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0486A -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0486A
CN107660486A CN201710812731.XA CN201710812731A CN107660486A CN 107660486 A CN107660486 A CN 107660486A CN 201710812731 A CN201710812731 A CN 201710812731A CN 107660486 A CN107660486 A CN 107660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net
chinese
chinese celery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27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岗
杨玲
付佩胜
王俊鹏
刘羽清
张志山
董学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8127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0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0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3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preventing or obstructing access or passage, e.g. by means of barriers, spikes, cords, obstacles or sprinkled water
    • A01M29/32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preventing or obstructing access or passage, e.g. by means of barriers, spikes, cords, obstacles or sprinkled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rds, e.g. spik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rd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包括:S1、整理池塘、清塘后向池塘内注入水并施入基肥;池塘中设置有网罩(1),网罩(1)包括防鸟天网(4)、侧壁网(2)和多个桩体(13);S2、在网罩(1)内放置水芹种植床;水芹种植床包括浮床(10)和衬网(11);S3、在浮床(10)上种植水芹苗株,使得水芹的根部位于保护腔(8)内并且水芹的茎穿过水芹种植孔向上挺立;S4、向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侧壁网内部的水体空间内投放台湾泥鳅苗,并对台湾泥鳅苗进行投饲。本发明的养殖方法有效保护泥鳅和水芹不受外界影响,避免了泥鳅和水芹间的不良冲突,泥鳅和水芹产品的产量等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池塘富营养化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的一个瓶颈。近年来,人们开发出生态浮床技术,利用水上种植技术种植各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直接从水体中去除营养物,对水体进行原位处理的方法。后来人们选择可以在浮床上生长的蔬菜,开发出了“鱼菜共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但是,现有的鱼菜共生技术中,蔬菜或鱼往往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产量低,不固定的浮床在大风等因素下容易发生大幅度偏移甚至损坏,不利于蔬菜生长,固定浮床的固定方式往往易于倾倒而造成不利影响,对蔬菜无施肥的种植方法中,蔬菜的产量往往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能够很好地避免台湾泥鳅和水芹受到外界不利影响,能够更好地使水芹吸取养料,进而提升台湾泥鳅和水芹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整理池塘,使池塘的池壁为斜坡状,使池塘深度为1.5-2m,池底淤泥厚度为20-30cm,清塘后向池塘内注入水并施入基肥,控制池塘内水的深度为80-150cm,水的透明度为15-20cm;池塘中设置有网罩,网罩包括覆盖在池塘上方的防鸟天网、罩在池壁上的侧壁网和多个桩体,桩体***池壁,防鸟天网连接在桩体顶部并向下延伸与侧壁网交汇,侧壁网连接于桩体并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池壁后向池底中央延伸,平行于池底的侧壁网的网体上覆盖有淤泥,防鸟天网距离池塘水面1-1.5米,侧壁网与其覆盖下的池壁间的最大距离为30-40厘米,侧壁网的网眼为10-18目,防鸟天网的网孔为2-3cm;S2、在网罩内的水体中放置水芹种植床;水芹种植床包括浮床和衬网;浮床包括具有水芹种植孔的网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网片上的U型漂浮杆和侧网以及***池底的固定杆;衬网沿网片的边缘向下延伸并闭合形成网袋,网袋与网片封闭形成保护腔,U型漂浮杆和固定杆可拆卸连接,U型漂浮杆可沿固定杆上下滑动;衬网的网眼为10-18目;水芹种植孔的孔径为2-3cm;S3、在浮床上种植水芹苗株,使得水芹的根部位于所述保护腔内并且水芹的茎穿过水芹种植孔向上挺立;S4、向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侧壁网内部的水体空间内投放台湾泥鳅苗,并对台湾泥鳅苗进行投饲。