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6694A -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6694A
CN107666694A CN201610614018.XA CN201610614018A CN107666694A CN 107666694 A CN107666694 A CN 107666694A CN 201610614018 A CN201610614018 A CN 201610614018A CN 107666694 A CN107666694 A CN 107666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ed
frame
wireless terminal
sent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40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6694B (zh
Inventor
王云贵
欧历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40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6694B/zh
Priority to US15/663,404 priority patent/US10499297B2/en
Priority to EP17183712.3A priority patent/EP3277020B1/en
Priority to JP2017146393A priority patent/JP6452769B2/ja
Publication of CN107666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6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分布式接入点间切换的方法,AP1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AP2的标识;AP1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后,向AP2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AP2将所述未发送帧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在切换过程中,AP1可以将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发送给AP2,通过AP2将这些帧发送给无线终端,以减少无线终端在AP1和AP2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

Description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无线终端移动时,无线终端在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简称:AP)间切换。切换指无线终端从一个AP的覆盖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AP的覆盖区域时,无线终端从与前一个AP连接,改变为与后一个AP连接。在无线终端切换的过程中,中心AP可以立即将新接收到的发往无线终端的报文,从送前一个AP转发,改为送后一个AP转发。但此时前一个AP可能仍有部分缓存的报文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导致下行报文丢失的发生,这里将分布式AP发送给无线终端的报文称为下行报文,将无线终端发送给分布式AP的报文的称为上行报文。如果丢失的下行报文是语音业务报文,则会出现短暂的失声,如果是视频业务报文则会出现短暂的卡顿和花屏,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切换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同一移动域(即由同一个中心AP管控)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方法。第一分布式AP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所述第一分布式AP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后,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布式AP将所述未发送帧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终端从第一分布式AP的覆盖区域移动到第二分布式AP的覆盖区域的过程中,第一分布式AP可以将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发送给第二分布式AP,通过第二分布式AP将这些帧发送给无线终端,以减少无线终端在第一分布式AP和第二分布式AP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布式AP还可以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或者,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无线帧,并存储所述第一无线帧,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无线帧;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存储量大于阈值时,所述第一分布式AP向所述中心AP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减缓所述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发送速率。
第一分布式AP将未发送帧,即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发送给第二分布式AP,通过第二分布式AP将这些帧发送给无线终端。由于未发送帧要绕行经过第二分布式AP,在减少了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丢失的同时,也增加了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时延。因此,为了尽量减小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时延,则尽量控制分布式AP上存储的帧的数量,使得第一分布式AP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时,第一分布式AP上存储的无线终端的帧的数量小,也就是减少需要绕行的下行报文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还用于指示中心AP存储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的第二以太网帧。第一分布式AP还可以接收第二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是所述第二分布式AP对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的应答。响应于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第一分布式AP向所述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所述切换应答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开始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所述中心AP存储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若中心AP接收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说明第一分布式AP已经完成未发送帧的发送。中心AP在接收到该切换应答后,才向第二分布式AP发送存储的第二以太网帧,可以减少下行报文乱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布式AP在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之后,还可以优先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
第一分布式AP将未发送帧,即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发送给第二分布式AP,通过第二分布式AP将这些帧发送给无线终端。由于未发送帧要绕行经过第二分布式AP,在减少了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丢失的同时,也增加了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时延。因此,为了尽量减小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时延,第一分布式AP在接收到切换请求后,优先自行发送无线终端的帧,以减少未发送帧的数量,也就是减少需要绕行的下行报文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发送成功的帧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分布式AP停止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或者,
若检测到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发送成功的帧的应答帧的接收信号强度低于第二门限值,所述第一分布式AP停止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或者,
若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帧失败,所述第一分布式AP停止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在同一移动域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接收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所述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中心AP减缓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以太网帧的速率并存储所述以太网帧;所述中心AP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以及向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二分布式AP标识,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其中,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
中心AP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指示第一分布式AP将未发送帧通过第二分布式AP将这些帧发送给无线终端,以减少无线终端在第一分布式AP和第二分布式AP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由于未发送帧要绕行经过第二分布式AP,在减少了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丢失的同时,增加了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时延。因此,为了尽量减小无线终端的下行报文的时延,中心AP减缓发送以太网帧的速率,以控制分布式AP上存储的帧的数量。切换后,中心AP将存储的以太网帧发送给第二分布式AP。该以太网帧由第二分布式AP发送到无线终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包括:
当所述中心AP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之后,所述中心AP才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切换应答是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后对所述切换请求的应答。
