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949A - 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949A
CN107431949A CN201680020389.3A CN201680020389A CN107431949A CN 107431949 A CN107431949 A CN 107431949A CN 201680020389 A CN201680020389 A CN 201680020389A CN 107431949 A CN107431949 A CN 107431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terminal
base station
length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03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桶谷贤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31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子帧开销并提高吞吐量的基站。基站(10)与终端(20‑0~20‑3)进行通信。基站(10)设置有:控制器(12),用于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通信单元(11),用于将用于识别控制器(12)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

Description

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等的高功能终端的爆发式普及,需要大幅增加移动网络的网络容量。因此,在被称为长期演进(LTE)或高级LTE(LTE表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版本8及随后版本)的通信标准中,定义了满足用于扩大网络容量的要求的标准。具体地,作为进一步提高频率使用效率的通信方式,针对下行链路通信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并且定义了诸如能够统一进行多个载波的传输和操作的载波聚合等的标准。然而,仅结合这些技术无法满足近来对网络容量的扩大的要求。因此,将讨论作为下一代通信标准的5G(第五代)的网络容量的进一步扩大。作为标准组织的3GPP将从约2016年时开始讨论5G,以在约2020年实现其商用化。
为了实现移动网络的网络容量的大幅扩大,除了当前正使用的数百兆赫和数千兆赫的频带以外,还需要使用如数万兆赫的更高频带。在将来使用5G时,预期将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等,其中,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等中,使用利用大量天线的、在用户方向上定向的传输波束来传输信号,这意味着将大幅增加天线的数量。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当前的LTE规范中,采用OFDM作为下行链路通信方式。然而,通常,OFDM是表示传输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较大的通信方式。因此,如果在使用大量天线时采用PAPR较大的诸如OFDM等的通信方式,则存在传输***整体的功耗变得非常大的问题。此外,通常,在OFDM中,应用使用针对频带中的传播路径的各用户的变动的频带分组调度。频带分组调度是针对各用户分配用户的传播路径的状态良好(=对于用户而言最佳)的频带以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同时对多个用户进行多路复用的方法。该方法通常被认为具有多用户分集效果,即,该方法被认为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吞吐量。然而,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在同一时间资源内对多个用户进行多路复用,因此该方法使得PAPR进一步增大。因此,例如,在使用大量天线的***中或者在小小区中针对相对少量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中,与获得通过对多个用户进行多路复用而实现的分集效果相比,更期望获得能够降低PAPR的效果。因此,在这些类型的***中,可以考虑适当的能够使PAPR变低(=同时复用的用户数量少)的调度***或者PAPR低(=功耗低)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因此,在5G中,考虑将作为PAPR非常小的通信方式的单载波传输方式用作下行链路通信方式的候选的可能性高。更具体地,可以使用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或者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和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通过使用这些单载波传输方式,可以在抑制功耗的同时增加网络容量。这里,可以将循环前缀简写为CP(Cyclic Prefix)。
图1示出根据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的子帧的结构示例。图2示出根据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的子帧的结构示例。在该示例中,假定子帧表示要分配给用户的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还假定采样周期是3072M样本/s,这与LTE的20MHz***的带宽的100倍相对应。子帧长度被设置为100μs,这是LTE的无线帧长度的十分之一。此外,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大小是2048。
参考图1,在该示例的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中,构成子帧的各块包括具有FFT单位长度(在该示例中,FFT单位长度具有0.667(=2/3)μs)的长度)的数据区间(Datapart)以及在该数据区间之后***的CP区间(CP part)(在该示例中,CP长度具有0.0625μs的长度)。137个块的连接构成一个子帧。数据区间是发送数据(Data)、控制信息(ControlInformation)或者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区间。此外,在假定CP区间是非传输时间段的情况下,在该示例中将0***至CP区间中。此外,最后的具有约0.1μs的长度的区间保留为非传输区间。
此外,参考图2,在该示例的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中,构成子帧的各块具有FFT单位长度并且在该FFT单位中包括数据区间和CP区间这两者。150个块的连接构成一个子帧。
尽管在图1和2所示的示例中假定CP区间是非传输时间段,但是可以重复传输紧挨着CP区间的前一数据区间的一部分。此外,尽管在数据区间之后***CP区间,但是可以在数据区间之前***CP区间。
通常,根据使用频带、从基站到用户终端的距离或者各种其它因素来确定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在该示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假定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的最大值(最差值)是0.06μs。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该最差值,为了不产生块间干扰,需要的最小CP长度是0.06μs。在如LTE等的以针对同一时间资源对多个用户进行多路复用为前提的***中,需要根据该最差值来设置CP长度以进行***操作。基于该思想,在图1和2所示的示例中,CP长度被设置为通过将裕度(margin)0.0025μs与最差值(0.06μs)相加所获得的0.0625μs。尽管需要CP来抑制块间干扰,但是CP导致开销并且吞吐量降低。在图1和2所示的示例中,一个块中的CP的开销的百分比如以下所示那样变大。
·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
0.0625/(0.667+0.0625)=8.6%
·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
0.0625/0.667=9.4%
例如,在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设置CP区间的CP长度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8144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10022
