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2631B -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2631B
CN107872631B CN201711275279.4A CN201711275279A CN107872631B CN 107872631 B CN107872631 B CN 107872631B CN 201711275279 A CN201711275279 A CN 201711275279A CN 107872631 B CN107872631 B CN 107872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amera
shot
cameras
su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52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72631A (zh
Inventor
何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52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72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7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7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2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7Control of the dynamic range
    • H04N25/58Control of the dynamic range involving two or more expos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包括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Description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多重曝光(multiple exposure)是摄影中一种采用两次或者更多次独立曝光,然后将它们重叠起来,组成单一照片的技术。由于每次曝光的参数不同,被摄主体也会产生改变,因此最后所得照片会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目前,多重曝光主要应用于数码相机,移动终端并未有成熟的技术方案。用户若想获得多重曝光的图像,则需要利用后期的修图软件来实现,技术门槛高,操作繁琐,且降低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本申请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双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
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
根据所述深度信息提取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
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通过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深度信息提取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双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装置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深度信息提取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
合成模块,用于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通过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深度信息提取所述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三角测距原理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双摄像头的视差图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多重曝光图像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拍摄方法的执行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等具有双摄像头的硬件设备,该穿戴式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该具有双摄像头的硬件设备中,包含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中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具有各自独立的镜片、图像传感器和音圈马达。双摄像头中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与摄像头连接头相连,从而根据摄像头连接头提供的电流值驱动音圈马达,使得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在音圈马达的驱动下调整镜片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焦。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
目前,多重曝光主要还是通过后期修图软件来实现,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可以避免修图的繁琐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双摄终端拍摄时,可开启摄像头进行取景,按下虚拟快门键来发出拍摄指令。例如,可选择进入多重曝光模式,通过持续按住虚拟快门键来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数据包括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进行取景拍摄,分别得到用于成像的第一拍摄图像,以及用于计算深度信息的第二拍摄图像。
S102,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
具体地,可根据第一拍摄图像生成成像图像,然后根据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利用预设算法计算出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其中,预设算法可以是三角测距原理。
由于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是分别由不同的摄像头拍摄得到的,两个摄像头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的视差,根据三角测距原理,可以计算得到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中,同一被摄主体的深度信息,也就是该被摄主体距离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在平面的距离。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角测距原理:
在实际场景中,双摄像头分辨深度与人眼分辨景物的深度的原理相同,主要是依靠双目视觉分辨出。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拍摄图像计算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主要方法是依靠三角测距原理。
如图2所示,在实际空间中,画出了成像对象,以及两个摄像头所在位置OR和OT,以及两个摄像头的焦平面,焦平面距离两个摄像头所在平面的距离为f,在焦平面位置两个摄像头进行成像,从而得到两张拍摄图像。
P和P’分别是同一对象在不同拍摄图像中的位置。其中,P点距离所在拍摄图像的左侧边界的距离为XR,P’ 点距离所在拍摄图像的左侧边界的距离为XT。OR和OT分别为两个摄像头,这两个摄像头在同一平面,距离为B。
基于三角测距原理,图2中的对象与两个摄像头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Z,具有如下关系:
Figure 144951DEST_PATH_IMAGE001
基于此,可以推得
Figure 488469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d为同一对象在不同拍摄图像中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差。由于B、f为定值,因此,根据d可以确定出对象的距离Z。
当然,除了三角测距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计算图像的深度信息,比如,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针对同一个场景拍照时,场景中的物体距离摄像头的距离与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成像的位移差、姿势差等成比例关系,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这种比例关系获取上述距离Z。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通过主摄像头获取的主图像以及副摄像头获取的副图像,计算出不同点差异的图,这里用视差图表示,这个图上表示的是两张图上相同点的位移差异,但是由于三角定位中的位移差异和Z成正比,因此很多时候视差图就直接被用作携带深度信息的景深图。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双摄像头获取深度信息时,需要获取被摄主体在不同拍摄图像中的位置,因此,如果用于获取深度信息的两张图像较为接近,则会提高深度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率。
S103,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
