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249A -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249A
CN107786249A CN201610686231.1A CN201610686231A CN107786249A CN 107786249 A CN107786249 A CN 107786249A CN 201610686231 A CN201610686231 A CN 201610686231A CN 107786249 A CN107786249 A CN 107786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wave beam
emitter
optimal
lau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62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6862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1465 priority patent/WO201803289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6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发射机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接收机采用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并将包含第一最佳发射波束的确定结果反馈给发射机;后续发射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接收机,接收机通过确定的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本发明同时在发射机侧和接收机侧联合进行波束成形,提升接收机侧的能力和通信链路性能。

Description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背景技术
目前LTE等无线***,基站与终端的通信中,都仅在下行方向进行了发射波束成形,此时基站作为发射机发射波束,终端作为接收机波束。也即目前的无线通信领域中,都仅在下行方向的发射机侧进行波束成形,而对于接收机侧并未进行波束成形,导致在下行链路,未充分发挥接收机的接收波束成形的能力,降低了通信链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无线领域仅在下行方向的发射机侧进行波束成形导致接收机侧接收能力差、通信链路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包括:
接收机采用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
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所述接收机将确定结果反馈给所述发射机,所述确定结果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包括:
发射机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
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所述发射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所述接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将确定结果反馈给所述发射机,所述确定结果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机,包括:
第二发射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
第二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所述接收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任一项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发射机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接收机采用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并将包含第一最佳发射波束的确定结果反馈给发射机;后续发射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接收机,接收机通过确定的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本发明同时在发射机侧和接收机侧联合进行波束成形,提升接收机侧的能力和通信链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收机侧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射机侧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收机侧天线子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射机侧天线子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行方向联合波束成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时分正交发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码分正交发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频分正交发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FDD的下行波束成形时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TDD的下行波束成形时序;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通信***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发射机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接收发射机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FDD的下行联合波束成形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FDMA发射下行发射波束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FDD的上行联合波束成形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FDMA发射上行发射波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在无线通信领域,随着通信频段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毫米波波段,终端的发射和接收天线趋势是做到较大的一个数目,比如4发4收、8发8收。因此,发射端的发射机和接收端的接收机的联合波束成形就变得非常重要,既能提升接收机的接收能力,又能提升通信链路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接收机与发射机可以先交互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波束方案,然后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接收机采用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波束,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并将包含第一最佳发射波束的确定结果反馈给发射机;后续发射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接收机,接收机通过确定的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这样同时在发射机侧和接收机侧联合进行波束成形,提升接收机侧的能力和通信链路性能。下面分别以发射机侧和接收机侧的波束成形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接收机侧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参见图1所示,包括:
S101:接收机采用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
