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6315B -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6315B
CN107346315B CN201610296964.4A CN201610296964A CN107346315B CN 107346315 B CN107346315 B CN 107346315B CN 201610296964 A CN201610296964 A CN 201610296964A CN 107346315 B CN107346315 B CN 107346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sk
index
associ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69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46315A (zh
Inventor
曲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969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6315B/zh
Priority to US15/526,814 priority patent/US2019005043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76908 priority patent/WO20171905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6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6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46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6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9Object oriented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1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 G06K19/0602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31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由于该***包括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及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利用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小数据,并利用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从而能够构建对象ID及与之匹配的操作ID及该操作产生的对象小数据之间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实现不同的数据***间便捷的数据交互与共享,从而降低大数据利用的门槛,进而能够确定不同数据***间的数据关联性,分析其关联模型,并最终提升数据的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其概念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首先提起。作者认为,如果“大数据”数据足够全面,通过分析和挖掘技术,可以重新发掘无用数据的再利用价值,特别是关联性价值,从而获得从“小数据”无法获得的数据价值。因此,在思维逻辑上,“大数据”完全不同于“小数据”,在价值上是与“小数据”互补的。
目前的互联网“大数据”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大量
1.由于数据获取的权限和合法性问题,大数据拥有者只是数据管理者,并没有真正使用大数据的权限。
2.理论上大数据的分析对象是指“所有数据”,但实际上大数据获取的只是部分数据。真正具有意义的数据则分散在各个独立***中,而且涉及各自的企业/用户机密或个人隐私,实际上很难成为大数据分析的对象。
3.物联网(公共服务数据)或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正在成为“大数据”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但由于数据量还不足够大,而且特定数据的方式受到限制,还不能够通过分析获得更多有效的数据。
二、多样
1.“大数据”因为数据量大,从小数据的视点上看有些数据可能本不相关,因此想当然地被认为“大数据”具有多样性。
2.虽然“大数据”与“小数据”相比是具有多样性,但只是相对的。许多数据本来是具有强关联性甚至因果关系的,但由于现有技术手段的欠失,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无法在“小数据”中得以体现,只好用大数据的方法去“猜”。
3.由于“大数据”的方法是“先采集后分析”,而且所谓“采集”活动并不是在数据发生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事后的数据收集过程,所以,多样性无法在数据的生产过程中得以加强。因此,大数据的多样性是“不可控的”。
三、价值
1.也正是由于大数据的方法是“先采集后分析”,而且所谓“采集”活动并不是在数据发生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事后的数据收集过程,所以,数据的价值只能体现在分析和挖掘的结果上,而无法在数据的生产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大数据的价值是“不可控的”。
2.由于大数据的来源是众多的“小数据”,而“小数据”的数据生产过程并非源于数据应用所欲达到的分析和挖掘目的,因而尽管大数据的数据量可以非常之大,但数据之间缺失了许多数据之间本来就具有的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因此数据直接丧失了许多其固有的价值。
3.数据的价值最后还是要通过分析方法和挖掘模型实现的。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法许多都是发生在数据被收集之后,无法在数据生产的事先或事中对数据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加以干预,这也影响了大数据价值的“可控性”。
四、渐进利用的阻碍
1.大数据的技术门槛很高,并非一般企业可以把控,因此作为数据拥有方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获得数据收益。
2.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数据量的大小,而获取大量数据需要众多的数据来源,任何单一企业或企业集群都很难只通过自身的数据积累实现大数据的价值,这对数据的渐进利用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3.大数需要外部专业公司的介入,使得价值链牵扯到诸多方面,包括技术条件、专业知识、数据来源、应用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局部优化很难产生成效。
现在的O2O环境中的数据管理基本采取以下模式:
商品生产的厂家、物流仓库、电商或门店、快递配送等环节,每个企业都各自应用不同的ERP***对流程、商品型号、商品数量、商品售价、第三方支付、物流配送进行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整个供应链从商品厂家生产到最终消费者的购买使用,供应链中需要经过多家企业的相互合作/配合才能完成。整个供应链中每个企业的分工和ERP***管理如下:
1、商品生产厂家:商品型号、商品的生产线数量管理;
2、第三方仓储管理:商品的成品数量及仓储管理;
3、电商/门店:商品型号、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商品交易管理;
4、第三方支付:商品交易的收付款管理;
5、物流配送:将电商/门店售出的商品通过快递/物流配送到客户需要送达的位置。
现在的各企业ERP***中,不单需要存放管理自身负责的电子化数据/凭证,还需要供应链中的企业相互之间定制开发ERP***之间的数据接口。一个企业的ERP***往往需要通过定制开发多个数据接口同多家企业的ERP***实现数据交换,而定制开发ERP***数据接口的代价非常昂贵,只能单一的同特定/指定对方ERP***实现数据交换,供应链中有一家企业发生变化,往往需要供应链中的多家企业重新定制开发ERP***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交换。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需要开发如下数据接口:
1、通过定制开发的数据接口让生产厂家和电商/门店;电商/门店和第三方支付;电商/门店和物流配送;生产厂家和物流配送等多个企业的ERP***实现数据交换;
2、生产厂家和第三方仓储通过数据接***换:商品的型号和数量的生产入库管理;
3、生产厂家和电商/门店通过数据接***换:商品型号、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管理;
4、电商/门店和第三方仓储通过数据接***换:商品的在库数量的销售出库管理;
5、电商/门店和第三方支付通过数据接***换:商品销售的交易收付款管理;
6、电商/门店和物流配送通过数据接***换:销售商品和消费者位置等物流配送信息,将商品送达消费者。
由此可以将认为,供应链中有多少家协作企业,就需要开发多少个ERP***数据接口,开发工作相当庞杂,开发及应用成本很高。
同时,该数据交互的模式也存在数据存储容量和数据安全性的问题。
每个企业的ERP都会通过数据接口获取数据链中所需协同工作的必要数据进行本地化存储,往往一个相同的数据会在多个企业的ERP***中;商品的生产厂家和电商/门店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品销售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商品销售市场运作等,还需要收集供应链中其它环节的企业ERP数据,这样就会造成相同数据在供应链中的多家ERP***中多次的重复存储。
整个供应链中的数据安全性非常的薄弱,通常只要有一家企业的ERP***存在安全性漏洞,往往整个供应链的商品所有数据都会发生泄密,使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遭受损失。
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利用大数据实现不同的数据***间便捷、安全、高效的数据交互与共享,从而降低大数据利用的门槛,进而能够确定不同数据***间的数据关联性,分析其关联模型,并最终提升数据的利用价值,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标签实现的,利用对象ID及与之匹配的操作ID及该操作产生的对象小数据构建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不同的数据***间便捷的数据交互与共享,从而降低大数据利用的门槛,进而能够确定不同数据***间的数据关联性,分析其关联模型,并最终提升数据的利用价值。这里的数据标签(Digital Label,DL)是指一维码、二维码、声音和RFID标签等,加载有特定数据信息,并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识读,使计算机***获取该特定数据信息的任何有形或无形标签。
具体而言,传统的小数据***是SQL数据,互联网上的数据是非SQL数据。非SQL数据遵从CAP原则,又称CAP定理,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中,Consistency(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得兼。
