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7147B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7147B
CN108337147B CN201810098792.9A CN201810098792A CN108337147B CN 108337147 B CN108337147 B CN 108337147B CN 201810098792 A CN201810098792 A CN 201810098792A CN 108337147 B CN108337147 B CN 108337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xlan tunnel
state
message
block
detec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87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7147A (zh
Inventor
许亚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987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7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7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在该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通过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由此能够实现在汇聚交换机通过DC1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的过程中,如果DC1中的服务器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则汇聚交换机能够感知该VXLAN隧道的故障。

Description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城域网DC(Data Center,数据中心)资源池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脊叶架构(Spine-Leaf)的网络,在该架构下,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英文:Virtualized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vBRAS)可以直接与Pool-GW(PoolGateway,资源池网关)连接。vBRAS服务器和Pool-GW之间建立VXLAN隧道,HJSW(HuiJuSwitch,汇聚交换机)和Pool-GW之间建立VXLAN隧道。在双DC互为备份的组网中,HJSW上行方向配置的两条VXLAN隧道分别指向两个DC的Pool-GW。
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的双DC互为备份的组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DC1正常工作时,通过人工关闭DC2中Pool-GW2的VSI(Virtual Switch Instance,虚拟交换实例),由此通过DC1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当DC1中的vBRAS服务器和Pool-GW之间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时,此时HJSW无法感知VXLAN隧道的故障,会导致业务报文无法及时切换到DC2中,造成业务报文转发中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业务报文无法及时在多个DC资源池之间切换而造成业务报文转发中断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方法用于汇聚交换机,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
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通过所述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方法用于第一资源池网关,包括:
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表示阻塞Block的标识的探测报文,所述第三VXLAN隧道为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与第一服务器之间的VXLAN隧道;
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装置用于汇聚交换机,包括:
探测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
第一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业务报文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装置用于第一资源池网关,包括:
探测报文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表示阻塞Block的标识的探测报文,所述第三VXLAN隧道为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与第一服务器之间的VXLAN隧道;
探测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第二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本公开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智能隧道(Smart-Tunnel)的方式,智能隧道可以指在双DC组网中通过设备间每间隔T-Time发送TPDU报文,实现对VXLAN隧道的状态的监控和设置,由此能够在DC1中的服务器和Pool-GW之间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时,HJSW能够感知VXLAN隧道的故障,并自动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中,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的双DC互为备份的组网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的探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双DC组网的示意图。
图3b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双DC组网的示意图。
图3c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双DC组网的示意图。
图3d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双DC组网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转发装置9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技术术语进行简单说明。
VXLAN隧道的隧道状态可以包括:有效UP、阻塞Block和无效Down。
其中,VXLAN隧道的状态在本端设备中进行设置,其仅对设置VXLAN隧道的状态的本端设备有效,而对其它设备无效。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也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接口既能够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也能够发送和接收业务报文,则说明本端设备中该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仅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不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探测报文,也不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接口仅能够接收探测报文,不能够发送探测报文,也不能够发送和接收业务报文,则说明本端设备中该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
例如,在本端设备能够向对端设备发送探测报文的情况下,本端设备在第二时长(例如3个T-Time)内未收到对端设备通过VXLAN隧道发送的探测报文时,则将本端设备中该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其中,T-Time(例如200毫秒)为探测报文的发送周期。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既不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也不能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接口既不能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也不能发送和接收业务报文,则说明本端设备中该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
例如,本端设备检测到无法通过VXLAN隧道发送探测报文,则将本端设备中该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无效Down。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之间能否正常收发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和VXLAN隧道的状态具有关联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在本公开中,资源池网关Pool-GW在功能上与传统数通领域的网关无差异,其与承载有多个虚拟机的服务器相连,作为虚拟机与其他网络连接的出口设备。为多个虚拟机提供的软件、硬件设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池,而本实施例中将网关命名为资源池网关是为了与资源池的概念相对应。
图2示出本公开的探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探测报文可以为TPDU(Tunnel Protocal Data Unit,隧道协议数据单元)报文。TPDU报文可以采用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封装格式。例如,本端设备每间隔T-Time向对端设备发送TPDU报文。
如图2所示,TPDU报文包括Ethernet头、IP头、UDP头和TPDU报文内容。其中,TPDU报文内容包括信息类型(Message Type),信息长度(Message Length)、源IP地址(SourceIP)、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隧道的优先级(Tunnel Priority,缩写为TP)、用于设置隧道状态的标识(Down Flag)和保留信息(Reserved)。
