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1714A -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1714A
CN107991714A CN201711213606.3A CN201711213606A CN107991714A CN 107991714 A CN107991714 A CN 107991714A CN 201711213606 A CN201711213606 A CN 201711213606A CN 107991714 A CN107991714 A CN 107991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depth
formation
stratum
lake ba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3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1714B (zh
Inventor
田立新
张建民
苏彦春
张岚
崔龙涛
王少鹏
李超
郭诚
江远鹏
穆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7112136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1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1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建立凹陷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二:选择标志层,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厚度;三: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将目的层的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四:进行地层倾角校正;五:对恢复层位的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处理,以确定初始沉积时期厚度;六:通过岩心分析及厚度测量,恢复数个井点处古水深值,并依据古水深‑初始沉积时期厚度对应关系,将地层厚度转换为古水深分布,即定量恢复湖盆地形。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地层倾角、地层剥蚀及地层压实作用对厚度影响的问题;而且,还定量表征湖盆地形,量化了古水深分布,解决了对于湖盆地形进行恢复时的精度问题,提高了湖盆地形的恢复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湖盆古地形,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湖盆地形恢复的相关研究起源于上世纪的50年代,经过60余年的发展,该项研究已经在多个学科中被广泛应用。在地质研究中,湖盆地形恢复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对不同沉积类型的储层成因、发育模式以及展布规律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此外,在古生物、古地理、古构造的研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湖盆地形恢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大多停留在定性阶段,因此,导致定量研究无法开展,这也是湖盆地形恢复需要发展的方向。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湖盆地形逐渐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湖盆地形恢复方法包括:层拉平法、沉积学分析法、印模法等,这些方法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及开发。其中,层拉平法主要结合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及物探方法理论,基本原理是以最大湖泛面或者沉积基准面为参照物,在层序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旅行时底面减顶面,将拉平后的顶面作为沉积湖平面,相对应的底面形态,即为该层序地层沉积前湖盆地形;沉积学分析法是对沉积环境及沉积物进行分析,根据沉积物空间配置关系及岩性组合特征等恢复湖盆地形;印模法则是利用了参与湖盆地形与上覆地层之间的“镜像关系”,通过上覆地层恢复沉积时期湖盆地形。
以上三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层拉平法较直观真实,且容易操作,但是误差较大;沉积学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工作量巨大;印模法虽然原理简单但精度欠佳。而且,上述方法没有考虑到大倾角地层对湖盆地形恢复产生的重要影响,另外,对古水深的影响因素方面缺乏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考虑了地层剥蚀、地层倾角以及差异压实对厚度的影响,不仅能够对湖盆地形进行恢复,解决了地层倾角、地层剥蚀及地层压实作用对厚度影响的问题;而且,将残余地层厚度校正转换为原始沉积时的水深,即定量表征湖盆地形,量化了古水深分布,解决了对于湖盆地形进行恢复时的精度问题,大大提高了湖盆地形的恢复精度;同时,实现了湖盆地形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使恢复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凹陷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
第二步:选择标志层,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厚度;
