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3388A -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3388A
CN108353388A CN201580084144.2A CN201580084144A CN108353388A CN 108353388 A CN108353388 A CN 108353388A CN 201580084144 A CN201580084144 A CN 201580084144A CN 108353388 A CN108353388 A CN 108353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wnlink data
base station
data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41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53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基站对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承载于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下行数据或下行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释放信令时,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反馈信息,其中,PDSCH接收正确时,终端设备反馈ACK(Acknowledgement,正确应答),PDSCH接收错误时,终端设备反馈NACK(Non-Acknowledgement,错误应答)。另外,终端设备也会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无线通信***中,时延(latency)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1个子帧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传输机制已无法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其中,一个子帧的时长为1毫秒,每个子帧又被分为两个0.5毫秒的时隙(slot),每个时隙由6或者7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可以简称为符号)组成。为了进一步降低时延,数据的TTI需要缩减到1个时隙的时长甚至1个OFDM符号的时长然而,当PUCCH的时间长度从原来的1个子帧变为1个时隙甚至1个符号后,终端设备传输PUCCH可利用的功率大大缩减,导致基站对于PUCCH的正确接收概率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在短TTI传输时,提高基站对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
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其中,下行数据是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说,下行数据是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数据。优选的,下行数据可以是业务数据(例如,承载于PDSCH的业务数据),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下行SPS释放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上行数据,或者该下行数据调度的上行数据。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确定与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称为第一发送时刻)。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对其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结果配置上行数据,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在上行数据解调完毕后,才能开始配置上行数据。另外,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用于上行物理信道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便基站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在第一发送时刻和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和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HARQ RTT,进而,可以减少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1表示第一发送时刻,T2表示第二发送时刻,则T2=T1-LRS
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其中,HARQ-ACK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PDCCH承载的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可以称为PDSCH或者下行SPS释放信令)的接收状态,也可以称为HARQ-ACK反馈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将会判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否正确,进而,可以向基站反馈HARQ-ACK信息。其中,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终端设备可以将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发送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
这样,可以使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前,有充足的时间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以及对上行数据进行配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第一发送时刻比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k*LDL,其中,k为正整数,优选地,k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LDL为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HARQ-ACK信息的发送 时刻相比于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时4倍TTI的长度,即TDelay为4*LDL
这样,可以减少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并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14。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传输时刻早于PUCCH的传输时刻,因此,增加RS的发送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 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并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7。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传输时刻早于PUCCH的传输时刻。因此,增加RS的发送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发送后,可以确定与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也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进行,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处理。基站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基站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可以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并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该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HARQ RTT,进而,可以减少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在该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
基站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基站在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确定第二接收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接收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3表示第一接收时刻,T4表示第二接收时刻,则T4=T3-LRS
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二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根据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发送时刻延后TDelay后对应的时刻。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基站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后,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基站可以将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
这样,可以使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前,有充足的时间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以及对上行数据进行配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第一接收时刻比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k*LDL,其中,k为正整数,优选地,k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LDL为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HARQ-ACK信息的接收时刻相比于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时4倍TTI的长度,即TDelay为4*LDL
这样,可以减少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
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括:
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14。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传输时刻早于PUCCH的传输时刻,因此,增加RS的发送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
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括:
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基站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还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7。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传输时刻早于PUCCH的传输时刻。因此,增加RS的发送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发射器,其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 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二中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发射器,其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该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第二 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 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结合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结合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结合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所述***包括终端设备和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 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这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数据解调,可以提高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另外,上行数据还可以尽早发送,降低空口时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时刻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时刻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时刻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时刻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基站共同实现,其中,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生成对应下行数据的上行数据,并将其发送给基站,如图1所示。
