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259B -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259B
CN107431259B CN201680018982.4A CN201680018982A CN107431259B CN 107431259 B CN107431259 B CN 107431259B CN 201680018982 A CN201680018982 A CN 201680018982A CN 107431259 B CN107431259 B CN 107431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ins
cooling
battery module
sub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9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1259A (zh
Inventor
柳正彬
李正行
金普铉
赵显永
崔允基
河宗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3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or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结构,该多个电池结构被布置在一个方向上;多个冷却片,该多个冷却片被置入相邻的电池结构之间;和热沉,该热沉与该多个冷却片的端部联接,其中每一个冷却片具有其中一对子冷却片在形成彼此面对面接触的同时被联接的结构,并且由于该一对子冷却片中的至少一个子冷却片的厚度减小,该多个冷却片从中央区域到侧区域具有更小的厚度。因为热不在中央区域中积聚,所以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在充电或者放电的同时具有一致的温度分布。

Description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具有改进结构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该冷却片能够与它们的位置无关地一致地冷却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的温度。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于2015年9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33022的优先权,其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背景技术
近来,为了减轻汽车废气引起的大气污染,基于通过使用内燃机和/或电动机确保驱动动力的研究制造汽车。因此,汽车已经按照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顺序发展。
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和电池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组而没有内燃机。
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并且包括空气冷却或者水冷却的冷却机构。
例如,JP2013-038001A公开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多个冷却片、多个电池单体和吸热体。冷却片具有板形状并且在吸热体上竖立并且被布置成行。电池单***于吸热体上的冷却片之间。吸热体通过一侧接收冷却剂并且通过另一侧排出冷却剂。
冷却片接触电池单体和吸热体。电池单体在反复的充电和放电操作期间产生热。来自电池单体的热通过冷却片被传导到吸热体。吸热体通过冷却剂与冷却片交换热。
同时,在电池单体阵列中,位于中央部分处的电池单体的温度比位于外部处的电池单体的温度相对更快地升高。这是因为从位于外部处的电池单体产生的热被传递到中央部分的电池单体并且在那里积聚。热的积聚增加了位于中央部分处的电池单体的劣化速度。因此,电池组的寿命变得比设计规格更短,这缩短了电池组的更换周期并且因此引发经济负担。
同时,US2012/0009455A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相邻的电池单体;热传递薄板,热传递薄板位于该至少几个电池单体之间并且构造成与电池单体交换热;热分散部件,热分散部件被联接到热传递薄板并且构造成与热传递薄板交换热;和热耗散部件,热耗散部件被联接到热分散部件并且构造成与热分散部件交换热。
在于US2012/0009455A中公开的电池模块中,辅助热传递薄板被另外地***中央部分处的热传递薄板之间,并且因此中央部分处的整个热传递薄板的厚度比外部处的热传递薄板的厚度相对地更厚。已经为了从产生大量热的中央部分处的电池单体迅速地辐射热而提出了这个结构。
然而,当每一个具有相同厚度的该多个热传递薄板被堆叠时,由于在薄板之间的接触热阻,在薄板之间通过面对面的热传递未被迅速地执行。
因此,内侧中的热传递薄板的热传递性能相对地低于外侧中的热传递薄板的热传递性能。因此,为了从中央部分迅速地辐射热,需要堆叠出乎意料地较大数目的薄板。因为热传递薄板的堆叠结构使得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劣化,所以难以将热传递薄板的堆叠结构应用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被设计用于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并且因此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包括冷却片阵列的电池模块,该冷却片阵列适合于在布置成行的电池单体的反复充电和放电期间,通过与电池单体的布置顺序无关地迅速地辐射从每一个电池单体产生的热而一致地控制整个电池单体的温度,并且可以使得电池组能量密度的减小最小化。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被布置在一个方向上;多个冷却片,多个冷却片位于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和热沉,热沉被联接到该多个冷却片的端部,每一个冷却片具有其中一对子冷却片面对面地彼此联接的结构,并且由于子冷却片中的至少一个子冷却片的厚度差异,该多个冷却片从其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具有减小的厚度。
优选地,该多个冷却片的厚度可以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
优选地,该电池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冷却片,该外冷却片被布置在该多个电池单元的最外部处并且包括一个子冷却片。
优选地,外冷却片可以包括以“┙”形状或者“┗”形状弯曲的金属板。
优选地,该多个冷却片中的每一个冷却片可以具有“┴”形状。
优选地,该多个冷却片中的每一个冷却片可以包括左子冷却片和右子冷却片,左子冷却片包括具有“┙”形状的金属弯曲板,右子冷却片包括具有“┗”形状的金属弯曲板。
根据一个方面,左子冷却片和右子冷却片中面对该多个冷却片的中央区域的一个子冷却片具有比其面对该多个冷却片的侧区域的另一个子冷却片的厚度更大的厚度。
