结构作为全向天线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9A示出第一辐射器2,其包括两个辐射器表面6,它们不仅在其宽度中沿纵向轴线4增加,而且也具有彼此成角度定向的不同辐射器分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2及其辐射器表面6由一个共同的部件构成。
这同样适用于图9B中的第二辐射器11。所述第二辐射器优选也由单个部件构成。该辐射器11除了其辐射器表面12外还包括具有耦合表面32的耦合接片31。耦合接片31的数量在此可以是任意的。优选第二辐射器11具有与第一辐射器2的缝槽40一样多的耦合接片31。优选第二辐射器11连同耦合接片31和耦合表面32由单件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器2具有V形形状。第二辐射器11具有类似于倒V形的形状。
全向天线1沿纵向轴线4的高度相应于0.18λ,λ在此表示下限频率(如694MHz)的波长。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范围中所有描述和/或绘制的特征可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44)

1.宽带全向天线(1),包括下述特征: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具有第一辐射器(2),所述第一辐射器与基板(3)电流隔离并且远离所述基板延伸,第一辐射器(2)具有纵向轴线(4),该纵向轴线至少近似垂直于基板(3)延伸;
-第一辐射器(2)包括具有脚点和/或馈电点(5)的第一端部(2a)和与第一端部(2a)相对置的第二端部(2b);
-第一端部(2a)比第二端部(2b)更靠近基板(3)设置;
-第一辐射器(2)具有辐射器表面(6),所述辐射器表面开始于第一端部(2a)的区域中并且朝向第二端部(2b)的方向延伸或者构成第二端部;
-辐射器表面(6)和纵向轴线(4)之间的距离至少区段式地从第一端部(2a)朝向第二端部(2b)方向增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的第二辐射器(11),所述第二辐射器(11)电流隔离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上,并且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以第一辐射器(2)的延长部至少区段式地倾斜于或平行于纵向轴线(4)延伸;
并且其中,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包括耦合机构(30);
-所述耦合机构(30)包括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的第一端部(31a)与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电流连接并且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比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和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更远地与纵向轴线(4)间隔开距离;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的与第一端部(31a)相对置并且比第一端部(31a)更靠近基板(3)设置的第二端部(31b)上构造或成形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所述耦合表面与相应的耦合接片(31)电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设有馈电装置(7);
-所述馈电装置(7)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
-在基板(3)的与接纳有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的安装侧(3c)相对置的下侧(3d)上设有插接元件(8),该插接元件(8)能连接馈电电缆;
-馈电装置(7)至少以其第一端部(7a)延伸到插接元件(8)中,所述馈电装置(7)的第一端部(7a)能至少间接地与馈电电缆的内部导体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馈电装置(7)与基板(3)电流隔离;
-馈电装置(7)
a)与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电流连接;或
b)与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容性耦合,馈电装置(7)至少部分沿纵向轴线(4)朝向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的第二端部(2b)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辐射器(2)的脚点和/或馈电点(5)具有朝向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的方向的套筒状的延伸部(10);
-馈电装置(7)至少在套筒状的延伸部(10)的部分长度上设置在该延伸部中;
-馈电装置(7)和套筒状的延伸部(10)彼此电流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一辐射器(2)沿其纵向轴线(4)具有部分或完全的圆锥形或漏斗形的走向;
-第二辐射器(11)具有环绕的辐射器表面(12);
-第二辐射器(11)的环绕的辐射器表面(12)在其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适配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20%,由此,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适配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二辐射器(11)在其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第一辐射器(2)在其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和/或
-第二辐射器(11)的直径沿纵向轴线(4)保持恒定不变或沿纵向轴线(4)从第一端部(11a)朝向第二端部(11b)的方向渐缩;和/或
-第二辐射器(11)比第一辐射器沿纵向轴线(4)在更大的长度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二辐射器(11)具有一个或多个缝槽(13),所述缝槽从与第一端部(11a)相对置的第二端部(11b)朝向第一端部(11a)的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端部间隔开距离地终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包括电介质式的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
-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内并且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一辐射器上;
-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二辐射器(11)上,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构造成,使得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和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之间的间隙具有可设定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包括多个第一卡扣连接部(17a);
-所述多个第一卡扣连接部(17a)嵌入第一辐射器(2)中的多个固定开口(17b)中;
-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包括多个第二卡扣连接部(18);
-所述多个第二卡扣连接部(18)嵌入
a)第二辐射器(11)中的多个固定开口中;或