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器210、处理器220、发射器230,接收器210、发射器230可以分别与处理器220连接,如图2所示。接收器210可以用于收发消息或数据,接收器2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处理器220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如接收器210和发射器230等。在本发明中,处理器220可以用于确定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的相关处理,可选的,处理器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22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处理器220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基站可以包括接收器310、处理器320、发射器330,接收器310、发射器330可以分别与处理器320连接,如图3所示。接收器310可以用于收发消息或数据,接收器3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在本发明中,处理器320可以用于确定对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的相关处理,处理器3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3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UMTS”),及其他应用正交频分(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等。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首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本概念。以LTE***为例进行介绍,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实施例仅适用于LTE***,实际上,任何通过调度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都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一、帧结构
LTE***中,每个无线帧由10个1ms长度的子帧(subframe)组成,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slot)。
对于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normal CP),每个slot由7个符号(symbol)组成,即每个slot由序号为{#0,#1,#2,#3,#4,#5,#6}的符号组成;对于长CP(Extended cyclic prefix,extended CP),每个slot由6个符号(symbol)组成,即每个slot由序号为{#0,#1,#2,#3,#4,#5}的符号组成。
其中,上行符号称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需要说明的是,若后续技术引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上行多址方式,上行符号也可以称为OFDM符号。本发明实施例中,SC-FDMA符号和OFDMA符号都简称为符号。
二、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承载来自高层(higher layer)的数据信息,例如,承载HARQ-ACK信息和CSI的PUCCH,承载上行数据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信号(physical signal)用于物理层,不承载来自高层的数据信息,优选地,本发明中,物理信号为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例如用于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PUSCH的解调参考信号。
基站会给每个物理信道配置RS,进而根据该RS进行信道估计,然后再根据估计出来的信道值解调物理信道。因此,本发明中,物理信道对应的RS,即用于物理信道解调的RS。
三、信道状态信息
为了支持下行自适应调度,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上报CSI。CSI是下行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和/或,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等,CSI上报包括周期CSI上报(Periodic Reporting)和非周期CSI上报(Aperiodic Reporting)两种。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图4所示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内容可以如下:
步骤401,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第一发送时刻为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其中,下行数据是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说,下行数据是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数据。优选的,下行数据可以是业务数据(例如,承载于PDSCH的业务数据),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下行SPS释放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与下行数据对应的 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上行数据,或者该下行数据调度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确定与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称为第一发送时刻)。
可选的,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第一发送时刻。
情况一,上行数据是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信息,或者说,上行数据是下行数据对应的HARQ-ACK信息。例如,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该HARQ-ACK信息可以承载于PUCCH或PUSCH。其中,HARQ-ACK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DSCH承载的数据(可以简称为PDSCH)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的接收状态,也可以称为HARQ-ACK反馈信息。其中,HARQ-ACK信息包括ACK、NACK或者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传输)。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将会判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否正确,进而,可以向基站反馈HARQ-ACK信息。当下行数据接收正确时,终端设备反馈正确应答ACK;当下行数据接收错误时,终端设备反馈错误应答NACK;当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反馈DTX。
步骤401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终端设备可以将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发送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
可选的,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TDelay即HARQ时序中定义的延时间隔。根据 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即根据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HARQ时序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HARQ时序指的是下行数据与HARQ-ACK信息之间的传输时间顺序,即PDSCH或者下行SPS释放信令与HARQ-ACK信息之间的发送时间顺序。具体地,第一发送时刻比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k*LDL,其中,k为正整数,优选地,k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LDL为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HARQ-ACK信息的发送时刻相比于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时4倍TTI的长度,即TDelay为4*LDL。为减少时延,下行数据的TTI可以小于0.5毫秒,例如,TTI为1个符号长度或者2个符号长度。例如,PDSCH的TTI为1个符号且下行数据在符号n开始传输,那么承载HARQ-ACK信息的PUCCH在符号n+4开始传输。例如,PDSCH的TTI为2个符号且下行数据在符号n开始传输,那么承载HARQ-ACK信息的PUCCH在符号n+8开始传输。对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不同的上下行配比会对应不同的HARQ时序,终端设备获知上下行配比后,即可获知该***对应的HARQ时序,进而,可以确定延时间隔TDelay。根据HARQ时序确定上行数据的传输时刻,HARQ RTT(重传数据包与初传数据包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成倍缩小,例如:当下行数据的TTI为1或2个符号且上行数据的时长为1或2个符号时,HARQ RTT缩短为TTI为1ms时的1/14或1/7。
情况二,上行数据为下行数据指示的上行数据。例如,当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时,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为该高层信令指示的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该周期CSI承载于PUCCH或PUSCH。步骤401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并根据该高层信令获取第一发送时刻。
在实施中,当下行数据为高层信令时,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上报承载于PUCCH的周期CSI,其中,该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周期CSI的发送时刻的信令。换句话说,当下行数据是高层信令时,其中,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高层信令后,可以获取高层信令中指示的周期CSI的发送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
情况三,上行数据为下行数据调度的上行数据。当下行数据是DCI时,对应于下行数据的上行数据是承载于PUCCH的非周期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数据,其中,DCI包括上行调度信息,即UL Grant(上行授权),承载于PUSCH的数据可以包括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此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时,可以按照情况一中所述的方法确定。具体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可选的,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TDelay即上行调度时序中定义的延时间隔,所以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即根据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上行调度时序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上行调度时序指的是UL Grant与上行数据之间的传输时间顺序。具体地,第一发送时刻比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k*LDL,其中,k为正整数,优选地,k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LDL为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FDD***,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相比于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时4倍TTI的长度,即TDelay为4*LDL
步骤402,终端设备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解调上行数据。
其中,第二发送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当承载上行数据的上行物理信道是PUCCH,那么参考信号是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即是针对PUCCH的参考信号;当承载上行数据的上行物理信道是PUSCH,那么参考信号是用于PUS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即是针对PUSCH的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对其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结果配置上行数据,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在上行数据解调完毕后,才能开始配置上行数据。另外,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用于上行物理信道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便基站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对于情况一,参考信号的配置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即终端设备只要确定有下行数据传输,就可以开始配置参考信号,因此,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即第二发送时刻)可以早于第一发送时刻,如图5(a)所示。这样,提前发送RS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对于情况二和情况三,参考信号早于上行数据发送,可以不影响上行数据尽早发送。
