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1262A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1262A
CN108111262A CN201611063615.4A CN201611063615A CN108111262A CN 108111262 A CN108111262 A CN 108111262A CN 201611063615 A CN201611063615 A CN 201611063615A CN 108111262 A CN108111262 A CN 108111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data cell
grouping
data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36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1262B (zh
Inventor
苏笛
钱辰
付景兴
喻斌
熊琦
张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636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1262B/zh
Priority to US16/464,204 priority patent/US10880051B2/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11499A priority patent/KR102499058B1/ko
Priority to PCT/KR2017/013421 priority patent/WO201809761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8111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1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包括: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接收机将数据单元以重叠捆绑的方式进行分组,以分组作为反馈ACK/NACK信息的单位,减少了HARQ反馈的反馈开销,显著降低了HARQ发射机差错重传的数据量,提升了差错重传的效率。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

Description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支持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两种双工方式。两种双工方式的帧结构均为以无线帧为单位的帧结构,每个无线帧的长度是10ms(毫秒),每个无线帧包含10个长度为1ms的子帧。对于TDD来说,一个无线帧内每个子帧被配置为用于上行或是下行传输由基站的上下行配置参数决定,每个无线帧内用于上下行的子帧是固定的;对于FDD来说,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分属不同的频段,因此每个子帧可同时用于上行或下行传输,具体由基站调度动态决定。图1给出TDD帧结构的示意图。
基站调度上下行传输的基本单位为子帧,TB(Transmission Block,数据传输块)在完成编码调制后映射在调度的子帧上。对于无线通信来说,数据传输会发生一定概率的错误,因此需要在接收机(上行传输接收机为基站,下行传输接收机为终端)将译码模块比特校验的结果通知发射机(上行传输发射机为终端,下行传输发射机为基站),若译码结果正确则反馈ACK信息,译码结果错误则反馈NACK信息。当发射机接收到NACK信息则需要重新传输译码错误的数据,接收机将重传数据与初传数据进行合并,以此提升等效的解调信噪比,从而提高数据块译码正确的概率。这种技术称为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
对于LTE TDD来说,由于上下行传输的时机受上下行子帧配置的约束,上下行子帧分布不均衡可能导致连续一段时间的数据传输后多个ACK/NACK信息无法及时反馈,从而影响后续的调度和传输。相对于上行传输的下行ACK/NACK反馈,这个问题对于下行传输的上行ACK/NACK反馈的影响更大,因为基站接收不到终端反馈的ACK/NACK信息会影响到基站的无线资源调度。已公开技术中LTE TDD针对下行传输的上行ACK/NACK反馈采用“复用”(ACKmultiplexing)和“捆绑”(ACK bundling)两种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基站可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配置为终端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ACK/NACK反馈。
ACK/NACK复用是指终端在相同的上行子帧上传输多个下行子帧的上行ACK/NACK反馈信息,不同的ACK/NACK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或使用同一子帧内不同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区分。ACK/NACK复用固然能保证多个ACK/NACK信息同时反馈,但需要占用更多的反馈开销。
ACK/NACK捆绑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子帧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发送,只有当接收到的全部子帧均译码正确时才反馈ACK信息,否则均反馈NACK信息,如图2所示。目前的捆绑方式为连续若干个子帧的ACK/NACK反馈捆绑为一组,每个捆绑组互不重叠,差错概率彼此独立。当发射机收到NACK信息后无法分辨捆绑组内的多个子帧各自的ACK/NACK反馈,必须重传捆绑组内所有子帧的数据。因此,虽然ACK/NACK捆绑能显著节省反馈所需要的资源,但同时也增加了差错重传的概率以及差错重传的数据量。需要考虑合理的捆绑方式来降低重传的数据量。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HARQ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重传数据量的HARQ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ARQ反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
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向所述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优选地,所述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接收和/或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以接收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并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以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发射机的约定规则,并根据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以接收和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发射机的约定规则;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和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包括: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所述分组排序后相邻分组包含至少一个相同的数据单元。
优选地,所述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包括:将多个数据单元排序索引后捆绑分组,被捆绑至同一分组的多个数据单元的索引不相邻,且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优选地,所述索引不相邻的多个数据单元的索引间隔相同。