第三步: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将目的层的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
第四步:进行地层倾角校正;
第五步:对恢复层位的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处理,以确定初始沉积时期厚度;
第六步:通过岩心分析及厚度测量,恢复数个井点处古水深值,并依据古水深-初始沉积时期厚度对应关系,将地层厚度转换为古水深分布,即定量恢复湖盆地形。
所述第一步的具体做法: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识别目的地层之上一套稳定的泥岩段为最大湖泛面,厘定层序界面,并建立目的层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将最大湖泛面,厘定层序界面划分为二个完整的三级层序Q1、Q2。
所述第二步的具体做法:选择最近的、最稳定的Q1湖泛面为标志层,并在地震资料上解释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底面及其内部最大湖泛面Q1所对应的层位,且按照下述公式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底面与标志层之间的地层厚度值,即:残余地层厚度:
T3=T1-T2
其中,T3表示残余地层厚度,T1表示目的层之上标志层的深度,T2表示恢复目的地层底界面的深度。
所述第三步的具体做法:通过测井资料统计黄河口凹陷区数个井的泥岩声
波时差及对应深度,拟合声波时差与深度关系ΔM=ΔMoe(-CH)
式中:ΔMo为地表未固结泥岩的声波时差值,单位为:us/m;
C值为代表正常压实曲线的斜率;
ΔM为:任一埋深的泥岩声波时差,单位为:us/m;H为:泥岩埋藏深度,单位为m;e为自然对数底;
⑴将不整合面以下泥岩的压实曲线外延至ΔM=ΔMo处,即为:初始沉积地表,初始沉积地表与不整合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剥蚀厚度T4;
⑵将目的层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5=T3+T4
式中;T5为:实际地层厚度;T3表示残余地层厚度;T4为:剥蚀地层厚度。
所述第四步的具体做法:
⑴根据所选凹陷区顶面构造图,对所选凹陷区平面地层倾角分布进行计算;
⑵利用几何函数法校正地层倾角,对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倾角校正;假设T6是地层的真实厚度,T5是钻井井身钻遇的地层厚度,α为T5与T6之间夹角,则T6=T5*cosα
式中:α可在所选凹陷区顶面构造图上计算。
所述第五步的具体做法:
①拟合所选凹陷区凹陷砂岩-泥岩的埋藏深度(H)~孔隙度(Φ)方程;从测井资料统计数口井的不同深度的孔隙度值,按指数函数分布拟合了砂、泥岩的深度(H)~孔隙度(Φ)方程:
Ф=Ф0exp(-c*h) (1)
其中:h是地层的埋深深度,m;Φ为在深度为h的岩石孔隙度;Φ0是在深度为h=0的孔隙度;c是压实系数,m-1
拟合的砂、泥岩的孔隙度~深度关系方程式如下:
泥岩:Φ=0.5947exp(-0.000762*h) (2)
砂岩:Φ=0.4906exp(-0.000442*h) (3)
②分别统计数口井的砂泥岩厚度,并根据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通过地层去压实校正技术,把实际的地层厚度(T6)校正为初始沉积时的地层厚度(T7);
分别统计所选凹陷区的砂泥岩的厚度,采用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将实际地层厚度T6校正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T7;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的计算原理如下,首先计算地层深度为Z处的加权孔隙度:
Ф(Z)=PsФs(Z)+PmФm(Z) (4)
式中;Ps和Pm分别是地层的砂岩和泥岩的含量,小数;Фs(Z)和Фm(Z)分别是深度为Z处的砂岩和泥岩的孔隙度;
其次,利用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将现今地层厚度恢复为原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
式中:T7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Ф(Z)为深度为Z处的加权孔隙度,Z1和Z2分别为地层的顶界和底界的深度;
将公式(2)-(4)带入公式(5)并积分,利用上式,即可求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T7;然后,再根据测井解释资料,分别所选凹陷区砂岩的百分含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恢复所选凹陷区数口井的实际地层厚度,并统计地层压实率(压实率=初始沉积地层厚度T7/实际地层厚度校正T6),所选凹陷区的地层压实率一般在1.8-2.0范围。
所述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在建立时,有如下前提:整个沉积过程中,地层的骨架体积没有变化;且地层压实过程没有逆转。
所述第六步的具体做法:
①通过岩心分析岩相特征,观察颗粒粒度、岩石沉积构造以及地化标志等来定性判定水深的范围;
②针对湖泊相沉积环境,提出“滩坝厚度法”精细标定水深;在湖泊水动力条带内发育了多种成因的滩坝,分别对应于沿岸坝、近岸坝和远岸坝;先根据岩相特征及滩坝形成位置判断其成因,然后,再根据单期次滩坝的沉积厚度即可近似于此处水深;