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穿透所述固定杆杆壁的长条型狭缝,长条型狭缝中穿接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接环,所述U型漂浮杆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滑轨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U型漂浮杆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侧网与所述网片的边缘相连接并向上延伸,所述U型漂浮杆开口朝上地与所述网片和所述侧网相连接;所述侧网、所述网片和所述U型漂浮杆之间通过网纲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网片的面积占所述池塘池面的10-15%;所述保护腔的高度为3-5cm;所述侧网的高度为10-20cm、网孔大小为10-18目;所述网片的开孔密度为20-30个/m2;所述桩体包括木桩和水泥柱中的至少一种,相邻桩体间隔2-3米。
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整理池塘包括使池塘的池壁无缝隙;步骤S1中所述清塘通过生石灰清塘,施入的所述基肥为有机基肥,施入所述基肥的用量为300-400Kg/亩。
可选地,步骤S4中投放台湾泥鳅苗的时间为每年的5-6月份,所述台湾泥鳅苗为体长在3-4cm的健康泥鳅苗;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在投放台湾泥鳅苗之前的通过2-4重量%的食盐水对台湾泥鳅苗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对所述台湾泥鳅苗消毒后,按照3-5万尾/亩的密度投放于所述池塘内,在投放台湾泥鳅苗的同时按照10-20尾/亩的密度投放鳙鱼并按照15-30尾/亩的密度投放白鲢至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侧壁网内部的水体空间。
可选地,在投放台湾泥鳅苗后的第一个月内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在投放一个月后投喂小粒径浮水料;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或小粒径水料时,每日投喂3-4次;每日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的总重量为池塘内所有台湾泥鳅总体重的5-7%;在投喂的过程中,每隔5-15天进行一次将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拌EM菌后再进行投喂;在7-9月的高温季节,每半个月停止投喂一天。
可选地,在投饲台湾泥鳅苗的过程中,向池塘全池喷洒0.7-0.8ppm的重量比为5:(1-3)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0.3-0.5ppm的90%有效含量的晶体敌百虫、0.2-0.3ppm的二溴海因、0.5-1ppm的漂白粉以及400-500ppm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包括空心圆柱杆,所述固定杆的材质包括金属和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型漂浮杆的材质为PVC;所述网片、所述侧网、所述衬网、所述侧壁网以及所述防鸟天网包括聚乙烯网、尼龙网和聚酯网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使台湾泥鳅和水芹构建了和谐、安全、稳定的生长体系,有效保护台湾泥鳅和水芹不受外界影响,避免了台湾泥鳅和水芹间的不良冲突,台湾泥鳅和水芹产品的产量等得到显著提升,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外观更加完整、健康。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网罩和水芹种植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芹种植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固定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网罩 2 侧壁网 3 池壁
4 防鸟天网 5 网片 6 U型漂浮杆
7 网袋 8 保护腔 9 固定杆
10 浮床 11 衬网 12 侧网
13 木桩 14 最大距离
9-1 长条型狭缝 9-2 连接环