具体地,计算得到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从而识别出成像图像中的被摄主体、前景以及背景。其中,前景相对于被摄主体深度较小,背景相对于被摄主体深度较大。
S104,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具体地,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可以是以透明度为维度来进行合成,也可以是以亮度为维度来进行合成。
其中,在以透明度为维度进行合成时,若想加强最后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可以透明度递减的方式(第一帧图像透明度最高,最后一帧图像透明度最低),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也可以相同透明度的方式(N帧图像的透明度保持一致),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当然,若想加强第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还可以透明度递增的方式(第一帧图像透明度最低,最后一帧图像透明度最高),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同理,在以亮度为维度进行合成时,若想加强第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可以亮度递减的方式(第一帧图像亮度最高,最后一帧图像亮度最低),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也可以相同亮度的方式(N帧图像的亮度保持一致),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当然,若想加强最后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还可以亮度递增的方式(第一帧图像亮度最低,最后一帧图像亮度最高),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
基于以上合并方式,可以获得多种效果的多重曝光图像。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双摄像头获取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能够提高提取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时的精度,以便在合成时,提高图像质量。此外,在合成时,由于是连续拍摄,因此多帧图像数据的前景或背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多帧图像数据中任选其中一帧的前景或背景,作为合成后多重曝光图像的前景或背景。最终得到的多重曝光图像可如图4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通过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并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为了清楚说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拍摄第一拍摄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摄像头拍摄第二拍摄图像。
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进行取景拍摄,分别得到用于成像的第一拍摄图像,以及用于计算深度信息的第二拍摄图像。
S502,判断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若是执行S503,否则执行S504。
视场角(Field Angle of View,FOV)是指镜头所能覆盖的最大角度,景物与摄像头的夹角超过这个角度,就不会被成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但由于不同的视场角取值情况,导致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取景之间的差异情况不一致,进而部分对象仅在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中的一个图像中进行了成像,在计算深度时,无法对这部分对象计算深度信息。为了便于深度信息的计算,本实施例中,尽量截取出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取景相同的部分作为成像图像,从而保证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的准确性。
S503,若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小于或等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将第一拍摄图像作为成像图像。
具体地,若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小于或等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由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通常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要小于或等于第二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基于此,第一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拍摄图像中的各对象,均应被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成像所覆盖,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对第一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拍摄图像进行裁剪,直接将第一拍摄图像作为成像图像即可。
S504,若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从第一拍摄图像中截取与第二拍摄图像的取景画面相同的区域,得到成像图像。
具体地,若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由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通常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要大于第二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基于此,第一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拍摄图像中的各对象,可能无法被第二摄像头全部拍摄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第一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拍摄图像进行裁剪,截取与第二拍摄图像的取景画面相同的区域,作为成像图像。
S505,根据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利用预设算法计算出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
具体地,根据第二拍摄图像和第一拍摄图像中,关于被摄主体的位置偏差,以及双摄像头的参数,确定出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
具体计算过程,与上一实施例的描述一致,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S506,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
本步骤与上一实施例的描述一致,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S507,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具体地,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可以是以透明度为维度来进行合成,也可以是以亮度为维度来进行合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双摄像头的移动终端上。双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得模块610、确定模块620、提取模块630和合成模块640。
获得模块610,用于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
其中,图像数据包括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
确定模块620,用于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
提取模块630,用于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
合成模块640,用于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通过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并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700包括:壳体710和位于壳体710内的第一摄像头711、第二摄像头712、存储器713和处理器714。
其中,存储器713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714通过读取存储器713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双摄终端拍摄时,可开启摄像头进行取景,按下虚拟快门键来发出拍摄指令。例如,可选择进入多重曝光模式,通过持续按住虚拟快门键来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数据包括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进行取景拍摄,分别得到用于成像的第一拍摄图像,以及用于计算深度信息的第二拍摄图像。
