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9322A -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9322A
CN107209322A CN201680009736.2A CN201680009736A CN107209322A CN 107209322 A CN107209322 A CN 107209322A CN 201680009736 A CN201680009736 A CN 201680009736A CN 107209322 A CN107209322 A CN 107209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ed
light guide
sector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97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田充弘
结城龙三
渡边寿史
门胁真也
石田壮史
增田岳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09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9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02B6/002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for ho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light source, e.g. by forming holes or re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背光装置(12)包括:导光板(14),其外形为实质上圆形,通过经过其中心C的划分线SL,被划分成多个扇形区域SA,划分线SL全部交叉于中心C;多个LED(17)以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方式各排列多个,并且周向上分别属于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LED(17)中,周向上位于端部的LED(17)彼此的中间位置一致于划分线SL;多个配线部18c,其的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的数量,并且向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中的每一个LED(17)供电。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话或者便携式电视等小型、薄型的设备的显示装置,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另外,车辆仪表也是作为显示车辆信息或者交通信息的显示装置,使用液晶显示装置。这些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照射液晶面板的照明装置,作为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将该光源的光束转换成对液晶面板的照射最佳的光束的导光板的构成。作为这种照明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专利文献1记载了,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导光部件,自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部件的光入射部入射,并且从导光部件的光出射部出射,而照射作为被照明部件的液晶面板,导光部件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光源包括多个,光源配置于导光部件的周边缘部,使自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覆盖所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99971号公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中,从多个光源发出的光全部覆盖出射方向,即,因任意的光源不正对的关系,不易发生光的聚集,从而抑制照明不均匀。另一方面,多个光源电性连接于基板,来自电源的电力通过基板供给。因此,万一多个光源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或者基板上的配线发生断线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可点亮的光源。多个光源中,发生不可点亮的光源时,朝向与该光源正对的区域的光的供给量逐渐减少,有可能发生局部的暗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抑制亮度不均匀。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导光板,其外形实质上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通过经过其中心的划分线,被划分成多个扇形区域,所述划分线全部交叉于中心;多个光源,其以包围所述导光板的方式沿着所述导光板的周向排列,是以分别属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的方式各排列多个,并且分别属于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扇形区域的光源中的在所述周向上位于端部的光源彼此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划分线一致;多个供电部,其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的数量,并且向分别属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的各多个所述光源中的每一个所述光源供电。
这样,外形为实质上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导光板在来自沿着其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光源的光被入射时,导引被入射的光之后出射。多个扇形区域通过划分线被划分为相邻的结构,该划分线配置于,属于相互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中,周向上位于端部的光源彼此的中间位置上,并且该划分线全部交叉导光板的中心的关系,由此,若来自属于多个扇形区域的构成多个光源群的多个光源的光入射到各扇形区域时,则这些光会超越导光板的中心而提供到各划分线附近,即,能够提供到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的境界附近。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的境界附近中,内部存在的光量往往不足,如上所述,能够缓和导光板的板面内发生的光量的不均匀。
并且,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的各多个光源的每一个光源通过多个供电部供电,该多个供电部的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数量,由此,万一,例如,构成属于扇形区域的光源群的多个光源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或者多个供电部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断线等而导致构成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中的任意一个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光源也能通过其他供电部维持供电。因此,不易发生因出现不可点亮的光源而随之造成的局部的暗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如下构成。
(1)所述导光板构成为,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的中心角相等,并且所述扇形区域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奇数。这样,与假设多个扇形区域的中心角不同的构成相比,导光板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中容易均等化,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2)在多个光源中,属于多个扇形区域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光源的数量相同。这样,向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的各多个光源提供的电量均等化,由此导光板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种容易均等化。因此,可以简化供电部的构成。
