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8369A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8369A
CN107688369A CN201610638508.3A CN201610638508A CN107688369A CN 107688369 A CN107688369 A CN 107688369A CN 201610638508 A CN201610638508 A CN 201610638508A CN 107688369 A CN107688369 A CN 107688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ear
rotating shaft
electron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85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贤
陈文杰
郭彦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6385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8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8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8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天线组件、一第二机体以及一双轴式翻转组件。天线组件配置于第一机体内。第二机体具有一金属底壳。双轴式翻转组件配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以使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翻转。双轴式翻转组件包括一第一转轴、一第一齿轮、一第二转轴、一第二齿轮以及一传动单元。当第一机体由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的下方且错位配置时,天线组件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局部重叠于金属底壳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蓬勃发展,大量的信息都会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来传送至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为了要通过无线网络来传递信号,便携式电子装置内都需要内建天线,以接收无线基地台所发出的信号。一般来说,笔记本电脑都常会将天线设置于显示屏幕的上端处,当通过翻转而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模块翻转至主机模块下方时,天线会完全被主机模块的金属底壳所遮蔽,此时则容易因为金属屏蔽效应的关系而影响天线的收信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天线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体、天线组件、第二机体以及双轴式翻转组件。天线组件配置于第一机体内。第二机体具有金属底壳。双轴式翻转组件配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以使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翻转。双轴式翻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传动单元。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机体,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机体且平行于第一转轴。传动单元耦接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该传动单元相对转动以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彼此对齐。该第二状态时,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翻转且错位配置,而天线组件的至少局部露出于第一机体。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在机体之间配置双轴式翻转组件,以让机体彼此能相互翻转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第二状态时,机体互呈错位配置,因而得以使天线组件能露出机体。如此一来,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天线组件并不会完全被遮蔽,而可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的下方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B绘示图7A所示螺纹的等效示意图。
图7C与图7D分别绘示图7A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8A至图8D分别依据不同实施例绘示螺纹的等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便携式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1、113、131:侧缘;
120a、120b:天线组件;
125a:金属盖板;
130:第二机体;
132:金属底壳;
140a、140b、140c、140d、140e、140f:双轴式翻转组件;
141a、141e、140f、210:第一转轴;
142a、142b、142c、142d、142e、142f:第一齿轮;
143a、143e、143f、220:第二转轴;
144a、144b、146c、146d、146e、146f:第二齿轮;
146a、146c、146d、146e、146f、230:传动单元;
146c1、146d1、146f1:大惰轮;
146c2、146d2、146f2:小惰轮;
214:第一螺纹;
224:第二螺纹;
260:导杆;
A1、A1’、B1’、C、C’、D、D’:夹角;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X1、X2:轴;
L、L’:连心线;
E、E’:延伸方向;
ΔT1、ΔT2、ΔT3、ΔT4:行程;
θ1、θ2、θ3、θ4、θ5、θ6、θ7、θ8、θ51、θ61:导程角;
11a、12a、11b、12b: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的下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天线组件120a、一第二机体130以及一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天线组件120a配置于第一机体110内。第二机体130具有一金属底壳132。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配置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之间,以使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30翻转。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包括一第一转轴141a、一第一齿轮142a、一第二转轴143a、一第二齿轮144a以及一传动单元146a。第一转轴141a连接第一机体110,而第一齿轮142a以同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141a上。第二转轴143a连接第二机体130,而第二齿轮144a以同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二转轴143a上。