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0283A -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00283A
CN108200283A CN201711469929.9A CN201711469929A CN108200283A CN 108200283 A CN108200283 A CN 108200283A CN 201711469929 A CN201711469929 A CN 201711469929A CN 108200283 A CN108200283 A CN 108200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predetermined
scheduled event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99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高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youwe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youwe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youwe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youwe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99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00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00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0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在所述忘带模式下,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预定方式在用户忘带终端的情况下,让用户及时得知一些重要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逐渐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联系沟通的频率也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用户也在进一步追求终端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性化水平。
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用户忘带终端的问题,由于忘带终端可能导致无法得知终端上的一些重要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使用体验,也影响了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因此,如何在用户忘带终端的情况下,让用户及时得知一些重要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是先有的终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能够通过预定方式在用户忘带终端的情况下,让用户及时得知一些重要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
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获取触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定一具有信息传输功能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包括:
检测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发送的验证信息和/或用户通过第二终端向所述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发送的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则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的方法包括:
解析识别所述验证信息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是否为预定内容;
若所述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为预定内容,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身份信息;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为预定身份信息,则判定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终端的状态;
判断在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在触屏操作或是否有重力感应信号;
若存在,则不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若不存在,则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联系人来电;
若有联系人来电,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未读短信;
若有未读短信,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的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有联系人来电时,开启语音留言功能;
获取来电的联系人的语音留言;和所述联系人的号码及姓名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的方法包括:
识别未读短信的内容;
基于所述未读短信的内容,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
若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为非垃圾短信或预定重要级别的短信,则获取该短信的内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目标应用为微信应用或QQ应用;
所述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为:微信应用或QQ应用上的文件传输助手上的文件夹。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终端的忘带模式;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
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用户忘带终端时,取触发指令,使得终端触发并进入忘带模式;在所述忘带模式下,检测一些重要信息(即目标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然后将来电信息和短信等通过预设的目标应用发送至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用户只需要在另一终端上登录该目标应用,即可获取到目标信息;从而实现帮助用户及时得知一些重要信息(即目标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而且是利用现有的终端上的目标应用(如微信应用、QQ应用等)即可实现,节约了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概念。
在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短语不限于字面含义,而是仅为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提供对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定义的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绑定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表达“第一”、“第二”、“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是用于修饰相应元件而不考虑顺序或者重要性,仅仅被用于区分一种元件与另一元件,而不限制相应元件。另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各个附图,在各个附图中,对于同一步骤给出了不同的标记。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是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C,例如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上网本、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电子书阅读器、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音频/视频播放器(MP3/MP4)、摄像机、虚拟现实设备(VR)和可穿戴设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附件类型(例如手表、戒指、手环、眼镜、或头戴式装置(HMD))、集成类型(例如电子服装)、装饰类型(例如皮肤垫、纹身或内置电子装置)等,或几种的组合。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灵活的,不限于上述设备,或者可以是上述各种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本申请中,术语“用户”可以指示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或使用电子设备的设备(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设备)。
下面将结合附图,按照图1至图5的顺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即附图中所示100),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触发指令;
步骤S102: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步骤S103: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
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进入步骤S103: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步骤S104: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
其中,若未发生预定事件,则不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即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6。
通过在用户忘带终端时,取触发指令,使得终端触发并进入忘带模式;在所述忘带模式下,检测一些重要信息(即目标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然后将来电信息和短信等通过预设的目标应用发送至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用户只需要在另一终端上登录该目标应用,即可获取到目标信息;从而实现帮助用户及时得知一些重要信息(即目标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
请参照图2(即附图中所示200),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在获取触发指令之前,还包括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的步骤;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指定一具有信息传输功能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步骤S202: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应用可以利用第一终端上已经安装的社交应用,如QQ应用、微信应用等;另外,此处所述的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是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借助目标应用(如QQ应用、微信应用等)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传输。
请参照图3(即附图中所示300),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所述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检测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发送的验证信息和/或用户通过第二终端向所述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发送的验证信息;
步骤S302: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则进入步骤S303: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步骤S304: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其中,若所述验证信息不是预定信息,则不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即图3中所示步骤S305。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定信息可以是用户自定义设置,如“对不起,把你落下了”、“sorry,忘记带你了”等等;这些预定信息可以是语音形式的,也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图片形式或者图文结合形式的。
比如:用户在第二终端登录目标应用,向目标应用上的联系人或者网络传输文件夹发送“对不起,把你落下了”;第一终端会登录目标应用检测收到的由第二终端发送“对不起,把你落下了”这个信息;然后识别出用户忘记带第一终端,进而生成触发指令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
请参照图4(即附图中所示400),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所述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解析识别所述验证信息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
步骤S402:判断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是否为预定内容;
若所述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为预定内容,则进入步骤S403:进一步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身份信息;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为预定身份信息,则进入步骤S404:判定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
其中,若所述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不是预定内容,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不是预定身份信息,则判定所述验证信息不为预定信息;即图4中所示步骤S405。
请参照图5(即附图中所示500),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所述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1:检测第一终端的状态;
步骤S502:判断在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在触屏操作或是否有重力感应信号;
若存在,则进入步骤S503:不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若不存在,则进入步骤S504: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步骤S505: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联系人来电;
若有联系人来电,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未读短信;
若有未读短信,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的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有联系人来电时,开启语音留言功能;