可选的,在发送参考信号前,可以先确定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应的,步骤402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发送时刻为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LRS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终端设备在第二发送时刻,向 基站发送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1表示第一发送时刻,T2表示第二发送时刻,则T2=T1-LRS。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例如,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PUCCH在符号n+4开始传输,那么参考信号在n+3开始传输,如图5(b)所示。又例如,RS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PUCCH在符号n+8开始传输,那么RS在符号n+6开始传输。又例如,RS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PUCCH在符号n+8开始传输,那么RS在符号n+7开始传输。
可选地,在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确定第一循环移位;根据第一循环移位生成位于符号i上的参考信号。其中,符号i为参考信号占用的符号中的一个符号。当参考信号仅占用一个符号时,该参考信号位于符号i。当参考信号占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时,该参考信号包括位于符号i上的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循环移位和第二循环移位不同,第二循环移位为应用于第二PUCCH或第二RS的循环移位,第二PUCCH或第二RS也位于符号i,第二PUCCH或第二RS为第二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的PUCCH或RS。这样,当符号i上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的RS和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或其它终端设备的RS时,可以码分复用。
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后,即可在第二发送时刻,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配置完成的参考信号。
步骤403,终端设备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在第二发送时刻,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例如,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ACK信息和/或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
可选的,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可以小于0.5毫秒,例如,1个符号或2个符号,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这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数据解调,可以提高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另外,上行数据还可以尽早发送,降低空口时延。
本实施例中,以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为例,对发送参考信号和上行数据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6所示。
步骤601,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或者高层信令。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HARQ-ACK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周期CSI。
步骤602,终端设备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其中,参考信号为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
步骤603,终端设备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14。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传输时刻早于PUCCH的传输时刻,因此,增加RS的发送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本实施例中,以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为例,对发送参考信号和上行数据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7所示。
步骤701,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或者高层信令。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HARQ-ACK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周期CSI。
步骤702,终端设备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其中,参考信号为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
步骤703,终端设备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7。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传输时刻早于PUCCH的传输时刻。因此,增加RS的发送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 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如图8所示的基站侧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内容可以如下:
步骤801,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为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其中,下行数据是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说,下行数据是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数据。优选的,下行数据可以是业务数据(例如,承载于PDSCH的业务数据),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下行SPS释放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上行数据,或者该下行数据调度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发送后,可以确定与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也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进行,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处理。
可选的,可以根据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第一接收时刻。
情况一,上行数据是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信息,或者说,上行数据是下行数据对应的HARQ-ACK信息。例如,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该HARQ-ACK信息可以承载于PUCCH或PUSCH。步骤801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其中,HARQ-ACK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DSCH承载的数据(可以称为PDSCH)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的接收状态,也可以称为HARQ-ACK反馈信息。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根据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发送时刻延后TDelay后对应的时刻。
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基站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后,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基站可以将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
可选的,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TDelay即HARQ时序中定义的延时间隔。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即根据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以及HARQ时序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HARQ时序指的是下行数据与HARQ-ACK信息之间的传输时间顺序,即PDSCH或者下行SPS释放信令与HARQ-ACK信息之间的发送时间顺序。具体地,第一接收时刻比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k*LDL,其中,k为正整数,优选地,k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LDL为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HARQ-ACK信息的接收时刻相比于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时4倍TTI的长度,即TDelay为4*LDL。为减少时延,下行数据的TTI可以小于0.5毫秒,例如,TTI为1个符号长度或者2个符号长度。例如,PDSCH的TTI为1个符号且下行数据在符号n开始发送,那么基站在符号n+4开始接收。例如,PDSCH的TTI为2个符号且下行数据在符号n开始发送,那么基站在符号n+8开始接收。对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不同的上下行配比会对应不同的HARQ时序,基站获知上下行配比后,即可获知该***对应的HARQ时序,进而,可以确定延时间隔TDelay。根据HARQ时序确定对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HARQ RTT(重传数据包与初传数据包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成倍缩小,例如:当下行数据的TTI为1或2个符号且上行数据的时长为1或2个符号时,HARQ RTT缩短为TTI为1ms时的1/14或1/7。
情况二,上行数据为下行数据指示的上行数据。例如,当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时,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为该高层信令指示的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该周期CSI承载于PUCCH或PUSCH。步骤801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基站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并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接收时刻的信息。
在实施中,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指令,其中,高层指令中包含时刻信息,基站可以将高层信令中包含的时刻作为第一接收时刻。基站确定周期CSI的接收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信令后。需要指出的是,当终端设备接收到高层信令时,也可以获取高层信令中包含的时刻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将高层信令中包含的时刻作为第一发送时刻。也就是说,基站可以将高层信令中包含的时刻作为第一接收时刻,终端设备可以将高层信令中包含的时刻作为第一发送时刻。
情况三,上行数据为下行数据调度的上行数据。当下行数据是DCI时,对应于下行数据的上行数据是承载于PUCCH的非周期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数据,其中,DCI包括上行调度信息,即UL Grant(上行授权),承载于PUSCH的数据可以包括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此种情况下,基站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时,可以按照情况一中所述的方法确定。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具体地,基站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TDelay即上行调度时序中定义的延时间隔,所以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即根据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以及上行调度时序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上行调度时序指的是UL Grant与上行数据之间的传输时间顺序。具体地,第一接收时刻比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k*LDL,其中,k为正整数,优选地,k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LDL为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FDD***,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相比于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时4倍TTI的长度,即TDelay为4*LDL
步骤802,基站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解调上行数据。