传动单元146a啮合于第一齿轮142a与第二齿轮144a之间,其中当第一齿轮142a沿着一第一方向D1旋转时,传动单元146a被第一齿轮142a牵引而驱动第二齿轮144a以不同于第一齿轮142a的转速沿着相反于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旋转,而使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且错位配置。天线组件120a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局部重叠于金属底壳132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例如是一笔记本电脑,而第一机体110例如是屏幕模块,且第二机体130例如是主机机体,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120a是配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是位于邻近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a的一侧缘111。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可还包括一金属盖板125a,配置于第一机体110上,其中金属盖板125a的一端邻近第一机体110的另一侧缘113。此处,金属盖板125a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天线组件120a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金属盖板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也可部分重叠于天线组件的周边区(即非配置天线主体的区域)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此仍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再者,本实施例的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具体化为一斜齿轮组,其中第一齿轮142a与第二齿轮144a是主齿轮,而传动单元146a具体化为一惰轮,且传动单元146a啮合第一齿轮142a与第二齿轮144a。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齿轮142a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大于第二齿轮144a的节圆直径与齿数。举例来说,第一齿轮142a的节圆直径例如是5.7毫米,第一齿轮142a的齿数例如是19齿;而第二齿轮144a的节圆直径例如是3.9毫米,第一齿轮144a的齿数例如是13齿,但并不此为限。简言之,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是利用齿轮进行牵引,且第一机体110相对第二机体130的旋转范围可介于0度到360度之间。
请再参考图1A,当第一机体110位于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时,第一齿轮142a与第二齿轮144a的一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一延伸方向E的夹角A1等于90度。也就是说,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的第一转轴141a的轴心与第二转轴143a的轴心的连线(即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呈垂直,即双轴式翻转组件140a的轴心不倾斜。此时,第一机体110完全重叠在第二机体130上,而天线组件120a没有被第二机体130所遮蔽,故具有良好的收信品质。
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欲翻转至第二机体的下方时,第一齿轮142a会沿着第一方向D1旋转,而传动单元146a被第一齿轮142a牵引而驱动第二齿轮144a以不同于第一齿轮142a的转速沿着第二方向D2旋转,而使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此时,第一转轴141a的旋转角度为180度,而第二转轴143a的旋转角度也为180度,而第一机体110则相对于第二机体130旋转360度。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齿轮142a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大于第二齿轮144a的节圆直径与齿数,故第一齿轮142a的转速相较于第二齿轮144a的转速慢,意即第二转轴143a会转的比第一转轴141a快。因此,翻转后,第一齿轮142a与第二齿轮144a的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A1’小于90度。此时,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a的侧缘111会突出于第二机体130相对远离第二齿轮144a的侧缘131,可视为是一种前倾状态。如图1B所示,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呈错位配置,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30突出的位置即为天线组件120a的配置位置。换言之,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时,天线组件120a仍未被第二机体130的金属壳体132所遮蔽,故天线组件120a可具有良好的收信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的图式1B中所绘示的天线组件120a完全没有被第二机体130的金属壳体132所遮蔽,即天线组件120a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金属壳体132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但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天线组件也可局部被第二机体的金属壳体所遮蔽,即天线组件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于金属壳体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亦即让金属壳体不会完全覆盖天线组件的状态,其仍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简言之,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齿轮142a的旋转方向(即第一方向D1)与转速皆不同于第二齿轮144a的旋转方向(即第二方向D2)与转速,因此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10的下方时,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会形成错位配置,而使得天线组件120a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局部重叠于金属底壳132在第一机体110上的正投影。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的天线组件120a并不会完全被金属底壳132所遮蔽,因此可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b与图1A及图1B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120b位于第一机体110相对邻近第一齿轮142b的侧缘113,而第一齿轮142b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小于第二齿轮144b的节圆直径与齿数,故第一齿轮142b沿着第一方向D1旋转的转速相较于第二齿轮144b沿着第二方向D2旋转的转速快,意即双轴式翻转组件140b的第一转轴141b会转的比第二转轴143b快。因此,翻转后,第一齿轮142b与第二齿轮144b的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B1’大于90度。此时,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b的侧缘111内缩于第二机体130相对远离第二齿轮144b的侧缘131,可视为是一种后倾状态。
