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1995A - 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1995A
CN108111995A CN201711091955.2A CN201711091955A CN108111995A CN 108111995 A CN108111995 A CN 108111995A CN 201711091955 A CN201711091955 A CN 201711091955A CN 108111995 A CN108111995 A CN 10811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wearable devic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19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1995B (zh
Inventor
长崎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1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1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3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using wearable devices, e.g. using a smartwatch or smart-gl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5Protecting application or service provisioning, e.g. securing SIM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30/00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耗电且能够选择适当的通信路径的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等。可佩戴设备(100)包括:第一通信部(110),其与网关设备(300)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第二通信部(120),其在与能够同网关设备(300)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蓝牙通信;控制部(130),其实施第一通信部(110)及第二通信部(120)的通信控制,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从信息终端装置(200)接收通信路径信息,控制部(130)实施基于通信路径信息而对无线网络通信和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并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而进行通信的小型设备广为人知。例如,出现了一种即使在利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这样的有限的电池容量而进行驱动的可佩戴设备中也能够与无线网络(Wi-Fi,注册商标)进行直接通信的设备。由于无线网络的通信速度较快,并且能够在私宅或FreeSpot(日本的免费无线热点服务网络)等中利用,且24小时工作的热点(spot)较多,因此通信的可用性非常高。但是,在与无线网络的通信中也需要非常大的耗电。
除此之外,这样的可佩戴设备在很多情况下同时采用Bluetooth Low Energy(以下,也标记为BLE(低功耗蓝牙),Bluetooth为注册商标)的技术的情况较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常时与智能手机连接而处于与智能手机间始终能够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环境。但是,由于BLE的通信速度与无线网络相比而速度非常低,因此存在只能接收和发送非常有限的数据这样的缺点。
在考虑到如上文所述的特性不同的多个无线通信方式(通信路径)的状况下,需要进行适当的通信路径的选择。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在基站及无线LAN客户端中均能够进行工作的Wi-Fi Direct对应设备中,基于被输入的条件而对成为连接对象的通信装置进行选择的方法。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也可以看到能够将无线通信方式扩展至蓝牙等其他的标准的记载。
在专利文献1中,根据对象设备是基站还是无线LAN客户端、或者是打印机还是照相机这样的信息而对通信装置进行选择。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既未假定能够利用多个无线通信方式的设备,也未考虑到各无线通信方式间的特性的差异(耗电、通信速度等)。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实施无线设备的搜索是前提,而对于该搜索中的耗电也未作考虑。
即,在现有方法中,并未公开能够利用多个无线通信方式、且在电池容量有限的设备中实施适当的无线通信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36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低耗电且能够选择适当的通信路径的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可佩戴设备,所述可佩戴设备包括:第一通信部,其与网关设备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蓝牙通信;控制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的控制,即,基于所述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和所述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及蓝牙通信的可佩戴设备中,通过蓝牙通信而从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并基于该通信路径信息而对无线通信与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将通信路径的选择所需的处理的一部分委托于信息终端装置,从而能够在减少可佩戴设备的耗电的同时,选择适当的通信路径等。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接收在所述无线网络通信中所述网关设备中的认证处理所使用的认证信息,所述第一通信部基于所述认证信息而与所述网关设备实施所述无线网络通信。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通过蓝牙通信而从信息终端装置取得认证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通信部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所述蓝牙通信的配对时接收所述认证信息。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在配对时取得认证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认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网关设备相对应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及密码。
根据这种方式,作为认证信息能够取得SSID及密码。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实施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通知请求的处理,作为对所述通知请求的响应,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所述通信路径信息。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从可佩戴设备侧要求通信路径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点实施所述通知请求的处理。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在适当的时间点实施通信路径信息的要求。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传输数据为,通过传感器而计测出的计测数据。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通过适当的通信路径而对计测数据进行传输。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选择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所述无线网络通信而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实施与无线通信的连接状况相对应的适当的通信路径的选择。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所述移动通信实现的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为了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中的由所述移动通信实现的数据传输,而选择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实施与移动通信的连接状况相对应的适当的通信路径的选择。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及所述移动通信中的任意一个的连接均无法进行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为了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中的所述传输数据的累积,而选择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选择在信息终端装置中累积传输数据的通信路径。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的控制,即,中止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并开始进行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优先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高速的数据传输。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即使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也基于所述可佩戴设备的状态信息而选择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根据可佩戴设备的状态而降低无线网络通信的优先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可佩戴设备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可佩戴设备的电力信息以及作为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传输对象的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这种方式,作为可佩戴设备的状态,能够考虑到电力及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方。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涉及一种信息终端装置,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其与网关设备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可佩戴设备之间实施蓝牙通信;控制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第一通信部中的所述网关设备的搜索结果而生成用于对所述可佩戴设备中的传输数据的传输所使用的通信路径进行设定的通信路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向所述可佩戴设备发送所述通信路径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中,信息终端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部而实施网关设备的搜索,并通过蓝牙通信而将基于搜索结果的通信路径信息发送至可佩戴设备。