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7407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7407B
CN108307407B CN201610878408.8A CN201610878408A CN108307407B CN 108307407 B CN108307407 B CN 108307407B CN 201610878408 A CN201610878408 A CN 201610878408A CN 108307407 B CN108307407 B CN 108307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dentifier
terminal
entity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8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7407A (zh
Inventor
娄崇
戴明增
耿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78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7407B/zh
Priority to BR112019006098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06098A2/pt
Priority to PCT/CN2017/104418 priority patent/WO2018059546A1/zh
Priority to EP17854996.0A priority patent/EP351229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30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407A/zh
Priority to US16/369,300 priority patent/US1088793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7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the fifth generation,5G)将可以支持更加丰富多样的业务类型与用户需求,包括速度,容量,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时延以及能耗等方面都要实现大幅度的升级。为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5G网络架构中提出了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的概念,网络切片为支持特定用例通信业务需求的逻辑网络功能组合。网络切片将使用逻辑资源,而不是物理资源,帮助运营商提供以业务为基础的网络架构,这样的网络服务将提供分配和重新分配资源与需求,允许独立网络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与物理与虚拟化功能的灵活部署,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满足业务性能的需求。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网络功能(control planenetwork function,CP NF)实体包括两种:公共控制面网络功能实体,可以由多个网络切片共享,例如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实体;私有控制面网络功能实体,为每个网络切片不与其他网络切片共享的功能实体,例如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实体。
引入了网络切片之后,会存在多个网络切片共存的场景,即一个终端可以同时接入多个网络切片、一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与多个网络切片连接,那么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等设备如何区分每个消息对应的控制面实体类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等设备识别并区分每个消息对应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标识,能够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从而识别并区分每个消息对应的控制面实体类型,提高了***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封装所述NAS PDU的RRC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所述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在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能够使得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方根据第一标识确定接收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从而实现识别并区分每个消息对应的控制面实体类型,提高了***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后,能够根据第一标识确定接收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从而实现识别并区分每个消息对应的网络切片,提高了***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所述第二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在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能够使得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方根据第一标识确定接收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从而实现识别并区分每个消息对应的网络切片,提高了***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封装所述NAS PDU的RRC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所述第二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收发机,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所述第二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机,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切片标识;
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切片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网络切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生成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切片标识;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切片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网络切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二消息;
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切片标识;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切片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网络切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机,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二消息;
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中的网络切片发送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添加所述网络切片的切片标识,并将添加了所述切片标识的寻呼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寻呼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能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2)、接入网设备,又称为基站,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
实现5G网络切片的关键推动因素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network,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SDN技术颠覆了网元形态,实现网络功能与硬件解耦,从而允许垂直***被细分为可编程的功能模块,形成可连接的水平网络架构,适用于灵活的扩展服务,并根据业务需求通过可编程功能将网络连接作为服务提供,实现“网络即服务”的目的。移动运营商在核心网(core network,CN)的控制平台上通过一系列网络功能的配置与编排实现成百上千的网络切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切片涉及端到端之间的网元的一系列配置与支持,包含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端、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等设备,除了在CN创建网络切片,在接入网侧,需要核心网以及运维与管理OAM(operation and management,OAM)实体通过对接入网侧网元的配置,来实现对端到端网络切片的业务进行区别化处理,保证对应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的要求,从而更好的支持端到端的网络切片。
网络切片将可以实现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隔离,灵活的网络管控与网络效率的提升,网络管理者将可以根据端到端的QoS需求进行分解,映射到不同的子网络***与转发设备,同时以低成本,高速率的方式为建立网络切片,并不影响现有的业务。切片可以提供部分灵活的可编程接口开放给第三方用户,从而使得第三方用户可以基于开放接口设计并开发信的网络业务并实现快速部署,为运营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现有网络的使用效率。
