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2017A -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2017A
CN107432017A CN201680020717.XA CN201680020717A CN107432017A CN 107432017 A CN107432017 A CN 107432017A CN 201680020717 A CN201680020717 A CN 201680020717A CN 107432017 A CN107432017 A CN 10743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component carrier
search space
base station
wirele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07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2017B (zh
Inventor
武田树
武田一树
永田聪
王静
刘柳
蒋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3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2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抑制在扩展载波聚合的交叉载波调度中盲解码的次数增加的情况。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在通过无线基站被设定了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中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基于设定为任意的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值与任意的小区索引对应的高层信令,决定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得以规范化(非专利文献1)。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及高速化为目的,LTE Advanced得以规范化,进一步,正在研究例如称作FRA(Future Radio Access,未来无线接入)的LTE后继***。
LTE Rel.10/11的***带域,含有以LTE***的***带域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如此,将汇集多个分量载波实现宽带化的技术称作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
在LTE的进一步的后继***的LTE Rel.12中,正在研究多个小区在不同的频带(载波)中使用的各种方案。形成多个小区的无线基站实质上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应用上述载波聚合。当形成多个小区的无线基站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考虑应用双重连接(DC:DualConnectivity)。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LTE Rel.10/11/12中的载波聚合中,对每个用户终端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被限制为最大5个。LTE Rel.13以后,为了实现更为灵活且高速的无线通信,正在研究对每个用户终端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为6个以上,且聚合这些分量载波的扩展载波聚合。
在现有的载波聚合中,支持1个分量载波对包括自分量载波在内的最大5个分量载波进行交叉载波调度(CCS:Cross Carrier Scheduling)。在扩展载波聚合中,需要支持1个分量载波对包括自分量载波在内的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进行交叉载波调度。
在对每个用户终端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为6个以上的扩展载波聚合中,如果与现有的载波聚合同样地设定交叉载波调度,则盲解码的次数与分量载波数成比例地增加,存在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扩展载波聚合中应用了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盲解码的次数与分量载波数成比例地增加的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无线基站被设定了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中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基于设定为任意的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值与任意的小区索引对应的高层信令,决定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扩展载波聚合的交叉载波调度中盲解码的次数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扩展载波聚合中的交叉载波调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表示应用以往的交叉载波调度的结构的情况下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的图。
图3是表示第1方式中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的图。
图4是表示第2方式中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的图。
图5是表示第2方式中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的图。
图6是表示第3方式中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LTE Rel.13中,正在研究消除了对每个用户终端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的限制的扩展载波聚合。扩展聚合中,例如研究将最大32个分量载波进行聚合。通过扩展载波聚合,实现更加灵活且高速的无线通信。此外,通过扩展载波聚合,能够聚合连续的超宽带域的大量分量载波。
在现有的载波聚合中,支持1个分量载波对包括自分量载波在内的最大5个分量载波进行交叉载波调度。
在扩展载波聚合中,需要支持1个分量载波对包括自分量载波在内的最大32个分量载波进行交叉载波调度。因此,1个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EPDCCH(Enhanced PDCCH,增强的PDCCH)需要支持比5个更多的分量载波的交叉载波调度。
图1A示出了将最大32个分量载波划分为由1个到8个分量载波构成的多个小区组,且按各小区组进行交叉载波调度的例。1个分量载波对多于5个分量载波的分量载波(图1A中为8个)进行交叉载波调度。通过划分为由最大8个为止分量载波构成的小区组,能够使用现有的3比特的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载波指示字段)。
图1B示出了1个分量载波对最大32个分量载波(图1B中为32个)进行交叉载波调度的例。可以是进行交叉载波调度的1个分量载波为授权带域中的分量载波,而剩余的31个分量载波为非授权带域中的分量载波。授权带域是指授权给运营商的频带,非授权带域是指无需授权的频带。
在扩展载波聚合中的交叉载波调度,PDCCH或EPDCCH的容量限制以及PDCCH或EPDCCH的盲解码的试行次数与阻塞概率增加成为问题。
以往的交叉载波调度中,1个PDCCH或EPDCCH支持5个分量载波的交叉载波调度。在扩展载波聚合中的交叉载波调度,1个PDCCH或EPDCCH支持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6个至32个分量载波)的交叉载波调度。
在交叉载波调度中,用户终端对PDCCH或EPDCCH进行盲解码,检测作为发往本终端的控制信号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户终端一边改变构成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或构成E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Enhanced CCE,增强的CCE),一边反复进行盲解码以及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定为发往本终端的DCI的情况下,应用基于该DCI的控制。