优选地,所述多个分组的个数为N,至少N-1个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的个数相同。
优选地,所述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包括:若任一分组中所有数据单元均译码正确,则该分组的ACK/NACK信息为ACK,否则该分组的ACK/NACK信息为NACK。
优选地,所述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包括:以将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映射于无线帧中指定的资源位置的方式,将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反馈给发射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HARQ重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接收机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依据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所述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的方式;
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优选地,所述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以接收和/或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以接收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并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以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接收机的约定规则,并根据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以接收和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发射机的约定规则;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和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优选地,所述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包括:对ACK/NACK信息为NACK的分组,确定所捆绑的与译码正确的数据单元不同的数据单元为重传数据单元,所述译码正确的数据单元包括ACK/NACK信息为ACK的分组所捆绑的所有数据单元。
优选地,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的步骤,包括:以将所述重传数据单元映射于无线帧中指定的资源位置的方式,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优选地,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的步骤,还包括:在无线帧的控制信道或业务信道上向接收机传送重传数据单元的索引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HARQ反馈的接收机,其包括:
接收数据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
捆绑分组模块,用于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确定差错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反馈差错模块,用于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HARQ重传的发射机,其包括:
接收差错模块,用于接收接收机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解绑分组模块,用于依据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所述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的方式;
确定重传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发送重传模块,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由接收机将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以分组作为反馈ACK/NACK信息的单位,显著减少了HARQ反馈的反馈开销。
第二,发射机根据接收机反馈的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重传数据单元,由于相邻分组捆绑有重叠数据单元,发射机需重传数据单元的集合为分组的子集,显著降低了HARQ差错重传的数据量,提升了差错重传的效率。
第三,接收机采用离散方式对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提供更多的捆绑分组自由度,平衡各个分组的整体译码错误概率,减少单个分组反馈NACK信息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了发射机的重传数据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TDD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LTE ACK/NACK捆绑反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离散捆绑分组实施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HARQ反馈的接收机的模块框图;
图6为本发明HARQ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HARQ重传的发射机的模块框图;
图8为本发明重叠捆绑分组与非重叠捆绑分组对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数据单元是指传输数据中独立统计ACK/NACK信息的数据块,例如LTE中的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或编码块(Code Block,CB)等。
请参阅图3,本发明HARQ反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
步骤102,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步骤103,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步骤104,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实施例1
下面以下行传输的上行反馈(接收机为终端,发射机为基站)为例,给出本发明HARQ反馈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HARQ反馈方法也可用于上行传输的下行反馈场景(接收机为基站,发射机为终端)。
步骤201,终端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和/或终端读取预存储的与基站的约定规则,终端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和/或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与基站的约定规则可以预存储于终端中,终端通过读取的方式来获取约定规则。终端可以通过接收显示通知或者隐式通知的方式来获取捆绑分组相关参数。