优选地,在该多个电池单元中除了位于最外侧处的电池单元之外的其余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电池单元可以面对面地接触在相反两侧处的两个相邻的冷却片。
根据一个方面,在相反两侧处的该两个相邻的冷却片中,具有“┗”形状并且形成一侧上的冷却片的右子冷却片和具有“┙”形状并且形成另一侧上的冷却片的左子冷却片具有相同的厚度。
在本公开中,每一个冷却片可以包括:板形支座,板形支座被结合在热沉的表面上;和板形横向壁,横向壁从支座的端部竖直地突出并且延伸,横向壁面对面地接触面对该横向壁的电池单元。
根据一个方面,该多个冷却片的支座可以从该多个冷却片的阵列的中央区域朝向外侧具有逐渐减小的厚度。
优选地,每一个电池单元可以包括盒和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盒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该至少一个电池单体。
根据一个方面,盒可以包括窗口,窗口暴露该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并且经由窗口暴露的平坦表面可以面对面地接触面对该平坦表面的冷却片的表面。
在本公开中,热沉可以包括进口和出口,通过进口引入冷却剂并且通过出口排出冷却剂。而且,热沉可以具有空腔结构,冷却剂可以在该空腔结构中流动。
根据一个方面,热沉可以包括块型金属板并且可以具有暴露于空气流的非平坦结构。在此情形中,该非平坦结构可以被设置到与在其上设置冷却片结构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优选地,该一对子冷却片可以通过导热性粘结剂或者导热性双面粘结膜被彼此结合。
有利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电池模块中包括的多个冷却片的阵列中,可以通过将位于电池模块的中央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增加成大于位于侧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来增加从电池模块的中央区域到冷却片的热传递速度。因此,可以防止在电池模块的中央区域处的热积聚和局部温度增加,并且温度可以与电池模块中的位置无关地被一致地冷却。因此,可以防止电池模块的更换周期的缩短。
而且,与通过堆叠每一个具有相同厚度的多个热传递薄板实现冷却片结构的相关技术相比较,通过允许仅两个子冷却片面对面地接触以形成冷却片、调节子冷却片的厚度并且因此将中央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增加成大于侧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本公开可以在使得能量密度的损失最小化的同时增加中央区域的热传递速度。即,因为与相关技术相比较,相对于冷却片的厚度的导热性能是优良的,所以本公开能够有用地应用于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组的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示意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前面的公开一起地用于提供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因此本公开不被理解为限制于绘图。
图1是概略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沿着图1的剖切线I-I'截取的冷却片结构和热沉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示意图1的冷却片的透视图。
图4是示意沿着图1的剖切线I-I'截取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示意图4的电池模块的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示意图4的电池模块的另一个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概略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图8是示意沿着图7的剖切线II-II'截取的冷却片结构和热沉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示意沿着图7的剖切线II-II'截取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示意图9的电池模块的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示意图9的电池模块的另一个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图12和13是解释图1的电池模块的冷却机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描述之前,应该理解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通用的和词典的含义,而是基于允许本发明人为了最好的解释而适当地定义术语的原则基于对应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在这里给出的描述只是仅用于示意的优选实例,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从而应该理解,能够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此实现其它等同和变型。
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表示袋型锂二次电池。这里,锂二次电池被一起地称作二次电池,其中锂离子用作操作离子并且在正被充电和放电的同时在阳极和阴极处诱发电化学反应。然而,明显的是,本公开不限于电池的具体种类。
而且,本公开不限于电池单体的意图。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电池单体也能够应用于用于已知使用二次电池的各种应用产品的电池,例如移动装置、蓄电设备、无人驾驶飞机诸如无人机等以及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
图1是概略地示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图2是示意沿着图1的剖切线I-I'截取的冷却片结构和热沉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示意图1的冷却片的透视图,并且图4是示意沿着图1的剖切线I-I'截取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1到4,电池模块100包括热沉2、包括多个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的冷却片阵列70以及多个电池单元90。
热沉2被布置在冷却片阵列70和该多个电池单元90下面。热沉2从位于一侧上的进口1A接收冷却剂(例如,水C(见图12))并且通过位于另一侧上的出口1B排出冷却剂C。在冷却剂C经过热沉2的同时,冷却剂C与冷却片阵列70交换热。热沉2可以具有空腔结构,冷却剂可以通过该空腔结构流动。
在另一个方面,热沉2可以在与其上设置冷却片阵列70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中具有非平坦结构。该非平坦结构可以被暴露于空气流。在此情形中,可以从热沉2选择性地省略用于冷却剂的接收和排出以及冷却剂的循环的结构。
