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9961A - 离子风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子风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9961A
CN107949961A CN201680048225.1A CN201680048225A CN107949961A CN 107949961 A CN107949961 A CN 107949961A CN 201680048225 A CN201680048225 A CN 201680048225A CN 107949961 A CN107949961 A CN 107949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oltage
corona discharge
coordination
s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2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9961B (zh
Inventor
前田登
伊藤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4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9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9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71Electrically conditioning the air, e.g. by ion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66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 B03C3/68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2Induction nozzles without swir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第一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该基准电极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第一电源电路(40),该第一电源电路输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控制电极(31),该控制电极配置于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第二放电电极(21),该第二放电电极配置于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电源电路(41),该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该电压使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该电压使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Description

离子风送出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5年8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5-162069号,且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离子风送出的离子风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使离子风从形成于壳体的喷射口向壳体外喷射的离子风送出装置。该离子风送出装置具有壳体,在该壳体的一端侧形成有空气导入口且在该壳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有空气喷射口,在该壳体内串联地配置有多个由针状的放电电极和筒状的基准电极构成的电极对。在各电极对中的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之间连续地产生电晕放电时产生离子风,离子风从形成于壳体的喷射口向壳体外喷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911146号说明书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构成为,各放电电极设为负电位,各基准电极接地。因此,例如,在初级与第二级电极对之间、第二级与第三级电极对之间等电极对之间为逆电场,因此阻碍离子的加速而不能良好地对离子风进行加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进一步对离子风进行加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第一放电电极;基准电极,该基准电极与第一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第一电源电路,该第一电源电路输出在第一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控制电极,该控制电极配置于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第二放电电极,该第二放电电极配置于基准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电源电路,该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该电压使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该电压在第二放电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配置有控制电极,通过由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来对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进行加速并且在第二放电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通过该电晕放电来追加离子,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离子风加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对离子风的产生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的电源电路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5是用于对喷流的产生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的电源电路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7是用于对离子的积蓄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的电源电路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的电源电路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11是用于对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在图中对彼此相同或者均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为了提高舒适性,本离子风送出装置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喷射喷流,本离子风送出装置以送出空气涡环的方式配置于车辆的仪表等。
本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壳体10、第一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第二放电电极21、控制电极31、电源电路40、电源电路41以及控制部50。此外,图1中的壳体10的部分是表示透视了壳体10的内部的状态。
壳体10是收纳第一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第二放电电极21以及控制电极31的结构,具有中空圆筒状的主体部11和支承部13。主体部11和支承部13由绝缘性部件构成。
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将壳体10的外部的空气向该壳体10内取入的开口部13a和支承第一放电电极20的支承部13。另外,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15。另外,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导电金属制的控制电极31。另外,在第一放电电极20和控制电极31之间设置有基准电极30。
第一放电电极20具有针状的顶端部20a,且由导电金属制(例如,铜)的部件构成。第一放电电极20由支承部13支承为顶端部20a位于壳体10的内表面侧。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绝缘部件,第一放电电极20与壳体10之间绝缘。
基准电极30设为中空圆筒形状,以基准电极30的外周面与壳体10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内。
电源电路40是产生对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的电位差进行控制的输出电压的第一电源电路。电源电路40具有第一输出端子V0和第二输出端子V1。电源电路40的第一输出端子V0经由配线40a与第一放电电极20连接。另外,电源电路40的第二输出端子V1经由配线40b与基准电极30和接地端子GND连接。电源电路40不仅能够输出-3kV以上且3kV以下的输出电压,也能够输出-3kV以下和3kV以上的输出电压。另外,电源电路40能够输出矩形形状的电压。