若中心AP接收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说明第一分布式AP已经完成未发送帧的发送。中心AP在接收到该切换应答后,才向第二分布式AP发送存储的第二以太网帧,可以减少下行报文乱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心AP还可以接收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中心AP将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AP。所述分布式AP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包括无线接口。可选地,网络接口还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分布式AP可通过有线接口与中心AP有线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也可通过无线接口与中心AP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通过无线接口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分布式AP,该分布式AP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接收模块。分布式AP通过上述模块实现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心AP。该中心AP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处理器连接到存储器和网络接口,例如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和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若网络接口包括一个以太网接口,中心AP可以通过该以太网接口与交换设备连接,交换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交换设备的剩余的网络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若网络接口包括多个以太网接口,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剩余的以太网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第七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心AP,该中心AP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接收模块。中心AP通过上述模块实现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分布式构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心分布式构架,如图1所示,包括中心AP和至少两个分布式AP。分布式AP是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AP。中心AP可以是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AP,也可以是不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网络设备。中心AP和分布式AP更详细的功能参见下述描述。
中心AP具有传统AP的功能(除了射频部分),并增加了部分无线控制器的功能,比如无线终端关联控制,中心AP内切换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对分布式AP的管理功能。其中,中心AP内切换功能是指无线终端在一个中心AP下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功能。中心AP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可以具有传统AP的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QoS),访问控制列表(英文:access control list,ACL)等与宽带业务相关的功能和与业务转发相关的功能。上述无线控制器可以是无线接入点控制与配置协议(英文:control and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CAPWAP)中的接入控制器(英文:AccessController,AC)。
中心AP还可以具有网关的功能。中心AP还可以具有网络接入控制(英文:networkaccess control,NAC),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英文: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服务器等功能。
分布式AP是一个从传统AP上剥离出来的射频模块。分布式AP负责WLAN的空口报文的处理,并通过有线网络(例如以太网)隧道与中心AP通信。中心AP和分布式AP间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CAPWAP协议通信。
CAPWAP控制协议提供了无线终端点(英文:Wireless Termination Point,WTP)和AC之间的控制通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布式AP和中心AP通过CAPWAP隧道通信时,中心AP充当CAPWAP控制协议中的AC,分布式AP充当CAPWAP控制协议中的WTP。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无线终端在一个中心AP下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场景。其中,无线终端是任意有WLAN站点(英文:station,STA)功能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英文:cellphone),智能手机(英文:smartphone),计算机(英文:computer),平板电脑(英文:tablet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英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和电子书阅读器(英文:e-bookreader)等。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个中心AP控制的分布式AP的覆盖区域中,可能存在多个无线终端存在切换,而每个无线终端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流程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以其中一个无线终端,即目标无线终端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中心AP接收第一以太网帧。
中心AP可以接收来自其他有线网络设备或分布式AP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如该目标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中心AP可以根据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识别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以太网帧。
S202,中心AP将第一以太网帧发送给第一分布式AP(以下简称为AP1)。
AP1为目标无线终端在切换前服务该目标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
S203,AP1接收第一以太网帧。
S204,可选的,AP1存储第一以太网帧。
AP1可以划分一个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多个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并通过无线终端的地址区分不同的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AP1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以太网帧后,可以直接存储第一以太网帧。AP1也可以将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无线帧后,存储第一无线帧。
S205,若存储量大于阈值,AP1向中心AP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
可选的,存储量大于阈值可以指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的量大于阈值。目标无线终端的帧的量大于阈值可以指目标无线终端的帧的数量大于数据阈值,或者,目标无线终端的帧的数据量大于容量阈值。
可选的,存储量大于阈值可以指存储的所有无线终端的帧的量的总和大于阈值。所有无线终端的帧的量的总和大于阈值可以指所有无线终端的帧的数量的总和大于数据阈值,或者,所有无线终端的帧的数据量的总和大于容量阈值。若存储的所有无线终端的帧的量的总和大于阈值,第一指示可以包括所有的无线终端的地址或者其中一些无线终端的地址。
S206,中心AP接收第一指示。
S207,中心AP响应第一指示。
中心AP响应第一指示执行的操作可以是:
中心AP减缓对目标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发送速率。例如,中心AP在接收第一指示之后,如果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速率大于发送阈值X,则以速率X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并存储尚未发送的以太网帧。又如,中心AP在接收第一指示之后,可以暂停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
中心AP存储目的地址为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的第二以太网帧。
S208,当目标无线终端满足切换条件时,中心AP确定目标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以下简称为AP2)。
AP2为目标无线终端切换后为该目标无线终端服务的分布式AP。
可选的,中心AP可以实时判断目标无线终端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图3所示,在目标无线终端连接到网络中后,当前关联的分布式AP(如图3中的AP2)及其邻居的分布式AP(如图3中AP1和AP3)同时周期上报该目标无线终端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英文: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给中心AP,中心AP基于各个分布式AP监测的目标无线终端的RSSI来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切换条件,中心AP确定目标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AP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AP将当前服务目标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分别与其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进行比较,若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与当前服务目标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的差值达到一定门限值,且在后续一段时间内,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越来越大,而当前服务目标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越来越小,中心AP则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如图3所示,假设,AP2发送的RSSI为RSSI2,AP1发送的RSSI为RSSI1,AP3发送的RSSI为RSSI3,若RSSI3减去RSSI2的差值达到一定门限值,且在后续一段时间内,RSSI3的强度越来越大,RSSI2的强度越来越小,中心AP则判定满足切换条件。