如图1所示,为一种可能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中,核心网中可以划分为多个网络切片实体,每个网络切片实体包含一组特定功能的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例如图1中网络切片1包括NF1、NF2以及NF3;网络切片2包括NF4、NF5以及NF6;网络切片3包括NF7、NF8。RAN通过切片选择与路由功能模块(slice selection and routing function,SSRF)与各个网络切片实体连通。终端接入RAN后,通过SSRF选择到合适的网络切片实体,从而接入数据网络(data network),通过特定的NF以及参数配置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从而形成5G中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5G通信***或者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移动通信***。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构示意图。图2中所示的***架构包括OAM网元、CN、RAN以及终端,其中CN侧包含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 plane,UP)实体。RAN侧包含切片控制器和用户面锚点,以及无线接入节点。
OAM网元:根据移动运营商的实际需要,OAM网元主要负责三大类工作:操作,管理,维护,操作主要完成日常网络和业务进行的分析,预测,规划和配置工作,维护主要是对网络以及业务的测试盒故障管理等进行的日常操作活动,CN网络切片的管理功能由OAM网元发起,负责与CN和RAN对应的控制面模块进行交互,完成端到端网络切片的管理。
CN侧的CP模块: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CN移动性管理锚点,CN网络切片管理,与RAN侧切片控制器一起负责端到端网络切片的连接管理,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RAN侧的切片控制器:位于RAN侧的CP面模块,用于根据CN的CP模块或者OAM网元配置的网络切片信息,主要负责RAN侧协议功能管理,资源分配,拓扑管理,切片间的协调管理,RAN侧移动性管理,***信息,寻呼,测量等功能。切片控制器可以作为独立的网元,或者作为基站或RAN侧网元内部功能模块进行部署。在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N,C-RAN)架构中,各个协议层可以灵活的分割,切片控制器还可以灵活的部署在基带处理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或者分布式的部署于BBU与RRU中。无线接入网可以包含中继场景,切片控制器可以灵活部署于宿主基站(donor eNB,DeNB)或者中继节点(relay node,RN)中。
基于上述描述,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执行步骤303和步骤3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者公共控制面(commom control plane)实体等。
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中可以包括非接入层代理(Non-access stratum proxy,NAS proxy)实体以及与网络切片相关的控制面实体,例如MM实体、SM实体等。NAS proxy实体主要用于识别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因此终端可以通过终端中的NAS Proxy实体完成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识别。
控制面实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实体、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实体等实体。其中,一个MM实体可以由多个SM实体共享。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rotocolData Unit,NAS PDU)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在RRC消息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均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二、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中;三、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第二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中;四、第二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第一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中。
步骤302:所述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步骤303: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步骤304: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一个终端可以连接多个网络切片,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网络切片适用的安全机制可以是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方式:
1.每个终端的所有网络切片的SM实体与MM实体消息使用同一套加密机制,这样核心网设备可以解码并转发适用的SM消息。
2.每个终端的所有网络切片的MM实体使用一套公共加密机制,不同网络切片的SM使用不同的加密机制,这样核心网设备无法解码SM消息
3.每个终端的所有网络切片的MM实体使用其中一个网络切片的加密机制,不同网络切片的SM实体使用不同的加密机制。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第一种可能的场景,执行步骤303和304的主体为核心网设备。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4中,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中可能包括多种控制面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核心网设备中包括NASproxy实体以及MM实体为例进行描述,NAS proxy实体主要用于识别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设备中也可以不包括MM实体。
一个MM实体可以被多个SM实体共享,在图4中,仅以一个MM实体被两个SM实体(分别为SM实体1和SM实体2)共享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中,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只有一个RRC连接,终端同时连接到网络切片1与网络切片2。终端中也包括NAS proxy实体。同时,终端通过RRC实体发送RRC消息给接入网设备。
终端与核心网设备只有一个NAS连接,网络切片1与网络切片2共享一个公共MM功能实体,网络切片1的SM实体1与网络切片2的SM实体2对应的NAS消息均需要经过核心网设备,SM实体1与SM实体2对接入网设备不可见。
本申请实施例中,NAS Proxy实体可以是一个逻辑实体,可以物理部署于MM功能实体内,作为MM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独立模块部署,例如可以与MM一起部署于核心网设备中。
结合图3以及图4,步骤301中,终端可以通过终端的NAS层生成NAS消息,并由NAS层的SM实体或者MM实体在NAS消息中添加第一标识,然后由终端的RRC实体根据所述NAS消息生成所述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具体为哪种类型的实体消息,例如为SM实体类型消息或者MM实体类型消息等。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消息中生成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所述第二标识可以为控制面实体标识,也可以为网络切片标识;网络切片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制式标识,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的标识,通用移动通信***(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标识,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标识,5G***的标识或者Wi-Fi***的标识等。第二标识还可以为可以为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标识或者DRB(data radiobearer,数据无线承载)标识,其中每个SRB标识或者DRB标识对应一个网络切片。每个SRB标识或者DRB标识与网络切片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约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302中,终端将所述第一消息封装在RRC消息中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将封装了所述第一消息的RRC消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在步骤303中,包含了NAS Proxy实体的核心网设备接收到封装了所述第一消息的RRC消息后,将第一消息从RRC消息中解析出来。
