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3608A -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3608A
CN108023608A CN201711260905.2A CN201711260905A CN108023608A CN 108023608 A CN108023608 A CN 108023608A CN 201711260905 A CN201711260905 A CN 201711260905A CN 108023608 A CN108023608 A CN 108023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tting
power
coupler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09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3608B (zh
Inventor
罗迤宝
李林
高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2609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3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2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3608A/zh
Priority to US16/769,751 priority patent/US1146312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9489 priority patent/WO2019109723A1/zh
Priority to EP18886202.3A priority patent/EP3723294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3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3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1Suppression of signals in the return path, i.e. bidirectional 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04L5/1453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of modulatio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全时双工***,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LNA、模式判断单元、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幅相单元;其中,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且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模式判断单元根据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通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或者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如此,有效消除全时双工***的自干扰,并保证LNA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时双工也叫同频同时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CCFD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频率,同时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使得无线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提高了一倍。CCFD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收发同时同频,CCFD发射机的发射信号会对本地接收机产生干扰,因此,使用CCFD的首要工作是抑制强自干扰,自干扰消除能力将直接影响CCFD***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时双工(CCFD)***、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实现有效消除CCFD***的自干扰,并保证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时双工***,包括:
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LNA)、模式判断单元、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幅相单元;
其中,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且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所述模式判断单元电连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幅相单元;
所述模式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通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时双工电路,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低噪声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对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全时双工***的终端,包括:全时双工电路、接收天线、接收通道、低噪声放大器、发射天线以及发射通道;所述接收通道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
其中,所述全时双工电路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所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对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全时双工***的控制方法,所述全时双工***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且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根据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且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全时双工***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全时双工***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CFD***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LNA、模式判断单元、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幅相单元;其中,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且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模式判断单元电连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分别电连接幅相单元;模式判断单元根据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通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或者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分段处理幅相调整的方式,实现有效消除CCFD***的自干扰,避免由于CCFD***的收发天线隔离度小、固有相位多变而带来的LNA失真问题,从而保证LNA的正常工作。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CFD***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CFD***的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RSSI为依据进行幅相调整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RSSI为依据进行幅相调整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进行幅相调整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用于CCFD***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点对点场景CCFD***的自干扰消除研究中,根据干扰消除方式和位置的不同,有以下三种自干扰消除技术:天线干扰消除、射频干扰消除、数字干扰消除。天线干扰消除主要是利用天线的位置是收发天线相差1/2信号波长的距离,使得接收通道接收到的两路发射信号相位相差180°,从而相互抵消互扰。射频干扰消除是利用发射信号分路出的信号和接收信号做合路后进行调幅调相,使得接收合路的发射信号与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发射信号的相位相反,抵消接收通道中的发射信号。数字干扰消除主要用于发射通道泄露到接收通道的信号不大,RSSI可以解析,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把发射的噪声通过数字处理滤出,但是如果出现发射通道泄露到接收通道的信号过强,接收信号被发射泄露信号湮灭或者LNA出现失真的情况,单单靠数字干扰消除很难达到效果。