如图2B所示,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呈错位配置,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30向后突出的位置即为天线组件120b的配置位置。简言之,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时,天线组件120b仍未被第二机体130的金属壳体132所遮蔽,故天线组件120b可具有良好的收信品质。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A与图3B,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c与图1A及图1B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双轴式翻转组件140c具体化为一正齿轮组,其中第一齿轮142c与第二齿轮144c是主齿轮,而传动单元146c具体化包括一大惰轮146c1以及一小惰轮146c2。详细来说,第一齿轮142c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等于第二齿轮144c的节圆直径与齿数,而大惰轮146c1啮合于第一齿轮142c与小惰轮146c2之间,且小惰轮146c2啮合于大惰轮146c1与第二齿轮144c之间。
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欲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时,第一齿轮142c会沿着第一方向D1旋转,而传动单元146c的大惰轮146c1被第一齿轮142c牵引而驱动小惰轮146c2带动第二齿轮144c以不同于第一齿轮142c的转速沿着第二方向D2旋转,而使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此时,第一齿轮142c的旋转速度小于第二齿轮144c的旋转速度,故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c的侧缘111会突出于第二机体130相对远离第二齿轮144c的侧缘131。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c的天线组件120a并不会完全被金属底壳132所遮蔽,因此可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的下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4A与图4B,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d与图2A及图2B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b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双轴式翻转组件140d具体化为一正齿轮组,其中第一齿轮142d与第二齿轮144d是主齿轮,而传动单元146d具体化包括一大惰轮146d1以及一小惰轮146d2。详细来说,第一齿轮142d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等于第二齿轮144d的节圆直径与齿数,而小惰轮146d2啮合于第一齿轮142d与大惰轮146d1之间,且大惰轮146d1啮合于小惰轮146d2与第二齿轮144d之间。
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欲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时,第一齿轮142d会沿着第一方向D1旋转,而传动单元146d的小惰轮146d2被第一齿轮142d牵引而驱动大惰轮146d1带动第二齿轮144d以不同于第一齿轮142d的转速沿着第二方向D2旋转,而使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此时,第一齿轮142d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二齿轮144d的旋转速度,故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d的侧缘111会内缩于第二机体130相对远离第二齿轮144d的侧缘131。即,如图4B所示,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呈错位配置,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30向后突出的位置即为天线组件120b的配置位置。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d的天线组件120b并不会完全被金属底壳132所遮蔽,因此可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图5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5A与图5B,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e与图1A及图1B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e在第一机体110位于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时,双轴式翻转组件140e的第一齿轮142e与第二齿轮144e的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C小于90度。意即,双轴式翻转组件140e为一轴心倾斜的斜齿轮组。
请同时参考图5A与图5B,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欲翻转至第二机体的下方时,第一齿轮142e会沿着第一方向D1旋转,而传动单元146e被第一齿轮142e牵引而驱动第二齿轮144e以不同于第一齿轮142e的转速沿着第二方向D2旋转,而使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由于双轴式翻转组件140e为一轴心倾斜的斜齿轮组,即第一转轴141e与第二转轴143e的轴心连线(即连心线L’)以相对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倾斜一角度(即夹角C),举例来说如30度。因此,当第一转轴141e与第二转轴143e皆需旋转180度时,第一转轴141e会从30度旋转到210度,而第二转轴则仅会旋转150度。故,通过轴心倾斜的补偿,第一齿轮142e的节圆直径与齿数可仅略大于第二齿轮144e的节圆直径与齿数即可,如第一齿轮142e的节圆直径例如是6.3毫米,第一齿轮142e的齿数例如是19齿;而第二齿轮144e的节圆直径例如是5.5毫米,第二齿轮144e的齿数例如是13齿,但并不此为限。此时,第一齿轮142e的旋转速度小于第二齿轮144e的旋转速度。
如图5B所示,翻转后,第一齿轮142e与第二齿轮144e的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C’仍小于90度,其中较佳夹角C’为34度。此时,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e的侧缘111会突出于第二机体130相对远离第二齿轮144e的侧缘131,而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呈错位配置,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30突出的位置即为天线组件120a的配置位置。换言之,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时,天线组件120a仍未被第二机体130的金属壳体132所遮蔽,故天线组件120a可具有良好的收信品质。