由于处理负担增加,因此用户终端不以PDCCH或EPDCCH的整个范围作为盲解码的对象,而是限定在PDCCH或EPDCCH内的搜索空间来进行盲解码。作为搜索空间,定义有公共搜索空间以及用户终端固有(UE-specific)搜索空间。公共搜索空间是所有的用户终端试行盲解码的区域,发送广播信息等调度信息。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是按每个用户分别设定的区域,发送用户专用的数据调度信息等。能够发送交叉载波调度的控制信号(DCI)的,限定于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
以下的说明中,将被分配PDCCH(EPDCCH)的CCE(ECCE)的总数设为从CCE#0至CCE#41的42个,将PDCCH(EPDCCH)的CCE(ECCE)聚合等级设为L=1,2,4,8。另外,当1个PDCCH(EPDCCH)占用多个CCE(ECCE)的情况下,假设1个PDCCH(EPDCCH)占用连续的多个CCE(ECCE)。聚合等级指1个PDCCH(EPDCCH)所占用的CCE(ECCE)的数量。
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在LTE Rel.8中由如下式(1)定义。
[数学式1]
此处,L是聚合等级,Yk=(A·Yk-1)modD,Y-1=nRNTI≠0,A=39827,D=65537,k=[ns/2],ns是无线帧内的时隙号,m=0,…,M(L)-1,M(L)是PDCCH的候选数,NCCE,k是子帧k中的控制区域内的CCE的总数,i=0,…,L-1。
表1示出了通过式(1)求得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的一例。在表1中,聚合等级L=1的情况下,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为{12,13,14,15,16,17}。聚合等级L=2的情况下,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为{24,26,28,30,32,34}。在聚合等级L=4的情况下,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为{24,28}。在聚合等级L=8的情况下,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为{8,16}。
[表1]
L=1 L=2 L=4 L=8
12,13,14,15,16,17 24,26,28,30,32,34 24,28 8,16
用户终端在聚合等级L=1时进行6次、在聚合等级L=2时进行6次、在聚合等级L=4时进行2次、在聚合等级L=8时进行2次,总共进行了16次的盲解码,在其中的任意一次中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定为发往本终端的DCI的情况下,应用基于该DCI的控制。
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在LTE Rel.11中由如下式(2)来定义。
[数学式2]
此处,L是聚合等级,Yk=(A·Yk-1)modD,Y-1=nRNTI≠0,A=39827,D=65537,k=[ns/2],ns是无线帧内的时隙(slot)号,m=0,...,M(L)-1,M(L)是PDCCH的候选数,nCI是CIF值,NCCE,k是子帧k中的控制区域内的CCE的总数,i=0,...,L-1。
表2示出了通过式(2)求得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的一例。在表2中,nCI=0的情况下,成为与上述表1相同的值。在nCI=1的情况下,例如聚合等级L=1时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为{18,19,20,21,22,23},成为与nCI=0的情况不重复的CCE编号。
[表2]
nCI L=1 L=2 L=4 L=8
0 12,13,14,15,16,17 24,26,28,30,32,34 24,28 8,16
1 18,19,20,21,22,23 36,38,40,0,2,4 32,36 24,32
2 24,25,26,27,28,29 6,8,10,12,14,16 0,4 0,8
3 30,31,32,33,34,35 18,20,22,24,26,28 8,12 16,24
4 36,37,38,39,40,41 30,32,34,36,38,40 16,20 32,0
如此,由1个PDCCH或EPDCCH发送的对于不同的分量载波的DCI被设定为,在同一聚合等级间搜索空间不重复。
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EPDCCH内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由如下式(3)定义。
[数学式3]
此处,L是聚合等级,Yp,k=(Ap·Yp,k-1)modD,Yp,-1=nRNTI≠0,A0=39827,A1=39829,D=65537,k=[ns/2],ns是无线帧中的时隙(slot)号,m=0,...,Mp (L)-1,Mp (L)是EPDCCH PRB集(EPDCCH-PRB-set)p中的聚合等级L时的EPDCCH的候选数,b=nCI,nCI是CIF值,NECCE,p,k是子帧k的EPDCCH PRB集(EPDCCH-PRB-set)p的控制区域内的ECCE的总数,i=0,…,L-1。
对扩展载波聚合中的交叉载波调度应用了现有的载波聚合中的交叉载波调度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盲解码的次数与分量载波数成比例地增加、以及不同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成为相同的CCE编号。
表3示出了对32个分量载波应用了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的一例。在表3中,以粗体所示的CCE编号为不同的nCI值、即不同的分量载波中重复的CCE编号。例如,在表3中,在nCI=0的情况和nCI=7的情况下,在聚合等级L=1时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编号)均为{12,13,14,15,16,17},产生重复。
[表3]
nCI L=1 L=2 L=4 L=8
0 12,13,14,15,16,17 24,26,28,30,32,34 24,28 8,16
1 18,19,20,21,22,23 36,38,40,0,2,4 32,36 24,32
2 24,25,26,27,28,29 6,8,10,12,14,16 0,4 0,8
3 30,31,32,33,34,35 18,20,22,24,26,28 8,12 16,24
4 36,37,38,39,40,41 30,32,34,36,38,40 16,20 32,0
5 0,1,2,3,4,5 0,2,4,6,8,10 24,28 8,16
6 6,7,8,9,10,11 12,14,16,18,20,22 32,36 24,32
7 12,13,14,15,16,17 24,26,28,30,32,34 0,4 0,8
8 18,19,20,21,22,23 36,38,40,0,2,4 8,12 16,24
31 30,31,32,33,34,35 18,20,22,24,26,28 32,36 24,32
在进行交叉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数不同的情况下,将用户终端进行盲解码的某CCE被包含在某CC的搜索空间内的平均次数设为X次。在聚合等级L=1时,进行交叉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数为5个的情况下X=0.71,8个的情况下X=1.14,32个的情况下X=4.57。在聚合等级L=2时,进行交叉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数为5个的情况下X=1.43,8个的情况下X=2.29,32个的情况下X=9.14。X的值为1以下,意味着针对某CCE,不会发生盲解码的重复。当X的值超过1且越大,意味着针对某CCE会发生更加严重的盲解码的重复。
图2是表示对8个分量载波(CC#0至CC#7)应用以往的交叉载波调度结构的情况下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的图。在图2中,背景为斜线的块表示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在图2所示例中,CCE总数为42个、聚合等级L=2、CC#0是调度分量载波。图2的横方向的值表示成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CCE编号的起始值。
图2所示的所有的分量载波具有相同的发送模式(TM:TransmissionMode),但各自的带宽不同。在图2中,CC#0、CC#5以及CC#6的带宽为10[MHz],CC#1以及CC#2的带宽为5[MHz],CC#3以及CC#4的带宽为20[MHz],CC#7的带宽为15[MHz]。带宽相同的分量载波之间,使用相同的DCI格式。
在图2中,CC#0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以CCE编号{24,26,28,30,32,34}分别作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进行6次盲解码。CC#1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以CCE编号{36,38,40,0,2,4}分别作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进行6次盲解码。