在5G***的无线基站侧,基站天线在架设好之后,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收发电路的阻抗匹配以及收发通道的相位的相对位置出现大范围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可以采用射频干扰消除方式。然而,针对天线不是固定部署的CCFD***,例如,移动终端、车载***等,这类CCFD***的收发天线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比如,移动终端被手握持、车载***的天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晃动等,导致收发天线的相位在短时间内会有较大的波动,造成对消发射***工作不稳定,在接收通道会有瞬时大功率波动。而且,LNA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导致处理对消的***发生故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CCFD***、CCFD电路以及用于CCFD***的控制方法,实现有效消除CCFD***的自干扰,并避免由于CCFD***的收发天线隔离度小、固有相位多变而带来的LNA失真问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CFD***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CCFD***包括:接收天线107、发射天线108、发射通道109、LNA 106、模式判断单元101、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以及幅相单元104。其中,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电连接在接收天线107和LNA 106之间,且电连接在发射天线108和发射通道109之间;模式判断单元101分别电连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以及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以及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分别电连接幅相单元104。
其中,模式判断单元101根据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通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或者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控制幅相单元104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模式判断单元101在判断出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一功率范围时,通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控制幅相单元104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在判断出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二功率范围时,通知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控制幅相单元104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其中,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换言之,当信号发射功率较大时,采用前置的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的输出结果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当信号发射功率较小时,采用RSSI作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本实施例的CCFD***可以为基站或者移动终端。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CCFD***还可以包括:发射功率检测单元105,发射功率检测单元105电连接在发射通道109和发射天线108之间,且电连接模式判断单元101;发射功率检测单元105检测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射功率发送给模式判断单元101。比如,发射功率检测单元105可以包括一个耦合电路,耦合电路检测到信号发射功率后,可以将检测到的信号发射功率上报给模式判断单元101。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CFD***的示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CCFD***还可以包括:接收通道111,接收通道111电连接在接收天线107和LNA 106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可以包括:第一耦合器201、第二耦合器202以及第一合路器203;第一耦合器201和第二耦合器202分别电连接第一合路器203;第一耦合器201电连接到接收天线107和接收通道111之间,并将泄露到接收通道111的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203;第二耦合器202电连接到发射天线108和发射通道109之间,并将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203;第一合路器203对发射信号和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如图2所示,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2还可以包括:功率检测控制器204,功率检测控制器204电连接模式判断单元101、第一合路器203以及幅相单元104,功率检测控制器204在接收到模式判断单元101的通知后,根据第一合路器203的输出功率,控制幅相单元104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本示例中,功率检测控制器204以第一合路器203的输出功率为依据确定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方式,然后,控制幅相单元104根据该调整方式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如此,在LNA 106之前完成泄露到接收通道111内的发射信号的对消闭环控制。
本实施例中,发射功率检测单元105检测到信号发射功率上报给处理器,然后,由处理器上运行的模式判断单元101根据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进行幅相调整依据的控制;其中,在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一功率范围时,通知功率检测控制器204以第一合路器203的输出功率为依据控制幅相单元104;在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二功率范围时,通知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以RSSI为依据控制幅相单元104。其中,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在接收到模式判断单元101的通知启动后,以RSSI为依据确定如何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并据此控制幅相单元104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CCFD***还可以包括:对消单元112以及对消功分单元110;其中,对消单元112电连接接收通道111、LNA 106以及幅相单元104,对消功分单元110电连接发射功率检测单元105、发射通道109以及幅相单元104。对消功分单元110用于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发射对消信号;对消单元112用于对接收通道111的接收信号以及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对消处理。
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可以根据接收使用LNA 106的最大输入功率(即1db压缩点功率)以及CCFD***的接收天线107和发射天线108的隔离度确定。比如,可以将接收使用LNA 106的1db压缩点功率以及接收天线107和发射天线108的隔离度之和确定为功率范围划分参考值,然后,根据该功率范围划分参考值确定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示例性地,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还可以结合功率范围划分参考值和***容错功率值确定,其中,***容错功率值可以包括防止***乒乓切换的缓冲值和批量器件离散值。例如,功率范围划分参考值为A,***容错功率值为C,则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可以为A+C,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可以为A,其中,C可以等于防止***乒乓切换的缓冲值和批量器件离散值之和。
举例而言,一个LNA的最大输入功率(即LNA的1db压缩点功率)是5dBm,CCFD***发射的最大功率是27dBm,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隔离度为13dBm,理论上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功率为27-13=14dBm,这个功率是接收通道能收到的最大功率,即使对消相位叠加同向后接收通道的最大功率不超过14dBm。理论上当接收通道的功率小于5dBm时可以保证LNA的线性工作,发射功率在5+13=18dBm时可能会发射失真,那么发射功率在18dBm至27dBm区间可能导致LNA失真。以此推断18dBm可以作为功率范围划分参考值,此外再根据***容错功率值(主要包括防止***切换乒乓切换的缓冲值和批量器件离散值),可以确定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从而给发射对消信号的幅相调整选择依据提供参照。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分段处理幅相调整的方式,在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较强时,相对的波动会对RSSI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此时接收信号相对发射信号一般较弱,接收信号淹没在发射对消没有处理掉的噪声功率中,失去了RSSI判据,此时通过在LNA之前设置的判断相位的检测点(即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在LNA发生失真之前先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得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在进入LNA之前被对消。在信号发射功率较小,接收信号较强时,可以采用RSSI作为依据更精准地控制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下面分别对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方式、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方式进行说明。