b)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多个缝槽(13)中,
由此,保持和/或间隔元件(15)与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器(11)能仅或主要通过第一辐射器(2)馈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基板(3)电流连接或与基板间隔开距离地设置,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基板(3)容性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和基板(3)之间设有电介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靠置或支撑在该电介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耦合接片(31)通过其第二端部(31b)与一个共同的耦合表面(32)电流连接,所述耦合表面(32)具有一个共同的耦合框架的形状,所述耦合框架限定容纳空间(33),第一辐射器(2)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共同的耦合框架的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
a)圆形;或
b)椭圆形;或
c)n边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相对于第一辐射器(2)的纵向轴线(4)成角度地延伸;和/或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与第二辐射器(11)构造成一体的或作为单独的部件固定在第二辐射器(11)上;和/或
-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相应的耦合接片(31)构造成一体的或作为单独的部件固定在耦合接片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仅设有一个盖罩(25);
-所述盖罩(25)与基板(3)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并且另外防潮地连接并且包围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
-所述盖罩(25)相对于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无接触地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插接元件(8)是插座。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馈电装置(7)与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无钎焊地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15%。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1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8%。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6%。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4%。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第一端部(11a)上的直径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的直径的偏差小于2%。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耦合框架的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
长方形;或
正方形。
26.宽带全向天线(1),包括下述特征: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具有第一辐射器(2),所述第一辐射器与基板(3)电流隔离并且远离所述基板延伸,第一辐射器(2)具有纵向轴线(4),该纵向轴线至少近似垂直于基板(3)延伸;
-第一辐射器(2)包括具有脚点和/或馈电点(5)的第一端部(2a)和与第一端部(2a)相对置的第二端部(2b);
-第一端部(2a)比第二端部(2b)更靠近基板(3)设置;
-第一辐射器(2)具有辐射器表面(6),所述辐射器表面开始于第一端部(2a)的区域中并且朝向第二端部(2b)的方向延伸或者构成第二端部;
-辐射器表面(6)和纵向轴线(4)之间的距离至少区段式地从第一端部(2a)朝向第二端部(2b)方向增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的第二辐射器(11),所述第二辐射器(11)电流隔离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上,并且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的区域中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3)地设置;
并且其中,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包括耦合机构(30);
-所述耦合机构(30)包括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的第一端部(31a)与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电流连接并且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比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和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更远地与纵向轴线(4)间隔开距离;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的与第一端部(31a)相对置并且比第一端部(31a)更靠近基板(3)设置的第二端部(31b)上构造或成形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所述耦合表面与相应的耦合接片(31)电流连接;
-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与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距离基板(3)同样远地结束,或者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比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更靠近基板(3)方向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设有馈电装置(7);
-所述馈电装置(7)朝向基板(3)方向延伸;
-在基板(3)的与接纳有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的安装侧(3c)相对置的下侧(3d)上设有插接元件(8),该插接元件(8)能连接馈电电缆;
-馈电装置(7)至少以其第一端部(7a)延伸到插接元件(8)中,所述馈电装置(7)的第一端部(7a)能至少间接地与馈电电缆的内部导体电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馈电装置(7)与基板(3)电流隔离;
-馈电装置(7)
a)与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电流连接;或
b)与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容性耦合,馈电装置(7)至少部分沿纵向轴线(4)朝向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的第二端部(2b)的方向延伸。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辐射器(2)的脚点和/或馈电点(5)具有朝向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的方向的套筒状的延伸部(10);