在步骤304中,核心网设备先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然后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网络切片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然后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举例来说,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SM1实体。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第二标识指示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SM1实体。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先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则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SM1实体,然后将第一消息转发至SM1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第一标识能够唯一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时,第一消息中也可以只包括第一标识。
举例来说,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MM实体。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MM实体类型消息。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先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为MM实体类型消息,由于核心网侧只有一个MM实体,此时核心网设备能够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MM实体,然后将第一消息转发至MM实体。
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的消息。具体的,核心网设备可以生成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第二消息,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或者,核心网设备可以接收控制面实体(例如MM实体或者SM实体)生成的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第二消息,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也可以为NAS消息。
相应的,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当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所述终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具体可以参考核心网设备侧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第二消息的接收方为终端中的SM实体。终端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二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第二标识指示第二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终端中的SM实体。终端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先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二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则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二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终端中的SM实体,然后将第二消息转发至终端中的SM实体。
第二种可能的场景,执行步骤303和304的主体为包含了NAS Proxy实体的接入网设备。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5中,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MM实体,SM实体1,SM实体2。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侧的MM实体、SM实体1以及SM实体2连接。
在图5中,仅以MM实体被SM实体1以及SM实体2共享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中,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只有一个RRC连接,终端同时连接到网络切片1与网络切片2。终端中也包括NAS proxy实体。同时,终端通过RRC实体发送RRC消息给接入网设备。
终端与核心网侧的公共控制面实体只有一个NAS连接。网络切片1的SM实体1、网络切片2的SM实体2以及MM实体分别与接入网设备相连。
结合图3以及图5,步骤301中,第一消息可以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此时,第一标识可以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具体为哪种类型的实体消息,例如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或者MM实体类型消息等。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消息中生成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所述第二标识可以为控制面实体标识,也可以为网络切片标识。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时,第二标识也位于RRC消息中,具体的,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
在步骤302中,终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在步骤303中,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确定出第一标识。
在步骤304中,接入网设备先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举例来说,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SM1实体。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接入网设备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SM1实体,则将第一消息转发至SM1实体。
接入网设备先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举例来说,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SM1实体。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接入网设备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SM1实体,然后将第一消息转发至SM1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第一标识能够唯一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时,第一消息中也可以只包括第一标识。例如,当终端只允许接入一个网络切片时,或者终端接入的每个网络切片对应一个RRC实体时。
举例来说,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MM实体。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MM实体类型消息。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先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为MM实体类型消息,由于核心网侧只有一个MM实体,此时接入网设备能够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MM实体,然后将第一消息转发至MM实体。
相应的,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当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所述终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具体可以参考核心网设备侧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第二消息的接收方为终端中的SM实体。终端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此时第一标识指示第二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第二标识指示第二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终端中的SM实体。终端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先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二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则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二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终端中的SM实体,然后将第二消息转发至终端中的SM实体。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等设备通过在第一消息中发送第一标识等信,使得接收第一消息的接收方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类型,从而实现将第一消息由终端路由到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提高了网络效率。
相应的,核心网设备等设备通过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从而实现将第一消息由终端路由到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提高了网络效率。
基于上述描述,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执行步骤603和步骤6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包括NAS proxy实体的设备等网络设备。