专利文献3:PCT国际公开的日文文本的专利申请2010-516066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WO2009/072171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huichi Ohno,"Performance of Single-Carrier BlockTransmissions Over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 With Linear Equalization",IEEE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VOL.54,NO.10,OCTOBER 20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图1和2所示的示例中,CP长度被固定为与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的最差值相对应的值,这使得开销的百分比变得非常大。因此,可以用于数据等的传输的数据区间的数据长度变短,这导致***整体的吞吐量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降低子帧开销并提高***整体的吞吐量的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一个方面,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基站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该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将用于识别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子帧的终端。
在一个方面,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基站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所述终端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识别被分配至所述终端的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
在一个方面,无线通信***包括终端和被配置为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将用于识别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子帧的终端。
在一个方面,无线通信方法是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与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将用于识别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子帧的终端。
在一个方面,无线通信方法是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被配置为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基站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识别被分配至所述终端的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降低子帧开销,并提高***整体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的子帧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表示子帧中可以设置的CP长度和与该CP长度相对应的CP长度标识符的CP长度对应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中的子帧的示意性结构示例的概念图;以及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中的子帧的具体结构示例的图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结构示例。参考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包括基站10和用户#0~#3各自的终端20-0~20-3。基站10和终端20-0~20-3进行上行链路通信和下行链路通信。在图3中,假定如下情况:在基站10的小区10A中存在四个终端20-0~20-3(四个用户#0~#3),但是终端(用户)的数量不限于四个。此外,在以下说明中,除非提及特定终端,否则终端20-0~20-3可以被描述为终端20。
图4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10的结构示例。参考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10包括通信单元11和控制器12。控制器12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该子帧的CP区间的CP长度。尽管假定周期性地将CP区间***至子帧中,但是可以非周期性地进行***。此外,CP长度以可变方式被设置的子帧可以是上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或者下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在使用上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情况下,需要将与该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有关的通知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同样,在使用下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情况下,需要将与该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有关的通知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否则,终端20无法判断要在哪个区间发送数据等,并且无法判断要执行FFT的定时。因此,通信单元11将用于识别控制器12在该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通信单元11还接收要***至上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数据区间中的数据等,并且发送要***至下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数据区间中的数据等。此外,可以在数据区间之前或之后***CP区间。
图5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20-0~20-3的结构示例。参考图5,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20-0~20-3包括通信单元21。通信单元21从基站10接收用于识别被分配至其自身的终端20的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识别信息。通信单元21还发送要***至上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数据区间中的数据等,并且接收要***至下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数据区间中的数据等。
在以下说明中,将参考图6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操作示例。在本示例中,将以基站10和终端20-0之间所进行的操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6,基站10的控制器12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被分配至终端20-0的子帧中的CP区间的CP长度(步骤A1)。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将用于识别控制器12在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终端20-0(步骤A2)。通过终端20-0的通信单元21来接收该识别信息。在以可变方式设置了下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CP长度的情况下,基站10在以下处理中根据该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来发送数据等。另一方面,在以可变方式设置了上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CP长度的情况下,终端20-0在以下处理中根据该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来发送数据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子帧中的CP区间的CP长度。此外,基站10将用于识别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因此,可以例如缩短要被分配至特定终端20的子帧的CP长度。因此,可以降低子帧开销并且可以增加能够用于数据等的传输的数据区间的数据长度,由此可以提高***整体的有效吞吐量。