S102: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S103:接收机将确定结果反馈给发射机,反馈的确定结果至少包括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S104:接收机通过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通过图1所示的过程实现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联合波束成形,可以提升接收机的接收能力以及通信链路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1之前,对于接收机侧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机侧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二者可以预先相互约定,相互约定的方式可以是二者交互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波束方案;或者直接预先在二者上预存双方的方案,或者在一方上预先存储双方的方案然后发给对方等等。本实施例以二者交互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波束方案为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波束方案和接收波束方案在接收机和发射机侧都做好约定,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码本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形成确定的发射波束集合和接收波束集合进行表征,分别作为发射机的发射能力和接收机的接收能力来进行描述。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为基站,接收机为终端UE时,发射机的发射能力以***消息的形式广播给终端,终端的接收能力通过各种CAT(ComputerAdaptiveTest)能力的形式通过信令经空口上报给基站。相反,当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为终端,接收机为基站时,终端在可以通过各种CAT能力的形式将自己的发射能力通过信令经空口上报给基站,基站则可将接收能力以***消息的形式广播给终端。
参见图2所示,在发射机侧,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包括:
S201: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
S202:发射机接收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S203:发射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接收机。
本实施例中,接收波束方案包括接收机侧的天线子集个数R(大于等于1)以及各子集对应的接收波束成形方式种数T(大于等于2)。本实施例中接收机侧天线子集个数R可以根据天线的个数,各天线之间的关系、波束形成方式种数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设置。例如当接收机为终端,且终端的天线设置为4根(也可以设置为8根、16根或者32根等等),R设置为2,参见图3所示,接收机侧的天线子集分别为S11和S12。
本实施例中,发射波束方案包括发射机侧的天线子集个数Q(大于等于1)以及各天线子集对应的发射波束成形方式种数S(大于等于2)。本实施例中接收机侧天线子集个数Q可以根据天线的个数,各天线之间的关系、波束形成方式种数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设置。例如当接收机为基站,且终端的天线设置为256根(也可以设置为32根、64根、128根等等),Q设置为4,也即每64根划为一个子集,参见图4所示,发射机侧的天线子集分别为S21、S22、S23、S24。
本实施例中接收机侧和发射机侧的各个天线子集之间可以灵活对应,例如可以设置发射机侧的某一个或多个子集对应接收机侧各个天线子集。
基于上述设置,对于发射机共有Q*S个发射波束方式,对于接收机共有R*T个接收波束成形方式。S202中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具体为发射机根据上述设置的波束成形方案向接收机发送Q*S个的波束。S102中接收机针对发射机发送的Q*S个的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采用R*T个接收波束各自独立接收,这样接收机侧会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然后接收机从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中确定出一个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一个第一最佳接收波束。并至少将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反馈发射机侧。具体的,接收机可以通过将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接收波束的索引信息反馈给发射机侧,以便发射机侧知道哪个为波束为最佳发射波束,哪个波束为最佳接收波束。
本实施例中从收到的Q*S*R*T个波束确定出最佳发射波束和最佳接收波束时可以采用各种选取原则。例如BFRS解调性能最佳原则。下面以一个具体选择示例进行说明。
对于第n个发射波束成形矢量Pm,n,第m个接收波束成形对应信道为Hm,n,其RS(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为Xm,n,对应的噪声和干扰为Nm,n,对应接收信号为Ym,n。则接收信号建模为,
Ym,n=Hm,nPm,nXm,n+Nm,n
接收成形波束矢量为Km,n,则:
Km,nYm,n=Km,nHm,nPm,nXm,n+Km,nNm,n
将其重新建模为:
Y’m,n=H'm,nXm,n+N'm,n
H'm,n的估计可通过MMSE(误差平方和均值最小)等准则得到:
假设采用MMSE准则均衡,则:
Xm,n的估计为:
其中为噪声和干扰的方差。
其中1≤n≤QS,1≤m≤RT
取EVMm,n最小的对应的m,n为对应的接收和发射波束序号。
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为时分双工信道时或频分双工信道的场景都适用。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道为时分双工信道时,由于时分双工信道具有互易的特征,因此接收机还可将第一最佳接收波束作为本端的最佳发射波束,接收机作为发射机时则可以向通将待发送数据利用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成形后发送给发射机,以供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接收,也即此时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为发射机的最佳接收波束。这样本实施例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都有引入波束成形。相对现有无线通信领域,在上行链路未能引入波束成形的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通信链路性能,同时可以节省上行资源,减少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处理,可以充分利用无线信道互易的特性,直接使用接收机的接收波束索引作为接收机上行发射时应用到数据的发射波束索引,使用发射机的发射波束索引作为接收接收机的数据信号的接收波束索引。
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道为频分双工信道时,或者为时分双工信道但对精度要求比较高时,本实施例在图1和图2所示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上行通道引入波束成形的方案,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接收机利用接收波束方案向发射机发射波束。该步骤中发射的波束包含R*T个。
S502:发射机对于接收机发射的R*T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都采用Q*S个的波束独立接收。
S503:发射机从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中确定出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二最佳接收波束。
S504:发射机将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反馈给接收机。
S505:接收机接收发射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二最佳发射波束。
S506:接收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发射机。
S507:发射机利用第二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接收机通过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作为发射端或接收机作为发射端时,具体可以通过码分正交、时分正交、频分正交中的至少一种发射方式向对端发送波束。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接收机和发射机作为接收端时,可以动态的去对对端的发射波束进行接收确定出当前最佳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而对应的作为发射端的发射机或接收机则动态的向对端发射相应的波束。例如定时发送或者按照其他规律动态发送。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接收机为终端,发送机为基站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联合波束成形的方法是建立在反馈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频分双工信道和时分双工信道***都是适用的。另外,对于时分双工信道由于其能够满足无线信道上下行互易,因此,确定出最佳发射波束和最佳接收波束后可以直接互用。
下面分别按下行方向和上行方向展开进行示例说明
下行方向,即基站作为发射机,终端作为接收机。
基站的发射天线数目为M,终端UE的接收天线数目为N,一般来说,基站的天线数目往往是远大于UE的,比如M=256,N=8。因此,为了进行更加灵活的进行波束成形,可以将基站的天线可以分成几个子集,假设为Q个子集,每个子集使用S种发射波束成形方案,将UE的天线分成R个子集,每个子集使用T种接收波束成形方案。
