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1170B -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1170B
CN108271170B CN201611264706.4A CN201611264706A CN108271170B CN 108271170 B CN108271170 B CN 108271170B CN 201611264706 A CN201611264706 A CN 201611264706A CN 108271170 B CN108271170 B CN 108271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s
signal transmission
coverag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47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1170A (zh
Inventor
阳建军
陈卫民
李铮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47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1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1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1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1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1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04W16/20Network planning tools for indoor coverage or short range network deploy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以至少降低现有的传输多流信号的DAS的成本。该DAS包括M路馈线和分布在N个位置的N个天线,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M;所述M路馈线中的每一路馈线分别连接至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中的不同端口;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所述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布式天线***(Distributed AntennaSystem,DAS)、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宽带(Mobile Broadband,MBB)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广泛使用,人们对移动数据的需求快速增长。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室内覆盖业务占据移动宽带业务总量的约90%,因此很多运营商亟需对现有的室内***进行扩容。
DAS是目前解决室内覆盖问题的一种常用技术,主要由馈线、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和天线组成。当前大部分城市的室内建筑物如商场、电影院、体育馆、企业大型办公场所、医院、学校等都已部署了DAS。
目前已经部署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DAS大部分只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如图1所示,从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接一路信号之后,通过DAS进行室内覆盖。然而,LTE多入多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技术支持多路信号传输,如何在DAS上传输多路信号是DAS新建或升级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2为现有的传输双路信号的DAS,相对于传输单路信号的DAS,需要新部署一套线路,同时需要在相同的位置增加耦合器、功分器等器件,并在天线处新增一个天线或者更换双极化天线。显然,相对于传输单路信号的DAS,这需要新增一倍的馈线和器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以至少降低现有的传输多流信号的DAS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天线***DAS,该DAS包括M路馈线和分布在N个位置的N个天线,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M;该M路馈线中的每一路馈线分别连接至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中的不同端口;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该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包括M路馈线和分布在N个位置的N个天线,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M;并且,M路馈线中的每一路馈线分别连接至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中的不同端口,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因此,可以在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多路信号传输。比如,若覆盖交叠区域是由2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则可以在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双路传输;若覆盖交叠区域是由4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则可以在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双路传输、MIMO三路传输和/或MIMO四路传输等等。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M=2,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该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该N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连接至该两路馈线中的第一馈线;该N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连接至该两路馈线中的第二馈线;其中,该第一天线和该第二天线为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由该第一天线和该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一路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M=4,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该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该N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连接至该四路馈线中的第一馈线;该N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连接至该四路馈线中的第二馈线;该N个天线中的第三天线连接至该四路馈线中的第三馈线;该N个天线中的第四天线连接至该四路馈线中的第四馈线;其中,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为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由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两路或三路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射频模块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RU或者射频单元RU。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路信号传输***,该多路信号传输***包括射频模块以及如上述方面任意一项的该DAS。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包括如上述方面任意一项的该DAS,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DAS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方面该的多路信号传输***,该方法包括:通过该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接收M路信号;将该M路信号分别通过该M路馈线传输至该N个天线,并通过该N个天线发射出去;其中,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实现从射频模块至终端的下行多路信号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分别通过该相邻M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接收M路信号;其中,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将该每个天线接收的该M路信号通过该每个天线连接的馈线传输至该射频模块,由该射频模块对该M路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该S路信号。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实现从终端至射频模块的上行多路信号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M=2,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由该第一天线和该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其中,该第一天线和该第二天线为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M=4,若M=4,由该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由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其中,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该第三天线和该第四天线为该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以在多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多路信号传输;而且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支持单路信号传输的DAS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支持双路信号传输的DAS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的架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本申请中的“/”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的架构示意图。该多路传输***包括射频模块和DAS。其中,DAS包括M路馈线以及分布在N个位置的N个天线,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M。
