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5687A -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5687A
CN107705687A CN201711009519.6A CN201711009519A CN107705687A CN 107705687 A CN107705687 A CN 107705687A CN 201711009519 A CN201711009519 A CN 201711009519A CN 107705687 A CN107705687 A CN 107705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pipe
transparent pipe
trap
anticl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9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5687B (zh
Inventor
李潍莲
孙明亮
柳广弟
陈冬霞
黄志龙
高先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711009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5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5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5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4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ge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管,其水平设置并且具有由一个以上背斜圈闭形状构成的观测段,在所述透明管内部充满透明颗粒介质,在所述透明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进口阀和出口阀;多个透明细管,其竖直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透明管的观测段上,在每一透明细管的底部分别设有阀门;水箱,其与所述透明管的进口端连通。本发明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能够对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和聚气过程进行观测,从而便于石油地质学教学的开展。

Description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观测背斜圈闭的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背斜圈闭是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顶面向上拱起)而其上部又被非渗透性岩层所覆盖遮挡而形成的内部可以聚集石油和天然气的封闭地质构造。背斜圈闭的种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岩层受侧向挤压力而成的背斜(例如老君庙背斜)或差异性升降运动而造成的背斜(例如大庆长垣)。就构造的发育历史而言,背斜圈闭可以经过一次或多次褶皱变动形成。聚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背斜圈闭形成背斜油气藏,在背斜油气藏内,由于重力分异的结果,气通常占据背斜的顶部,油居中呈环带状分布,而水则在下面托着油气。
水动力是油气二次运移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油气运移的作用内容较为抽象,一直是石油地质学教学的难点。测压面是同一层位各点水压头顶面的连线,其用来反映横向上水压头的变化,在静水条件下测压面是水平的,在动水条件下测压面是倾斜的;通过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测压面,可实现不同位置处水压头的观测,便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通过对静水条件下背斜圈闭中气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态模拟,能够加强学生对背斜圈闭基本概念及背斜圈闭度量要素(溢出点、闭合高度)的直观认识以及对背斜圈闭聚气过程的理解。
然而,目前尚无用于对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和聚气过程进行观测的相关实验装置,从而不利于石油地质学教学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其能够对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和聚气过程进行观测,从而便于石油地质学教学的开展。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包括:
透明管,其水平设置并且具有由一个以上背斜圈闭形状构成的观测段,在所述透明管内部充满透明颗粒介质,在所述透明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进口阀和出口阀;
多个透明细管,其竖直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透明管的观测段上,在每一透明细管的底部分别设有阀门;
水箱,其与所述透明管的进口端连通。
在本发明中,透明管用于模拟背斜圈闭地质构造;可以理解的是,背斜圈闭形状为顶面向上拱起的形状,其具有最高点(即顶端)和最低点(即底端)。对观测段背斜圈闭形状的数量不作严格限制,可根据实际的地质构造进行确定,通常可以为2-3个,各背斜圈闭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对透明管内部填充的透明颗粒介质的材质不作严格限制,只要便于充满透明管并且不影响对背斜圈闭实验的观测即可。在一实施方式中,透明颗粒介质可以为细小的玻璃珠,玻璃珠的直径可以为1mm左右。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管内部的透明颗粒介质应当能够永久保存在透明管内,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不应当漏出。
此外,对透明管的材质和尺寸不作严格限制,材质只要能够使透明管呈无色透明从而不影响对背斜圈闭实验的观测即可,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地质构造合理设计。具体地,透明管可以为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优选为有机玻璃管,其不易破碎;透明管的内径可以为50mm左右,定型后的直线长度可以为1400mm左右,该尺寸便于操作;此外,透明管上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左右。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管的进口阀和出口阀应当能够不同程度开启,从而便于对注水流量和出水流量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中,多个透明细管用于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透明细管的内径可以设置为相同或不相同。在一实施方式中,将多个透明细管的内径设置为相同,既便于反映同一层位横向上水压头的变化,同时较为美观。在本发明中,将透明细管靠近透明管的一端设为底端。