其中,第二接收时刻可以是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时刻。当承载上行数据的上行物理信道是PUCCH,那么参考信号是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即是针对PUCCH的参考信号;当承载上行数据的上行物理信道是PUSCH,那么参考信号是用于PUS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即是针对PUSCH的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相应的,基站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 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基站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可以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对于情况一,参考信号的配置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即终端设备只要确定有下行数据传输,就可以开始配置参考信号,不需要等下行数据解调完毕,因此,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即第二发送时刻)可以早于第一发送时刻,如图9(a)所示,相应的,基站接收参考信号的时刻(即第二接收时刻)可以早于第一接收时刻。这样,提前接收RS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对于情况二和情况三,参考信号早于上行数据接收,可以不影响上行数据尽早接收。
可选的,在接收参考信号前,可以先确定参考信号对应的接收时刻,相应的,步骤802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基站确定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LRS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基站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确定第二接收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接收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3表示第一接收时刻,T4表示第二接收时刻,则T4=T3-LRS。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例如,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PUCCH在符号n+4开始接收,那么参考信号在n+3开始接收,如图9(b)。又例如,RS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PUCCH在符号n+8开始接收,那么RS在符号n+6开始接收。又例如,RS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PUCCH在符号n+8开始接收,那么RS在符号n+7开始接收。
可选地,基站在接收参考信号之前或同时或之后,还包括:确定第一循环移位;根据第一循环移位生成位于符号i上的参考信号。其中,符号i为参考信号占用的符号中的一个符号。当参考信号仅占用一个符号时,该参考信号位于符号i。当参考信号占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时,该参考信号包括位于符号i上的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循环移位和第二循环移位不同,第二循环移位为应用于第二PUCCH或第二RS的循环移位,第二PUCCH或第二RS也位于符号i,第二PUCCH或第二RS为第二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的PUCCH或RS。这样,当符号i上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的RS和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或其它终端设备的RS时,可以码分复用。需要说明的是, 基站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是经过无线信道的参考信号,所以基站需要生成参考信号(即终端设备发射的未经过无线信道的参考信号),并把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运算,得到无线信道值,即进行信道估计。然后基于该无线信道值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
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第二接收时刻后,即可在第二接收时刻,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803,基站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在第二接收时刻,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例如,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ACK信息和/或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
可选的,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可以小于0.5毫秒,例如,1个符号或2个符号,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这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数据解调,可以提高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另外,上行数据还可以尽早发送,降低空口时延。
本实施例中,以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为例,对接收参考信号和上行数据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0所示。
步骤1001,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或者高层信令。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HARQ-ACK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周期CSI。
步骤1002,基站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其中,参考信号为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1003,基站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14。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接收时刻早于PUCCH的接收时刻,因此,增加RS的接收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本实施例中,以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为例,对接收参考信号和上行数据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1所示。
步骤1101,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或者高层信令。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HARQ-ACK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周期CSI。
步骤1102,基站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其中,参考信号为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基站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1103,基站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这样,HARQ RTT缩小为TTI为1ms时的HARQ RTT的1/7。进一步,因为RS的生成不依赖于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所以确定PUCCH RS的接收时刻早于PUCCH的接收时刻。因此,增加RS的接收既不影响RTT,又提高了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且保持了上行单载波特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如图12所示的***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内容可以如下:
步骤1201,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为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其中,下行数据是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说,下行数据是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数据。优选的,下行数据可以是业务数据(例如,承载于PDSCH的业务数据),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下行SPS释放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可以是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信息,或者该下行数据指示的上行数据,或者该下行数据调度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并可以确定与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 时刻)。
步骤1202,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为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确定与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称为第一发送时刻)。
步骤1203,终端设备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解调上行数据。
其中,第二发送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当承载上行数据的上行物理信道是PUCCH,那么参考信号是用于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即是针对PUCCH的参考信号;当承载上行数据的上行物理信道是PUSCH,那么参考信号是用于PUS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即是针对PUSCH的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对其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结果配置上行数据,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在上行数据解调完毕后,才能开始配置上行数据。另外,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用于上行物理信道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便基站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
步骤1204,基站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解调上行数据。
其中,第二接收时刻可以是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时刻。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相应的,基站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基站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可以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
步骤1205,终端设备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在第二发送时刻,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例如,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ACK 信息和/或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
步骤1206,基站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在第二接收时刻,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例如,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ACK信息和/或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这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数据解调,可以提高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另外,上行数据还可以尽早发送,降低空口时延。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的流程,该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器210、处理器220、发射器230,其中
