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6736B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6736B
CN108196736B CN201810004523.1A CN201810004523A CN108196736B CN 108196736 B CN108196736 B CN 108196736B CN 201810004523 A CN201810004523 A CN 201810004523A CN 108196736 B CN108196736 B CN 108196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rack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45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6736A (zh
Inventor
王清霞
黄高军
朱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045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6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6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6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以提高触控时对触控位置的检测灵敏度。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同层绝缘设置;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列,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相连;各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通过跨桥结构相连,跨桥结构与第二电极块异层设置;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为梳齿状结构,第一电极块包括的多个第一齿电极条和第二电极块包括的多个第二齿电极条互相嵌合。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以及沿行方向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2',触控感应电极1'和触控驱动电极2'之间产生互电容。
但是,采用该种设置方式,触控感应电极1'和触控驱动电极2'之间产生的互电容较小,当手指触摸显示屏时,若手腕和手指一同靠近显示屏,就会导致感测错误,进而导致触摸位置的检测失误,降低检测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用以提高触控时对触控位置的检测灵敏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绝缘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块相连;
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跨桥结构相连,所述跨桥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块异层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均为梳齿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多个第一齿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块包括多个第二齿电极条,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和所述第二齿电极条互相嵌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设计为梳齿状结构,并且令第一电极块的多个第一齿电极条和第二电极块的多个第二齿电极条互相嵌合,采用该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的狭缝的长度,进而增大各触控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所产生的互电容。互电容越大,在同一程度的触摸下,触摸引起的互电容的电容变化量就越大,这样,当手指和手腕同时触摸到显示屏时,由于手指的触摸程度较大,手指触摸引起的互电容的变化与手腕触摸引起的互电容的变化就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进而能准确的判别出手指的触摸位置,提高触控位置的检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子像素的排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齿电极条和第二齿电极条的尺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跨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触控电极,但这些触控电极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触控电极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触控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触控电极,类似地,第二触控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触控电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2同层绝缘设置。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2沿第二方向排列,沿第一方向延伸。
各第一触控电极1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11,在每个第一触控电极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11相连;各第二触控电极2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块22,在每个第二触控电极2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22通过跨桥结构3相连,跨桥结构3与第二电极块22异层设置。
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所述第一电极块11和所述第二电极块22均为梳齿状结构,第一电极块11包括多个第一齿电极条111,第二电极块22包括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互相嵌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应行方向和列方向,当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时,第二方向为列方向,当第一方向为列方向时,第二方向为行方向。在本实施例,附图中以第一方向为列方向,第二方向为行方向为例进行示意说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设计为梳齿状结构,并且令第一电极块11的多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块22的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互相嵌合,采用该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狭缝的长度,进而增大各触控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所产生的互电容。互电容越大,在同一程度的触摸下,触摸引起的互电容的电容变化量就越大,这样,当手指和手腕同时触摸到显示屏时,由于手指的触摸程度较大,手指触摸引起的互电容的变化与手腕触摸引起的互电容的变化就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进而能准确的判别出手指的触摸位置,提高触控位置的检测灵敏度。
请再次参见图3,多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和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分别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1,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y1,第二齿电极条22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2,其相邻的两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y2,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触控性能,可以令1.12≤y1/x1≤1.3,1.12≤y2/x2≤1.3。
以第一齿电极条111为例,考虑到工艺误差的因素,令y1/x1≥1.12,可以保证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具有一个最小间隔,一方面保证了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不存在重合区域,进而避免了重合区域所产生的垂直电场,对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产生信号干扰,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存在一定宽度的狭缝,进而保证二者之间能够产生互电容。令y1/x1≤1.3,可以避免由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距离过远所导致的触控性能下降的问题。
或者,示例性的,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距离r1设置为4.4μm~5.6μm。
与上述叙述类似,考虑到工艺误差的因素,令r1≥4.4μm,可以保证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具有一个最小间隔,一方面能够避免产生垂直电场,另一方面还能保证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能够产生互电容。令r1≤5.6μm,可以避免由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距离过远所导致的触控性能下降的问题。