(3)多个光源以在多个扇形区域中连接于同一供电部的光源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的方式配置。万一,多个供电部中任意一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会有连接于该断线的供电部的光源全部不可点亮的可能性。即便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光源以在多个扇形区域中连接于相同的供电部的光源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的方式配置,因此,剩下的可点亮的光源也会以等角间隔配置。因此,连接于断线的供电部的光源全部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可点亮的光源从其他供电部被供电,由此,自导光板出射的光在导光板的板面内部不易发生点亮不均匀。
(4)多个光源配置为,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之间的间隔,比分别属于相互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的各多个光源中的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光源之间的间隔窄。这样,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中的任意一个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可点亮的光源会配置为,与属于其旁边的扇形区域且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光源相比,接近于不可点亮的光源。因此,剩下的可点亮的光源可以以代替不可点亮的光源的方式发挥近似的光学性能,由此,更难发生因出现不可点亮的光源而随之造成的局部的暗部。
(5)多个光源配置为,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所包含的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光源之间的中央位置一致于,扇形区域的周向上的中央位置。这样,若从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发出光入射到导光板内,则会从扇形区域的周向上的中央侧朝向两端侧良好地扩散并传播。因此,导光板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中容易均等化,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6)在导光板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多个扇形区域的每一个扇形区域设有多个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平行于光源的发光面,并且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入光面。这样,通过将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为平行于光源的发光面的形态,从光源入射到入光面的光的入射效率良好。
(7)在导光板上设有具有入光面的切口,切口是通过将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切掉而设置的,多个光源以至少其一部分进入于切口内的方式配置。这样,与假设使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向外侧突出,该突出部分具有入光面的形态的情况相比,通过以多个光源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切口内部的方式配置,可以实现该背光装置的窄边框化。
(8)在导光板上设有与多个扇形区域相同数量的切口,切口是以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至少各一部分一并进入其中并且具有多个入光面的方式设置的。这样,与假设按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中的每一个设有多个切口的情况相比,导光板的外形不易复杂化。另外,各一部分一并进入切口内的多个光源所发出的光入射到具有切口所具有的多个入光面而在导光板内传播。
(9)导光板的中心侧部分设为有效出射光的有效出光区域,而外周侧部分设为包围有效出光区域且设有切口的非有效出光区域N。这样,导光板构成为,其中的包围有效出光区域的非有效出光区域N设有切口,有效出射光的有效出光区域未设有切口,由此,来自有效出光区域的出射光不易受到切口带来的影响,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10)多个光源以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包含相对其他光源,发光面倾斜的光源的方式配置。这样,若来自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光入射导光板内部时,则该入射的光在扇形区域中周向上更加扩散的方式并传播。因此,适合于抑制亮度不均匀。
(11)多个光源以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中的在周向上配置于一侧的光源的发光面指向周向上的一侧,而在周向上配置于另一侧的光源的发光面指向周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式配置,在导光板上设有与多个扇形区域相同数量的切口,所述切口是通过将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切掉而设置的,该切口与属于多个扇形区域中的每一个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发光面平行,并且具有来自多个光源的光分别入射的多个入光面,而且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至少各一部分一并进入该切口内。这样,例如,如要转动导光板时,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中周向上一侧和另一侧上分别配置的各光源的发光面抵接于切口的各入光面,由此,可以抑制导光板的周向上位置偏移。另外,以属于扇形区域的多个光源的至少一部分一并进入切口内部的方式配置,可以实现该背光装置的窄边框化,并且导光板的外形不易复杂化。
(12)包括光源基板,在光源基板上安装有多个光源,并且设有多个供电配线部,多个供电配线部与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的各多个光源中的每一个光源连接而构成多个供电部。这样,与假设供电配线部设为与光源基板不同的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适合于实现低成本化。
其次,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记载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将光提供给液晶面板的照明装置不易发生亮度不均匀,由此,能够实现显示质量优异的显示。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亮度不均匀。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背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是图2中的iv-iv线的截面图。
图5是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LED基板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了LED基板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2是示出了LED基板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利用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包括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中示出了X轴、Y轴及Z轴,并描绘成使各轴方向为在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另外,关于上下方向,将图3以及图4作为基准,且将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上侧设为正面侧,将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下侧设为背面侧。