所述接收器21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所述处理器22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23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2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处理器2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后,接收器210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处理器220可以确定与接收器210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称为第一发送时刻)。接收器2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处理器220对其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结果配置上行数据,因此,处理器220需要在上行数据解调完毕后,才能开始 配置上行数据。另外,发射器230需要向基站发送用于上行物理信道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便基站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发射器230在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401-403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处理器2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发射器230,具体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220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接收器2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处理器220可以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1表示第一发送时刻,T2表示第二发送时刻,则T2=T1-LRS。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处理器220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后,发射器230即可在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配置完成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在实施中,接收器210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处理器220将会判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否正确,进而,发射器230可以向基站反馈HARQ-ACK信息。
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接收器210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处理器220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将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发射器230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发送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 设定的延时间隔。
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401中情况一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401中情况二、三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230,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接收器2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处理器220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接收器2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处理器220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发射器21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发射器21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还可以在下行数据 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230,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接收器2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接收器2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处理器220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接收器2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处理器220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发射器2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发射器2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发射器23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还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实现本发明图8、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的流程,该基站包括接收器310、处理器320、发射器330,其中,
所述发射器33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处理器320,用于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31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3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处理器3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发射器330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发送后,处理器320可以确定与发射器330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也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进行,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处理。发射器230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相应的,接收器310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处理器320可以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器31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801-803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处理器3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接收器310,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发射器33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处理器320可以确定第二接收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接收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3表示第一接收时刻,T4表示第二接收时刻,则T4=T3-LRS。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处理器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在实施中,发射器33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处理器320可以根据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发送时刻延后TDelay后对应的时刻。
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基站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发射器330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后,处理器320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将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801中情况一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801中情况二、三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310,具体用于:
在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发射器33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处理器320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发射器33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处理器320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接收器31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接收器31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发射器3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310,具体用于:
在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发射器330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发射器33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处理器320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发射器33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 据后,处理器320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接收器31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接收器31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接收器31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发射器3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这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数据解调,可以提高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另外,上行数据还可以尽早发送,降低空口时延。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图6和图7所述的流程,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1320,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发送模块1330,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后,接收模块1310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确定模块1320可以确定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称为第一发送时刻)。接收模块1310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对其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结果配置上行数据,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在上行数据解调完毕后,才能开始配置上行数据。另外,发送模 块1330需要向基站发送用于上行物理信道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便基站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发送模块1330在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发送模块1330还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401-403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1320,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确定模块13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发送模块1330,具体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1320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320可以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1表示第一发送时刻,T2表示第二发送时刻,则T2=T1-LRS。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确定模块1320确定第二发送时刻后,发送模块1330即可在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配置完成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1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终端设备将会判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否正确,进而,发送模块1330可以向基站反馈HARQ-ACK信息。
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320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将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发送模块1330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发送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 设定的延时间隔。
