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6828A -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6828A
CN107816828A CN201710976946.5A CN201710976946A CN107816828A CN 107816828 A CN107816828 A CN 107816828A CN 201710976946 A CN201710976946 A CN 201710976946A CN 107816828 A CN107816828 A CN 107816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current
coefficient
point
refrig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69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6828B (zh
Inventor
刘忠南
王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69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6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6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6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6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6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冷***的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
技术领域
本申请通常涉及制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制冷***。
背景技术
随着比如半导体芯片生产设备和数据存储***的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处理容量的增长,该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在逐步增加,从而使得设备的温度也变高。众所周知,设备在温度高的情况下的工作效率通常会变低,并且容易产生故障且寿命降低。为了确保设备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且避免产生设备故障,在这类产生巨大热量的设备中,通常采用制冷***来将设备的温度维持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
制冷***通常包括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塔和冷却水泵。通过分析可知,制冷机所产生的冷冻水的温度(即,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越高,冷却塔的冷凝水的温度越低,以及冷冻水的流速越高,制冷***的冷却效率越高。因此,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确定成为影响制冷***的冷却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现有方案中,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通常是利用人工设置的固定值,当制冷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不能对温度设定点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使得制冷***不能高效地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利用该方法、装置及***,通过基于制冷***的冷负载值和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冷***的冷却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可以包括: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出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利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上一调整过程获取的上一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获取的附加综合性能系数,判断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是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按照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调整过程,其中,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被确定为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按照预定规则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将所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步长是所述当前调整步长的K倍,其中,1<k≤2。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可以包括:在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不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当前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或者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等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且不大于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下述中的一种:保持当前调整步长不变;基于调整过程的轮数和当前调整步长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在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冷负载值,以及所述预定规则包括:基于所述当前冷负载值与预定冷负载阈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可以包括: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对应的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其中,所述冷负载值与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在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未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基于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以及将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所对应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制冷***中的各个设备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电功率以及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量;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各个设备的电功率以及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制冷量,计算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可以包括:获取经由冷负载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制冷***中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以及将所获取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中的最大开度值,确定为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装置,包括:冷负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出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利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上一调整过程获取的上一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获取的附加综合性能系数,判断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是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按照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调整过程,其中,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被确定为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按照预定规则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不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当前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或者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大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且不大于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在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后,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冷负载值,以及所述预定规则包括:基于所述当前冷负载值与预定冷负载阈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相关联地存储冷负载值与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综合性能系数峰值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对应的综合性能系数峰值;调整模块,用于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在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未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基于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以及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所对应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制冷***中的各个设备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电功率以及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量;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各个设备的电功率以及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制冷量,计算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冷负载获取单元可以包括:开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由冷负载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制冷***中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以及冷负载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获取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中的最大开度值,确定为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