诸多来源于小数据***或物联网数据采集的大数据是非SQL数据,它牺牲了数据的一致性(C),以致影响到了数据的可用性(A),需要以多取胜(更需要利用快速分析技术),以致生产出大量重复和没有价值的垃圾数据。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众多小数据(SQL数据)建立了保持一致性的关联索引数据,这群小数据的集合虽然是非SQL数据,但通过本发明建立的ODIM的索引数据维持了需要共享的数据的一致性和有用性,减少了无效数据的数量,增加了数据集合的维度和多样性,生产出了新的数据,同时创造了数据集合的利用价值。
由此,可以说,本发明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在大数据应用层面上拓展了作为对象的小数据集合维持一致性(C)和可用性(A)的范围,同时生成了新的有用数据,适用于事务一致性要求高的用途。从而避免现有的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大量无效数据,取而代之的是将存在于不同***中的小数据通过本发明的***与方法转化为有效数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称的“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数据量的大小,而在于数据产生方式、组织形式与应用方法上的区别。
传统的O2O模式中,每个企业的ERP***中不光存储自身所产生的数据,还需要通过定制开发的第三方数据接口从上/下游企业的ERP获取必要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一个商品从工厂到最后交付到消费者,在整个供应链大致需要48K左右的数据存储空间。
而采用本发明的OTO平台使用对象数据关联索引模式,每个企业的ERP***只存储自身所产生的数据,关联企业的ERP相关数据通过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定位进行读取,无需将关联数据进行本地的存储。使整个供应链仅需28K左右的数据存储空间。相当于节省四成的数据存储空间。
而在数据安全性方面,现有技术的O2O模式中,每个企业的ERP***中不光有自身的数据,还有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相关的数据也进行存储。链条中的某个企业ERP***数据泄露,往往不光是自身数据的泄密,同时也会将保存的上/下游企业ERP***的相关数据泄密,数据安全性较差。而本发明的OTO模式中,每个企业的ERP***只保存自身的数据,从而有效提升数据安全性。
结合上述的效果,利用本发明最终能够实现数据存储的去中心化,并基于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模式,达到提升整体的数据应用***及应用方法的可靠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具有如下构成:
该***包括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及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
其中,对象用以执行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对象小数据服务器用以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或称行为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用以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还包括用以发布任务的任务服务器,所述的对象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第一数据标签,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至少包括一项第一任务的信息;所述的若干对象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对象,该第一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并执行其包括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操作,产生第一结果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一对象小数据,该第一对象小数据为第一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一操作ID及对应的第一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一操作ID。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第一对象还用以生成第二数据标签,该第二数据标签包括所述的第一任务和/或所述的第一结果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若干对象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对象,该第二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二数据标签,并执行所述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操作,产生第二结果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二对象索引数据,该第二对象索引数据为第二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二操作ID及对应的第二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二操作ID。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均还包括第一任务ID,该第一任务I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及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匹配,任务ID为该***中所述任务服务器发布的任务的唯一标识。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对象通过WIFI、声波、光波和RFID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段获取数据标签。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数据标签为一维码、二维码、声音和RFID标签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交互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交互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还包括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交互,利用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并基于操作ID,实现多个执行了同一操作的对象之间的包括所述的结果数据在内的数据交互。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还包括认证服务处理器,用以认证所述的交互任务数据标签,并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处理器。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关联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关联任务对应的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关联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生成索引应用数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包括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已经对应的对象小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产生关联性分析结果。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生成建立关联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建立关联任务对应的建立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建立关联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检索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检索任务对应的检索操作,对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进行检索,并产生检索结果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产生与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对应的索引应用模型。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包括多个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每个所述的对象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中,所述的对象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PC、收银机、售票机和公共广告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0)若干对象执行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S300)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S400)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任务服务器发布任务;
所述的步骤(S200)具体为:对象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步骤(S100)包括以下步骤:
(S110)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
(S120)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110)具体为: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第一数据标签,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至少包括一项第一任务的信息;
所述的若干对象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对象,所述的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
(S210)第一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并执行其包括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操作,产生第一结果数据;
所述的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10)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一对象小数据,该第一对象小数据为第一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一操作ID及对应的第一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步骤(S400)包括以下步骤:
(S410)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一操作ID。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220)所述的第一对象生成第二数据标签,该第二数据标签包括所述的第一任务和/或所述的第一结果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若干对象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所述的步骤(S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0)该第二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二数据标签,并执行所述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操作,产生第二结果数据;
所述的步骤(S3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0)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二对象索引数据,该第二对象索引数据为第二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二操作ID及对应的第二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步骤(S4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420)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二操作ID。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均还包括第一任务ID,该第一任务I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及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匹配,任务ID为该***中所述任务服务器发布的任务的唯一标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包括任务服务器、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和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
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若干对象用以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对象小数据服务器用以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用以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交互任务数据标签,
(A201)所述对象执行与该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交互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中,所述的***还包括: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交互,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301)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利用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并基于操作ID,实现多个执行了同一操作的对象之间的包括所述的结果数据在内的数据交互。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中,所述***还包括认证服务处理器,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102)所述的认证服务器认证所述的交互任务数据标签,并产生认证结果;
(A300)所述的认证服务器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处理器。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1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关联任务数据标签;
(A211)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关联任务对应的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关联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401)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生成索引应用数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包括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已经对应的对象小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402)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产生关联性分析结果。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5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生成建立关联任务数据标签;
(A502)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建立关联任务对应的建立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建立关联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6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检索任务数据标签;
(A602)所述对象执行与该检索任务对应的检索操作,对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进行检索,并产生检索结果数据。
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701)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产生与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对应的索引应用模型。
采用了该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由于其包括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及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利用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小数据,并利用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从而能够构建对象ID及与之匹配的操作ID及该操作产生的对象小数据之间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实现不同的数据***间便捷的数据交互与共享,从而降低大数据利用的门槛,进而能够确定不同数据***间的数据关联性,分析其关联模型,并最终提升数据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其构建方法所需建立的ID体系示意图。
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其应用方法实现的不同体系间的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其应用方法实现的不同体系间的另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包括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及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
其中,对象用以执行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对象小数据服务器用以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或称行为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用以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0)若干对象执行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S300)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S400)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在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还包括用以发布任务的任务服务器,所述的对象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任务服务器发布任务;
所述的步骤(S200)具体为:对象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100)包括以下步骤:
(S110)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
(S120)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在另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第一数据标签,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至少包括一项第一任务的信息;所述的若干对象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对象,该第一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并执行其包括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操作,产生第一结果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一对象小数据,该第一对象小数据为第一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一操作ID及对应的第一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一操作ID。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110)具体为: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第一数据标签,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至少包括一项第一任务的信息;
所述的若干对象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对象,所述的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
(S210)第一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并执行其包括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操作,产生第一结果数据;
所述的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10)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一对象小数据,该第一对象小数据为第一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一操作ID及对应的第一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步骤(S400)包括以下步骤:
(S410)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一操作ID。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对象还用以生成第二数据标签,该第二数据标签包括所述的第一任务和/或所述的第一结果数据。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220)所述的第一对象生成第二数据标签,该第二数据标签包括所述的第一任务和/或所述的第一结果数据。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若干对象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对象,该第二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二数据标签,并执行所述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操作,产生第二结果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二对象索引数据,该第二对象索引数据为第二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二操作ID及对应的第二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二操作ID。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0)该第二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二数据标签,并执行所述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操作,产生第二结果数据;
所述的步骤(S3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0)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二对象索引数据,该第二对象索引数据为第二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二操作ID及对应的第二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步骤(S4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420)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二操作ID。
在又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均还包括第一任务ID,该第一任务I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及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匹配,任务ID为该***中所述任务服务器发布的任务的唯一标识。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均还包括第一任务ID,该第一任务I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及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匹配,任务ID为该***中所述任务服务器发布的任务的唯一标识。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象通过WIFI、声波、光波和RFID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段获取数据标签。所述的数据标签为一维码、二维码、声音和RFID标签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交互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交互数据。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中,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包括任务服务器、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和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
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若干对象用以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对象小数据服务器用以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用以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交互任务数据标签,
(A201)所述对象执行与该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交互数据。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还包括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交互,利用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并基于操作ID,实现多个执行了同一操作的对象之间的包括所述的结果数据在内的数据交互。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301)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利用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并基于操作ID,实现多个执行了同一操作的对象之间的包括所述的结果数据在内的数据交互。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还包括认证服务处理器,用以认证所述的交互任务数据标签,并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处理器。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102)所述的认证服务器认证所述的交互任务数据标签,并产生认证结果;
(A300)所述的认证服务器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处理器。
在又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关联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关联任务对应的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关联数据。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1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关联任务数据标签;
(A211)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关联任务对应的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关联数据。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生成索引应用数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包括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已经对应的对象小数据。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401)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生成索引应用数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包括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已经对应的对象小数据。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产生关联性分析结果。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402)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产生关联性分析结果。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生成建立关联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建立关联任务对应的建立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建立关联数据。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5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生成建立关联任务数据标签;
(A502)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建立关联任务对应的建立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建立关联数据。
在又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检索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检索任务对应的检索操作,对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进行检索,并产生检索结果数据。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6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检索任务数据标签;
(A602)所述对象执行与该检索任务对应的检索操作,对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进行检索,并产生检索结果数据。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产生与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对应的索引应用模型。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701)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产生与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对应的索引应用模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多个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每个所述的对象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象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PC、收银机、售票机和公共广告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理解为一种对象数据的索引方法ODIM(Object Data Indexing Method),其是一种生产/采集/存储/管理/收集/检索/分享对象数据并对其数据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优化的传感网络和数据利用方法。
ODIM认为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行为”是构成所有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小数据”的主体,同时又是在“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构成“小数据”之间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的媒介。