冷却片阵列70包括在热沉2上布置在一个方向上的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这里,因为冷却片的数目仅仅是示例性的,所以本公开不限于冷却片的数目。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可以包括具有优良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并且例如可以包括铜或者铝。在冷却片中布置在最外部分处的第四冷却片38和第七冷却片68可以称作外冷却片。
第一冷却片8被布置在冷却片阵列70的中央区域处。第二到第四冷却片18、28和38被布置在第一冷却片8左侧并且被从冷却片阵列70的中央区域朝向一侧顺序地布置。
类似地,第五到第七冷却片48、58和68被布置在第一冷却片8右侧并且被从冷却片阵列70的中央区域朝向另一侧顺序地布置。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的下端接触热沉2。
该多个电池单元90被布置在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之间的空间中。这里,作为一个实例,每一个电池单元9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袋型电池单体82。
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在热沉2上以夹入结构包围该多个电池单元90。
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的厚度可以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
具体地,第一冷却片8被布置在冷却片阵列70的中心处并且具有比第二到第七冷却片18、28、38、48、58和68的厚度大的厚度T1。
而且,第二到第四冷却片18、28和38的厚度朝向左侧方向逐渐减小。即,第二冷却片18具有比第三和第四冷却片28和38的厚度大的厚度T2,并且第三冷却片28具有比对应于外冷却片的第四冷却片38的厚度T4大的厚度T3。
类似地,第五到第七冷却片48、58和68朝向右侧方向逐渐减小。即,第五冷却片48具有比第六和第七冷却片58和68的厚度大的厚度T2,并且第六冷却片58具有比对应于外冷却片的第七冷却片68的厚度大的厚度T4。
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可以相对于第一冷却片8在它们的位置和厚度方面是对称的。
在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中的外冷却片38和68可以具有“┗”形状或者“┙”形状,并且其余的冷却片8、18、28、48和58可以具有“┴”形状从而以夹入结构包围两个电池单元90。
根据一个方面,如在图2中所示意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冷却片8、18、28、48和58中的每一个冷却片具有其中包括以“┙”形状弯曲的金属板的子冷却片面对并且被联接到包括以“┗”形状弯曲的金属板的子冷却片的结构。
即,第一冷却片8具有其中具有“┙”形状的第一左子冷却片3被联接到具有“┗”形状的第一右子冷却片6的结构。而且,第二冷却片18具有其中具有“┙”形状的第二左子冷却片13被联接到具有“┗”形状的第二右子冷却片16的结构。而且,第三冷却片28具有其中具有“┙”形状的第三左子冷却片23被联接到具有“┗”形状的第三右子冷却片26的结构。而且,第五冷却片48具有其中具有“┙”形状的第五左子冷却片43被联接到具有“┗”形状的第五右子冷却片46的结构。而且,第六冷却片58具有其中具有“┙”形状的第六左子冷却片53被联接到具有“┗”形状的第六右子冷却片56的结构。同时,对应于外冷却片的第四冷却片38和第七冷却片68分别包括具有“┗”形状和“┙”形状的单一子冷却片。
左和右子冷却片可以通过使用导热性粘结剂联接,或者通过使用点焊、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联接。而且,左和右子冷却片可以在它们之间利用导热性双面粘结膜彼此联接。
当左和右子冷却片通过使用导热性双面粘结膜联接时,在子冷却片之间的间隙被移除并且因此接触热阻可以进一步减小。
例如,对于导热性粘结剂,可以使用Dao Coning公司生产的热粘结剂SE4485。对于导热性双面粘结膜,可以使用3M公司生产的热粘结垫5571。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导热性粘结剂或者导热性双面粘结膜,只要它是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已知的。
参考图3和4,第一左子冷却片3包括板形支座B和板形横向壁W,支座B被附接在热沉2的表面上,横向壁W从支座B的端部垂直地突出、向上延伸并且面对面地接触电池单元90。支座B面对面地接触热沉2。支座B可以通过焊接被牢固地固定到热沉2的表面。横向壁W以预设厚度分离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90。这个结构能够应用于布置在最外部分处的第四和第七冷却片38和68以及其它子冷却片6、13、16、23、26、43、46、53和56。根据子冷却片的位置,支座B的突出方向可以与在图3中示意的相反。
参考图2,第一左和右子冷却片3和6被布置在该多个电池单元90的阵列的中央区域处并且具有相同厚度T11的横向壁W。
相反,第二左和右子冷却片13和16、第三左和右子冷却片23和26、第五左和右子冷却片43和46以及第六左和右子冷却片53和56具有厚度不同的横向壁W。
优选地,在彼此联接的左和右子冷却片中面对侧区域的子冷却片的横向壁W比面对中央区域的横向壁W更薄。
例如,第二左子冷却片13的横向壁W的厚度T21小于第二右子冷却片16的横向壁W的厚度T11。第三左子冷却片23的横向壁W的厚度T31小于第三右子冷却片26的横向壁W的厚度T21。第五左子冷却片43的横向壁W的厚度T11大于第五右子冷却片46的横向壁W的厚度T21。第六左子冷却片53的横向壁W的厚度T21大于第六右子冷却片56的横向壁W的厚度T31。
根据另一个方面,面对彼此并且以夹入结构包围一个电池单元的两个子冷却片的横向壁可以具有相同厚度。即,第四冷却片38和第三左子冷却片23、第三右子冷却片26和第二左子冷却片13、第二右子冷却片16和第一左子冷却片3、第一右子冷却片6和第五左子冷却片43、第五右子冷却片46和第六左子冷却片53以及第六右子冷却片56和第七冷却片68可以分别具有厚度相同的横向壁W。
图5是示意图4的电池模块的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5,电池模块100A包括与图4的电池模块100类似的元件。然而,电池模块100A中的多个电池单元90中的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盒89和至少一个电池单体82,盒89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电池单体82。相应的盒89在该多个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之间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水平处,并且与在左侧和右侧处布置的冷却片面接触。