优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冷负载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制冷***的冷负载值。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包括:制冷机,用于产生制冷***所服务的终端设备所需的冷冻水;冷冻水循环管道,与所述制冷机、所述冷冻水泵和所述终端设备相连;冷冻水泵,用于经由所述冷冻水循环管道将所述制冷机产生的冷冻水提供给所述终端设备;冷却塔,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所产生的热量排放到环境中;冷却水循环管道,与所述冷却塔、所述制冷机和冷却水泵相连;冷却水泵,用于经由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来为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制冷机提供冷却水循环;如上所述的用于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控制设备;以及冷负载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制冷***的冷负载值。
利用本申请的方法、装置及***,通过基于制冷***的冷负载值和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冷***的冷却效率。
利用本申请的方法、装置及***,通过利用多次调整过程,并且在每次调整过程中基于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与上一调整过程所获得的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进行比较来确定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由此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从而可以实现对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智能控制。
利用本申请的方法、装置及***,通过利用多次调整过程,并且在每次调整过程中基于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与预设峰值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次调整,以及在需要下一次调整时,基于所述比较来确定下一次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由此可以实现对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下面的附图,可以实现对于本公开内容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制冷***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示例的结构框图;和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控制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按照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以及各个步骤可以被添加、省略或者组合。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它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型表示开放的术语,含义是“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面可以包括其他的定义,无论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指明,否则一个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
在本文中,术语“温度设定点”是指制冷机中的出水温度点。
现在结合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制冷***10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制冷***10包括制冷机110、冷冻水泵120、冷却塔130、冷却水泵140、控制装置150、冷冻水循环管道160和冷却水循环管道170。
制冷机110用于产生制冷***所服务的终端设备所需的冷冻水。通常,制冷机110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冷冻水循环管道160与制冷机110、冷冻水泵120和终端设备200相连。这里,终端设备200是指要被冷却的设备,比如半导体芯片生产设备、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等。冷冻水泵120用于将制冷机110所产生的冷冻水经由冷冻水循环管道160提供给终端设备200,以对终端设备200进行冷却。
终端设备200所产生的热量经由水循环管道160(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到制冷机110的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由制冷剂将热量带到制冷机110的冷凝器以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热量最终由冷凝水带到冷却塔130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塔130用于将来自终端设备200的热量排放到环境中。冷却水循环管道170与制冷机110、冷却塔130和冷却水泵140相连。冷却水泵140用于经由冷却水循环管道170为制冷机110的冷凝器及冷却塔130提供冷却水循环。控制装置150用于检测***的实际冷负载值(例如,温度控制阀的开度),以及检测制冷***的制冷量和耗电量,从而计算制冷***的综合能耗系数,并基于预定的算法来确定在实际冷负载值下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此外,制冷***10还可以包括冷负载检测装置180,与控制装置150相连,用于检测制冷***的冷负载值。控制装置150从冷负载检测装置获取所检测的冷负载值。
制冷***10还可以包括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用于检测制冷***10中的各个设备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电功率以及制冷***10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量。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可以利用电功率监测模块和制冷量监测模块来实现。更为具体地,制冷量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制冷***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制冷机的出水和回水的温差,并基于所监测到的流量和温差来计算制冷量。在一个示例中,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还可以基于所检测的电功率和制冷量来计算出综合性能系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50从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获取综合性能系数。在另一示例中,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可以不具有综合性能系数计算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50从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获取所检测的电动率和制冷量,并基于所检测的电功率和制冷量来计算出综合性能系数。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装置150的一个示例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50包括冷负载获取单元151和确定单元153。
冷负载获取单元151用于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所述冷负载是指制冷***中所散发的热量,其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表征。例如,所述冷负载可以利用制冷***中的温度控制阀的开度来表征。所述开度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冷负载获取单元151可以获取所述制冷***中的温度控制阀的开度。所述温度控制阀设置在冷冻水循环管道160的末端,用于控制制冷***10中的冷冻水的流量。
在一个示例中,冷负载获取单元151可以利用接收单元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制冷***10中的冷负载检测装置180检测制冷***10的冷负载值,然后,冷负载获取单元151从冷负载检测装置180接收所检测的冷负载值。例如,冷负载检测装置180可以是设置在温度控制阀附近的阀门开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温度控制阀的阀门开度。在制冷***包括多个温度控制阀的情况下,所述冷负载检测装置还可以从所测量的所述多个开度值中选择最大的开度值作为制冷***10的初始冷负载值。
此外,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中,冷负载检测装置180也可以不包含从所测量的所述多个开度值中选择最大的开度值作为制冷***10的冷负载值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冷负载获取单元151可以包括开度值获取模块(未示出)和冷负载确定模块(未示出)。所述开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由冷负载检测装置180检测的制冷***10中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所述冷负载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获取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中的最大开度值,确定为制冷***10的初始冷负载值。