ODIM把“行为”定义为“对象(Object)”,利用OTO(Object to Object,对象到对象)的技术方法和服务体系,提供了行为(对象)的数据化、索引化(属性化,集合化)、因果关系/关联关系化的方法(Object Data Indexing)。
ODIM方法生产的数据称索引应用数据,或者简称ODID(Object Data IndexingData),由OID(OBJECT INDEXING DATA,对象索引数据)和通过ODIM方法生产的OSD(对象小数据,OBJECT SMALL DATA)构成。
ODID是具有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小数据”集合,在具有数据精准性的同时,又具有大数据的大量性、多样性、价值性属性。
ODIM的基本方法及利用该***实现不同体系间的数据交互的方法如图2、3所示,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如图1所示的ID体系。其中,UID(对象标识ID)为全局唯一(对象标识)ID,赋予单个Object对象,BID(行为ID或,行为Index),赋予每个因果关系的行为关系索引,AID(活动/任务ID,Index),赋予活动/任务(流程)的索引。
2、建立IDS(ID认证服务中心)
通过IDS(ID认证服务中心)对UID(对象标识ID)、BID(行为ID)、AID(任务ID)进行发行认证管理
3、定义“行为(操作)”
用UID(对象标识ID)作为属性定义“行为”
4、定义“行为”ID(BID,操作ID)
5、定义“活动/任务”
用数字标签协同定义“活动/任务”,“活动/任务”成果及范围和相关权限
6、定义“活动/任务(流程)”ID(Activity/Task ID)
7、定义OID(OBJECT INDEXING DATA,对象索引数据)是UID(对象标识ID)、BID(行为ID)的集合
8、定义OSD(对象小数据,OBJECT SMALL DATA)是与UID(对象标识ID)、BID(行为ID)向对应的各自的“小数据”(操作或操作的集合)
AID(任务ID)是对应的OID-OSD“小数据”集群的范围(活动/任务的开始到结束)
9、建立IFS(interface service)
IFS为与OTO配套的接口,存在于所有OTO设备中
10、建立数字标签(Digital Label)的Scanning Device Network(感知网络),通过扫码,WIFI、声波、光波、RFID等物联网的传感方法,感知DL
11、建立DL执行方法
通过IDS(ID认证服务中心)和IFS的配合,执行OTO数字标签
12、生产ODID(OBJECT DATA INDEXING DATA),或称检索应用数据,通过执行DL,根据应用目的/成果生产ODID,ODID由OID构成
13、ODID的存储和管理
(1)建立管理应用任务,获得AID(OTO应用服务)
(2)根据AID范围/权限,建立OID数据库(包含相关UID、BID)
(3)建立OID与OSD的对应关系(OTO公共服务IDS(ID认证服务中心))
(4)在OSD中建立OID为索引的数据库(OTO应用服务)
14、ODID的收集
(1)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强制/自由,被动/主动的数据收集模式)
(2)通过DL收集数据
15、ODID的检索
通过UID、BID)对AID范围内的ODID进行检索,获得因果关系或关联关系数据以及相关OSD
16、ODID的利用
(1)建立利用模型(MLM等)
(2)收集相关ODID
(3)检索ODID
(4)根据利用模型发挥ODID的效用
17、数据关联关系的建立
(1)设定关联关系任务
(2)发行关联数据生产任务(AID)
(3)设定关联数据采集行为DL
(4)执行DL,生成关联数据采集行为BID和对应的OSD
(5)利用ODID进行关联性分析
18、数据生产方法的控制和优化
(1)设定采集数据生产任务
(2)发行采集数据生产任务(AID)
(3)设定采集数据行为DL
(4)执行DL,生成采集数据行为BID和对应的OSD
(5)利用采集到的ODID进行利用
(6)根据采集数据生产任务设计优化数据采集协同DL
检索应用数据ODID的价值在于:
一、根据目的设置数据生产、采集、管理、检索、利用任务
1、增减属性(UID)
2、增减行为(BID)
3、增减范围/权限(AID)
4、更新数据标签(DL)
二、通过ODID获得与目的相关的关联性与因果性数据
三、数据范围的增加(理论上所有OSD集合都可以利用)
四、在OSD的基础上增加的OID
五、OID作为OSD数据的索引和检索条件极大地增加了数据的多样性和价值
六、通过增加行为(DL),可以根据目的增加数据采集的范围、属性、关联性
七、数据收集方法确保的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限
八、OID根据UID、BID、AID分别保管数据的索引,OSD保存在各OTO应用服务,只有同时获取OID和OSD,才能得到完整地ODID,从而极大地增强ODID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具体实施例1、EDI电子数据交换应用
Master:利用OTO的ID管理,可规范EDI数据传输时的共通主表数据,使得EDI数据的解析变得容易,减少***间I/F由于格式转换而带来的额外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Querying和Analyze(队列与分析):通过OTO的小数据分散处理,可构造跨平台、跨***间的EDI数据交互,避免因为数据冗余而带来的繁杂的数据同步及接口。案例:个人信用***,需要连接个人资料、犯罪记录、银行信贷等各个互不关联的数据库,以传统EDI方式实现,需要与每个资料库,甚至因为地域或行政原因而分散的数据库***分别实现EDI数据接口,而在OTO方式下,只要使用一个唯一的UID,就可以即时或非即时的获得这些个人相关信息。
代理服务:通过OTO的APPLICATION管理,各***通过OTO查找并获得EDI数据的交互对象(***),使得EDI数据代理服务成为可能。案例:A***需要与B***交换EDI数据,但B***的数据过于复杂而且***调试困难,因此熟悉B***的C公司提供了另外一套基于OTO的数据代理服务***,而A***与C***连接就可以实现与B***进行EDI数据交互的目的。另外,代理服务也可以整合多个同类的OTO应用为其它应用提供整合后的数据服务。例如保险数据服务代理,可以整合多个保险公司的数据服务,为各行业提供有偿的数据分析服务。
IFS的作用:规范OTO EDI数据服务接口,安全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
采用该实施例,在OTO环境中使用ODIM方法的数据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OSD为精准行为数据,其对应一个操作/一个数据/一个凭据/一个状态。
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为行为ID与OSD数据的索引的对应关系,OSD数据的索引包括OSD数据的位置坐标+时间戳,坐标可以表示为(应用n、***n、数据n)。
整个供应链的多家企业ERP***通过OTO平台统一的IFS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查询/写入/交互),供应链中多家企业ERP***通过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进行协同工作。
每个企业的ERP***各自存储企业自身的数据,当需要其它企业的ERP***数据协同时,向OTO平台发出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数据协同请求,OTO平台经过身份验证和数据访问授权,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通过OTO平台的IFS数据接口访问OSD数据,获取ERP***所需的协同数据。
客户在电商/门店下订单购买商品,电商/门店的ERP***通过IFS数据接口向OTO平台发出查询第三方仓库商品在库数量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OTO平台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将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所对应的第三方仓库商品的在库数量(OSD数据)通过IFS数据接口传输给电商/门店。
电商/门店的ERP***将客户订单和交易金额生成***的OSD数据,并通过OTO平台IFS数据接口将订单OSD对应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上传OTO平台,并告知客户订单的第三方支付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
客户可以自行OTO平台上的多家第三方支付中选择一家,使用订单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进行商品交易的支付。
第三方支付根据客户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通过OTO平台IFS数据接口,得到通过身份验证和授权的客户订单交易金额,让客户进行订单交易金额的支付并将支付信息OSD对应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上传OTO平台,同时通过OTO平台IFS数据接口通知电商/门店的ERP***,客户的订单交易金额完成支付。
电商/门店的ERP***收到客户交易支付完成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可能包含OSD)后,生成订单的物流配送信息OSD,并将物流配送信息相对应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上传到OTO平台,并将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信息通过IFS接口传递到物流配送企业ERP。
物流配送企业ERP***根据电商/门店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通过IFS数据接口获取电商/门店ERP***的客户商品配送信息,将客户购买的商品最终送达客户处后,***生成商品配送完毕OSD和相应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将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上传OTO平台并通知电商/门店ERP***配送完成。
现有的供应链中ERP***间的数据接口模式,每个关联企业的ERP***间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定制开发第三方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至少需要在各ERP***间开发6-7个数据接口)
而利用本发明,在OTO平台使用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模式,整个供应链的所有关联企业的ERP***统一使用标准的OTO平台IFS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和OTO平台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访问/写入。
在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硬盘容量不断扩展,使得之前定义的每个扇区512字节不再是那么的合理,于是将每个扇区512字节改为每个扇区4096个字节,也就是现在常说的“4K扇区”。随着NTFS(Windows)和EXT4(Linux)成为了标准的硬盘文件***,其文件***的默认分配单元大小(簇)也是4096字节,为了使簇与扇区相对应,即使物理硬盘分区与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分区对齐,保证硬盘读写效率,并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
就数据存储量而言,传统的O2O模式中,每个企业的ERP***中不光存储自身所产生的数据,还需要通过定制开发的第三方数据接口从上/下游企业的ERP获取必要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一个商品从工厂到最后交付到消费者,在整个供应链中需要4K(一个商品)×2(上下游关联企业)×6(供应链中预计的参与企业)=48K的数据存储空间。