第二放电电极21具有针状的顶端部20a,且由导电金属制(例如,铜)的部件构成。在设为中空圆筒形状的基准电极30的内部形成有支承第二放电电极21的支承部14。第二放电电极21支承于在基准电极30的内部形成的支承部14。第二放电电极21与基准电极30连接,因此第二放电电极21和基准电极30为同电位。
控制电极31设为中空圆筒形状,且由导电金属制部件(例如,铜)构成。基准电极30以该基准电极30的外周面与壳体10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内。控制电极31是配置于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的第一控制电极。
电源电路41是产生对第二放电电极21以及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的电位差进行控制的输出电压的第二电源电路。电源电路41具有第一输出端子V0和第二输出端子V1。电源电路41的第一输出端子V0经由配线40b与第二放电电极21、基准电极30、电源电路40的第二输出端子V1以及接地端子GND连接。另外,电源电路41的第二输出端子V1经由配线40c与控制电极31连接。另外,第二输出端子V1与壳体10之间以及第一输出端子V0与壳体10之间绝缘。
电源电路41能够输出6kV以下的输出电压。另外,电源电路41能够输出矩形形状的电压。
控制部50构成为具有CPU、RAM、ROM、I/O等的计算机,CPU根据存储于ROM的程序实施各种处理。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并且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此外,RAM和ROM都是非过度的实体的存储介质。
接着,参照图2、图3对离子风送出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施加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且,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1进行控制以施加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即,对电源电路40、41进行控制,以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连续地引起电晕放电并且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连续地引起电晕放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为-3千伏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为3千伏特。由此,第一放电电极20的电位为-3kV,基准电极30的电位为0V,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3kV。
这样一来,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施加-3kV的电压时,在第一放电电极20的顶端部20a的附近产生强电场,如图2中的范围R1所示,在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引起电晕放电,而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
并且,如图2中的范围R2所示,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的空气因电晕放电的产生而进行电离,从而产生空气离子。具体而言,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而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
并且,如图2中的范围R3所示,负离子通过电极之间的电场而加速而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在此,在负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的过程中卷入第一放电电极20和基准电极30的周围的空气而产生离子风,该离子风通过基准电极30的内部。
此外,基准电极30的电位为0V,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3kV。因此,如图2中的范围R4所示,已通过基准电极30的负离子在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其结果是,产生更大的离子风。并且,已通过控制电极31的离子风从形成于壳体10的另一端侧的开口部15吹出。
另外,第二放电电极21的电位为0V,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3kV,因此,在第二放电电极21的顶端部21a的附近产生强电场,在第二放电电极21的周围引起电晕放电,而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
这样一来,不仅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也产生电晕放电。
并且,第二放电电极21的周围的空气因电晕放电的产生而进行电离,从而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负离子通过电极之间的电场而加速并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在此,在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负离子也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过程中,卷入第二放电电极21和控制电极31的周围的空气,其结果是产生离子风。并且,已通过控制电极31的离子风从形成于壳体10的另一端侧的开口部15吹出。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配置有控制电极31。并且,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通过由电源电路41输出的电压而加速。并且,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通过该电晕放电来追加离子。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离子风加速。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图4、图5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相比,在壳体10设置有喷射喷嘴12这一点不同。喷射喷嘴12与喷射口对应。
壳体10具有使通过在该壳体10内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喷射的筒状的喷射喷嘴12。具体而言,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将壳体10的外部的空气向该壳体10内取入的开口部13a,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设置有使通过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喷射的筒状的喷射喷嘴12。喷射喷嘴12相比于主体部11缩径。即,喷射喷嘴12内的空气流路的水力直径比主体部11内的空气流路的水力直径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连续地产生电晕放电,并且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连续地产生电晕放电。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和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分别同步地间歇地产生电晕放电。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4所示,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0进行控制以从电源电路40输出-2kV的电压。由此,第一放电电极20的电位为-2kV,基准电极30的电位为0V。这样一来,即使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为-2kV,在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也不产生电晕放电。
与此同时,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1进行控制以使得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为0V。由此,第二放电电极21、控制电极31以及基准电极30的电位分别为0V。因此,在第二放电电极的周围不产生电晕放电。
接着,如图4所示,在恒定期间,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0进行控制以从电源电路40输出-3kV的电压,在相同恒定期间,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1进行控制以从电源电路41输出3kV的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恒定期间为0.2秒。此外,控制部50对电源电路40和电源电路41进行控制以同时切换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和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由此,第一放电电极20的电位为-3kV,第二放电电极21和基准电极30的电位为0V,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3kV。