根据这种方式,在使用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可佩戴设备的情况下,由于至少能够将可否进行无线通信的判断(网关设备的搜索)在信息终端装置侧实施,因此能够实现与该可佩戴设备高效地配合的信息终端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包括实施移动通信的第三通信部,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从所述可佩戴设备接收所述传输数据,所述第三通信部通过所述移动通信而对所述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利用蓝牙通信及移动通信,并经由信息终端装置而实施来自可佩戴设备的传输数据的传输。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涉及一种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上述的任意一个所记载的可佩戴设备和所述信息终端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部,其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而与网关设备实施通信;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而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以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实施通信;控制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所述控制部实施基于所述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中,在能够进行由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第二无线通信方式实现的通信的电子设备中,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从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并基于该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将通信路径的选择所需的处理的一部分委托于信息终端装置,从而能够在减少电子设备的耗电的同时,选择适当的通信路径。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
根据这种方式,作为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能够使用在信息终端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不经由网关设备等的通信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涉及一种可佩戴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可佩戴设备包括:与网关设备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和在与能够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蓝牙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中实施如下的控制,即,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并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所述无线网络通信与所述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可佩戴设备(电子设备)的结构例。
图2为可佩戴设备的外观例。
图3为可佩戴设备的外观例。
图4为通信***的结构例。
图5为对本实施方式的处理进行说明的顺序图。
图6为对本实施方式的处理进行说明的顺序图。
图7为无线网络通信及移动通信的连接可否、以及通信路径的具体例。
图8为无线网络通信及移动通信的连接可否、以及通信路径的具体例。
图9为无线网络通信及移动通信的连接可否、以及通信路径的具体例。
图10为无线网络通信及移动通信的连接可否、以及通信路径的具体例。
图11为基于可佩戴设备的状态信息的通信路径的选择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不当地进行限定的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结构也并不一定均是本发明的必需结构要件。
1.本实施方式的方法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进行说明。近几年,广为人知一种能够利用无线网络通信和蓝牙通信的双方的可佩戴设备100(关于结构,利用图1在后文叙述)。在可佩戴设备100中,假定通过经由网络的无线通信而在所述可佩戴设备100与其他的设备(例如图4的服务器***500)之间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例如,如使用图2等而后述的那样,在可佩戴设备100为活动量计(狭义上为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可佩戴设备100对用户的活动量信息(生物体信息)进行计测,并将计测出的活动量信息作为传输数据(发送数据)而向服务器***500传输(发送)。在服务器***500中,实施活动量信息的累积、基于被累积的活动量信息的处理(统计处理、分析处理等)。
或者,在对可佩戴设备100的固件等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可佩戴设备100从服务器***500作为传输数据(接收数据)而传输(接收)该固件。
在对无线网络通信和蓝牙通信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通信速度上无线网络通信较为有利。因而,可以认为在传输数据的传输时,可佩戴设备100利用无线网络通信较好。
但是,在通常利用无线网络来实施连接处理的情况下,需要经过一下流程:由可佩戴设备100对连接对象的无线网络设备(网关设备300)是否处于可连接的状态(可连接的范围内)进行搜索,之后,实施连接。由于为了对该连接对象的网关设备在当前时间点是否能够连接进行搜索而需要较大的耗电,因此,在用有限的电池容量来进行驱动这样的可佩戴设备100中,无法经常对周围的网关设备300进行搜索。
因此,在现有方法中,通过仅在由用户按下“连接”按钮、或者作为通信对象的传输数据(计测等数据)已被创建,并需要通信的情况下实施搜索,从而抑制了耗电。
但是,在无线网络通信中,希望在成为了可利用的状况(例如,回到了私宅、移动至FreeSpot(日本免费无线热点服务网络的附近)的情况下,在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条件下自动地确立无线网络连接。例如,如果是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装置,则如下的方式较为自然,即,将无线网络的功能本身始终设为开启(ON),并且若无线网络能够利用则自动地选择无线网络通信,而若不能利用则自动地选择移动通信(3G、4G等)。也就是说,从用户角度而言按下“连接”按钮是较为麻烦的工序,从而存在希望不经过这样的工序也利用无线网络而自动上载这样的要求。
此外,只要在作为通信对象的传输数据已创建并且需要通信的状况下处于无线网络能够利用的状况的情况下,就无需用户的操作而能够以自动的方式开始进行搜索及通信。但是,尤其在主要作为可佩戴设备等的利用场景的户外,作为始终能够利用无线网络的环境的情况较少。其结果为,需要由用户自身对是否处于可连接的无线网络环境(例如是否处于私宅中)进行判断,并按下“连接”按钮。
此外,虽然在上文中对无线网络设备(网关设备300)的搜索的场景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无线网络通信中与蓝牙通信等相比,数据传输自身的耗电也较大。因此,如果仅使利用无线网络的机会优先,则也存在可佩戴设备100的工作时间将会变得极短这样的问题点。
鉴于以上的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状况的判断(通信路径的选择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委托于与可佩戴设备100不同的信息终端装置200。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佩戴设备100包括:第一通信部110(第一通信装置),其与网关设备300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第二通信部120(第二通信装置),其在与能够同网关设备300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蓝牙通信;控制部130(处理器、控制器),其实施第一通信部110及第二通信部120的通信控制。而且,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从信息终端装置200接收通信路径信息,并且控制部130基于通信路径信息而对无线网络通信与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并实施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控制。
虽然此处的无线网络通信为例如在IEEE802.11中已被标准化了的通信,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含将它们发展了的标准。此外,关于蓝牙通信也并不限定于BLE,也包括依据其他的蓝牙标准的通信以及将它们发展了的标准。
此外,通信路径信息是指,用于确定通信路径的信息,即,用于确定可佩戴设备10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而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还是通过蓝牙通信而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信息。通信路径信息也可以是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即,在信息终端装置200的周围是否存在可利用的网关设备300的信息。此外,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为能够利用移动通信(移动网络通信、3G、4G)的设备的情况下,通信路径信息也可以包括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信息,即,在信息终端装置200的周围是否存在可利用的基站400的信息。
或者,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中实施通信路径的判断的情况下,通信路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判断结果的信息。该情况下的通信路径信息例如也可以是对可佩戴设备100而针对于无线网络通信的选择进行指示的信息或者针对于蓝牙通信的选择进行指示的信息。
根据这种方式,可佩戴设备100的控制部130在传输数据的传输中,能够将来自信息终端装置200的信息利用于使用无线网络通信和蓝牙通信中的哪一个的选择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由于能够将无线网络通信中的网关设备300的搜索委托于信息终端装置200,因此,能够减少在可佩戴设备100中由搜索而导致的耗电。换言之,由于在可佩戴设备100中,只要限定于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概率非常高的情况而实施网关设备300的搜索即可,因此能够对由无用的搜索而导致的电力的消耗进行抑制。
此时,在通信路径信息的接收和发送中利用蓝牙通信。假定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以较近的距离被利用。此外,蓝牙通信与无线网络通信相比耗电较小,并且即使执行了始终连接也问题较小。也就是说,可以认为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的蓝牙通信能够一直利用,并且能够适当地接收和发送所需的信息。