③将数口井滩坝厚度校正后的厚度,即:为此处古水深T8;统计了数口井点水深T8与初始地层厚度T7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相关性公式,将所选凹陷区初始沉积时的厚度转换为水深的定量分布,即为:定量恢复湖盆地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考虑了地层剥蚀、地层倾角以及差异压实对厚度的影响,不仅能够对湖盆地形进行恢复,解决了地层倾角、地层剥蚀及地层压实作用对厚度影响的问题;而且,将残余地层厚度校正转换为原始沉积时的水深,即定量表征湖盆地形,量化了古水深分布,解决了对于湖盆地形进行恢复时的精度问题,大大提高了湖盆地形的恢复精度;同时,实现了湖盆地形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使恢复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等时地层格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地层倾角校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去压实校正中拟合砂泥岩孔隙度-深度关系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古水深恢复“砂岩厚度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凹陷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识别目的地层之上一套稳定的泥岩段为最大湖泛面,厘定层序界面,并建立目的层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将最大湖泛面,厘定层序界面划分为二个完整的三级层序Q1、Q2;
第二步:选择标志层,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厚度;
选择最近的、最稳定的Q1湖泛面为标志层,并在地震资料上解释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底面及其内部最大湖泛面Q1所对应的层位,且按照下述公式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底面与标志层之间的地层厚度值,即:残余地层厚度:
T3=T1-T2
其中,T3表示残余地层厚度,T1表示目的层之上标志层的深度,T2表示恢复目的地层底界面的深度。
第三步: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将目的层的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
通过测井资料统计黄河口凹陷区数个井(本实施例的20口井)的泥岩声波时差及对应深度,拟合声波时差与深度关系
ΔM=ΔMoe (-CH)
式中:ΔMo为地表未固结泥岩的声波时差值,单位为:us/m;
C值为代表正常压实曲线的斜率;
ΔM为:任一埋深的泥岩声波时差,单位为:us/m;H为:泥岩埋藏深度,单位为m;e为自然对数底;
将不整合面以下泥岩的压实曲线外延至ΔM=ΔMo处,即为:初始沉积地表,初始沉积地表与不整合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剥蚀厚度T4;
⑵将目的层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5=T3+T4
式中;T5为:实际地层厚度;T3表示残余地层厚度;T4为:剥蚀地层厚度。
第四步:进行地层倾角校正;
由于现今观察并保留下来的地层,经受过沉积时的地形变化或者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如今地层形态和井轨迹表现为一定的角度斜交。因此,井身钻遇的地层厚度不是地层的真实厚度,必须针对地层的倾角影响进行校正。
①如图3所示,根据所选凹陷区顶面构造图,对其平面地层倾角分布进行计算,本实施例为:用专业处理软件操作。
②利用几何函数法校正地层倾角,对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倾角校正。假设T6是地层的真实厚度,T5是钻井井身钻遇的地层厚度,α为T5与T6之间夹角,则
T6=T5*cosα
式中:α可在所选凹陷区顶面构造图上计算。
第五步:对恢复层位的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处理,以确定初始沉积时期厚度;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层结构差异较大,在上覆地层压力的压实下,不同地区压实情况不同。因此,去压实校正是湖盆地形恢复的关键步骤之一。
⑴拟合所选凹陷区凹陷砂岩-泥岩的埋藏深度(H)~孔隙度(Φ)方程;从测井资料统计数口井(本实施例的20口井)的不同深度的孔隙度值,按指数函数分布拟合了砂、泥岩的深度(H)~孔隙度(Φ)方程:
Ф=Ф0exp(-c*h) (1)
其中:h是地层的埋深深度,m;Φ为在深度为h的岩石孔隙度;Φ0是在深度为h=0的孔隙度;c是压实系数,m-1
如图4所示,不同岩性、不同粒度等沉积类型的Φ0及c值差别较大,结合指数函数,拟合的砂、泥岩的孔隙度~深度关系方程,结果如下:
泥岩:Φ=0.5947exp(-0.000762*h) (2)
砂岩:Φ=0.4906exp(-0.000442*h) (3)
⑵分别统计20口井的砂泥岩厚度,并根据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通过地层去压实校正技术,把实际的地层厚度(T6)校正为初始沉积时的地层厚度(T7)。
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在建立时,有如下前提:整个沉积过程中,地层的骨架体积没有变化;且地层压实过程没有逆转。
分别统计所选凹陷区的砂泥岩的厚度,采用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将实际地层厚度T6校正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T7。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的计算原理如下,首先计算地层深度为Z处的加权孔隙度:
Ф(Z)=PsФs(Z)+PmФm(Z) (4)
式中;Ps和Pm分别是地层的砂岩和泥岩的含量,小数;Фs(Z)和Фm(Z)分别是深度为Z处的砂岩和泥岩的孔隙度。
其次,利用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将现今地层厚度恢复为原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
式中:T7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Ф(Z)为深度为Z处的加权孔隙度,Z1和Z2分别为地层的顶界和底界的深度。