(2)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将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进一步具体化的示例。尽管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整体结构与图3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相同,但是本实施例中的基站10和终端20-0~20-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这些结构有所不同。
图7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10的结构示例。参考图7,除了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组件以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10还包括存储单元13。在本实施例中,如稍后所述,使用与CP长度相关联的CP长度标识符作为用于识别控制器12在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识别信息。存储单元13存储表示CP长度标识符和与CP长度标识符相对应的CP长度的CP长度对应表(参见后述的图9)等。
图8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20-0~20-3的结构示例。参考图8,除了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以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20-0~20-3还包括控制器22和存储单元23。存储单元23存储上述CP长度对应表(参见后述的图9)等。当从基站10接收到CP长度标识符时,控制器22参考存储单元23中所存储的CP长度对应表,并且判断与从基站10接收到的CP长度标识符相对应的CP长度。
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进行从基站10向终端20-0~20-3的下行链路通信,并且下行链路通信用的子帧的CP长度是以可变方式设置的。此外,假定使用上述的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作为通信方式。此外,假定采样周期、子帧长度和FFT大小等与图1和图2所示相同。
图9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表示可以在子帧中设置的CP长度和与该CP长度相对应的CP长度标识符的CP长度对应表的一个示例。图10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子帧的示意性结构示例,以及图1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子帧的具体结构示例。参考图9,在本实施例中,以4个梯级来切换CP长度,并且以通过将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所固定设置的CP长度0.0625μs除以4所获得的0.0625/4=0.015625μs来切换各梯级。即,基站10的控制器12能够设置0.0625μs、0.046875μs、0.03125μs和0.015625μs这4个值作为CP区间的CP长度。此外,假定CP长度标识符0、1、2和3分别被分配给CP长度0.0625μs、0.046875μs、0.03125μs和0.015625μs。参考图10,针对各子帧,在子帧的各块的CP区间中设置这四个CP长度之一。然而,CP长度的改变使得各块的块长度改变,这导致构成子帧的块的数量改变。因此,在CP长度是0.0625μs、0.046875μs、0.03125μs和0.015625μs的情况下,构成子帧的块的数量分别变成137、140、143和146。在图10中,尽管0被***至假定为非传输期间的CP区间中,但是可以重复传输紧挨着的前一数据区间的一部分。此外,尽管在数据区间之后***CP区间,但是可以在数据区间之前***CP区间。此外,图11示出在设置了4个CP长度的情况下各子帧的具体图像图。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如下:在基站10的小区10A中,存在四个终端20-0~20-3(四个用户#0~#3),并且向这四个终端20-0~20-3分别分配子帧#0~#3。即,假定在子帧#0中发送针对终端20-0的数据等,在子帧#1中发送针对终端20-1的数据等,在子帧#2中发送针对终端20-2的数据等,以及在子帧#3中发送针对终端20-3的数据等。此外,还假定在基站10和这四个终端20-0~20-3之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分别是0.015μs、0.015μs、0.03μs和0.06μs。可以以任意方法获得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例如,每当基站10的控制器12接收到上行链路无线信号时,进行信道估计(传输路径估计)处理。根据该处理,可以获得上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此外,通常将上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和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视为大致相同。因此,基站10的控制器12可以使用通过上述的信道估计处理所获得的上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作为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
基于上述前提,基站10的控制器12进行针对子帧#0~#3中的各子帧的调度。例如,向终端20-0分配子帧#0,并且基站10和终端20-0之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是0.015μs。此外,根据图9所示的CP长度对应表,在比0.015μs长的CP长度中,最小的CP长度是0.01562μs。因此,基站10的控制器12在子帧#0的调度中,根据图9所示的CP长度对应表,将子帧#0的CP区间的CP长度确定为0.015625μs。相应地,还确定子帧#0的数据区间的数据长度。以同样的方式,基站10的控制器12将子帧#1的CP区间的CP长度、子帧#2的CP区间的CP长度和子帧#3的CP区间的CP长度分别确定为0.015625μs、0.03125μs和0.0625μs。因此,子帧#0和#1被配置为如图11的下部所示,子帧#2被配置为如从图11的下部起的第二子帧中所示,以及子帧#3被配置为如图11的上部所示。
结果,将子帧#0~#3中的一个块的循环前缀的开销的平均百分比表示如下。
(0.015625+0.015625+0.03125+0.0625)/4/0.667=4.6875%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与CP长度是图1和2所示的固定值0.0625μs(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百分比是8.6%)的情况相比,开销可以降低约一半。此外,在CP长度是0.0625μs、0.046875μs、0.03125μs和0.015625μs的情况下,一个子帧中的块数分别是137、140、143和146。应当理解,块数的增加会使得可以用于数据等的传输的数据区间的数据长度增加。因此,从有效的数据吞吐量的观点,与CP长度是固定值0.0625μs的情况相比,在CP长度是0.046875μs、0.03125μs和0.015625μs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将吞吐量提高2.2%、4.4%和6.6%。