而采用本发明的OTO平台使用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模式,每个企业的ERP***只存储自身所产生的数据,关联企业的ERP相关数据只需通过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索引定位进行读取,无需将关联数据进行本地的存储。一个商品从工厂到最后交付到消费者,在整个供应链中需要4K(OID索引)+4K(一个商品)×6(供应链中预计的参与企业)=28K的数据存储空间。相当于节省四成的数据存储空间。
而在数据安全性方面,现有技术的O2O模式中,每个企业的ERP***中不光有自身的数据,还有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相关的数据也进行存储。链条中的某个企业ERP***数据泄露,往往不光是自身数据的泄密,同时也会将保存的上/下游企业ERP***的相关数据泄密,数据安全性较差。
而采用本发明的OTO模式中,每个企业的ERP***只保存自身的数据,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ERP***中的关联数据通过OTO平台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索引经过身份验证和权限审核后方可读取。链条中的某个企业ERP***数据泄密,不会造成上/下游企业的相关数据泄密,数据安全性较高。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构建与应用方法实现的***间数据交互比现有技术更便捷、高效,节省大量应用成本。
具体实施例2、使用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区块链进行市场推广分析
在现在的O2O环境下,对商品的市场推广进行分析很难。因为每个电商/社交SNS和线下的媒体平台都各自独立,无法将各平台的推广信息到最终消费者购买商品/服务的有效推广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进行分析。要进行此类的数据分析往往只能通过巨量/海量的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其中大部分存在非法/未经授权的信息获取),再通过数学公式来进行分析,所以最后得出的分析数据是估算的而非是精准的。
而在利用了本发明的OTO环境下,通过OTO平台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对商品的市场推广进行精准的分析。虽然每个电商/社交SNS和线下的媒体平台都各自独立,但每个平台的推广信息的传递走向的信息传播链,和到最终消费者购买商品/服务,每个操作/节点/位置都会有OTO平台的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进行记录,相应的OSD(单条信息数据/小数据)存放在各平台自己的数据库中。需要进行市场推广分析时,只需要将该商品/服务所涉及到市场推广的这部分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区块链的数据进行整合,就能得到/获取/收集到经过授权的精准相关OSD(单条信息数据/小数据)信息,再通过数学公式进行分析,因此最后得出的分析数据肯定是精准的。
具体而言,以商业应用(旅游)为例,旅游活动中的旅游套餐、景区信息、土特产/名品和本地服务等相关信息(商品)通过OTO平台生成/制作相关的数据标签(DL)(生成/定义/发布AID),
线上/线下的信息交互平台传播数据标签DL,
多媒体/广告的音频数据标签植入,
移动/固定WIFI接入的数据标签植入,
用户通过智能终端App感知数据标签,得到旅游活动中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操作(生产BID)。
具体实施例3、电子/虚拟货币交易
近年来,电子/虚拟货币交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快速兴起。虚拟货币是由开发者定义的在特定应用中适用的“货币”,用户可用其在应用内购买游戏关卡、道具、高级功能或内容等。在应用中设置虚拟货币及消费机制,可促进用户参与应用内购买,增强应用粘性,提高开发者收益。
在虚拟货币交易过程中,开发者专注于向用户提供各种虚拟物品或服务。
目前现实中大部分的虚拟货币交易采用第三方仲裁的虚拟货币交易方法,电子货币,如比特币,的交易采用多点认证的方式,即交易的信息向多个用户发送并保存,验证时向那些保存交易信息的用户提取相关交易信息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
利用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OTO平台中通过OID(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模式,对虚拟货币交易中整个区块链(多个OID的组合,即AID/BID)的因果关系(对象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和认证,确定虚拟货币交易的数据真实性和交易有效性(交易可信)。
具体而言,当利用网络进行电子货币交易时,可以基于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及其应用方法实现。即,将电子货币交易行为作为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中的“操作”,当一个用户完成电子货币交易产生新的数据标签时,相当于产生一个具有该电子货币交易信息的数据包(block)。而相应的交易信息则作为对应的对象小数据被存储。当电子货币进行后续交易时,可以利用本发明实现获取前序交易的记录,使相关交易记录分开存储于不同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中,从而能有效实现数据存储的去中心化,进而从数据层面确保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
采用了该发明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由于其包括若干对象、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及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利用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小数据,并利用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从而能够构建对象ID及与之匹配的操作ID及该操作产生的对象小数据之间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实现不同的数据***间便捷的数据交互与共享,从而降低大数据利用的门槛,进而能够确定不同数据***间的数据关联性,分析其关联模型,并最终提升数据的利用价值。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30)

1.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对象,均用以执行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对象小数据服务器,用以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用以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任务服务器,用以发布任务;
所述的对象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
所述的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第一数据标签,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至少包括一项第一任务的信息;
所述的若干对象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对象,该第一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并执行其包括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操作,产生第一结果数据;
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一对象小数据,该第一对象小数据为第一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一操作ID及对应的第一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一操作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对象还用以生成第二数据标签,该第二数据标签包括所述的第一任务和/或所述的第一结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对象中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对象,该第二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二数据标签,并执行所述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操作,产生第二结果数据;
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二对象索引数据,该第二对象索引数据为第二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二操作ID及对应的第二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二操作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均还包括第一任务ID,该第一任务I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及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匹配,任务ID为该***中所述任务服务器发布的任务的唯一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通过WIFI、声波、光波和RFID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段获取数据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标签为一维码、二维码、声音和RFID标签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交互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交互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交互,利用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并基于操作ID,实现多个执行了同一操作的对象之间的包括所述的结果数据在内的数据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认证服务处理器,用以认证所述的交互任务数据标签,并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关联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关联任务对应的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关联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生成索引应用数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包括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已经对应的对象小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产生关联性分析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生成建立关联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建立关联任务对应的建立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建立关联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检索任务数据标签,所述对象执行与该检索任务对应的检索操作,对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进行检索,并产生检索结果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产生与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对应的索引应用模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该***包括多个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每个所述的对象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PC、收银机、售票机和公共广告屏。
