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6348B - 通话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话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6348B
CN107396348B CN201610327093.8A CN201610327093A CN107396348B CN 107396348 B CN107396348 B CN 107396348B CN 201610327093 A CN201610327093 A CN 201610327093A CN 107396348 B CN107396348 B CN 107396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contact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private contact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70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6348A (zh
Inventor
张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270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63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2369 priority patent/WO20171977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6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6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6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6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话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发起呼叫请求;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发起呼叫请求,并在呼叫请求中携带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失败时,拒绝发起呼叫请求。从而,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另一方面通过在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者的身份验证信息,便于接收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可以防止他人冒充用户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提高了通话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通话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话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现有技术中,当终端解锁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终端呼叫通讯录中的任意联系人,也可以接听任意联系人的来电。同时,他人利用用户遗失的终端拨打电话给用户的亲人和朋友实施诈骗或者他人假冒用户的亲人和朋友的号码拨打电话给用户实施诈骗的案例时有发生,给用户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如何提高终端通话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和装置,旨在提高通话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应用于呼叫端的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
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发起呼叫请求;
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采集身份验证信息;
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当鉴权成功时,发起呼叫请求,并在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失败时,拒绝发起呼叫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呼叫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或生物特征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还提出一种应用于接收端的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呼叫请求,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
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接通来电;
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
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当鉴权成功时,接通来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呼叫者的身份或/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或者,
一旦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当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所述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进行提醒,并接通来电或者根据用户选择接通或不予接通来电。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呼叫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至所述存储模块。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应用于呼叫端的通话装置,包括存储模块、呼叫发送模块和第一鉴权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所述呼叫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发起呼叫请求;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通知所述第一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发起呼叫请求,并在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失败时,拒绝发起呼叫请求。
所述第一鉴权模块,用于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存储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进一步地,还包括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所述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还提出一种应用于接收端的通话装置,包括存储模块、呼叫接收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所述呼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呼叫请求,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接通来电;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通知所述第二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接通来电。
所述第二鉴权模块,用于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进一步地,所述呼叫接收模块用于:
当所述呼叫者的身份或/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或者,
一旦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当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所述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进行提醒,并接通来电或者根据用户选择接通或不予接通来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所述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用于:
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至所述存储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话方法,通过设置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当呼叫私密联系人时,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当接听私密联系人的电话时,则对呼叫者和接听者的身份均进行鉴权,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接听私密联系人拨打的电话,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冒充为用户的私密联系人给用户拨打电话。从而,实现了在呼叫和接听时对双方的身份进行认证,使得通话双方均能完全确定对方的身份,确保了通话双方的私密性,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置私密联系人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置私密联系人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提出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方法应用于呼叫端,包括以下步骤:
S11、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12;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13。
具体的,终端接收到呼叫指令后,获取呼叫的联系人,查询预存的私密联系人信息(如私密联系人名单),当呼叫的联系人与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某个私密联系人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叫的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否则判定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
在进行匹配时,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名称,也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号码,例如:当用户输入或选择一号码拨打电话时,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拨打的号码相匹配的号码;当用户直接选择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名称拨打电话时,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拨打的名称相匹配的名称,或者也可以获取拨打的联系人的号码,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查出的号码相匹配的号码。
S12、发起呼叫请求。