图6是示意图4的电池模块的另一个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6,电池模块100B包括与图4的电池模块100类似的元件。然而,电池模块100B中的多个电池单元90中的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盒89和至少两个电池单体83和86,盒89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该两个电池单体83和86。相应的盒89在该多个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之间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水平处,并且与在左侧和右侧处布置的冷却片面接触。
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图5和6所示每一个盒89可以具有窗口,窗口暴露在其中接纳的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每一个电池单体的暴露表面可以直接接触面对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的冷却片的表面。在此情形中,从每一个电池单体产生的热可以被迅速地传递到冷却片。
图7是概略地示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图8是示意沿着图7的剖切线II-II'截取的冷却片阵列和热沉的横截面视图,并且图9是示意沿着图7的剖切线II-II'截取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7到9,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0包括热沉102、冷却片阵列170和多个电池单元190。
热沉102被布置在冷却片阵列170和该多个电池单元190下面,并且具有与图1的热沉2相同的形状和功能。
冷却片阵列170包括在热沉102上布置在一个方向上的第一到第七冷却片108、118、128、138、148、158和168。
类似第一实施例地,第一到第七冷却片108、118、128、138、148、158和168的厚度可以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
在第二实施例中,冷却片阵列170和该多个电池单元190具有与图1的冷却片阵列70和该多个电池单元90类似的联接关系。
即,第一冷却片108包括第一左和右子冷却片103和106。第二冷却片118包括第二左和右子冷却片113和116。第三冷却片128包括第三左和右子冷却片123和126。第五冷却片148包括第五左和右子冷却片143和146。第六冷却片158包括第六左和右子冷却片153和156。如在绘图中所示意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左和右子冷却片103、106、113、116、123、126、143、146、153和156中的每一个子冷却片以及第四和第七冷却片138和168具有
Figure BDA0001420714320000131
形状或者“┙”形状。
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左和右子冷却片103、106、113、116、123、126、143、146、153和156以及对应于外冷却片的第四和第七冷却片138和168具有厚度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左和右子冷却片3、6,13、16、23、26、43、46、53和56以及对应于外冷却片的第四和第七冷却片38和68的横向壁W。
然而,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左和右子冷却片103、106、113、116、123、126、143、146、153和156以及第四和第七冷却片138和168的支座B的厚度从中央区域朝向外侧逐渐减小。
具体地,第一左和右子冷却片103和106被布置于在该多个电池单元190之间的中央区域处并且具有相同厚度T7的支座B。而且,第二左子冷却片113的支座B的厚度T6小于第二右子冷却片116的支座B的厚度T7。而且,第三左子冷却片123的支座B的厚度T5小于第三右子冷却片126的支座B的厚度T6。
类似地,第五左子冷却片143的支座B的厚度T7大于第五右子冷却片146的支座B的厚度T6。而且,第六左子冷却片153的支座B的厚度T6大于第六右子冷却片156的支座B的厚度T5。
同时,对应于外冷却片的第四和第七冷却片138和168具有相同厚度T5的支座B。
根据另一个方面,面对彼此并且在左侧和右侧处以夹入结构包围电池单元190的子冷却片的支座B可以具有相同厚度。例如,第一左子冷却片103和第二右子冷却片116的支座B的厚度T7可以是相同的。类似地,在图8中,具有表示厚度的相同附图标记的支座B可以具有相同的厚度。
图10是示意图9的电池模块的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10,电池模块200A包括与图9的电池模块200类似的元件。然而,电池模块200A中的多个电池单元190中的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盒189和至少一个电池单体182,盒189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电池单体182。相应的盒189具有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增加的高度。这是因为形成包围相应的盒189的左和右子冷却片的支座B的厚度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而且,相应的盒189可以相对于热沉102的上表面在该多个冷却片108、118、128、138、148、158和168之间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水平处。
图11是示意图9的电池模块的另一个变型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11,电池模块200B包括与图9的电池模块200类似的元件。然而,电池模块200B中的多个电池单元190中的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盒189和至少两个电池单体182和186,盒189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该两个电池单体182和186。相应的盒189具有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增加的高度。这是因为形成包围相应的盒189的左和右子冷却片的支座B的厚度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而且,相应的盒189相对于热沉102的上表面在该多个冷却片108、118、128、138、148、158和168之间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水平处。
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图10和11所示每一个盒189可以具有窗口,窗口暴露在其中接纳的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每一个电池单体的暴露表面可以直接接触面对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的冷却片的表面。在此情形中,从每一个电池单体产生的热可以被迅速地传递到冷却片。
图12和13是解释图1的电池模块的冷却机构的透视图。