另外,在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情况下,希望满足如下的条件,即,在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下,可佩戴设备100也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其能够通过使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连接的网关设备300和可佩戴设备100能够连接的网关设备300共用化来实现。更具体而言,只要共有无线网络通信的认证信息即可,狭义而言,只要从信息终端装置200向可佩戴设备100发送认证信息即可。关于具体的方法将在后文叙述。
此外,在上文中,对作为无线通信方式而能够利用无线网络通信及蓝牙通信的可佩戴设备100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扩展考虑至可利用特性不同的多个无线通信方式的设备中。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能够适用于如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部,其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而与网关设备实施通信;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而同网关设备进行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以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实施通信;控制部,其实施第一通信部及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部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从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控制部基于通信路径信息而对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从而实施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控制。
在此,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为,信息终端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虽然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例如为蓝牙通信,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为NFC(Near field radio communication:近场无线电通信)、ANT+、或者将它们发展了的标准等。
此外,关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也并不限定于无线网络通信。例如,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为Wi-SUN(Wireless Smart Utility Network:无线智能公用网络)、UWB(UltraWide Band:超宽带)无线***、或者将它们发展了的标准等。
此外,虽然在下文中,作为与无线网络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及蓝牙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方式)均不同的通信方式,而对移动通信进行说明,但关于移动通信,也能够扩展考虑到第三无线通信方式。
以下,在对本实施方式的可佩戴设备100和通信***6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之后,使用图5、图6的顺序图而对具体的通信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最后,对若干改变例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下文中,对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为无线网络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为蓝牙通信(BLE)、电子设备为可佩戴设备100的示例进行说明,但是关于能够将它们扩展的点在于如上文所述。
2.***结构例
可佩戴设备100的结构例如图1所示。可佩戴设备100包括第一通信部110、第二通信部120和控制部130。此外,如图4所示,可佩戴设备100也可以包括传感检测部140、计测部150和存储部160。但是,可佩戴设备100并不限定于图1、图4的结构,也能够实施省略其一部分的结构要素、或者追加其他的结构要素等各种的改变。例如,如使用图3而后述那样,可佩戴设备100也可以包括显示部50。
第一通信部110(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电路)在与网关设备300之间实施无线网络通信(广义而言由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实现的通信)。第一通信部110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来实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例如无线网络用的天线、和依据无线网络通信的协议而对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
第二通信部120(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电路)在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蓝牙通信(广义而言由第二无线通信方式实现的通信)。第二通信部120能够通过蓝牙模块来实现,所述蓝牙模块包括例如蓝牙用的天线、和依据蓝牙的协议而对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
控制部130实施第一通信部110及第二通信部120的通信控制。控制部130的功能能够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各种处理器、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门阵列等)等硬件、程序等来实现。控制部130实施如下的控制,即,基于经由第二通信部120而从信息终端装置200取得的通信路径信息,而对无线通信和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对第一通信部110和第二通信部120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并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另外,虽然控制变得复杂,但在所给予的传输数据的传输中利用第一通信部110和第二通信部120的双方也无妨。
此外,控制部130也可以实施通信路径信息的要求时间点的判断、或者传输数据的传输开始时间点的判断等。
传感检测部140(传感器、传感器模块)实施各种信息的传感检测。传感检测部140包括例如躯体运动传感器或生物体传感器。躯体运动传感器能够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或者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接收器等位置传感器来实现。生物体传感器能够通过脉搏传感器、动脉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来实现。传感检测部140既可以包括躯体运动传感器和生物体传感器的双方,也可以包括任意一方。此外,躯体运动传感器及生物体传感器既可以是上述的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的组合。此外,传感检测部140也可以包括躯体运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外的传感器。例如,也可以包括对周围环境进行传感检测的环境传感器等。
计测部150(计测电路、处理器)实施传感检测部140的工作控制、基于来自传感检测部140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处理等。计测部150的功能能够通过CPU等来实现,并且也可以将计测部150与上述控制部130共用化。计测部150基于例如来自躯体运动传感器的传感器信息而取得躯体运动信息。躯体运动信息既可以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等,也可以是根据它们而求取的用户的位置信息等。此外,计测部150基于来自生物体传感器的传感器信息而取得生物体信息。生物体信息是指,脉搏信息(脉搏数、脉搏间隔、或者它们的变动)等。以下,由计测部150所计测的数据也标记为计测数据。
由于存储部160(存储器)成为控制部130、计测部150等的工作区域,因此其功能能够通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器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来实现。存储部160对由计测部150所计测出的计测数据进行存储。
图2为可佩戴设备100的外观图的示例。如图3所示,可佩戴设备100包括外壳部30、和用于将外壳部30固定在用户的身体(狭义而言为手腕)上的带部10,并且在带部10上设置有嵌合孔12和卡扣14。卡扣14由卡扣框15及卡止部(突起棒)16构成。
图2为从带部10侧的方向(外壳部30的面中的在佩戴状态下成为被检测体侧的面侧)对带部10利用嵌合孔12和卡止部16而被固定的状态下的可佩戴设备100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在图2的可佩戴设备100中,在带部10上设置有多个嵌合孔12,并通过使卡扣14的卡止部16***于多个嵌合孔12中的任意一个中从而实施向用户的佩戴。多个嵌合孔12如图2所示那样沿着带部10的长边方向而被设置。
在可佩戴设备100的外壳部30上设置有传感器部(传感检测部140)。在图2中,示出了假定为生物体传感器(尤其是脉搏传感器)、且在外壳部30中的佩戴可佩戴设备100时成为被检测体侧的面上设置有传感器部的示例。但是,对传感器部所包含的传感器进行设置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2。例如,躯体运动传感器也可以被设置在外壳部30的内部(尤其是在外壳部30所包括的传感器基板上)。
图3为从设置有显示部50的一侧对用户所佩戴的状态下的可佩戴设备100进行观察的图。从图3可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佩戴设备100在相当于通常的腕表的表盘的位置、或者能够对数字或图标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处具有显示部50。在可佩戴设备100的佩戴状态下,外壳部30中的图2所示的一侧的面紧贴于被检测体,并且显示部50处于容易由用户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
另外,在图2、图3中,以可佩戴设备100的外壳部30为基准而对坐标系进行设定,并且将与显示部50的显示面交叉的方向、且将显示部50的显示面侧设为表面的情况下的从背面朝向表面的方向设为Z轴正方向。或者,也可以将从传感器部(狭义而言为图2所示的脉搏传感器)朝向显示部50的方向、或者在显示部50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上从外壳部30远离的方向定义为Z轴正方向。在可佩戴设备100被佩戴于被检测体的状态下,上述Z轴正方向是指,相当于从被检测体朝向外壳部30的方向。此外,将与Z轴正交的两个轴设定为XY轴,尤其是将相对于外壳部30而安装有带部10的方向设定为Y轴。
此外,在图2、图3中,作为可佩戴设备100而对通过带部10而被保持在用户的腕(手腕)上的设备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佩戴设备100的形状或佩戴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佩戴设备100既可以是通过带部10而被佩戴在脚腕等用户的其他的部位上的设备,也可以是HMD(Head Mounted Display:头戴式显示器)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可佩戴设备100所应用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包括上述的可佩戴设备100和信息终端装置200的通信***600中。
图4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可佩戴设备100的通信***600的结构例。可佩戴设备100的结构如上文所述。
