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6691B -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6691B
CN107666691B CN201610615854.XA CN201610615854A CN107666691B CN 107666691 B CN107666691 B CN 107666691B CN 201610615854 A CN201610615854 A CN 201610615854A CN 107666691 B CN107666691 B CN 107666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ata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inactive stat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58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6691A (zh
Inventor
谌丽
陈瑞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6106158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669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JP2019504862A priority patent/JP6700475B2/ja
Priority to EP17833306.8A priority patent/EP3493642B1/en
Priority to US16/321,043 priority patent/US11191020B2/en
Priority to EP24174026.5A priority patent/EP4391658A2/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05539A priority patent/KR102200982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342 priority patent/WO20180190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6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691A/zh
Priority to JP2020079523A priority patent/JP2020115694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6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according to average transmission signal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基站为终端配置并发送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通过本发明实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进而实现终端在省电的同时能够进行快速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终端类型和业务类型多样化,终端省电、节约网络资源和满足各种业务类型的需求并存。
目前,终端在通信过程中主要有连接态(CONNECTED)和空闲态(IDLE)两种状态,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终端的通信状态包括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_空闲(IDLE)状态和RRC_连接(CONNECTED)状态。
其中,RRC_IDLE状态中可执行的行为包括: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选择、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配置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信息广播、寻呼、小区重选方式的移动性、终端被分配一个在一定跟踪区域内唯一的标识、基站不保存终端上下文信息、可以进行直通链路(sidelink)通信的发送接收(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过程)和Sidelink发现的通知和监听(D2D发现过程)。
其中,RRC_CONNECTED状态下可执行的行为包括:终端具备有E-UTRAN-RRC演进的全球地面无线接入网(Evolutio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的连接、E-UTRAN侧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E-UTRAN能够获取到终端所属的小区并分配小区内终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网络(Network)和终端间可以利用C-RNTI收发数据、Network控制的移动性、邻小区测量、进行sidelink通信、Sidelink发现的通知和监听(D2D发现)、以及在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中支持终端与网络间进行收发数据、终端监听关于共享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信道以便查看是否有分配给该UE的共享数据信道上的传输、终端上报信道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给基站以及DRX周期由基站控制,根据终端节能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活跃程度来配置。
目前,为了能够使终端省电并节约网络资源,终端可从连接态转换到空闲态,在空闲态下终端不能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目前很多业务需要保证终端省电的同时能够进行快速数据传输,例如突发小数据包业务以及保活小数据包业务等短突发业务。
故,目前终端的上述两种状态不能保证终端省电的同时进行快速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以实现终端在连接态和不活跃态之间的转换,进而实现终端在省电的同时能够进行快速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自主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所述终端在后续计时单位判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终端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连接,从不活跃态进入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和基站根据终端不活跃态下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进行不活跃态下的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在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为终端配置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为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终端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基站保存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并释放所述终端在连接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空口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基站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所述基站确定在后续计时单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基站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配置用于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
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终端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终端在后续计时单位判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之前,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将所述终端从不活跃态进入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终端不活跃态下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进行不活跃态下的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
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在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基站上为终端配置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为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终端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保存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并释放所述终端在连接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空口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基站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所述终端后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为终端配置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之前,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部署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另一种网络部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实施过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nactive态下的终端在目标基站下进行连接恢复或者在Inactive态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实施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实现控制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实施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Inactive态的终端在锚点基站侧实现连接恢复的实施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nactive态的终端在锚点基站侧实现Inactive态下的数据传输的实施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终端类型和业务类型多样化,终端省电、节约网络资源和满足各种业务类型的需求并存。为了同时保证终端省电和快速数据传输,引入一种新的终端状态:不活跃(Inactive)态,Inactive态下终端保持与核心网的连接,但不进行空口连接态的常规操作(如切换、上行定时更新、无线链路监控等),也不分配直接用于空口传输的终端标识(如C-RNTI),故Inactive态下终端不能直接进行空口调度传输。
Inactive状态下允许的行为包括:
-核心网看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
-移动性是终端执行的,在网络侧预配置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跟踪区域内,通过小区重选来执行,而不是切换过程进行;
-终端被分配了在网络侧预配置的RAN跟踪区域内的唯一用户标识。
Inactive状态下,网络侧为终端分配一定区域内有效的RAN标识,该标识用于在Inactive态下识别终端,可以用于网络侧查找终端或终端主动发起上行接入时用该标识作为身份识别进入连接态。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称为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Inactive UE ID),当然也可以称为resume UE ID。该标识不同于全球唯一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或连接态终端标识C-RNTI,Inactive UE ID长度介于IMSI和C-RNTI两者之间(例如Inactive UE ID长度为40bit,C-RNTI长度为16bit),只在包含多个小区或多个基站的一定区域内有效,如果超过该区域,终端需要更新Inactive UE ID。