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方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RSSI为依据进行幅相调整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RSSI为依据进行幅相调整的流程图。下面以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基站天线在架设好之后,收发天线(即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的距离、收发电路的阻抗匹配以及收发通道(即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的相位的相对位置出现大范围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如图3所示,可以采用典型的射频相位对消CCFD技术。
如图3所示,S301、从发射射频信号中分出一路对消同源信号(即上述的发射对消信号);S302、对对消同源信号进行调幅调相;S303、对调幅调相后的对消同源信号进行反相;S304、将反相后的信号与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合路处理,以对消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干扰;S305、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经过LNA处理;S306、检测RSSI,并以RSSI为依据分析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并提供相位和幅度调整控制,反馈到S302中对对消同源信号的幅相调整。
下面基于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CCFD***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过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CCFD***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过程可以包括:
S401、发射天线108将发射信号传到远端;
S402、远端接收到发射信号;
S403、发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107泄露到接收通道111中,因此,接收通道111除了接收到远端传来的接收信号,还接收到泄露的发射信号,该发射信号就是接收通道111内的噪声;
S404、对消功分单元110(比如,耦合器)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一路对消同源信号(即发射对消信号),并传输给幅相单元104,进行调幅调相;
S405、对消单元112(比如,合路器)进行对消发射信号的处理,即将接收天线107收到的接收信号和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S406、对消处理后的信号经过LNA 106;
S407、RSSI检测幅相调整单元103通过零中频变频调制解调后解析RSSI;
S408、依据RSSI分析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给幅相单元104提供相位和幅度的调整控制;
S409、幅相单元104调整分路出的对消同源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并将调整后的对消同源信号提供给对消单元112进行对消处理,从而实现对消闭环控制。
在本方式中,基站***把CCFD的相位对消反馈用RSSI来做判断,通过移相器(即幅相单元104)的变化读取RSSI的值来确认移相器的调整范围。RSSI作为射频对消方式的最终判据,优点是即时简单,采用最根源的数据确保CCFD的效果,但缺点是接收LNA的饱和失真会极大影响CCFD的实际效果,而且在LNA饱和状态,移相器的调整范围有可能无法使RSSI数据恢复判据辨识范围。当基站侧存在上述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收发天线的距离等方法规避,但在终端产品(比如,手机等)中由于产品尺寸的限制,甚至收发使用同一个天线,手握对天线的相位改变较大,而且发生的场景也比较频繁,终端电路的调谐器(tuner)改变也会对收发天线的相位改变较大,因此,采用CCFD技术接收LNA饱和失真带来的RSSI数据失真会使移相器的移相控制跑飞。
下面对RSSI作为调整发射用于对消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发射信号的幅度相位的判据的原因进行说明。
CCFD***的接收通道不仅接收到了远端发来的信号,还接收到了自己发射出来的信号,这个发射信号对于接收通道来说是噪声,如果这个噪声足够的强,就会湮没掉接收的远端信号,恶化接收通道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而RSSI就是这个信噪比的指标。由此可见,RSSI和CCFD发射功率对消不是直接关系,对消后的发射功率大小是RSSI的噪声分母的一部分。
假设对消发射分路和接收通道的相位反向(相位差180°),对消分路功率和接收通道从发射接收到的发射信号幅度一样,则发射通道通过天线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会被全部消除。
RSSI可以表示为:RSSI=接收信号/(基础噪声+发射泄露噪声)。
由此可以看到RSSI和发射泄露噪声的关联,当RSSI恶化时启动对消分路的发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调整,如果RSSI得到改善,则可判断导致RSSI恶化原因是发射泄露噪声带来的影响,启动幅度和相位的调整,减小了发射泄露噪声,从而减小了RSSI的分母。上述调整方式针对基站天线相对位置固定、发射通道相对接收通道的相位变化不大,只需微调的***是比较适用的,但如果收发通道受外部负载阻抗变化,相位变化较大的场景下,RSSI作为调整幅相判据就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在收发天线间隔很小的***(例如终端手持***),收发信号的隔离度相对基站要小很多,CCFD的特点是接收发射同时同频,发射信号势必会泄露到接收通道,如果天线收发隔离较小,那么发射信号泄露到接收通道幅度要大,如果在接收LNA之前没有及时对消发射泄露信号,LNA会有出现饱和的情况出现,此时LNA工作在非线性状态,此时的RSSI一定是恶化的,而且无法判断出幅相调整的方向,这样会迟滞幅相调整对消发射泄露的速度。由于幅相调整的判据是在LNA之后得到的,因此LNA失真的影响会直接传递给RSSI,给调整幅相的判据造成干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幅相调整的精准性,甚至会导致幅相调整的振荡失判。
问题二、收发天线相对相位变化较大的***中,如果使用RSSI作为幅相调整的判据,***的RSSI会因为天线的相位变化而恶化,甚至出现噪声高于接收信号的情况,尽管可以通过幅相再次调整使得RSSI趋回正常,但如果噪声过强,相位左右移动都无法改善RSSI,此时以RSSI为判据就会使***丧失判断的方向。
由上述两个问题可见,CCFD***收发天线间隙较小、固有相位多变会带来LNA失真的问题,对于RSSI作为幅相调整的判据造成干扰。
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方式:
在本方式中,不使用RSSI作为幅相调整的依据,而将判断相位的检测点前移到LNA之前,在发生大功率阻塞LNA之前提前调整移相器,从而达到收发对消,保证LNA的正常工作。
下面基于图2和图5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CCFD***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过程。如图5所述,上述过程可以包括:
S501、发射天线108将发射信号传到远端;
S502、远端接收到发射信号;
S503、发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107泄露到接收通道111中,因此,接收通道111除了接收到远端传来的接收信号,还接收到泄露的发射信号,该发射信号就是接收通道111内的噪声;
S504、第一耦合器201对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耦合,将泄露到接收通道111的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203;
S505、对消功分单元110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一路对消同源信号(即发射对消信号),并传输给第二耦合器202和幅相单元104;
S506、第二耦合器202进行功率耦合,将从发射通道109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203;
S507、第一合路器203对泄露到接收通道111的发射信号和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S508、功率检测控制器204检测合路后的输出功率,并将输出功率作为发射对消信号的幅相调整依据,给幅相单元104提供相位和幅度的调整控制;
S509、幅相单元104调整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从而在LNA 106之前实现对消闭环控制。
S510至S512与图4中的S405至S407类似,故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分别通过耦合器(第一耦合器201、第二耦合器202)得到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和从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然后通过第一合路器对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和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合路后的输出功率作为发射对消信号的幅相调整依据。
在本方式中,在LNA发生失真之前首先调整发射对消分路的幅相,使得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在进入LNA之前都被对消。
如图5所示,构建一个在LNA之前完成发射信号对消的闭环控制,这样控制幅相调整的判据提前到LNA之前,从而可以规避发射大功率收发天线相位有较大波动时RSSI无法判断的问题。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CFD电路,包括:
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其中,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第一合路器;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第一合路器对发射信号和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本实施例的CCFD电路还可以包括:功率检测控制器,功率检测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合路器以及幅相单元,根据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控制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的CCFD电路的相关说明可以参照上述CCFD***的相关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全时双工***的终端,包括:全时双工电路、接收天线、接收通道、LNA、发射天线以及发射通道;接收通道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
其中,全时双工电路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第一合路器;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第一合路器对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幅相单元;全时双工电路还可以包括:功率检测控制器,功率检测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合路器以及幅相单元;功率检测控制器根据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控制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CCFD***的终端的相关说明可以参照上述CCFD***的相关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CCFD***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CCFD***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LNA以及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且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获取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
S602、根据CCFD***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S602可以包括:
当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一功率范围时,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
当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二功率范围时,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其中,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
其中,CCFD***还可以包括:接收通道;接收通道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第一合路器;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接收通道之间;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到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
其中,在以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通过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
通过第二耦合器将从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第一合路器;
通过第一合路器对发射信号和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获取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其中,在以RSSI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接收通道的接收信号和从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通过LNA处理合路后的信号;
根据LNA处理后的信号,获取RSSI。
其中,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可以根据接收使用LNA的1db压缩点功率以及CCFD***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隔离度确定。
关于本实施例的方法的相关处理流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LNA、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LNA之间,且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CCFD***的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装置。存储器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比如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示例中,存储器可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上述通信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CCFD***的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或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全时双工***,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模式判断单元、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幅相单元;
其中,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且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所述模式判断单元电连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以及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幅相单元;
所述模式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通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通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包括:
所述模式判断单元在判断出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一功率范围时,通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
在判断出所述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二功率范围时,通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发射功率检测单元,所述发射功率检测单元电连接在所述发射通道和所述发射天线之间,且电连接所述模式判断单元;所述发射功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射功率发送给所述模式判断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
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到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接收通道之间,并将泄露到所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到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对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还包括:功率检测控制器,所述功率检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模式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合路器以及所述幅相单元;所述功率检测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模式判断单元的通知后,根据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接收使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大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隔离度确定。
7.一种全时双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接收天线和低噪声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在发射天线和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对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功率检测控制器,所述功率检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以及幅相单元;所述功率检测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9.一种用于全时双工***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时双工电路、接收天线、接收通道、低噪声放大器、发射天线以及发射通道;所述接收通道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