液晶显示装置10整体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可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和设于液晶面板11的背面侧并且将用于显示的光提供给液晶面板11的背光装置(照明装置)12。此外,虽然省略图示,液晶显示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外框(bezel),所述外框与背光装置12之间保持液晶面板11的外周端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例如适合应用于便携式电话(包括智能电话等)、智能手表(Smart Watch)、四轮车辆用测量仪(搭载于汽车上的仪表)、两轮车辆用测量仪(搭载于摩托车上的仪表)、笔记本电脑(包含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电子书籍、PDA等)、数码相框、便携式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未图示),但未必限定于此。因此,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的画面尺寸例如为数英寸至十数英寸左右,一般适合设为分类为小型或中小型的大小,但未必限定于此。
首先,对液晶面板11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1整体上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1包括:一对基板11a、11b,其由大致透明且具有优异的透光性的玻璃制成;液晶层(未图示),其夹设于两个基板11a、11b之间,且包含作为光学特性随着施加电场而变化的物质的液晶分子,两个基板11a、11b在维持液晶层的厚度量的间隙的状态下,被未图示的密封剂贴合。所述液晶面板11具有:大致圆形状的显示区域(有源区域),其配置于画面中央侧而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非有源区域),其配置于画面外周侧且包围显示区域而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大致圆形的框状、环(donut)状),并且不显示图像。液晶面板11可以利用从背光装置12供给的光显示图像,其表侧设为出光侧。此外,在两个基板11a、11b的外表面侧分别贴合有偏光板11c、11d。
构成液晶面板11的两个基板11a、11b中,表侧(正面侧)设为CF(彩色滤光片)基板11a,里侧(背面侧)设为阵列基板11b。在阵列基板11b的显示区域的内表面侧(液晶层侧、与CF基板11a相对的面侧),矩阵状(行列状)地排列设置有多个作为开关元件的TFT(ThinFilm Transistor:显示元件)以及像素电极,并且在这些TFT和像素电极的周围,包围地配设有呈格子状的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与图像相关的信号通过驱动器(未图示)分别提供给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配设于被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包围的方形区域的像素电极包括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或者ZnO(Zinc Oxide:氧化锌)这样的透明电极。进一步,在阵列基板11b的显示区域的内面侧设有栅极电路部(扫描电路部),所述栅极电路部对各栅极配线提供栅极信号(扫描信号),由此依次扫描且选择性地驱动各TFT。栅极电路部将与TFT相同的半导体膜(优选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作为基底,在阵列基板11b上单片化(monolithic)地形成,由此,具有用于控制对TFT的输出信号(栅极信号)的提供的控制电路。栅极电路部是通过将构成控制电路的各种电路元件(控制电路用TFT等)分散配置到在显示区域内的规定范围存在的各像素而设置的。若这样将栅极电路部设于显示区域内,则与假设将栅极电路部设于非显示区域的情况相比,可以使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宽度变窄,由此可以实现液晶面板11以及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另外,由于栅极电路部设于显示区域内,从而在设定液晶面板11的外形方面,自由度提高。另一方面,在CF基板11a的内表面侧,在与各像素对应的位置以矩阵状排列设置有多个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设为R、B、G三色交替排列的配置。各彩色滤光片之间形成有用于防止混色的遮光层(黑矩阵)。在彩色滤光片以及遮光层的表面,设有与阵列基板11b侧的像素电极相对的对向电极。另外,在两个基板11a、11b的内表面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使液晶层中包含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的取向膜(未图示)。
在构成液晶面板11的CF基板11a以及阵列基板11b中,如图1所示,整体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各自的外周边缘部被部分地以直线状切掉,由此具有直线状边缘部11a1、11b1,CF基板11a与阵列基板11b相比切口宽度宽。因此,阵列基板11b的直线状边缘部11b1是以与CF基板11a的直线状边缘部11a1相比在径向上更突出于外侧的方式配置的。并且,在作为阵列基板11b的外周侧部分的非显示区域中的周向上匹配于直线状边缘部11b1的配置的位置,安装有用于提供与显示图像相关的各种信号的柔性基板20,并且设有连接于柔性基板20的未图示的面板侧端子部。阵列基板11b的非显示区域中的柔性基板20的安装区域以及面板侧端子部的形成区域为在俯视时夹持于CF基板11a的直线状边缘部11a1和阵列基板11b的直线状边缘部11b1之间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柔性基板20至少具有:膜状基材,其包括具有绝缘性以及可绕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等);以及配设于基材上的多条配线图案(未图示),柔性基板20的一端部连接于液晶面板11,另一端部连接于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由此可以将从控制基板提供的与显示图像相关的各种信号传送到液晶面板11。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面板11具有直线状边缘部11a1、11b1,因此严格而言,整体的平面形状并非是正圆形。但是,液晶面板11的平面形状当然也可以是正圆形,此时,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在俯视时可以形成为正圆形。若使用这样的正圆形的液晶面板11,则可以采用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周部配置位置感应器等,使用者通过接触该外周部而使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旋转这样的特有用户界面。
接着,对背光装置12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背光装置12整体上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大致块状。如图1至图4所示,背光装置12至少包括:底座(壳体)13,其朝向液晶面板11侧开口而形成为大致箱型;作为光源的多个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17;LED基板(光源基板)18,其安装有多个LED17;导光板14,其重叠于底座13的正面侧,并且导引来自LED17的光;多个光学片15,其重叠于导光板14的正面侧(出光侧),并且用于对来自导光板14的出射光赋予光学作用而使该出射光向液晶面板11出射;反射片16,其以夹持于底座13和导光板14之间的方式重叠,朝向导光板14侧反射光。所述背光装置12通过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的光学作用将来自LED17的光变换成面状的光,并且使其从底座13的开口部位朝向正面侧的液晶面板11出射。即,背光装置12的正面侧设为出光侧。以下,依次说明背光装置12的构成部件。此外,各图所示的Z轴方向与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的板面的法线方向一致,并且与底座13、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的重叠方向一致。