-馈电装置(7)至少在套筒状的延伸部(10)的部分长度上设置在该延伸部中;
-馈电装置(7)和套筒状的延伸部(10)彼此电流隔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一辐射器(2)包括n个辐射器表面(6)且n≥2;
-所述n个辐射器表面(6)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一端部(2a)上彼此电流连接或彼此一体构造,所述辐射器表面(6)围绕第一辐射器(2)的纵向轴线(4)在分别相邻的辐射器表面(6)之间形成缝槽(40)的情况下相互偏移地设置并且所述缝槽(40)与第一辐射器(2)的第一端部(2a)间隔开距离地开始并且延伸至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
-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上平行于或以一个部分主要平行于基板(3)地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包括多个彼此成角度定向的辐射器分表面;和/或
-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包括多个彼此成角度定向的辐射器分表面。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第一辐射器(2)的每个辐射器表面(6)和/或第二辐射器(11)的每个辐射器表面(12)或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的每个辐射器分表面和/或第二辐射器(11)的辐射器表面(12)的每个辐射器分表面构造成无弯曲的并且设置在平面中;和/或
-第一辐射器(2)和/或第二辐射器(11)能以切割、冲压和/或弯曲工艺由金属板制造出。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电介质式的保持和/或间隔元件;
-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内并且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一辐射器上;
-所述保持和/或间隔元件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在第二辐射器(11)上,该保持和/或间隔元件构造成,使得第一辐射器(2)的第二端部(2b)和第二辐射器(11)之间的间隙具有可预定的宽度。
34.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器(11)能仅或主要通过第一辐射器(2)馈电。
35.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基板(3)电流连接或与基板间隔开距离地设置,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基板(3)容性耦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和基板(3)之间设有电介质,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靠置或支撑在该电介质上。
37.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耦合接片(31)通过其第二端部(31b)与一个共同的耦合表面(32)电流连接,所述耦合表面(32)具有一个共同的耦合框架的形状,所述耦合框架限定容纳空间(33),第一辐射器(2)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共同的耦合框架的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
a)圆形;或
b)椭圆形;或
c)n边形。
38.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相对于第一辐射器(2)的纵向轴线(4)成角度地延伸;和/或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与第二辐射器(11)构造成一体的或作为单独的部件固定在第二辐射器(11)上;和/或
-所述至少一个耦合表面(32)与相应的耦合接片(31)构造成一体的或作为单独的部件固定在耦合接片上。
3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耦合接片(31)穿过第一辐射器(2)的两个辐射器表面(6)之间的缝槽(40)。
4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全向天线仅设有一个盖罩(25);
-所述盖罩(25)与基板(3)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并且另外防潮地连接并且包围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
-所述盖罩(25)相对于第一辐射器(2)和第二辐射器(11)无接触地设置。
41.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之一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第二辐射器(11)的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表面(12)设置在第一辐射器(2)的辐射器表面(6)之间。
4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插接元件(8)是插座。
4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馈电装置(7)与第一辐射器(2)在脚点和/或馈电点(5)上无钎焊地连接。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宽带全向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耦合框架的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
长方形;或
正方形。
CN201810070570.6A 2017-01-27 2018-01-25 宽带全向天线 Active CN108365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1677.5 2017-01-27
DE102017101677.5A DE102017101677A1 (de) 2017-01-27 2017-01-27 Breitbandige omnidirektionale Anten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5330A CN108365330A (zh) 2018-08-03
CN108365330B true CN108365330B (zh) 2021-03-23

Family

ID=6102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0570.6A Active CN108365330B (zh) 2017-01-27 2018-01-25 宽带全向天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1415B2 (zh)
EP (1) EP3355409B1 (zh)
CN (1) CN108365330B (zh)
DE (1) DE1020171016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14093B4 (de) * 2016-07-29 2020-01-16 Huber + Suhner Ag Breitbandige omnidirektionale Antenne, insbesonder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und ein solches Schienenfahrzeug
CN113178677B (zh) * 2021-04-29 2022-07-05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全向室内天线
US11791558B2 (en) * 2021-08-23 2023-10-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mple ultra wide band very low profile antenna