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各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下面以如图4所示的各像素5包括三个子像素51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各子像素51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子像素51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子像素51的开口区射出。即使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均采用透光材料形成,但是,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仍会对需要射出的光线造成少量的遮挡。当出现第一齿电极条111或第二齿电极条221覆盖半个子像素的情况时,对于这部分子像素来说,子像素的开口区就会一部分被第一齿电极条111或第二齿电极条221覆盖,而另一部分露出。这样一来,当子像素51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开口区射出时,对于开口区中未被第一齿电极条111或第二齿电极条221覆盖的部分区域,光线可以全部射出,也就是光线的透过率达到100%。而对于开口区中被第一齿电极条111或第二齿电极条221覆盖的部分区域,光线会被遮挡一小部分,示例性的,这部分光线的透过率仅为90%或80%。此时,就会导致子像素51的光线透过率不均,进而导致所显示的画面的颜色出现偏差。
基于上述情况,如图4和图5所示,假定各像素5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x3,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4,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x5,第二齿电极条22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6,第二齿电极条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x7,为保证子像素51所发出的光线以均一的透过率从开口区射出,可以令4≤x4/x3≤5,28≤x5/x3≤32,4≤x6/x3≤5,28≤x7/x3≤32。
以第一齿电极条111为例,通过对第一齿电极条111的长度和宽度进行限定,一方面可以令齿电极条111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保证该齿电极条111对所对应的全部子像素的开口区进行完整覆盖,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齿电极条111的长度和宽度过大,以导致该齿电极条111覆盖其他区域的子像素的部分开口区。采用该种设置,能够保证子像素131所发出的光线以均一的透过率从开口区射出,避免显示的画面的颜色出现偏差。
可选的,为避免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仅对子像素的部分开口区进行覆盖,还可将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设置为锯齿状结构。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齿电极条111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一齿电极条11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子像素5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且多个子像素51的开口区均位于第一齿电极条11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令第一齿电极条111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边缘与多个子像素51的开口区相匹配。采用该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一齿电极条111完整的覆盖子像素51的开口区,进而保证子像素51所发出的光线以均一的透过率从开口区射出,避免显示的画面的颜色出现偏差。
同理,请再次参见图6,第二齿电极条221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二齿电极条22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子像素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并且,为保证子像素51所发出的光线以均一的透过率从开口区射出,多个子像素51的开口区均位于第二齿电极条22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令第二齿电极条221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边缘与子像素51的开口区相匹配。
可选的,第一电极块11中的第一齿电极条111的数量为m,第二电极块22中的第二齿电极条221的数量为n,可以令一个第一电极块11中的第一齿电极条111的数量比一个第二电极块22中的第二齿电极条221的数量多一个,也就是令m=n+1,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采用该种设置,在第二齿电极条221和第一齿电极条111相互嵌合时,可以令每相邻两个第一齿电极条111之间都设置有一个第二齿电极条221,这样能够保证每个第一齿电极条111与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都存在狭缝,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狭缝的长度。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块11还包括与第一齿电极条111相连的第一主电极条112,第一电极块11的多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平均分布于第一主电极条112的两侧,与之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块22包括两个第二主电极条222,且每个第二主电极条222均连接有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与一个第二主电极条222相连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与一侧的第一主电极条112互相嵌合。
或者,如图8所示,各第一电极块11的全部第一齿电极条111均设于第一主电极条112的同一侧,与之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块22包括一个第二主电极条222,该第二主电极条222连接有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与多个第一齿电极条111相互嵌合设置。
采用上述两种设置方式,均可达到增大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狭缝的长度的目的。但是,相较于图7所示的设置方式,采用图8所示的设置方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狭缝的长度,还能够避免各触控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狭缝的长度过大,进而避免由各触控点的两个电极块所产生的互电容过大而引起的整体功耗过大的问题。
如图9所示,任意相邻的第一电极块11与第二电极块22之间设置有虚拟电极4。虚拟电极4可以将相邻的第一电极块11与第二电极块22隔开,以降低第一电极块11与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信号干扰。
为了更好的实现降低第一电极块11与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信号干扰,可选的,虚拟电极4和第一电极块11中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4.4μm~5.6μm,虚拟电极和第二电极块22中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4.4μm~5.6μm。
请再次参见图9,第一电极块11包括两个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和至少一个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沿着第二方向,一个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至少一个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另一个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依次排列。其中,以图9所示的方向为基准,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是指最左侧和左右侧的两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是指中间排布的至少一个第一齿电极条111。
具体的,虚拟电极可包括如下所述的第一虚拟电极41、第二虚拟电极42、第三虚拟电极43和第四虚拟电极44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
其中,第一虚拟电极41设于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第一虚拟电极41用于将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隔开,以降低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信号干扰。第一虚拟电极41和与其相邻的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之间的距离、以及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距离均为4.4μm~5.6μm。
第二虚拟电极42为U型结构,第二虚拟电极42的缺口内设置有一个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第二虚拟电极42用于将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隔开,降低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信号干扰。第二虚拟电极42和与其相邻的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之间的距离、以及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4μm~5.6μm。