显示通知是指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包含分组大小(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个数)、离散间隔数(排序索引后的数据单元中,相邻数据单元的索引间隔数,当离散间隔数为0时即为连续捆绑)、重叠大小(相邻分组的重叠数据单元个数)等直接指示数据单元的捆绑方式的参数。例如,基站在用户专用信令中单独指示每个终端采用的分组大小、离散间隔大小、重叠大小等捆绑分组相关参数。
显式通知情形下,基站需要较多的比特来指示捆绑分组方式中的每一个细节参数,会造成较大的信令开销。终端反馈ACK/NACK信息的总比特数越多,捆绑分组的情况越复杂,则需要显式通知的比特数越多,信令开销越大。为了降低信令开销,可以在通信***中(基站与终端之间)约定一定的规则,以代替一部分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这样显示通知的信令中就只需要包含其他未知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降低信令开销,但会限制捆绑分组方式的选择自由度,例如,***规则规定每个终端以等分的方式对多个数据单元进行连续捆绑的捆绑分组,相邻分组保持固定的重叠单元个数,此时,基站只需在公共信令中广播分组大小(可在规则中规定允许最后一个分组尺寸小于等于分组大小配置参数,以适用于数据单元总个数不能根据所配置的分组大小均等分组的情况)、重叠大小两个参数,即可用于全小区所有终端的ACK/NACK信息反馈。表1为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示例。
表1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示例
隐式通知是指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不包含直接指示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参数,而仅包含辅助指示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参数。隐式通知方式情形下,必须在通信***中(基站与终端之间)约定一定的规则。例如在***规则中约定表1所示的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索引对应关系,基站通过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将捆绑分组方式的索引(即辅助指示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参数)发送给终端,终端查表确定捆绑分组方式。
相对于显示通知,采用隐式通知可以进一步降低基站的信令开销,并且通过设计合适的***规则可以实现更大自由度的捆绑分组方式。例如,一种隐式通知允许由终端反馈的ACK/NACK信息的总比特数(每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占用一个比特)与数据单元总个数共同决定唯一的捆绑分组方式,基站通过用户专用信令配置终端反馈的ACK/NACK信息的总比特数(即辅助指示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参数),终端根据接收的数据单元个数查对照表确定捆绑分组方式。表2是对照表的一个示例。
表2隐式通知的捆绑分组方式对照示例
步骤20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单元。
步骤203,终端根据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并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终端对数据单元ai,i=1,...,M进行捆绑分组,其中M为传输数据中数据单元的个数。记Ai={ai1,…,aik}为第i个分组,k为第i个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个数,即k为第i个分组的分组大小,各个分组的分组大小可以不同,以适应不同数据单元个数和不同分组情况的多样性。{ai1,…,aik}为第i个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当且仅当{ai1,…,aik}均译码正确时,终端确定分组Ai的ACK/NACK信息为ACK,否则确定分组Ai的ACK/NACK信息为NACK。记捆绑分组结果的所有分组为{A1,…,AB},由于每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占用一个比特,因此B为终端反馈的ACK/NACK信息的总比特数。捆绑分组应满足∪i=1,…,BAi={aj|j=1,…,M},即分组范围涵盖所有数据单元。以下将详述重叠捆绑分组与离散捆绑分组。
重叠捆绑分组,即存在i≠j使Ai∩Aj≠0(集合Ai∩Aj可表征分组的重叠程度),此时在两个分组中存在若干相同的数据单元。若对任意的i≠j均有Ai∩Aj=0则为不重叠捆绑分组,即任意两个分组中均不包含相同的数据单元,可视为重叠程度最小的重叠捆绑分组的特例。与不重叠捆绑分组相比,重叠捆绑分组使得终端反馈的ACK/NACK信息之间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帮助基站判断分组中的单个数据单元的译码正确性,从而减小基站的重传数据量。根据信令指示,终端获取关于重叠捆绑分组的参数(例如重叠大小)后可进行重叠捆绑分组。例如:终端获得捆绑分组方式的配置信息为“连续捆绑,2个数据单元被捆绑为1个分组,相邻分组之间重叠1个数据单元”(可通过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中的“离散间隔数”、“分组大小”、“重叠大小”获得),当终端对3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时,捆绑分组结果即为A1={a1,a2},A2={a2,a3}。
离散捆绑分组,即Ai={ai1,…,aik}中ip≠i1+(p-1),p≤k,也就是说处在一个分组中的数据单元索引不连续。连续捆绑分组即为Ai={ai1,…,aik}中ip=i1+(p-1),p≤k,也就是说处在一个分组中的数据单元索引是连续的,可视作离散捆绑分组的特例。连续或离散捆绑分组与重叠捆绑不互斥,同属于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对于上述例子,当配置为离散捆绑时,一种分组结果为A1={a1,a3},A2={a2,a3}。与连续捆绑分组相比,离散捆绑分组提供更多的捆绑分组自由度,但需要更多的信令开销来指示相关参数。
离散捆绑分组的相关参数可以通过显式通知、也可以通过隐式通知的方式传送给终端。图4给出了分别采用显式和隐式通知传递离散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并对5个数据单元进行离散和重叠捆绑分组的示例,其中的码块即本发明的数据单元。以下结合图4详细说明两种通知方式下离散捆绑分组的实施过程。首先,终端获得捆绑分组方式的配置信息为“3个码块被捆绑为1个分组,相邻分组之间重叠1个码块”。
显式通知方式下基站通过公共或用户专用信令通知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的离散间隔数为2,终端根据间隔指示,将码块分为互不重叠但索引间隔一致的2个队列。为方便描述,令每个队列中的码块按照增序排列。先从队列1中抽取前3个码块作为第一个分组,第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码块作为第二个分组的起始码块,按照增序抽取数据单元直至第一个队列的单元已被抽取完全,之后按照相同的规则抽取第二个队列的数据单元,捆绑分组结果如图4所示。当存在多个码块或多个队列(队列数与配置的离散间隔数相同)时,可按照上述过程类推得到捆绑分组结果。