在图2中,CCE编号{24,26,28}作为对于CC#0、CC#3以及CC#7这3个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的候选而重复。图2中,示出了对于各CCE编号的重复级别的分布。例如,CCE编号{24}的重复级别为“3”。图2中的重复级别的平均值为“2.286”。
本发明人等发现了在交叉载波调度中,不是通过分量载波索引以及CIF索引来唯一地确定每个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而是使用高层信令在分量载波间分散搜索空间的结构。进一步,发现了用户终端对于搜索空间重复的多个分量载波,通过公共的盲解码序列来检测该多个分量载波的PDCCH或EPDCCH的结构。通过这些结构,能够抑制盲解码次数与分量载波数成比例地增加。此外,能够抑制搜索空间偏向于特定的PDCCH(EPDCCH)区域,阻塞概率上升的情况。
(第1方式)
第1方式中,采用减少对于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每个聚合等级的盲解码试行次数的结构。换言之,采用减少每个聚合等级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数、即上述式(2)中的M(L)或上述式(3)中的M(L) p的结构。
图3是表示在第1方式中对8个分量载波(CC#0至CC#7)应用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的图。在图3中,背景为斜线的块表示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在图3所示的例中,CCE总数为42个、聚合等级L=2、CC#0为调度分量载波。图3的横方向的值表示成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CCE编号的起始值。
图3中,在CC#0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以CCE编号{24,26,28}分别作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进行3次盲解码。即,将聚合等级L=2的情况下的盲解码的试行次数,从6次减少至3次。如此,通过减少每个聚合等级的盲解码的试行次数,与图2所示的以往例相比,对于各CCE编号的重复级别减小。因此,能够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说明第1方式中的用户终端的控制例。用户终端通过高层信令从无线基站被设定交叉载波调度。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使得在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例如5)的情况下,减少每个聚合等级的盲解码的试行次数。或者,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使得在通过高层信令被指示减少每个聚合等级的盲解码的试行次数的情况下,减少盲解码的试行次数。
(第2方式)
根据第1方式,由于会削减每个用户终端或每个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因而还关系到阻塞概率上升。此处,阻塞是指搜索空间没有空缺,不能通过无线基站进行分配。因此,在第2方式中采用对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相同的多个分量载波分配相同的nCI值的结构。
在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相同的分量载波之间,使用相同的DCI格式。在使用了相同的DCI格式的情况下,理论上,能够通过一次盲解码来试行这些分量载波的DCI格式检测。此时,能够由包含在DCI格式中的CIF比特的值来识别是对哪个分量载波进行调度的DCI。在第2方式中,通过合理地活用这一点,能够减少盲解码的试行次数。
图4是表示在第2方式中对8个分量载波(CC#0至CC#7)应用交叉载波调度情况下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的图。在图4中,背景为斜线的块表示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图4所示的例中,CCE总数是42个、聚合等级L=2、CC#0为调度分量载波。图4的横方向的值表示成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CCE编号的起始值。设图4所示的所有的分量载波具有相同的发送模式。
在图4中,带宽同为10[MHz]的CC#0、CC#5以及CC#6,被分配了相同的nCI值(nCI=0)。对于这些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同为CCE编号{24,26,28,30,32,34}。同样地,带宽同为5[MHz]的CC#1以及CC#2,被分配了相同的nCI值(nCI=1)。对于这些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同为CCE编号{36,38,40,0,2,4}。带宽同为20[MHz]的CC#3以及CC#4,被分配了相同的nCI值(nCI=3)。对于这些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同为CCE编号{6,8,10,12,14,16}。带宽为15[MHz]的CC#7,被分配了nCI=7。对于CC#7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为CCE编号{12,14,16,18,20,22}。
图4所示的例中,对于各CCE编号的重复级别的平均值是与图2所示的以往例相同的“2.286”。
说明第2方式中的用户终端的控制例。用户终端通过高层信令从无线基站被设定交叉载波调度。在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例如5),并且其中的多个分量载波中使用相同的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等DCI格式的型式或有效载荷相同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将该多个分量载波的每个聚合等级的搜索空间视作相同而进行盲解码。
此时,用户终端在搜索空间视作相同的分量载波之间,可以仅仅进行1个分量载波量的盲解码。用户终端例如可以将DCI格式的型式或有效载荷相同的分量载波之中副小区索引(SCellIndex)最小的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作为多个分量载波间视作相同的搜索空间。或者,用户终端也可以将由高层信令所指示的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作为多个分量载波之间视作相同的搜索空间。
图4所示的例中,在具有相同的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的分量载波,例如CC#0、CC#5以及CC#6之间,将小区索引最小的CC#0的搜索空间,作为多个分量载波间视作相同的搜索空间。
用户终端对于没有特别指示的分量载波,即使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相同,也可以基于从前的数学式(上述式(2)或式(3))来确定搜索空间。即,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设定搜索空间相同的分量载波和搜索空间不同的分量载波。
图5所示的例中,CC#0、CC#5以及CC#6的带宽同为10[MHz],但通过高层信令,CC#6被设定为与CC#0以及CC#5的搜索空间不同。因此,CC#0以及CC#5与CC#6被分配不同的nCI值(nCI=0或6),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也不同。
在图5所示的例中,对于各CCE编号的重复级别的平均值是与图2所示的以往例相同的“2.286”。
根据第2方式,减少与分量载波数成比例地增加的盲解码的试行次数,从而能够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第3实施方式)
根据第2方式,CIF值(nCI)相同的多个分量载波的DCI格式容易偏向特定的CCE编号区域,还关系到该CCE编号区域中的阻塞概率提高。因此,在第3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变更分量载波索引以及CIF索引与nCI值的组合,将变更后的值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给用户终端。变更分量载波索引以及CIF索引与nCI值的组合的规则可以设为,在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相同的分量载波之间,使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部分重复。
