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1745A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1745A
CN107841745A CN201711036409.9A CN201711036409A CN107841745A CN 107841745 A CN107841745 A CN 107841745A CN 201711036409 A CN201711036409 A CN 201711036409A CN 107841745 A CN107841745 A CN 107841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 material
hou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pre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64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明
张涛
孙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64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41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41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1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8/00Coating for obtaining at least two superposed coatings either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23C2/00 - C23C26/00 or by combinations of method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23C and C25C or C25D
    • C23C28/04Coating for obtaining at least two superposed coatings either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23C2/00 - C23C26/00 or by combinations of method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23C and C25C or C25D only coatings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基材朝向电子设备外侧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着色层和前置层,所述前置层的表面具有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即将附着于壳体表面的指纹中的油脂降解,从而达到自动消除指纹的目的。

Description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譬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壳体外表面容易粘指纹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可以自动清洁壳体外表面的指纹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材,所述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外侧;
在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设置着色层;
在所述着色层上设置前置层;以及
蚀刻前置层形成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一基材、一着色层和一前置层,所述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外侧,所述着色层和所述前置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前置层的表面具有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基材、一着色层和一前置层,所述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外侧,所述着色层和所述前置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前置层的表面具有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通过在基材朝向电子设备外侧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着色层和前置层,所述前置层的表面具有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即将附着于壳体表面的指纹中的油脂降解,从而达到自动消除指纹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制作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制作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后盖制作方法的角度进行描述,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可以形成壳体,所述壳体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
请参阅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显示屏20、印制电路板30、电池40。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所述壳体10可以包括盖板11、中框12和后盖13。所述盖板11、所述中框12和所述后盖13相互组合形成所述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通过所述盖板11、所述中框12和所述后盖13形成的一密闭空间,以容纳显示屏20、印制电路板30、电池40等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1盖设到所述中框12上。所述后盖13盖设到所述中框12上。所述盖板11和后盖13位于所述中框12的相对面。所述盖板11和后盖13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0的密闭空间位于所述盖板11和后盖13之间。
所述盖板11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11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所述中框12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铝合金中框1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框12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所述中框12可以陶瓷中框、玻璃中框。再比如:所述中框12可以为塑胶中框。还比如:所述中框12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结构,可以将塑胶部分和注塑到金属板材上形成。
所述后盖13可以金属后盖,比如铝合金后盖,不锈钢后盖。所述后盖13还可以为玻璃后盖或者陶瓷后盖。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后盖1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31和外表面132。所述后盖13的内表面131靠近中框12及盖板11,构成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后盖13的外表面132远离中框12及盖板11,构成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后盖13还可以包括通孔133,所述通孔133可以用于安装摄像头。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剖面图。
为便于说明,以下以后盖13为例,对壳体进行说明。
所述后盖13可以包括一基材134、一着色层137和一前置层135。所述着色层137和前置层135依次设置于所述后盖13远离盖板11的表面,也即所述着色层137设置于所述前置层135和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基材134可以采用铝材,比如铝合金,也可以采用不锈钢,还可以采用玻璃、陶瓷等。
所述基材134包括第一表面1341和第二表面1342。所述第一表面1341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1342朝向电子设备外侧。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341朝向盖板11和中框1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341可以为后盖13的内表面131。所述第一表面1341为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342朝向背离盖板11和中框1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表面1342为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
所述着色层137设置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所述着色层137可以通过一次氧化形成一层氧化层。比如:单色氧化形成所述氧化层,具体可以通过氧化工艺后进行着色所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两次氧化或两次以上的氧化形成多层氧化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着色层137能够更加牢固地附着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可以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进行抛光处理,以增加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的表面的平整度,从而增加了所述着色层137在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的附着力,进而使所述着色层137能够牢固地附着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层137可以具有多个着色区域,不同着色区域设置不同颜色,以形成图案。