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终端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中可以包括NAS Proxy实体以及与网络切片相关的控制面实体,例如MM实体、SM实体等。终端可以通过终端中的NAS Proxy实体完成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1至步骤603中的第一标识与步骤301至304中的第一标识不同,这里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具体每个标识以该标识的作用为准。
步骤601中的第一标识可以为网络切片标识,也可以为SRB标识或者DRB标识,其中每个SRB标识或者DRB标识对应一个网络切片。每个SRB标识或者DRB标识与网络切片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约定,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控制面实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MM实体、SM实体等实体。其中,一个MM实体可以由多个SM实体共享,或者一个MM实体对应一个SM实体。相应的,步骤601至步骤603中的第二标识与步骤301至304中的第二标识不同,这里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具体每个标识以该标识的作用为准。
可选的,第一消息可以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PDU的RRC消息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在RRC消息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均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二、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中;三、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第二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中;四、第二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具体的,第一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除了NAS PDU的部分中。
步骤602: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如果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终端可以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如果网络设备为包括NAS proxy实体的设备,所述终端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即终端先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再由接入网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消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步骤603: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
步骤604: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生成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的第二消息,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从而实现将第二消息由网络设备路由至终端。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或者会话管理实体等控制面实体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然后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从而实现将第三消息由控制面实体路由至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第一种可能的场景,执行步骤603和604的主体为包含了NAS Proxy实体的接入网设备。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7中,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公共控制面实体1,公共控制面实体2,SM实体1,SM实体2。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侧的公共控制面实体1、公共控制面实体2连接。公共控制面实体中可能包括多种控制面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接入网设备中包括NAS proxy实体为例、公共控制面实体中包括NASproxy实体以及MM实体为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控制面实体中也可以不包括MM实体。
在图7中,仅以一个MM实体与一个SM实体对应(分别为SM实体1与MM实体1对应、SM实体2与MM实体2对应)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中,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只有一个RRC连接,终端同时连接到网络切片1与网络切片2。终端中也包括NAS proxy实体。同时,终端通过RRC实体发送RRC消息给接入网设备。
终端与核心网侧的公共控制面实体只有一个NAS连接。网络切片1的SM实体1的消息需要经过MM实体1中转,MM实体1通过公共控制面实体1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网络切片2的SM实体2的消息需要经过MM实体2中转,MM实体2通过公共控制面实体2与接入网设备相连。
结合图6以及图7,步骤601中,第一消息可以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此时,第一标识可以位于所述RRC消息中。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所述第二标识可以为控制面实体标识,也可以为网络切片标识,也可以为SRB标识或DRB标识。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消息中生成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具体为哪种类型的实体消息,例如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或者MM实体类型消息等。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PDU的RRC消息时,第二标识位于RRC消息的NAS PDU中。
在步骤602中,终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在步骤603中,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确定出第一标识。
在步骤604中,接入网设备先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举例来说,终端与网络切片1以及网络切片2连接。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网络切片1。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属于网络切片1的消息。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属于网络切片1,并将第一消息转发至网络切片1对应的控制面实体,例如MM实体1。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
相应的,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当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所述终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最后可以根据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确定网络切片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
举例来说,终端中包括网络切片1和网络切片2,其中网络切片1中的SM实体1与MM实体1对应、网络切片2中的SM实体2与MM实体2对应。终端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的接收方为终端中的SM实体1。终端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指示第二消息属于网络切片1,第二标识指示第二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终端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先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二消息属于网络切片1,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二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则可以确定第二消息的接收方为终端中的SM实体1,然后将第二消息转发至终端中的SM实体1。
第二种可能的场景,执行步骤603和604的主体为包含了NAS Proxy实体的接入网设备。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8中,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MM实体1,MM实体2,SM实体1,SM实体2。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分别与核心网侧的MM实体1、MM实体2、SM实体1、SM实体2连接。
图8中,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只有一个RRC连接,终端同时连接到网络切片1与网络切片2。终端中也包括NAS proxy实体。同时,终端通过RRC实体发送RRC消息给接入网设备。
终端与核心网设备只有一个NAS连接,网络切片1的SM实体1以及MM实体1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网络切片2的SM实体2以及MM实体2与接入网设备相连。