图6是表示在第3方式中对8个分量载波(CC#0至CC#7)应用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的图。在图6中,背景为斜线的块表示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候选。图6所示例中,CCE总数为42个、聚合等级L=2、CC#0为调度分量载波。图6的横方向的值表示成为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CCE编号的起始值。设图6所示的所有的分量载波具有相同的发送模式。
图6所示的例中,对CC#0分配nCI值=0,对对CC#1分配nCI值=1,对CC#2分配nCI值=5,对CC#3分配nCI值=2,对CC#4分配nCI值=6,对CC#5分配nCI值=3,对CC#6分配nCI值=7,对CC#7分配nCI值=4。用户终端基于这些nCI值,进行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盲解码。
图6所示的例中,关注带宽同为10[MHz]的CC#0、CC#5以及CC#6可知,对于这些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在CCE编号{24,26,28}中部分重复。在此外的CCE编号中,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不重复,搜索空间偏向于特定的CCE编号区域得到了抑制。也可以设为用户终端在搜索空间的重复部分仅仅进行1个分量载波量的盲解码。由此,能够减少盲解码的试行次数。
图6所示的例中,对于各CCE编号的重复级别的分布,与图2所示的以往例相同。
说明第3方式中的用户终端的控制例。用户终端通过高层信令从无线基站被设定交叉载波调度。此时,用户终端通过RRC信令被设定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的值的组合。即,用户终端并非如现有的载波聚合中的交叉载波调度那样将nCI值视作与CIF或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等价,而是基于由RRC信令所设定的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的组合进行盲解码。
在被设定交叉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预定的分量载波数(例如5)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可以对所有的分量载波设定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的组合,也可以对表示小区编号的指标(例如服务小区索引)为5以上的分量载波设定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的组合。无线基站也可以不依赖于被设定交叉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而对任意的分量载波设定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的组合。
通过RRC信令没有设定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的组合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可以判断为nCI值与CIF或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等价。
(变形例)
在无线基站中,也可以分配对用户终端设定的各分量载波的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使得在搜索空间重复的同时也不会过于集中。这种情况下,无线基站无需向用户终端信令通知nCI值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值的组合。
(无线通信***的结构)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结构进行说明。在该无线通信***中,应用使用了上述控制方法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在该无线通信***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的***带宽为1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与双重连接这两者、或者任意一者。
如图7所示,无线通信***1包括多个无线基站10(11及12)、和位于由各无线基站10形成的小区内且构成为能够与各无线基站10通信的多个用户终端20。无线基站10分别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并经由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
在图7中,无线基站11由例如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宏基站构成,形成宏小区C1。无线基站12由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小型基站构成,形成小型小区C2。另外,无线基站11及12的数量不限于图7所示的数量。
例如,可以是在授权带域运用宏小区C1、在非授权带域运用小型小区C2的方式。或者,可以是在非授权带域运用小型小区C2的一部分,在授权带域运用剩余的小型小区C2的方式。无线基站11及12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而彼此连接。
用户终端20能够与无线基站11及无线基站12双方连接。设想用户终端20将使用不同的频率的宏小区C1及小型小区C2通过载波聚合或双重连接而同时使用。
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有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于此。
在无线通信***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DCCH(增强的PDCCH))、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规定的SIB(System InformationBlock(***信息块))。通过PDCCH、EPDCCH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在无线通信***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8所示,无线基站10具备用于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接口单元106。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向用户终端20发送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接口单元106向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输入。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进行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而向各发送接收单元103转发。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等发送处理而向各发送接收单元103转发。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照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输出的下行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放大器单元1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放大而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进行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发送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
关于上行信号,在各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并在各发送接收单元103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于输入的上行信号所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反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且经由接口单元106向上位站装置30转发。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解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接口单元106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与邻接无线基站发送接收信号(回程信令)。或者,接口单元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的主要功能结构图。如图9所示,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构成为至少包含控制单元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