9-3 滑轨 9-4 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整理池塘,可以使池塘的池壁3为斜坡状,可以使池塘深度为1.5-2m,池底淤泥厚度可以为20-30cm,清塘后可以向池塘内注入水并施入基肥,控制池塘内水的深度可以为80-150cm,水的透明度可以为15-20cm(指在15-20cm的深度内可以看清水中物体情况);池塘中可以设置有网罩1,网罩1可以包括覆盖在池塘上方的防鸟天网4、罩在池壁上的侧壁网2和多个桩体13,桩体13可以***池壁3,防鸟天网4可以连接在桩体13顶部并向下延伸与侧壁网2交汇,侧壁网2可以连接于桩体13并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池壁3后向池底中央延伸,平行于池底的侧壁网2的网体上可以覆盖有淤泥,防鸟天网4可以距离池塘水面1-1.5米,侧壁网2与其覆盖下的池壁3间的最大距离14可以为30-40厘米,如图1所示,每个侧壁上均可以覆盖有一个侧壁网,侧壁网2连接于桩体13后向池底延伸时逐渐靠近池壁3,从池壁顶部向池底方向池壁与侧壁网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因此最大距离14可以指池壁3最顶部与侧壁网之间的距离,侧壁网2的网眼可以为10-18目,防鸟天网4的网孔可以为2-3cm;S2、可以在网罩1内的水体中放置水芹种植床;水芹种植床可以包括浮床10和衬网11;浮床10可以包括具有水芹种植孔的网片5、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网片5上的U型漂浮杆6和侧网12以及***池底的固定杆9;衬网11可以沿网片5的边缘向下延伸并闭合形成网袋7,网袋7与网片5可以封闭形成保护腔8,U型漂浮杆6和固定杆9可以可拆卸连接,U型漂浮杆6可沿固定杆9上下滑动;衬网11的网眼可以为10-18目;水芹种植孔的孔径可以为2-3cm;S3、可以在浮床10上种植水芹苗株,使得水芹的根部位于所述保护腔8内并且水芹的茎穿过水芹种植孔向上挺立;S4、可以向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侧壁网2内部的水体空间内投放台湾泥鳅苗,并对台湾泥鳅苗进行投饲。
在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过程中,水蛇、水耗子等动物可能会进入池塘对水芹或者台湾泥鳅造成不利影响,鸟类等飞行动物可能会从池塘上方对台湾泥鳅进行捕食等;通过设置所述网罩将台湾泥鳅和水芹完全保护到其内,网罩的侧壁网、防鸟天网和桩体为可拆卸连接,而且网罩的侧壁网和防鸟天网均是网状的,其一不会影响水体的正常流动以及网罩内外的营养物质的流动交换,其二不会影响空气流通,而且有效避免了外界对水芹和台湾泥鳅的各种不利干扰,进而避免了因为外界干扰而造成的产品品质和产量不高,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以及产量。
通过在所述浮床下方设置由衬网构成的网袋,在水芹的生长过程中,水芹的根系一直位于网片和网袋之间形成的保护腔中,而台湾泥鳅是位于网罩和衬网之间的水体中,这样台湾泥鳅无法接触到水芹的根系;通过设置侧网可以防止台湾泥鳅跳跃至网片上。总之,通过所述设置可以使水芹和台湾泥鳅的养殖过程中,台湾泥鳅不会咬到水芹的根系或茎,使得台湾泥鳅和水芹能够更加和谐地生态共生,避免了二者之间发生矛盾冲突而造成产品品质和产量的降低。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9可以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穿透所述固定杆9杆壁的长条型狭缝9-1,长条型狭缝9-1中可以穿接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接环9-2,所述U型漂浮杆6可以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环9-2相连接。所述连接环穿接在所述长条型狭缝中,所述连接环可以沿着所述长条型狭缝上下滑动,所述U型漂浮杆与所述连接环是连接的,因此所述U型漂浮杆可以沿着所述长条型狭缝上下滑动,进而可以使所述网片及种植在所述网片上的水芹可以一直处于水面上,更加有利于水芹的生长。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9沿高度方向可以设置有滑轨9-3,所述滑轨9-3上可以设置有可沿所述滑轨9-3上下滑动的滑块9-4,所述滑块9-4可以与所述U型漂浮杆6传动连接。所述U型漂浮杆6与所述滑块9-4为传动连接,比如所述U型漂浮杆6与所述滑块9-4可以通过尼龙绳相连接,因为二者为传动连接,因此,在所述U型漂浮杆6因为外界风力等原因需要发生上下运动时,所述U型漂浮杆6可以随着所述滑块9-4而沿着所述滑轨上下移动,进而可以保证所述U型漂浮杆6、网片5以及水芹可以一直位于水面上,进而能够使水芹更好地生长。
如图1、2所示,所述侧网12可以与所述网片5的边缘相连接并向上延伸,所述U型漂浮杆6可以开口朝上地与所述网片5和所述侧网12相连接;所述侧网12、所述网片5和所述U型漂浮杆12之间可以通过网纲相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网片5的面积可以占所述池塘池面的10-15%;所述保护腔8的高度可以为3-5cm;所述侧网12的高度可以为10-20cm、网孔大小可以10-18目;所述网片5的开孔密度可以为20-30个/m2;所述桩体13包括木桩和水泥柱中的至少一种,相邻桩体13间隔2-3米。所述浮床的宽度可以为1.0-1.5m,长度可以为30-100m。
根据本发明,步骤S1中所述的整理池塘可以包括使池塘的池壁无缝隙;步骤S1中所述清塘可以通过生石灰清塘,施入的所述基肥可以为有机基肥,施入所述基肥的用量可以为300-400Kg/亩。通过施入所述有机肥,并控制为所述施入量,使得台湾泥鳅和水芹能够更好地共生,进而获得更好的产品品质和产量。