底座13由合成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如图1至图4所示,平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形成为朝向正面侧开口的大致箱型(有底的大致圆筒形),从而在其内部收纳LED基板18、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底座13整体上与液晶面板11等同样在俯视时(从Z轴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底座13由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的底壁部13a、以及自底壁部13a的外周端部朝向正面侧立起的侧壁部13b构成。底壁部13a的板面平行于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的各板面,对收纳于底座13内的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从背面侧进行支撑。侧壁部13b以将收纳于底座13内的导光板14、光学片15、反射片16以及LED基板18(LED17)从外周侧包围的方式配置,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大致圆形的框状)。另外,在侧壁部13b的前端部固接有面板固定胶带19的外周端部的背面侧的面,所述面板固定胶带19用于将液晶面板11固定于背光装置12。所述面板固定胶带19是将基材的两面作为粘合面的双面胶带,以跨过侧壁部13b与后述的光学片15(具体而言,后述的第二透镜片15c)的方式将两者和液晶面板11固接。
如图1至图4所示,LED17是将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LED芯片(LED元件)通过树脂材料密封在固接于LED基板18的板面的基板部上的构成。所述LED17具有未图示的阳极端子以及阴极端子,它们之间流过成为正向偏压的直流电流,由此,LED芯片会发光。安装于基板部的LED芯片的主发光波长设为一种,具体而言,使用发出蓝色单色光的LED芯片。另一方面,在密封LED芯片的树脂材料中分散混合有荧光体,所述荧光体被从LED芯片发出的蓝色光激发而发出规定颜色(例如黄色、绿色、红色等)的光,LED17整体上大体发出白色光。所述LED17是与相对于LED基板18的安装面相邻的侧面设为发光面17a的所谓侧面发光型。LED17的发光面17a在俯视时形成为直线状。所述LED17的高度尺寸小于后述的导光板14的厚度尺寸,具体而言,例如为0.4mm程度。所述LED17的光轴平行于发光面17a的法线方向。此外,此处所说的“光轴”是指从LED17发出的光(配光分布)中的发光强度最高的光的行进方向。
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LED基板18由绝缘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制成,并且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膜状(片状),其板面平行于底座13的底壁部13a等的板面。LED基板18包括:基板主体18a,其沿着导光板14、光学片15以及反射片16的周向延伸而形成为无端圆环状;以及引出部18b,其从基板主体18a部分地沿着径向向外侧引出。形成为无端圆环状的基板主体18a的内径尺寸小于导光板14以及反射片16的外径尺寸,且基板主体18a的外径尺寸是与导光板14以及反射片16的外径尺寸同等的程度,并且基板主体18a以重叠于导光板14的外周端部的背面侧的方式配置。基板主体18a通过LED基板固定胶带21固接于重叠到其背面侧的底座13的底壁部13a。LED基板固定胶带21是将基材的两面作为粘合面的双面胶带。基板主体18a上图案化有用于对所安装的各LED17供电的配线部(供电配线部、供电部)18c。此外,关于配线部18c的具体图案在后面详细说明。另外,此处所说的“径向”是指与形成为圆形状或者圆环状的构件(导光板14或者LED基板18等)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会变化的方向,而“周向”是指与该中心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化的方向。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在LED基板18的基板主体18a的正背面两板面中的正面侧的板面安装有多个LED17,各LED17的各端子被焊接,由此实现了机械连接以及电连接。LED17是以在基板主体18a上沿着其周向按圆环状(环状且曲线状)排列多个并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的。此外,关于LED17的详细排列等会在后面重新说明。引出部18b与基板主体18a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规定的LED17之间的部分相连,设为从该相连的部分沿着径向笔直朝向外侧延伸的形态。引出部18b设有连接于基板主体18a的配线部18c的引出配线部18d。引出配线部18d沿着引出部18b的延伸方向直线延伸,并且其前端部上以露出的方式设置有供电端子部18d1、18d2(参考图6)。如图6所示,该引出配线部18d1、18d2包含两个阳极侧供电端子部18d1和两个阴极侧供电端子部18d2,引出配线部18d含有:与两个阳极侧供电端子部18d1共同连接的一个引出配线部18d;以及与两个阳极侧供电端子部18d2独立连接的两个引出配线部18d。所述引出部18b穿过底座13的底壁部13a上部分地形成的开口部(未图示),引出到背光装置12的外部。穿过所述开口部的引出部18b是,上述端子部连接于配置在底座13的背面侧的未图示的LED驱动电路基板的供电连接器。
如图1至图4所示,导光板14由合成树脂(例如,PMMA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PC))制成,并且与底座13的底壁部13a同样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其外径尺寸与底座13的底壁部13a相比小一圈。即,可以说导光板14具有与在LED基板18上排成圆环状的LED17的排列相仿的外形。导光板14以其周围被侧壁部13b包围的方式收纳于底座13,并且配置于液晶面板11以及光学片15正下位置。导光板14的外周端面被划分为与LED17形成为相对状的LED对向部(光源对向部)以及与LED17不相对的LED非相对部(光源非对向部),其中,LED对向部构成来自LED17的光直接入射的入光面14a。如图5所示,入光面14a平行于LED17的发光面17a,在俯视时形成为直线状。即,入光面14a是通过将导光板14的外周边缘部在周向上部分地以直线状切掉而形成的。由此,导光板14的外周面整体上并非为正圆形状,而是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直线状的弦的形态。为了在导光板14的外周边缘部形成入光面14a而设置的切口14e是以形成为相对状的LED17的一部分进入其中的方式配置的。即,LED17以与假设导光板的外周面为正圆形状的情况下的假想线(图5中以双点划线表示)交叉的形态,换句话说,以在径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此外,切口14e的形成范围是被上述假想线和入光面14a包围的弓形状的区域。而另一方面,LED非相对部是来自LED17的光几乎不会直接入射的非入光面14d。非入光面14d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弧状。此外,这些入光面14a以及非入光面14d在周向上的具体配置等在后面重新说明。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导光板14的厚度尺寸大于上述的LED17的高度尺寸,具体而言,例如为0.6mm程度。但是,要求进一步的薄型化时,导光板14的厚度尺寸也可以是等于或者小于LED17的高度尺寸,此时,适当实施遮光处理(防漏光处理)在获得良好的显示性能方面是优选的。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将LED非相对部作为“非入光面14d”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入射光,例如在从非入光面14d暂时向外侧漏出的光被侧壁部13b反射而折回的情况下,也会有所述折回的光入射到非入光面14d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图2至图4所示,导光板14的正背面一对板面中的朝向正面侧(液晶面板11侧)的板面设为朝向液晶面板11出射光的出光面14b。导光板14不会从出光面14b的整个区域均有效地出射光,其中,形成为圆形状的中心侧部分设为有效出射光的有效出光区域AA,而包围有效出光区域AA且形成为圆环状的外周侧部分设为非有效出光区域NAA。另外,图2中,有效出光区域AA的外形以单点划线图示,该单点划线的外侧的部分设为非有效出光区域NAA。而另一方面,导光板14的朝向背面侧(反射片16侧、底壁部13a侧)板面设为与出光面14b相反的一侧的相反板面(反射片侧板面)14c。根据这样的结构,LED17和导光板14的排列方向、与光学片15(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4的排列方向相互正交。并且,导光板14具有以下功能,即,将自各LED17发出的光从各入光面14a导入,并且使所述光在内部传播且朝向光学片15侧(正面侧、光出射侧)上升,从作为正面侧的板面的出光面14b出射。所述导光板14的相反板面14c上形成有光反射图案(未图示),所述光反射图案由光反射部构成,所述光反射部用于使导光板14内的光朝向出光面14b反射,以促进从出光面14b的出射。构成所述光反射图案的光反射部由多个光反射点构成,其分布密度对应于与入光面14a(LED17)之间的距离而变化。具体而言,构成光反射部的光反射点的分布密度在导光板14的径向上具有越远离入光面14a越高,越靠近入光面14a越低的倾向,在导光板14的中心位置为最高,并且在导光板14的外周端位置为最低。而另一方面,光反射点的分布密度在导光板14的周向上是,在导光板14中的非入光面14d的中央位置(相邻的入光面14a的中间位置)为最高,在入光面14a的中央位置(相邻的非入射面14d的中间位置、在LED17的发光面17a的垂直线上)为最低。