当用户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终端直接发起呼叫请求。
S13、采集身份验证信息。
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密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等用以验证身份的信息。密码信息可以是字符密码、图案密码、手势密码、语音密码等,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眼纹、声纹、虹膜、面部综合特征等生物唯一识别信息。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时,终端可以提供密码输入界面或者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并通过触摸屏、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时,终端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指纹传感器、摄像头等获取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
S14、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执行步骤S15;当鉴权失败时,执行步骤S16。
具体的,终端查询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将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进行比较,判断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认定当前的呼叫者为合法用户;当二者不匹配时,则判定鉴权失败,认定当前的呼叫者为非法用户。
可选地,鉴权信息中只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通常为机主的身份验证信息),终端利用该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可选地,鉴权信息中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和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信息中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了区分时,终端利用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则鉴权成功;当鉴权信息中没有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区分时,只要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中任一个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时则鉴权成功。
S15、发起呼叫请求,并在呼叫请求中携带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
当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后,终端认定当前呼叫私密联系人的用户为合法用户,则发起呼叫请求,并在呼叫请求中携带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以将该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接收端,便于接收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S16、拒绝发起呼叫请求。
当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后,终端认定当前呼叫私密联系人的用户非法用户,则拒绝发起呼叫请求。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权呼叫私密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中预存的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可以是直接从外部导入终端的信息,也可以是在终端上设置生成的信息。终端可以在用户录入联系人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码设置为私密联系人,也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将终端中现存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以下举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终端在用户录入联系人时设置私密联系人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用户输入的号码,并保存为联系人。询问用户是否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如果用户选择是则执行步骤S102,如果用户选择否则结束流程。
S102、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当用户选择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时,终端则接收到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随即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S103、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
具体的,终端提示用户分别输入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其中一个身份验证信息为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用以对接听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另一个身份验证信息通常为本终端机主的身份验证信息,用以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获取身份验证信息时,终端可以直接获取从外部导入的身份验证信息,也可以当场采集身份验证信息。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时,终端可以提供密码输入界面或者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并通过触摸屏、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时,终端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指纹传感器、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
S104、将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具体的,终端利用配对算法将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建立起两个身份验证信息的配对关系,并将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设置为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可选地,可以对鉴权信息中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标记区分,区分为第一身份验证信息和第二身份验证信息,其中第一身份验证信息为终端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用来鉴权呼叫者的身份;第二身份验证信息为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用来鉴权接听者的身份。
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对鉴权信息中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标记区分。
S105、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最后,终端将私密联系人的信息和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存储起来,优选加密存储。例如,存储的信息包括私密联系人名单、私密联系人与鉴权信息的对应关系、鉴权信息中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及其配对关系等。
如图3所示,为终端根据用户指令将终端中现存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显示联系人信息,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
可选地,终端进入通讯录界面或通话记录界面,显示联系人信息。当用户需要设置私密联系人时,对终端进行特定操作(包括触摸操作、按键操作、手势操作、菜单选项操作等),终端则接收到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
可选地,当用户需要设置私密联系人时,对终端进行特定操作(包括触摸操作、按键操作、手势操作、菜单选项操作等),终端则接收到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进入通讯录界面或通话记录界面,显示联系人信息。
S202、将用户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终端获取用户选择的联系人,将该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当用户选择的联系人为号码时,将该号码设置为私密联系人;当用户选择的联系人是联系人名称,将该联系人名称设置为私密联系人,用户呼叫该联系人名称下的所有号码均是呼叫私密联系人。
S203、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
S204、将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S205、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步骤S203-S205分别与前述步骤S103-S1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方法,通过设置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当呼叫私密联系人时,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同时在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者的身份验证信息,以便于接收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以防止他人冒充用户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4,提出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
S21、接收呼叫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接听指令,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执行步骤S22;当接收到拒绝接听指令或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听指令,则拒绝呼叫请求,结束流程。
终端接收到呼叫请求后,进行来电提示,包括显示来电信息,还可以伴随响铃、振动等提示。
S22、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25;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22。
终端接收到呼叫指令后,获取呼入的联系人,查询预存的私密联系人信息(如私密联系人名单),当呼入的联系人与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某个私密联系人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入的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否则判定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