目前,终端仅支持从IDLE态转换至CONNECTED态,或者从CONNECTED态转换至IDLE态,并不存在CONNECTED态与Inactive态两种通信状态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状态的转换方法,以实现终端在CONNECTED态与Inactive态两种通信状态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自主进入Inactive态的配置策略,终端根据所述配置策略进入Inactive态。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可应用的实施环境RAN侧网络架构进行简单说明。具体是对两种在未来移动通信中可能采用的网络部署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网络部署结构一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架构为:基站+终端,是典型的LTE架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下有多个小区(cell),连接态下终端与小区进行空口数据收发,连接态下的终端分配有小区内唯一的终端标识C-RNTI。
图2为网络部署结构二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架构为:网络侧节点分为中央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用户侧节点为终端。
图2是未来移动通信5G可能采用的一种架构,网络侧节点包括中央单元和分布式单元,一个中央单元控制一定区域内部署的多个分布式单元,这些分布式单元具体通过传输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发送和接收节点)与终端进行空口传输。一个或多个传输点可以同时为终端服务,进行数据传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通过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终端空口唯一标识来进行数据调度和传输,这个标识可以是C-RNTI或TRP-RNTI。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适用于上述两种RAN架构。后续为统一描述,将用于终端连接态传输的终端唯一标识称为终端空口传输唯一标识,具体的,该标识在传统LTE中即为C-RNTI。Inactive态的终端在区域内唯一标识称为Inactive UE ID。而网络侧无线信令和数据收发节点不管是部署结构一中的eNB或部署结构二中的CU/DU(具体收发点为TRP),都统称为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实施过程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S101:处于CONNECTED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配置策略的内容中可以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Inactive态的指示信息。所述配置策略的内容中可以包括基站向终端发送的Inactive UE ID,Inactive UE ID是终端在Inactive态下所必须的,基站向终端发送Inactive UE ID,则可认为基站允许终端进入Inactive态。所述配置策略的内容中可以包括所述终端配置进入Inactive态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可以是终端预配置的,也可以是通过协议规定的,本发明实施例为描述方便,将该定时器称为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可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Inactive态的请求消息,以使基站基于所述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配置自主进入Inactive态的配置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采用如下方式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通过在切换过程中的切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S102: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所述CONNECTED态进入所述Inactive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所述CONNECTED态进入所述Inactive态之前,需要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确定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
A: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B:所述终端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终端确定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
A:所述终端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B:所述终端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触发指令例如可以由终端内部的应用层触发。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S201:所述终端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S202:所述终端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S203:所述终端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例如0.5ms或1ms)。
S204: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
若后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则继续运行所述第一计时器。
S205:判断所述第一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返回执行S203,若超时,则执行S206。
S206:所述终端从所述CONNECTED态进入所述Inactive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自动进入Inactive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之后,若需要再次进行状态转换(例如所述终端需要进行连接恢复,从Inactive态进入CONNECTED态),或需要在Inactive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可向目标基站或者锚点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或数据传输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Inactive态下使用的Inactive UE ID。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进行连接恢复或者在Inactive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终端已进入其他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称为目标基站),目标基站从终端原先连接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称为锚点基站)获取终端上下文并根据终端请求完成终端进入CONNECTED态或在Inactive态进行数据传输的操作,此时锚点基站将终端上下文通过基站间接口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可选地为终端进行Inactive态的重新配置,包括Inactive UE ID的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锚点基站此时与终端存在误解,认为终端尚未进入Inactive态,锚点基站除将终端上下文通过基站间接口发送给目标基站外,还将该终端状态更新为Inactive态,并释放终端在锚点基站分配的CONNECTED态传输的终端唯一标识,即终端空口传输唯一标识,或称C-RNTI。
第二种情形:终端在锚点基站下请求恢复连接或进行Inactive态下的数据传输。如果终端请求恢复连接,则锚点基站确定终端已进入Inactive态后,进行CONNECTED态恢复过程。如果终端在锚点基站发起Inactive态内的数据传输,锚点基站根据终端请求发起Inactive态内的数据传输过程。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锚点基站此时与终端存在误解,认为终端尚未进入Inactive态,则更新终端状态为Inactive态,存储终端上下文,并发起Inactive态内的数据传输过程。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终端进入Inactive态后,基站与终端理解不一致,认为终端还处在CONNECTED态并向终端发起下行数据传输,在下行数据传输失败门限到达(传输失败门限指规定个数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规定时间内未能实现准确传输)后,认为终端进入Inactive态,用Inactive UE ID和其他终端上下文对处于Inactive态下的终端发起下行数据传输。
此外,如果基站判断终端进入Inactive态而终端未实际进入(仍处于CONNECTED态)。由于终端保存在Inactive UE ID,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发起终端进行Inactive态的操作,如恢复连接或发起数据传输,终端根据基站指示(如寻呼),确定与基站的理解出现不一致,按基站指示,进行Inactive态下操作即可。但这种异常状态一般可以避免,简单来说,就是基站滞后运行终端进入Inactive态定时器,或定时器长度比终端运行长度有所增加即可。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nactive态下的终端在目标基站下进行连接恢复或者在Inactive态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实施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S301:终端向基站(目标基站)发起连接恢复请求或数据传输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和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Inactive UE ID。
S302:目标基站向锚点基站发送的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
S303:锚点基站接收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确定终端处于Inactive态,则更新终端状态为Inactive态,释放为该终端分配的CONNECTED态传输的终端唯一标识,即终端空口传输唯一标识,或称C-RNTI。
S304:锚点基站将终端上下文转发给目标基站,并可删除终端上下文。终端的锚点基站更新为当前的目标基站。
S305:基站(目标基站)和终端间根据终端上下文进行终端连接恢复或数据传输过程。
S306:如果终端在目标基站进行了连接恢复,而锚点基站未更新,仍为原锚点基站并存储了终端上下文,则还需发送终端状态更新以通知锚点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将对基站实现控制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实现控制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实施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S401:基站为终端配置自主进入Inactive态的配置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配置的自主进入Inactive态的配置策略内容可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Inactive态的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所述终端在Inactive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进入Inactive态的第一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基于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进入Inactive态的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配置自主进入Inactive态的配置策略。