M路馈线中的每一路馈线分别连接至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中的不同端口。
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射频模块可以是RRU,也可以是射频单元(Radio Unit,RU),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RRU或者RU可以是独立部署的,也可以是集成在基站中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具体是指:若某一个位置接收到S个天线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都大于某个阈值(如-70dBm),则该位置属于这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中的位置。所有符合该规则的位置集合组成这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具体可以包括:N个天线中的任意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或者,N个天线中存在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也存在相邻M个天线中的部分天线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相同馈线,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情况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天线N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馈线M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天线N可能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任意一路馈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天线M和天线M+1仅是表征相邻的天线,并不对天线是否编号构成限定,比如,天线1和天线2是相邻的天线,天线2和天线3是相邻的天线,等等。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的天线具体是指可形成覆盖交叠区域的天线,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AS中还可以包括合路器、耦合器以及功分器等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合路器的一个端口与射频模块的端口连接,一个端口与其它***的端口连接,用于将射频模块端口的输出信号与其它***或同***异频的信号进行合路;功分器与合路器连接,用于将合路器输出的信号相等的分到不同的支路;耦合器部署在功分器划分的支路的馈线上,用于将功分器输出的信号不相等的分到不同的支路。具体可参考现有的DAS的部署,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DAS可以是在现有的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进行改建,也可以是新建该DA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包括M路馈线和分布在N个位置的N个天线,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M;并且,M路馈线中的每一路馈线分别连接至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中的不同端口,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因此,可以在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多路信号传输。比如,若覆盖交叠区域是由2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则可以在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双路传输;若覆盖交叠区域是由4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则可以在覆盖交叠区域形成MIMO双路传输、MIMO三路传输和/或MIMO四路传输等等。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具体的,图4以M=2为例进行说明,即DAS中包括两路馈线,分别为馈线1和馈线2。则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具体可以包括:
N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连接至馈线1;N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连接至馈线2。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由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
比如,图4中的天线1和天线2为相邻的两个天线。其中,由天线1和天线2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1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和MIMO双路信号传输。
或者,比如,图4中的天线2和天线3为相邻的两个天线。其中,由天线2和天线3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2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和MIMO双路信号传输。
或者,比如,图4中的天线3和天线4为相邻的两个天线。其中,由天线3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3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和MIMO双路信号传输,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天线N连接至馈线2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天线N还可能连接至馈线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一路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具体的,图5以M=4为例进行说明,即DAS中包括四路馈线,分别为馈线1、馈线2、馈线3和馈线4。则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具体可以包括:
N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连接至馈线1;N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连接至馈线2,N个天线中的第三天线连接至馈线3;N个天线中的第四天线连接至馈线4。其中,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
比如,图5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和天线4为相邻的四个天线。其中,由天线1和天线3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1,由天线1和天线2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2、由天线2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3以及由天线3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4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和MIMO双路信号传输;由天线1、天线2和天线3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1,由天线1、天线2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2,由天线1、天线3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3以及由天线2、天线3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4支持单路信号传输、MIMO双路信号传输和MIMO三路信号传输;由天线1、天线2、天线3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C1支持单路信号传输、MIMO双路信号传输、MIMO三路信号传输和MIMO四路信号传输。
或者,比如,图5中的天线3、天线4、天线5和天线6为相邻的四个天线。其中,由天线3和天线4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4,由天线3和天线5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5,由天线4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6以及由天线5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7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和MIMO双路信号传输;由天线3、天线4和天线5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5,由天线3、天线4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6,由天线3、天线5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7以及由天线4、天线5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8支持单路信号传输、MIMO双路信号传输和MIMO三路信号传输;由天线3、天线4、天线5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C2支持单路信号传输、MIMO双路信号传输、MIMO三路信号传输和MIMO四路信号传输。