这样一来,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施加-3kV的电压时,在第一放电电极20的顶端部20a的附近产生强电场。其结果是,如图5中的范围R11所示,在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引起电晕放电,而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
并且,如图5中的范围R12所示,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的空气因电晕放电的产生而进行电离,从而产生空气离子。具体而言,第一放电电极20的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而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
并且,如图5中的范围R13所示,负离子通过电极之间的电场而加速且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另外,如图5中的范围R14所示,在负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的过程中,卷入第一放电电极20和基准电极30的周围的空气而产生离子风。
此外,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3kV,基准电极30的电位为0V,因此已通过基准电极30的负离子在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过程中被加速,而产生更大的离子风。并且,已通过控制电极31的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喷射喷嘴12喷出。
此时,如图5所示的圆筒状的空气喷流的芯部从喷射喷嘴12吹出。如图5中所示,从该喷射喷嘴12吹出的空气喷流的芯部因与周围停止的空气的摩擦而形成涡环。这样一来,产生空气的涡环。
此外,壳体10内的负离子的一部分经由接地端子GND而被吸收。另外,壳体10内的负离子的另一部分以离子的状态滞留在壳体10内。另外,壳体10内的负离子的剩余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空气一起从喷射喷嘴12向壳体10外喷射。
此外,第二放电电极21的电位为0V,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3kV。因此,在第二放电电极21的顶端部21a的附近产生强电场,在第二放电电极21的周围也引起电晕放电,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也产生电晕放电,而追加负离子。该追加的负离子也在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其结果是,产生更大的离子风。并且,这样地被加速的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喷射喷嘴12向壳体10外喷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起到的效果。
另外,本离子风产生装置具备壳体10和控制部50。壳体10收纳控制电极31并且具有喷射喷嘴12。喷射喷嘴12使如下两种离子风喷射: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以及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控制部50在不会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会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负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壳体10的喷射喷嘴12喷射。
此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不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切换为不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并且,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控制部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
这样一来,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和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这两方产生电晕放电。因此,能够使更强的喷流从壳体10的喷射喷嘴12喷射。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相同。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在0V与3kV之间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在-3kV与+3kV之间切换。控制部50在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控制为放电电压之前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的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该放电电压是使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放电电压为3kV。具体而言,控制部50在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控制为放电电压之前对电源电路41进行控制,以使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为-3kV。
由此,如图7的范围R21所示,存在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的负离子以被推回的方式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积蓄。因此,在下一次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通过电晕放电而产生的负离子朝向喷射喷嘴12加速时,这些负离子也在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因此,产生更大的离子风,该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喷射喷嘴12吹出。即,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相比,能够使从喷射喷嘴12喷射的喷流成为更高速。另外,能够使从喷射喷嘴12向壳体10的外部喷射的负离子的量增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获得由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起到的效果。
另外,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且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且,在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和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从喷射喷嘴12喷射之后,控制部50进行规定的控制。在该规定的控制中,控制部50在进行再次放电控制之前进行返回控制。放电控制是指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输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控制。返回控制是指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的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的控制。
根据这样的结构,控制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以使得存在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的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因此,负离子以被推回的方式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积蓄。因此,在再次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通过电晕放电而产生的负离子朝向喷射喷嘴12加速时,这些负离子也在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其结果是,产生更大的离子风,该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喷射喷嘴12吹出。即,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相比,能够使从喷射喷嘴12喷射的喷流成为更高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圆筒状的空气喷流的芯部从喷射喷嘴12吹出。从该喷射喷嘴12吹出的空气喷流的芯部因与周围的停止的空气的摩擦而形成涡环。这样一来,产生空气的涡环。
(第四实施方式)
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进行说明。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相比,还具备第三放电电极22、控制电极32以及电源电路42这点不同。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为串联地配置由第一放电电极20以及基准电极30构成的电极对和由第二放电电极21以及控制电极31构成的电极对的二级结构。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为还串联地配置由第三放电电极22以及控制电极32构成的电极对的三级结构。