隐式通知方式下***规则可规定按照码长来进行队列排序,将码长较短的编码块离散到各分组进行捆绑反馈ACK/NACK信息,以平衡各个分组的差错概率。基站通过公共或用户专用信令通知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的码长门限(即辅助指示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参数)为1。终端依据码长门限将码块分为两个队列,码长大于码长门限的码块作为第一个队列,码长小于码长门限的码块作为第二个队列。为方便描述,令每个队列中的码块按照增序排列。捆绑分组时依次轮番抽取不同队列中的码块作为一个分组,前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码块作为下一个分组的初始码块,直到捆绑分组过程遍历所***块。捆绑分组结果如图4所示。同样当存在多个码块或多个队列(队列数由配置的码长门限个数决定)时,可按照上述过程类推得到捆绑分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的设计,本发明还允许接收机自适应地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从而实现重叠捆绑分组与不重叠捆绑分组、离散捆绑分组与连续捆绑分组之间的自适应配置。自适应配置时,***为基站和终端规定自适应配置的规则,基站通过信令通知捆绑分组相关参数(辅助指示数据单元捆绑分组方式的参数),以协助终端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唯一的捆绑分组方式。其中,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可以由公共信令通知在广播消息或***信息中携带,也可由用户专用信令通知,即允许给不同的终端配置不同的捆绑分组方式。
对于重叠捆绑分组与不重叠捆绑分组之间的自适应配置,例如,***可以规定当接收的数据单元个数能被反馈ACK/NACK信息总比特数整除时,以不重叠的方式进行捆绑分组,否则以重叠的方式进行捆绑分组。此时基站可通过***广播通知反馈ACK/NACK信息的总比特数,则对于下行传输的上行反馈,终端可以根据下行传输的数据单元个数自适应地得到合适的捆绑分组方式。同样地,对于上行传输的下行反馈,基站也可以根据上行传输的数据单元个数自适应地得到合适的捆绑分组方式。
对于离散捆绑分组与连续捆绑分组之间的自适应配置,例如,***可以规定当多个数据单元的等效码率大小(可以通过数据单元的比特数、调制方式与基站为传输该数据单元所分配的资源块大小计算得到,这些信息均可以在基站调度过程中决定并通过下行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最大差别小于阈值门限时,则说明多个数据单元的译码性能近似,采用连续捆绑分组,否则采用离散捆绑分组,则对于下行传输的上行反馈,终端可以根据下行传输的数据单元个数自适应地得到合适的捆绑分组方式。同样地,对于上行传输的下行反馈,基站也可以根据上行传输的数据单元个数自适应地得到合适的捆绑分组方式。阈值门限可由基站通过广播消息进行通知。例如,***广播的阈值门限为0.1,对于某个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等效码率最大为0.9,等效码率最小为0.4,则码率最大差别为0.5,大于阈值门限,则该终端可以自适应地采用离散捆绑分组。
步骤204,终端以将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映射于无线帧中指定的资源位置的方式,将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反馈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HARQ反馈方法用于上行传输的下行反馈场景的实施例中,基站作为接收机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和/或基站广播或配置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捆绑分组,确定各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并将ACK/NACK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终端。
请参阅图5,本发明用于HARQ反馈的接收机包括:
接收数据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
捆绑分组模块,用于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确定差错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反馈差错模块,用于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接收数据模块、捆绑分组模块、确定差错模块和反馈差错模块的工作过程分别对应于本发明HARQ反馈方法的步骤101、102、103和104,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本发明HARQ重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接收机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步骤302,依据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所述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的方式;
步骤303,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步骤304,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实施例2
下面以下行传输的差错重传(发射机为基站,接收机为终端)为例,给出本发明HARQ重传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HARQ重传方法也可用于上行传输的差错重传场景(发射机为终端,接收机为基站)。
步骤401,基站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和/或基站读取预存储的与终端的约定规则,基站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和/或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与终端的约定规则可以预存储于基站中,基站通过读取的方式来获取约定规则。基站可以通过接收显示通知或者隐式通知的方式来获取捆绑分组相关参数。显示通知、隐式通知、以及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的具体内容与实施例1的步骤2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基站接收终端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步骤403,基站依据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
基站依据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的过程,与终端对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的过程类似,具体内容请参阅实施例1的步骤20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4,基站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基站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信息,从而确定需要进行重传的数据单元,实现方式如下。首先,以数据单元为单位,遍历搜索每个数据单元,当数据单元所在分组的ACK/NACK信息为ACK,则标记该数据单元为译码正确单元。当数据单元所在分组的ACK/NACK信息为NACK,则判断该数据单元是否与已标记为译码正确的数据单元相同;若是,则标记该数据单元为译码正确单元;若否,则标记该数据单元为译码错误单元,需要进行重传。例如,数据单元个数为3,捆绑分组方式为重叠捆绑分组,捆绑分组结果为A1={a1,a3},A2={a2,a3,a4},终端反馈的分组ACK/NACK信息对应的基站重传数据量如表3所示。当A1与A2的ACK/NACK信息不同时,重传数据单元为分组的子集,基站无需重传整个分组的所有数据单元,减少了重传的数据量。
表3分组ACK/NACK信息对应的重传数据量示例
分组ACK/NACK信息 重传数据单元
A1为ACK;A2为ACK 无重传
A1为ACK;A2为NACK 单元2,单元4
A1为NACK;A2为ACK 单元1
A1为NACK;A2为NACK 所有单元
步骤405,基站以将重传数据单元映射于无线帧中指定的资源位置的方式,向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单元。