图6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第一机体翻转至第二机体下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6A与图6B,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f与图3A及图3B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c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f在第一机体110位于第二机体130的上方时,双轴式翻转组件140f的第一齿轮142f与第二齿轮144f的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D小于90度。意即,双轴式翻转组件140f为一轴心倾斜的正齿轮组。
请同时参考图6A与图6B,第一齿轮142f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等于第二齿轮144f的节圆直径与齿数,而大惰轮146f1啮合于第一齿轮142f与小惰轮146f2之间,且小惰轮146f2啮合于大惰轮146f1与第二齿轮144f之间。由于双轴式翻转组件140f为一轴心倾斜的正齿轮组,通过轴心倾斜的补偿,大惰轮146f1的节圆直径与齿数可仅略大于小惰轮146f2的节圆直径与齿数即可。此时,第一齿轮142f的旋转速度小于第二齿轮144f的旋转速度。
如图6B所示,翻转后,第一齿轮142f与第二齿轮144f的连心线L’与第二机体130的延伸方向E’的夹角D’仍小于90度。此时,第一机体110相对远离第一齿轮142f的侧缘111会突出于第二机体130相对远离第二齿轮144f的侧缘131,而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呈错位配置,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30突出的位置即为天线组件120a的配置位置。换言之,当第一机体110由第二机体130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130的下方时,天线组件120a仍未被第二机体130的金属壳体132所遮蔽,故天线组件120a可具有良好的收信品质。
图7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在此仅将枢轴结构处的部分构件予以实体化以利于辨识,而其余部分则采透视方式而以虚线绘示。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g同上述实施例是以双轴式翻转组件连接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之间,而不同的是,双轴式翻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210、第二转轴220以及传动单元230,其中第一转轴210具有第一螺纹214,第二转轴220具有第二螺纹224,且第一螺纹214与第二螺纹224实质上彼此呈镜像设置。传动单元230例如是可滚动地耦接于第一螺纹214与第二螺纹224的滚珠,其同时可移动地套设于导杆260。据此,当第一机体110以轴X1进行转动时,便能通过第一螺纹214驱动传动单元230沿轴D3移动,进而让传动单元230驱动第二转轴220旋转以造成第二机体130以轴X2旋转的效果。
图7B绘示图7A所示螺纹的等效示意图,用以表示螺纹的旋转角度与轴向行程,其中轴向行程也可视为滚珠受螺纹驱动而沿轴D3的移动行程。图7C与图7D分别绘示图7A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图7C对应图7A所示的状态,图7D绘示便携式电子装置在翻转后呈现错位的另一状态。
请同时参考图7A至图7D,在此需提及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纹214与第二螺纹224所能造成的转动行程并不同。如图7B所示,右侧直线代表第一转轴210因第一螺纹214而产生的运动状态,而左侧的两段式直线则是代表第二转轴220因第二螺纹224而产生的运动状态。
为了让翻转后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呈现如图7D或前述实施例所示的错位状态,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轴210需具有能让其转动超过180度的第一螺纹214,而第二转轴220则是要让其第二螺纹224所具有转动行程小于180度,以使第一螺纹214与第二螺纹224所分别造成的两个旋转角度之间存在角度差,但让第一转轴210与第二转轴220的旋转角度之和仍能维持360度,亦即第一螺纹214与第二螺纹224的其中之一是具有螺纹段与水平段,其中螺纹段即如图7A所示的螺纹轮廓,而水平段(在此因视角关系而未显示)则是平行于轴D3(相当于平行于第一转轴210的轴向或第二转轴220的轴向)设置。此举代表着传动单元230从靠近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处(如图7A所示位置)移向远离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处的过程中,滚珠在沿着第一螺纹214行进的同时,其在第二螺纹224会从螺纹段移至水平段(即其螺纹延伸方向平行于轴X1、X2)而让滚珠在水平段行进但不造成第二转轴220旋转,如图7B左侧,其中行程ΔT1即代表滚珠在水平段移动的行程,此时第二转轴220不再进行旋转,但第一转轴210仍持续地旋转,因此导致如图7D所示的错位状态。在此,第一螺纹214与第二螺纹224具有相同的导程角θ1、θ2(θ1=θ2)。换句话说,由于螺纹的不同,第一转轴210的转动行程会不同于第二转轴220的转动行程,但第一螺纹214驱动传动单元230的轴向行程是相同于第二螺纹224驱动传动单元230的轴向行程。
如此一来,在图7C所示状态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其表面12a与表面11a彼此面对,而表面11b与表面12b彼此背对的状态,便能借以转换成图7D所示的,表面12b与表面11b彼此面对且被遮蔽于内,而表面11a与表面12a彼此背对且外露的状态,同时也通过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的错位关系而使天线组件(同于前述实施例所示的天线组件120a或120b,故而在此未绘示,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不因机体遮蔽而仍能维持其运作效率。
图8A至图8D分别依据不同实施例绘示螺纹的等效示意图,其绘示方式如同图7B,因此仅就不同处予以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8A,其与图7B所是实施例类似,即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导程角相同,θ3=θ4,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所示行程ΔT2大于前述行程ΔT1。
请参考图8B,所述实施例所示第一螺纹的导程角θ5小于第二螺纹的导程角θ6,θ6>θ5,以借此让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在进行同步旋转时便产生不同的转动行程。举例来说,当θ6:θ5=2:1时,即代表第二转轴旋转四分之一圈(90度)时,第一转轴会旋转半圈(180度)。
请参考图8C,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螺纹区分为螺纹段与垂直段,其中螺纹段具有与第二螺纹镜像设置的轮廓,而垂直段实质上正交于第一转轴的轴向或正交于第二转轴的轴向,亦即垂直段的轮廓实质上是环绕于第二转轴的表面(垂直段所在平面正交于第一转轴的轴向或第二转轴的轴向)。据此,当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步转至接近但小于180度处时,第二转轴停止旋转,而第一转轴则通过滚珠能在垂直段继续行进,因而产生行程ΔT3,而让第一转轴得以继续旋转而超过180度,其中导程角θ7等于导程角θ8,θ7=θ8。
请参考图8D,与前述图8B所示实施例类似,导程角θ61大于θ51,θ61>θ51,而不同的是,第二螺纹仍存在行程ΔT4以供滚珠在不增加轴向行程L的前提下而让第二转轴仍可继续旋转,惟其旋转角度并未超过180度。