第三放电电极22具有针状的顶端部22a,且由导电金属制(例如,铜)的部件构成。在设为中空圆筒形状的控制电极31的内部形成有支承第三放电电极22的支承部16。第三放电电极22支承于在控制电极31的内部形成的支承部16。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1连接。因此,第三放电电极22和控制电极31为同电位。
控制电极32设为中空圆筒形状,且由导电金属制部件(例如,铜)构成。控制电极32以该控制电极32的外周面与壳体10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内。控制电极32是配置于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的第二控制电极。
电源电路42产生对第三放电电极22以及控制电极31与控制电极32的电位差进行控制的输出电压。电源电路42是输出放电电压的第三电源电路。该放电电压是使通过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电源电路42具有第一输出端子V0和第二输出端子V1。电源电路42的第一输出端子V0经由配线40b与第二放电电极21、基准电极30、电源电路41的第一输出端子V0、电源电路40的第二输出端子V1以及接地端子GND连接。另外,电源电路42的第二输出端子V1经由配线40d与控制电极32连接。另外,第二输出端子V1与壳体10之间和第一输出端子V0与壳体10之间绝缘。
电源电路42不仅能够输出-6kV以上且6kV以下的输出电压,也能够输出-6kV以下和6kV以上的输出电压。另外,电源电路41能够输出矩形形状的电压。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为串联地配置由第一放电电极20以及基准电极30构成的电极对、由第二放电电极21以及控制电极31构成的电极对、由第三放电电极22以及控制电极32构成的电极对的三级结构。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在-3kV与-2kV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在0V与3kV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并且在0V与6kV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起到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配置于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的控制电极32;以及配置于控制电极31与控制电极32之间的第三放电电极22。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输出电压的电源电路42,该电压使通过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根据这样的结构,还能够使通过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壳体10,该壳体10收纳控制电极32并且具有喷射喷嘴12。喷射喷嘴12使通过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喷射。另外,喷射喷嘴12使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喷射。另外,喷射喷嘴12使通过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喷射。
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还具备控制部50。控制部50在不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控制部50在不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并且,控制部50在不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
因此,能够将通过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负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和通过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负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喷射喷嘴12喷射。
此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不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切换为不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另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这样一来,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此外,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因此,能够使更强的喷流从壳体10的喷射喷嘴12喷射。
此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不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切换为不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此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维持的整个期间中,此外,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因此能够使更强的喷流从壳体10的喷射喷嘴12喷射。
(第五实施方式)
对第五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相同。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中,如图9所示,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在0V与3kV之间切换,并且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在0V与6kV之间切换。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子风送出装置中,如图10所示,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在-3kV与+3kV之间切换,并且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在-6kV与+6kV之间切换,这一点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此同时,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此同时,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因此,能够实现以下那样的动作。首先,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以及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并且,通过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从喷射喷嘴12喷射。之后,在控制部50在再次对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输出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前同时进行以下两个规定的控制。这两个规定的控制中的一个规定控制是对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控制电极31与控制电极32之间的离子向控制电极31侧移动的控制。这两个规定的控制中的另一个规定的控制是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的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负离子以将存在于控制电极31与控制电极32之间的离子向控制电极31侧推回的方式移动、积蓄。此外,负离子以也将存在于基准电极30与控制电极31之间的离子向基准电极30侧推回的方式移动、积蓄。
因此,在再次对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通过电晕放电而产生的负离子朝向喷射喷嘴12加速时,这些负离子也在向控制电极31、32侧移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其结果是,产生更大的离子风,该离子风作为喷流从喷射喷嘴12吹出。即,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喷流产生装置相比,能够使从喷射喷嘴12喷射的喷流成为更高速。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以使得第一放电电极20的电位比基准电极30的电位低,从而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但是,也可以是,控制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以使得基准电极30的电位比第一放电电极20的电位低,从而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具备放电电极20、21、22的结构,该放电电极20、21、22具有针状的顶端部20a。但是,如图11所示,也能够是作为放电电极具备细的金属丝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配置为使细的金属丝与壳体10的轴向正交。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二放电电极21和基准电极30的电位为同电位,第三放电电极22和控制电极31的电位为同电位。但是,例如,第二放电电极21和基准电极30的电位也可以为大致同电位。另外,第三放电电极22和控制电极31的电位也可以为大致同电位。