参考图12和13,电池模块100可以在热沉2上包括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以及多个电池单元90。
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的壁的厚度趋向于从中央区域朝向外部区域逐渐减小。该多个电池单元90被布置在第一到第七冷却片8、18、28、38、48、58和68之间。
该多个电池单元90每一个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90的盒。选择性地,盒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暴露电池单体90的表面的窗口,并且电池单体90的暴露表面可以直接接触面对电池单体90的冷却片的表面。
热沉2维持冷却剂C从进口1A到出口1B的流动。在电池模块100被充电或者放电的同时,每一个电池单元90产生热。所产生的热中的大部分被传递到包围每一个电池单元90的冷却片(见H1),并且所产生的热中的一些还被传递到电池模块100的中央区域(见H2)。
如在图13中所示意地,传递到每一个冷却片的热被朝向热沉102传递。在图13中,由箭头HF1到HF7示意的方向代表相应的冷却片的热传递方向。相应的冷却片的厚度从电池模块100的中央区域朝向外侧逐渐减小。因此,相应的冷却片在它们的热传递能力方面显示出差异。即,当冷却片的厚度厚时,热传递能力是优良的。因此,在电池模块100的中央部分而不是侧部中,热被迅速地传递。
在图13中,箭头HF1到HF7的长度示出每一个冷却片的热传递能力的相对差异。参考图13,从电池模块100的中央部分到热沉102的热传递最快,并且热传递朝向电池模块100的外侧逐渐减小。因此,即使当从布置在电池模块100的外侧处的电池单元90产生的热被传递到电池模块100的中央部分时,由于向热沉102的快速热传递,热仍然不在电池模块100的中央部分处积聚。而且,因为在电池模块100的中央部分处的热传递是快速的,并且朝向电池模块100的侧部热传递是缓慢的,所以电池模块100的温度可以与其位置无关地一致地受到控制。因此,在电池模块100中包括的电池单体中的某些电池单体快速地劣化并且因此电池组的更换周期缩短的相关技术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而且,因为在每一个冷却片中包括的一对块型子冷却片面对面地彼此联接,所以接触热阻显著地低于通过反复地堆叠具有薄的厚度的三个或者更多薄板而制造的冷却片的接触热阻。
而且,因为通过子冷却片的厚度调节每一个冷却片的厚度,所以在一对子冷却片之间的接触热阻基本上不改变。
而且,根据另一个方面,形成除了布置在中央部分处的冷却片之外的每一个其余冷却片的左和右子冷却片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即,面对中央区域的子冷却片比面对侧区域的子冷却片更厚。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子冷却片的面对中央区域的部分处而不是在子冷却片的面对侧区域的部分处,热传递更加活跃地进行。这是因为当相对于执行热传递的方向的横截面面积增加时,热阻减小,这提供了在电池模块100的中央区域处更加有效地抑制热积聚的发生的优点。
而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如在图8中所示意地,形成冷却片的支座的厚度可以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在此情形中,热可以在电池模块100的中央区域处被更快地排出。这是因为,当支座的厚度增加时,支座的温度梯度增加并且因此朝向热沉的热传递量增加。
而且,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在导热性粘结剂或者导热性双面粘结膜被布置在彼此联接的子冷却片之间的情形中,在子冷却片之间的间隙被移除并且因此在子冷却片之间的热传递性能可以进而得到改进。这是因为,当移除间隙时,接触热阻减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冷却片结构具有可以快速地在电池模块100的中央部分处耗散热的结构特性。因此,即使当冷却片的厚度比相关技术公开的电池模块更为减小时,根据本公开的冷却片结构仍然可以实现与相关技术相同的导热性能。因此,预期在比相关技术电池组更为增加电池组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改进电池组的冷却一致性的有用效果。
电池模块100的冷却机构被同样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省略了用于其它实施例的冷却机构的说明。
<试验实例>
在下文中,提供了已经评价了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的试验结果。
一个实施例已经以图8所示结构设计了冷却片的阵列。对于冷却片的金属材料,已经选择了铝。通过联接具有1mm的厚度的两个子冷却片,在中心处的冷却片108已经被制造为具有2mm的厚度。而且,通过将具有1mm的厚度的子冷却片联接到具有0.4mm的厚度的子冷却片,邻近于中心处的冷却片108的该两个冷却片118和148已经被制造为具有1.4mm的厚度。而且,通过联接具有0.4mm的厚度的两个子冷却片,邻近于该两个冷却片118和148的该两个冷却片128和158已经被制造为具有0.8mm的厚度。最后,已经通过使用具有0.4mm的厚度的子冷却片制造了最外部分处的冷却片138和168。在每一个子冷却片中,横向壁和支座的厚度是相同的。子冷却片已经通过使用3M公司生产的双面粘结膜1363-30被联接。
同时,为了检验本公开的效果,对照实例已经以图8所示结构设计了冷却片的阵列,并且如此设计冷却片,使得所有的子冷却片均具有0.4mm的相同厚度。因此,在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的冷却片108、118、128、148和158具有0.8mm的相同厚度,并且最外部分处的冷却片138和168具有0.4mm的厚度。在每一个子冷却片中,横向壁和支座的厚度是相同的。子冷却片已经通过使用3M公司生产的双面粘结膜1363-30被联接。
在该实施例和对照实例中,包括具有36Ah的容量的两个袋型电池单体的电池盒已经被***相邻的冷却片之间。电池盒包括暴露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的窗口,并且暴露的平坦表面接触冷却片的表面。而且,冷却剂循环设备已经被联接到热沉从而在室温下的作为冷却剂的水在热沉内侧循环。
接着,在电池模块被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假设下,已经在市区行驶条件下在反复地执行充电和放电的同时测量了每一个电池单体的温度,并且在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偏差和电池单体的最高温度已经得到测量。根据该试验,对照实例已经示出温度偏差是3.3℃并且电池单体的最高温度是40.9℃,并且实施例已经示出温度偏差是0.5℃并且电池单体的最高温度是38℃。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揭示了本公开可以通过防止热在电池模块的中央区域处积聚并且有效地向热沉传递热,在电池模块的充电/放电操作期间减小在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偏差,并且减小电池单体的最高温度。