切换条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用于切换判决的组合。例如,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超过一定门限值,且当前服务目标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小于一定门限值等等。
S209,中心AP向AP1发送切换请求。
该切换请求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如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以及AP2的标识,如AP2的MAC地址、互联网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所述切换请求用于告知AP1目标无线终端即将移出其覆盖区域,并移入AP2的覆盖区域。
S210,AP1接收该切换请求。
可选的,AP1可以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的,AP1可以重复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告知目标无线终端暂停发送无线帧。
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可以包括指示暂停发送无线帧的时长。假设第二指示指示的暂停发送无线帧的时长为T,目标无线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指示时,在间隔T时间段后才发送无线帧。
S211,AP1向AP2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
所述未发送帧为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的帧。若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是以太网帧,则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为目的地址为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的帧。若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是无线帧,则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为接收方地址为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的帧。
可选的,当AP1接收到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后,AP1可以优先向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发送AP1存储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中心AP发送切换请求后,为目标无线终端提供服务的AP已经变为AP2,但由于刚刚发生切换,目标无线终端还可以接收到AP1的无线信号。AP1可以在切换后依旧尝试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AP1存储的该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如果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不多,AP1甚至可能及时将所有该目标无线终端的帧都发送完,从而避免向AP2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无论如何,为了在目标无线终端还可以接收到AP1的无线信号时尽可能多的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帧,AP1可以优先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
例如,在进行下行报文调度时,可以优先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即在发送其他无线终端的帧之前,先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又例如,AP1用高优先级的访问类别(英文:access category)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WLAN帧。
进一步可选的,AP1优先向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发送AP1存储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的过程中,若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情况,则停止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
情况一:AP1可以检测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的传输速率,若检测到发送成功的帧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一门限值(如6Mbps),则停止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假设,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包括{A、B、C、D、E}5个帧,AP1将A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记录A帧的传输速率,若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回复的应答帧,说明A帧发送成功,AP1再比较A帧的传输速率与第一门限值,若A帧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一门限值,则停止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并将{B、C、D、E}作为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
情况二:AP1可以检测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中发送成功的帧的应答帧的接收信号强度,若检测到发送的帧的应答帧的接收信号强度低于第二门限值(如-70dBm),则停止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假设,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包括{A、B、C、D、E}5个帧,AP1将A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若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回复的应答帧,说明A帧发送成功,AP1获取该应答帧的接收信号强度,若该应答帧的接收信号强度低于第二门限值,则停止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并将{B、C、D、E}作为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
情况三:AP1可以检测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帧是否失败,若检测到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帧失败,则停止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假设,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包括{A、B、C、D、E}5个帧,AP1将A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若未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回复的应答帧,说明A帧发送失败,AP1则停止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并将{B、C、D、E}作为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
若AP1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帧以帧队列的形式进行排列,可选的,可以将帧队列分为硬件队列和软件队列。软件队列中的帧处于缓存状态,硬件队列中的帧已经在射频芯片中等待发送或正在发送。AP1可以直接将软件队列中的帧作为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将硬件队列中的帧依次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若检测到硬件队列中的帧发送失败,则将硬件队列中剩余的帧以及软件队列中的帧作为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
其中AP1可以直接将切换上下文请求发送给AP2,如在AP1和AP2之间的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可选的,切换上下文请求可以是AP1发送后经由中心AP到达AP2的,如在AP1和AP2之间的网络不同的情况下,AP1可以将切换上下文请求发送给中心AP,经由中心AP将该切换上下文请求发送给AP2。其中,图2只示出了AP1和AP2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经由中心AP转发的情况已省略。
可选的,若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超过第三门限值,AP1可以发送多个切换上下文请求给AP2,每个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目标无线终端不同的未发送帧,直到目标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送完成。
可选的,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还可以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虚拟基本服务集标识(英文: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以及用户密钥等。
中心AP可以生成多个虚拟BSSID。当目标无线终端在接入所述中心AP的任一分布式AP后,中心AP为目标无线终端指定一个虚拟BSSID。中心AP可以预先生成多个虚拟BSSID,并在目标无线终端接入任一分布式AP后将其中一个虚拟BSSID指定给目标无线终端,也可以不预先生成虚拟BSSID,而是在目标无线终端接入任一分布式AP后生成一个虚拟BSSID并将该虚拟BSSID指定给目标无线终端。目标无线终端在所述中心AP范围(即中心AP的所有分布式AP的范围)内切换时,虚拟BSSID保持不变。即中心AP的所有分布式AP在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WLAN帧时,用虚拟BSSID填写WLAN帧中需要填写AP的MAC地址的字段,例如发送方地址字段和BSSID字段。因此,目标无线终端在中心AP范围内时,目标无线终端认为自己是在和BSSID为该虚拟BSSID的AP通信。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用于告知AP2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即将移入其覆盖区域。目标无线终端的用户密钥是目标无线终端和AP1通信时使用的与加解密相关的数据。
S212,AP2接收切换上下文请求。
若AP1发送了多个切换上下文请求,相应的,AP2可以接收多个切换上下文请求。AP2在接收到切换上下文请求时,为目标无线终端创建上下文,所述上下文用于记录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关联的数据,如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对应的虚拟BSSID。若切换上下文请求还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用户密钥,AP2在接收到切换上下文请求时,还将所述用户密钥配置到AP2的加解密的模块上。
S213,AP2将该未发送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