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401中情况一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401中情况二、三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1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送模块1330,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发送模块1330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确定模块1320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320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发送模块133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发送模块133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还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 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13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送模块1330,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发送模块1330可以向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其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发送时刻)可以是比接收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确定模块1320即确定第一发送时刻为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其中,下行数据为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320还可以确定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发送模块133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发送模块133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发送模块1330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还可以在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基站发送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实现本发明图8、图10和图11所示的流程,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14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1420,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接收模块1430,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14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确定模块14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实施中,发送模块1410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发送后,确定模块1420可以确定与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也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进行,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处理。发送模块1330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相应的,接收模块1430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基站可以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接收模块1430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还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具体的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801-803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1420,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确定模块1420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接收模块1430,具体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1420确定出的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420可以确定第二接收时刻,即参考信号对应的接收时刻。若以LRS表示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以T3表示第一接收时刻,T4表示第二接收时刻,则T4=T3-LRS。这样,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在时间上相邻,可以确保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估计的上行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值比较准确。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14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410可以根据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发送时刻延后TDelay后对应的时刻。
延时间隔TDelay可以是标准预先定义的,基站可以将该延时间隔TDelay存储。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即可获知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将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作为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HARQ-ACK信息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TDelay即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可选的,TDelay的设定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时间和上行数据的生成时间),也就是说,TDelay≥Tprocess,其中,Tprocess是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其中,具体的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801中情况一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801中情况二、三所述的方法实现。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14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模块1430,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420可以根据发 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由此,接收模块14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接收模块143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还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参考信号为用于所述PUCCH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142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模块1430,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420可以根据发送时刻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数据的接收时刻,其中,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即第一接收时刻)可以是比发送时刻延迟4倍下行数据的TTI的时间长度,此时,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即确定第一接收时刻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确定模块1420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优选地,参考信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PUCCH的时间长度,当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时,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个符号,也可以为2个符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接收模块14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接收模块1430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接收模块143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还可以 在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于下行数据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这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数据解调,可以提高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概率,另外,上行数据还可以尽早发送,降低空口时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6、7、8、10、11、12所示实施例的流程,终端设备为图2、1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基站为图3、14所示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包括终端设备和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并可以确定与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时刻)。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数据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确定与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称为第一发送时刻)。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对其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结果配置上行数据,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在上行数据解调完毕后,才能开始配置上行数据。另外,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用于上行物理信道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便基站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 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相应的,基站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基站在第二接收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可以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纠正上行物理信道经历的无线信道衰落,进而更好地解调上行数据。在第二发送时刻,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发送时刻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例如,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ACK信息和/或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在第二接收时刻,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可以在第一接收时刻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例如,承载于PUCCH或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ACK信息和/或CSI,或者,承载于PUSCH的上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反馈。所述***的实现过程可以按照步骤1201-1206、步骤401-403以及步骤801-803所述的方法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1,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9)