S402: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终端切换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可确定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并保存所述终端进入Inactive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以及释放所述终端在CONNECTED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终端唯一标识,即终端空口传输唯一标识,或称C-RNTI。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可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确定终端进入Inactive态。
具体的,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自主进入Inactive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所述基站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若所述基站确定在后续计时单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
具体的,所述基站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包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触发指令可由终端内部的触发指令发送。
具体的,所述基站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其中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可由核心网通知给所述基站。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基于其它基站的触发,确定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
所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Inactive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具体的,所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所述基站可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以使所述目标基站可以与所述终端间进行连接恢复过程或数据传输过程。
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基于终端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确定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
终端发送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Inactive UE ID,故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并携带Inactive UE ID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后,可确定所述终端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入Inactive态的终端,在锚点基站侧实现连接恢复(终端从Inactive态进入CONNECTED态)的实施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
S501:终端向锚点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Inactive UEID。
S502:锚点基站接收携带有Inactive UE ID的所述连接恢复请求,确定所述终端目前处于Inactive态,进行后续的连接恢复过程,将终端状态转换为CONNECTED态。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入Inactive态的终端,在锚点基站侧实现Inactive态下的数据传输的实施流程图,如图8所示,包括:
S601:终端向锚点基站发送连接在Inactive态下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Inactive UE ID。
S602:锚点基站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确定该终端目前处于Inactive态,并存储该终端上下文,释放为该终端分配的CONNECTED态传输的终端唯一标识,即终端空口传输唯一标识,或称C-RNTI,对该终端进行Inactive态下的数据传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3至图5所示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中终端执行的功能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
处理单元102,用于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若在后续计时单位判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2,还用于:
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1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103,如图10所示,其中,
发送单元103,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101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之前,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03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102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102,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不活跃态进入所述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03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102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102,用于依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终端不活跃态下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进行不活跃态下的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01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
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通过在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可以为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以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为终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硬件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图11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包括:处理器1001、接收器1002、发射器1003和存储器1004。
存储器1004,用于存储处理器1001执行的程序代码。
处理器10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04存储的程序,通过所述接收器1002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并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调用所述存储器1004存储的程序,具体执行的功能如下: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01,具体采用如下方式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若在后续计时单位判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01,还用于:
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01,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器1001,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发射器1003,用于在所述接收器1002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之前,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器1003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001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不活跃态进入所述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器1003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001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依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终端不活跃态下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进行不活跃态下的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器1002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
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通过在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6至图8所示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中基站执行的功能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处理单元201和发送单元202,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在基站上为终端配置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
所述发送单元202,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为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2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终端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201,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单元202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保存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并释放所述终端在连接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空口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201,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若所述终端后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201,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201,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201,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202,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单元201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201,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203,如图13所示,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203,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201为终端配置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之前,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终端状态转换装置为基站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状态转换装置的硬件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所述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包括:收发机2001、以及与该收发机2001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2002,其中:
所述处理器2002,用于读取存储器20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基站上配置终端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并通过所述收发机2001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所述收发机2001,用于在所述处理器2002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20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20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200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所述处理器20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所述存储器2003可以存储所述处理器20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代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为内容包括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自主进入不活跃态的第一定时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通过所述收发机2001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通过终端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收发机2001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保存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并释放所述终端在连接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空口唯一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若所述终端后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器2002,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2002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通过所述收发机2001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02,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处理器200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2002配置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之前,通过所述收发机200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3)

1.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所述不活跃态为:终端保持与核心网的连接,但不进行空口连接态的常规操作,且不分配直接用于空口传输的终端标识的状态;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其中,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所述终端在后续计时单位判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终端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并从不活跃态进入连接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配置策略,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和基站根据终端不活跃态下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进行不活跃态下的数据传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在切换过程中的切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8.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为终端配置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所述不活跃态为:终端保持与核心网的连接,但不进行空口连接态的常规操作,且不分配直接用于空口传输的终端标识的状态;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终端切换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基站保存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并释放所述终端在连接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空口唯一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基站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所述基站确定在后续计时单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基站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用于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17.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所述配置策略为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判断规则;所述不活跃态为:终端保持与核心网的连接,但不进行空口连接态的常规操作,且不分配直接用于空口传输的终端标识的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判断后续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若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在后续计时单位判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依据所述配置策略,控制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确定上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指示,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下行数据传输,确定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定时器是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下行数据传输后所启动的。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之前,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依据所述配置策略,将所述终端从所述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之后,向基站发送连接恢复请求,所述连接恢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将所述终端从不活跃态进入连接态。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终端不活跃态下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进行不活跃态下的数据传输。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策略:
通过与基站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连接建立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连接重配命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在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接收所述配置策略。
25.一种终端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基站上为终端配置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所述不活跃态为:终端保持与核心网的连接,但不进行空口连接态的常规操作,且不分配直接用于空口传输的终端标识的状态;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所述配置策略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中的连接建立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连接重配命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或者
通过终端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信令发送所述配置策略。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策略之后,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保存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之前的终端上下文,并释放所述终端在连接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空口唯一标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终端进入不活跃态所用的第一定时器;
在后续每一个计时单位,进行是否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判断,
若没有后续上下行数据传输,在每个计时单位对所述第一定时器加1,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计时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或预设的绝对时间;
若所述终端后续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缓存为空的指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在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存确定接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未收到上行数据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上行业务完成或上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确定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缓存为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业务完成或者下行业务终止的触发指令时,确定所述终端后续不存在下行数据传输。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所述目标基站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或者数据传输请求的基站。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终端上下文。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并包含所述终端在不活跃态下使用的区域内唯一标识的连接恢复请求时,确定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进入不活跃态。
3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为终端配置进入不活跃态的配置策略之前,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允许进入不活跃态的请求消息。