第三虚拟电极43设于第二齿电极条221和第一主电极条112之间。第三虚拟电极43用于将第二齿电极条221和第一主电极条112隔开,以降低第一主电极条112和与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信号干扰。第三虚拟电极43和与其相邻的第一主电极条112之间的距离、以及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4μm~5.6μm。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设置有第一虚拟电极41和第二虚拟电极42时,假定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1',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y1',第二齿电极条22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2',其相邻的两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y2',可以令x1':y1'=1:2.5~1:4,x2':y2'=1:2.5~1:4。采用该种比例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第一虚拟电极41和第二虚拟电极42,另一方面还能避免由第一齿电极条111和第二齿电极条221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触控性能下降的问题。
请再次参见图9,当第二电极块22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1小于第一电极块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2时,虚拟电极包括还第四虚拟电极44,第四虚拟电极44设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块22之间。第四虚拟电极44用于降低第二电极块22的第二齿电极条221与第一电极块11之间的信号干扰。第四虚拟电极44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中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以及和第二齿电极条221中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4μm~5.6μm。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对子像素的正常发光造成影响,上述虚拟电极4均由透光材料形成。可选的,虚拟电极4可以选用与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在制作工艺中,虚拟电极、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可以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从而能够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制作成本。
可选的,当多个第一齿电极条111和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分别沿第二方向排列时,为了令第一电极块1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电极块22的面积尽可能接近,可以令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等于第二齿电极条22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令第一电极块1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电极块22的面积接近,可以令每个触控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之间产生的互电容相近,进而保证每个触控点的对触摸的感测程度近似,以使得整个触控区内的触控感测程度均一。
如图10所示,可选的,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1小于外侧第一齿电极条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2。通过将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的宽度设置的较窄,那么,在一个触控点对应的面积内,第一电极块11中就可设置数量更多的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内侧第一齿电极条111与第二齿电极条221之间形成狭缝的长度,从而增大各触控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11与第二电极块22所产生的互电容的电容量,进而提高触控位置的检测灵敏度。
此外,对于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11,为实现二者的相连,可以在二者之间连接有连接部,或者,请再次参见图9,可以通过令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11的外侧子电极条相接触的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相较于通过连接部相连的方式,采用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可以省去连接部所占用的空间,因而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排布更多的第一电极块11,进而提高触控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每个第一触控电极1割裂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11,是为了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清楚的叙述。在实际工艺中,第一触控电极1都是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的,也就是说,每个第一触控电极1中的全部第一电极块11一体成型,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11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相接处。
如图11所示,当各第二电极块22包括k个第二齿电极条221,以及与k个第二齿电极条221相连的第二主电极条222时,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22之间可连接有k个跨桥结构3,且k个第二齿电极条221与k个跨桥结构3一一对应,即,每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对应连接一个跨桥结构3,k≥1。
具体的,如12所示,图12为图11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跨桥结构3与第一电极块11之间设有绝缘层6,绝缘层6上设有过孔,跨桥结构3可以通过过孔与第二电极块22相连。当然,跨桥结构3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二电极块22相连,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电极块22包括多个第二齿电极条221时,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22之间仅连接一个跨桥结构3,那么,当由于静电击穿等因素导致该跨桥结构断开时,就会导致这两个第二电极块22的连接关系断开,进而对触控精度造成影响。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应每一个第二齿电极条221均设置一个跨桥结构3,这样,即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跨桥结构3断开,第二电极块22之间仍可以通过剩余的跨桥结构3实现连接,从而能够提高第二电极块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由于跨桥结构3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块1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合,若跨桥结构3与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材料相同,跨桥结构3就会对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的信号造成干扰,影响触控精度。因此,为了避免跨桥结构3对第一电极块11和第二电极块22产生不良影响,跨桥结构3需要与第二电极块22采用不同的材料形成。
可选的,由于金属材料的表面电阻值较低,因而,为了降低触控电极的表面电阻值,进而降低功耗,跨桥结构3可为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跨桥。
当跨桥结构3为金属跨桥时,可以令跨桥结构3的一端与一个第二电极块22中对应的第二齿电极条221相连,跨桥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电极块22的第二主电极条222相连。采用该种连接方式,能够减小跨桥结构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一方面尽量避免金属材料对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的遮挡,降低金属材料的可见性,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减小表面电阻值。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金属材料对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的遮挡,请再次参见图11,可以将跨桥结构3设置为网格状结构。当跨桥结构3为网格状结构时,跨桥结构3包括多个网孔,各网孔对应至少一个像素的开口区。