若AP1发送了多个切换上下文请求,AP2可以每接收到一个切换上下文请求,就提取该切换上下文请求中的未发送帧,并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AP2也可以在提取所有的切换上下文请求中的未发送帧后,才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提取到的未发送帧。
S214,可选的,AP2向AP1发送切换上下文应答。
若AP1向AP2发送了多个切换上下文请求,AP2可以针对每个切换上下文请求都发送一个切换上下文应答;AP2也可以针对所有的切换上下文应答回复一个切换上下文应答。
步骤S213和S214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还可以同时执行。
S215,可选的,AP1接收切换上下文应答。
S216,可选的,AP1响应该切换上下文应答向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
切换应答用于指示中心AP开始向AP2发送存储的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二以太网帧。AP1也可以在接收到切换请求后的任一时刻向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
若AP1向AP2发送了多个切换上下文请求,AP1可以在接收到最后一个切换上下文应答后才向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AP1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个切换上下文应答时就向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
S217,可选的,中心AP接收切换应答。
S218,中心AP向AP2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二以太网帧。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AP是在接收到切换应答后,才向AP2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二以太网帧,以减少下行报文乱序。中心AP也可以在确定目标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AP2时,就向AP2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二以太网帧。
AP2在接收到第二以太网帧后的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AP1在接收到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后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无线终端从AP1的覆盖区域移动到AP2的覆盖区域的过程中,AP1可以将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的帧发送给AP2,通过AP2将这些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以减少目标无线终端在AP1和AP2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中心AP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以及网络接口43。处理器41连接到存储器42和网络接口43,例如处理器41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42和网络接口43。
处理器41被配置为支持中心AP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4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42存储器用于存储切换条件、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等等。存储器4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缩写:RAM);存储器4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4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网络接口43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若网络接口43包括一个以太网接口,中心AP可以通过该以太网接口与交换设备连接,交换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交换设备的剩余的网络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若网络接口43包括多个以太网接口,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剩余的以太网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
处理器41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43接收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所述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减缓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以太网帧的速率并在存储器42中存储所述以太网帧;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通过所述网络接口43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以及通过所述网络接口43向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
进一步的,处理器41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43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之后,通过所述网络接口43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中心AP包括处理模块51、发送模块52以及接收模块53,该处理模块51实现图4所示的处理器的功能;发送模块52结合接收模块53实现图4所示的网络接口的功能。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分布式AP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以及网络接口63。处理器61连接到存储器62和网络接口63,例如处理器61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62和网络接口63。
处理器61被配置为分布式AP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61可以是CPU,NP,硬件芯片,射频(英文:radio frequency,RF)芯片,基带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网络接口63包括无线接口632。可选地,网络接口63还可以包括有线接口631。分布式AP可通过有线接口631与中心AP有线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也可通过无线接口632与中心AP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通过无线接口632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接口632包括天线。存储器6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6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HDD或SSD;存储器6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61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63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后,通过所述网络接口63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布式AP将所述未发送帧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
进一步的,处理器61还可以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在存储器62中存储所述第一以太网帧,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或者,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无线帧,并在存储器中存储所述第一无线帧,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无线帧;存储量大于阈值时,通过所述网络接口63向所述中心AP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减缓所述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发送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示还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存储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的第二以太网帧;处理器61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63接收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是所述第二分布式AP对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的应答;响应于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通过所述网络接口63向所述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所述切换应答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所述中心AP存储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进一步的,处理器61通过网络接口63在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之后,还可以通过所述网络接口63优先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分布式AP包括处理模块71、发送模块72以及接收模块73,该处理模块71实现图6所示的处理器的功能;发送模块72实现无线接口632和有线接口631的发送接口的功能;接收模块73实现无线接口632和有线接口631的接收接口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或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在分布式接入点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布式接入点AP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
所述第一分布式AP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后,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布式AP将所述未发送帧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AP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
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或者,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无线帧,并存储所述第一无线帧,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无线帧;