本实施例中基站的发射波束以基站的BFRS(波束成形参考符号,Beam FormingRS)的物理信号形式(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表征方式)在空口发射,为所有此基站下的UE提供服务。为下行调度的灵活,BFRS占满整个带宽,并且支持把整个带宽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行波束成形。其中BFRS的发射,可以使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正交发射,见图6所示,图中Ptx1至Ptx5为5个发射波束,其方向参见图6右侧所示。也可以使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正交发射,见图7所示,还可使用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正交发射,见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BFRS由基站按照下行的帧结构周期性的发射。UE在接收基站所发的信号时,针对基站发射Q*S个的每一个波束都用R*T个接收波束独立并行接收,UE处理后按照BFRS解调性能最佳原则,给出最佳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索引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索引,并且这2个索引可以以物理层信令的形式通知基站,此信令由UE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上报。对于FDD见图9所示,对于TDD见图10所示。为给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处理留出足够时延,Feedback ctrl和BFRS,以及data的时延分别记为τRX和τTX。图9和图10中的ctrl+BFRS+Data+Data构成一个帧。
发射机对于发射波束具体可以采用频分正交,时分正交和码分正交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发送。
基站按照UE反馈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索引,对针对此UE的下行数据data进行下行发射波束成形
UE使用选择的第一最佳接收波束进行接收的波束成形,接收下行data信号。
UE在做业务期间,可以周期性测量基站发的BFRS波束,做出最佳发射波束和最佳接收波束的选择,并以信令形式告知基站。该周期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设置。
基站根据UE的信令反馈,实时调整最佳第一接收波束索引,并根据最新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应用在data的下行波束成形。
在上行方向,即基站作为接收机,终端作为发射机,此时对于FDD***和TDD***都可以对最佳发射和最佳接收波束进行重新确定,具体过程如下。
本实例中上行与下行本质的不同在于,上行使用BFSounding信号来进行波束的探测与选择,并且这个BFSounding只有在UE做业务时才会进行发射,为便于上行调度,同样要求全带宽发射。由于上行资源存在限制,UE是否发射BFSounding,由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动态调度。BFSounding同样可以参考下行使用频分正价,时分正交,或者码分正交中的至少一种发送。只要保持各个波束的正交这个大原则即可。以上机制同时适用于FDD和TDD***。
本实施例中的BFSounding由终端向基站发送;基站针对终端发射R*T个的每一个波束都用Q*S个接收波束独立并行接收,基站处理后按照BFSounding解调性能最佳原则,给出最佳的第二最佳发射波束索引和第二最佳接收波束索引。
如上分析,对于TDD***,为节省上行资源,同时减少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处理,可以充分利用无线信道互易的特性,直接使用UE接收机的最佳接收波束索引作为UE上行发射时应用到data的最佳发射波束索引,使用基站的最佳发射波束索引作为接收UE的data信号的最佳接收波束索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参见图11所示,包括接收机1和发射机2。具体的,参见图12所示,接收机1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2,用于采用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
第一解调模块1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第一反馈模块14,用于将确定结果反馈给发射机,确定结果至少包括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5,用于通过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对于接收机侧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机侧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二者可以预先相互约定,相互约定的方式可以是二者交互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波束方案;或者直接预先在二者上预存双方的方案,或者在一方上预先存储双方的方案然后发给对方等等。本实施例以二者交互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波束方案为示例进行说明。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接收机1还包括第一交互模块11,用于与发射机交互预设的接收波束方案和发射波束方案。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码本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形成确定的发射波束集合和接收波束集合进行表征,分别作为发射机的发射能力和接收机的接收能力来进行描述。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为基站,接收机为终端UE时,发射机将发射能力以***消息的形式广播给终端,终端的第一交互模块11接收能力通过各种CAT(Category)能力的形式通过信令经空口上报给基站。
通过图12所示的接收机1可以与发射机2联合波束成形,可以提升接收机的接收能力以及通信链路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接收波束方案包括接收机侧的天线子集个数R(大于等于1)以及各子集对应的接收波束成形方式种数T(大于等于2)。发射波束方案包括发射机侧的天线子集个数Q(大于等于1)以及各天线子集对应的发射波束成形方式种数S(大于等于2)。本实施例中天线子集个数可以根据天线的个数,各天线之间的关系、波束形成方式种数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设置。
基于上述设置,对于发射机共有Q*S个发射波束方式,对于接收机共有R*T个接收波束成形方式。发射机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具体为发射机根据上述设置的波束成形方案向接收机发送Q*S个的波束。第一接收模块12针对发射机发送的Q*S个的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采用R*T个接收波束各自独立接收,这样接收机侧会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然后第一解调模块13从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中确定出一个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一个第一最佳接收波束。第一反馈模块14至少将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反馈发射机侧。具体的,第一反馈模块14可以通过将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接收波束的索引信息反馈给发射机侧,以便发射机侧知道哪个为波束为最佳发射波束,哪个波束为最佳接收波束。
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为时分双工信道时或频分双工信道的场景都适用。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道为时分双工信道时,由于时分双工信道具有互易的特征,因此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5还可将第一最佳接收波束作为本端的最佳发射波束,接收机作为发射机时则可以向通将待发送数据利用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成形后发送给发射机,以供发射机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接收,也即此时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为发射机的最佳接收波束。这样本实施例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都有引入波束成形。相对现有无线通信领域,在上行链路未能引入波束成形的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通信链路性能,同时可以节省上行资源,减少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处理,可以充分利用无线信道互易的特性,直接使用接收机的接收波束索引作为接收机上行发射时应用到数据的发射波束索引,使用发射机的发射波束索引作为接收接收机的数据信号的接收波束索引。