控制单元301控制在PDSCH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在PDCCH和扩展PDCCH(EPDCCH)的双方或任一方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此外,控制单元301也进行在PRACH传输的RA前导码、在PUSCH传输的上行数据、在PUCCH或PUSCH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的调度的控制(分配控制)。与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用户数据)的分配控制有关的信息利用下行控制信号(DCI)向用户终端20通知。
控制单元301基于来自上位站装置30的指示信息或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反馈信息,控制针对下行链路信号及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控制单元301具有作为调度器的功能。在控制单元301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而生成下行信号,向映射单元303输出。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通知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及通知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此外,在下行数据信号中,按照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等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于规定的无线资源,向发送接收单元103输出。在映射单元303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在PUSCH发送的数据信号、在PRACH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处理结果向控制单元301输出。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可以利用接收到的信号对接收功率(例如,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可以向控制单元301输出。在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0所示,用户终端2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
在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在发送接收单元203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进行FFT处理、或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该下行链路的数据中的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向应用单元205转发。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高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中的广播信息也向应用单元205转发。在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发送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
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处理等而向各发送接收单元203转发。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之后,放大器单元2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进行发送。
图11是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的主要功能结构图。在图11中,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用户终端20也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1所示,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构成为至少包含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取得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在PDCCH/EPDCCH发送的信号)及下行数据信号(在PDSCH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针对下行数据信号是否需要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及映射单元403的控制。
控制单元401进行控制,以基于由无线基站10设定的1个或多个EPDCCH集/组及与各EPDCCH集/组对应的分量载波索引,对EPDCCH集/组所包含的EPDCCH集进行盲解码,并检测与EPDCCH集/组对应的分量载波的DCI。
控制单元401进行控制,使得在通过无线基站10被设定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例如5)的情况下,基于设定为任意的CIF值与任意的小区索引对应的高层信令,决定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而生成上行链路信号,并向映射单元403输出。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等的上行控制信号。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而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含有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生成的上行信号向无线资源映射,并向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出。在映射单元403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下行链路信号(例如,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在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到的信息向控制单元401输出。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例如将广播信息、***信息、寻呼信息、RRC信令、DCI等向控制单元401输出。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可以利用接收到的信号,对接收功率(RSRP)、接收质量(RSRQ)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可以向控制单元401输出。
在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使用的框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构成单元)通过硬件及软件的任意组合而实现。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不被特别限定。各功能块可以由物理结合的一个装置实现,也可以将物理分离的两个以上的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且由该多个装置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利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硬件实现。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由包含处理器(CPU)、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保存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装置实现。
