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6530B -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6530B
CN108016530B CN201711311253.0A CN201711311253A CN108016530B CN 108016530 B CN108016530 B CN 108016530B CN 201711311253 A CN201711311253 A CN 201711311253A CN 108016530 B CN108016530 B CN 108016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ing mechanism
car door
guide rail
guide
sunp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12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6530A (zh
Inventor
陈雪
韩丽华
段琪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3112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6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6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6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6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6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06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he sub-units or components being doors, windows, openable roofs, lids, bonnets, or weather strips or sea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8Transportation, conveyor or haulag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assembly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能够对不同车型的车辆依次有序进行车门拆卸、车门附件的装配、车门合装的操作,车门拆卸工作台用于对车门进行拆卸,通过设置空中转运线能够实现车门在空中转运,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能实现车门转运线路在空中转运线与车门预装线之间的切换,车门预装线能够实现在移动过程中对车门附件依次进行装配,能有效防止工位堆积,通过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能够实现将携带有车门的移动机构下放到合装工位、以及将移动机构复位至空中转运线上,可循环往复进行,大大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车间上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流水线,特别是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背景技术
汽车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仪表台、座椅的安装,通常将车门拆卸下来,转运到车门装配线进行车门附件的装配,待车身完成仪表台、座椅的安装后,再将组装好的车门转运到指定安装工位进行装配。
车门的拆取及存放需要较大的物料存储区,同时需要配备专用工位器具用于车门的存放;由于车门重量较大,车门的转运也给生产线的安排带来困难。
其中,拆卸车门后,需要人工通过工位器具将拆下的车门推到指定工位,进行车门附件的安装。车门附件安装完成后,再由人工通过工位器具将其运输至合装线进行车门与车身的组装。车门存储需要空间大,而且车门拆卸流转耗费人工。
还有的车型,由于场地空间有限,不便于拆卸车门,直接随车装配车门附件。然而,随车装配车门附件,造成工位堆积,人员操作空间不足,操作节拍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兼容不同车型的车门的拆卸、车门附件的装配以及合装,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包括车门拆卸工作台、第一升降机构、车门预装线、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空中转运线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车门预装线的输入端、输出端;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三升降机构之间、第三升降机构与第四升降机构之间、以及第四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之间均设置有空中转运线;所述车门拆卸工作台固定设置在空中转运线的下方,且位于第四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之间;
其中,车门预装线包括第一吊挂支架和第一导轨A,所述第一导轨A通过第一吊挂支架与生产车间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空中转运线包括第二吊挂支架和第一导轨B,所述第一导轨B通过第二吊挂支架与生产车间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车门预装线上的导轨机构和空中转运线上的导轨机构均包括第一导轨;
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均包括可以上升或下降的升降导轨,升降导轨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可与第一导轨A的某一端或或第一导轨B的某一端对接;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可沿第一导轨A或第一导轨B或升降导轨滑移。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车门拆卸工作台包括空中踏台、第一固定支架和机械手,所述空中踏台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空中转运线的第二吊挂支架上,机械手固定设置在空中踏台上方的第二吊挂支架上。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机械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机械手相对的布置在第一导轨B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都还包括立柱、驱动工作台、驱动总成、传动带、配重块和升降支架,所述立柱设置为两个,两个立柱相对的竖直固定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驱动工作台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的顶部,驱动总成固定设置在驱动工作台上,传动带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传动带的另一端经过驱动总成与升降支架连接,各个所述升降导轨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升降支架的底面。