将公式(2)-(4)带入公式(5)并积分,利用上式即可求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T7。
根据测井解释资料,分别所选凹陷区砂岩的百分含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恢复了黄河口凹陷约20口井的实际地层厚度,并统计地层压实率(压实率=初始沉积地层厚度T7/实际地层厚度校正T6),所选凹陷区的地层压实率一般在1.8-2.0左右。
第六步:通过岩心分析及厚度测量,恢复若干井点处古水深值,并依据古水深-初始沉积时期厚度对应关系将地层厚度转换为古水深分布,即定量恢复湖盆地形;
地层厚度仅是对湖盆地形的定性描述,经古水深校正后的地形才是最真实、精确的湖盆地形。然而定量恢复古水深比较困难,针对湖泊滩坝相沉积特点,提出了古水深恢复新思路:利用传统的岩相分析法确定古水深范围,再根据针对湖泊相的“滩坝厚度法”定量标定古水深,最后,依据古水深~初始沉积时厚度(T7)的对应关系,将地层厚度转换为古水深的定量分布。
①通过岩心分析岩相特征,观察颗粒粒度、岩石沉积构造以及地化标志等来定性判定水深的范围;由于从岸边到湖心,沉积的砂砾岩含量减少,沉积的粘土含量变多,所以,根据岩石的颗粒等可以反映沉积时水深的范围。例如:砾岩、中粗砂对应的沉积时水深是1-10米,而细砂岩、粉砂岩对应的沉积时水深是5-20m。岩石的沉积构造等也受水深的影响,如平行层理、波状层理等在水深5-20m环境中更为发育。
②如图5所示,针对湖泊相沉积环境,提出了“滩坝厚度法”精细标定水深;在湖泊水动力条带内(冲浪带、碎浪带、破浪带)发育了多种成因的滩坝,分别对应于沿岸坝、近岸坝和远岸坝等。先根据岩相特征及滩坝形成位置判断其成因,然后根据单期次滩坝的沉积厚度即可近似于此处水深(由于单期次滩坝从初始沉积到沉积结束时的厚度近似于滩坝沉积时的水深)。
以研究区内的3D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该滩坝沉积顶底直接接触于暴露的红色泥岩(3180.5m),确认该段岩心偶尔处于暴露环境的冲浪带;砂岩以粗砾为主(下部见槽状交错层理:3179.4m),分选较差、定向排列、泥质含量较高,滴盐酸未见明显气泡反应,再次确认该段处于水动力条件中等的冲浪带,根据所选凹陷区的冲浪带水深经验值,确认该井点处的水深范围是1-6m。由于冲浪带中一个完整的滩坝厚度,经地层压实校正后近似于发育时的水深,所以将3D井滩坝厚度校正后的厚度(约3m),即为此处古水深T8。统计了20口井点水深T8与初始地层厚度T7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性公式,将所选凹陷区初始沉积时的厚度转换为水深的定量分布,即为:定量恢复湖盆地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凹陷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
第二步:选择标志层,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厚度;
第三步: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将目的层的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
第四步:进行地层倾角校正;
第五步:对恢复层位的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处理,以确定初始沉积时期厚度;
第六步:通过岩心分析及厚度测量,恢复数个井点处古水深值,并依据古水深-初始沉积时期厚度对应关系,将地层厚度转换为古水深分布,即定量恢复湖盆地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具体做法: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识别目的地层之上一套稳定的泥岩段为最大湖泛面,厘定层序界面,并建立目的层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将最大湖泛面,厘定层序界面划分为二个完整的三级层序Q1、Q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具体做法:选择最近的、最稳定的Q1湖泛面为标志层,并在地震资料上解释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底面及其内部最大湖泛面Q1所对应的层位,且按照下述公式确定凹陷区二段残余地层底面与标志层之间的地层厚度值,即:残余地层厚度:
T3=T1-T2
其中,T3表示残余地层厚度,T1表示目的层之上标志层的深度,T2表示恢复目的地层底界面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的具体做法:通过测井资料统计黄河口凹陷区数个井的泥岩声波时差及对应深度,拟合声波时差与深度关系ΔM=ΔMoe(-CH)
式中:ΔMo为地表未固结泥岩的声波时差值,单位为:us/m;
C值为代表正常压实曲线的斜率;
ΔM为:任一埋深的泥岩声波时差,单位为:us/m;H为:泥岩埋藏深度,单位为m;e为自然对数底;
⑴将不整合面以下泥岩的压实曲线外延至ΔM=ΔMo处,即为:初始沉积地表,初始沉积地表与不整合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剥蚀厚度T4;
⑵将目的层残余地层厚度校正为实际地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5=T3+T4
式中;T5为:实际地层厚度;T3表示残余地层厚度;T4为:剥蚀地层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的具体做法:
⑴根据所选凹陷区顶面构造图,对所选凹陷区平面地层倾角分布进行计算;
⑵利用几何函数法校正地层倾角,对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倾角校正;假设T6是地层的真实厚度,T5是钻井井身钻遇的地层厚度,α为T5与T6之间夹角,则T6=T5*cosα
式中:α可在所选凹陷区顶面构造图上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的具体做法:
①拟合所选凹陷区凹陷砂岩-泥岩的埋藏深度(H)~孔隙度(Φ)方程;从测井资料统计数口井的不同深度的孔隙度值,按指数函数分布拟合了砂、泥岩的深度(H)~孔隙度(Φ)方程:
Ф=Ф0exp(-c*h) (1)
其中:h是地层的埋深深度,m;Φ为在深度为h的岩石孔隙度;Φ0是在深度为h=0的孔隙度;c是压实系数,m-1
拟合的砂、泥岩的孔隙度~深度关系方程式如下:
泥岩:Φ=0.5947exp(-0.000762*h) (2)
砂岩:Φ=0.4906exp(-0.000442*h) (3)
②分别统计数口井的砂泥岩厚度,并根据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通过地层去压实校正技术,把实际的地层厚度(T6)校正为初始沉积时的地层厚度(T7);
分别统计所选凹陷区的砂泥岩的厚度,采用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将实际地层厚度T6校正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T7;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的计算原理如下,首先计算地层深度为Z处的加权孔隙度:
Ф(Z)=PsФs(Z)+PmФm(Z) (4)
式中;Ps和Pm分别是地层的砂岩和泥岩的含量,小数;Фs(Z)和Фm(Z)分别是深度为Z处的砂岩和泥岩的孔隙度;
其次,利用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将现今地层厚度恢复为原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
<mrow> <mi>H</mi> <mn>7</mn> <mo>=</mo> <msubsup> <mo>&amp;Integral;</mo> <mrow> <mi>Z</mi> <mn>1</mn> </mrow> <mrow> <mi>Z</mi> <mn>2</mn> </mrow> </msubsup> <mo>&amp;lsqb;</mo> <mn>1</mn> <mo>-</mo> <mi>&amp;Phi;</mi> <mrow> <mo>(</mo> <mi>Z</mi> <mo>)</mo> </mrow> <mo>&amp;rsqb;</mo> <mi>d</mi> <mi>Z</mi>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5</mn> <mo>)</mo> </mrow> </mrow>
式中:T7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Ф(Z)为深度为Z处的加权孔隙度,Z1和Z2分别为地层的顶界和底界的深度;
将公式(2)-(4)带入公式(5)并积分,利用上式,即可求出初始沉积时期地层厚度T7;然后,再根据测井解释资料,分别所选凹陷区砂岩的百分含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恢复所选凹陷区数口井的实际地层厚度,并统计地层压实率(压实率=初始沉积地层厚度T7/实际地层厚度校正T6),所选凹陷区的地层压实率一般在1.8-2.0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厚度积分迭代法数学模型在建立时,有如下前提:整个沉积过程中,地层的骨架体积没有变化;且地层压实过程没有逆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的具体做法:
①通过岩心分析岩相特征,观察颗粒粒度、岩石沉积构造以及地化标志等来定性判定水深的范围;
②针对湖泊相沉积环境,提出“滩坝厚度法”精细标定水深;在湖泊水动力条带内发育了多种成因的滩坝,分别对应于沿岸坝、近岸坝和远岸坝;先根据岩相特征及滩坝形成位置判断其成因,然后,再根据单期次滩坝的沉积厚度即可近似于此处水深;
③将数口井滩坝厚度校正后的厚度,即:为此处古水深T8;统计了数口井点水深T8与初始地层厚度T7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相关性公式,将所选凹陷区初始沉积时的厚度转换为水深的定量分布,即为:定量恢复湖盆地形。
CN201711213606.3A 2017-11-28 2017-11-28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Active CN107991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3606.3A CN107991714B (zh) 2017-11-28 2017-11-28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3606.3A CN107991714B (zh) 2017-11-28 2017-11-28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714A true CN107991714A (zh) 2018-05-04
CN107991714B CN107991714B (zh) 2020-02-28

Family

ID=62032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3606.3A Active CN107991714B (zh) 2017-11-28 2017-11-28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1714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9302A (zh) * 2018-11-30 2019-05-0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多参数综合判别碎屑岩物源体系的方法
CN110187391A (zh) * 2019-06-20 2019-08-30 克拉玛依亚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声波时差确定地层层序界面的方法
CN111045109A (zh) * 2018-10-11 2020-04-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盆地内地层剥蚀量的恢复方法