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存储量大于阈值时,所述第一分布式AP向所述中心AP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减缓所述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发送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还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存储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的第二以太网帧;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AP接收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是所述第二分布式AP对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的应答;
响应于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第一分布式AP向所述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所述切换应答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所述中心AP存储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在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AP优先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
5.一种在分布式接入点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AP接收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所述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所述中心AP减缓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以太网帧的速率并存储所述以太网帧;
所述中心AP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以及向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包括:
当所述中心AP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之后,所述中心AP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切换应答是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后对所述切换请求的应答。
7.一种分布式AP,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后,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布式AP将所述未发送帧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AP,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
所述分布式AP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以太网帧,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或者,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无线帧,并存储所述第一无线帧,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无线帧;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存储量大于阈值时,向所述中心AP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减缓所述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发送速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A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还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存储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的第二以太网帧;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是所述第二分布式AP对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的应答;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向所述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所述切换应答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所述中心AP存储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AP,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后,优先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
11.一种中心AP,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所述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减缓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以太网帧的速率并存储所述以太网帧;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以及向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心AP,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之后,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切换应答是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后对所述切换请求的应答。
13.一种分布式AP,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所述处理器连接到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
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后,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切换上下文请求,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所述未发送帧为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布式AP将所述未发送帧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布式AP,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
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所述第一以太网帧,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或者,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无线帧,并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所述第一无线帧,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包括所述第一无线帧;
存储量大于阈值时,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向所述中心AP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减缓所述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发送速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布式AP,所述第一指示还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存储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的第二以太网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上下文应答,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是所述第二分布式AP对所述切换上下文请求的应答;
响应于所述切换上下文应答,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向所述中心AP发送切换应答,所述切换应答用于指示所述中心AP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所述中心AP存储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AP,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接收中心AP发送的切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优先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
17.一种中心AP,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所述处理器连接到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所述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减缓发送所述第一分布式AP的以太网帧的速率并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所述以太网帧;
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以及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向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二分布式AP的标识,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将所述无线终端的未发送帧发往所述第二分布式AP,所述未发送帧为所述第一分布式AP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帧中未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的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中心AP,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切换应答之后,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分布式AP。
CN201610614018.XA 2016-07-29 2016-07-29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ctive CN107666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4018.XA CN107666694B (zh) 2016-07-29 2016-07-29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15/663,404 US10499297B2 (en) 2016-07-29 2017-07-28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distributed access points and related device