处理器或存储器等由用于信息通信的总线连接。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例如为软盘、光磁盘、ROM、EPROM、CD-ROM、RAM、硬盘等存储介质。程序可以经由电通信线路从网络发送。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可以包含输入键等输入装置或显示器等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实现,也可以由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使操作***进行工作来控制用户终端整体。处理器从存储介质将程序、软件模块或数据读取到存储器,根据它们来执行各种处理。该程序只要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操作的程序即可。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可以通过存储于存储器且由处理器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实现。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附图所图示的大小或形状等,不限于此,能够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此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能够进行适当变更而实施。
本申请基于2015年4月9日申请的特愿2015-080324。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8)

1.一种用户终端,其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
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无线基站被设定了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中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基于设定为任意的CIF(载波指示字段)值与任意的小区索引对应的高层信令,决定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分量载波之间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相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将所述多个分量载波的每个聚合等级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视作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作相同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是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中副小区索引最低的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作相同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是由所述无线基站所指示的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在将所述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视作相同的多个分量载波之间仅进行相应于1个分量载波的盲解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在由所述无线基站设定的分量载波中,不将发送模式以及带宽相同的其他分量载波和所述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视作相同,而是将CIF值作为小区索引来决定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7.一种无线通信***,具有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终端具有:
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无线基站被设定了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中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基于设定为任意的CIF(载波指示字段)值与任意的小区索引对应的高层信令,决定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有:
在通过所述无线基站被设定了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从调度源的分量载波中进行调度的分量载波数超过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基于设定为任意的CIF(载波指示字段)值与任意的小区索引对应的高层信令,决定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固有搜索空间候选的步骤。
CN201680020717.XA 2015-04-09 2016-04-08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7432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0324 2015-04-09
JP2015080324 2015-04-09
PCT/JP2016/061499 WO2016163504A1 (ja) 2015-04-09 2016-04-08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2017A true CN107432017A (zh) 2017-12-01
CN107432017B CN107432017B (zh) 2022-01-04

Family

ID=5707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0717.XA Active CN107432017B (zh) 2015-04-09 2016-04-08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3948B2 (zh)
JP (1) JP6989378B2 (zh)
CN (1) CN107432017B (zh)
WO (1) WO201616350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512A (zh) * 2018-07-19 2020-01-3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候选pdcch和cce的监听个数的确定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2400349A (zh) * 2018-09-27 2021-02-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接收方法
CN113348653A (zh) * 2019-01-30 2021-09-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7622B2 (en) 2017-06-27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multiple search spaces within a control resource set
CN110958094B (zh) * 2018-09-27 2023-03-28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检测方法和设备
ES2946250T3 (es) * 2019-03-26 2023-07-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acceso aleatorio,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US11700614B2 (en) * 2020-06-24 202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schedule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CN114630427A (zh) * 2020-12-14 2022-06-1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限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05978A1 (en) * 2010-02-20 2011-08-25 Motorola, Inc. Multi-Carrier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87452A (zh) * 2009-09-28 2012-09-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信令