  1.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 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9.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14. 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15. 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16. 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17. 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发射器,其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20.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22.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23. 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24. 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 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25.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发射器,其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28. 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 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30. 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31. 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32. 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33.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35. 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刻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36. 根据权利要求33-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38. 根据权利要求33-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39. 根据权利要求33-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40. 根据权利要求33-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2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41.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小于0.5毫秒,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时间长度。
  43. 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时刻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接收时刻往前LRS的时刻,所述LRS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44. 根据权利要求41-4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数据或者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信令,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正确应答HARQ-ACK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TDelay的时刻,所述TDelay为预先设定的延时间隔。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TDelay为4*LDL,所述LDL为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述下行数据的TTI小于0.5毫秒。
  46. 根据权利要求41-4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为高层指令,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的信令,所述上行数据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47. 根据权利要求41-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3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4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48. 根据权利要求41-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为PUCCH承载的数据,所述下行数据的TTI为1个符号,所述PUCCH的时间长度为2个符号,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个符号或2个符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7个符号或6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延后8个符号的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UCCH的上行数据。
  49.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终端设备和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并确定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之前的第二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基站解调所述上行数据;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上行物理信道承载的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发送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之前的第二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发送时刻,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CN201580084144.2A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Pending CN1083533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3772 WO2017075770A1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3388A true CN108353388A (zh) 2018-07-31

Family

ID=5866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4144.2A Pending CN108353388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3388A (zh)
WO (1) WO2017075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383B (zh) 2017-11-16 202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39808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995A (zh) * 2012-12-19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重传的方法及设备
CN104010358A (zh) * 2013-02-22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
CN104604160A (zh) * 2012-09-09 2015-05-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12105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08012579A (zh) * 2015-05-22 2018-05-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共享频谱带上的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1869A (en) * 2007-12-31 2009-07-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easurement gap, automated repeat request,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170339B (zh) * 2011-04-29 2014-04-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2823683A1 (en) * 2012-02-03 2015-01-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among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wtrus) operating in the same spectrum
LT2739080T (lt) * 2012-08-01 2018-07-25 Sun Patent Trust Belaidžio ryšio terminalo įrenginys, belaidžio ryšio bazinės stoties įrenginys ir belaidžio ryšio būda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4160A (zh) * 2012-09-09 2015-05-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88995A (zh) * 2012-12-19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重传的方法及设备
CN104010358A (zh) * 2013-02-22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
CN105812105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08012579A (zh) * 2015-05-22 2018-05-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共享频谱带上的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tudy of shorter TTI for latency reduction", 《3GPP TSG-RAN WG2 #91BIS TDOC R2-15474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5770A1 (zh)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2582B (zh)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9845180B (zh) 无线通信***中用于支持短传输时间间隔的终端发送或者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373496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997327B (zh)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032807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overlapping time domain resource
EP2715995B1 (en)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flexible carrier configurations
JP5709334B2 (ja) LTE−ATD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選択を行うPUCCHフォーマット1bで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
US9425925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HARQ to change dynamic resource of wiress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402559B (zh) 无线通信***中支持多个发送时间间隔、多个子载波间隔或多个处理时间间隔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3377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JP201952565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送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AU20103172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the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a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the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ata
US20180338306A1 (en) Up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71703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3645660B (zh) 使用上行链路空间复用和上行链路跳过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1156696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884771B (zh)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及***
CN108353388A (zh)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CN10870228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