结合图6以及图8,步骤601中,第一消息可以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此时,第一标识可以位于所述RRC消息中。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所述第二标识可以为控制面实体标识,也可以为网络切片标识,也可以为SRB标识或DRB标识。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消息中生成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具体为哪种类型的实体消息,例如第一标识可以指示第一消息为SM实体类型消息或者MM实体类型消息等。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PDU的RRC消息时,第二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
在步骤602中,终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在步骤603中,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确定出第一标识。
在步骤604中,接入网设备先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接入网设备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
举例来说,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为SM实体1。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消息为属于网络切片1的消息。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属于网络切片1。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接入网设备再根据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消息为SM类型的消息,从而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控制面实体为SM实体1,然后将第一消息转发至SM实体1。
相应的,终端可以通过终端中的NAS Proxy实体完成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识别。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当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时,所述终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具体可以参考核心网设备侧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等设备通过在第一消息中发送第一标识,使得接收第一消息的接收方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从而实现将第一消息由终端路由到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切片,提高了网络效率。
相应的,接入网设备等网络设备设备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切片,从而实现将第一消息由终端路由到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切片,提高了网络效率。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9中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以及包括NAS Proxy的核心网设备。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只有一个RRC连接,终端同时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与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NR)核心网,两个核心网可以看作两个网络切片。接入网设备如何确定终端发送的消息是给EPC还是NR,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描述,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步骤1001:终端生成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步骤1002:所述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步骤1003: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步骤1004: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步骤1001中,切片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制式标识,例如GSM的标识,UMTS的标识,LTE***的标识,5G***的标识或者Wi-Fi***的标识等。切片标识也可以为SRB标识、DRB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者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标识等,其中每个SRB标识或者DRB标识或者无线承载标识或者逻辑信道标识对应一个网络切片。每个SRB标识或者DRB标识或者无线承载标识或者逻辑信道标识与网络切片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约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消息可以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PDU的RRC消息时,切片标识可以位于所述RRC消息的NAS PDU中,也可以位于RRC消息中。
核心网设备也可以生成包括所述切片标识的第二消息,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终端接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接收网络切片生成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终端接收到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属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当终端处于空闲态时,会接收到核心网侧的网络切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寻呼消息,终端根据寻呼消息中的切片标识可以确定所示寻呼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并将寻呼消息转至所示寻呼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属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终端根据寻呼消息触发用户请求恢复用户面。一种可能的方法是MM实体将来自多个SM实体的寻呼消息合并,通过一个NAS消息发送给终端。其中,可选的,该消息中除了包含切片标识外,还包含指定终端触发用户面恢复的粒度,如属于“全部切片”,“某个切片”,“某个SM实体”,或“某个数据流”的用户面。另一种可选方式为,合并的寻呼消息不包含SM标识,MM实体记录下寻呼消息的源SM实体信息。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MM实体分别将不同的SM的寻呼信息单独封装在NAS消息发送个终端。此时可选的,当第二个SM的寻呼消息到达接入网设备时,第一个寻呼消息已经触发用户建立了RRC连接,此时接入网设备将第二个SM的寻呼消息封装在RRC消息中发给用户。另一种可选方式,MM实体仅发送某个SM实体的寻呼消息,并记录下所有发送寻呼消息的SM信息。可选的,恢复指定切片/SM/数据流的数据面。可选的,在NAS消息中指定需要恢复的数据面的粒度,如标识“恢复所有切片的数据面”,“恢复某个切片的数据面”,“恢复某个SM的数据面”,“恢复某数据流的数据面”等。另一种可选方式为不指定需要恢复的数据面信息,此时由MM实体决定如何恢复数据面。
结合图9,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消息透传给核心网设备之后,核心网设备中的NAS Proxy功能实体根据切片标识(例如SRB标识或者DRB标识)识别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并将第一消息类型发送至对应的网络切片。
对于下行,NAS proxy需要在终端侧实现,来完成NAS消息类型的识别和递交。网络侧可由核心网EPC NAS或NR NAS在发往终端的消息中添加切片标识,也可以由核心网设备的NAS proxy在RRC层添加切片标识。该NAS PDU经由RRC层透传至终端,终端的RRC层将该NAS PDU递交给终端中的NAS proxy,终端中的NAS proxy根据NAS PDU中的切片标识将该NAS消息递交给相应的NAS层。
通过上述方法,当同一个终端同时连接到多个网络切片时,例如EPC以及NR的核心网时,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终端发送的切片标识识别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网络切片还可以唯一对应一个RRC,即每个网络切片分别对应一个RRC模块,因此不同的网络切片的NAS消息经由对应的RRC模块透传时,终端以及接入网侧网元可以根据具体接收到的NAS消息对应的RRC模块确定该RRC消息承载的NAS消息对应的网络切片。
因此对于NAS消息识别,paging消息识别,因为RRC是独立的,相应的层一一对应处理即可,不需要添加NAS消息网络切片标识,而只需要添加NAS消息类型标识即可。
基于上述描述,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步骤1101:接入网设备接收网络切片发送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
步骤1102: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添加所述网络切片的切片标识,并将添加了所述切片标识的寻呼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
步骤1103: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
步骤11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寻呼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图11所示的方法流程可以应用于图12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2中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网络切片1以及网络切片2等。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网络切片1以及网络切片2连接。当然终端还可以与其他数量的网络切片连接,在此仅以终端与两个网络切片为例进行描述。