可选的,当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时,第一触控电极1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为触控驱动电极。或,第一触控电极1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为触控感应电极。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2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或铟镓锌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或铟镓锌氧化物材料形成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2,基于成熟的制作工艺,不仅可以形成均匀性较好的电极层,还可以使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2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13所示,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其中,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3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的狭缝的长度,进而增大各触控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所产生的互电容。这样,当手指对显示屏进行触摸时,触摸点对应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所产生的互电容的变化量也就越大,因此能够更准确的识别出手指触摸时对应的触摸位置,提高触控显示装置的检测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绝缘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块相连;
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跨桥结构相连,所述跨桥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块异层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均为梳齿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多个第一齿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块包括多个第二齿电极条,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和所述第二齿电极条互相嵌合;
多个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和多个第二齿电极条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1,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y1,其中,1.12≤y1/x1≤1.3;
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2,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y2,其中,1.12≤y2/x2≤1.3;
或者,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和所述第二齿电极条之间的距离为4.4μm~5.6μm;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x3;
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4,4≤x4/x3≤5,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x5,28≤x5/x3≤32;
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x6,4≤x6/x3≤5,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x7,28≤x7/x3≤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
所述第一齿电极条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边缘为锯齿状,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多个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均位于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第二齿电极条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边缘为锯齿状,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多个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均位于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电极条相连的第一主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块的全部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均设于所述第一主电极条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中的第一齿电极条的数量为m,所述第二电极块中的第二齿电极条的数量为n,其中,m=n+1,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块之间设置有虚拟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块中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4.4μm~5.6μm,所述虚拟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块中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4.4μm~5.6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两个外侧第一齿电极条和至少一个内侧第一齿电极条,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一个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至少一个所述内侧第一齿电极条,另一个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电极块还包括与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和所述内侧第一齿电极条相连的第一主电极条;
所述虚拟电极包括:
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设于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齿电极条之间;
和/或,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虚拟电极的缺口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内侧第一齿电极条;
和/或,第三虚拟电极,所述第三虚拟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和第一主电极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虚拟电极包括第四虚拟电极,所述第四虚拟电极设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和多个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两个外侧第一齿电极条和至少一个内侧第一齿电极条;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一个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至少一个所述内侧第一齿电极条,另一个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依次排列;
所述内侧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两个外侧第一齿电极条和至少一个内侧第一齿电极条;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一个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至少一个所述内侧第一齿电极条,另一个所述外侧第一齿电极条依次排列;
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块的外侧子电极条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块包括k个所述第二齿电极条、以及与k个所述第二齿电极条相连的第二主电极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块之间连接有k个所述跨桥结构,k个所述第二齿电极条与k个所述跨桥结构一一对应,k≥1;
所述跨桥结构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块中对应的第二齿电极条相连,所述跨桥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块的第二主电极条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桥结构为金属跨桥,所述跨桥结构为网格状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桥结构包括多个网孔,各所述网孔对应至少一个像素的开口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
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应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或铟镓锌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
1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810004523.1A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196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523.1A CN108196736B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523.1A CN108196736B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736A CN108196736A (zh) 2018-06-22
CN108196736B true CN108196736B (zh) 2021-10-26

Family