其中,信息类型(Message Type):用于表示TPDU报文的具体类型。目前TPDU报文只有一种类型,信息类型的取值可以默认为0;
信息长度(Message Length):用于表示TPDU报文内容占用的长度,包括从信息类型到保留信息的总长度;
源IP地址(Source IP):为发送设备的IP地址,即发送TPDU报文的设备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为接收设备的IP地址,即接收TPDU报文的设备的IP地址;
隧道的优先级(Tunnel Priority,缩写为TP):能够表示VXLAN隧道之间的关系。隧道的优先级仅对接收TPDU报文的设备有效,而对其它设备无效。
用于设置隧道状态的标识(Down Flag):用于设置接收该TPDU报文的VXLAN隧道的状态,可以有0和1两种置位。例如,Down Flag置位为0时,表示在接收到该TPDU报文的设备中,将接收该TPDU报文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Down Flag置位为1时,表示在接收到该TPDU报文的设备中,将接收该TPDU报文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
图3a至3d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双DC互为备份的组网的示意图。图3a至3d所示的双DC组网可以用于对图4、图5和图6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示例性举例。
如图3a所示,DC资源池1包括第一资源池网关Pool-GW1和第一服务器Server1。DC资源池2包括第二资源池网关Pool-GW2和第二服务器Server2。DC资源池1和DC资源池2通过汇聚交换机HJSW连接。在HJSW与Pool-GW1之间建立第一VXLAN隧道Tunnel1,在HJSW与Pool-GW2之间建立第二VXLAN隧道Tunnel2,在Pool-GW1与Server1之间建立第三VXLAN隧道Tunnel3,以及在Pool-GW2与Server2之间建立第四VXLAN隧道Tunnel4。
其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为VBARS服务器,VBRAS服务器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各种业务类型的虚拟机,业务类型可以包括ITMS(Integrated Terminal ManagementSystem,终端综合管理***)、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PPPOE(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通讯协议)、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Tunnel1在HJSW中记为Tunnel1-1,在Pool-GW1中记为Tunnel1-2。Tunnel2在HJSW中记为Tunnel2-1,在Pool-GW1中记为Tunnel2-2。如图3a所示,在HJSW中存在属于同一VSI的Tunnel1-1和Tunnel2-1。在Pool-GW1中存在属于同一VSI的Tunnel1-2和Tunnel3。在Pool-GW2中存在属于同一VSI的Tunnel2-2和Tunnel4。
如图3a所示,HJSW中Tunnel1-1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2-1的状态为阻塞Block。Pool-GW1中Tunnel3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1-2的状态为有效UP。Pool-GW2中Tunnel4的状态为阻塞Block或有效UP,Tunnel2-2的状态为阻塞Block。由此,通过DC1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即HJSW通过DC1内的网络设备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当DC1中的服务器和Pool-GW之间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时,此时HJSW无法感知VXLAN隧道的故障,而需要通过人工判断VXLAN隧道是否故障。并在通过人工判断VXLAN隧道故障时,通过人工关闭DC1中服务器的VSI接口,打开DC2中服务器的VSI接口,由此业务报文可以切换到DC2中。在上述过程中,需要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进行VXLAN隧道故障判断和配置修改,操作繁琐不便捷。此外,由于业务报文无法及时切换到DC2中,还会造成业务报文转发中断的问题。
本公开的下述报文转发方法中,提供了一种智能隧道(Smart-Tunnel)的方式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智能隧道可以指在双DC组网中通过设备间每间隔T-Time发送TPDU报文,实现对VXLAN隧道的状态的监控和设置,由此能够在DC1中的服务器和Pool-GW之间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时,HJSW能够感知VXLAN隧道的故障,并自动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中,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第二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该方法用于汇聚交换机。如图4所示,该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在步骤S41中,汇聚交换机接收来自于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
在步骤S42中,在该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在步骤S43中,汇聚交换机通过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其中,步骤S42中接收的探测报文可以携带用于设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用于设置隧道状态的标识包括:有效UP和阻塞Block两类标识。
其中,探测报文中携带的用于设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为阻塞Block时,可能是由第三VXLAN隧道的故障引起的。具体的,探测报文中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是第一资源池网关在确定第三VXLAN隧道故障时生成的。通过此方式,保持第一VXLAN隧道与第三VXLAN隧道之间隧道状态的联动。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b所示,Tunnel3故障,由此Pool-GW1中Tunnel3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Pool-GW1向HJSW发送TPDU报文,携带Down Flag置位为1。HJSW通过Tunnel1-1的接口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1的TPDU报文,并根据Down Flag置位为1,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1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1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HJSW中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之后,则HJSW向Pool-GW2发送TPDU报文,携带Down Flag置位为0。
进一步的,Pool-GW2通过Tunnel2-2的接口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0的TPDU报文之后,Pool-GW2根据Down Flag置位为0,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2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Tunnel4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由此实现HJSW能够感知远端Tunnel3的故障,并及时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进行转发,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此外,当汇聚交换机在超过预设时长无法接收到第一资源池网关发送的探测报文时,汇聚交换机则确定第一VXLAN故障,由此汇聚交换机将本端设备中的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无效Down。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c所示,Tunnel1故障,HJSW无法通过Tunnel1-1向Pool-GW1发送的TPDU报文,则HJSW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1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无效Down。由此HJSW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1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HJSW中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之后,则HJSW向Pool-GW2发送TPDU报文,携带Down Flag置位为0。