或者,比如,图5中的天线5、天线6、天线7和天线8为相邻的四个天线。其中,由天线5和天线6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7,由天线5和天线7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8,由天线6和天线8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9以及由天线7和天线8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A10支持单路信号传输和MIMO双路信号传输;由天线5、天线6和天线7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9,由天线5、天线6和天线8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10,由天线5、天线7和天线8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11以及由天线6、天线7和天线8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B12支持单路信号传输、MIMO双路信号传输和MIMO三路信号传输;由天线5、天线6、天线7和天线8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C3支持单路信号传输、MIMO双路信号传输、MIMO三路信号传输和MIMO四路信号传输,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天线N连接至馈线4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天线N还可能连接至馈线1或者馈线2或者馈线3,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AS仅需在如图1所示的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三路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当然,图1仅是示例性的给出了一种传输单路信号的DAS的架构示意。另外,在需要较大的天线通信覆盖范围的场景下,还存在一种传输单路信号的DAS,该DAS除了包括图1所示的器件,还包括功分器。功分器的一端连接端口1,另一端分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为馈线1,一条支路为馈线3。在部署如图5所示的包括4条馈线的DAS时,可以将功分器分出的馈线3连接至端口3,另外增加两条馈线,一条连接至端口2,一条连接至端口4。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情况不作具体限定。该方式相对于现有的传输多路信号的DAS,仅需在传输单路信号的DAS上增加两条路馈线,并不需要增加天线,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投资以及减少施工,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5中的任意一个多路信号传输***,包括如下步骤:
S601、通过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接收M路信号。
S602、将M路信号分别通过M路馈线传输至N个天线,并通过N个天线发射出去。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
示例性的,这里以M=2为例进行说明,即假设多路信号传输***具体如图4所示,则通过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接收M路信号,具体可以包括:通过射频模块的端口1接收端口1信号,以及通过射频模块的端口2接收端口2信号。
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具体可以包括:
由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比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1和天线2;或者,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2和天线3;或者,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3和天线4,等等。其中,由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的相关实现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示例性的,这里以M=4为例进行说明,即假设多路信号传输***具体如图5所示,则通过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接收M路信号,具体可以包括:通过射频模块的端口1接收端口1信号,通过射频模块的端口2接收端口2信号,通过射频模块端口3接收端口3信号,以及通过射频模块的端口4接收端口4信号。
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具体可以包括: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其中,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比如,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1、天线2、天线3和天线4;或者,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3、天线4、天线5和天线6;或者,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5、天线6、天线7和天线8,等等。其中,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的相关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实现从射频模块至终端的下行多路信号传输。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5中的任意一个多路信号传输***,包括如下步骤:
S701、分别通过相邻M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接收M路信号。其中,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
S702、将每个天线接收的M路信号通过每个天线连接的馈线传输至射频模块,并通过射频模块发送M路信号。
具体的,射频模块可以将M路信号发送给基带模块,由基带模块对M路信号进行处理得到S路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于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Q可以取值为M,因此,每个天线都可以接收M路信号。
示例性的,这里以M=2为例进行说明,即假设多路信号传输***具体如图4所示,则分别通过相邻M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接收M路信号,具体可以包括:通过第一天线接收两路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天线接收两路信号。
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具体可以包括:
由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比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1和天线2;或者,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2和天线3;或者,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3和天线4,等等。其中,由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的相关实现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示例性的,这里以M=4为例进行说明,即假设多路信号传输***具体如图5所示,则分别通过相邻M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接收M路信号,具体可以包括:通过第一天线接收四路信号,通过第二天线接收四路信号、通过第三天线接收四路信号,以及通过第四天线接收四路信号。
由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该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具体可以包括: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其中,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比如,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1、天线2、天线3和天线4;或者,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3、天线4、天线5和天线6;或者,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可以分别为天线5、天线6、天线7和天线8,等等。其中,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的相关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实现从终端至射频模块的上行多路信号传输。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天线***DAS,其特征在于,所述DAS包括M路馈线和分布在N个位置的N个天线,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M;
所述M路馈线中的每一路馈线分别连接至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中的不同端口;
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所述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用于接收M路信号,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每个天线连接的馈线接收所述M路信号,所述射频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M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AS,其特征在于,若M=2,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所述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
所述N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连接至两路馈线中的第一馈线;
所述N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两路馈线中的第二馈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