本公开不限于冷却片的数目、冷却片的材料和冷却片的具体形状。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充分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在于如下结构特性,即:在具有布置多个冷却片并且在冷却片之间***电池单元的结构的电池模块中,在将以块型制造的两个子冷却片彼此联接的结构中实现邻近于至少中央区域布置的冷却片,并且通过调节子冷却片的厚度从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逐渐减小相应的冷却片的厚度。
虽然已经通过有限的实施例和绘图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并且明显的是,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等价范围内实现各种改变和变型。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公开,在电池模块中包括的多个冷却片的阵列中,可以通过将位于中央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增加成大于位于电池模块的侧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增加从电池模块的中央区域到冷却片的热传递速度。因此,可以防止在电池模块的中央区域处的热积聚和局部温度增加,并且温度可以与电池模块中的位置无关地被一致地冷却。因此,可以防止电池模块的更换周期缩短。
而且,与通过堆叠每一个具有相同厚度的多个热传递薄板实现冷却片结构的相关技术相比较,通过允许仅两个子冷却片面对面地接触以形成冷却片、调节子冷却片的厚度并且因此将中央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增加成大于侧区域处的冷却片的厚度,本公开可以在使得能量密度的损失最小化的同时增加中央区域的热传递速度。即,因为与相关技术相比较,相对于冷却片的厚度的导热性能是优良的,所以本公开能够有用地应用于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组的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领域。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被布置在一个方向上;
多个冷却片,所述多个冷却片位于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和
热沉,所述热沉被联接到所述多个冷却片的端部,每一个冷却片具有其中一对子冷却片面对面地彼此联接的结构,并且由于所述子冷却片中的至少一个子冷却片的厚度差异,所述多个冷却片从其中央区域朝向侧区域具有减小的厚度,并且所述多个冷却片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多个冷却片中的外冷却片包括具有“┙”形状或者“┗”形状的金属弯曲板,所述多个冷却片中的其余冷却片具有“┴”形状,所述其余冷却片中的每一个冷却片包括左子冷却片和右子冷却片,所述左子冷却片包括具有“┙”形状的金属弯曲板,所述右子冷却片包括具有“┗”形状的金属弯曲板,
所述左子冷却片和所述右子冷却片中的面对所述多个冷却片的所述中央区域的一个子冷却片具有比所述左子冷却片和所述右子冷却片中的面对所述多个冷却片的所述侧区域的另一个子冷却片的厚度更大的厚度,
其中,每一个所述冷却片包括:
板形支座,所述支座被结合在所述热沉的表面上;和
板形横向壁,所述横向壁从所述支座的端部竖直地突出并且延伸,所述横向壁面对面地接触面对所述横向壁的电池单元,
其中,面对彼此并且以夹入结构包围一个所述电池单元的两个冷却片的支座之间彼此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冷却片的厚度从所述中央区域朝向所述侧区域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个所述外冷却片被布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最外部处并且包括一个子冷却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除了位于最外侧处的电池单元之外的其余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电池单元面对面地接触在相反两侧处的两个相邻的冷却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相反两侧处的所述两个相邻的冷却片中,右子冷却片和左子冷却片具有相同的厚度,所述右子冷却片具有“┗”形状并且形成一侧上的冷却片,所述左子冷却片具有“┙”形状并且形成另一侧上的冷却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冷却片的所述支座从所述多个冷却片的阵列的中央区域朝向外侧具有逐渐减小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盒和至少一个电池单体,所述盒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盒包括窗口,所述窗口暴露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平坦表面,并且经由所述窗口暴露的所述平坦表面面对面地接触面对所述平坦表面的冷却片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热沉包括进口和出口,通过所述进口引入冷却剂并且通过所述出口排出冷却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一对子冷却片通过导热性粘结剂或者导热性双面粘结膜被彼此结合。
CN201680018982.4A 2015-09-21 2016-09-21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Active CN107431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133022 2015-09-21
KR10-2015-0133022 2015-09-21
PCT/KR2016/010535 WO2017052194A1 (ko) 2015-09-21 2016-09-21 서로 다른 두께를 가진 쿨링 핀들의 배열을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259A CN107431259A (zh) 2017-12-01
CN107431259B true CN107431259B (zh) 2020-06-05

Family

ID=58386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982.4A Active CN107431259B (zh) 2015-09-21 2016-09-21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6185B2 (zh)
EP (1) EP3340365B1 (zh)
JP (1) JP6588643B2 (zh)
KR (1) KR101950031B1 (zh)
CN (1) CN107431259B (zh)
WO (1) WO20170521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46986B1 (en) * 2015-01-16 2020-02-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ical storage module, 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 electronic equipment, electric car and electric power system