CN111474601A (zh) * 2019-01-24 2020-07-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逐级预测火山岩优质储层的方法
CN111766630A (zh) * 2020-07-02 2020-10-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盆地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CN111983671A (zh) * 2019-05-23 2020-11-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古地貌恢复的浅水湖盆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3008921A (zh) * 2021-02-04 2021-06-22 新疆大学 通过湖中心岛屿两侧沉积分异现象确定盆地古风向的方法
CN113589365A (zh) * 2020-04-30 2021-1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CN113625342A (zh) * 2021-08-04 2021-11-09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确定碎屑岩古老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
CN114526066A (zh) * 2022-01-24 2022-05-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陆相页岩油储层压实恢复的方法
CN114624775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沉积湖盆古水深综合定量恢复方法
CN117851748A (zh) * 2024-03-07 2024-04-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计算低勘探程度地区古水深的方法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031A (zh) * 2014-03-19 2015-09-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湖相沉积的古水深定量计算方法
CN105204069A (zh) * 2014-06-27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
CN105425316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6094030A (zh) * 2016-08-24 2016-11-09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031A (zh) * 2014-03-19 2015-09-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湖相沉积的古水深定量计算方法
CN105204069A (zh) * 2014-06-27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
CN105425316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6094030A (zh) * 2016-08-24 2016-11-09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彬 等: ""潜江凹陷潜江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研究"",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院》 *
董刚 等: ""根据地层厚度恢复古水深的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袁帅: ""博兴洼陷重点区块沙四上亚段滩坝薄互层砂体形成与分布预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109A (zh) * 2018-10-11 2020-04-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盆地内地层剥蚀量的恢复方法
CN111045109B (zh) * 2018-10-11 2023-06-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盆地内地层剥蚀量的恢复方法
CN109709302A (zh) * 2018-11-30 2019-05-0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多参数综合判别碎屑岩物源体系的方法
CN111474601A (zh) * 2019-01-24 2020-07-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逐级预测火山岩优质储层的方法
CN111983671A (zh) * 2019-05-23 2020-11-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古地貌恢复的浅水湖盆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1983671B (zh) * 2019-05-23 2023-04-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古地貌恢复的浅水湖盆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0187391A (zh) * 2019-06-20 2019-08-30 克拉玛依亚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声波时差确定地层层序界面的方法
CN110187391B (zh) * 2019-06-20 2022-02-01 克拉玛依亚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声波时差确定地层层序界面的方法