确定单元153用于基于所获取的制冷***10的初始冷负载值和制冷***10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是指制冷***的制冷量与耗电量(包括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的耗电量)之间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说明制冷***的综合制冷效率越高。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创建温度设定点计算模型,并利用制冷***的历史冷负载数据、综合性能系数和所得到的历史温度设定点数据来对所创建的温度设定点计算模型进行训练,以进行优化。然后,确定单元153利用所创建的温度设定点计算模型来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S310,冷负载获取单元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在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后,在S320,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和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利用图2中示出的温度设定点确定装置,通过基于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和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冷***的冷却效率。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首先,在S410,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在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后,在S420,基于所获取的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和初始调整步长。
这里,所述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是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和预设冷负载阈值(例如,在冷负载为开度的情况下,预设冷负载阈值为95%)来确定的。例如,在初始冷负载值大于预设冷负载阈值时,确定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为向下调整,即,温度设定点降低的方向;以及在初始冷负载值小于预设冷负载阈值时,确定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为向上调整,即,温度设定点升高的方向。
另外,初始调整步长可以基于初始开度值和预设冷负载阈值的差值来确定。优选地,所述初始调整步长可以与所述差值成线性比例关系。例如,假设差值在5%以内,调整步长为0.15度;差值在5%和10%之间,调整步长为0.3度;差值在10%和15%之间,调整步长为0.45度;差值在15%和20%之间,调整步长为0.6度;差值在20%和25%之间,调整步长为0.75度;差值在25%和30%之间,调整步长为0.9度;差值在30%和35%之间,调整步长为1.05度;差值在35%和40%之间,调整步长为1.2度;差值在40%和45%之间,调整步长为1.35度;差值在45%和50%之间,调整步长为1.5度,等等。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初始调整步长也可以与所述差值成其他预定函数关系。
在如上确定出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和初始调整步长后,执行从S430到S470的循环调整过程。首先,在S430,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制冷机的当前温度设定点。例如,假设调整前的温度设定点为T调整前,当前调整方向为温度设定点增加的方向,当前调整步长为0.3°,则调整后的温度设定点为T调整前+0.3。在第一次进行温度设定点调整时,所述温度设定点调整过程是基于初始温度设定点、初始调整方向和初始调整步长来进行的。初始温度设定点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温度设定点,比如5°。
在计算出制冷机的当前温度设定点后,在S433,获取制冷***10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冷负载值。这里,当前冷负载值的获取过程可以如上参照冷负载获取单元所述。接着,在S435,判断所获取的当前冷负载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例如,95%。在判断为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进行到S437。在S437,将调整方向调整为温度设定点降低的方向,并且按照预定规则确定新的调整步长。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预定规则可以是基于当前冷负载值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新的调整步长。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中,新的调整步长也可以是保持当前调整步长不变。或者,所述预定规则可以是基于调整过程的轮数和当前调整步长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例如,可以将当前调整步长与以调整轮数为参数的函数相乘来得到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所述函数可以是线性函数或非线性函数。然后,返回到S433。
在所获取的当前冷负载值未超过第一预定阈值时,进行到S440。在S440,获取制冷***10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COPn)。具体地,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制冷***中的各个设备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电功率以及所述制冷***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量,然后基于所检测的各个设备的电功率以及制冷***的制冷量来计算出综合性能系数。
接着,在S443,判断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是否不小于上一调整过程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即,上一综合性能系数COPn-1),即,COPn是否不小于COPn-1。如果不小于,则进行到S465。在S465,将当前调整方向确定为是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且按照预定规则确定新的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所述新的调整步长可以按照参照S437所述的预定规则来确定。然后,进行到S430以执行下一调整过程。
在S443中判断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进行到S445。在S445,确定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并计算出附加调整过程中的温度设定点。具体地,将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调整方向确定为是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并且将比当前调整步长更大的调整步长确定为是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步长,例如,可以将K倍的当前调整步长确定为是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步长,其中,1<k≤2。接着,基于所确定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来计算出附加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然后,在S447,获取制冷***在所计算出的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COPa。
在如上获取COPa后,在S450,判断COPn-1是否大于COPa。如果不大于,则进行到S460。在S460,将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确定为是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且确定新的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所述新的调整步长可以按照上述参照S437所述的预定规则来确定。然后,进行到S430以执行下一调整过程。
如果COPn-1大于COPa,则进行到S470。在S470,确定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并将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这里,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被确定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S480。在S480中,监测制冷***的冷负载值,并判断冷负载值的变化是否超过第二预定阈值(例如,5%)。如果不超过,则持续监测。如果超过,则返回到S420,进行下一调整过程。
此外,优选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删除S435和S437,或者删除S433、S435和S437。
利用上述方法,通过利用多次调整过程,并且在每次调整过程中基于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与上一调整过程所获得的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进行比较来确定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从而可以实现对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智能控制。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装置150’的另一示例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150’包括冷负载获取单元151和确定单元153’。确定单元153’包括调整模块1533和确定模块1539。
冷负载获取单元151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调整模块1533用于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出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获取所述制冷***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利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上一调整过程获取的上一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获取的附加综合性能系数,判断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是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按照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调整过程,其中,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被确定为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按照预定规则确定当前调整步长。所述预定规则可以如上参照图4中所述。