根据本发明,步骤S4中投放台湾泥鳅苗的时间可以为每年的5-6月份,所述台湾泥鳅苗可以为体长在3-4cm的健康泥鳅苗;所述养殖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投放台湾泥鳅苗之前的通过2-4重量%的食盐水对台湾泥鳅苗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对所述台湾泥鳅苗消毒后,可以按照3-5万尾/亩的密度投放于所述池塘内,在投放台湾泥鳅苗的同时可以按照10-20尾/亩的密度投放鳙鱼并可以按照15-30尾/亩的密度投放白鲢至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侧壁网2内部的水体空间,在养殖台湾泥鳅的过程中投放鳙鱼和白鲢可以很好地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根据本发明,在投放台湾泥鳅苗后的第一个月内可以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在投放一个月后可以投喂小粒径浮水料;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或小粒径水料时,可以每日投喂3-4次;台湾泥鳅贪吃,全天都能摄食,因此忌投喂过量,每日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的总重量可以为池塘内所有台湾泥鳅总体重的5-7%;在投喂的过程中,可以每隔5-15天进行一次将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拌EM菌后再进行投喂,以增强台湾泥鳅免疫能力;在7-9月的高温季节,可以每半个月停止投喂一天,以调节泥鳅肠道健康,降低肝胆负荷,预防肠炎以及肝胆疾病等。
由于台湾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边性,为保持台湾泥鳅长势均匀,饲料可以沿池塘四周进行投喂。由于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更需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配合饲料。每天实际投喂量可以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以及大雾、雷雨天气可不投喂,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可以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
根据本发明,在投饲台湾泥鳅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台湾泥鳅发生病害,可以向池塘全池喷洒0.7-0.8ppm的重量比为5:(1-3)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0.3-0.5ppm的90%有效含量的晶体敌百虫、0.2-0.3ppm的二溴海因、0.5-1ppm的漂白粉以及400-500ppm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中的至少一种。可以通过向池塘全池喷洒所述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以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可以通过喷洒所述的晶体敌百虫以防治三代虫病,可以通过喷洒所述的二溴海因以防治细菌病,通过喷洒所述的漂白粉以防治赤鳍病,可以通过喷洒所述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以防治水霉病等。
如图3、4所示,所述固定杆可以包括空心圆柱杆,所述固定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和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型漂浮杆6的材质可以为PVC;所述网片5、所述侧网12、所述衬网11、所述侧壁网以及所述防鸟天网可以包括聚乙烯网、尼龙网和聚酯网中的至少一种。
台湾泥鳅由于耐低氧,对水质要求不高,因此养殖过程中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基本不换水,主要以加注新水、泼洒硝化细菌等水质调节剂进行调节。因此,若单独养殖台湾泥鳅池塘水质可能富营养化严重,水中氨氮含量可能会居高不下,易引发病害,进而造成泥鳅品质下降,另外,收获后池水排到外界,对环境污染严重。本发明选择了一种非常适合与台湾泥鳅共同养殖的植物品种-水芹,水芹具有自身特殊的气味,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会招病虫害,因此也不用打药,水芹和台湾泥鳅一起养殖不会因为喷洒蔬菜所需的农药而给台湾泥鳅造成侵害,可以保证台湾泥鳅的健康生长,并且台湾泥鳅养殖中产生的粪便等造成的氮磷类富营养化产物还能为水芹高效利用,促进水芹的健康生长,并且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通过共同养殖的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待台湾泥鳅和水芹养殖成熟,台湾泥鳅可以自10月起捕,水芹可以从6月至10月分次采收。待10月份最后一茬水芹采收完毕后,即可进行水芹种植床的拆收和清洗工作,网片上清理掉水芹的根系后自然晒干,待闲暇时搓掉干透的附着物即可,以备下一年度继续使用,一般清洗为1次/年,浮床可用3-5年。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选择面积为3亩的方形池塘,整理池塘,使池塘的池壁为斜坡状并且无缝隙,使池塘深度为1.8m,池底淤泥厚度为25cm,通过生石灰清塘,清塘三天后向池塘内注入水并按照350Kg/亩施入发酵的鸡粪,控制池塘内水的深度为110cm,水的透明度为18cm,水体为黄绿色。
在池塘中设置网罩,首先在池塘的四个池壁上每隔2.5m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木桩,木桩***的池壁高度相同。将防鸟天网固定在木桩顶部并向下延伸,防鸟天网将池面笼罩在其下方,同时防鸟天网向下延伸的四边分别与侧壁网上方连接,侧壁网沿池壁深入池底,侧壁网底部埋于养殖池底。覆盖在池塘四个池壁上的侧壁网与防鸟天网构成网罩内的封闭而又流通的保护空间,外界的鸟、水耗子等无法进入网罩内,但网罩内外的水体、空气可以正常流通;防鸟天网距离池面1.2米,侧壁网与其覆盖下的池壁间的最大距离为35厘米,侧壁网的网眼为15目,防鸟天网的网孔为2.5cm。