其中,所述全时双工电路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所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对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幅相单元;所述全时双工电路还包括:功率检测控制器,所述功率检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以及所述幅相单元;所述功率检测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幅相单元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11.一种用于全时双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时双工***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且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全时双工***的信号发射功率所属的功率范围,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包括:
当所述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一功率范围时,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或者,
当所述信号发射功率满足第二功率范围时,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时双工***还包括: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
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到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接收通道之间;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到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的输出功率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泄露到所述接收通道的发射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
通过所述第二耦合器将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合路器;
通过所述第一合路器对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获取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发射对消信号合路处理后的输出功率,作为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依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为依据调整所述发射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接收通道的接收信号和从所述发射通道分路出的发射对消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通过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处理合路后的信号;
根据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处理后的信号,获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范围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二功率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接收使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大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隔离度确定。
1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功率检测幅相调整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且电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发射通道之间;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全时双工***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用于全时双工***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60905.2A 2017-12-04 2017-12-04 全时双工***、电路、终端、控制方法及可读介质 Active CN108023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0905.2A CN108023608B (zh) 2017-12-04 2017-12-04 全时双工***、电路、终端、控制方法及可读介质
US16/769,751 US11463124B2 (en) 2017-12-04 2018-10-09 Full-time duplex system, full-time duplex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PCT/CN2018/109489 WO2019109723A1 (zh) 2017-12-04 2018-10-09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EP18886202.3A EP3723294A4 (en) 2017-12-04 2018-10-09 FULL DUPLEX SYSTEM, FULL DUPLEX CIRCUIT, AND ORDERING PROCED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0905.2A CN108023608B (zh) 2017-12-04 2017-12-04 全时双工***、电路、终端、控制方法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3608A true CN108023608A (zh) 2018-05-11
CN108023608B CN108023608B (zh) 2020-03-06

Family

ID=6207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0905.2A Active CN108023608B (zh) 2017-12-04 2017-12-04 全时双工***、电路、终端、控制方法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3124B2 (zh)
EP (1) EP3723294A4 (zh)
CN (1) CN108023608B (zh)
WO (1) WO201910972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872A (zh) * 2018-06-27 2018-11-3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放站带内波动校准方法和***
WO2019109723A1 (zh) * 2017-12-04 2019-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CN110166078A (zh) * 2019-05-13 2019-08-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分形微带耦合器组的同时同频全双工单天线中继***
CN111614364A (zh) * 2020-05-22 2020-09-01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rfid读写器及其载波抑制方法
CN112769454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装置、同时同频全双工***和无线终端
CN113114279A (zh) * 2021-04-13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5631B2 (en) * 2021-03-15 202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ception or compensating for attenuation of GNSS signals during water immersion activiti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655A (zh) * 2012-01-21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对消的方法、装置和一种滤波器
CN103580720A (zh) * 2013-11-20 2014-02-12 东南大学 一种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抵消装置
CN103973349A (zh) * 2013-01-30 2014-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及***
US20160156453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CN106330241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放大集成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6016A (en) * 1981-11-27 1983-09-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VHF Sensor in-band radio relay
GB9423027D0 (en) * 1994-11-15 1995-01-04 Univ Bristol Full-duplex radio transmitter/receiver
US5691978A (en) * 1995-04-07 1997-11-25 Signal Science, Inc. Self-cancelling full-duplex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9934502A1 (de) * 1999-07-22 2001-01-25 Siemens Ag Funksende- und -empfangsgerät
US6539204B1 (en) * 2000-09-29 2003-03-25 Mobilian Corporation Analog active cancellation of a wireless coupled transmit signal
US6915112B1 (en) * 2000-11-12 2005-07-05 Intel Corporation Active cancellation tuning to reduce a wireless coupled transmit signal
CN101222694A (zh) * 2007-01-09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射频干扰的双模手机和射频干扰的抑制方法