本发明对透明细管的设置数量不作严格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透明细管应当合理且间隔地设置在透明管的观测段上,透明细管至少应当设置在所述透明管观测段的每一背斜圈闭形状的顶端和底端,此外还可以合理间隔设置在每一背斜圈闭形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本发明对透明细管的尺寸和材质不作严格限制,透明细管的内径例如可以为10mm左右,透明细管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有机玻璃。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细管与透明管的连接处应当密封设置,以保证不渗水且不漏气。
此外,可以在每一透明细管上标注刻度;刻度的分度值可以为1mm,从而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和记录。
进一步地,可以在上述各阀门处设置金属过滤网,从而防止透明管中的透明颗粒介质渗漏。
在本发明中,水箱用于对透明管进行注水;水箱可以设置在透明管进口端的上方,特别是,水箱顶面可以与每一透明细管高度平行。对水箱的容积和材质不作严格限制,容积可根据先导性实验进行确定,例如可以设置为上述透明管体积的4倍左右,进一步可以设置为10-15升,材质例如可以为有机玻璃。此外,可以在水箱上标注刻度,从而便于实际操作。
对上述透明管、多个透明细管和水箱的固定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固定。例如,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架,所述透明管、多个透明细管和水箱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对支架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设置为背板,该背板可以采用钢板或铝板磷化喷塑,并且要求防锈防水防磨损。
进一步地,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可以包括移动工作台,所述移动工作台具有用于向所述水箱注水的进水口和用于排水的出水口,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移动工作台上。
移动工作台主要用于安装上述支架;其中,移动工作台上部台面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柜体可以采用钢板制作,表面可磷化喷塑,并且要求防锈防水防磨损。此外,可以在移动工作台下部安装移动脚轮,移动脚轮可具备刹车装置,既方便移动又可在布置后进行定位。对移动工作台的尺寸不作严格限制,只要便于实际操作即可,例如可以设置为1400mm(长)×580mm(宽)×700mm(高)。
上述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主要用于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具体地,打开所述透明管的进口阀和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向所述水箱注水,随后关闭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待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高度即可获得静水条件下的测压面。此后,打开透明管的出口阀,使透明管的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待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高度即可获得动水条件下的测压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斜圈闭测压面观测实验方法,采用上述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进行,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所述透明管的进口阀和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
2)向所述水箱注水,随后关闭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
3)待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高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4)打开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使所述透明管的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待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高度。
在本发明中,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指的是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相同或大致相同;可以通过向水箱注水并使水箱的水位面保持相对稳定实现透明管的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
上述背斜圈闭测压面观测实验方法能够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实现了不同位置处水压头的观测,从而便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外,为了便于在实验过程中对进水、出水的速度进行控制,可将透明管的进口阀、出口阀和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设置为半开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在所述透明管的出口端设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设置在所述出口阀的内侧,在所述注气管上设有调压阀。
在本发明中,注入管用于向透明管注气,从而便于观测背斜圈闭的聚气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注气管可以与气源连接;气源可以为空压机等常规设备,其具有进气阀门等常规部件。调压阀用于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和压力,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节。
上述设置有注气管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可以进行背斜圈闭聚气过程模拟实验,从而便于观测背斜圈闭的聚气过程。具体地,打开所述透明管的进口阀,并且关闭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向所述水箱注入带有颜色的水,使水箱中带有颜色的水充满所述透明管,随后关闭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打开调压阀,通过空压机向透明管缓慢注气,即可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此后,关闭调压阀,并且打开透明管的出口阀,即可观察流动的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从而便于帮助学生理解水动力强弱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及气藏的保存与破坏。