CN113589365A (zh) * 2020-04-30 2021-1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CN111766630A (zh) * 2020-07-02 2020-10-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盆地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CN111766630B (zh) * 2020-07-02 2022-04-2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盆地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CN114624775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沉积湖盆古水深综合定量恢复方法
CN114624775B (zh) * 2020-12-11 2023-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沉积湖盆古水深综合定量恢复方法
CN113008921A (zh) * 2021-02-04 2021-06-22 新疆大学 通过湖中心岛屿两侧沉积分异现象确定盆地古风向的方法
CN113625342A (zh) * 2021-08-04 2021-11-09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确定碎屑岩古老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
CN114526066A (zh) * 2022-01-24 2022-05-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陆相页岩油储层压实恢复的方法
CN114526066B (zh) * 2022-01-24 2024-06-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陆相页岩油储层压实恢复的方法
CN117851748A (zh) * 2024-03-07 2024-04-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计算低勘探程度地区古水深的方法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714B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1714A (zh)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CN106875471B (zh) 煤系含或隔水层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
CN105373648B (zh) 一种砂泥岩互层型沉积体储层构型的建模方法
CN104632200B (zh)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
CN105425315B (zh) 一种弱构造变形区小尺度沉积期古地貌反演方法
CN106154351A (zh) 一种低孔渗储层渗透率的估算方法
CN105822302A (zh) 一种基于井地电位法的油水分布识别方法
CN105137482B (zh) 一种沉积体古坡度的计算方法
CN105370269B (zh) 一种基于压实校正等时地层界面追踪对比方法
CN110056346B (zh) 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函数的油藏三维原始含水饱和度模拟方法
CN102243678A (zh) 一种基于沉积动力学反演的储集砂体分析方法
CN106094030A (zh) 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
CN107066749B (zh) 一种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方法
CN106570262A (zh) 一种储层构型结构的描述方法
CN104834003B (zh) 一种非常规致密储层的相控压缩系数地震预测方法
CN105868482A (zh) 一种沉积期微幅度古***的推算方法及装置
CN110424956A (zh) 页岩油资源量计算中评价单元保存系数权重量化赋值方法
CN115220101A (zh) 一种深层碎屑岩砂体沉积结构的建模方法
Niu et al. Hierarchical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level architecture surface restri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oint-bar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a complex meandering river
CN108267797B (zh) 同生正断层发育区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Xia et al.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odern facies distributions in a half‐graben lacustrine rift basin: A case study from Hulun Lake, Northeastern China
Liu et al. Th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N110428497A (zh) 辫状河训练图像生成方法
Guderian et al. Draugen field–successful reservoir management using 4d seismic
CN108873070A (zh) 恢复盆地内部地层古产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