向网罩内的水体中投放水芹种植床,通过尼龙绳网纲将3个U型漂浮杆沿开口朝上、依次平行地固定在网片上,网片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U型漂浮杆,两个U型漂浮杆中间设置一个U型漂浮杆,通过尼龙绳将侧网与U型漂浮杆和网片相连接使侧网沿网片四个边缘分别向上延伸,在两侧的U型漂浮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杆并将固定杆底部***池底,固定杆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型狭缝,长条型狭缝中穿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和U型漂浮杆通过尼龙绳连接,通过网纲将衬网捆绑在固定杆上并位于网片下方形成网袋,网袋具有与网片相平行的网袋底面以及分别与浮床的侧网相平行的网袋侧面,网袋和网片之间形成保护腔,构成网袋的衬网的网眼为16目,网片上水芹种植孔的孔径为2.5厘米;所述网片的面积占所述池塘池面的12%;所述保护腔的高度为4cm;所述侧网的高度为15厘米、网孔大小为14目;所述网片的开孔密度为25个/m2
在浮床的网片上种植四季水芹,使水芹根部位于保护腔内,水芹的茎穿过所述水芹种植孔向上挺立。选择体长3.5cm的健康台湾泥鳅苗,通过3重量%的食盐水对泥鳅苗浸泡8分钟进行消毒,对泥鳅苗消毒后,在傍晚时分,按照4万尾/亩的密度投放至网罩以内、水芹种植床以外的水体中,在投放泥鳅苗的同时按照15尾/亩的密度投放鳙鱼、20尾/亩的密度投放白鲢至网罩以内、水芹种植床以外的水体中。
在投放泥鳅苗后的第一个月内向池塘内台湾泥鳅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在投放一个月后投喂小粒径浮水料;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或小粒径水料时,每日投喂3次,在池塘四周设置5个喂食观察盆,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在投喂的过程中,每隔10天进行一次将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拌EM菌后再进行投喂;在7-9月的高温季节,每半个月停止投喂一天。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向池塘的水体中全池喷洒0.7ppm的重量比为5: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0.4ppm的90%有效含量的晶体敌百虫、0.2ppm的二溴海因、0.8ppm的漂白粉以及450ppm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水芹从6月份开始采收,泥鳅从10月份开始捕捞,泥鳅和水芹全部采收结束后,拆除网罩和水芹种植床,清理网片后自然晒干。
测试实施例1
观察实施例1中养殖成熟的台湾泥鳅,统计泥鳅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成活率和总产量,统计水芹的产量和外观,数据见表1。
表1
注:泥鳅总产量指3亩池塘中台湾泥鳅的总产量
通过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中台湾泥鳅和水芹构建了和谐、安全、稳定的生长体系,在养殖过程中,很好地保护了泥鳅和水芹不受到外界的不利影响,避免了水芹和泥鳅间的不良冲突,采收的泥鳅外观完整无缺,体长更长,增重更加显著,采收的水芹外观更好、产量更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其中,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理池塘,使池塘的池壁(3)为斜坡状,使池塘深度为1.5-2m,池底淤泥厚度为20-30cm,清塘后向池塘内注入水并施入基肥,控制池塘内水的深度为80-150cm,水的透明度为15-20cm;池塘中设置有网罩(1),网罩(1)包括覆盖在池塘上方的防鸟天网(4)、罩在池壁(3)上的侧壁网(2)和多个桩体(13),桩体(13)***池壁(3),防鸟天网(4)连接在桩体(13)顶部并向下延伸与侧壁网(2)交汇,侧壁网(2)连接于桩体(13)并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池壁(3)后向池底中央延伸,平行于池底的侧壁网(2)的网体上覆盖有淤泥,防鸟天网(4)距离池塘水面1-1.5米,侧壁网(2)与其覆盖下的池壁(3)间的最大距离(14)为30-40厘米,侧壁网(2)的网眼为10-18目,防鸟天网(4)的网孔为2-3cm;
S2、在网罩(1)内的水体中放置水芹种植床;水芹种植床包括浮床(10)和衬网(11);浮床(10)包括具有水芹种植孔的网片(5)、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网片(5)上的U型漂浮杆(6)和侧网(12)以及***池底的固定杆(9);衬网(11)沿网片(5)的边缘向下延伸并闭合形成网袋(7),网袋(7)与网片(5)封闭形成保护腔(8),U型漂浮杆(6)和固定杆(9)可拆卸连接,U型漂浮杆(6)可沿固定杆(9)上下滑动;衬网(11)的网眼为10-18目;水芹种植孔的孔径为2-3cm;
S3、在浮床(10)上种植水芹苗株,使得水芹的根部位于所述保护腔(8)内并且水芹的茎穿过水芹种植孔向上挺立;