在针对各子帧(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说“针对各终端(用户)”)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的情况下,需要将与基站10的控制器12所设置的CP长度有关的通知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否则,终端20无法判断出要在哪个区间发送数据等,并且无法判断出要执行FFT的定时。因此,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向终端20发送图9所示的与控制器12所设置的CP长度相对应的2位CP长度标识符。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作为发送CP长度标识符的方法。在当前LTE规范中,例如,在从子帧的开头起的任意数量(例如1~4)的块(在OFDM的情况下,这里,将“块”正确地称为“OFDM符号”)的数据区间中,包括与要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级别和错误校正编码率有关的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控制信息,并且发送该控制信息。基于该技术,例如,被称为“CP长度标识符字段”的字段被添加至DCI。此外,基站10的控制器12包括DCI的“CP长度标识符字段”中的CP长度标识符,并且通信单元11发送该DCI。因此,基站10能够针对各子帧基于基站10和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之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来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并且向终端20发送与所设置的CP长度有关的通知。
当从基站10接收到该控制信息(在上述示例中为包括CP长度标识符的DCI)时,终端20首先对该控制信息进行解调,并且基于其中所包括的CP长度标识符来判断针对该终端20的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
以下将具体说明终端20的操作。当通过通信单元21从基站10接收到控制信息(包括CP长度标识符的DCI)时,终端20的控制器22对该控制信息进行解调,并且取出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各信息要素。接着,终端20的控制器22基于从控制信号中所取出的信息要素中的CP长度标识符和存储单元23中所存储的CP长度对应表(参见图9)来判断该终端20的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在以下处理中,终端20的控制器22根据CP长度来进行用于接收稍后发送的数据或参考信号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针对各子帧,根据基站10和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之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来以可变方式设置该子帧的CP区间的CP长度。基站10还将用于识别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CP长度标识符发送至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因此,例如可以减小向延迟波的长度短的终端20所分配的子帧的CP长度。因此,可以降低子帧开销,并且增加能够用于数据等的传输的数据区间的数据长度,由此可以提高***整体中的有效吞吐量。
尽管在本实施例的图9所示的CP长度对应表中将CP长度的步长设置为0.015625μs并且将梯级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但是CP长度的步长和梯级的数量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任意设置。此外,尽管CP长度的步长是固定间隔,但是该配置仅是示例。例如,如果延迟波的长度集中在特定值附近,则可以在该值附近将步长的间隔设置为更精细的间隔。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针对各子帧进行用于设置CP长度的处理以及通过在控制信息中包括CP长度标识符来进行传输的处理。然而,用于测量延迟波的长度的处理可以不是“针对各子帧”来进行的。基站10可以使用延迟波的长度的测量结果中的延迟波的长度的最近测量结果来确定CP长度。
(3)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在从子帧的开头起的任意数量的块的数据区间中将2位CP长度标识符发送至终端20。因此,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需要针对每个子帧来发送2位CP长度标识符,并且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可能劣化。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如下:在许多情况下,在实际环境中,作为基站10的控制器12确定CP长度时的要素的延迟波的长度在短时间段内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改变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发送CP长度标识符的方法,以抑制控制信息的增加。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在终端20连接至基站10时,基站10的控制器12测量基站10和终端20之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基于测量结果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并且将与所设置的CP长度相对应的CP长度标识符添加至要从基站10发送至终端20的连接配置信息。在LTE的规范中,例如,将被称为“CP长度标识符字段”的字段添加至用作连接配置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设置请求(Connection Setup Request)消息。此外,基站10的控制器12在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的“CP长度标识符字段”中包括CP长度标识符,并且通信单元11发送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因此,在实际数据通信时,基站10根据在基站10与终端20连接时预先设置的CP长度来发送数据,并且终端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CP长度来进行数据接收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在基站10与终端20连接时设置要被分配至终端20的子帧的CP长度,并且在作为连接配置信息的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中包括CP长度标识符以进行传输。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针对各帧所执行的基站10所进行的用于设置CP长度的处理以及在控制信息中包括CP长度标识符以进行传输的处理变得没有必要。其它效果与第二实施列的效果相同。
(4)第四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基站10的控制器12将一个子帧中所多路复用的用户数量(终端数量)限制成一个。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的控制器12根据延迟波的长度来将终端20进行分组,并且向属于同一组的终端20分配一个子帧。因此,尽管PAPR由于用户多路复用而增大,但是可以通过允许用户多路复用来确保调度的灵活性。其它效果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终端20进行分组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延迟波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阈值,并且可以以使具有通过阈值所分离的区域中的延迟波的长度的终端20属于同一组的方式来将终端20进行分组。此外,在向多个终端20分配一个子帧的情况下,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向全部这多个终端20发送子帧的CP长度标识符。