通过这样将光反射图案的光学设计最优化,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出射的光的亮度均匀性良好。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光学片15与导光板14同样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其外径尺寸稍大于导光板14。光学片15搭载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的正面侧,且夹设于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4之间配置,由此,透射自导光板14出射的光,并且对所述透射光赋予规定的光学作用,且使其朝向液晶面板11出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片15由一片扩散片15a、两片透镜片15b、15c(第一透镜片15b以及第二透镜片15c)共三片构成。其中,扩散片15a是在由几乎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基材中分散调配有用于使光扩散的多个扩散粒子的结构。扩散片15a重叠于导光板14的正上方,配置为在光学片15中最接近导光板14。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两片透镜片15b、15c是在由几乎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基材的一个板面上设置多个单位透镜而成的。两片透镜片15b、15c中,重叠于扩散片15a的正上方的透镜片设为第一透镜片15b,重叠于第一透镜片15b的正上方且配置为最接近液晶面板11的透镜片设为第二透镜片15c。第一透镜片15b是将沿着与该板面平行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单位透镜,以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多个的方式配置而成的,在作为单位透镜的排列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对出射光选择地赋予聚光作用(各向异性聚光作用)。第二透镜片15c是将沿着与该板面平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单位透镜,以沿着与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的方式配置而成的,在作为单位透镜的排列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对出射光选择地赋予聚光作用。这样,第一透镜15b和第二透镜片15c是,彼此的单位透镜的延伸方向以及排列方向分别正交的关系。另外,在第二透镜片15c的外周端部固接有面板固定胶带19的背面侧的面。此外,各图所示的X轴方向与第一透镜片15b的单位透镜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一致,而Y轴方向与第二透镜片15c的单位透镜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一致,尤其是图1中,将各透镜片15b、15c的各单位透镜以平行于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的条纹状的纹来图示。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反射片16以覆盖导光板14中的背面侧即与出光面14b相反一侧的反射板面14c的方式配置。所述反射片16的表面由光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合成树脂制的片材构成,因此可以使在导光板14的内部传播且从相反板面14c出射的光有效地朝向正面侧(出光面14b)上升。反射片16与导光板14及光学片15同样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其外径尺寸与导光板14为大致相同程度。反射片16以夹设于导光板14和底座13的底壁部13a之间的方式配置。
在此,说明LED基板18中LED17的详细排列以及对应于其排列的导光板14的结构。如图2所示,LED17在LED基板18的基板主体18a中在其周向上接近的位置排列两个而构成一个LED群(光源群)17G,并且所述LED群17G在LED基板18中以在其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至少比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之间的间隔宽的间隔)的位置间断地排列多个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LED群17G在基板主体18a中以在其周向上隔开几乎同等的间隔排列多个的方式配置,周向上相邻的LED群17G彼此形成的中心角,更详细而言,构成相邻的LED群17G中的每一个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之间的中间位置彼此形成的中心角是,在LED群17G的数量设为“n”时,形成为“360/n”。具体而言,LED群17G的具体划分数量设为七个,即,设为三个以上的奇数,周向上相邻的LED群17G彼此形成的中心角的具体数值设为约51.43度。因此,将构成各个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的之间的中间位置和导光板14的中心C相连的线段并非是夹着导光板14的中心C形成一条直线状,而是形成所有线段交叉于导光板14的中心C的关系。LED17以发光面17a与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的导光板14的外周面的切线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且其光轴重叠于导光板14的中心C,所有的LED17的光轴交叉于导光板14的中心C。LED17以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比周向上相邻的LED群17G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构成周向上相邻的LED群17G的LED17中的位于端部且最接近的LED17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窄的方式配置。另外,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的周向上的间隔小于各LED17的宽度尺寸(发光面17a的长度尺寸)。此外,图5中,LED17的光的出射角度范围以单点划线图示。
另一方面,导光板14的外周面中的在其周向上与所述LED群17G匹配的位置上,设有与LED群17G相同数量的形成为直线状的入光面14a。即,入光面14a以在导光板14的外周面的周向上隔开几乎同等的间隔排列有七个的方式配置,周向上相邻的入光面14a彼此形成的中心角形成为约51.43度。来自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的光所入射的两个入光面14a相互连接而被一体化,作为整体具有横跨两个LED17的延伸长度。自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发出的光均入射到相互连接的两个入光面14a。为了形成这样的入光面14a,切口14e的形成范围为横跨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的大小,形成为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的各一部分一并进入切口14e的方式。该切口14e设于导光板14中作为外周侧部分的非有效出光区域NAA,未形成于有效出光区域AA。此外,导光板14的外周面中,未形成入光面14a的部分全部形成为圆弧状的非入光面14d。
基于如上所述的LED17的排列,导光板14如下被划分成多个扇形区域SA。即,如图2所示,导光板14由经过其中心C的划分线SL划分成与LED群17G相同数量的扇形区域SA,该划分线SL全部交叉于导光板14的中心C。具体而言,对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进行划分的划分线SL与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中的在周向上接近于上述划分线SL的一侧(位于端部)的LED17之间的中间位置一致。因此,周向上夹着划分线SL而相邻的LED17形成为相对于该划分线SL线对称的配置(与划分线SL之间的距离同等的配置)。这样,导光板14的各扇形区域SA与LED基板18的各LED群17G在周向上的配置独立对应,形成为构成各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分别属于各扇形区域SA的关系。另外,各扇形区域SA的周向上的中央位置与构成LED群17G的两端的两个LED17之间的中间位置一致(参照图5)。导光板14的各扇形区域SA的中心角相互同等,扇形区域SA的划分数量设为“n”时,中心角形成为“360/n”。具体而言,扇形区域SA的中心角设为约51.43度,即,周向上相邻的LED群17G彼此所形成的中心角是相同的。并且,扇形区域SA的划分数量设为七个,即,设为三个以上的奇数,由此,形成为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均交叉于导光板14的中心C的关系。根据这样的结构,若来自构成属于各扇形区域SA的各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的光入射到各扇形区域SA,则这些光会超越导光板14的中心C而提供到各划分线SL附近,即,提供到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境界附近。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境界附近,内部存在的光量往往不足,因此,通过上述,能够缓和导光板14的板面内可能发生的光量的不均匀。