S4、向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侧壁网(2)内部的水体空间内投放台湾泥鳅苗,并对台湾泥鳅苗进行投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杆(9)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穿透所述固定杆(9)杆壁的长条型狭缝(9-1),长条型狭缝(9-1)中穿接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接环(9-2),所述U型漂浮杆(6)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环(9-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杆(9)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轨(9-3),所述滑轨(9-3)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滑轨(9-3)上下滑动的滑块(9-4),所述滑块(9-4)与所述U型漂浮杆(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侧网(12)与所述网片(5)的边缘相连接并向上延伸,所述U型漂浮杆(6)开口朝上地与所述网片(5)和所述侧网(12)相连接;所述侧网(12)、所述网片(5)和所述U型漂浮杆(12)之间通过网纲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网片(5)的面积占所述池塘池面的10-15%;所述保护腔(8)的高度为3-5cm;所述侧网(12)的高度为10-20cm、网孔大小为10-18目;所述网片(5)的开孔密度为20-30个/m2;所述桩体(13)包括木桩和水泥柱中的至少一种,相邻桩体(13)间隔2-3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步骤S1中所述的整理池塘包括使池塘的池壁无缝隙;步骤S1中所述清塘通过生石灰清塘,施入的所述基肥为有机基肥,施入所述基肥的用量为300-400Kg/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步骤S4中投放台湾泥鳅苗的时间为每年的5-6月份,所述台湾泥鳅苗为体长在3-4cm的健康泥鳅苗;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在投放台湾泥鳅苗之前的通过2-4重量%的食盐水对台湾泥鳅苗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对所述台湾泥鳅苗消毒后,按照3-5万尾/亩的密度投放于所述池塘内,在投放台湾泥鳅苗的同时按照10-20尾/亩的密度投放鳙鱼并按照15-30尾/亩的密度投放白鲢至所述水芹种植床的外部和所述侧壁网(2)内部的水体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在投放台湾泥鳅苗后的第一个月内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在投放一个月后投喂小粒径浮水料;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或小粒径水料时,每日投喂3-4次;每日投喂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的总重量为池塘内所有台湾泥鳅总体重的5-7%;在投喂的过程中,每隔5-15天进行一次将粉料、小破碎饲料和/或小粒径水料拌EM菌后再进行投喂;在7-9月的高温季节,每半个月停止投喂一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在投饲台湾泥鳅苗的过程中,向池塘全池喷洒0.7-0.8ppm的重量比为5:(1-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0.3-0.5ppm的90%有效含量的晶体敌百虫、0.2-0.3ppm的二溴海因、0.5-1ppm的漂白粉以及400-500ppm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杆包括空心圆柱杆,所述固定杆的材质包括金属和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型漂浮杆(6)的材质为PVC;所述网片(5)、所述侧网(12)、所述衬网(11)、所述侧壁网(2)以及防鸟天网(4)包括聚乙烯网、尼龙网和聚酯网中的至少一种。
CN201710812731.XA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Pending CN107660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2731.XA CN107660486A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2731.XA CN107660486A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0486A true CN107660486A (zh) 2018-02-06

Family

ID=6109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2731.XA Pending CN107660486A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04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030A (zh) * 2019-07-18 2019-10-18 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籽莲水芹泥鳅生态养殖***的构建方法
CN110973015A (zh) * 2019-12-09 2020-04-10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一种生态浮床及使用其进行鱼菜共生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90331U (zh) * 2012-10-22 2013-04-2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