(4)在上述第二~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射口例示了筒状的喷射喷嘴12。但是,喷射口也可以是开口孔。
(5)在上述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各放电电极20、21、基准电极30以及控制电极31被收纳于壳体10。但是,也可以是,作为最后级的控制电极31至少被收纳于壳体10,各放电电极20、21和基准电极30配置于壳体10的外部。
(6)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中,各放电电极20、21、22、基准电极30以及各控制电极31、32被收纳于壳体10。但是,也可以是,作为最后级的控制电极32至少被收纳于壳体10,各放电电极20、21、22、基准电极30以及各控制电极31配置于壳体10的外部。
(7)相对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在壳体10的开口部13a或者壳体10的内部等还可以具备对放出精油等香料成分的板进行收纳的芳香单元。这样一来,将放出香料成分的板收纳于芳香单元,从而能够从喷射喷嘴12放出香料成分。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本喷流产生装置安装于车辆的仪表等以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喷射喷流,从而可提高舒适性的例子。但是,为了空气调节,离子风送出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等喷射冷风或暖风。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构成为从形成于壳体10的开口部13a向壳体10内取入由空气调节装置生成的冷风或暖风。
(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本喷流产生装置安装于车辆的仪表等以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喷射喷流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等喷射湿度高的空气。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构成为从形成于壳体10的开口部13a向壳体10内取入由加湿器生成的湿度高的空气。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本喷流产生装置安装于车辆的仪表等以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喷射喷流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对于车辆的各座位的乘员分别设置本喷流产生装置,以对于车辆的各乘员分别产生喷流。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本喷流产生装置安装于车辆的仪表等以向车辆的乘员的脸部喷射喷流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本喷流产生装置安装于车辆的顶棚、方向盘、头枕等。另外,也可以具备容易安装于车辆的仪表、车辆的顶棚、方向盘、头枕等的安装部。
(12)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和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同步。此外,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和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同步。但是,不一定需要使这些时机同步。例如,也可以使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相比于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稍微延迟。并且,也可以使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相比于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稍微延迟。并且,也可以使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相比于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机稍微延迟。
在该情况下,相对于第四、第五实施方式实现以下那样的变形动作。以下,将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第一强电压。另外,将不在第一放电电极20与基准电极30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第一弱电压。
另外,将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第二强电压。另外,将不在第二放电电极21与控制电极31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第二弱电压。
另外,将使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第三强电压。另外,将不在第三放电电极22与控制电极32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第三弱电压。
在某整个第一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弱电压、第二弱电压、第三弱电压。在接着第一期间的整个第二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强电压、第二弱电压、第三弱电压。在接着第二期间的整个第三期间,控制部50分别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强电压、第二强电压、第三弱电压。
在接着第三期间的整个第四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强电压、第二强电压、第三强电压。在接着第四期间的整个第五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弱电压、第二强电压、第三强电压。
在接着第五期间的整个第六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弱电压、第二弱电压、第三强电压。在接着第六期间的整个第七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41、42的输出电压分别设为第一弱电压、第二弱电压、第三弱电压。
另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弱电压的期间(即上述第一、第二、第六、第七期间)中的一部分期间(即上述第一、第二、第七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三弱电压。另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强电压的期间(即上述第三、第四、第五期间)中的一部分期间(即上述第四、第五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三强电压。
另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弱电压的期间(即上述第一、第二、第六、第七期间)中的一部分期间(即上述第一、第六、第七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一弱电压。另外,在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强电压的期间(即上述第三、第四、第五期间)中的一部分期间(即上述第三、第四期间),控制部50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一强电压。
这样一来,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一强电压的期间和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强电压的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另外,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一弱电压的期间和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弱电压的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也可以说这也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
另外,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强电压的期间和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三强电压的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另外,将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二弱电压的期间和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三弱电压的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