并且,如图6所示,LED基板18包括与构成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17G的LED17相同数量的配线部18c,即包括两个配线部18c。即,该LED基板18设有两个***的供电***。详细而言,配线部18c含有连接于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的其中一个LED17的第一配线部(第一供电配线部、第一供电部)18cA、和连接于另一个LED17的第二配线部(第二供电配线部、第二供电部)18cB。连接于第一配线部18cA的一个LED17设为第一LED17A,而连接于第二配线部1 8cB的另一个LED17设为第二LED17B。此外,以下区别配线部18c以及LED17时,第一配线部以及第一LED的附图标记上附上添加字母A,第二配线部以及第二LED的附图标记上附上添加字母B,不进行区别而总称时,附图标记上不附上添加字母。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配线部18cA在LED基板18的基板主体18a上以经过各LED17内周侧的方式延伸,几乎绕基板主体18a一周,而第二配线部18cB以经过各LED17外周侧的方式延伸,几乎绕基板主体18a一周,两者的两端部均配置于引出部18b。经过LED17内周侧的第一配线部18cA连接于构成各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中的在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跟前侧的各LED17的各端子。即,连接于第一配线部18cA的第一LED17A在构成各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中,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跟前侧,它们之间的中心角全部同等,形成为约51.43度程度。而另一方面,经过LED17的外周侧的第二配线部18cB连接于构成各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中的在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远侧的各LED17的各端子。即,连接于第二配线部18cB的第二LED17B在构成各LED群17G的各两个LED17中,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远侧,它们之间的中心角全部同等,形成为约51.43度程度,即,也等于第一LED17A之间的中心角。因此,可以说是,在该LED基板18上,第一LED17A和第二LED17B以在周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安装。并且,如图6以及图7所示,第一配线部18cA以及第二配线部18cB各自的一个端部共同连接于引出配线部18d中的与阳极侧供电端子部18d1相连的引出配线部,而各自的另一个端部独立连接于引出配线部18d中的与阴极侧供电端子部18d2相连的引出配线部。因此,各第一LED17A由第一配线部18cA进行直流驱动,而各第二LED17B由第二配线部18cB进行直流驱动。
根据这样的构成,构成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17G的第一LED17A和第二LED17B分别由第一配线部18cA和第二配线部18cB独立供电,由此,万一,例如,构成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17G的两个LED17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或者两个配线部18c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断线等而导致构成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17G的两个LED17中的任意一个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LED17也能通过其他配线部18c维持供电。即,出现不可点亮的LED17时,与该不可点亮的LED17共同构成相同的LED群17G的剩下的LED17被维持供电处于可点亮的状态,由此能避免构成同一LED群17G的所有LED17均不可点亮的事态,并且能通过该可点亮的LED17维持向LED群17G所属于的扇形区域SA提供光。因此,即使在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中出现不可点亮的LED17,也不易发生随之造成的局部的暗部。而且,周向上相邻的第一LED17A之间的中心角相等,并且周向上相邻的第二LED17B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由此,万一,即便第一配线部18cA和第二配线部18cB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断线,而连接于该断线的配线部18c的各LED17全部不可点亮的情况下,连接于剩下的配线部18c的可点亮的各LED17也会以等角间隔配置。因此,来自可点亮的各LED17的光在导光板14的周向上以等间隔入射,并且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出射的光在该板面内不易发生亮度不均匀。
本实施方式为如上所述的构造,接着说明其作用。接通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时,从未图示的控制基板输出的与显示相关的各种信号通过柔性基板20传送至液晶面板11,由此,控制液晶面板11的驱动,并且通过未图示的LED驱动电路基板控制LED基板18的LED17的驱动。从以沿着导光板14的周向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配置成包围导光板14的各LED17发出的光,如图2至图4所示,入射到导光板14的各入光面14a,在导光板14内传播之后从出光面14b出射。从出光面14b出射的光透射过各光学片15时,分别被赋予规定的光学作用,然后照射于液晶面板11,从而利用于图像的显示。
详细而言,如图2、图6以及图7所示,LED基板18的LED17所包含的各第一LED17A由所连接的第一配线部18cA供电并进行串联驱动,而各第二LED17B由所连接的第二配线部18cB供电并进行串联驱动。因此,构成各LED群17G的第一LED17A以及第二LED17B分别被点亮,由此,其发出的光入射到共同的入光面14a,从而向该LED群17G所属于的扇形区域SA提供光。该入光面14a平行于各LED17的发光面17a,因此,从LED17入射到入光面14a的光的入射效率良好。另外,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之间的中间位置与扇形区域SA的周向上的中央位置一致,由此,来自各LED17的光从扇形区域SA的周向上的中央侧朝向两端侧良好地扩散并传播。因此,导光板14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SA中容易均等化,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在此,例如,可能发生连接于第一配线部18cA的各第一LED17A中的任意一个发生短路等而导致单独不可点亮、或者第一配线部18cA中途断线而导致第一LED17A全部不可点亮的事态。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图6以及图7所示,连接于第二配线部1 8cB的各第二LED17B也会继续被供电而处于点亮状态,由此,各扇形区域SA中至少会被提供自第二LED17B发出的光。与上述相反,例如,即便发生了连接于第二配线部18cB的各第二LED17B中的任意一个发生短路等而导致单独不可点亮、或者第二配线部1 8cB中途断线而导致第二LED17B全部不可点亮的事态的情况下,连接于第一配线部18cA的各第一LED17A也会继续被供电而处于点亮状态,由此,各扇形区域SA中至少会被提供自第一LED17A发出的光。因此,能够避免中断向各扇形区域SA提供光,由此,导光板14的板面内部不易发生局部的暗部,从而能缓和背光装置12的出射光可能发生的亮度不均匀。此外,除了配线部18c的断线之外,例如,也可能会发生因一个LED17的故障,导致连接于与该故障的LED17连接的配线部18c的其他LED17全部不可点亮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下,也会与上述情况同样。