CN201610615854.XA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666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5854.XA CN107666691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EP17833306.8A EP3493642B1 (en) 2016-07-28 2017-05-15 Terminal state conver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16/321,043 US11191020B2 (en) 2016-07-28 2017-05-15 Terminal state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4174026.5A EP4391658A2 (en) 2016-07-28 2017-05-15 Terminal state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9504862A JP6700475B2 (ja) 2016-07-28 2017-05-15 端末状態の切り替え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197005539A KR102200982B1 (ko) 2016-07-28 2017-05-15 Ue의 상태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PCT/CN2017/084342 WO2018019001A1 (zh) 2016-07-28 2017-05-15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JP2020079523A JP2020115694A (ja) 2016-07-28 2020-04-28 端末状態の切り替え方法及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5854.XA CN107666691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6691A CN107666691A (zh) 2018-02-06
CN107666691B true CN107666691B (zh) 2021-05-25

Family

ID=61015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5854.XA Active CN107666691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1020B2 (zh)
EP (2) EP3493642B1 (zh)
JP (2) JP6700475B2 (zh)
KR (1) KR102200982B1 (zh)
CN (1) CN107666691B (zh)
WO (1) WO2018019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0294A4 (en) * 2016-08-12 2019-07-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515257A (zh) * 2017-06-15 2022-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连接性模式中的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技术和装置
CN109547932B (zh) * 2017-08-15 2023-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052795B (zh) 2017-09-28 2022-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交换消息的方法和***
CN112312528B (zh) * 2018-02-13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的方法、通信装置、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80828B (zh) 2018-04-13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CN110839302B (zh) * 2018-08-17 2021-07-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9819526B (zh) * 2018-10-18 2021-07-30 广州红贝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挂起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和NB-IoT核心网***
WO2021016817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026739A1 (zh) * 2019-08-12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更新方法及设备
CN110505709B (zh) * 2019-09-10 2021-11-0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快速去激活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589303B2 (en) * 2019-10-10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saving mode indication
CN113676995A (zh) * 2020-05-14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呼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280801A4 (en) * 2021-01-13 2024-03-0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5287A1 (en) * 2012-03-14 2013-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a transition of a terminal between its idle state and its connected state
CN103338500A (zh) * 2012-12-24 2013-10-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24736T3 (es) * 2006-03-28 200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odo y aparato para la recepcion discontinua de un terminal conectad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movil.
US8538423B2 (en) * 2007-03-19 2013-09-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discontinuous communication interval
CN101483891B (zh) * 2008-01-08 2012-12-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JP5204613B2 (ja) 2008-10-17 2013-06-05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端末装置
KR101948348B1 (ko) * 2011-04-01 2019-02-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연결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155121B2 (en) * 2012-03-27 2015-10-06 Blackberry Limited Re-establishment of suspended RRC connection at a different eNB
EP2645804B1 (en) * 2012-03-27 2017-12-20 BlackBerry Limited Re-establishment of suspended RRC connection at a different ENB
CN103906123B (zh) * 2012-12-28 2018-08-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测量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7079509A (zh) 2014-11-07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暂停和恢复ran‑cn连接的方法、ran节点和移动性管理节点
US10342063B2 (en) * 2015-05-19 2019-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tivation of DRX parameters
WO2017131046A1 (ja) * 2016-01-25 2017-08-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WO2018139888A1 (ko) * 2017-01-29 2018-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컨텍스트의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5287A1 (en) * 2012-03-14 2013-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a transition of a terminal between its idle state and its connected state
CN103338500A (zh) * 2012-12-24 2013-10-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91020B2 (en) 2021-11-30
JP2019522445A (ja) 2019-08-08
JP6700475B2 (ja) 2020-05-27
KR102200982B1 (ko) 2021-01-08
EP3493642B1 (en) 2024-06-12
EP4391658A2 (en) 2024-06-26
EP3493642A1 (en) 2019-06-05
KR20190028550A (ko) 2019-03-18
CN107666691A (zh) 2018-02-06
EP3493642A4 (en) 2019-08-28
JP2020115694A (ja) 2020-07-30
US20190166559A1 (en) 2019-05-30
WO2018019001A1 (zh)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6691B (zh)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US20230180274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US20200280954A1 (en) Radio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CN107645779B (zh) 一种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21B (zh) 一种寻呼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7635258B (zh) 一种数据或者信令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541513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231623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
CN108617033B (zh) 通信的方法、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US11711739B2 (en) Supporting mobility during low activity state
EP356790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t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CN108632922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92004B (zh) 通信控制方法、无线控制单元、用户终端及核心网控制器
CN116982388A (zh) 小数据传输模式中的传输
JP6835880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
US11968612B2 (en) Data routing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5150908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WO2023213140A1 (zh) 通信方法、资源配置方法、设备、网络节点、***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