终端在处于空闲态时,与终端连接的网络切片需要寻呼终端时,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paging)。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网络切片发送的寻呼消息之后,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添加所述网络切片的切片标识,并将添加了所述切片标识的寻呼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
端接收接入到寻呼消息之后,可以根据寻呼消息触发用户请求恢复用户面。一种可能的方法是网络切片中的MM实体将来自多个SM实体的寻呼消息合并,通过一个NAS消息发送给终端。其中,可选的,该消息中除了包含切片标识外,还包含指定终端触发用户面恢复的粒度,如属于“全部切片”,“某个切片”,“某个SM实体”,或“某个数据流”的用户面。另一种可选方式为,合并的寻呼消息不包含SM标识,MM实体记录下寻呼消息的源SM实体信息。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MM实体分别将不同的SM的寻呼信息单独封装在NAS消息发送个终端。此时可选的,当第二个SM的寻呼消息到达接入网设备时,第一个寻呼消息已经触发用户建立了RRC连接,此时接入网设备将第二个SM的寻呼消息封装在RRC消息中发给用户。另一种可选方式,MM实体仅发送某个SM实体的寻呼消息,并记录下所有发送寻呼消息的SM信息。可选的,恢复指定切片/SM/数据流的数据面。可选的,在NAS消息中指定需要恢复的数据面的粒度,如标识“恢复所有切片的数据面”,“恢复某个切片的数据面”,“恢复某个SM的数据面”,“恢复某数据流的数据面”等。另一种可选方式为不指定需要恢复的数据面信息,此时由MM实体决定如何恢复数据面。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3,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1301,用于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封装所述NAS PDU的RRC消息中。
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4,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1401,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收发单元1402,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2还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1401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5,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1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单元1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
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收发单元1501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所述第二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
如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6,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1601,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单元16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602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如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7,该装置包括:处理器1701、收发机1702。
处理器1701,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收发机1702,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或者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1702还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处理器17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处理器1701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如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8,该装置包括:处理器1801、收发机1802。
收发机180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器18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801还用于:
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收发机180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RRC消息中;所述第二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RRC消息中。
如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9,该装置包括:处理器1901、收发机1902。
处理器1901,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机19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1902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如图2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0,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2001,用于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单元2002,用于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2002还用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切片标识;
所述收发单元2001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切片标识位于所述NAS PDU中。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001还用于:
接收网络切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如图2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1,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2101,用于生成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切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单元2102,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102还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二消息;
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102还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包括切片标识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寻呼消息;
根据所述切片标识将所述第三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与所述切片标识对应的网络切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机可以是有线收发机,无线收发机或其组合。有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收发机,蜂窝网络收发机或其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以及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NAS PDU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封装所述NAS PDU的RRC消息中。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所述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7.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非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均位于所述NAS PDU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封装了NAS PDU的RRC消息;
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位于封装所述NAS PDU的RRC消息中。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其中每个消息类型对应一类控制面实体;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一标识的第二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装置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控制面实体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装置中所述第二消息所属的网络切片中的控制面实体。