US11901616B2 (en) * 2021-08-23 2024-02-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mple ultra wide band very low profile antenna arranged above sloped surface
US11764464B2 (en) * 2021-08-23 2023-09-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piral tapered low profile ultra wide band antenna
US11652290B2 (en) 2021-08-23 2023-05-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xtremely low profile ultra wide band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7004B2 (en) * 2003-12-18 2006-04-11 Kathrein-Werke Kg Omnidirectional broadband antenna
DE10359605B4 (de) 2003-12-18 2006-05-24 Kathrein-Werke Kg Breitbandige Antenne
WO2008023800A1 (fr) * 2006-08-24 2008-02-2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Dispositif d'antenne
US7999757B2 (en) * 2008-08-06 2011-08-16 Pctel, Inc. Multi-band ceiling antenna
DE102010011867B4 (de) * 2010-03-18 2011-12-22 Kathrein-Werke Kg Breitbandige omnidirektionale Antenne
AU2012210173A1 (en) 2011-01-27 2013-08-29 Galtronics Corporation Ltd. Broadb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JP2012227689A (ja) * 2011-04-19 2012-11-15 Harada Ind Co Ltd 広帯域アンテナ
CN104981940B (zh) * 2012-12-28 2017-10-27 盖尔创尼克斯有限公司 具电容耦合地脚之超宽带天线
WO2015069309A1 (en) 2013-11-07 2015-05-14 Laird Technologies, Inc. Omnidirectional broadband antennas
DK3152798T3 (da) * 2014-06-09 2020-10-19 Promarine Oy Konisk monopolantenne
DE102014013926A1 (de) * 2014-09-21 2016-03-24 Heinz Lindenmeier Mehrstruktur-Breitband-Monopolantenne für zwei durch eine Frequenzlücke getrennte Frequenzbänder im Dezimeterwellenbereich für Fahrzeuge
CN104538746B (zh) * 2014-12-29 2018-09-25 广东曼克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双极化吸顶天线
US9680215B2 (en) * 2015-07-21 2017-06-13 Laird Technologies, Inc. Omnidirectional broadband antennas including capacitively grounded cable brackets
US10074909B2 (en) * 2015-07-21 2018-09-11 Laird Technologies, Inc. Omnidirectional 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multiband/broadband antennas
CN106252850A (zh) * 2016-09-08 2016-12-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极化室内吸顶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61415B2 (en) 2019-10-29
US20180219282A1 (en) 2018-08-02
EP3355409A1 (de) 2018-08-01
EP3355409B1 (de) 2021-03-10
DE102017101677A1 (de) 2018-08-02
CN108365330A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5330B (zh) 宽带全向天线
RU2587105C2 (ru) Патч-излучатель
TWI489690B (zh) 具有經改善隔絕的多頻帶平面倒f型之天線及系統
KR101743487B1 (ko) 광대역의 전방향 안테나
KR20070107766A (ko) 용량성 급전 안테나
KR100981883B1 (ko) 지연파 구조를 이용한 광대역 내장형 안테나
US9634396B2 (en) Extremely low-profile antenna
CN109417219B (zh) 具有至少一个偶极子状辐射器装置的天线***
US20190173186A1 (en) Dipole antenna
CN103403961A (zh) 用于组合接收卫星信号和在地面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多频带接收天线
CN109891672B (zh) 包括天线元件的装置
EP3014703B1 (en) Broadb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TWI351785B (zh)
US10439289B2 (en) Wide-band antenna
JP2003347835A (ja)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通信機
KR101288159B1 (ko) 단말기 하우징에 결합되는 내장형 안테나
JP4263722B2 (ja) アンテナ
KR100581714B1 (ko) 전자기적 커플링 급전방식을 이용한 역 에프형 내장형안테나
JP2005117493A (ja) 周波数共用無指向性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レイアンテナ
CN115241635A (zh) Gnss天线
EP3942652B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mobile radio systems with at least one dual-polarised turnstile antenna
KR101895103B1 (ko) 전자기적 커플링 급전을 이용한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0468201B1 (ko) 두 개의 스파이럴 라인을 이용한 마이크로스트립 스파이럴안테나
CN115714255A (zh) 包括宽带单极天线的全向天线组件
JP6387275B6 (ja) 広帯域リニアアレー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9

Address after: Rosenheim

Applicant after: KATHREIN-WERKE KG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Applicant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AB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AB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Patentee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