进一步的,Pool-GW2通过Tunnel2-2的接口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0的TPDU报文之后,Pool-GW2根据Down Flag置位为0,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2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Tunnel4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由此能够实现HJSW能够感知本段Tunnel1的故障,并及时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进行转发,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汇聚交换机在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汇聚交换机接收来自于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在该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有效UP时,在经过第一时长之后,汇聚交换机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第二VXLAN隧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汇聚交换机通过第一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转发方法,采用了延时回切的方式减少了VXLAN隧道的状态频繁切换。延时回切可以指当第一资源池网关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恢复为有效UP并维持第一时长之后,汇聚交换机才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第二VXLAN隧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由此减少网络的震荡。其中,第一时长即为回切延时,例如为30分钟。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d所示,在HJSW中配置TST(Tunnel Switch Time,隧道开关定时器),TST=30分钟。Tunnel3故障修复,由此Pool-GW1中Tunnel3的状态由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变为有效UP。则Pool-GW1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2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Pool-GW1中Tunnel1-2的状态为有效UP之后,则Pool-GW1向HJSW发送TPDU报文,携带Down Flag置位为0。HJSW通过Tunnel1-1的接口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0的TPDU报文,并在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0的TPDU报文30分钟后,HJSW根据Down Flag置位为0,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1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1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由此实现HJSW能够感知远端Tunnel3的故障修复,并在经过回切延时之后将业务报文由DC2切换到DC1进行转发,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并且避免了VXLAN隧道状态的频繁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HJSW中配置TST以使得在Tunnel3的故障修复时,延时将HJSW中Tunnel1-1的状态由阻塞Block恢复为有效UP。但在TST期间内,如果HJSW中Tunnel2-1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则立即将HJSW中配置的TST清零,以使得HJSW中Tunnel1-1的状态由阻塞Block恢复为有效UP,实现业务报文迅速由DC2切换到DC1进行转发,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汇聚交换机接收来自于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该探测报文携带的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二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该探测报文携带的第二VXLAN隧道的优先级;在第一VXLAN隧道和第二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不相同时,汇聚交换机将本端设备中优先级较大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优先级较小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
本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转发方法,通过TPDU报文对双DC组网进行初始化设置。汇聚交换机存在属于同一VSI的VXLAN隧道,从两个不同的接口(例如物理接口、VLAN接口或其它逻辑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之后,分别检查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如果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本端设备中保存的VXLAN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不对应,则丢弃该TPDU报文。如果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对应,则汇聚交换机分别获取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优先级,并继续比较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优先级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汇聚交换机不可能从一个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之后再无限等待从另一个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进行比较,由此可以规定汇聚交换机比较第三时长(例如2个T-Time)内从两个不同的接口接收到的TPDU报文。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a所示,HJSW中存在属于同一VSI的Tunnel1-1和Tunnel2-1。HJSW从两个不同的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1和TPDU报文2,分别检查TPDU报文1和TPDU报文2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若HJSW发现TPDU报文1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Tunnel1-1对应,TPDU报文2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Tunnel2-1对应,则HJSW分别获取TPDU报文1和TPDU报文2携带的隧道的优先级,例如,如果Tunnel1-1的优先级为30,Tunnel2-1的优先级为10,则将优先级较大的Tunnel1-1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优先级较小的Tunnel2-1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针对数据中心中的任意设备而言,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如图3a所示,HJSW中Tunnel1-1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2-1的状态为阻塞Block。Pool-GW1中Tunnel3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1-2的状态为有效UP。HJSW记录的Tunnel1-1的状态为有效UP,因此HJSW能够通过Tunnel1-1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于HJSW记录的Tunnel2-1的状态为阻塞Block,因此HJSW仅能够通过Tunnel2-1的接口接收TPDU报文,而不能发送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Pool-GW1记录Tunnel1-2和Tunnel3的状态均为有效UP,因此Pool-GW1能够通过Tunnel1-2、Tunnel3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此,通过DC1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即HJSW通过DC1内的网络设备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如图3b所示,HJSW中Tunnel1-1的状态为阻塞Block,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Pool-GW2中Tunnel4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2-2的状态为有效UP。HJSW记录的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因此HJSW能够通过Tunnel2-1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于HJSW记录的Tunnel1-1的状态为阻塞Block,因此HJSW仅能够通过Tunnel1-1的接口接收TPDU报文,而不能发送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Pool-GW2记录Tunnel2-2和Tunnel4的状态均为有效UP,因此Pool-GW2能够通过Tunnel2-2、Tunnel4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此,通过DC2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即HJSW通过DC2内的网络设备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第二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该方法用于第一资源池网关。如图5所示,该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在步骤S51中,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第一资源池网关生成携带表示阻塞Block的标识的探测报文,第三VXLAN隧道为第一资源池网关与第一服务器之间的VXLAN隧道。
在步骤S52中,第一资源池网关向汇聚交换机发送该探测报文,以使得汇聚交换机根据该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汇聚交换机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汇聚交换机中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在步骤S53中,第一资源池网关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b所示,Tunnel3故障,由此Pool-GW1中Tunnel3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Pool-GW1在检测到Tunnel3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Down Flag置位为1的TPDU报文。Pool-GW1向HJSW发送TPDU报文,携带Down Flag置位为1。在向HJSW发送携带Down Flag置位为1的TPDU报文之后,Pool-GW1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1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由此Pool-GW1停止向HJSW发送TPDU报文。