获取来电的联系人的语音留言;和所述联系人的号码及姓名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的方法包括:
识别未读短信的内容;
基于所述未读短信的内容,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
若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为非垃圾短信或预定重要级别的短信,则获取该短信的内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目标应用为微信应用或QQ应用;
所述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为:微信应用或QQ应用上的文件传输助手上的文件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可以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微信应用或QQ应用,然后通过消息发送或者文件上传的方式向微信应用或QQ应用的文件传输助手发送预定信息,如“对不起,把你落下了”;然后第一终端检测微信应用或QQ应用的文件传输助手上是否有新的信息;然后进行获取识别信息内容;如信息内容为如“对不起,把你落下了”等预定信息,即可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当然,也可以是通过预定联系人的方式发送预定信息;如:第二终端以第二用户身份登录目标应用;第一终端以第一用户身份邓丽目标应用;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在目标应用上相互为好友联系人;可指定第二用户身份作为合法身份,当以第二用户身份通过目标应用向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目标身份发送如“对不起,把你落下了”等预定信息,即可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
另外,由于是通过微信应用或QQ应用等社交应用,用户登录和发送消息都需要通过账户密码的验证,安全性较高;保证安全性;
同时,由于预定信息中还包括用户由第二终端录入的身份验证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终端的忘带模式;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
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触发指令之前,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指定一具有信息传输功能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触发指令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发送的验证信息和/或用户通过第二终端向所述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发送的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则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解析识别所述验证信息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是否为预定内容;
若所述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为预定内容,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身份信息;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为预定身份信息,则判定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触发指令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第一终端的状态;
判断在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在触屏操作或是否有重力感应信号;
若存在,则不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若不存在,则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联系人来电;
若有联系人来电,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未读短信;
若有未读短信,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在检测到有联系人来电时,开启语音留言功能;
获取来电的联系人的语音留言;和所述联系人的号码及姓名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时,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识别未读短信的内容;
基于所述未读短信的内容,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
若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为非垃圾短信或预定重要级别的短信,则获取该短信的内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目标应用为微信应用或QQ应用;
所述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为:微信应用或QQ应用上的文件传输助手上的文件夹。
本申请旨在保护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通过在用户忘带终端时,取触发指令,使得终端触发并进入忘带模式;在所述忘带模式下,检测一些重要信息(即目标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然后将来电信息和短信等通过预设的目标应用发送至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用户只需要在另一终端上登录该目标应用,即可获取到目标信息;从而实现帮助用户及时得知一些重要信息(即目标信息),如来电信息和短信等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而且是利用现有的终端上的目标应用(如微信应用、QQ应用等)即可实现,节约了实现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作示例,本申请不限于这样的示例,而是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申请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第一终端的忘带模式;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
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触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定一具有信息传输功能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包括:
检测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发送的验证信息和/或用户通过第二终端向所述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发送的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则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信息的方法包括:
解析识别所述验证信息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是否为预定内容;
若所述所述文字信息和/或语音信息的内容为预定内容,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定身份信息;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为预定身份信息,则判定所述验证信息为预定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触发指令的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终端的状态;
判断在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在触屏操作或是否有重力感应信号;
若存在,则不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若不存在,则生成用于触发忘带模式的触发指令;
获取生成的所述触发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联系人来电;
若有联系人来电,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是否有未读短信;
若有未读短信,则判定发生预定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的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有联系人来电时,开启语音留言功能;
获取来电的联系人的语音留言;和所述联系人的号码及姓名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的方法包括:
识别未读短信的内容;
基于所述未读短信的内容,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
若所述未读短信的类别为非垃圾短信或预定重要级别的短信,则获取该短信的内容。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被配置为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触发终端的忘带模式;
在所述忘带模式下,
检测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定事件;
若发生预定事件,则获取与所述预定事件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上的预定联系人和/或目标应用上的预定网络传输文件夹。
CN201711469929.9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08200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9929.9A CN108200283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9929.9A CN108200283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0283A true CN108200283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9929.9A Pending CN108200283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002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5220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531A (zh) * 2006-01-24 2007-05-16 深圳市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息远程查询的方法
CN101163347A (zh) * 2007-11-21 2008-04-1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设备
EP2187606A1 (en) * 2004-08-06 2010-05-19 Fujitsu Limited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CN102316223A (zh) * 2011-09-30 2012-0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未读信息的处理方法及手机
CN105472156A (zh) * 2015-12-08 2016-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来电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6412253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7606A1 (en) * 2004-08-06 2010-05-19 Fujitsu Limited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CN1964531A (zh) * 2006-01-24 2007-05-16 深圳市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息远程查询的方法
CN101163347A (zh) * 2007-11-21 2008-04-1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设备
CN102316223A (zh) * 2011-09-30 2012-0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未读信息的处理方法及手机
CN105472156A (zh) * 2015-12-08 2016-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来电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6412253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5220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4110B (zh) 推送消息的方法和***
CN104375748B (zh) 一种终端的应用程序的属性快速设置方法和对应终端
CN104992096A (zh)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94259B (zh) 来电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683591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消息免打扰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554291A (zh)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及***
CN104919392A (zh)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488329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47533A (zh) 一种消息展示及回复方法以及终端
CN107704613A (zh)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95997A (zh) 一种用户权限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8847229A (zh) 一种基于语音助手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
CN106027382A (zh) 防泄密装置、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613091A (zh)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8629203A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885827B (zh) 自动切换运行模式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6559403A (zh) 一种通话过程中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和***
CN108196769A (zh) 一种语音消息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127034B (zh) 一种防止***被恶意关闭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71163A (zh) 一种接领人识别方法、装置和***
CN107835295A (zh) 一种基于应用消息的事项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8200283A (zh) 一种基于忘带模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8958585A (zh) 一种聊天界面的信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04135A (zh) 一种虚拟辅助按键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8243085B (zh) 通信群组状态标识的推送、设置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