本发明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主要用于本科生教学实验,满足国家及***相关安全标准及规范;所用配件应当避免毛边和尖锐边角,从而保证实验安全。
本发明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的工作温度可以为室温,工作压力可以为常压,该实验装置既可用于观测动水及静水条件的测压面,也可用于观察静水条件下背斜圈闭中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过程,从而深化对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认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斜圈闭聚气观测实验方法,采用上述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进行,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所述透明管的进口阀,并且关闭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
2)向所述水箱注入带有颜色的水,使水箱中带有颜色的水充满所述透明管,随后关闭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
3)打开所述调压阀,通过空压机向所述透明管缓慢注气,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
进一步地,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4)关闭所述调压阀,并且打开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观察流动的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
上述背斜圈闭聚气观测实验方法能够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以及动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从而便于加强学生对背斜圈闭基本概念及背斜圈闭度量要素(溢出点、闭合高度)的直观认识以及对背斜圈闭聚气过程、水动力强弱对圈闭有效性影响及对气藏保存与破坏影响的理解。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包括其它必要的部件,例如水龙头等。在一具体方式中,每套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管1个,透明细管5个,水阀7个,水龙头1个,气体阀门1个,空压机1台及配套接头1套,水箱1个,支架1台,移动工作台(即实验台)1台,进、排水使用专用的管线、管路接头等。
其中,阀门可以采用1/4球阀(304不锈钢);支架可以采用不锈钢支架;工作台可以采用不锈钢工作台;进、排水可以由设置在六套移动工作台内部的六组相连的管线共同使用,管线不能渗水。要求整套实验装置美观,进、排水管线不能暴露在移动工作台的外部。
上述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整体采用有机玻璃制作,透光,可视性能好,强度高,不易破碎,进、排水使用专用的PVC管线,易操作。实验时只需打开进水阀,然后观察液面即可,实验结束时打开排水阀即可完成;此外,实验装置还可完成背斜圈闭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明管;11:观测段;12:进口阀;13:出口阀;2:透明细管;21:阀门;3:水箱;4:注气管;41: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管1,其水平设置并且具有由一个以上背斜圈闭形状构成的观测段11,在透明管1内部充满透明颗粒介质,在透明管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进口阀12和出口阀13;多个透明细管2,其竖直且间隔地设置在透明管1的观测段11上,在每一透明细管2的底部分别设有阀门21;水箱3,其与透明管1的进口端连通。
上述透明管1主要用于模拟背斜圈闭地质构造;其中,背斜圈闭形状为顶面向上拱起的形状,其具有最高点(即顶端)和最低点(即底端)。观测段11背斜圈闭形状的数量根据实际的地质构造确定;在本实施例中,观测段11背斜圈闭形状的数量具体为三个,各背斜圈闭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对透明管1内部填充的透明颗粒介质的材质不作严格限制,只要便于充满透明管1并且不影响对背斜圈闭实验的观测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透明颗粒介质为细小的玻璃珠,其直径为1mm左右;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管1内部的透明颗粒介质应当能够永久保存在透明管1内,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不应当漏出。
此外,对透明管1的材质和尺寸不作严格限制,材质只要能够使透明管1呈无色透明从而不影响对背斜圈闭实验的观测即可,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地质构造合理设计。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管1为有机玻璃管,其不易破碎;透明管1的内径可以为50mm左右,定型后的直线长度可以为1400mm左右,透明管1上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左右。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管1的进口阀12和出口阀13应当能够不同程度开启,从而便于对注水流量和出水流量进行调节。
上述多个透明细管2用于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透明细管2的内径可以设置为相同或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透明细管2的内径设置为相同,既便于反映同一层位横向上水压头的变化,同时较为美观。其中,将透明细管2靠近透明管1的一端设为底端。
对透明细管2的设置数量不作严格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透明细管2应当合理地间隔设置在透明管1的观测段11上,透明细管2至少应当设置在透明管1观测段11的每一背斜圈闭形状的顶端和底端,此外还可以合理间隔设置在每一背斜圈闭形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细管2的设置数量为5个,其分别设置在三个背斜圈闭形状的顶端和底端。
对透明细管2的尺寸和材质不作严格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细管2的内径为10mm左右,透明细管2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细管2与透明管1的连接处应当密封设置,以保证不渗水且不漏气。
此外,在每一透明细管2上标注刻度;刻度的分度值为1mm,从而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和记录。
进一步地,可以在进口阀12、出口阀13和各阀门21处设置金属过滤网,从而防止透明管1中的透明颗粒介质渗漏。