具体地,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可以包括:在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不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当前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或者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大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且不大于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
如图5所示,在一个示例中,调整模块1533可以包括计算子模块1534、综合性能系数获取子模块1535、拐点判断模块1536和调整子模块1537。计算子模块1534用于针对每次调整过程,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
综合性能系数获取子模块1533用于获取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例如,制冷***10中可以包括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在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仅仅具有电动率和制冷量检测功能的情况下,综合性能系数获取子模块1533可以利用接收子模块和处理子模块来实现。接收子模块用于从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接收电功率测量值和制冷量测量值,然后,处理子模块基于所接收的电功率测量值和制冷量测量值计算出综合性能系数。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中,综合性能系数计算功能也可以由综合性能系数检测装置190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性能系数获取子模块1533可以仅仅具有接收功能。
拐点判断子模块1536用于利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上一调整过程获取的上一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获取的附加综合性能系数,判断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是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按照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调整过程,并且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步长是比当前调整步长更大的调整步长,例如,可以将K倍的当前调整步长确定为是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步长,其中,1<k≤2。此外,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拐点判断子模块1536将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
调整子模块1537用于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按照预定规则确定当前调整步长。优选地,调整模块1533还可以包括冷负载获取子模块(未示出),用于获取制冷***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冷负载值。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子模块1535可以基于所获取的当前冷负载值和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例如,95%)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步长。确定模块1539用于将所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此外,优选地,控制装置15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155,用于判断所获取的制冷***的冷负载值变化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例如为5%(在冷负载是温度控制阀的开度的情况下)。在所获取的制冷***的冷负载变化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重新执行确定单元153所执行的温度设定点确定过程。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首先,在S410,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在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后,在S415,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对应的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其中,所述冷负载值与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然后,在S420,基于所获取的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和初始调整步长。
在确定出初始调整方向和初始调整步长后,在S430,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制冷机的当前温度设定点。这里,在第一次调整时,S430中的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是温度设定点的初始调整方向,以及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步长是初始调整步长,并且是基于初始温度设定点来进行上述计算。
接着,在S440,获取制冷***10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然后,在S450’,判断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是否达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如果未达到,则在S460’,基于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预设峰值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次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具体地,如果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大于预设峰值,则将下一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确定为温度设定点降低的方向,以及如果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预设峰值,则将下一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确定为温度设定点增加的方向。调整步长的确定可以基于预设峰值和当前综合性能系数的差值来确定。然后,流程进行到框S430,进行下一次调整过程。
如果所获取的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预定峰值,则进行到框S470’。在S470’,将与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预设峰值时所对应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S480。在S480中,监测制冷***的冷负载值,并判断冷负载值的变化是否超过第二预定阈值(例如,5%)。如果不超过,则持续监测。如果超过,则返回到S420,进行下一调整过程。
利用上述方法,通过利用多次调整过程,并且在每次调整过程中基于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与预设峰值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次调整,以及在需要下一次调整时,基于所述比较来确定下一次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可以实现对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智能控制。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装置150”的另一示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150”包括冷负载获取单元151和确定单元153’。冷负载获取单元151用于获取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确定单元153’包括峰值获取模块1531、调整模块1533’、确定模块1537’和数据存储模块1539。
数据存储模块1539用于相关联地存储冷负载值与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峰值获取模块1531用于从数据存储模块1539中获取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对应的综合性能系数峰值。调整模块1533’用于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调整后的温度设定点;获取制冷***在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在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未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基于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确定模块1537’用于将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所对应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如图7所示,在一个示例中,调整模块1533’可以包括计算子模块1534、综合性能系数获取子模块1535和调整子模块1536’。计算子模块1534和综合性能系数获取子模块1535与图5中示出的对应模块完全相同,在此不再描述。
调整子模块1536’用于在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未达到预设峰值时,基于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预设峰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具体地,如果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大于预设峰值,则将下一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确定为温度设定点降低的方向,以及如果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预设峰值,则将下一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确定为温度设定点增加的方向。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可以基于预设峰值和当前综合性能系数的差值来确定。
此外,优选地,控制装置15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155,用于判断所获取的制冷***的冷负载变化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例如为5%(在冷负载是温度控制阀的开度的情况下)。在所获取的制冷***的冷负载变化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重新执行确定单元153’所执行的温度设定点确定过程。