如图3b所示,HJSW通过Tunnel1-1的接口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1的TPDU报文,并根据Down Flag置位为1,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1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1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HJSW中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之后,则HJSW向Pool-GW2发送TPDU报文,携带Down Flag置位为0。Pool-GW2通过Tunnel2-2的接口接收到Down Flag置位为0的报文之后,Pool-GW2根据Down Flag置位为0,将本端设备中Tunnel2-2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Tunnel4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由此能够实现HJSW能够感知远端Tunnel3的故障,并及时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进行转发,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Pool-GW1在检测到Tunnel3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不向HJSW发送携带Down Flag置位为1的TPDU报文,而仅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2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HJSW由于无法通过Tunnel1-1接收到来自于Pool-GW1的TPDU报文,HJSW也会将本端设备中Tunnel1-1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在本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中,在Pool-GW1在检测到Tunnel3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Down Flag置位为1的TPDU报文,并向HJSW发送该TPDU报文,由此实现HJSW能够在第一时间感知远端Tunnel3的故障,并及时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进行转发,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时,若第一资源池网关检测到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第一资源池网关保持本端设备中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
在本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中,如果第一资源池网关与多个汇聚交换机之间建立VXLAN隧道,若第一资源池网关中的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第一资源池网关中的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也根据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联动变为阻塞Block,这样做将会影响其他汇聚交换机使用第三VXLAN隧道。由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状态的隧道,不会随着其他隧道的隧道状态的变化而随之联动,举例来说,若当前第一资源池网关中的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为UP,如果此时第一资源池网关中的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则第一资源池网关通过将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Uninfected,使得第一资源池网关中的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依然保持有效UP,而不随着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而联动变化,从而使得与第一资源池网关建立隧道的其他汇聚交换机能够使用第三VXLAN隧道。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c所示,Pool-GW1检测到Tunnel1故障时,Pool-GW1中Tunnel1-2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如果Tunnel3的状态被未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则Pool-GW1将本端设备中Tunnel3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如果Tunnel3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则Pool-GW1保持本端设备中Tunnel3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由此实现提高Tunnel3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资源池网关接收来自于汇聚交换机的探测报文,获取该探测报文携带的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服务器的探测报文,获取该探测报文携带的第三VXLAN隧道的优先级;在第一VXLAN隧道和第三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相同时,第一资源池网关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与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保持一致。
其中,第一资源池网关将本端设备中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与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保持一致包括: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变为有效UP时,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变为有效UP。
本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转发方法,通过TPDU报文对双DC组网进行初始化设置。资源池网关存在属于同一VSI的VXLAN隧道,从两个不同的接口(例如物理接口、VLAN接口或其它逻辑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之后,分别检查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如果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本端设备中保存的VXLAN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不对应,则丢弃该TPDU报文。如果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对应,则资源池网关分别获取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优先级,并继续比较两个TPDU报文携带的隧道的优先级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池网关不可能从一个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之后再无限等待从另一个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进行比较,由此可以规定资源池网关比较第三时长(例如2个T-Time)内从两个不同的接口接收到的TPDU报文。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a所示,Pool-GW1中存在属于同一VSI的Tunnel1-2和Tunnel3。Pool-GW1从两个不同的接口接收到TPDU报文3和TPDU报文4,分别检查TPDU报文3和TPDU报文4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若Pool-GW1发现TPDU报文3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Tunnel1-2对应,TPDU报文2携带的隧道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与Tunnel3对应,则Pool-GW1分别获取TPDU报文1和TPDU报文2携带的隧道的优先级,例如,若Tunnel1-2的优先级为10,Tunnel3的优先级为10,由于Pool-GW1判断出Tunnel1-2的优先级与Tunnel3的优先级相同,因此Pool-GW1中Tunnel1-2的状态与Tunnel3的状态保持一致。即当Pool-GW1检测到Tunnel3的状态为阻塞Block或Down时,则同步将tunnel1-2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当Pool-GW1检测到Tunnel3的状态为有效Up时,则同步将tunnel1-2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Pool-GW2的初始化过程参见Pool-GW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第一资源池网关确定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如图3a所示,HJSW中Tunnel1-1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2-1的状态为阻塞Block。Pool-GW1中Tunnel3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1-2的状态为有效UP。HJSW记录的Tunnel1-1的状态为有效UP,因此HJSW能够通过Tunnel1-1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于HJSW记录的Tunnel2-1的状态为阻塞Block,因此HJSW仅能够通过Tunnel2-1的接口接收TPDU报文,而不能发送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Pool-GW1记录Tunnel1-2和Tunnel3的状态均为有效UP,因此Pool-GW1能够通过Tunnel1-2、Tunnel3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此,通过DC1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即HJSW通过DC1内的网络设备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如图3b所示,HJSW中Tunnel1-1的状态为阻塞Block,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Pool-GW2中Tunnel4的状态为有效UP,Tunnel2-2的状态为有效UP。HJSW记录的Tunnel2-1的状态为有效UP,因此HJSW能够通过Tunnel2-1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于HJSW记录的Tunnel1-1的状态为阻塞Block,因此HJSW仅能够通过Tunnel1-1的接口接收TPDU报文,而不能发送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Pool-GW2记录Tunnel2-2和Tunnel4的状态均为有效UP,因此Pool-GW2能够通过Tunnel2-2、Tunnel4的接口发送和接收TPDU报文和业务报文。由此,通过DC2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支持,即HJSW通过DC2内的网络设备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装置的框图。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装置用于汇聚交换机。如图6所示,该报文转发装置包括:
探测报文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第一状态设置模块62,用于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业务报文转发模块6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有效UP时,在经过第一时长之后,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所述业务报文转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优先级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优先级;所述第一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VXLAN隧道和所述第二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不相同时,将本端设备中优先级较大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优先级较小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转发装置的框图。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装置用于第一资源池网关。如图7所示,该报文转发装置包括:
探测报文生成模块71,用于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表示阻塞Block的标识的探测报文,所述第三VXLAN隧道为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与第一服务器之间的VXLAN隧道;探测报文发送模块72,用于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第二状态设置模块73,用于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变为有效UP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所述探测报文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携带表示有效UP的标识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时,若检测到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保持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优先级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汇聚交换机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服务器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优先级;所述第二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VXLAN隧道和所述第三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相同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与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保持一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本公开的下述报文转发方法中,通过智能隧道在双DC组网中通过设备间每间隔T-Time发送TPDU报文,实现对VXLAN隧道的状态的监控和设置,由此能够在DC1中的服务器和Pool-GW之间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时,HJSW能够感知VXLAN隧道的故障,并自动将业务报文由DC1切换到DC2中,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转发。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转发装置900的框图。参照图8,该装置900可包括处理器901、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处理器901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可经由***总线903通信。并且,处理器901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中与报文转发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文中汇聚交换机执行的报文转发方法。
本公开还可以提供另外一种报文转发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经由***总线通信。并且,处理器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与报文转发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文中资源池网关执行的报文转发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方法用于汇聚交换机,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
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通过所述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其中,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
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有效UP时,在经过第一时长之后,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通过所述第一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初始化设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优先级;
在所述第一VXLAN隧道和所述第二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不相同时,将本端设备中优先级较大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优先级较小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5.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方法用于第一资源池网关,包括:
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表示阻塞Block的标识的探测报文,所述第三VXLAN隧道为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与第一服务器之间的VXLAN隧道;
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其中,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
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变为有效UP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生成携带表示有效UP的标识的探测报文;
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时,若检测到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保持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汇聚交换机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
接收来自于第一服务器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优先级;
在所述第一VXLAN隧道和所述第三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相同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与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保持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10.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装置用于汇聚交换机,包括:
探测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用于设置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的标识;