18.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任务服务器发布任务;
(S200)若干对象执行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S300)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S400)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所述的步骤(S200)具体为:对象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所述的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
所述的步骤(S100)包括以下步骤:
(S110)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
(S120)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所述的步骤(S110)具体为: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第一数据标签,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至少包括一项第一任务的信息;
所述的若干对象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对象,所述的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
(S210)第一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一数据标签并执行其包括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操作,产生第一结果数据;
所述的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10)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一对象小数据,该第一对象小数据为第一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一操作ID及对应的第一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步骤(S400)包括以下步骤:
(S410)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一操作ID。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S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220)所述的第一对象生成第二数据标签,该第二数据标签包括所述的第一任务和/或所述的第一结果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对象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所述的步骤(S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0)该第二对象获取所述的第二数据标签,并执行所述的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操作,产生第二结果数据;
所述的步骤(S3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0)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存储第二对象索引数据,该第二对象索引数据为第二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第二操作ID及对应的第二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步骤(S4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420)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包括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和所述的第二操作ID。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均还包括第一任务ID,该第一任务I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对象标识ID及所述的第二对象标识ID匹配,任务ID为该***中所述任务服务器发布的任务的唯一标识。
22.一种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包括:
任务服务器,包括任务生成模块和任务发布模块,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多种任务,所述的任务发布模块用以发布所述任务;
若干对象,均用以获取所述的任务,并执行与任务对应的操作,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结果数据;
对象小数据服务器,用以存储对象小数据,所述的对象小数据为各所述的对象及所述结果数据,该对象小数据表示为对象标识ID与对应的操作ID及对应的结果数据的之间的匹配关系;
所述的对象标识ID为该***中用以识别对象的唯一标识;
所述的操作ID为该***中各所述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的统一标识;
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用以从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获取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生成并存储对象索引数据,该对象索引数据为对象标识ID和操作ID的集合;
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交互任务数据标签,
(A201)所述对象执行与该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交互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包括: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服务器交互,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301)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服务器利用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并基于操作ID,实现多个执行了同一操作的对象之间的包括所述的结果数据在内的数据交互。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认证服务处理器,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102)所述的认证服务器认证所述的交互任务数据标签,并产生认证结果;
(A300)所述的认证服务器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所述的数据交互接口处理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1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关联任务数据标签;
(A211)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关联任务对应的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关联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401)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和所述的对象小数据生成索引应用数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包括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已经对应的对象小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402)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还用以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产生关联性分析结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5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生成建立关联任务数据标签;
(A502)所述对象执行与该建立关联任务对应的建立关联操作,并产生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建立关联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601)所述的任务生成模块生成检索任务数据标签;
(A602)所述对象执行与该检索任务对应的检索操作,对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进行检索,并产生检索结果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对象数据关联索引***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701)所述的对象索引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及关联数据对各对象小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产生与所述的索引应用数据对应的索引应用模型。
CN201610296964.4A 2016-05-06 2016-05-06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Active CN107346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6964.4A CN107346315B (zh) 2016-05-06 2016-05-06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US15/526,814 US20190050435A1 (en) 2016-05-06 2017-03-16 Object data associ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PCT/CN2017/076908 WO2017190557A1 (zh) 2016-05-06 2017-03-16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6964.4A CN107346315B (zh) 2016-05-06 2016-05-06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6315A CN107346315A (zh) 2017-11-14