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升降导轨上固定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和/或停止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升降导轨的两端,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包括限位开关或位置传感器,所述停止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支架、气缸安装座、气缸和限位销,第二固定支架呈L形,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升降导轨的中间部位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升降导轨的一侧,且通过气缸安装座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限位销的一端可与沿升降导轨滑移的移动机构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小车组和吊具,小车组设于吊具的上方,小车组包括滑动组件和竖直设置的第一吊杆,滑动组件与第一导轨A或第一导轨B滑动连接,第一吊杆的上端与滑动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吊具固定设置在第一吊杆的下端;第一吊杆的一侧可与限位销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吊挂支架的底部和/或第二吊挂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四固定支架、电机减速机、摩擦轮和导向轮组件,第四固定支架为倒置的U形框架,U形框架的相对两侧边设置在第一导轨的相对两侧,电机减速机、导向轮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U形框架的相对两侧边上,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摩擦轮相连接,导向轮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导向轮,导向轮通过连接块与U形框架相连,导向轮的轴心线和摩擦轮的轴心线均竖直设置,导向轮与摩擦轮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吊杆上设置有驱动对接部,且驱动对接部可与摩擦轮和导向轮同时接触。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挂支架的底部和/或第二吊挂支架的底部,第二导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平衡轨和一个第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导轨A的两侧和/或第一导轨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衡轨,第三固定支架设置为倒置的U形框架,第三固定支架的相对两侧边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平衡轨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吊杆和水平设置的平衡撑,每个吊具的顶部均固定设置第二吊杆和平衡撑,第二吊杆与平衡撑相垂直,第二吊杆与第一吊杆固定连接,平衡撑的两端上与两个平衡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滚轮,第三滚轮沿平衡轨滑移。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吊具的顶部与小车组之间连接有防护链条。
如上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轨A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导轨B的安装高度。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车辆移至车门拆卸工作台,进行两侧车门的拆卸,并将两侧的车门放置到移动机构上;然后移动机构携带车门经空中转运线移至第一升降机构处,第一升降机构运行并使升降导轨与空中转运线的第一导轨B对接,从而移动机构移至升降导轨上;接着,第一升降机构运行并使升降导轨与车门预装线的第一导轨A对接,从而使移动机构移至空中转运线上,进行车门附件的装配;当车门附件装配完成并预装完成的车门随移动机构移至车门预装线的线尾时,第二升降机构运行使升降导轨与车门预装线的第一导轨A对接,从而将移动机构移至升降导轨上;再然后,第二升降机构运行使升降导轨与空中转运线的第一导轨B对接,从而将移动机构移至空中转运线;在移动机构先后经过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时,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分别将移动机构装载并移至底面合装工位,先后将预装好的车门装配到车辆的两侧;最后,第四升降机构将空载的移动机构送至空中转运线的第一导轨B上,并经空中转运线运输至车门拆卸工作台处,如此循环往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车门装配用输送***,能够对不同车型的车辆依次有序进行车门拆卸、车门附件的装配、车门合装的操作,车门拆卸工作台用于对车门进行拆卸,通过设置空中转运线能够实现车门在空中转运,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能实现车门转运线路在空中转运线与车门预装线之间的切换,车门预装线能够实现在移动过程中对车门附件依次进行装配,能有效防止工位堆积,通过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能够实现将携带有车门的移动机构下放到合装工位、以及将移动机构复位至空中转运线上,其中,将移动机构下放到合装工位,能够便于作业人员进行车门合装,将移动机构复位至空中转运线并经该空中转运线移动至车门拆卸工作台处,再次循环使用,由此可循环往复进行车门的转运,大大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车间上部空间,节省了大量的因存储车门而导致的地面空间占用,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5是第一导轨A或第二导轨B与移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移动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移动机构与第一导轨A或第一导轨B相连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小车组与驱动机构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停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门拆卸工作台,101-空中踏台,102-第一固定支架,103-机械手,2-第一升降机构,21-立柱,22-驱动工作台,23-驱动总成,24-传动带,25-配重块,26-升降支架,27-升降导轨,28-位置感应装置,29-停止装置,291-第二固定支架,292-气缸安装座,293-气缸,294-限位销,3-车门预装线,31-第一吊挂支