第一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阻塞Block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业务报文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其中,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表示有效UP时,在经过第一时长之后,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所述业务报文转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VXLAN隧道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初始化设置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优先级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资源池网关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VXLAN隧道和所述第二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不相同时,将本端设备中优先级较大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有效UP,优先级较小的VXLAN隧道的状态设置为阻塞Block。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14.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所述第一VXLAN隧道为汇聚交换机与第一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第二VXLAN隧道为所述汇聚交换机与第二资源池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所述装置用于第一资源池网关,包括:
探测报文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时,生成携带表示阻塞Block的标识的探测报文,所述第三VXLAN隧道为所述第一资源池网关与第一服务器之间的VXLAN隧道;
探测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第二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其中,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阻塞Block,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接收探测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二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或无效Down变为有效UP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
所述探测报文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携带表示有效UP的标识的探测报文;
所述探测报文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汇聚交换机发送所述探测报文,以使得所述汇聚交换机根据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标识,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阻塞Block设置为有效UP,并将所述汇聚交换机中所述第二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设置为阻塞Block。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受影响Uninfected时,若检测到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由有效UP变为阻塞Block或无效Down,保持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优先级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汇聚交换机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优先级;以及
接收来自于第一服务器的探测报文,获取所述探测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优先级;
所述第二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VXLAN隧道和所述第三VXLAN隧道属于同一VSI且优先级相同时,将本端设备中所述第一VXLAN隧道的状态与所述第三VXLAN隧道的状态保持一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有效UP,则本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若本端设备中VXLAN隧道的状态为无效Down,则本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和接收探测报文和业务报文。
CN201810098792.9A 2018-01-31 2018-01-31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37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8792.9A CN108337147B (zh) 2018-01-31 2018-01-31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8792.9A CN108337147B (zh) 2018-01-31 2018-01-31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147A CN108337147A (zh) 2018-07-27
CN108337147B true CN108337147B (zh) 2020-12-01

Family

ID=6292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8792.9A Active CN108337147B (zh) 2018-01-31 2018-01-31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714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518A (zh) * 2013-08-27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及方法
US9680968B2 (en) * 2013-03-14 2017-06-13 Patent Capital Group Establishing translation for virtual machine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7317768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5838B2 (en) * 2016-03-29 2018-05-29 Juniper Networks, Inc. Mass MAC withdrawal for EVPN-DCI using virtual ESI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0968B2 (en) * 2013-03-14 2017-06-13 Patent Capital Group Establishing translation for virtual machine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5900518A (zh) * 2013-08-27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及方法
CN107317768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活"数据中心的设计实现》;樊昊;《电信科学》;201601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147A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8627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US11303564B2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2235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US9219641B2 (en) Performing failover in a redundancy group
KR101706439B1 (ko) 리던던트 네트워크 접속
CN10754736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JP487434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における制御プロトコル情報の配信管理
US9614810B2 (en) Address allo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1266671B1 (ko) 메쉬 네트워크 및 허브 앤 스포크 네트워크를 위한 스케일링된 이더넷 oam
CN109861867B (zh) 一种mec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733907A1 (en) Method, local gateway, and system for local voice survivability
CN112367257B (zh) 路由通告方法及装置
CN112367252B (zh) 容灾备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JP5678678B2 (ja) プロバイダ網及びプロバイダエッジ装置
US11843534B2 (en) State detection of NETCONF session
US8670299B1 (en) Enhanced service status detection and fault isolation within layer two networks
CN108337118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8337147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617716B (zh) 数据中心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JP5625494B2 (ja) 伝送装置、制御情報設定方法及び制御情報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9005097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737949A (zh) 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US7623464B2 (en) Rapid protocol failure detection
US11729022B2 (en) Uplink connectivity in ring networks
WO2023273088A1 (zh) 环网节点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