另外,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一强电压的期间和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三强电压的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另外,将电源电路40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一弱电压的期间和将电源电路42的输出电压设为第三弱电压的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
(13)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中,串联地配置三级的电极对,但是也可以串联地配置四级以上的电极对。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相互无关系的,除了明确不可组合的情况之外,能够适当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以及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明显地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其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材质、形状及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材质、形状及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不限定于其材质、形状及位置关系等。

Claims (9)

1.一种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放电电极(20);
基准电极(30),该基准电极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
第一电源电路(40),该第一电源电路输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控制电极(31),该控制电极配置于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
第二放电电极(21),该第二放电电极配置于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以及
第二电源电路(41),该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该电压使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该电压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10),该壳体至少收纳所述控制电极,且具有喷射口(12),该喷射口使如下两种离子风喷射: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所述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以及通过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以及
控制部(50),该控制部在不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不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不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控制为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且将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从所述喷射口喷射,在此之后、且在所述控制部再次对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输出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前,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的离子向所述基准电极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控制电极设为第一控制电极,
该离子风送出装置还具备:
第二控制电极(32),该第二控制电极配置于通过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所述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
第三放电电极(22),该第三放电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以及
第三电源电路(42),该第三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该电压使通过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该电压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10),该壳体至少收纳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且具有喷射口(12),该喷射口使如下三种离子风喷射: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所述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通过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以及通过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以及
控制部(50),该控制部在不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并且,该控制部在不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与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间,切换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不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不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不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部还将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不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部还将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离子风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且将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还将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切换为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从所述喷射口喷射,在此之后、且在所述控制部再次对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输出在所述第三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之前,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之间的离子向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侧移动,并且,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存在于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之间的离子向所述基准电极侧移动。
CN201680048225.1A 2015-08-19 2016-07-28 离子风送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49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2069 2015-08-19
JP2015162069 2015-08-19
PCT/JP2016/072186 WO2017029962A1 (ja) 2015-08-19 2016-07-28 イオン風送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9961A true CN107949961A (zh) 2018-04-20
CN107949961B CN107949961B (zh) 2020-03-13

Family

ID=58050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22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49961B (zh) 2015-08-19 2016-07-28 离子风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0334B2 (zh)
JP (1) JP6380680B2 (zh)
CN (1) CN107949961B (zh)
DE (1) DE112016003743T8 (zh)
WO (1) WO20170299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1903A (zh) * 2022-02-28 2022-05-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98926A1 (en) * 2014-10-03 2017-07-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umidity control apparatus