架,4-第二升降机构,5-第三升降机构,6-第四升降机构,7-空中转运线,71-第二吊挂支架,8-移动机构,81-小车组,811-滑动组件,8111-第一滚轮,8112-第二滚轮,812-第一吊杆,8121-驱动对接部,82-吊具,83-第二吊杆,84-平衡撑,841-第三滚轮,85-防护链条,90-第一导轨A,91-第一导轨B,92-第二导轨,921-平衡轨,922-第三固定支架,12-驱动机构,121-第四固定支架,122-电机减速机,123-摩擦轮,124-导向轮组件,1241-连接块,1242-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包括车门拆卸工作台1、第一升降机构2、车门预装线3、第二升降机构4、第三升降机构5、第四升降机构6、空中转运线7和移动机构8,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4分别设置在车门预装线3的输入端、输出端;第二升降机构4与第三升降机构5之间、第三升降机构5与第四升降机构6之间、以及第四升降机构6与第一升降机构2之间均设置有空中转运线7;车门拆卸工作台1固定设置在空中转运线7的下方,且位于第四升降机构6与第一升降机构2之间;
其中,车门预装线3包括第一吊挂支架31和第一导轨A90,第一导轨A90通过第一吊挂支架31与生产车间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空中转运线7包括第二吊挂支架71和第一导轨B91,第一导轨B91通过第二吊挂支架71与生产车间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4、第三升降机构5和第四升降机构6均包括可以上升或下降的升降导轨27,升降导轨27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可与第一导轨A90的某一端或第一导轨B91的某一端对接。
其中,移动机构8可沿第一导轨A90或第一导轨B91或升降导轨27滑移。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1)将车辆移至车门拆卸工作台1,对车辆两侧的车门进行拆卸,并将两侧的车门放置到移动机构8上;
(2)移动机构8携带车门经空中转运线7移至第一升降机构2处,第一升降机构2运行并使升降导轨27与空中转运线7的第一导轨B91对接,从而移动机构8移至升降导轨27上;接着,第一升降机构2运行并使升降导轨27与车门预装线3的第一导轨A90对接,从而使移动机构8移至空中转运线7上,进行车门附件的装配;
(3)当车门附件装配完成,且预装完成的车门随移动机构8移至车门预装线3的线尾时,第二升降机构4运行使升降导轨27与车门预装线3的第一导轨A90对接,从而将移动机构8移至升降导轨27上;接着,第二升降机构4运行使升降导轨27与空中转运线7的第一导轨B91对接,从而将移动机构8移至空中转运线7上;
(4)移动机构8携带预装完成的车门在空中转运线7上继续向前行进,在移动机构8先后经过第三升降机构5、第四升降机构6时,第三升降机构5、第四升降机构6依次动作,分别装载移动机构8并移至地面合装工位,对应的合装工位的操作人员分别将预装好的车门装配到车辆的对应一侧;
(5)最后,第四升降机构6将空载的移动机构8送至空中转运线7的第一导轨B91上,并经空中转运线7运输至车门拆卸工作台1处,如此循环往复。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门装配用输送***,能够对不同车型的车辆依次有序进行车门拆卸、车门附件的装配、车门合装的操作,车门拆卸工作台1用于对车门进行拆卸,通过设置空中转运线7能够实现车门在空中转运,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4能实现车门转运线路在空中转运线7与车门预装线3之间的切换,车门预装线3能够实现在移动过程中对车门附件依次进行装配,能有效防止工位堆积,通过第三升降机构5和第四升降机构6能够实现将携带有车门的移动机构8下放到合装工位、以及将移动机构8复位至空中转运线7上,可循环往复进行,大大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车间上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车门预装线3上的第一导轨A90的安装高度低于空中转运线7上的第一导轨B91的安装高度,这样便于人员对车门附件的装配。另外,合装工位对应第三升降机构5和第四升降机构6的地面空间,待装配的车辆置于底面上,便于车门的合装操作和车辆的转运。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车门拆卸工作台1包括空中踏台101、第一固定支架102和机械手103,空中踏台10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02固定设置在空中转运线7的第二吊挂支架71上,机械手103固定设置在空中踏台101上方的第二吊挂支架71上。机械手103用于实施车门的拆卸操作,它包括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机械手103设置有多个,多个机械手103相对的布置在第一导轨B91的两侧。从而可以在车门拆卸平台1的相对两侧均可以进行同一车型的不同侧的车门的拆卸,并将拆好的车门放置到移动机构上,这样每个移动机构也携带了一套车门,有利于后续对车门的附件装配、车门的合装等操作。
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4、第三升降机构5和第四升降机构6都还包括立柱21、驱动工作台22、驱动总成23、传动带24、配重块25和升降支架26,立柱21设置为两个,两个立柱21相对的竖直固定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驱动工作台22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21的顶部,驱动总成23固定设置在驱动工作台22上,传动带24的一端与配重块25连接,传动带24的另一端经过驱动总成23与升降支架26连接,各个升降导轨27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升降支架26的底面。通过驱动总成23的运行,可以带动传动带24产生位移,从而可带动升降支架26连同升降导轨27上下运动,同时配重块25也随着上下运动,配重块25在这里起到平衡的作用。
其中,驱动总成23包括电机和带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带轮连接,带轮的外周缘可设置齿形结构,与此同时,在传动带24上与带轮的连接面上设置相配合的齿形结构,从而有利于控制传动带的移动,并能有效防止传动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打滑故障。
进一步地,可以在两个立柱21的相向一侧设置供配重块25滑移的滑槽,滑槽与配重块25的两端相配合。从而使配重块25可以沿滑槽上下移动,有利于避免配重块25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摆动现象,进而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运行。