US9325433B2 (en) * 2010-02-06 2016-04-26 Ultrawave Labs, Inc. High dynamic range transceiver
IL206008A0 (en) * 2010-05-27 2011-02-28 Amir Meir Zilbershtain Transmit rece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20140169236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Kumu Networks Feed forward signal cancellation
WO2014113725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Kumu Networks Tuning algorithm for multi-tap signal cancellation circuit
CN103427874B (zh) 2013-09-03 2015-03-11 电子科技大学 多径环境下大发射功率同时同频自干扰抵消***及方法
US9820311B2 (en) * 2014-01-30 2017-11-14 Amir Keyvan Khandani Adap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201418814D0 (en) * 2014-10-22 2014-12-03 Analog Devices Technology Full duplex radio
CN104617981B (zh) * 2015-01-19 2017-03-29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谱估计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US9722713B2 (en) * 2015-06-26 2017-08-01 Intel IP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 of analog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6230545B (zh) * 2015-07-31 2020-08-1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确定信道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6170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信号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08B (zh) * 2017-12-04 2020-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时双工***、电路、终端、控制方法及可读介质
CN111431622B (zh) * 2020-03-20 2022-09-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电融合的连续波雷达泄漏干扰消除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655A (zh) * 2012-01-21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对消的方法、装置和一种滤波器
CN103973349A (zh) * 2013-01-30 2014-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及***
CN103580720A (zh) * 2013-11-20 2014-02-12 东南大学 一种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抵消装置
US20160156453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CN106330241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放大集成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长青: "面向5G终端的同时频全双工干扰消除分析", 《邮电设计技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9723A1 (zh) * 2017-12-04 2019-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US11463124B2 (en) 2017-12-04 2022-10-04 Zte Corporation Full-time duplex system, full-time duplex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CN108923872A (zh) * 2018-06-27 2018-11-3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放站带内波动校准方法和***
CN108923872B (zh) * 2018-06-27 2020-09-22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放站带内波动校准方法和***
CN110166078A (zh) * 2019-05-13 2019-08-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分形微带耦合器组的同时同频全双工单天线中继***
CN112769454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装置、同时同频全双工***和无线终端
CN111614364A (zh) * 2020-05-22 2020-09-01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rfid读写器及其载波抑制方法
CN113114279A (zh) * 2021-04-13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13114279B (zh) * 2021-04-13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89203A1 (en) 2020-12-10
WO2019109723A1 (zh) 2019-06-13
CN108023608B (zh) 2020-03-06
US11463124B2 (en) 2022-10-04
EP3723294A1 (en) 2020-10-14
EP3723294A4 (en) 202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3608A (zh) 全时双工***、全时双工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CN103907290B (zh) 用于发射机至接收机抑制的阻抗平衡
KR101083531B1 (ko) 송수신 신호 분리를 위한 결합장치 및 제어방법
AU201723023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edance measurement and adaptive antenna tuning
US9178264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185427B1 (en)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 of hybrid coupler based analog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EP0923811B1 (en) Circulator usage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radios
CN102291156A (zh) 减少共用天线带内干扰的***和方法
EP2933927A1 (en) Self-adaptive 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receiver
CN103828247A (zh) 无线设备中的阻抗匹配电路的自适应调谐
DE102006037501A1 (de) Tes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iefern eines Empfängerüberlastungsschutzes während eines Testens von Sendeempfängern
WO2012045526A1 (de) Vorrichtung zur drahtlosen informationsübertragung,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zur drahtlosen informationsübertragung sowie verfahren zur impedanzanpassung
CN105763221B (zh) 一种射频电路及干扰抑制方法
CN106063140A (zh) 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US20170257157A1 (en) Base station signal matching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438279B2 (en) Wireless device with adaptively-tunable electrically-small antennas
US11705935B2 (en) Antenna interface arrangement
US20170012600A1 (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device
CN103888169A (zh) 一种超短波接收信道的增益控制方法
US20140242924A1 (en) Adaptive mode optimizer and mode shifter
WO20141646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bsorbed power calibration for ue
Nightingale et al. R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 key technology to support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KR102041049B1 (ko) 새로운 구조의 pimd 간섭 저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CN108270463A (zh) 射频前端装置
CN117559132A (zh) 射频天线结构、电子设备和射频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