(5)第五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假定要被***至子帧中的全部数据等是针对特定的终端20(特定的用户)的数据等。然而,在实际的蜂窝***中,基站10可以在特定的子帧中发送针对小区10A中的非特定的终端20(用户)的***信息,并且小区10A中的全部终端20可以接收该***信息。在LTE的无线通信***中,10个子帧(以下将这10个子帧称为子帧#0~#9)构成无线帧。在这些子帧中,将期望进行下行链路同步的同步信号(PSS/SSS: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或者与期望发送与小区10A固有的***信息有关的通知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有关的信息***至子帧#0和#5中。在上述无线通信***中、针对要发送至小区10A内的非特定的终端20的信息被***至的子帧也应用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使CP长度变化的技术的情况下,根据具有最长延迟波的终端20来设置CP长度。然而,根据该技术,无法降低开销,并且无法获得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效果。因此,为了将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使CP长度变化的技术应用于上述无线通信***,要发送至小区10A内的非特定的终端20的信息被***至的子帧和其它子帧需要表现为彼此不同。
更具体地,首先,定义以下两种类型的子帧:
·能够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的子帧(以下将该子帧称为第一子帧):未***诸如PSS/SSS或PBCH等的针对非特定的终端20的信息的子帧;以及
·无法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的子帧(以下将该子帧称为第二子帧):***了诸如PSS/SSS或PBCH等的针对非特定的终端20的信息的子帧。
在前者的第一子帧中,与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同样地,基站10的控制器12根据基站10和该子帧被分配至的终端20之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来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另一方面,在后者的第二子帧中,基站10的控制器12在不使CP长度可变的情况下,始终固定地设置无线通信***中所定义的CP长度的最大值(最差值)。因此,与第二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有关的通知不需要发送至终端2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子帧、即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作为构成无线帧的子帧,并且仅在未***针对非特定的终端20的信息的第一子帧中以可变方式设置CP长度。因此,即使在针对非特定的终端20的信息被***至子帧的环境下,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使CP长度变化的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如下情况:预先确定子帧#0~#9的子帧模式(例如,在10个子帧#0~#9中的子帧#0和#5是第二子帧(CP长度固定)以及其它子帧是第一子帧(CP长度可变))。因此,基站10不必向终端20通知子帧模式。
然而,不必预先确定子帧模式,并且例如可以周期性地改变子帧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可以周期性地将当前子帧模式作为下行链路信息发送至终端20,终端20的通信单元21可以接收该下行链路***信息,并且控制器22可以根据该下行链路***信息来进行用于接收数据等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与该周期相对应的位宽的位图作为用于发送子帧模式的方法。在10ms的周期内发送通知的情况下,例如,准备具有10位位宽的位图,并且各位表示这10个子帧各自是第一子帧还是第二子帧。例如,在子帧#0~#9中的子帧#0、#1和#5是第二子帧(CP长度固定)以及其它子帧是第一子帧(CP长度可变)的情况下,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向终端20通知10位(1,1,0,0,0,1,0,0,0,0)的位图。在该位图中的第i(i=0,1,…,9)位是“0”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子帧#i是第一子帧(CP长度可变)。在第i位是“1”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子帧#i是第二子帧(CP长度固定)。
此外,代替发送子帧模式,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可以发送用于指定作为第一子帧的子帧#0、#1和#5的信息(例如以任意方法发送子帧#0、#1和#5的识别信息)。
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的结构和细节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各种改变。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零补充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作为通信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应用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或者其它单载波传输方式。在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于空循环前缀单载波传输方式的情况下,尽管构成子帧的块的长度没有改变,但是也可以减小块的CP区间的CP长度。因此,可以降低子帧开销并提高吞吐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基站10的通信单元11将与CP长度(即,CP长度的绝对值)相对应的CP长度标识符作为用于识别控制器12以可变方式在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终端20。然而,通信单元11可以发送表示控制器12以可变方式在子帧中所设置的CP长度和终端20中当前设置的CP长度之间的差的相对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终端20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初始值确定为预先在无线通信***中所定义的CP长度的最大值(最差值)等。可选地,可以在基站10和终端20之间的连接时,从基站10经由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来发送与终端20中所设置的CP长度的初始值有关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DCI来发送与接着的CP长度的相对值有关的通知。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5月3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071617的优先权,这里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0 基站
10A 小区
11 通信单元
12 控制器
13 存储单元
20-0-20-3 终端
21 通信单元
22 控制器
23 存储单元

Claims (15)

1.一种基站,其被配置为与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基站包括: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该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
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将用于识别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子帧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控制器在要插在所述循环前缀区间之前或之后的数据区间中的、从子帧的开头起的任意数量的数据区间的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所述通信单元将包括所述识别信息的所述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在与所述终端连接时,所述控制器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即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在与所述终端连接时,所述通信单元将包括所述识别信息的所述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绝对值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表示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所述终端中当前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之间的差的相对值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以可变方式设置要分配至所述终端的子帧的循环前缀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延迟波的长度来将所述终端进行分组,并且向属于同一组的终端分配同一子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子帧是要用于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子帧,