EP17183712.3A EP3277020B1 (en) 2016-07-29 2017-07-28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distributed access points and related device
JP2017146393A JP6452769B2 (ja) 2016-07-29 2017-07-28 分散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の方法及び関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4018.XA CN107666694B (zh) 2016-07-29 2016-07-29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6694A true CN107666694A (zh) 2018-02-06
CN107666694B CN107666694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48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4018.XA Active CN107666694B (zh) 2016-07-29 2016-07-29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9297B2 (zh)
EP (1) EP3277020B1 (zh)
JP (1) JP6452769B2 (zh)
CN (1) CN1076666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058A (zh) * 2021-01-06 2021-05-2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326B (zh) * 2018-04-28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切换的方法、中心控制设备及客户端
GB2574898A (en) * 2018-06-22 2019-12-25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449585B2 (ja) 2018-12-18 2024-03-14 イスラエリ,マオリ 薬剤、ビタミン剤および/または栄養補助食品用の丸剤ディスペンサ
US11696129B2 (en) * 2019-09-13 202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ssoci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for multi access point coordination
WO2022055196A1 (ko) * 2020-09-11 2022-03-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안테나 기반의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JP7225177B2 (ja) * 2020-09-29 2023-02-20 任天堂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2612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Fujitsu Limited HSDP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93440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确定分组数据转发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248726A1 (en) * 2007-12-27 2010-09-30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N1921696B (zh) * 2005-08-25 2012-07-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控制台以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04254110A (zh) * 2014-09-19 2014-12-3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Mesh网络域间切换方法
CN104285471A (zh) * 2012-05-11 2015-01-14 英特尔公司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执行切换
CN102045693B (zh) * 2009-10-1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399B1 (en) * 1999-07-19 2005-09-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Handoff mechanisms to support real-time delay-critical services in 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EP2456259B1 (en) * 2005-07-25 2014-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an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handover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access networks
JP4755550B2 (ja) * 2005-08-25 2011-08-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制御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EP2204051A1 (en) * 2007-10-30 2010-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2056258B (zh) * 2009-10-30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切换的方法及***
US8934437B2 (en) 2012-05-11 2015-01-1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a device-to-device (D2D) connection in a 3GPP-LTE network using a distributed channel sca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696B (zh) * 2005-08-25 2012-07-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控制台以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US20070072612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Fujitsu Limited HSDP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93440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确定分组数据转发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248726A1 (en) * 2007-12-27 2010-09-30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N102045693B (zh) * 2009-10-1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CN104285471A (zh) * 2012-05-11 2015-01-14 英特尔公司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执行切换
CN104254110A (zh) * 2014-09-19 2014-12-3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Mesh网络域间切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058A (zh) * 2021-01-06 2021-05-2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67058B (zh) * 2021-01-06 2023-06-06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99297B2 (en) 2019-12-03
CN107666694B (zh) 2020-04-28
JP2018019402A (ja) 2018-02-01
JP6452769B2 (ja) 2019-01-16
US20180035338A1 (en) 2018-02-01
EP3277020A1 (en) 2018-01-31
EP3277020B1 (en) 2019-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535B2 (en) Handover method in mobile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7666694A (zh)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JP6380865B2 (ja) 分散型ap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中央ap、および分散型ap
WO2021128931A1 (zh) 跨载波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236692A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terminal roaming by access point
US11490353B2 (en) Path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9998947B2 (en) Intelligent handling of voice calls from mobile voice client devices
US10091730B2 (en) Adaptive management of wireless clients based on clients radio behaviors and capabilities
US20150120930A1 (en) Provisioning access point bandwidth based on predetermined events
KR102076816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차세대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47443A1 (zh) 一种业务数据包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185903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7548116B (zh)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US10470105B2 (en)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transfer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JP2022108569A (ja) ユーザ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基地局
CN104041152B (zh) 提供小区状态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