S102’,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
具体地,可根据第一拍摄图像生成成像图像,然后根据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利用预设算法计算出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其中,预设算法可以是三角测距原理。
由于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是分别由不同的摄像头拍摄得到的,两个摄像头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的视差,根据三角测距原理,可以计算得到第一拍摄图像和第二拍摄图像中,同一被摄主体的深度信息,也就是该被摄主体距离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在平面的距离。
S103’,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
具体地,计算得到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从而识别出成像图像中的被摄主体、前景以及背景。其中,前景相对于被摄主体深度较小,背景相对于被摄主体深度较大。
S104’,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具体地,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可以是以透明度为维度来进行合成,也可以是以亮度为维度来进行合成。
其中,在以透明度为维度进行合成时,若想加强最后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可以透明度递减的方式(第一帧图像透明度最高,最后一帧图像透明度最低),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也可以相同透明度的方式(N帧图像的透明度保持一致),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当然,若想加强第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还可以透明度递增的方式(第一帧图像透明度最低,最后一帧图像透明度最高),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同理,在以亮度为维度进行合成时,若想加强第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可以亮度递减的方式(第一帧图像亮度最高,最后一帧图像亮度最低),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也可以相同亮度的方式(N帧图像的亮度保持一致),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当然,若想加强最后一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显示效果,逐渐弱化其他图像的效果,还可以亮度递增的方式(第一帧图像亮度最低,最后一帧图像亮度最高),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
基于以上合并方式,可以获得多种效果的多重曝光图像。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双摄像头获取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能够提高提取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时的精度,以便在合成时,提高图像质量。此外,在合成时,由于是连续拍摄,因此多帧图像数据的前景或背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多帧图像数据中任选其中一帧的前景或背景,作为合成后多重曝光图像的前景或背景。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深度信息,并根据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以预设方式对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能够方便地生成多重曝光图像,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
上述移动终端中还包括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电路可以利用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实现,可包括定义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管线的各种处理单元。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的各个方面。
如图8所示,图像处理电路包括ISP处理器840和控制逻辑器850。成像设备810捕捉的图像数据首先由ISP处理器840处理,ISP处理器840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捕捉可用于确定和/或成像设备8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参数的图像统计信息。成像设备810具体可以包括两个摄像头,每一个摄像头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透镜812和图像传感器814。图像传感器814可包括色彩滤镜阵列(如Bayer滤镜),图像传感器814可获取用图像传感器814的每个成像像素捕捉的光强度和波长信息,并提供可由ISP处理器840处理的一组原始图像数据。传感器820可基于传感器820接口类型把原始图像数据提供给ISP处理器840。传感器820接口可以利用SMIA(Standard Mobile Imaging Architecture,标准移动成像架构)接口、其它串行或并行照相机接口或上述接口的组合。
ISP处理器840按多种格式逐个像素地处理原始图像数据。例如,每个图像像素可具有8、10、12或14比特的位深度,ISP处理器840可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操作、收集关于图像数据的统计信息。其中,图像处理操作可按相同或不同的位深度精度进行。
ISP处理器840还可从图像存储器830接收像素数据。例如,从传感器820接口将原始像素数据发送给图像存储器830,图像存储器830中的原始像素数据再提供给ISP处理器840以供处理。图像存储器830可为存储器装置的一部分、存储设备、或电子设备内的独立的专用存储器,并可包括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直接存储器存取)特征。
当接收到来自传感器820接口或来自图像存储器830的原始图像数据时,ISP处理器840可进行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操作,如时域滤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可发送给图像存储器830,以便在被显示之前进行另外的处理。ISP处理器840从图像存储器830接收处理数据,并对处理数据进行原始域中以及RGB和YCbCr颜色空间中的图像数据处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可输出给显示器870,以供用户观看和/或由图形引擎或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进一步处理。此外,ISP处理器840的输出还可发送给图像存储器830,且显示器870可从图像存储器830读取图像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存储器830可被配置为实现一个或多个帧缓冲器。此外,ISP处理器840的输出可发送给编码器/解码器860,以便编码/解码图像数据。编码的图像数据可被保存,并在显示于显示器870设备上之前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860可由CPU或GPU或协处理器实现。
ISP处理器840确定的统计数据可发送给控制逻辑器850单元。例如,统计数据可包括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自动聚焦、闪烁检测、黑电平补偿、透镜812阴影校正等图像传感器814统计信息。控制逻辑器850可包括执行一个或多个例程(如固件)的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一个或多个例程可根据接收的统计数据,确定成像设备810的控制参数以及的控制参数。例如,控制参数可包括传感器820控制参数(例如增益、曝光控制的积分时间)、照相机闪光控制参数、透镜812控制参数(例如聚焦或变焦用焦距)、或这些参数的组合。ISP控制参数可包括用于自动白平衡和颜色调整(例如,在RGB处理期间)的增益水平和色彩校正矩阵,以及透镜812阴影校正参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包括处理器的***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双摄像头处于多重曝光模式下,获取用户通过持续按住虚拟快门键发出的拍摄指令,并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
判断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将所述第一拍摄图像作为成像图像;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从所述第一拍摄图像中截取与所述第二拍摄图像的取景画面相同的区域,得到所述成像图像;
根据所述成像图像和所述第二拍摄图像,获取所述成像图像中的各个对象与所述成像图像和所述第二拍摄图像的距离差;
根据(B*f)/d获取所述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其中,B为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f为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焦平面距离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距离差;
根据所述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成像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