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道为频分双工信道时,或者为时分双工信道但对精度要求比较高时,本实施例还可以对上行通道引入波束成形的方案,参见图13所示,接收机1还包括:
第一发射模块16,用于利用接收波束方案向发射机发射波束;该步骤中发射的波束包含R*T个。
第一反馈接收模块17,用于接收发射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二最佳发射波束。
第一数据发送模块18,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发射机。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12可以动态的发射端的发射波束进行接收确定出当前最佳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
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射机2,包括:
第二发射模块22,用于根据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对于发射机共有Q*S个发射波束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发射模块22具体可以通过周期性或者采用其他动态方式发送。
第二反馈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第二数据发送模块24,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接收机。
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道为频分双工信道时,或者为时分双工信道但对精度要求比较高时,本实施例还可以对上行通道引入波束成形的方案,参见图15所示的发射机2,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25,用于采用发射波束方案接收接收机利用接收波束方案发射的波束;具体的,对于接收机发射的R*T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都采用Q*S个的波束独立接收。
第二解调模块26,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二最佳接收波束;具体从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中确定出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二最佳接收波束。
第二反馈模块27,用于将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反馈给接收机。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8,用于利用第二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接收机通过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2还可包括第二交互模块21,用于与接收机交互预设的发射波束方案和接收波束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射机可以为基站,接收机可以为终端,且对于下行方向来说,基站为发射端,终端为接收端;相反,在上行方向,基站为接收端,终端为发送端。对应的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可以由终端或基站中的处理器或控制器实现。下面解决具体的应用场景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场景一:以FDD***为例,基站为发射机,终端UE为接收机,阐述下行联合波束成形的实现。
设基站的发射天线数目为64,UE的接收天线数目为8,基站发射波束使用1个集合,含16种波束成形方式,UE接收波束使用1个集合,含2种波束成形方式。波束成形过程参见图16所示,包括:
S161:基站BFRS使用FDMA发射,见图17所示。
S162:UE针对每一个发射波束做2路并行接收,并分别做BFRS解调处理。
S163:UE比较BFRS的32种解调处理结果,确定第一最佳发射波束索引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索引,假设结果是发射波束6和接收波束2最佳。
S164:UE在上行控制信道上做信令反馈,告知基站发射波束6和接收波束2最佳。
S165:基站根据反馈结果,采用发射波束6对数据进行成形。
S166:UE使用接收波束2进行下行接收。
S167:按照帧结构确定的时序,UE进行周期性测量和反馈。
S168:基站根据反馈结果实时调整针对数据的波束成形。
场景二:以FDD***为例,基站为发射机,终端UE为接收机,阐述上行联合波束成形的实现。
设基站的发射天线数目为64,UE的接收天线数目为8,基站发射波束使用1个集合,含16种波束成形方式,UE接收波束使用1个集合,含2种波束成形方式。波束成形过程参见图18所示,包括:
S181:UE按照基站的调度发射上行的BFSounding信号,见图19所示。
S182:基站针对每一个发射波束做16路并行接收。
S183:基站比较BFSounding的32种解调处理结果,确定发射波束索引和接收波束索引,假设结果是发射波束1和接收波束5最优。
S184: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上调度UE的发射成形信息。
S185:UE根据调度信息,采用发射波束1对数据进行成形。
S186:基站使用接收波束5进行下行接收。
S187:按照基站的调度,UE发射BFSounding。
S188:基站接收测量BFSounding,决策发射波束索引和接收波束索引。
S189: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道调度UE。
S1810:UE按照调度要求,使用调度信息所含的发射波束索引进行数据的成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包括:
接收机采用预设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预设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
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所述接收机将确定结果反馈给所述发射机,所述确定结果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波束方案包括所述接收机侧的天线子集个数R以及各子集对应的接收波束成形方式种数T;所述发射波束方案包括发射机侧的天线子集个数Q以及各天线子集对应的发射波束成形方式种数S;所述R、Q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T、S取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接收机针对所述发射机发送的Q*S个的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采用R*T个接收波束各自独立接收;
所述接收机从接收到的Q*S*R*T个波束中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机与所述发射机之间的信道为时分双工信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机将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作为本端的最佳发射波束,将待发送数据利用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成形后发送给所述发射机,以供所述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接收。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波束方案和所述发射波束方案为所述接收机和所述发射机预先约定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机利用所述接收波束方案向所述发射机发射波束;
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发射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所述接收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所述发射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为终端,所述发送机为基站。
5.一种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包括:
发射机根据预设发射波束方案向接收机发送波束;
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所述发射机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所述接收机。
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接收机与所述发射机之间的信道为时分双工信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接收所述接收机通过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成形的数据;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为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发射机采用所述发射波束方案接收所述接收机利用所述接收波束方案发射的波束;
所述发射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二最佳接收波束;
所述发射机将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反馈给所述接收机;