信息终端装置200包括第一通信部210(第一通信构成)、第二通信部220(第二通信装置)、第三通信部230(第三通信装置)和控制部240(处理器)。第一通信部210实施经由网关设备300的无线网络通信。第二通信部220在与可佩戴设备100的第二通信部120之间实施蓝牙通信。第三通信部230实施经由基站400的移动通信。
控制部240实施第一通信部210、第二通信部220及第三通信部230的通信控制。此外,控制部240取得与第一通信部210的连接状况及第三通信部230的连接状况相关的信息,并实施通信路径信息的生成处理。控制部240也可以生成与各通信部的连接可否相关的信息以作为通信路径信息。或者,控制部240也可以基于连接可否而选择可佩戴设备100的通信路径,并将所选择的表示通信路径的信息作为通信路径信息。关于具体的通信路径的示例将在后文叙述。
信息终端装置200假定为由用户所携带的小型、轻量的设备,例如为智能手机。但是,信息终端装置200可以是不实施移动通信的(不包括第三通信部230)结构,这种情况下的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通过可实施无线网络通信和蓝牙通信的各种的装置来实现。
如图4所示,可佩戴设备100及信息终端装置200在处于网关设备300能够连接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而与服务器***5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此外,信息终端装置200在处于基站400能够连接的范问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移动通信而与服务器***5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另外,图4的网络NE能够包括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公共网络、或者固定电话网等。
此外,可佩戴设备100和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通过蓝牙通信而进行连接。另外,为了实施由蓝牙通信实现的连接,需要使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较近。另外,具体的可通信距离,虽然在现有的蓝牙通信中为数米~数十米,但是近几年也提出了即使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也能够进行通信的标准。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佩戴设备100由用户进行佩戴,且信息终端装置200由用户进行携带,因此假定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的距离维持在能够进行蓝牙通信的程度的较近的距离。此外,蓝牙通信与无线网络通信相比耗电较小,从而即使实现一直连接也问题较小。由此,假定可佩戴设备100的第二通信部12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的第二通信部220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始终利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的信息终端装置200中。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如下的信息终端装置200中,所述信息终端装置200包括:第一通信部210,其与网关设备300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第二通信部220,其在与能够同网关设备300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可佩戴设备100之间实施蓝牙通信;控制部240,其实施第一通信部210及第二通信部220的通信控制。信息终端装置200的控制部240基于第一通信部210中的网关设备300的搜索结果,而生成用于对可佩戴设备100中的传输数据的传输所使用的通信路径进行设定的通信路径信息,第二通信部220通过蓝牙通信而向可佩戴设备100发送通信路径信息。
此外,信息终端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实施移动通信的第三通信部230。而且,信息终端装置200的第二通信部220通过蓝牙通信而从可佩戴设备100接收传输数据,第三通信部230通过移动通信而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在该情况下,可佩戴设备100中的传输数据的传输是指,从可佩戴设备100向服务器***500等设备的、传输数据(计测数据)的发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可佩戴设备100、信息终端装置200等中,也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其处理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在该情况下,通过使CPU等处理器执行程序,从而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可佩戴设备100等。具体而言,读取被存储在非临时的信息存储装置中的程序,并且由CPU等处理器来执行所读取的程序。在此,信息存储装置(通过计算机而可读取的装置、介质)为对程序或数据等进行存储的装置,其功能能够通过光盘(DVD、CD等)、HDD(硬盘驱动器)、或者存储器(卡片型存储器、ROM等)等来实现。而且,CPU等处理器基于被存储在信息存储装置中的程序(数据)而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各种的处理。即,在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部而使计算机(具备操作部、处理部、存储部、输出部的装置)发挥功能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各部的处理的程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可佩戴设备100等也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此处的处理器例如既可以使各部的功能通过独立的硬件来实现,或者也可以使各部的功能通过一体的硬件来实现。例如,处理器包括硬件,该硬件能够包括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以及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的至少一方。例如,处理器能够由被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一个或多个电路装置(例如IC等)、一个或多个电路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器等)而构成。处理器也可以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但是,处理器并不限定于CPU,能够使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各种的处理器。此外,处理器也可以是由ASIC构成的硬件电路。此外,处理器也可以包括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放大电路或滤波器电路等。存储器既可以是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也可以是寄存器,也可以是硬盘装置等磁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光盘装置等光学式存储装置。例如,存储器对由计算机可读取的命令进行存储,并且通过利用处理器来执行该命令,从而实现可佩戴设备100等的各部的功能。此处的命令既可以是构成程序的命令集的命令,也可以对相对于处理器的硬件电路而指示工作的命令。
3.通信控制的具体例
图5、图6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进行说明的顺序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作为实施由可佩戴设备100进行的数据传输的前阶段,预先实施用于无线网络通信的准备(步骤S101~S105)。
具体而言,信息终端装置200的第一通信部210对周围的网关设备300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包括扩展标准)进行搜索(步骤S101),并从处于可通信的范围内的网关设备300取得SSID(步骤S102)。步骤S102通过例如附带SSID的广播信息的接收而被实施。
而且,信息终端装置200在搜索到成为本身的连接对象的网关设备300、即密码已知的网关设备300的SSID的情况下,使用SSID及密码而与该网关设备300实施连接(步骤S103)。通过步骤S101~S103的处理,能够确定有效的(实际上能够利用于与网关设备300的连接的)SSID与密码的组合。另外,也可以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中保持多个有效的SSID与密码的组合。
在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执行用于实施蓝牙通信的配对(步骤S104)。这是在例如用户购入了可佩戴设备100并开始利用时所执行。
只要是执行了配对之后,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在任意的时刻均能够实施蓝牙通信。因此,可佩戴设备100的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接收在无线网络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中网关设备300中的认证处理所使用的认证信息(步骤S105)。此处的认证信息包括与网关设备300相对应的SSID及密码。
根据这种方式,在可佩戴设备100和信息终端装置200中,能够共有与网关设备300的连接中可利用的有效的认证信息(SSID+密码)。若共有认证信息,则在通过信息终端装置200而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下,在可佩戴设备100中也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是由于,认为若能够通过信息终端装置200而进行无线网络通信,则周围存在有能够通过现有的认证信息而进行连接的网关设备300,从而可佩戴设备100也能够通过相同的认证信息与该网关设备300进行连接。也就是说,能够将可佩戴设备100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判断委托给信息终端装置200。
若共有认证信息,则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用户对某个操作部进行操作而向可佩戴设备100输入认证信息。但是,由于希望可佩戴设备100为小型的设备,因此,如图2或图3的示例所示,操作部的数量或配置将会被限定,从而不易输入SSID或密码。关于这一点,如步骤S105所示,若通过蓝牙通信来传输认证信息,则能够减轻共有认证信息时的用户负担。
另外,由可佩戴设备100实现的认证信息的接收能够在各种的时间点进行。例如,可佩戴设备100的第二通信部120也可以在与信息终端装置200的蓝牙通信的配对时接收认证信息。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在可佩戴设备100和信息终端装置200联动而开始工作时共有认证信息。因此,能够缩短在信息终端装置200和可佩戴设备100中认证信息未被共有的时间。在认证信息未被共有的情况下,信息终端装置200和可佩戴设备100中的一方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而另一方可能会无法进行无线网络通信,从而会发生向信息终端装置200委托可佩戴设备100的能否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判断不适当的情况。因此,可以称为缩短认证信息未被共有的时间,在高效地实施数据传输的这一点上较为有用。
此外,也考虑到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中重新追加有效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例如,考虑到由用户重新输入了SSID或密码的情况、或通过用户的移动而确认了与至此连接未被试行的网关设备300的连接的情况等。
从提高由可佩戴设备100实现的无线网络通信的可用性的观点而言,希望被追加的认证信息也与可佩戴设备100共有。由此,可佩戴设备100的第二通信部120也可以在与配对的时间点不同的时间点,从信息终端装置200接收认证信息。作为一个示例,在向信息终端装置200追加了有效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从信息终端装置200的第二通信部220向可佩戴设备100的第二通信部120实施认证信息的发送。