以上实施例仅通过螺纹的配置而让第一转轴的旋转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转轴的旋转角度,反过来说,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设计者也可让第二转轴的旋转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轴的旋转角度,亦即在两个转轴对滚珠所造成的轴向行程能一致的前提下,能依据需求而搭配不同的螺纹配置。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在机体之间配置双轴式翻转组件,以让机体彼此能相互翻转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第二状态时,机体互呈错位配置,因而得以使天线组件能露出机体。如此一来,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天线组件并不会完全被遮蔽,而可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齿轮的旋转方向与转速皆不同于第二齿轮的旋转方向与转速,因此当第一机体由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第二机体的下方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会形成错位配置,而使得天线组件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局部重叠于金属底壳在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以让天线组件并不会完全被金属底壳所遮蔽,而可具有较佳的收信品质。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机体;
一天线组件,配置于该第一机体内;
一第二机体;以及
一双轴式翻转组件,配置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以使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翻转,该双轴式翻转组件包括:
一第一转轴,连接该第一机体;
一第二转轴,连接该第二机体且平行该第一转轴;以及
一传动单元,耦接于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二转轴之间,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二转轴通过该传动单元相对转动以在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彼此对齐,在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翻转且错位配置,而该天线组件的至少局部露出于该第一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式翻转组件还包括:
一第一齿轮,以同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上;
一第二齿轮,以同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二转轴上,该传动单元啮合于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之间,其中当该第一齿轮沿着一第一方向旋转时,该传动单元被该第一齿轮牵引而驱动该第二齿轮沿着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旋转,而使该第一机体由该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该第二机体的下方且错位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机***于该第二机体的上方,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一连心线与该第二机体的一延伸方向的夹角等于90度,而在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机体由该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该第二机体的下方,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该连心线与该第二机体的该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或大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为一惰轮,而该双轴式翻转组件为一斜齿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件位于邻近该第一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一齿轮的一第一侧缘,而该第一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大于该第二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且当该第一机体由该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该第二机体的下方时,该第一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一齿轮的该第一侧缘突出于该第二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二齿轮的一第二侧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件位于邻近该第一机体相对邻近该第一齿轮的一第一侧缘,而该第一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小于该第二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且当该第一机体由该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该第二机体的下方时,该第一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一齿轮的一第二侧缘内缩于该第二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二齿轮的一第三侧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包括一大惰轮以及一小惰轮,该第一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等于该第二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且该双轴式翻转组件为一正齿轮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件位于邻近该第一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一齿轮的一第一侧缘,而该大惰轮啮合于该第一齿轮与该小惰轮之间,该小惰轮啮合于该大惰轮与该第二齿轮之间,且当该第一机体由该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该第二机体的下方时,该第一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一齿轮的该第一侧缘突出于该第二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二齿轮的一第二侧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件位于邻近该第一机体相对邻近该第一齿轮的一第一侧缘,而该小惰轮啮合于该第一齿轮与该大惰轮之间,该大惰轮啮合于该小惰轮与该第二齿轮之间,且当该第一机体由该第二机体的上方翻转至该第二机体的下方时,该第一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一齿轮的一第二侧缘内缩于该第二机体相对远离该第二齿轮的一第三侧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机***于该第二机体的上方或下方时,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