在进行匹配时,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名称,也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号码,例如:当来电显示的是号码时,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显示的号码相匹配的号码;当来电显示的是联系人名称时,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显示的名称相匹配的名称,或者也可以获取来电号码,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来电号码相匹配的号码。
S23、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
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密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等用以验证身份的信息。密码信息可以是字符密码、图案密码、手势密码、语音密码等,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眼纹、虹膜、面部综合特征等生物唯一识别信息。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时,终端可以提供密码输入界面或者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并通过触摸屏、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时,终端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指纹传感器、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
同时,终端还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
S24、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执行步骤S25;当鉴权失败时,执行步骤S26。
具体的,终端查询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分别将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两个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是否均匹配;当均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当任意一个不匹配时,则判定鉴权失败。其中,当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空,即没有携带身份验证信息时,终端直接判定鉴权失败。
鉴权信息中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和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信息中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了区分时,终端利用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对接听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则判定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同时,终端利用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成功时,则判定鉴权成功。
当鉴权信息中没有对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区分时,若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中的一个身份验证信息匹配,同时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中的另一个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
S25、接通来电。
当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成功时,终端则接通来电。
S26、拒绝接通来电。
当对接听者和呼叫者任一个的身份鉴权失败时,终端则拒绝接通来电。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权或不能接通来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方法,通过设置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当接听私密联系人的电话时,对呼叫者和接听者的身份均进行鉴权,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接听私密联系人拨打的电话,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冒充为用户的私密联系人给用户拨打电话。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5,提出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
S31、接收呼叫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接听指令,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执行步骤S32;当接收到拒绝接听指令或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听指令,则拒绝呼叫请求,结束流程。
S32、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35;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33。
S33、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31-S33分别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21-S2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34、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执行步骤S35;当鉴权失败时,执行步骤S36。
具体的,终端查询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分别将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两个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是否均匹配;当均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当任意一个不匹配时,则判定鉴权失败。
本实施例中,鉴权信息中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和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并且鉴权信息中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了区分。终端利用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对接听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则判定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同时,终端利用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成功时,则判定鉴权成功;当接听者和呼叫者任一个身份鉴权失败时,则判定鉴权失败。
当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空,即没有携带身份验证信息时,终端判定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同时判定整体鉴权失败。
S35、接通来电。
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成功时,终端则接通来电。
S36、判断接听者的身份是否鉴权成功。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时,执行步骤S37;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执行步骤S38。
当鉴权失败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第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但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第三、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失败。
本实施例将第一种情况从第二、第三种情况中区分出来单独处理。
S37、提醒用户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并接通来电。
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终端接通来电,同时提醒用户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如通过语音、文字、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当前的呼叫者可能是假冒私密联系人,以使用户提高警惕。
S38、拒绝接通来电。
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失败时,或者虽然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终端则拒绝接通来电。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权接通来电。
本实施例在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的情况下仍然接通来电,但会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使用户提高警惕。从而在保证用户通话安全的前提下,兼顾了通话的灵活性,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参见图6,提出本发明的通话方法第四实施例,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
S41、接收呼叫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接听指令,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执行步骤S42;当接收到拒绝接听指令或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听指令,则拒绝呼叫请求,结束流程。
S42、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48;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43。
S43、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41-S43分别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21-S2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44、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执行步骤S48;当鉴权失败时,执行步骤S45。
S45、判断接听者的身份是否鉴权成功。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时,执行步骤S47;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执行步骤S46。
本实施例中,步骤S44和S45分别与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S34和S3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46、拒绝接通来电。