在本申请中,温度设定点控制装置150可以利用计算设备实现。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控制设备800的方框图。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设备8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处理器802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即,存储器804)中存储或编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即,上述以软件形式实现的元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存储器804中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当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和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应该理解,在存储器8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进行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以上结合图1-7描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
此外,控制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冷负载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制冷***10中的冷负载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比如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的程序产品。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具有指令(即,上述以软件形式实现的元素),该指令当被机器执行时,使得机器执行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以上结合图1-7描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
上面结合附图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并不表示可以实现的或者落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的所有实施例。在整个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意味着“用作示例、实例或例示”,并不意味着比其它实施例“优选”或“具有优势”。出于提供对所描述技术的理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体细节。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为了避免对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概念造成难以理解,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
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进行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与符合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包括:
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出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
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
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
利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上一调整过程获取的上一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获取的附加综合性能系数,判断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是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按照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调整过程,其中,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被确定为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
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按照预定规则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将所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步长是所述当前调整步长的K倍,其中,1<k≤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包括:
在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不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当前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或者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大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且不大于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下述中的一种:
保持当前调整步长不变;
基于调整过程的轮数和当前调整步长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冷负载值,以及所述预定规则包括:基于所述当前冷负载值与预定冷负载阈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包括:
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对应的综合性能系数峰值,其中,所述冷负载值与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
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
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
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
在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未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基于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以及
将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所对应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8.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中的各个设备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电功率以及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量;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各个设备的电功率以及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制冷量,计算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
9.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包括:
获取经由冷负载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制冷***中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以及
将所获取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中的最大开度值,确定为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
10.一种用于确定制冷***中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装置,包括:
冷负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以及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出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
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
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
利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上一调整过程获取的上一综合性能系数以及附加调整过程获取的附加综合性能系数,判断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是否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其中,所述附加调整过程是在所获取的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按照与当前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调整过程,其中,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比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和附加综合性能系数都大时,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被确定为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
在所述上一调整过程的温度设定点不是综合性能系数拐点时,基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并按照预定规则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作为综合性能系数拐点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
在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不小于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当前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或者在所述上一综合性能系数大于所述当前综合性能系数且不大于所述附加综合性能系数时,将所述附加调整过程的调整方向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