在可佩戴设备100中,实施由传感检测部140进行的计测(步骤S106),并基于传感器信号而实施计测部150中的计测数据的制作、以及存储部160中的存储(步骤S107)。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输数据也可以是通过传感器(传感检测部140)而计测出的计测数据。也就是说,可佩戴设备100通过任意一个通信路径而向外部设备(狭义而言为服务器***500)发送计测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文所述,将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判断委托于信息终端装置200。由此,可佩戴设备100(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部120相对于信息终端装置200(第二通信部220)而实施通信路径信息的通知请求(步骤S108),并作为相对于通知请求的响应而从信息终端装置200接收通信路径信息(步骤S111)。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从可佩戴设备100侧主动地要求通信路径信息。
在此,作为通信路径信息而使用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以及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信息。由此,在信息终端装置200接收到步骤S108的通知请求的情况下,实施是否能够进行由第一通信部210实现的无线网络通信的确认(步骤S109)、以及是否能够进行由第三通信部230实现的移动通信的确认(步骤S110)。而且,第二通信部220将步骤S109及S110的确认结果作为通信路径信息而向可佩戴设备100(第二通信部120)进行发送(步骤S111)。
可佩戴设备100的控制部130在例如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点实施上述通知请求。必须确定通信路径的时间点是指,在可佩戴设备100中实施某个数据传输的情况。由此,通过将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点设为通知请求的要求时间点,从而能够在需要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适当地实施要求。
如上文所述,在传输数据为基于传感器而得到的计测数据的情况下,传输时间点是指必须进行计测数据的发送的时间点。更具体而言,只要将计测数据达到了预定的数据量的时间点、或者从上次的传输时间点起经过了预定期间的时间点、或者以预定间隔而设定的定期发送时间点(例如一小时一次)等设为传输时间点即可。或者,也可以将数据的特性发生了变化的时间点,例如由于用户从静止状态向运动状态变化因此计测数据从静止时的数据变化为运动时的数据的时间点等设为传输时间点。此外,关于传输时间点的具体例能够实施各种的改变。
可佩戴设备100的控制部130在作为相对于通知请求的响应而从信息终端装置200接收到通信路径信息之后,实施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30基于接收到的通信路径信息而确定通信路径(步骤S112)。另外,是否能够进行各个通信是根据状况(例如使用可佩戴设备100等的用户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由此,步骤S111的处理(广义而言为步骤S109~S112的处理)优选在持续进行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期间内,每隔预定期间而被执行。其结果为,也存在有在传输数据的传输中途,所选择的通信路径改变的情况。
图7至图10为对通信状态(通信路径)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的图。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可佩戴设备100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的蓝牙通信是能够始终利用的。此外,也可以考虑为由于认证信息的共有,从而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下,在可佩戴设备100中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
因此,作为通信状态的具体例,只需考虑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两个方式、以及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两个方式、共计四个方式即可。图7表示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和移动通信的双方的情况,图8表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而不能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图9表示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而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情况,图10表示无线网络通信和移动通信的双方均不能进行的情况。
例如,信息终端装置200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广义而言为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的终端,并且在第二通信部12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移动通信实现的连接的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30为了信息终端装置200中的由移动通信实现的数据传输,而选择由蓝牙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从而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在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传输数据的传输。
这主要与图8的情况相对应。在图8中,由于不能进行无线网络通信,因此可佩戴设备100无法直接向服务器***500实施数据传输。由此,如图6及图8的路径B所示,通过蓝牙通信而将传输数据临时向信息终端装置200传输(步骤S113),并通过移动通信而从信息终端装置200经由基站400而向服务器***500传输该传输数据(步骤S114、S115)。
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通信相比可利用的范围较广,且可用性较高。也就是说,也可以称为在与图9的状况进行了比较的情况下,成为图8的状况的可能性非常高。由此,在信息终端装置200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情况下,相对于信息终端装置200而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根据这种方式,能够确保经由移动通信的传输数据的加载方式,并且能够在较多的情况下执行传输数据的传输。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情况下,控制部130不待机至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判断,而开始进行步骤S113~S115的处理。一般情况下,移动通信的基站400的搜索与无线网络通信的网关设备300的搜索相比,所需时间较短。虽然在步骤S109~S111中示出了对双方的搜索结果进行总括并作为通信路径信息来进行接收和发送的示例,但是实际上,首先由可佩戴设备100(第二通信部120)来接收移动通信的搜索结果,之后,由可佩戴设备100来接收无线网络通信的搜索结果的情况也较多。
虽然在该情况下已知能够进行移动通信,但不清楚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从而存在无法确定是图7和图8中的哪一个的期间。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30也暂且利用已被确认了能够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经由的路线而开始进行传输数据的传输。
例如,在计测数据为实施了室外的运动时的数据的情况下,无线网络通信的网关设备300不在附近,从而会成为图8的情况较多。也就是说,由于根据使用状况,与图7相比而易于成为图8的状态,因此通过在不待机至无线网络通信的搜索结果而开始进行移动通信经由的加载,从而能够使至传输结束为止的时间提前。此外,即使作为无线通信的搜索结果,而获得了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图7)这样的通信路径信息,则在接受了该通信路径信息的之后切换为无线网络通信足以,从而预先通过蓝牙通信而开始向信息终端装置200进行数据传输也毫无问题。
此外,在第二通信部12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无线网络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实现的连接的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虽然主要为图7,但也可以为图9),控制部130选择由无线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第一通信部11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而实施传输数据的传输。如上文所述,无线网络通信与蓝牙通信相比传输速度较快。此外,与步骤S113~S115所示的示例不同的是,无需经由信息终端装置200而能够从网关设备300连接互联网(网络NE)。根据这种方式,能够高速地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通信部110根据控制部130的控制而对网关设备300进行搜索(步骤S116),并在发现了能够进行连接的网关设备300的情况下,使用SSID及密码而与该网关设备300实施连接(步骤S117)。也就是说,第一通信部110基于在步骤S105中第二通信部120经由蓝牙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接收到的认证信息,而与网关设备300实施无线通信(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
在连接之后,第一通信部110通过经由网关设备300的无线网络通信,而向服务器***500传输传输数据(步骤S118、S119)。具体而言,控制部130选择图7的路径A1或者图9的路径C1。
另外,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不管无线网络通信的连接可否而开始进行经由移动通信的加载的情况。因此,在通过蓝牙通信而在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传输数据的传输的状态下,第二通信部120可能会接收表示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通信路径信息。
具体而言,这是考虑到了如下情况,即,从已知不可能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状况(图8)变化为因用户移动至私宅或FreeSpot(日本免费无线热点服务网络)的附近等而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状况(图7)的情况。或者,也考虑到如下情况,即,原本能够利用无线网络通信及移动通信的双方(图7),但由于上述的搜索时间之差,而先开始进行了经由移动通信的加载的情况。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只要在已知晓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阶段,控制部130选择由无线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并且第一通信部11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而实施传输数据的传输既可。此时,虽然不妨碍继续进行第二通信部120向信息终端装置200的数据传输(以及由信息终端装置200实现的经由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但也可以中止由第二通信部120实施的通信。即,控制部130也可以实施如下控制,即,中止由蓝牙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而开始进行由无线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根据这种方式,不管使用了蓝牙通信及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的状况如何,均能够实施优先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高速的数据传输。