所述前置层135设置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所述前置层135的表面135a具有孔隙结构136。所述孔隙结构136包括若干孔洞1361。所述前置层135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所述前置层135可以采用TiO2、SiO2、ZnO、CdS、WO3、Fe2O3等。所述前置层135也可以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TiO2、SiO2、ZnO、CdS、WO3、Fe2O3等。用于掺杂的所述金属离子可以为银离子、铜离子等。
所述前置层135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溶胶凝胶法或者水热法等方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附着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时,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将氩气通过金属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中加热,所述温度可以为500-900℃。当所述金属有机物的气压达到反应阈值时,所述金属有机物就被分解并沉积到所述着色层137上,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所述金属有机物可以为Ti(O-I-C3H7)4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采用溶胶凝胶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时,可以先制备前驱体溶胶,通过喷涂、旋涂或者浸泡的方法将所述前驱体溶胶设置于所述着色层137。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金属醇盐为原料、加入溶剂、水、催化剂等,通过水解和聚合反应得到前驱体溶胶。所述金属醇盐可以采用Ti(OC2H5)4、Ti(OC3H7 i)4、Ti(OC4H9 n)4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设置完第一层前驱体溶胶后,可以通过干燥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层前驱体溶胶形成第一层凝胶,通过喷涂、旋涂或者浸泡的方法将第二层前驱体溶胶设置于第一层凝胶之上,再通过干燥的方式,使第二层前驱体溶胶形成第二层凝胶,依次类推,可以通过多次设置前驱体溶液的方式,调整凝胶的厚度,最后,对所述附着有凝胶的基材134进行热处理,以使得凝胶经过化学反应形成所述前置层135。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采用水热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时,可以对所述基材134和所述着色层137不需要设置前置层135的区域设置掩膜;配置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基材134浸泡于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在所述着色层137生长前置层135。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前置层135能够更加牢固地附着于所述着色层137,可以对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抛光处理,以增加所述着色层137的表面的平整度,从而增加了所述前置层135在所述着色层137的附着力,进而使所述前置层135能够牢固地附着于所述着色层137。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为1微米-10微米。当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小于1微米时,由于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较小,在蚀刻过程中容易将前置层135蚀穿,不利于孔隙结构136的形成;当前置层135的厚度大于10微米时,由于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较大,导致所述前置层135的光透过性差,容易遮挡所述着色层137的颜色。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小于500纳米,以使得所述前置层135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同时,用户在触摸所述壳体时,并不会感受到其表面的孔洞136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可以为50纳米-100纳米。当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小于50nm时,由于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较小,导致制造成本较高,对蚀刻液的选择较为苛刻,制造工艺复杂;当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大于100nm时,由于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较大,导致所述前置层135的光催化性较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等酸性溶液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溶液以对所述前置层135进行蚀刻以形成孔隙结构13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等酸性溶液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添加剂以对所述前置层135进行蚀刻以形成孔隙结构136。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所述壳体10a包括盖板16和后盖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6直接盖设到所述后盖17上。所述盖板16和所述后盖17相互组合形成所述壳体10a。所述壳体10a具有通过所述盖板16和后盖17形成的一密闭空间,以容纳显示屏20、印制电路板30、电池40等器件。
相比图2所示的壳体10,图5的所述壳体10a不包括中框,或者说是将图2中的中框12和后盖13一体成型形成一后盖17结构。
具体的,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7包括内表面171和外表面172,内表面171和外表面172相对设置,形成后盖17的整个表面。所述后盖17的各层结构可以参阅后盖13,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印制电路板30安装在壳体10中,所述印制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的主板,印制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天线、马达、麦克风、摄像头、光线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印制电路板30固定在壳体10内。具体的,所述印制电路板30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中框12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中框12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印制电路板30具体固定到中框12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
所述电池40安装在壳体10中,电池40与所述印制电路板30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提供电源。壳体10可以作为电池40的电池盖。壳体10覆盖电池40以保护电池40,具体的是后盖13覆盖电池40以保护电池40,减少电池40由于电子设备1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
所述显示屏20安装在壳体10中,同时,所述显示屏20电连接至印制电路板3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的显示面。所述显示屏20包括显示区域14和非显示区域15。所述显示区域14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1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所述非显示区域15的顶部区域开设供声音、及光线传导的开孔,所述非显示区域15底部上可以设置指纹模组、触控按键等功能组件。其中所述盖板11安装到显示屏20上,以覆盖显示屏20,形成与显示屏20相同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具体可以参阅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屏2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所述显示屏可以为全面屏或异性屏,具体的,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中的电子设备与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区别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15a直接形成在显示屏20a上,比如在显示屏20a的非显示区域15a设置成透明结构,以便光信号穿过,或者直接在显示屏20a的非显示区域开设供光线传导的开孔或缺口等结构,可以将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设置于非显示区域位置,以便前置摄像头拍照、光电感应器检测。所述显示区域14a铺满电子设备1a整个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a中的壳体10、印制电路板30及电池40等器件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以后盖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制作方法并不限于后盖。
请一并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一基材134,所述基材134包括第一表面1341和第二表面1342,所述第一表面1341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1342朝向电子设备外侧。
所述基材134可以为金属材料,比如铝材,进一步的,比如铝合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材134可以直接购买得到,也可以对板材加工得到,比如对铝合金板材进行锻压、时效等工艺处理得到。所述基材134还可以采用玻璃、陶瓷等。