如图1、图3、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每个升降导轨27上固定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28和/或停止装置29,位置感应装置28设置为两个,两个位置感应装置28分别设置在升降导轨27的两端,位置感应装置28包括限位开关或位置传感器,停止装置29包括第二固定支架291、气缸安装座292、气缸293和限位销294,第二固定支架291呈L形,第二固定支架291的一端与升降导轨27的中间部位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升降导轨27的一侧,且通过气缸安装座292与气缸293固定连接,气缸293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限位销294,限位销294的一端可与沿升降导轨27滑移的移动机构8相接触。此处设置位置感应装置28用于实现提高升降导轨27与第一导轨91的对接时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通过设置停止装置29能够限制移动机构8在移至升降导轨27上的滑行位置,防止其从升降导轨27的另一端滑脱。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移动机构8包括小车组81和吊具82,小车组81设于吊具82的上方,小车组81包括滑动组件811和竖直设置的第一吊杆812,滑动组件811与与第一导轨A90或第一导轨B91滑动连接,第一吊杆812的上端与滑动组件811的底部固定连接,吊具82固定设置在第一吊杆812的下端;第一吊杆812的一侧可与限位销294相接触。其中,吊具82的相对两侧面均可以放置车门,而且,在吊具82的两侧可以设置夹具用于夹持和固定车门。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吊挂支架31的底部和/或第二吊挂支架7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包括第四固定支架121、电机减速机122、摩擦轮123和导向轮组件124,第四固定支架121为倒置的U形框架,U形框架的相对两侧边设置在第一导轨91的相对两侧,电机减速机122、导向轮组件124分别固定设置在U形框架的相对两侧边上,电机减速机122的输出轴与摩擦轮123相连接,导向轮组件124包括连接块1241和导向轮1242,导向轮1242通过连接块1241与U形框架相连,导向轮1242的轴心线和摩擦轮123的轴心线均竖直设置,导向轮1242与摩擦轮123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吊杆812上设置有驱动对接部8121,且驱动对接部8121可与摩擦轮123和导向轮1242同时接触。通过电机减速机122提供动力,带动摩擦轮123转动,当驱动对接部8121与摩擦轮123接触时,摩擦轮123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小车组81移动,导向轮1242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在小车组81移动经过的时候,导向轮1242收到摩擦力作用而同步转动。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还包括第二导轨92,第二导轨92固定设置在第一吊挂支架31的底部和/或第二吊挂支架71的底部,第二导轨9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平衡轨921和一个第三固定支架922,两个平衡轨921平行于第一导轨A90或第一导轨B91,且第一导轨A90的两侧和/或第一导轨B9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衡轨921,第三固定支架922设置为倒置的U形框架,第三固定支架922的相对两侧边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平衡轨92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另外,移动机构8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吊杆83和水平设置的平衡撑84,每个吊具8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第二吊杆83和平衡撑84,第二吊杆83与平衡撑84相垂直,第二吊杆83与第一吊杆812固定连接,平衡撑84的两端上与两个平衡轨92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滚轮841,第三滚轮841沿平衡轨921滑移。通过平衡撑84两端的第三滚轮841与平衡轨921相配合,起到对移动机构8运行姿态的保持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移动机构8在移动过程中发成摆动而造成不稳定,由于能够保证移动机构8的稳定移动,这样还能够防止滑动组件811与第一导轨A90或第一导轨B91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干涉和磨损。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吊具82的顶部与小车组81之间连接有防护链条85。通过设置防护链条85,能够在吊具82与小车组81发生脱离现象时多一重紧急防护,作为应急使用,能防止吊具82直接掉落而致使吊具82本身乃至其携带的车门发生跌落损坏事故。
如图5、图6、图8、图9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导轨91和升降导轨27的截面形状均为“工”字形,滑动组件811包括第一滚轮8111和第二滚轮8112,第一滚轮8111的轴心线水平设置,该第一滚轮8111的外周缘与“工”字的底部水平线性部的上表面接触,第二滚轮8112的轴心线竖直设置,该第二滚轮8112的外周缘与“工”字的竖直线性部的侧面接触。
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导轨A90和第一导轨B91均采用工字钢制成,平衡轨921采用角钢制成。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拆卸工作台(1)、第一升降机构(2)、车门预装线(3)、第二升降机构(4)、第三升降机构(5)、第四升降机构(6)、空中转运线(7)和移动机构(8),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4)分别设置在车门预装线(3)的输入端、输出端;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与第三升降机构(5)之间、第三升降机构(5)与第四升降机构(6)之间、以及第四升降机构(6)与第一升降机构(2)之间均设置有空中转运线(7);所述车门拆卸工作台(1)固定设置在空中转运线(7)的下方,且位于第四升降机构(6)与第一升降机构(2)之间;
所述车门预装线(3)包括第一吊挂支架(31)和第一导轨A(90),所述第一导轨A(90)通过第一吊挂支架(31)与生产车间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空中转运线(7)包括第二吊挂支架(71)和第一导轨B(91),所述第一导轨B(91)通过第二吊挂支架(71)与生产车间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4)、第三升降机构(5)和第四升降机构(6)均包括可以上升或下降的升降导轨(27),升降导轨(27)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可与第一导轨A(90)的某一端或第一导轨B(91)的某一端对接;
所述移动机构(8)可沿第一导轨A(90)或第一导轨B(91)或升降导轨(27)滑移;
所述车门拆卸工作台(1)包括空中踏台(101)、第一固定支架(102)和机械手(103),所述空中踏台(10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02)固定设置在空中转运线(7)的第二吊挂支架(71)上,机械手(103)固定设置在空中踏台(101)上方的第二吊挂支架(71)上;