重传数据单元的索引可以隐式通知的方式传送给终端。例如,需重传数据单元为第2个与第4个且需在相同时频资源上复用传输,***约定规则为按照索引升序排列数据包,终端即可按照数据单元2和4的顺序分离数据包,进行后续的处理;或需重传数据单元为第2个与第4个,但分别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约定规则为按照数据索引升序原则先后重传数据单元,则终端即可在索引较小的频域资源块上或索引较小的帧/子帧上接收数据单元2,而在索引较大的频域资源块上或索引较大的帧/子帧上接收数据单元4。重传数据单元的索引也可以显式通知的方式传送给终端,例如,在重传子帧的控制信道上,或直接在业务信道上数据传输的指定比特位,携带用于指示重传数据单元的索引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HARQ重传方法用于上行传输的差错重传场景的实施例中,终端作为发射机接收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息,并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和/或基站通过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发送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确定各个数据单元的译码差错情况,并将译码错误的数据单元重传给基站。
请参阅图7,本发明用于HARQ重传的发射机包括:
接收差错模块,用于接收接收机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解绑分组模块,用于依据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所述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的方式;
确定重传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发送重传模块,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接收差错模块、解绑分组模块、确定重传模块和发送重传模块的工作过程分别对应于本发明HARQ重传方法的步骤301、302、303和304,此处不再赘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重叠的方式对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节省了发射机差错重传的比特数量,对***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作用。以下给出一个实例。
给定单个终端反馈的ACK/NACK信息总比特数为3,某一终端有7个码块的ACK/NACK信息待反馈。假设每个码块的数据比特、码长和调制编码方式均相同,则多个码块的误码概率相同,由于多个码块的误码概率相同,采用连续分组捆绑即可。在以上基本假设的条件下将误码概率定量为10%和1%(10%和1%为常见误码概率),并比较重叠捆绑分组与非重叠捆绑分组的重传效率。
请参阅图8,每个分组的大小为3,相邻分组间重叠一个码块单元。对于非重叠捆绑分组,给定码块个数与反馈ACK/NACK信息总比特数,为了避免出现尺寸过大的分组,捆绑时应尽量保证多个分组的大小均衡,否则单个分组越大,单个分组的整体译码错误概率越高,单个分组越容易产生NACK,基站重传的数据量越大。根据以上分析,非重叠捆绑分组可选的方案有两种,如图8所示。
由此可以得到每种捆绑分组方式的平均重传数据量,以下给出重叠捆绑分组与非重叠捆绑分组情形下重传数据量的比较结果,比较结果以节省重传数据量的百分比呈现,即(非重叠捆绑分组重传数据量-重叠捆绑分组重传数据量/非重叠捆绑分组重传数据量),如表4所示。
表4重叠方案与非重叠方案的重传数据量比较结果
单码块误码率10% 单码块误码率1%
重叠方案与非重叠方案1 16% 21%
重叠方案与非重叠方案2 8% 11%
比较结果说明,与传统的非重叠捆绑分组相比,重叠捆绑分组显著减少了重传数据量,提升了重传效率。
结合以上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第一,由接收机将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以分组作为反馈ACK/NACK信息的单位,显著减少了HARQ反馈的反馈开销。
第二,发射机根据接收机反馈的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重传数据单元,由于相邻分组捆绑有重叠数据单元,发射机需重传数据单元的集合为分组的子集,显著降低了HARQ差错重传的数据量,提升了差错重传的效率。
第三,接收机采用离散方式对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提供更多的捆绑分组自由度,平衡各个分组的整体译码错误概率,减少单个分组反馈NACK信息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了发射机的重传数据量。
第四,以显示通知或隐式通知的方式传递捆绑分组相关参数,显示通知信令开销大但捆绑分组自由度也大,隐式通知信令开销小但分组自由度也小,通过显示和隐式的选择可以对信令开销和捆绑分组自由度综合考虑后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提升***的整体效率。
第五,提供自适应的捆绑分组配置方式,允许接收机自适应地选择重叠或非重叠、离散或连续的捆绑分组方式,减少了参数传递的信令开销,增加了接收机配置的灵活性。
第六,提供隐式通知的方式传递相关参数,避免数据信息被非法窃取,增加了***的保密安全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1)

1.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
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向所述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以接收和/或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接收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
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并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
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发射机的约定规则,并根据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接收和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
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
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发射机的约定规则;
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和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包括:
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所述分组排序后相邻分组包含至少一个相同的数据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包括:
将多个数据单元排序索引后捆绑分组,被捆绑至同一分组的多个数据单元的索引不相邻,且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不相邻的多个数据单元的索引间隔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组的个数为N,至少N-1个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的个数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包括:
若任一分组中所有数据单元均译码正确,则该分组的ACK/NACK信息为ACK,否则该分组的ACK/NACK信息为NACK。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包括:
以将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映射于无线帧中指定的资源位置的方式,将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反馈给发射机。
12.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接收机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依据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所述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的方式;
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的确定过程,包括:以接收和/或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接收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并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
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接收机的约定规则,并根据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接收和读取的方式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包括:
通过接收到的公共信令或用户专用信令获取所携带的捆绑分组相关参数信息;
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接收机的约定规则;
根据捆绑分组相关参数和约定规则确定数据单元的捆绑分组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包括:
对ACK/NACK信息为NACK的分组,确定所捆绑的与译码正确的数据单元不同的数据单元为重传数据单元,所述译码正确的数据单元包括ACK/NACK信息为ACK的分组所捆绑的所有数据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的步骤,包括:
以将所述重传数据单元映射于无线帧中指定的资源位置的方式,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的步骤,还包括:
在无线帧的控制信道或业务信道上向接收机传送重传数据单元的索引信息。
20.一种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单元;
捆绑分组模块,用于将多个数据单元进行捆绑分组,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
确定差错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分组中数据单元的译码结果,确定相应分组的ACK/NACK信息;
反馈差错模块,用于向发射机反馈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21.一种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差错模块,用于接收接收机反馈的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
解绑分组模块,用于依据已确定的捆绑分组方式,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所述捆绑分组方式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被捆绑至多个分组中的方式;
确定重传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分组的ACK/NACK信息确定相应分组所捆绑的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单元;
发送重传模块,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单元。
CN201611063615.4A 2016-11-25 2016-11-25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Active CN108111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3615.4A CN108111262B (zh) 2016-11-25 2016-11-25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US16/464,204 US10880051B2 (en) 2016-11-25 2017-11-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RQ feedback and retransmission
KR1020197011499A KR102499058B1 (ko) 2016-11-25 2017-11-23 Harq 피드백 및 재송신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7/013421 WO2018097619A1 (en) 2016-11-25 2017-11-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rq feedback and re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3615.4A CN108111262B (zh) 2016-11-25 2016-11-25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262A true CN108111262A (zh) 2018-06-01
CN108111262B CN108111262B (zh) 2022-04-15

Family

ID=6219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3615.4A Active CN108111262B (zh) 2016-11-25 2016-11-25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0051B2 (zh)
KR (1) KR102499058B1 (zh)
CN (1) CN108111262B (zh)
WO (1) WO201809761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7607A (zh) * 2018-10-17 2019-02-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高效可靠传输控制方法和***
CN112769527A (zh) * 2020-12-30 2021-05-07 鹏城实验室 基于码块组的harq-ack反馈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176430A (zh) * 2021-01-26 2022-10-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65176B1 (en) * 2019-12-18 2022-03-01 Wells Fargo Bank, N.A.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o provide anonymous feedbac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959A (zh) * 2006-03-10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其装置和***