一连心线与该第二机体的一延伸方向的夹角皆小于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为一惰轮,而该第一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大于该第二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且该双轴式翻转组件为一斜齿轮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包括一大惰轮以及一小惰轮,而该大惰轮啮合于该第一齿轮与该小惰轮之间,该小惰轮啮合于该大惰轮与该第二齿轮之间,该第一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皆等于该第二齿轮的节圆直径与齿数,且该双轴式翻转组件为一正齿轮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齿轮沿着该第一方向旋转时,该传动单元被该第一齿轮牵引而驱动该第二齿轮以不同于该第一齿轮的转速沿着该第二方向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体具有一金属底壳,而该天线组件在该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局部重叠于该金属底壳在该第一机体上的正投影。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具有一第一螺纹,该第二转轴具有一第二螺纹,该传动单元是可滚动地耦接于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的一滚珠,该第一螺纹驱动该滚珠的轴向行程相同于该第二螺纹驱动该滚珠的轴向行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纹的导程角不同于该第二螺纹的导程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
一导杆,平行于该第一转轴,且位于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二转轴之间,该传动单元可动地设置于该导杆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的转动行程不同于该第二转轴的转动行程。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的其中之一具有一螺纹段与一水平段,该螺纹段与该第一螺纹及该第二螺纹的其中的另一呈镜像设置,该水平段平行于该第一转轴的轴向或该第二转轴的轴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的其中之一具有一螺纹段与一垂直段,该螺纹段与该第一螺纹及该第二螺纹的其中的另一呈镜像设置,该垂直段正交于该第一转轴的轴向或该第二转轴的轴向。
CN201610638508.3A 2016-08-05 2016-08-05 便携式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7688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8508.3A CN107688369A (zh) 2016-08-05 2016-08-05 便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8508.3A CN107688369A (zh) 2016-08-05 2016-08-05 便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8369A true CN107688369A (zh) 2018-02-13

Family

ID=6115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8508.3A Pending CN107688369A (zh) 2016-08-05 2016-08-05 便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83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8746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6185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迭电子装置
CN104514801A (zh) * 2013-10-03 2015-04-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纽机构及其相关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JP2015114718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6185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迭电子装置
CN104514801A (zh) * 2013-10-03 2015-04-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纽机构及其相关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JP2015114718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莉静 和 李从清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 31 January 201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8746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US11537175B2 (en) 2019-06-14 2022-12-27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Connection mechanism,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85324A1 (zh) 弯折治具
CN1184496C (zh) 反射体及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TWI707225B (zh) 可折疊顯示裝置
CN106817450A (zh) 电子设备
CN206422833U (zh) 电子设备
CN104849863B (zh) 一种微型投影设备
CN112492218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798180A (zh) 机身转动式便携终端
CN104469114A (zh) 移动终端及全自动翻转式摄像组件
CN10768836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9495615A (zh) 一种终端器件
TWI58978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200914A (zh) 可折疊支撐構件及顯示裝置
CN208986973U (zh) 移动终端
CN110072041A (zh) 移动终端
CN105677086A (zh) 互电容式的内嵌型触摸屏
CN210093262U (zh) 移动终端
CN109842703B (zh) 终端设备
EP4343162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terminal device
CN208581279U (zh) 具有倒角的摄像模组、感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4076869A (zh) 摄像头旋转结构
CN202817956U (zh) 微型驱动电机
CN209072541U (zh) 移动终端
CN20791673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显示器
CN103901705B (zh) 投影***及光均匀化装置调整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