所述子帧包括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这两种类型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一子帧是不***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小区中的非特定终端的信息的子帧,以及所述第二子帧是要***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小区中的非特定终端的信息的子帧,
所述控制器针对所述第一子帧中的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该第一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
所述通信单元将用于识别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第一子帧的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针对所述第二子帧固定地设置要***至所述第二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通信单元针对所述子帧中的各子帧将各自表示该子帧是所述第一子帧还是所述第二子帧的位的位图发送至所述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通信单元将用于指定构成无线帧的多个子帧中的所述第一子帧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12.一种终端,其被配置为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
所述基站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
所述终端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识别被分配至所述终端的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
13.一种无线通信***,包括终端和被配置为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
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将用于识别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子帧的终端。
14.一种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与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
将用于识别所述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被分配了该子帧的终端。
15.一种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被配置为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
所述基站针对各子帧以可变方式设置要***至所述子帧中的循环前缀区间的循环前缀长度,以及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识别被分配至所述终端的子帧中所设置的循环前缀长度的识别信息。
CN201680020389.3A 2015-03-31 2016-01-05 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74319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1617 2015-03-31
JP2015-071617 2015-03-31
PCT/JP2016/000021 WO2016157664A1 (ja) 2015-03-31 2016-01-05 基地局、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949A true CN107431949A (zh) 2017-12-01

Family

ID=57005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0389.3A Pending CN107431949A (zh) 2015-03-31 2016-01-05 基站、终端、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999836B2 (zh)
EP (1) EP3280174B1 (zh)
JP (2) JP6521057B2 (zh)
CN (1) CN107431949A (zh)
WO (1) WO20161576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217A (zh) * 2019-08-02 2019-10-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无循环前缀猝发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6825A (ja) * 2008-07-01 2010-01-21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適応送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130315321A1 (en) * 2012-04-09 2013-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yclic prefix reduction in mmwav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4112907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a dynamic transmission parameter
JP2014529229A (ja) * 2011-08-12 2014-10-30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柔軟な帯域幅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下りリンク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3780B2 (ja) * 2005-06-14 2010-05-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20070133695A1 (en) * 2005-12-09 2007-06-14 Kotzin Michael 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nel assignment of OFDM channels
US8416749B2 (en) * 2007-01-10 2013-04-09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MBMS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28850B2 (en) * 2007-10-30 2012-07-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system with new and legacy mobile stations
WO2009072171A1 (ja) 2007-12-03 2009-06-11 Fujitsu Limited Ofdm通信方法及びofdm通信装置
US9419836B2 (en) 2008-04-25 2016-08-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cyclic prefix length