所述机械手(10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机械手(103)相对的布置在第一导轨B(9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4)、第三升降机构(5)和第四升降机构(6)都还包括立柱(21)、驱动工作台(22)、驱动总成(23)、传动带(24)、配重块(25)和升降支架(26),所述立柱(21)设置为两个,两个立柱(21)相对的竖直固定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驱动工作台(22)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21)的顶部,驱动总成(23)固定设置在驱动工作台(22)上,传动带(24)的一端与配重块(25)连接,传动带(24)的另一端经过驱动总成(23)与升降支架(26)连接,各个所述升降导轨(27)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升降支架(26)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升降导轨(27)上固定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28)和/或停止装置(29),所述位置感应装置(28)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位置感应装置(28)分别设置在升降导轨(27)的两端,所述位置感应装置(28)包括限位开关或位置传感器,所述停止装置(29)包括第二固定支架(291)、气缸安装座(292)、气缸(293)和限位销(294),第二固定支架(291)呈L形,第二固定支架(291)的一端与升降导轨(27)的中间部位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升降导轨(27)的一侧,且通过气缸安装座(292)与气缸(293)固定连接,气缸(293)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294),限位销(294)的一端可与沿升降导轨(27)滑移的移动机构(8)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小车组(81)和吊具(82),小车组(81)设于吊具(82)的上方,小车组(81)包括滑动组件(811)和竖直设置的第一吊杆(812),滑动组件(811)与第一导轨A(90)或第一导轨B(91)滑动连接,第一吊杆(812)的上端与滑动组件(811)的底部固定连接,吊具(82)固定设置在第一吊杆(812)的下端;第一吊杆(812)的一侧可与限位销(294)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挂支架(31)的底部和/或第二吊挂支架(7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包括第四固定支架(121)、电机减速机(122)、摩擦轮(123)和导向轮组件(124),第四固定支架(121)为倒置的U形框架,U形框架的相对两侧边设置在第一导轨(91)的相对两侧,电机减速机(122)、导向轮组件(124)分别固定设置在U形框架的相对两侧边上,电机减速机(122)的输出轴与摩擦轮(123)相连接,导向轮组件(124)包括连接块(1241)和导向轮(1242),导向轮(1242)通过连接块(1241)与U形框架相连,导向轮(1242)的轴心线和摩擦轮(123)的轴心线均竖直设置,导向轮(1242)与摩擦轮(123)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吊杆(812)上设置有驱动对接部(8121),且驱动对接部(8121)可与摩擦轮(123)和导向轮(1242)同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还包括第二导轨(92),所述第二导轨(9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挂支架(31)的底部和/或第二吊挂支架(71)的底部,第二导轨(9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平衡轨(921)和一个第三固定支架(922),所述第一导轨A(90)的两侧和/或第一导轨B(9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衡轨(921),第三固定支架(922)设置为倒置的U形框架,第三固定支架(922)的相对两侧边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平衡轨(92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8)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吊杆(83)和水平设置的平衡撑(84),每个吊具(8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第二吊杆(83)和平衡撑(84),第二吊杆(83)与平衡撑(84)相垂直,第二吊杆(83)与第一吊杆(812)固定连接,平衡撑(84)的两端上与两个平衡轨(92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滚轮(841),第三滚轮(841)沿平衡轨(921)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82)的顶部与小车组(81)之间连接有防护链条(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装配用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A(90)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导轨B(91)的安装高度。
CN201711311253.0A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Active CN108016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1253.0A CN108016530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1253.0A CN108016530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6530A CN108016530A (zh) 2018-05-11
CN108016530B true CN108016530B (zh) 2019-06-28

Family

ID=62072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1253.0A Active CN108016530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6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6106A (zh) * 2018-02-09 2018-07-20 张翀 一种有骨雨刷金属支架表面喷漆设备
CN109263063B (zh) * 2018-09-12 2023-06-20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密封条粘贴生产线及粘贴方法
CN109895791A (zh) * 2019-04-16 2019-06-18 邓隆洋 一种物流运输***
KR20220013057A (ko) * 2020-07-24 2022-02-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체 조립 시스템
CN112938385B (zh) * 2021-02-26 2021-11-30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线车门载具运输转挂***