JP6870446B2 (ja) * 2017-04-12 2021-05-12 株式会社Soken 噴流発生装置
CN113048607B (zh) * 2021-02-22 2022-05-13 深圳市普洛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室外空气质量的优化***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75104U (zh) * 1973-11-13 1975-07-01
CN101577397A (zh) * 2009-06-04 2009-1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大面积离子风的激励装置
US7911146B2 (en) * 2006-05-31 2011-03-2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igh-velocity, multistage, nozzled, ion driven wind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of the same adaptable to mesoscale realization
CN201789201U (zh) * 2010-08-26 2011-04-06 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离子风激励装置
JP2015162069A (ja) * 2014-02-27 2015-09-07 アプリックスI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端末認証システム、ゲートシステム、入退場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認証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54553A (en) * 1959-08-11 1962-09-18 Cottrell Res Inc Electrostatic blower apparatus
JPS4847012U (zh) * 1971-10-04 1973-06-20
US4689056A (en) * 1983-11-23 1987-08-25 Nippon Soken, Inc. Air cleaner using ionic wind
JPS60132661A (ja) * 1983-12-20 1985-07-15 Nippon Soken Inc 空気清浄器
SE456204B (sv) 1987-02-05 1988-09-12 Astra Vent Ab Anordning for transport av luft med utnyttjande av elektrisk jonvind
JPH0635433Y2 (ja) 1990-07-18 1994-09-14 木曜電機株式会社 イオン風発生装置
US7053565B2 (en) * 2002-07-03 2006-05-30 Kronos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static fluid accelerator for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fluid flow
JP4138385B2 (ja) * 2002-07-19 2008-08-27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器具
JP4875945B2 (ja) * 2006-08-11 2012-02-15 若松 俊男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
JP2011070803A (ja) * 2009-09-24 2011-04-07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美容装置
JP5481567B2 (ja) * 2010-12-17 2014-04-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イオン風発生体及びイオン風発生装置
EP2815473A1 (en) * 2012-02-18 2014-12-24 Pegasor OY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cknowledged air flow and the use of such apparatus in measuring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acknowledged air flow
DE112016003757B4 (de) * 2015-08-19 2022-03-03 Denso Corporation Strahlströmungserzeugungsvorrichtung und strahlströmungserzeugungs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75104U (zh) * 1973-11-13 1975-07-01
US7911146B2 (en) * 2006-05-31 2011-03-2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igh-velocity, multistage, nozzled, ion driven wind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of the same adaptable to mesoscale realization
CN101577397A (zh) * 2009-06-04 2009-1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大面积离子风的激励装置
CN201789201U (zh) * 2010-08-26 2011-04-06 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离子风激励装置
JP2015162069A (ja) * 2014-02-27 2015-09-07 アプリックスI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端末認証システム、ゲートシステム、入退場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認証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1903A (zh) * 2022-02-28 2022-05-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9962A1 (ja) 2017-02-23
US20180201100A1 (en) 2018-07-19
US10870334B2 (en) 2020-12-22
JP6380680B2 (ja) 2018-08-29
DE112016003743T5 (de) 2018-06-14
DE112016003743T8 (de) 2018-09-06
JPWO2017029962A1 (ja) 2017-11-30
CN107949961B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9961A (zh) 离子风送出装置
CN101311637B (zh) 送风装置
CN107923414B (zh) 喷流产生装置及喷流产生***
US9525274B2 (en) Distribution of corona igniter power signal
US20160175803A1 (en) Method and generator for gene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CN102035141A (zh)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具备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美容装置
CN105792498A (zh) 一种多喷口级联型等离子体喷射触发高压开关
US20160284970A1 (en)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 and counter electrode
CN101595256A (zh) 衣物烘干机
CN107039888B (zh) 离子生成装置
KR950034327A (ko) 고전압 구형-갭(Sphere-Gap)방전 스위치, 고전압 펄스발생회로 및 고전압 방전스위칭 방법.
US1191429A (en) Spark-plug and sparking circuit.
JP2018179399A (ja) 噴流発生装置
CN106129815A (zh) 用于负离子发生装置的离子产生效率增强器
WO2013051434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JP5686453B1 (ja) 荷電粒子加速器
KR20150050941A (ko) 이온풍 발생 장치
JP5053450B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イオン発生方法
JP5201754B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WO2013080695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RU2388971C1 (ru) Биполяр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ионов
RU2388972C1 (ru) Биполяр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ионов
KR20140092824A (ko) 플라스틱 필름 또는 금속 포일의 표면 특성 조절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546724A (en) wightman
CN115528544A (zh) 一种低压负离子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