JPWO2009133742A1 (ja) * 2008-04-30 2011-09-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465020B2 (ja) 2008-09-26 2010-05-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2010110022A (ja) 2010-02-17 2010-05-13 Ntt Docomo Inc 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13010247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ynamic cyclic prefix mode for uplink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EP2850756B1 (en) * 2012-05-14 2017-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receiver adaptation based on relation between signals from aggressor and victim cells
US9591632B2 (en) * 2012-11-06 2017-03-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18527B2 (en) 2013-05-09 2019-0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sub-frame for supporting MBMS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EP3210354B1 (en) 2014-10-24 2024-04-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lan designs for supporting an outdoor propagation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6825A (ja) * 2008-07-01 2010-01-21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適応送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4529229A (ja) * 2011-08-12 2014-10-30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柔軟な帯域幅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下りリンク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US20130315321A1 (en) * 2012-04-09 2013-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yclic prefix reduction in mmwav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4112907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a dynamic transmission parame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40540B2 (ja) 2020-08-19
US20180070354A1 (en) 2018-03-08
WO2016157664A1 (ja) 2016-10-06
JP2019165464A (ja) 2019-09-26
US20210235445A1 (en) 2021-07-29
EP3280174A1 (en) 2018-02-07
JP6521057B2 (ja) 2019-05-29
US11877267B2 (en) 2024-01-16
EP3280174A4 (en) 2018-12-05
EP3280174B1 (en) 2021-10-20
US10999836B2 (en) 2021-05-04
JPWO2016157664A1 (ja) 2018-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3645B (zh) 在无线通信***中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8861624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ignal in a wireless system
EP296250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ilot signal
CN100512093C (zh) 多载波通信***tso时隙资源分配方法及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US9432981B2 (en) Down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on channel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andwidth scalability
CN101647304B (zh) 基站装置
EP3611857B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blind-decodes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ps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US2012028788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and Schedul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US20150131636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90018390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롯 설정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EP2633633A1 (en)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2263616A (zh)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1718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75145A (zh)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发现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1873711A (zh) 一种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10447201A (zh) 在无线通信***中分配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2205876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他の端末から信号を受信した端末がフィードバック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18537873A (ja) リソース指示方法、基地局と端末
KR20190073506A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JP5036869B2 (ja) 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401286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06647A (zh) 数据复用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US11877267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98208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1403047B1 (ko) 멀티포트 주파수 영역 자원 위치 할당 정보를 표시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