所述第一表面1341朝向盖板11和中框1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341可以为后盖13的内表面131。所述第一表面1341为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342朝向背离盖板11和中框1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表面1342为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
步骤S102,在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设置着色层137。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步骤S102可以为:
步骤S1021: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进行抛光处理;
步骤S1022:在所述抛光处理过的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上设置着色层137;以及
步骤S1023:对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抛光处理。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着色层137能够更加牢固地附着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可以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进行抛光处理,以增加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的表面的平整度,从而增加了所述着色层137在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的附着力,进而使所述着色层137能够牢固地附着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在后续步骤中使所述前置层135能够更加牢固地附着于所述着色层137,可以对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抛光处理,以增加所述着色层137的表面的平整度,从而增加了所述前置层135在所述着色层137的附着力,进而使所述前置层135能够牢固地附着于所述着色层13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机械、化学、电化学或超声波等的方式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实现抛光。以使得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其中,化学抛光方式是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有规则溶解达到光滑平整。其中,电化学抛光方式是将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作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内,通直流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液,从而使得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光亮度增加大。其中机械抛光的方式是靠切削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使得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塑性变形去掉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其中超声波抛光的方式是将所述基材134或设置有着色层137的所述基材134放入磨料悬浮液中并一起置于超声波场中,依靠超声波的振荡作用,使磨料在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磨削抛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抛光处理之前,可以先对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再对打磨处理后的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进行抛光处理,使抛光处理效果更佳,使得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或所述着色层137更加平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打磨处理可以理解为对抛光处理前的粗加工。即,可以先对后盖外表面进行一次粗打磨,再进行一次细打磨,完成抛光处理。
所述着色层137设置于所述基材134的第二表面1342。所述着色层137可以通过一次氧化形成一层氧化层。比如:单色氧化形成所述氧化层,具体可以通过氧化工艺后进行着色所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两次氧化或两次以上的氧化形成多层氧化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层137可以具有多个着色区域,不同着色区域设置不同颜色,以形成图案。
步骤S103,在所述着色层137上设置前置层135。
所述前置层135可以采用TiO2、SiO2、ZnO、CdS、WO3、Fe2O3等。所述前置层135也可以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TiO2、SiO2、ZnO、CdS、WO3、Fe2O3等。用于掺杂的所述金属离子可以为银离子、铜离子等。
所述前置层135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溶胶凝胶法或者水热法等方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附着于所述着色层137。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时,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将氩气通过金属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中加热,所述温度可以为500-900℃。当所述金属有机物的气压达到反应阈值时,所述金属有机物就被分解并沉积到所述着色层137上,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所述金属有机物可以为Ti(O-I-C3H7)4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当采用溶胶凝胶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时,所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
步骤S1031,制备前驱体溶胶。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金属醇盐为原料、加入溶剂、水、催化剂等,通过水解和聚合反应得到前驱体溶胶。所述金属醇盐可以采用Ti(OC2H5)4、Ti(OC3H7 i)4、Ti(OC4H9 n)4等。
步骤S1032,将前驱体溶胶设置于所述着色层137。
其中,可以通过喷涂、旋涂或者浸泡的方法将所述前驱体溶胶设置于所述着色层137。
步骤S1033,干燥所述前驱体溶胶形成凝胶。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设置完第一层前驱体溶胶后,可以通过干燥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层前驱体溶胶形成第一层凝胶后,通过喷涂、旋涂或者浸泡的方法将第二层前驱体溶胶设置于第一层凝胶之上,再通过干燥的方式,使第二层前驱体溶胶形成第二层凝胶,依次类推,可以通过多次设置前驱体溶液的方式,调整凝胶的厚度。
步骤S1034,对附着有所述凝胶的基材134进行热处理,得到前置层135。
其中,对附着有所述凝胶的基材134进行热处理,通过热处理使得凝胶经过化学反应形成光催化薄膜,从而形成所述前置层135。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采用水热法形成所述前置层135时,可以对所述基材134和所述着色层137不需要设置前置层135的区域设置掩膜;配置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基材134浸泡于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在所述着色层137生长前置层135。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为1微米-10微米。当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小于1微米时,由于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较小,在蚀刻过程中容易将前置层135蚀穿,不利于孔隙结构136的形成;当前置层135的厚度大于10微米时,由于所述前置层135的厚度较大,导致所述所述前置层135的光透过性差,容易遮挡所述着色层137的颜色。
步骤S104,蚀刻前置层135形成孔隙结构136,所述孔隙结构136包括若干孔洞1361,所述孔隙结构136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小于500纳米,以使得所述前置层135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同时,使得用户在触摸所述壳体时,并不会感受到其表面的孔洞136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可以为50纳米-100纳米。当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小于50nm时,由于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较小,导致制造成本较高,对蚀刻液的选择较为苛刻,制造工艺复杂;当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大于100nm时,由于所述孔洞1361的内径较大,导致所述前置层135的光催化性较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等酸性溶液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溶液以对所述前置层135进行蚀刻以形成孔隙结构13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等酸性溶液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添加剂以对所述前置层135进行蚀刻以形成孔隙结构136。
综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通过在基材朝向电子设备外侧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着色层和前置层,所述前置层的表面具有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即将附着于壳体表面的指纹中的油脂降解,从而达到自动消除指纹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的限定。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壳体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材,所述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外侧;