此外,存在第二通信部120接收表示无论由无线网络通信及移动通信中的哪一个而实施的连接均不可能的情况的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向网络NE(服务器***500)的连接既无法利用从可佩戴设备100的直接的路径,也无法利用经由信息终端装置200的路径。
在该情况下,如图10的路径D所示,控制部130为了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中的传输数据的累积而选择由蓝牙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在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传输数据的传输。
在该情况下,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中以定期间隔来实施成为连接对象的网关设备300的搜索以及移动通信的基站400的搜索。而且,当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侧判断为能够与连接对象的网关设备300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判断为移动通信能够进行通信的情况(图7~图9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第二通信部220利用蓝牙通信而向可佩戴设备100(第二通信部120)通知能够开始进行加载的情况。关于通知后的处理,与上述的示例相同。
或者,在图1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传输数据的传输(向服务器***500的加载)委托于信息终端装置200。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因用户进行移动等原因而状况变化为图7~图9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根据信息终端装置200的控制部240的判断,而使用可利用的通信路径,传输数据向服务器***500加载。此时的具体的路径考虑到图7的A2、A3、图8的B、图9的C2。在该情况下,若可佩戴设备100相对于信息终端装置200实施本地的加载(数据传输),则无需参与此后的传输。由于在可佩戴设备100中无需保持传输数据,因此能够使存储部160的存储容量较为宽裕、或者减少控制部130中的处理负载等。
4.改变例
在上文中,对如下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即,将表示信息终端装置200的连接状况、即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以及信息终端装置200是否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信息设为通信路径信息,控制部130基于该通信路径信息而对通信路径进行选择的示例。
但是,在通信路径的判断中,并用与上述信息不同的信息也无妨。例如,控制部130在图5的步骤S112中,也可以基于通信路径信息及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而对通信路径进行选择。在此,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是指,包括可佩戴设备100的电力信息以及可佩戴设备100的作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根据可佩戴设备100的电力(狭义而言为蓄电池剩余量)、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而选择适当的通信路径。
例如,即使在第二通信部12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连接的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30也可以基于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而选择由蓝牙通信实现的传输数据的传输,并且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在与信息终端装置200之间实施传输数据的传输。
更具体而言,在基于上述电力信息而判断为可佩戴设备100的蓄电池剩余量较少的情况下,或者,基于上述数据量信息而判断为传输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与无线网络通信相比优先进行蓝牙通信。
在此,蓄电池剩余量较少是指,表示例如蓄电池电压小于所给予的阈值电压。此外,传输数据量较少是指,表示数据量小于所给予的阈值。另外,数据量既可以以位(比特)为单位来判断,也可以以包为单位来判断。或者,也可以根据可佩戴设备100实施了计测工作的时间(计测时间)而对数据量进行推断。
如上文所述,在无线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自身的耗电与蓝牙通信相比而较大。因此,若优先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直至蓄电池剩余量较少的情况为止,则存在可佩戴设备100会无法继续工作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由于蓝牙通信的耗电相对较小,因此能够延长可佩戴设备100的工作时间。
此外,在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即使传输速度(每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数据量)较慢,传输完成为止所需的时间变短。也就是说,在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即使利用相对低速的蓝牙通信,对于用户的便利性造成的影响也较小,并且也能够减少耗电。
图11为考虑到电力信息的情况下的通信路径的选择例。在蓄电池剩余量足够多的情况(蓄电池剩余量:大)下,也可以优先进行无线网络通信。因此,在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下,第一通信部11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而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图7的路径A1、图9的路径C1)。另外,在图11中,“○”表示能够进行通信,“×”表示不能进行通信。
在不能进行无线网络通信但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情况下,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信息终端装置200传输传输数据,并且信息终端装置200经由移动通信而实施加载(图8的路径B)。另外,在图11中,将该通信路径标记为“BLE(移动)”。
在无线网络通信和蓝牙通信的双方均不能进行的情况下,第二通信部120通过蓝牙通信而将传输数据传输至信息终端装置200,并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中进行本地累积(图10的路径D)。另外,在图11中,将该通信路径标记为“BLE(本地)”。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剩余量较少的情况(蓄电池剩余量:小)下,即使在能够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图7、图9)下,第二通信部120也通过蓝牙通信而将传输数据传输至信息终端装置200,并且信息终端装置20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而实施加载。另外,在图11中,将该通信路径标记为“BLE(无线网络)”。具体而言,控制部130只要选择图7的A2或者图9的C2的路径即可。另外,如图7所示也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情况下,信息终端装置200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而对传输数据进行加载。具体而言,控制部130也可以选择图7的A3的路径。
在不能进行无线网络通信的情况下,使用与蓄电池剩余量充分的情况相同的通信路径。另外,虽然在图11中对使用电力信息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数据量信息也能够以同样的方式来考虑。
如上文所示,通过将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利用于通信路径的选择,从而能够选择与状况相对应的通信路径。另外,电力信息和数据量信息并不限定于各自独立地使用,也可以结合双方来使用。
此外,作为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也可以使用电力信息或数据量信息以外的信息。例如,在用户以运动为目的而利用可佩戴设备100的情况下,认为用户对于运动时的计测数据的关心较强,而对于静止时的计测数据的关心较弱。由此,也可以将与可佩戴设备100测量了什么样的计测数据相关的信息(计测数据特性信息)作为状态信息。可佩戴设备100是否对运动时的数据进行计测(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既可以根据躯体运动信息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生物体信息来判断,也可以根据这双方来判断。若采用该示例,只要在可佩戴设备100对运动时的数据进行计测的情况下优先进行无线网络通信,而在对静止时的数据进行计测的情况下优先进行蓝牙通信即可。更广义而言,控制部130只要实施如下的通信路径的选择即可,即,对于重要度较高的数据(希望高速的传输的数据)而优先进行无线网络通信,而对于重要度较低的数据(也可以低速的传输的数据)而优先进行蓝牙通信。
此外,在本改变例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侧(控制部240)实施通信路径的选择,并将所选择的表示通信路径的信息作为通信路径信息而发送至可佩戴设备100。但是,假定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在可佩戴设备100(狭义而言为控制部130)中被取得。由此,在将使用了可佩戴设备100的状态信息的通信路径选择在信息终端装置200侧实施的情况下,可佩戴设备100需要向信息终端装置200发送状态信息。状态信息的发送只要利用蓝牙通信(第二通信部120)来实施即可。
以上,虽然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改变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就此限定于各实施方式或其改变例,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改变结构要素并进行具体化。此外,通过对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从而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所记载的所有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另外,也可以对在不同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中所说明的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此外,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一次与更广义或同义的不同的用语一起记载的用语,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意位置处均能够被替换为该不同的用语。如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改变或应用。
符号说明
10…带部;12…嵌合孔;14…卡扣;15…卡扣框;16…卡止部;30…外壳部;50…显示部;100…可佩戴设备;110…第一通信部;120…第二通信部;130…控制部;140…传感检测部;150…计测部;160…存储部;200…信息终端装置;210…第一通信部;220…第二通信部;230…第三通信部;240…控制部;300…网关设备;400…基站;500…服务器***;600…通信***;NE…网络。

Claims (19)