上述水箱3用于对透明管1进行注水;水箱3可以设置在透明管1进口端的上方,水箱3顶面可以与每一透明细管2高度平行。对水箱3的容积和材质不作严格限制,容积可根据先导性实验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水箱3的容积设置为透明管1体积的4倍左右,具体为10-15升,水箱3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此外,可以在水箱3上标注刻度,从而便于实际操作。
对上述透明管1、多个透明细管2和水箱3的固定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包括支架,透明管1、多个透明细管2和水箱3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对支架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背板,该背板可以采用钢板或铝板磷化喷塑,并且要求防锈防水防磨损。
进一步地,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包括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具有用于向水箱3注水的进水口和用于排水的出水口,支架固定在移动工作台上。
移动工作台主要用于安装上述支架;其中,移动工作台上部台面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柜体可以采用钢板制作,表面可磷化喷塑,并且要求防锈防水防磨损。此外,可以在移动工作台下部安装移动脚轮,移动脚轮可具备刹车装置,既方便移动又可在布置后进行定位。对移动工作台的尺寸不作严格限制,只要便于实际操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移动工作台的尺寸设置为1400mm(长)×580mm(宽)×700mm(高)。
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主要用于本科生教学实验,其满足国家及***相关安全标准及规范;所用配件应当避免毛边和尖锐边角,从而保证实验安全。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主要用于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具体地,打开透明管1的进口阀12和每一透明细管2的阀门21,在向水箱3注水后,关闭透明管1的出口阀13,待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高度即可获得静水条件下的测压面。此后,打开透明管1的出口阀13,使透明管1的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待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高度即可获得动水条件下的测压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测压面观测实验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方法如下:
一、在静水条件观测背斜圈闭测压面
1)在实验之前,先打开总进水阀门;
2)打开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透明管1的进口阀12和每一透明细管2的阀门21;
3)打开进水阀门,向水箱3注水,当水箱3中的水位高度到达一定高度时,关闭进水阀门停止注水,随后关闭透明管1的出口阀13;
4)待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高度,读取每一透明细管中液面高度的刻度值,并整体拍照记录。
二、在动水条件观测背斜圈闭测压面
在完成上述在静水条件观测背斜圈闭测压面的实验之后,继续进行在动水条件观测背斜圈闭测压面的实验,即:在上述步骤4)之后进行:
5)再次打开进水阀门,并且打开透明管1的出口阀13,通过使水箱3中的水位面保持相对稳定,使透明管1的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待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2中的液面高度,读取每一透明细管中液面高度的刻度值,并整体拍照记录。
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测压面观测实验方法能够在静水条件和动水条件下观测背斜圈闭的测压面,实现了不同位置处水压头的观测,从而便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在实施例1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地,进一步在透明管1的出口端设置注气管4,注气管4设置在出口阀13的内侧,在注气管4上设有调压阀41。
注入管用于向透明管1注气,从而便于观测背斜圈闭的聚气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注气管4可以与气源连接;气源可以为空压机等常规设备,其具有进气阀门21等常规部件。调压阀41用于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和压力,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还可以进行背斜圈闭聚气过程模拟实验,从而便于观测背斜圈闭的聚气过程。具体地,打开透明管1的进口阀12,关闭每一透明细管2的阀门21,随后在向水箱3注入带有颜色的水后,使水箱3中带有颜色的水充满透明管1后,关闭透明管1的出口阀13;打开调压阀41,通过空压机向透明管1缓慢注气,即可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此后,关闭调压阀41,并且打开透明管1的出口阀13,即可观察动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便于帮助学生理解水动力强弱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及对气藏保存与破坏的影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聚气观测实验方法,采用实施例3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方法如下:
一、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
1)在实验之前,先打开总进水阀门;
2)打开透明管1的进口阀12,并且关闭每一透明细管2的阀门21;
3)向水箱3注水至水位高度到达一定高度后,停止注水,并向水箱中加入红色墨水,使水箱3中的水染成红色;随后,缓慢打开透明管1的出口阀13,使水箱3中染成红色的水充满透明管1,再关闭透明管1的出口阀13;
4)打开空压机电源,再打开进气阀门;
5)缓慢打开调压阀41,通过空压机向透明管1缓慢注气;
6)观察气在三个背斜圈闭中运移、聚集的过程,观察每个背斜圈闭溢出点的位置及气水界面的形态,并在气充满每个圈闭时分别拍照。
二、观察动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
在完成上述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实验之后,继续观察动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即:在上述步骤6)之后进行:
7)关闭调压阀41,并且打开透明管1的出口阀13(开始时的出水速度小,慢慢加大出水速度),同时打开进水阀门,观察每个背斜圈闭中气水界面的形态及变化,并拍照;观察水动力强弱对已聚气特征的影响;