US10347880B2 (en) * 2015-09-08 2019-07-09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performance
CN107611300A (zh) * 2017-08-24 2018-01-1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KR102349746B1 (ko) * 2017-09-25 2022-01-11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02017220133A1 (de) * 2017-11-13 2019-05-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Energiespeicherzelle mit isolierender Hülle
KR102312416B1 (ko) 2018-04-04 2021-10-1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JP7161672B2 (ja) * 2018-11-12 2022-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CN209496977U (zh) * 2019-01-31 2019-10-15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JP7238522B2 (ja) * 2019-03-22 2023-03-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基板モジュール、伝送装置及びヒートシンクの製造方法
US11670813B2 (en) 2019-04-01 2023-06-06 Applied Thermoelectric Solutions, LLC Electrically insulative and thermally conductive parallel battery cooling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KR102479967B1 (ko) * 2019-05-10 2022-12-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모듈
KR20210011640A (ko) 2019-07-23 2021-02-02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CN110518163B (zh) * 2019-08-13 2022-07-19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US11267354B2 (en) * 2019-08-16 2022-03-08 DESIGNWERK TECHNOLOGIES GmbH Power supply
JP2023502993A (ja) 2019-11-19 2023-01-26 シオン・パワ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電池ならびに関連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984575B2 (en) * 2019-11-19 2024-05-14 Sion Power Corporation Battery alignment,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791511B2 (en) 2019-11-19 2023-10-17 Sion Power Corporation Thermally insulating compressible components for battery packs
US11978917B2 (en) 2019-11-19 2024-05-07 Sion Power Corporation Batteries with components including carbon fiber,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220039437A (ko) 2020-09-22 2022-03-29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균일한 온도 분포를 갖는 전지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244766A (zh) 2020-09-28 2022-10-25 株式会社 Lg新能源 软包电池单体和包括该软包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
KR102293590B1 (ko) * 2020-12-28 2021-08-24 공유찬 전기항공기의 배터리용 열관리모듈
DE102021114360A1 (de) 2021-06-02 2022-12-08 Man Truck & Bus Se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umfassend Kühlvorrichtung und Spannvorrichtung
WO2023006725A1 (en) 2021-07-28 2023-02-02 Basf S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KR20240000974A (ko) * 2022-06-24 2024-01-0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모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937A (zh) * 2010-10-19 2012-05-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模块及组件
CN102800904A (zh) * 2011-05-25 2012-11-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4617352A (zh) * 2015-01-28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内置式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包散热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1568A (en) * 1995-10-13 1998-03-24 Arctic Fox, Inc. Battery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JP2009301877A (ja) 2008-06-13 2009-12-24 Toyoda Gosei Co Ltd 組電池装置
DE102008034869A1 (de) * 2008-07-26 2009-06-18 Daimler Ag Batterie mit mehreren einen Zellenverbund bildenden Batteriezellen
JP5805921B2 (ja) * 2009-03-17 2015-11-10 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反射着色組成物、この着色組成物を塗布する赤外線反射方法及び塗布物