ID=62587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4523.1A Active CN108196736B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6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71256B1 (ko) * 2018-11-23 2024-06-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775125B2 (en) * 2019-07-26 2023-10-03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touch screen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2445381A (zh) * 2019-09-02 2021-03-05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10968221B (zh) * 2019-12-19 2023-07-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25139A (zh) * 2020-05-22 2020-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1500500B2 (en) 2020-06-28 2022-11-1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componen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1651092A (zh) * 2020-06-28 2020-09-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083830B (zh) * 2020-09-18 2024-06-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6249B (zh) * 2020-09-22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13126822B (zh) * 2021-04-12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76680B (zh) * 2021-04-30 2023-04-25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157142B (zh) * 2021-05-25 2024-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11966A (zh) * 2021-06-08 2021-08-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69A (zh) * 1995-04-04 1997-11-26 夏普公司 液晶显示器和制造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N101814256A (zh) * 2009-02-24 2010-08-25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07963A (zh) * 2009-06-02 2010-12-08 安华高科技Ecbuip(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互电容触摸屏的传感器图案
CN104793386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91690A (zh) * 2015-08-11 2015-10-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630258A (zh) * 2014-11-07 2016-06-01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互容式触摸屏及触控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201146A (zh) * 2016-07-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6647083A (zh) * 2017-02-27 2017-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404B (zh) * 2009-12-24 2012-01-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装置
CN101923419A (zh) * 2010-04-20 2010-12-22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设置一维电极的自电容触摸屏及其坐标数据处理方法
KR20130141880A (ko) * 2012-06-18 2013-12-27 (주)인터플렉스 무베젤 단일층 센서 패널
CN103294293B (zh) * 2012-07-27 2016-04-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内嵌式电容触控屏的触控图形结构
CN104216578A (zh) * 2013-05-30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49488B2 (en) * 2014-08-20 2020-05-12 Microchip Technology Germany Gmbh Electrode arrangement for gestur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CN104360774B (zh) * 2014-11-25 2017-04-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进行触控检测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69A (zh) * 1995-04-04 1997-11-26 夏普公司 液晶显示器和制造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N101814256A (zh) * 2009-02-24 2010-08-25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07963A (zh) * 2009-06-02 2010-12-08 安华高科技Ecbuip(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互电容触摸屏的传感器图案
CN105630258A (zh) * 2014-11-07 2016-06-01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互容式触摸屏及触控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793386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91690A (zh) * 2015-08-11 2015-10-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201146A (zh) * 2016-07-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6647083A (zh) * 2017-02-27 2017-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736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673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8976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03945B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
CN10876254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289294B2 (en) Touch-sensitive display panel
US10599273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electrode blocks connected by bridge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809852B2 (e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48195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620733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CN10938828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44579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496223B2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US20160349889A1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085205A1 (en) Touch panel
CN10808975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P2717137A2 (en) Touch screen panel
EP3270271B1 (en)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404560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700972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TW201715365A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WO2014021168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EP3770741B1 (en) Metal mesh touch electrodes with visibility mitigations
JP649876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0629323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38362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6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