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失败时,或者虽然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终端则拒绝接通来电。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权接通来电。
S47、提醒用户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同时询问用户是否接通来电,当用户选择接通来电时,执行步骤S48;当用户选择不接通来电时,执行步骤S49。
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终端提醒用户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如通过语音、文字、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当前的呼叫者可能是假冒私密联系人,以使用户提高警惕。同时,终端通过显示询问界面、语音询问等方式来询问用户是否接通来电,并通过触摸屏、语音装置等识别用户的选择。
S48、接通来电。
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成功时,或者,虽然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但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同时用户选择接通来电时,终端则接通来电。
S49、不予接通来电。
当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用户选择不接通来电时,终端则拒绝呼叫请求,不予接通来电。
本实施例在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使用户提高警惕,同时根据用户选择来确定是否接通来电。从而在保证用户通话安全的前提下,兼顾了通话的灵活性,提高了终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
前述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中,终端中预存的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可以是直接从外部导入终端的信息,也可以是在终端上设置生成的信息。终端可以在用户录入联系人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码设置为私密联系人(如图2所示),也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将终端中现存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如图3所示)。
参见图7,提出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第一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于呼叫端,包括存储模块10、呼叫发送模块20和第一鉴权模块30,其中:
存储模块10:用于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呼叫发送模块20:用于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发起呼叫请求;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通知第一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发起呼叫请求,并在呼叫请求中携带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失败时,拒绝发起呼叫请求,进一步地,呼叫发送模块还可以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权呼叫私密联系人。
具体的,呼叫发送模块20接收到呼叫指令后,获取呼叫的联系人,查询存储模块10中的私密联系人信息(如私密联系人名单),当呼叫的联系人与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某个私密联系人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叫的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否则判定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
在进行匹配时,呼叫发送模块20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名称,也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号码,例如:当用户输入或选择一号码拨打电话时,呼叫发送模块20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拨打的号码相匹配的号码;当用户直接选择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名称拨打电话时,呼叫发送模块20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拨打的名称相匹配的名称,或者,呼叫发送模块20也可以获取拨打的联系人的号码,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查出的号码相匹配的号码。
第一鉴权模块30:用于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存储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可选地,第一鉴权模块30将鉴权结果发送给呼叫发送模块20,呼叫发送模块20根据鉴权结果确定发起呼叫请求或拒绝发起呼叫请求。
可选地,第一鉴权模块30根据鉴权结果向呼叫发送模块20发送发起呼叫请求或拒绝发起呼叫请求的指令,呼叫发送模块20根据该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密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等用以验证身份的信息。密码信息可以是字符密码、图案密码、手势密码、语音密码等,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眼纹、声纹、虹膜、面部综合特征等生物唯一识别信息。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时,第一鉴权模块30可以提供密码输入界面或者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并通过触摸屏、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时,第一鉴权模块30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指纹传感器、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
进行鉴权操作时,第一鉴权模块30查询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将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进行比较,判断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认定当前的呼叫者为合法用户;当二者不匹配时,则判定鉴权失败,认定当前的呼叫者为非法用户。
可选地,鉴权信息中只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通常为机主的身份验证信息),第一鉴权模块30利用该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可选地,鉴权信息中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和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当鉴权信息中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了区分时,第一鉴权模块30利用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当鉴权信息中没有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区分时,只要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中任一个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时,第一鉴权模块30则判定鉴权成功。
存储模块10中存储的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可以是直接从外部导入终端的信息,也可以是在终端上设置生成的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40,该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40用于设置私密联系人,其可以在用户录入联系人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码设置为私密联系人,也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将终端中现存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具体的,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40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至存储模块。
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40设置私密联系人的具体过程详见图2和图3及其文字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装置,通过设置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当呼叫私密联系人时,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同时在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者的身份验证信息,以便于接收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以防止他人冒充用户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8,提出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第二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包括存储模块10、呼叫接收模块50和第二鉴权模块60,其中:
存储模块10:用于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呼叫接收模块50:用于接收呼叫请求,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接通来电;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通知第二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接通来电。
可选地,当鉴权失败时(即呼叫者的身份或/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呼叫接收模块50则拒绝接通来电,,进一步地,呼叫接收模块50还可以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权接通来电。
可选地,当鉴权失败时,呼叫接收模块50进一步判断接听者的身份是否鉴权成功。当虽然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但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时,呼叫接收模块50提醒用户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并接通来电;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无论呼叫者的身份是否鉴权成功,呼叫接收模块50均拒绝接通来电。