并且,如图2所示,各扇形区域SA的中心角相等,由此,各扇形区域SA中出光量容易均等化,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并且,构成分别属于各扇形区域SA的LED群17G的LED17的数量全部相同(两个),由此,通过各配线部18c向各LED17提供的电量均等化,由此,导光板14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SA中容易均等化,从而可以简化供电所涉及的构成(电源电路等)。进一步,各扇形区域SA中连接于相同配线部18c的LED17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由此,即便任意一个配线部18c断线的情况下,连接于剩下的配线部18c的可点亮的各LED17也会以等角间隔配置。因此,来自可点亮的各LED17的光在周向上等间隔入射到导光板14,并且来自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的出射光,在导光板14的板面内不易发生亮度不均匀。并且,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之间的间隔比在周向上分别属于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各两个LED17中的接近于划分线SL的一侧的LED17之间的间隔窄,由此,即便构成LED群17G的两个LED17中的任意一个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可点亮的LED17也会配置于不可点亮的LED17的附近。由此,剩下的可点亮的LED17可以以代替不可点亮的LED17的方式发挥近似的光学性能,由此,该扇形区域SA中不易发生局部的暗部。
如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背光装置(照明装置)12包括:导光板14,其外形实质上为圆形,由经过其中心C的划分线SL划分成多个扇形区域SA,划分线SL全部交叉于中心C;多个LED(光源)17,其以包围导光板14的方式沿着导光板14的周向排列,是以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方式各排列多个,并且以周向上分别属于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LED17中的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LED17彼此的中间位置与划分线SL一致的方式配置而成的;多个配线部(供电部)18c,其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的数量,并且向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中的每一个LED17供电。
这样,外形实质上为圆形的导光板14在被来自沿着其周向排列的多个LED17的光入射时,导引所入射的光之后使其出射。多个扇形区域SA中,相邻的扇形区域SA之间由划分线SL划分,该划分线SL配置在属于相互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中的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LED17彼此的中间位置,并且形成为该划分线SL全部交叉于导光板14的中心C的关系,由此,若来自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的光入射到各扇形区域SA,则这些光会超越导光板14的中心C而被提供到各划分线SL附近,即被提供到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境界附近。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境界附近,内部存在的光量往往不足,因此,根据上述,能够缓和导光板14的板面内可能发生的光量的不均匀。
并且,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分别由多个配线部18c供电,该多个配线部18c的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的数量,由此,万一,例如,构成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17G的多个LED17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或者多个配线部18c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断线等而导致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中的任意一个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LED17也能通过其他配线部18c维持供电。因此,不易发生因出现不可点亮的LED17而随之造成的局部的暗部。
另外,导光板14构成为,多个扇形区域SA的中心角相等,并且扇形区域SA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奇数。这样,与假设多个扇形区域的中心角不同的构成相比,导光板14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SA中容易均等化,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另外,在多个LED17中,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中的每一个扇形区域的LED17的数量相同。这样,向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提供的电量均等化,由此,导光板14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SA中容易均等化。因此,可以简化配线部18c的构成。
另外,多个LED17以在多个扇形区域SA中连接于同一配线部18c的LED17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的方式配置。万一,多个配线部18c中任意一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会有连接于该断线的配线部18c的LED17全部不可点亮的可能性。即便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LED17以在多个扇形区域SA中连接于相同的配线部18c的LED17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的方式配置,因此,剩下的可点亮的LED17也会以等角间隔配置。因此,连接于断线的配线部18c的LED17全部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可点亮的LED从其他配线部18c被供电,由此,自导光板14出射的光在导光板14的板面内部不易发生亮度不均匀。
另外,多个LED17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之间的间隔比分别属于相互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中的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LED17之间的间隔窄的方式配置。这样,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中的任意一个不可点亮的情况下,剩下的可点亮的LED17会配置为,与属于其旁边的扇形区域SA且在周向上位于端部的LED17相比,接近于不可点亮的LED17。因此,剩下的可点亮的LED17可以以代替不可点亮的LED17的方式发挥近似的光学性能,由此,更难发生因出现不可点亮的LED17而随之造成的局部的暗部。
另外,多个LED17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所包含的在周向上位于两端的LED17之间的中央位置与扇形区域SA的周向上的中央位置一致的方式配置。这样,若从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14内,则会从扇形区域SA的周向上的中央侧朝向两端侧良好地扩散并传播。因此,导光板14的出光量在各扇形区域SA中容易均等化,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另外,在导光板1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多个扇形区域SA中的每一个扇形区域SA设有多个入光面14a,入光面14a平行于LED17的发光面17a,并且来自LED17的光入射到入光面14a。这样,通过将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a形成为平行于LED17的发光面17a的形态,从LED17入射到入光面14a的光的入射效率良好。
另外,在导光板14上设有具有入光面14a的切口14e,切口14e是通过将导光板14的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切掉而设置的,多个LED17以至少其一部分进入切口14e内的方式配置。这样,与假设使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向外侧突出,该突出部分具有入光面14a的形态的情况相比,通过以多个LED17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切口14e内部的方式配置,可以实现该背光装置12的窄边框化。