所述发射机利用所述第二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动态的根据所述发射波束方案向所述接收机发送波束。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通过码分正交、时分正交、频分正交中的至少一种发射方式向所述接收机发送所述波束。
10.一种接收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采用预设接收波束方案接收发射机根据预设发射波束方案发送的波束;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一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一最佳接收波束;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将确定结果反馈给所述发射机,所述确定结果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射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接收波束方案向所述发射机发射波束;
第一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二最佳发射波束;
第一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所述发射机。
12.一种发射机,包括:
第二发射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发射波束方案向所述接收机发送波束;
第二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的第一最佳发射波束;
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最佳发射波束成形后发给所述接收机。
1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发射波束方案接收所述接收机利用所述接收波束方案发射的波束;
第二解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波束确定出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和第二最佳接收波束;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反馈给所述接收机;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最佳接收波束接收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第二最佳发射波束成形的数据。
CN201610686231.1A 2016-08-18 2016-08-18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Pending CN107786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6231.1A CN107786249A (zh) 2016-08-18 2016-08-18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PCT/CN2017/091465 WO2018032892A1 (zh) 2016-08-18 2017-07-03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6231.1A CN107786249A (zh) 2016-08-18 2016-08-18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249A true CN107786249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19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6231.1A Pending CN107786249A (zh) 2016-08-18 2016-08-18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6249A (zh)
WO (1) WO20180328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3946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7880A1 (en) * 2018-05-10 2019-11-14 Convida Wireless,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0035955A1 (ja) * 2018-08-17 2020-02-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342A (zh) * 2009-02-17 2010-08-18 索尼株式会社 波束选择方法
US20150236774A1 (en) * 2014-02-20 2015-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WO2015147546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system
US20160204507A1 (en) * 2015-01-09 2016-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342A (zh) * 2009-02-17 2010-08-18 索尼株式会社 波束选择方法
US20150236774A1 (en) * 2014-02-20 2015-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WO2015147546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system
US20160204507A1 (en) * 2015-01-09 2016-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3946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32892A1 (zh)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9075B (zh) 协作多点传输中确定资源映射的方法、网络设备及***
CN104302007B (zh) 无线接入***的信道分配的方法
CN103477579B (zh)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0764766B2 (en) Methods of radio front-end beam sweeping for 5G terminals
WO2019141285A1 (zh) 一种天线选择指示方法、装置和***
CN109698739A (zh) 一种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055570B (zh) 半静态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52630A (zh) 蜂窝网络中波束级无线电资源管理和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15856A (zh) 用于多级波束成形的非正交多址通信的***和方法
CN108023624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
CN106031051A (zh) 用于选择和分配具有优先级的传送波束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59603B (zh) 用于选择上行链路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39999A (zh)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JP201751793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ュプレックス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9156008A (zh) 用于laa的探测参考信号设计
CN108024268A (zh) 一种传输配置方法、传输配置确定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8024344A (zh)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6063357A (zh) 用于具有非理想回程的交叉节点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04273A (zh)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610216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81588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891922A (zh) 在蜂窝无线***中利用定向天线进行同步和链路获取的***和方法
CN106559126A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发射端及接收端
CN103188799A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7786249A (zh) 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发射机以及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