在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后,获取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当前冷负载值,以及所述预定规则包括:基于所述当前冷负载值与预定冷负载阈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步长。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相关联地存储冷负载值与综合性能系数峰值;
综合性能系数峰值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获取的初始冷负载值对应的综合性能系数峰值;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下述方式调整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直到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
基于温度设定点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来计算当前温度设定点;
获取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
在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未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基于所获取的综合性能系数和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的差值来调整温度设定点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作为下一调整过程的当前调整方向和当前调整步长;以及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制冷***的综合性能系数达到所述综合性能系数峰值时所对应的温度设定点确定为所述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
15.如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制冷***中的各个设备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电功率以及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制冷量;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各个设备的电功率以及所获取的所述制冷***的制冷量,计算所述制冷***在所述当前温度设定点下的综合性能系数。
16.如权利要求10到15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冷负载获取单元包括:
开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由冷负载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制冷***中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以及
冷负载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获取的各个温度控制阀的开度值中的最大开度值,确定为所述制冷***的初始冷负载值。
17.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冷负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制冷***的冷负载值。
19.一种制冷***,包括:
制冷机,用于产生制冷***所服务的终端设备所需的冷冻水;
冷冻水循环管道,与所述制冷机、所述冷冻水泵和所述终端设备相连;
冷冻水泵,用于经由所述冷冻水循环管道将所述制冷机产生的冷冻水提供给所述终端设备;
冷却塔,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所产生的热量排放到环境中;
冷却水循环管道,与所述冷却塔、所述制冷机和冷却水泵相连;
冷却水泵,用于经由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来为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制冷机提供冷却水循环;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设备;以及
冷负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制冷***的冷负载值。
CN201710976946.5A 2017-10-19 2017-10-19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Active CN107816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6946.5A CN107816828B (zh) 2017-10-19 2017-10-19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6946.5A CN107816828B (zh) 2017-10-19 2017-10-19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6828A true CN107816828A (zh) 2018-03-20
CN107816828B CN107816828B (zh) 2018-12-04

Family

ID=6160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6946.5A Active CN107816828B (zh) 2017-10-19 2017-10-19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68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8469A (ja) * 2008-08-06 2010-02-18 Mayekawa Mfg Co Ltd 乾燥方法及び乾燥装置
CN102374605A (zh) * 2010-08-18 2012-03-14 肖安 一种中央空调水***自动寻优节能技术及其***
CN102734890A (zh) * 2011-04-13 2012-10-17 上海信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冻水的模糊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空调***
CN103912966A (zh) * 2014-03-31 2014-07-0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地源热泵制冷***优化控制方法
CN106468495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制冷***中的制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95601A (zh) * 2017-02-24 2017-06-27 重庆大学 一种蒸气增压喷射制冷***发生温度设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8469A (ja) * 2008-08-06 2010-02-18 Mayekawa Mfg Co Ltd 乾燥方法及び乾燥装置
CN102374605A (zh) * 2010-08-18 2012-03-14 肖安 一种中央空调水***自动寻优节能技术及其***
CN102734890A (zh) * 2011-04-13 2012-10-17 上海信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冻水的模糊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空调***
CN103912966A (zh) * 2014-03-31 2014-07-0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地源热泵制冷***优化控制方法
CN106468495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制冷***中的制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95601A (zh) * 2017-02-24 2017-06-27 重庆大学 一种蒸气增压喷射制冷***发生温度设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6828B (zh)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68736C (en) Demand flow pumping
JP4691736B2 (ja) 冷凍システムの最適化方法と装置
CN102971589B (zh) 冷冻机控制装置
CN104006441B (zh) 流体回路***
CN105928235B (zh) 具有相变蓄冷的双冷凝器数据中心冷却***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25935B (zh) 气液分离装置、空气源热回收***及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
CN102165194A (zh) 运输制冷***上的压缩机排放控制
CA283767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chilled water plant system operation
CN205066276U (zh) 空调机
US2016004759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4662381A (zh) 用于在启动过程中控制蒸气压缩***的方法
CN106969465B (zh) 写字楼中央空调***磁悬浮冷水主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764303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s pressure in cooling plant
CN107816828B (zh) 用于确定制冷***的制冷机的温度设定点的方法、装置及***
WO2017085784A1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CN206055994U (zh) 制冷循环装置
KR20190075104A (ko)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제어 장치, 공기 조화 장치,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제어를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 매체
JP4513545B2 (ja) 冷凍機の台数制御装置と冷熱供給システム
JP2006275492A (ja) 空調設備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冷凍機運転台数制御装置
JP4965007B1 (ja) ショーケース、冷蔵庫、冷凍庫の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CN104879898B (zh) 数据中心冷水***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339834A (zh) 自然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992276A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connected to a smart grid
CN207262804U (zh) 制冷***
JP5538917B2 (ja) 熱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