1.一种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部,其与网关设备实施无线网络通信;
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蓝牙通信;
控制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
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的控制,即,基于所述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和所述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接收在所述无线网络通信中所述网关设备中的认证处理所使用的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部基于所述认证信息而与所述网关设备实施所述无线网络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部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所述蓝牙通信的配对时接收所述认证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认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网关设备相对应的服务集标识及密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实施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通知请求的处理,
作为对所述通知请求的响应,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所述通信路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点实施所述通知请求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数据为,通过传感器而计测出的计测数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选择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所述无线网络通信而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终端,
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所述移动通信实现的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为了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中的由所述移动通信实现的数据传输,而选择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部接收到表示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及所述移动通信中的任何一个的连接均无法进行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为了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中的所述传输数据的累积,而选择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的控制,即,中止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并开始进行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12.如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即使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的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也基于所述可佩戴设备的状态信息而选择由所述蓝牙通信实现的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在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所述传输数据的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佩戴设备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可佩戴设备的电力信息以及作为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传输对象的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
14.一种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部,其与网关设备实施无线网络通信;
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可佩戴设备之间实施蓝牙通信;
控制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通信部中的所述网关设备的搜索结果,而生成用于对所述可佩戴设备中的传输数据的传输所使用的通信路径进行设定的通信路径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向所述可佩戴设备发送所述通信路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实施移动通信的第三通信部,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从所述可佩戴设备接收所述传输数据,
所述第三通信部通过所述移动通信而对所述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16.一种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佩戴设备;
所述信息终端装置。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部,其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而与网关设备实施通信;
第二通信部,其在与能够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而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以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实施通信;
控制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
所述第二通信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而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
所述控制部实施基于所述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控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
19.一种可佩戴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佩戴设备包括:与网关设备实施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和在与能够同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实施蓝牙通信的第二通信部,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实施如下的控制,即:
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并通过所述蓝牙通信而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通信路径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通信路径信息而选择所述无线网络通信与所述蓝牙通信中的任意一个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CN201711091955.2A 2016-11-25 2017-11-08 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111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8799A JP6915262B2 (ja) 2016-11-25 2016-11-25 ウェアラブル機器、情報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6-228799 2016-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995A true CN108111995A (zh) 2018-06-01
CN108111995B CN108111995B (zh) 2022-07-22

Family

ID=6219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1955.2A Active CN108111995B (zh) 2016-11-25 2017-11-08 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52840A1 (zh)
JP (1) JP6915262B2 (zh)
CN (1) CN1081119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0452A (zh) * 2019-08-07 2019-11-01 广州物道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5374B2 (en) * 2017-03-17 2019-09-03 Google Llc Antenna system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113228820A (zh) * 2018-11-09 2021-08-06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连接目的地确定方法和无线连接方法
JP7177850B2 (ja) * 2018-11-09 2022-11-2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装置
JP7312651B2 (ja) * 2019-09-12 2023-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
JP7413879B2 (ja) * 2020-03-26 2024-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140108B1 (en) * 2020-05-18 2021-10-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of media data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JP7512688B2 (ja) * 2020-06-04 202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3872782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控制设备和物联网***
WO2022185795A1 (ja) * 2021-03-05 2022-09-09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00301A (ja) * 2021-06-17 2023-01-04 株式会社シンテックホズミ 無線モジュール及び自動搬送車システム
JP2023004682A (ja) * 2021-06-28 2023-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505A (zh) * 2008-03-10 2009-09-16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WO2015023774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John Tapley Applications for wearable devices