CN101795177A (zh) * 2009-02-04 2010-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确认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US20120002657A1 (en) * 2009-03-25 2012-01-05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543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4662831A (zh) * 2012-09-28 2015-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编码
WO2016159230A1 (ja) * 2015-04-02 2016-10-0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4791A (en) * 1995-11-07 1997-11-04 Nec Usa, Inc.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TM access channels
AU2001271609A1 (en) * 2000-06-30 2002-01-14 Kanad Gho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reliable byte stream transport
WO2012127591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移動局、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003229A1 (ko) 2014-07-03 2016-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면허 대역을 통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992004B2 (en) * 2015-02-03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cluster level HARQ
US10270579B2 (en) 2015-02-05 2019-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CK/NACK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959A (zh) * 2006-03-10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其装置和***
CN101795177A (zh) * 2009-02-04 2010-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确认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US20120002657A1 (en) * 2009-03-25 2012-01-05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543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4662831A (zh) * 2012-09-28 2015-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编码
WO2016159230A1 (ja) * 2015-04-02 2016-10-0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7607A (zh) * 2018-10-17 2019-02-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高效可靠传输控制方法和***
CN112769527A (zh) * 2020-12-30 2021-05-07 鹏城实验室 基于码块组的harq-ack反馈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176430A (zh) * 2021-01-26 2022-10-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93993A1 (en) 2019-12-26
CN108111262B (zh) 2022-04-15
KR20190078570A (ko) 2019-07-04
KR102499058B1 (ko) 2023-02-14
US10880051B2 (en) 2020-12-29
WO2018097619A1 (en)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6660B (zh)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CN104202133B (zh) 用于通信***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设备
CN101488832B (zh) 信道检测及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CN102447538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
CN105450369B (zh) 基于tdd的无线通信***中用于ack/nack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89015A (zh)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639398A (zh) Harq-ack反馈码本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65338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6549734A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7347002A (zh)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789851A (zh) 一种多载波***及其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
CN108011696A (zh) 重传反馈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199961A (zh) 一种采用发送分集技术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
CN108111262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和重传的方法及接收机、发射机
CN104365139B (zh)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CN106788912A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3095433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US20200322088A1 (en) Data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534526A (zh) 用于低延迟确认的***和方法
CN103795510A (zh) 传输harq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33637A (zh) 用于载波聚合***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3314549A (zh) 一种应答信息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135353B (zh)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CN101674164A (zh) 反馈ack/nack信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