8)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装置进行清洗,并关闭进水阀门。
9)关闭总进水阀门,关闭空压机及进气阀门,再打开气源的放空阀门。
本实施例的背斜圈闭聚气观测实验方法能够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以及水动力强弱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从而便于加强学生对背斜圈闭基本概念及背斜圈闭度量要素(溢出点、闭合高度)的直观认识以及对背斜圈闭聚气过程、水动力强弱对圈闭有效性影响及对气藏保存与破坏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管,其水平设置并且具有由一个以上背斜圈闭形状构成的观测段,在所述透明管内部充满透明颗粒介质,在所述透明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进口阀和出口阀;
多个透明细管,其竖直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透明管的观测段上,在每一透明细管的底部分别设有阀门;
水箱,其与所述透明管的进口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管的出口端设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设置在所述出口阀的内侧,在所述注气管上设有调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细管至少设置在所述透明管观测段的每一背斜圈闭形状的顶端和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透明细管上标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透明管、多个透明细管和水箱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工作台,所述移动工作台具有用于向所述水箱注水的进水口和用于排水的出水口,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移动工作台上。
7.一种背斜圈闭测压面观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进行,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所述透明管的进口阀和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
2)向所述水箱注水,随后关闭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
3)待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斜圈闭测压面观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4)打开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使所述透明管的出水速度与进水速度平衡,待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稳定后,观察每一透明细管中的液面高度。
9.一种背斜圈闭聚气观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进行,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所述透明管的进口阀,并且关闭每一透明细管的阀门;
2)向所述水箱注入带有颜色的水,使水箱中带有颜色的水充满所述透明管,随后关闭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
3)打开所述调压阀,通过空压机向所述透明管缓慢注气,观察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斜圈闭聚气观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4)关闭所述调压阀,并且打开所述透明管的出口阀,观察流动的水对背斜圈闭中聚气的影响。
CN201711009519.6A 2017-10-25 2017-10-25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Active CN107705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9519.6A CN107705687B (zh) 2017-10-25 2017-10-25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9519.6A CN107705687B (zh) 2017-10-25 2017-10-25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687A true CN107705687A (zh) 2018-02-16
CN107705687B CN107705687B (zh) 2023-09-15

Family

ID=61183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9519.6A Active CN107705687B (zh) 2017-10-25 2017-10-25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56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0646A (zh) * 2019-10-14 2019-12-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教学的水车模型
CN107705687B (zh) * 2017-10-25 2023-09-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9609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seismic hydrocarbon system analysis
WO2012118410A2 (en) * 2011-03-03 2012-09-07 Galadigma Llc Method of carbon dioxide disposal in water-bearing strata
CN102704911A (zh) * 2012-06-01 2012-10-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及填砂方法
CN103696733A (zh) * 2013-11-27 2014-04-02 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石油钻井不间断循环***的泄压阀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4050858A (zh) * 2014-07-14 2014-09-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圈闭动态充注教学模型及其教学方法
CN104364350A (zh) * 2012-06-13 2015-02-18 红叶资源公司 用于压控环境的进入***