CN113911661B (zh) * 2021-09-15 2022-11-15 承德华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边车门输送装置、车门挂载方法及车门卸料方法
CN113843086A (zh) * 2021-10-15 2021-12-28 长沙瑞正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多层涂装生产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85A (ja) * 1991-06-25 1993-0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ドア搬送装置間のドア受渡し装置
JPH06270028A (ja) * 1993-03-22 1994-09-27 Daifuku Co Ltd 板状物供給設備
CN2794980Y (zh) * 2005-04-22 2006-07-12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三寸摩擦线吊具
CN2908420Y (zh) * 2006-04-10 2007-06-06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摩擦驱动装置
CN201573722U (zh) * 2009-12-07 2010-09-08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摩擦式底盘线输送***
CN201980324U (zh) * 2010-12-27 2011-09-21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双摩擦驱动装置
CN102530534A (zh) * 2012-01-05 2012-07-04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102730099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装配线和车身装配方法
CN102730106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组装线中车门的输送方法及车身组装线中车门的输送装置
CN104321161A (zh) * 2012-05-11 2015-01-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用部件安装***
CN104444802A (zh) * 2014-11-28 2015-03-25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吊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85A (ja) * 1991-06-25 1993-0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ドア搬送装置間のドア受渡し装置
JPH06270028A (ja) * 1993-03-22 1994-09-27 Daifuku Co Ltd 板状物供給設備
CN2794980Y (zh) * 2005-04-22 2006-07-12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三寸摩擦线吊具
CN2908420Y (zh) * 2006-04-10 2007-06-06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摩擦驱动装置
CN201573722U (zh) * 2009-12-07 2010-09-08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摩擦式底盘线输送***
CN201980324U (zh) * 2010-12-27 2011-09-21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双摩擦驱动装置
CN102730099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装配线和车身装配方法
CN102730106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组装线中车门的输送方法及车身组装线中车门的输送装置
CN102530534A (zh) * 2012-01-05 2012-07-04 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104321161A (zh) * 2012-05-11 2015-01-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用部件安装***
CN104444802A (zh) * 2014-11-28 2015-03-25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吊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6530A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6530B (zh)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
CN102530534B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202296102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分装流水线
CN108033183A (zh) 一种货架穿梭车用换层机
CN105236150A (zh) 一种码垛用龙门升降装置
CN102602398B (zh) 一种可折式临时索道快速运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9292389A (zh) 提升组件、轨道升降机及具有该轨道升降机的轨道***
CN206680123U (zh) 一种自行走搬运装置
CN207174728U (zh)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全自动汽车侧围输送***
CN209396566U (zh) 一种型钢码垛机
CN204643006U (zh) 用于车间货物运输的滑轨
CN205526359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装置
CN208994610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02639425A (zh) 集装箱起重装置及利用此的集装箱装卸方法
CN208843323U (zh) 一种悬臂叠板机
CN104960882A (zh) 涂装线油缸自动上下件装置
CN110053955A (zh) 一种自动化升降输送***
CN214733987U (zh) 一种便携式护窗安装吊运机
CN214495456U (zh) 一种起重机部件防撞装置
CN205526360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装置
CN106219463B (zh) 安装高度低于升降高度的升降支撑链装置及升降支撑台
CN208234449U (zh) 一种平稳实用升降台
CN209427923U (zh) 一种真空精密铸造炉用提升装置
CN210971707U (zh) 一种抓取机构及空调生产包装设备
CN209160729U (zh) 一种机器人码坯用窑车运行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