CN104394600A (zh) * 2014-10-24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63101A (zh) * 2015-09-08 2016-01-20 捷开通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实时接收手机通知消息的***与方法
WO2016014282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Danielle's Buddy, Inc. Improved positional awareness and locating system for cognitively impaired individuals and their caregivers
CN105722009A (zh) * 2014-12-17 2016-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和控制便携式装置的位置信息的方法
WO2016124549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ecure communications with wearable devices
WO2016126324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Apple Inc. Proxying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with an unregistered accessory device
US20160306434A1 (en) * 2015-04-20 2016-10-20 16Lab Inc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mobile or wearable device
CN106094534A (zh) * 2016-05-23 2016-11-09 深圳市汉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控制的智能家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6698B1 (en) * 2000-11-03 2015-03-31 Truphone Limited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US8805919B1 (en) * 2006-04-21 2014-08-12 Fredric L. Plotnick Multi-hierarchical reporting methodology
GB0908801D0 (en) * 2009-05-21 2009-07-01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Schemes for the efficient reception of radio communications signals
US8813198B2 (en) * 2011-07-05 2014-08-19 Apple Inc. Configuration of accessories for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CN108521644B (zh) * 2013-03-13 2020-10-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US20140281608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Google Inc. Battery Usage Throttling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50100621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Yang Pan User Interface for a System Including Smart Phone and Smart Watch
JP2015186214A (ja) * 2014-03-26 2015-10-22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代替通信端末、代替通信システム、代替通信方法および代替通信プログラム
US9860833B2 (en) * 2015-03-08 2018-01-02 Apple Inc. Accessory device which transitions between an autonomous mode and a companion device relay mode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US10235997B2 (en) * 2016-05-10 2019-03-19 Google Llc Voice-controlled closed caption display
US10560532B2 (en) * 2016-09-23 2020-02-11 Apple Inc. Quick relay session management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505A (zh) * 2008-03-10 2009-09-16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WO2015023774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John Tapley Applications for wearable devices
WO2016014282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Danielle's Buddy, Inc. Improved positional awareness and locating system for cognitively impaired individuals and their caregivers
CN104394600A (zh) * 2014-10-24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22009A (zh) * 2014-12-17 2016-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和控制便携式装置的位置信息的方法
WO2016124549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ecure communications with wearable devices
WO2016126324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Apple Inc. Proxying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with an unregistered accessory device
US20160306434A1 (en) * 2015-04-20 2016-10-20 16Lab Inc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mobile or wearable device
CN105263101A (zh) * 2015-09-08 2016-01-20 捷开通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实时接收手机通知消息的***与方法
CN106094534A (zh) * 2016-05-23 2016-11-09 深圳市汉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控制的智能家居***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 BRUNETTI 等: "On the use of a wearable electromyographic tool for neuromotor research", 《2007 4TH IEEE/EMBS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AND SYMPOSIUM ON MEDICAL DEVICES AND BIOSENSORS》 *
李颖: "可穿戴设备自适应无线传输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0452A (zh) * 2019-08-07 2019-11-01 广州物道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995B (zh) 2022-07-22
JP2018085678A (ja) 2018-05-31
JP6915262B2 (ja) 2021-08-04
US20180152840A1 (en)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1995A (zh) 可佩戴设备、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电子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
Aram et al. Environment sensing using smartphone
CN104486479B (zh) 用于管理语境相关信息的***、移动站和方法
CN106461789B (zh) 用于基于地理围栏跨越进行控制的***和技术
CN107274101A (zh) 排班方法、装置
US7018339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heart rate information in a portable computer
US9313788B2 (en) Mobile device fo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and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y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172441A1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for periods of inconvenience on wearable devices
CN109541655A (zh) 一种差分定位***、方法
CN206851042U (zh) 一种便携式窄带物联网信号嗅探仪
CN107509175A (zh) 蓝牙室内定位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113564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229091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mobile station and positioning method
KR20200123076A (ko) 물체 추적용 추적 장치, 시스템, 및 관련 이용 방법
CN106028284B (zh) 识别智能设备之间相对位置的方法及智能设备
WO2018062535A1 (ja) 移動体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EP2671406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dio roaming for mobile devices, group information server among mobile devices, and defining group of users with mobile devices
JP2006252207A (ja) 行動履歴管理システム、行動履歴管理装置、表示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ル管理プログラム
WO2015054866A1 (en) A relative positioning method
CN112163061A (zh)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011766A (zh) 波束失败检测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anjari et al. Wearable devices
CN109640248A (zh) 用于使用与对象处于相同位置的一或多个移动装置确定对象的位置固定的技术
CN10961827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961525A1 (en) Determining a level of interaction experienced by a su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