CN107346315B true CN107346315B (zh) 2020-10-27

Family

ID=6020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6964.4A Active CN107346315B (zh) 2016-05-06 2016-05-06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50435A1 (zh)
CN (1) CN107346315B (zh)
WO (1) WO20171905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613A (zh) * 2018-05-16 2018-10-23 深圳市轱辘车联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交易方法以及区块链服务器
CN109214641B (zh) * 2018-07-05 2021-11-23 广州链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部门资源数字化控制方法和***
CN109345204A (zh) * 2018-10-09 2019-02-15 佛山市蠢材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任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167695B (zh) * 2018-10-26 2021-1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联邦学习的联盟网络构建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7220B (zh) * 2020-03-02 2022-10-04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间数据共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1783157B (zh) * 2020-07-03 2023-05-16 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二维码电子证件处理方法和***
CN114168075B (zh) * 2021-11-29 2024-05-14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数据关联性提升负载访问性能的方法、设备及***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242A (zh) * 2012-05-22 2012-09-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开放网络下服务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
CN103488779A (zh) * 2013-09-29 2014-01-01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医患主索引***和医患主索引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16180B2 (en) * 2005-12-29 2010-05-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with web services client interface
US8392400B1 (en) * 2005-12-29 2013-03-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ss management in a searchable data service
US7610383B2 (en) * 2006-08-11 2009-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ata-object-related-request routing in a dynamic, distributed data-storage system
CN101470723B (zh) * 2007-12-26 2012-02-22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资源的协同卷标***及方法
CN102103623A (zh) * 2010-09-29 2011-06-22 长沙博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档案共享平台交叉标识索引的方法
CN102591935A (zh) * 2011-12-26 2012-07-18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
US10013444B2 (en) * 2012-03-02 2018-07-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ifying an index node of a hierarchical dispersed storage index
JP5962896B2 (ja) * 2012-03-26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9785528B2 (en) * 2013-09-18 2017-10-10 Lidong Qu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data tags to track and manage tasks to provide object-to-object services
CN104517136B (zh) * 2013-09-30 2018-04-03 曲立东 数据标签载体信息应用与处理***及方法
CN104715268B (zh) * 2013-12-13 2018-04-03 曲立东 基于数据标签的***间数据交互平台及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242A (zh) * 2012-05-22 2012-09-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开放网络下服务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
CN103488779A (zh) * 2013-09-29 2014-01-01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医患主索引***和医患主索引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50435A1 (en) 2019-02-14
WO2017190557A1 (zh) 2017-11-09
CN107346315A (zh)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6315B (zh) 对象数据关联索引***及该***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KR102064615B1 (ko) 빅데이터 기반 쇼핑몰 플랫폼 통합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EP2803214A2 (en) Platform for the delivery of content and services to networked connected computing devices
CN109472568A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48643A1 (en) Non-fungible-token-based commerce attribute
CN103430157A (zh) 用于动态标记度量数据的方法和***
US11741111B2 (en)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 architectures for ranking
US2022007585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220343326A1 (en) Secure pin entry via mobile device
US2022039857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ransfers of digital assets
US10417207B2 (en) Cascade computer network and its architecture for multi-user operations
US11907267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frequent pattern analysis
US2024001503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orizing transactions based on a derived public key
US202301858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computing device
US20220383396A1 (en) Build and update a virtual store based on a physical store
US20220383397A1 (en) Customize a virtual store based on buyer preferences and movement
KR20160061277A (ko) Ux기반의 중소기업 포털 서비스 시스템
US202302980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redemption of unique digital asset utility
US20240078594A1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a virtual environment based on user-specific criteria
US20230401571A1 (en) Maintaining blockchain state when performing non-blockchain commerce workflow
US2024001320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age-conditioned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a blockchain wallet
US2023036003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update to access control rules in a computing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monitoring
US20240020629A1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protection for network traffic surge resistant platform
US2024002068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ple gating verifications based on a blockchain wallet
US2024007853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age-conditioned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a blockchain wall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