CN104952353A (zh) * 2015-07-23 2015-09-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多圈闭油气差异聚集实验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5260029U (zh) * 2015-12-28 2016-05-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水动力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205348134U (zh) * 2016-01-07 2016-06-29 扬州大学 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
CN106409080A (zh) * 2016-11-26 2017-02-15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伯努力方程实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687B (zh) * 2017-10-25 2023-09-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9609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seismic hydrocarbon system analysis
WO2012118410A2 (en) * 2011-03-03 2012-09-07 Galadigma Llc Method of carbon dioxide disposal in water-bearing strata
CN102704911A (zh) * 2012-06-01 2012-10-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及填砂方法
CN104364350A (zh) * 2012-06-13 2015-02-18 红叶资源公司 用于压控环境的进入***
CN103696733A (zh) * 2013-11-27 2014-04-02 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石油钻井不间断循环***的泄压阀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4050858A (zh) * 2014-07-14 2014-09-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圈闭动态充注教学模型及其教学方法
CN104952353A (zh) * 2015-07-23 2015-09-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多圈闭油气差异聚集实验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5260029U (zh) * 2015-12-28 2016-05-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水动力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205348134U (zh) * 2016-01-07 2016-06-29 扬州大学 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
CN106409080A (zh) * 2016-11-26 2017-02-15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伯努力方程实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溅辉,王洪玉: "静水条件下背斜圈闭***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及机理分析", no. 06 *
贺志勇,郝石生: "动水条件下油气的二次运移与水动力遮挡圈闭的形成条件", no. 0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687B (zh) * 2017-10-25 2023-09-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10610646A (zh) * 2019-10-14 2019-12-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教学的水车模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687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6103B (zh) 模拟基坑降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渗流的透明土试验方法
CN108875148B (zh)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分布图的建立方法及模型和应用
CN109827884B (zh) 一种真实砂岩高温高压可视化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3352695B (zh) 考虑层间窜流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
CN108333098A (zh) 页岩气储层微裂缝高温高压可视化气水两相渗流实验装置
CN109975192A (zh) 不同渗透梯度下分层砂迁移过程的渗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7705687A (zh)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05334142A (zh) 一种用于模拟盾构泥膜形成的实验装置
CN208580535U (zh) 一种油气运移与成藏过程的模拟实验装置
CN110455686B (zh) 一种不同地下水补给条件下潜流交换模拟测量方法
CN107941544A (zh) 一种模拟地下水封油库储油原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0317293U (zh) 一种气藏井筒硫沉积伤害评价实验装置
CN110529100B (zh) 高温高压井筒结盐物理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Bear Scales of viscous analogy models for ground water studies
CN108591838A (zh) 一种基于光透法的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扩散运移实验平台
CN110821459A (zh) 一种简易的耐高温高压可视化缝洞物理模型
CN105527401B (zh) 一种采动覆岩固液两相运移可视化模拟装置及其方法
CN207895751U (zh) 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装置
CN106198919A (zh) 一种水头与渗流路径可调节的土层渗流实验装置
CN205262912U (zh) 一种用于模拟盾构泥膜形成的实验装置
CN108612524A (zh) 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
CN207470190U (zh) 模拟泥水盾构开挖面泥浆成膜及测量泥膜渗透系数的装置
CN105443080A (zh) 边底水含气油藏衰竭开发的模拟装置
CN206864059U (zh) 一种可拆卸可视化驱油演示装置
CN216588575U (zh) 一种多韵律层强底水油藏的隔板绕流模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