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包括:
以透明度或亮度递减的方式,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或者
以相同透明度或相同亮度的方式,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或者
以透明度或亮度递增的方式,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
3.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双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装置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在所述双摄像头处于多重曝光模式下,获取用户通过持续按住虚拟快门键发出的拍摄指令,并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多帧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拍摄图像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拍摄图像,判断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将所述第一拍摄图像作为成像图像,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从所述第一拍摄图像中截取与所述第二拍摄图像的取景画面相同的区域,得到所述成像图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图像和所述第二拍摄图像,获取所述成像图像中的各个对象与所述成像图像和所述第二拍摄图像的距离差,根据(B*f)/d获取所述成像图像的深度信息,其中,B为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f为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焦平面距离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距离差;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深度信息提取多帧连续成像图像中的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以及
合成模块,用于以预设方式对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成,以生成多重曝光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模块,具体用于:
以透明度或亮度递减的方式,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或者
以相同透明度或相同亮度的方式,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或者
以透明度或亮度递增的方式,将第一帧图像至第N帧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主体的特征信息进行合并。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
CN201711275279.4A 2017-12-06 2017-12-06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872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5279.4A CN107872631B (zh) 2017-12-06 2017-12-06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5279.4A CN107872631B (zh) 2017-12-06 2017-12-06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2631A CN107872631A (zh) 2018-04-03
CN107872631B true CN107872631B (zh) 2020-05-19

Family

ID=6175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5279.4A Active CN107872631B (zh) 2017-12-06 2017-12-06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72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166A (zh) * 2018-06-06 2018-10-12 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图形处理的方法和***
CN108933905A (zh) * 2018-07-26 2018-12-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2811B (zh) * 2018-12-17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58400B (zh) * 2019-12-13 2021-11-23 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拍摄的照片曝光量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26522B (zh) * 2020-06-12 2021-06-11 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12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多重曝光拍摄方法
CN107071275A (zh) * 2017-03-22 2017-08-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终端
CN107194963A (zh) * 2017-04-28 2017-09-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253B (zh) * 2013-06-26 2015-05-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重曝光方法和摄像装置
CN106060422B (zh) * 2016-07-06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曝光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12428B (zh) * 2016-09-27 2019-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295269A (zh) * 2017-07-31 2017-10-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光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275A (zh) * 2017-03-22 2017-08-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终端
CN10685112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多重曝光拍摄方法
CN107194963A (zh) * 2017-04-28 2017-09-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2631A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8519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2306304B1 (ko) 듀얼 카메라 기반 이미징 방법과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8055452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977940B (zh) 背景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49986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0811174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15451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872631B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2405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5105B (zh) 背景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712608B (zh) 终端设备拍摄方法和装置
JP2020528700A (ja) デュアルカメラを使用する画像処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移動端末
KR102304784B1 (ko) 더블 카메라 기반 이미징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5636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24057B (zh) 背景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053438B (zh) 景深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77212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80107346A (ko)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장치의 동작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