CN104969886A (zh) * 2015-07-02 2015-10-14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鱼菜共生种养方法
CN105461067A (zh) * 2015-11-23 2016-04-06 嘉兴大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浮床
CN106614148A (zh) * 2017-01-24 2017-05-10 河南师范大学 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
CN107094608A (zh) * 2017-06-14 2017-08-29 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芹套养泥鳅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90331U (zh) * 2012-10-22 2013-04-2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
CN104969886A (zh) * 2015-07-02 2015-10-14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鱼菜共生种养方法
CN105461067A (zh) * 2015-11-23 2016-04-06 嘉兴大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浮床
CN106614148A (zh) * 2017-01-24 2017-05-10 河南师范大学 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
CN107094608A (zh) * 2017-06-14 2017-08-29 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芹套养泥鳅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030A (zh) * 2019-07-18 2019-10-18 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籽莲水芹泥鳅生态养殖***的构建方法
CN110973015A (zh) * 2019-12-09 2020-04-10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一种生态浮床及使用其进行鱼菜共生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646B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5994027B (zh)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0403884C (zh) 河蟹养殖方法
CN103548724A (zh)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CN104206329A (zh)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1897309A (zh) 黄鳝、泥鳅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1836607B (zh) 一种青虾的育种方法
CN103461250A (zh) 一种稻田养殖黄颡鱼的方法
CN106135095B (zh) 基于自然水***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6804496B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02939920A (zh)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CN112690184B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9089799A (zh) 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
CN105557576A (zh) 一种山区水池流水养殖草鱼的方法
CN103392641B (zh) 一种精细化曼氏无针乌贼池塘养殖方法
CN103314900B (zh)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池塘高效养殖方法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6342722A (zh) 一种甲鱼的仿野生有机生态养殖方法
CN104285854A (zh) 一种稻田养殖基围虾的方法
CN110419472A (zh) 一种单环刺螠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CN107660486A (zh) 一种台湾泥鳅和水芹的养殖方法
CN102144585B (zh) 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
CN109984067B (zh) 小龙虾冬季露天囤养方法
CN114568235B (zh) 一种稻田鳖、鱼、黄鳝、水芹高效生态种养殖方法
CN105532521B (zh) 一种甲鱼/水芹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