在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设置着色层;
在所述着色层上设置前置层;以及
蚀刻前置层形成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设置着色层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在抛光处理过的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设置着色层;以及
对所述着色层进行抛光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着色层上设置前置层的步骤包括:
制备前驱体溶胶;
将前驱体溶胶设置于所述着色层;
干燥所述前驱体溶胶形成凝胶;以及
对附着有所述凝胶的基材进行热处理,得到前置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前驱体溶胶设置于所述着色层的步骤和所述干燥所述前驱体溶胶形成凝胶的步骤重复多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层的厚度为1微米-1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内径小于500纳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内径为50纳米-100纳米。
8.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基材、一着色层和一前置层,所述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内侧,第二表面朝向电子设备外侧,所述着色层和所述前置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前置层的表面具有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若干孔洞,所述孔隙结构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发生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层的厚度为1微米-10微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内径小于500纳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内径为50纳米-100纳米。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CN201711036409.9A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7841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409.9A CN107841745A (zh)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409.9A CN107841745A (zh)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1745A true CN107841745A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8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6409.9A Pending CN107841745A (zh)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4174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7826A (zh) * 2003-01-22 2004-08-04 ��ʽ���綫֥ 在机壳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1357078Y (zh) * 2008-12-17 2009-12-09 上海师范大学 纳米科普实验箱
CN202049410U (zh) * 2011-02-16 2011-11-23 深圳市沃特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光触媒平板电脑
CN102712174A (zh) * 2010-03-03 2012-10-0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片包覆金属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82391A (zh) * 2012-12-21 2014-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指纹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及防指纹抗菌薄膜
CN104073800A (zh) * 2013-03-25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5368587A (zh) * 2015-11-19 2016-03-02 深圳市天得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水基清洗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09003A (zh) * 2014-11-13 2016-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7734891A (zh) * 2017-10-30 2018-0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7826A (zh) * 2003-01-22 2004-08-04 ��ʽ���綫֥ 在机壳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1357078Y (zh) * 2008-12-17 2009-12-09 上海师范大学 纳米科普实验箱
CN102712174A (zh) * 2010-03-03 2012-10-0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片包覆金属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49410U (zh) * 2011-02-16 2011-11-23 深圳市沃特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光触媒平板电脑
CN103882391A (zh) * 2012-12-21 2014-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指纹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及防指纹抗菌薄膜
CN104073800A (zh) * 2013-03-25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5609003A (zh) * 2014-11-13 2016-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5368587A (zh) * 2015-11-19 2016-03-02 深圳市天得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水基清洗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34891A (zh) * 2017-10-30 2018-0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培生著: "《多孔材料引论》", 31 December 2012,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刘献杰: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3047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基板、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91196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34891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45866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16253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19062321A1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5609217A (zh) 一种石墨烯透明电极、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896447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63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4174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8304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90154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52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62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5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70925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3488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89391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89388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6395894A (zh) 一种通过盖膜水解法制备薄膜材料的工艺
CN107708356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34885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83046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16251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90977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