可选地,当鉴权失败时,呼叫接收模块50进一步判断接听者的身份是否鉴权成功。当虽然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但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时,呼叫接收模块50提醒用户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并询问用户是否接通来电,根据用户选择接通或不予接通来电;当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无论呼叫者的身份是否鉴权成功,呼叫接收模块50均拒绝接通来电。
呼叫接收模块50接收到呼叫指令后,获取呼入的联系人,查询预存的私密联系人信息(如私密联系人名单),当呼入的联系人与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某个私密联系人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入的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否则判定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
在进行匹配时,呼叫接收模块50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名称,也可以匹配联系人的号码,例如:当来电显示的是号码时,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显示的号码相匹配的号码;当来电显示的是联系人名称时,则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显示的名称相匹配的名称,或者也可以获取来电号码,查询私密联系人信息中是否有与来电号码相匹配的号码。
第二鉴权模块60:用于采集身份验证信息,获取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可选地,第二鉴权模块60将鉴权结果发送给呼叫接收模块,呼叫接收模块50根据鉴权结果确定接通来电、不予接通来电或拒绝接通来电。
可选地,第二鉴权模块60根据鉴权结果向呼叫接收模块50发送接通来电、不予接通来电或拒绝接通来电的指令,呼叫接收模块50根据该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密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等用以验证身份的信息。密码信息可以是字符密码、图案密码、手势密码、语音密码等,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眼纹、虹膜、面部综合特征等生物唯一识别信息。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时,第二鉴权模块60可以提供密码输入界面或者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并通过触摸屏、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当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时,第二鉴权模块60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指纹传感器、摄像头、声音采集装置等获取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
进行鉴权操作时,第二鉴权模块60查询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分别将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两个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是否均匹配;当均匹配时,则判定鉴权成功;当任意一个不匹配时,则判定鉴权失败。其中,当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空,即没有携带身份验证信息时,第二鉴权模块60直接判定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同时整体鉴权失败。
鉴权信息中包括预置的用户自己的和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鉴权信息中没有对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区分,若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中的一个身份验证信息匹配,同时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鉴权信息中的另一个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第二鉴权模块60则判定鉴权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鉴权信息中对两种身份验证信息进行了区分,第二鉴权模块60利用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对接听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则判定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同时第二鉴权模块60利用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私密联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时,则判定呼叫者的身份鉴权成功。当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均鉴权成功时,则判定鉴权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装置,通过设置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当接听私密联系人的电话时,对呼叫者和接听者的身份均进行鉴权,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接听私密联系人拨打的电话,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冒充为用户的私密联系人给用户拨打电话。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9,提出提出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第三实施例,所述装置既可以应用于呼叫端又可以应用于接收端,包括存储模块10、呼叫发送模块20、第一鉴权模块30、呼叫接收模块50和第二鉴权模块60。
当应用于呼叫终端时,存储模块10、呼叫发送模块20和第一鉴权模块30与前述通话装置第一实施例相应的模块的作用相同;当应用于接收端时,存储模块10、呼叫接收模块50和第二鉴权模块60与前述通话装置第二实施例相应的模块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40,其作用与前述通话装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4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装置,通过设置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当呼叫私密联系人时,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向私密联系人拨打电话;当接听私密联系人的电话时,则对呼叫者和接听者的身份均进行鉴权,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利用用户的终端接听私密联系人拨打的电话,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冒充为用户的私密联系人给用户拨打电话。从而,实现了在呼叫和接听时对双方的身份进行认证,使得通话双方均能完全确定对方的身份,确保了通话双方的私密性,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的安全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与通话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且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装置实施例中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
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发起呼叫请求;
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采集身份验证信息;
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
当鉴权失败时,拒绝发起呼叫请求;
当鉴权成功时,发起呼叫请求,并在所述鉴权成功时发起的呼叫请求中携带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以使接听者根据采集的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听者和所述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验证信息和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包括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是利用配对算法进行配对处理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呼叫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3.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呼叫请求,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
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接通来电;
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
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所述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包括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是利用配对算法进行配对处理得到;
当鉴权成功时,接通来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呼叫者的身份或/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或者,
一旦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当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所述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进行提醒,并接通来电或者根据用户选择接通或不予接通来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呼叫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
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
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至存储模块。