CN201610878408.8A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07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8408.8A CN10830740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BR112019006098A BR112019006098A2 (pt) 2016-09-30 2017-09-29 métodos, dispositivos ,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PCT/CN2017/104418 WO2018059546A1 (zh) 2016-09-30 2017-09-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17854996.0A EP3512299B1 (en) 2016-09-30 2017-09-29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US16/369,300 US10887931B2 (en) 2016-09-30 2019-03-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8408.8A CN10830740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7407A CN108307407A (zh) 2018-07-20
CN108307407B true CN108307407B (zh) 2021-02-12

Family

ID=6176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8408.8A Active CN10830740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7931B2 (zh)
EP (1) EP3512299B1 (zh)
CN (1) CN108307407B (zh)
BR (1) BR112019006098A2 (zh)
WO (1) WO2018059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3335B2 (en) * 2016-10-18 2022-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LA handling in network slices
CN112737866B (zh) * 2016-10-31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管理单元及***
WO2018094667A1 (zh) 2016-11-24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方法、管理单元及***
CN108370572B (zh) * 2017-05-24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1514561A (ja) * 2017-12-27 2021-06-1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1012971B2 (en) * 2018-01-31 2021-05-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ag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9981771A (zh) * 2019-03-22 2019-07-05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5g技术的车路通信测试***及测试方法
CN114073055B (zh) * 2019-04-26 2023-11-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络控制器
WO2022126457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195A (zh) * 2016-05-13 2016-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按需为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2614B2 (en) * 2007-10-25 2013-09-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Non-access stratum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enhancement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mobile units
IL218046B (en) * 2012-02-12 2018-11-29 Elta Systems Ltd An architecture for a multi-directional relay and th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eful by the way
WO2012148210A2 (en) * 2011-04-29 2012-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session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195A (zh) * 2016-05-13 2016-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按需为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9546A1 (zh) 2018-04-05
EP3512299B1 (en) 2020-12-16
EP3512299A4 (en) 2019-07-17
US10887931B2 (en) 2021-01-05
BR112019006098A2 (pt) 2019-06-18
CN108307407A (zh) 2018-07-20
US20190230725A1 (en) 2019-07-25
EP3512299A1 (en) 2019-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740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880789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fronthaul interface, method for performing access for a 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for a UE, data forwar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KR102463290B1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소모 전력을 효과적으로 절감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062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
CN110324848B (zh)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RU2728759C2 (ru)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танций, терминал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ы их работы
KR10194409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u-cp와 cu-up의 분리를 위한 보안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22745B1 (en)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splitting function and signalling
WO2018027988A1 (zh) 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和终端
EP379661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163512B (zh) 一种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及基站
CN106937238B (zh) 基于非访问层消息的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167199B (zh)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913439A (zh) 一种网元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0505714B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11385830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915811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user plane separation
US20230141231A1 (en) Mobile Edge Comput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076642B (zh) 一种ran服务器、无线通信***和终端附着方法
KR2021011979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유심 단말의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377541A1 (en) Key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4022687A1 (en) Inter cell beam management
CN11775039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16419238A (zh) 一种网络功能创建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963126A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基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