由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AS,其特征在于,若M=4,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所述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其中,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
所述N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连接至四路馈线中的第一馈线;
所述N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四路馈线中的第二馈线;
所述N个天线中的第三天线连接至所述四路馈线中的第三馈线;
所述N个天线中的第四天线连接至所述四路馈线中的第四馈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为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
由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
由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
由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DAS,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RU或者射频单元RU。
5.一种多路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信号传输***包括所述射频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所述DAS。
6.一种多路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信号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射频模块的M个端口接收M路信号;
将所述M路信号分别通过所述M路馈线传输至所述N个天线,并通过所述N个天线发射出去,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M个天线分别连接至所述M路馈线中的不同馈线;
其中,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
分别通过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接收M路信号;
将所述每个天线接收的所述M路信号通过所述每个天线连接的馈线传输至所述射频模块,并通过所述射频模块发送所述M路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M=2,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
由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两个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M=4,由所述相邻M个天线中S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覆盖交叠区域,所述覆盖交叠区域支持Q路信号传输,S取2至M的任意值,Q取1至S的所有值,包括:
由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和两路信号传输;
由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中任意三个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和三路信号传输;
由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的通信覆盖范围形成的覆盖交叠区域支持一路信号传输、两路信号传输、三路信号传输和四路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为所述N个天线中的相邻四个天线。
CN201611264706.4A 2016-12-30 2016-12-30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Active CN108271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4706.4A CN108271170B (zh) 2016-12-30 2016-12-30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4706.4A CN108271170B (zh) 2016-12-30 2016-12-30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1170A CN108271170A (zh) 2018-07-10
CN108271170B true CN108271170B (zh) 2020-11-27

Family

ID=6277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4706.4A Active CN108271170B (zh) 2016-12-30 2016-12-30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117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4669A (zh) * 2012-04-26 2012-09-12 厦门大学 一种提高室内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的方法
CN103337688A (zh) * 2006-08-18 2013-10-02 昆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电倾角的分集天线***
CN104243004A (zh) * 2007-06-26 2014-12-24 Lgc无线公司 分布式天线通信***
US9351182B2 (en) * 2014-06-30 2016-05-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adjust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t a venu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688A (zh) * 2006-08-18 2013-10-02 昆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电倾角的分集天线***
CN104243004A (zh) * 2007-06-26 2014-12-24 Lgc无线公司 分布式天线通信***
CN102664669A (zh) * 2012-04-26 2012-09-12 厦门大学 一种提高室内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的方法
US9351182B2 (en) * 2014-06-30 2016-05-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adjust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t a ven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1170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96618A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KR102263823B1 (ko) 단말 및 그 통신 방법
US11057138B2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029053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71175A (zh) 功率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EP356513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5060931A1 (en) Antenna detection with non-volatile memory powered by dc over coaxial cable
US9781723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radio network,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4244414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800301B2 (en) Antenna sharing device for wireless access node syste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209939B2 (en) Microwav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icrowav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101482B (zh) 一种基站***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US20200229003A1 (en)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154793A2 (en) Dynamic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between single an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CN110769428B (zh) 一种虚拟基站构建的方法、装置、基站及无线网络***
US9571184B2 (en) Digital unit,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8271170B (zh) 分布式天线***、多路信号传输***及方法
KR101849522B1 (ko) 주파수 집성 지원 기능을 갖는 채널 시뮬레이터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주파수 집성 블록
CN114650559A (zh) 相位信息获取方法、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6127487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共用方法
CN114340049B (zh) Poi设备和无线覆盖***
CN106716719B (zh) 一种天线、天线***及基站
CN108832956A (zh) 一种信号收发装置及天线设备
CN105337629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811080A (zh) 多输入多输出基站以及使用该基站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