6.一种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呼叫发送模块和第一鉴权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所述呼叫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呼叫指令,判断呼叫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叫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发起呼叫请求;当呼叫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通知所述第一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发起呼叫请求,并在所述鉴权成功时发起的呼叫请求中携带身份验证信息,以使接听者根据采集的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验证信息和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包括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第一鉴权模块,用于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存储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当鉴权失败时,拒绝发起呼叫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所述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8.一种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呼叫接收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
所述呼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呼叫请求,当接收到接听指令时,判断呼入的联系人是否为私密联系人;当呼入的联系人不是私密联系人时,接通来电;当呼入的联系人是私密联系人时,通知所述第二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接通来电;
所述第二鉴权模块,用于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根据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对接听者和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所述采集的身份验证信息和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为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包括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具有配对关系的两个身份验证信息是利用配对算法进行配对处理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接收模块用于:
当所述呼叫者的身份或/和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或者,
一旦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拒绝接通来电;当所述接听者的身份鉴权成功但所述呼叫者的身份鉴权失败时,进行提醒,并接通来电或者根据用户选择接通或不予接通来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所述私密联系人设置模块用于:
接收私密联系人设置指令,将当前录入的联系人或选择的联系人设置为私密联系人;获取两个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两个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配对处理后设置为所述私密联系人的鉴权信息;存储所述私密联系人及其鉴权信息至所述存储模块。
CN201610327093.8A 2016-05-17 2016-05-17 通话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396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7093.8A CN107396348B (zh) 2016-05-17 2016-05-17 通话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92369 WO2017197766A1 (zh) 2016-05-17 2016-07-29 通话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7093.8A CN107396348B (zh) 2016-05-17 2016-05-17 通话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6348A CN107396348A (zh) 2017-11-24
CN107396348B true CN107396348B (zh) 2022-05-06

Family

ID=6032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7093.8A Active CN107396348B (zh) 2016-05-17 2016-05-17 通话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6348B (zh)
WO (1) WO20171977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660A (zh) * 2019-07-18 2019-10-11 陈硕坚 基于智能手环、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儿童保护方法和***
CN110519754B (zh) * 2019-09-03 2023-01-31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5265B (zh) * 2021-02-24 2023-07-18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会话自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192A (zh) * 2011-02-14 2011-07-13 无锡移讯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身份验证允许例外的来电管理方法
CN105338172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拨号方法以及装置
CN105472093A (zh) * 2015-11-12 2016-04-06 厉政轩 移动终端通话接听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5519A (zh) * 2006-09-12 2007-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呼叫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US20080159488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Chander Raja Voice based caller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CN101035335A (zh) * 2007-02-13 2007-09-12 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机私密保护方法
US20100020952A1 (en) * 2008-07-27 2010-01-28 Yiu Kau Leung Privacy protection and identity verific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with extension to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
CN102034060A (zh) * 2010-12-23 2011-04-2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权限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74249B (zh) * 2013-01-29 2018-05-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验证信息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954534B (zh) * 2014-03-24 2019-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应的通信终端
CN10502514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91207B (zh) * 2014-09-15 2019-01-29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私密联系人通信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192A (zh) * 2011-02-14 2011-07-13 无锡移讯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身份验证允许例外的来电管理方法
CN105338172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拨号方法以及装置
CN105472093A (zh) * 2015-11-12 2016-04-06 厉政轩 移动终端通话接听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6348A (zh) 2017-11-24
WO2017197766A1 (zh)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36625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VERIFICATION SERVICE
CN105553928B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通信方法、装置及***
CN109389727A (zh) 开锁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35314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
CN102394992B (zh) 一种终端通话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140172712A1 (en) Transaction Authorisation
CN104038613B (zh)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2093B (zh) 移动终端通话接听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6348B (zh) 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4168361A (zh) 通话方法、通话装置、服务器和通话***
JP2000184448A (ja) 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3947173A (zh) 用于管理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
JP4289186B2 (ja) 認証機能を有する電話機および電話システム
CN105376720B (zh) 呼叫处理的方法、服务器、终端与***
JP5010131B2 (ja) 認証方法、認証システム、認証サーバ、通話端末、及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CN108235310A (zh) 识别伪装电话号码的方法、服务器以及***
JP2010119048A (ja) 接続制御装置、及び、接続制御方法
CN105516057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
JP5287490B2 (ja) 発信者認証方法、発信者認証装置、発信者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発信者認証プログラム
JP3483770B2 (ja) 通信機器端末
JP2014204365A (ja) 不審着信対応機能を有する電話装置
KR101483400B1 (ko) 통신단말기 인증처리시스템, 통신단말기, 단말기 인증서버 및 그 인증처리방법
CN108834149B (zh) 一种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
CN105635390A (zh) 双音多频信号的显示方法、显示***和终端
WO2018157211A1 (en) Securely verifying voic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