KR101071537B1 (ko) * 2009-09-17 2011-10-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방열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WO2011061931A1 (ja) * 2009-11-17 2011-05-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KR101259757B1 (ko) * 2009-12-04 2013-05-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우수한 냉각 효율성과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JP2011165361A (ja) 2010-02-05 2011-08-2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ハイブリッド型作業機械
IT1401902B1 (it) * 2010-06-30 2013-08-28 Macpi Pressing Div Macchina per lo stiro e l'asciugatura industriale di indumenti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stiro ed asciugatura
US9196938B2 (en) * 2010-07-06 2015-11-2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US8672638B2 (en) * 2010-08-17 2014-03-1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ir turbine starter
JP2013038001A (ja) 2011-08-10 2013-02-21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884619B2 (ja) 2012-04-23 2016-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658517B1 (ko) * 2013-09-30 2016-09-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냉각 부재를 활용한 전지모듈
JP6213122B2 (ja) 2013-10-07 2017-10-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パッ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937A (zh) * 2010-10-19 2012-05-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模块及组件
CN102800904A (zh) * 2011-05-25 2012-11-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4617352A (zh) * 2015-01-28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内置式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包散热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88643B2 (ja) 2019-10-09
KR101950031B1 (ko) 2019-02-19
EP3340365A1 (en) 2018-06-27
KR20170034775A (ko) 2017-03-29
US10326185B2 (en) 2019-06-18
CN107431259A (zh) 2017-12-01
WO2017052194A1 (ko) 2017-03-30
US20180062225A1 (en) 2018-03-01
EP3340365B1 (en) 2020-04-22
JP2018523905A (ja) 2018-08-23
EP3340365A4 (en) 2018-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1259B (zh)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US9865904B2 (en) Battery cell of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EP2130243B1 (en)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case providing improve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n coolant flux
US8227106B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cooling means, and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containing the same
KR101145719B1 (ko)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1233318B1 (ko) 전지 모듈
KR101560561B1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1095346B1 (ko)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US20170200991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070031728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KR102072765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KR102058688B1 (ko) 간접 냉각 방식의 배터리 모듈
JP2012190675A (ja) バッテリー装置
KR20120006136A (ko) 냉각 설계 신뢰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2358425B1 (ko) 전지 모듈
JP2023530324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自動車
KR20170138204A (ko) 방열부재를 구비한 전지모듈
CN115699406A (zh) 电池、使用电池的装置、电池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US20220223941A1 (en) Battery unit
EP4109632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temperature uniformity between battery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