CN102804674A (zh) * 2010-03-18 2012-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载波操作的用户特定搜索空间设计
WO2014062041A1 (ko) * 2012-10-21 2014-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을 모니터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286275A1 (en) * 2011-09-28 2014-09-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5184B2 (en) * 2010-01-13 2015-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promise resource allocation field size when aggregating component carriers of differing size
RU2583376C2 (ru) * 2010-04-07 2016-05-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в мобильной сети в течение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го режима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CN102378372B (zh) * 2010-08-16 2014-11-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量载波调度方法
EP3247060B1 (en) * 2015-01-12 2021-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whereby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452A (zh) * 2009-09-28 2012-09-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信令
US20110205978A1 (en) * 2010-02-20 2011-08-25 Motorola, Inc. Multi-Carrier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04674A (zh) * 2010-03-18 2012-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载波操作的用户特定搜索空间设计
US20140286275A1 (en) * 2011-09-28 2014-09-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62041A1 (ko) * 2012-10-21 2014-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을 모니터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TOROLA: "Blind decoding and Search Spac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1 R1-103168》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512A (zh) * 2018-07-19 2020-01-3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候选pdcch和cce的监听个数的确定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0740512B (zh) * 2018-07-19 2023-03-2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候选pdcch和cce的监听个数的确定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2400349A (zh) * 2018-09-27 2021-02-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接收方法
CN112400349B (zh) * 2018-09-27 2024-05-3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接收方法
CN113348653A (zh) * 2019-01-30 2021-09-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9378B2 (ja) 2022-01-05
US20180115399A1 (en) 2018-04-26
JPWO2016163504A1 (ja) 2018-03-01
US10903948B2 (en) 2021-01-26
WO2016163504A1 (ja) 2016-10-13
CN107432017B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2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ing system
US11528096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432017A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005631B2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eparately enco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743201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862655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22177217A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EP3358877A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265856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079440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21141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43150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90028313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210778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61580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614598A1 (en) Recep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27478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53496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852698A (zh) 用户装置、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25911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211280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431815A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0792601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
CN109644370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185896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