另外,在导光板14上设有与多个扇形区域SA相同数量的切口14e,切口14e是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的至少各一部分一并进入其中并且多个具有入光面14a的方式设置的。这样,与假设按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7中的每一个设有多个切口14e的情况相比,导光板14的外形不易复杂化。另外,各一部分一并进入切口14e的多个LED17所发出的光入射到切口14e所具有的多个入光面14a而在导光板14内传播。
另外,导光板14的中心侧部分设为有效出射光的有效出光区域AA,而外周侧部分设为包围有效出光区域AA且设有切口14e的非有效出光区域NAA。这样,导光板14构成为,其中的包围有效出光区域AA的非有效出光区域NAA设有切口14e,有效出射光的有效出光区域AA未设有切口14e,由此,来自有效出光区域AA的出射光不易受到切口14e带来的影响,更适合于实现亮度不均匀的缓和。
另外,包括LED基板(光源基板)18,在LED基板18上安装有多个LED17,并且设有多个配线部(供电配线部)18c,多个配线部18c与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各多个LED17中的每一个LED17连接而构成多个供电部。这样,与假设配线部设为与LED基板18不同的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适合于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包括上述记载的背光装置12、和利用来自背光装置12的光进行显示的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根据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10,将光提供给液晶面板11的背光装置12不易发生亮度不均匀,由此,能够实现显示质量优异的显示。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基于图8或者图9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更LED117的配置以及导光板114的切口114e的形状的构成。另外,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LED群117G的两个LED117为,如图8所示,相互发光面117a倾斜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构成LED群117G的两个LED117为,相互的发光面1117a彼此形成为大于180度的角度,即,形成为优角的构成。其中第一LED117A为,如图9所示,发光面117a指向在顺时针方向(周向上与旁边的第二LED117B侧相反的一侧)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侧,与同划分线SL交叉光轴的关系。而另一方面,第二LED11B为,发光面117a指向在逆时针方向(周向上与旁边的第一LED117A侧相反的一侧)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侧,与同划分线SL交叉光轴的关系。因此,若从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117G的各LED117的发光面117a发出的光入射入光面114a时,则朝向属于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LED群117G之间的部分更多行进,同部分不易发生暗部。即,涉及LED群117G所发出的光的出射角度范围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形成为广视角化,由此,被入射到导光板114内部的光,以在扇形区域SA中周向上更加扩散的方式并传播,从而适合于抑制亮度不均匀。此外,图9中,LED117的光的出射角度范围以单点划线来图示。
导光板114的外周侧部分上所形成的切口114e为,如图9所示,在俯视时形成为V字型的结构,其中央位置为切口深度最深。该切口114e的形成范围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相比周向上变窄,径向上变宽(变深)。并且,构成LED群117G的两个LED117以其一部分进入切口114e的方式配置,进入于切口114e的部分的范围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相比变宽。因此,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窄边框化。通过该切口114e,在导光板114的外周面上形成相互交叉的两个入光面114a,这些两个入光面114a形成为对称形状。两个入光面114a形成为小于180度角度,即,形成为劣角,将其角度加到构成LED群117G的两个LED117的发光面117a彼此所形成的角度而形成为360度,即形成为周角。因此,两个入光面114a由平行于第一LED117A的发光面117a的结构(第一入光面114aA)、和平行于第二LED117B的发光面117a的结构(第二入光面114aB)构成。第一入光面114aA平行于第一LED117A的发光面117a,假设导光板14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于第一LED117A的发光面117a。第二入光面114aB平行于第二LED117B的发光面117a,假设导光板14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于第二LED117B的发光面117a。因此,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的导光板114可以抑制在周向上的位置偏移。
如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LED117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包含相对其他LED117,发光面117a倾斜的LED117的方式配置。这样,若来自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的光入射导光板114内部时,则该入射的光在扇形区域SA中周向上更加扩散的方式并传播。因此,适合于抑制亮度不均匀。
另外,多个LED117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中周向上配置于一侧的LED117的发光面117a指向周向上的一侧,而另一方面,周向上配置于另一侧的LED117的发光面117a指向周向上的另一侧,导光板114上设有与多个扇形区域SA相同数量的切口114e,所述切口114e通过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切掉而设置的,该切口114e平行于分别属于多个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的发光面117a,并且具有来自多个LED117的光分别入射的多个入光面114a,进一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的至少一部分一并进入该切口114e。这样,例如,如要转动导光板114时,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的中周向上一侧和另一侧上分别配置的各LED117的发光面117a抵接于切口114e的各入光面114a,由此,可以抑制导光板114的周向上位置偏移。另外,以属于扇形区域SA的多个LED117的至少一部分一并进入切口114e内部的方式配置,可以实现该背光装置112的窄边框化,并且导光板114的外形不易复杂化。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基于图10至图12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LED群217G的数量以及构成LED群217G的LED217的数量。另外,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LED群217G为,如图10所示,其数量设为五个(三个以上奇数),每一个由三个LED217构成。详细而言,五个LED群217G在导光板214的周向上以几乎同等间隔隔开而排列,周向上相邻的LED群217G彼此形成的中心角形成为约72度。因此,连接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所包含的位于端部的两个LED217之间的中间位置(位于中央的LED217的中央位置),和导光板214的中心C的线段并非是夹着导光板214的中心C形成一条直线状,而是导光板214的中心C全部交叉的关系。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为,在周向上相邻的LED之间的间隔,比周向上相邻的LED群217G之间的周向上间隔窄的结构。
与如上所述的LED群217G的配置对应的导光板214被划分如下。即,如图10所示,导光板214通过经过其中心C的划分线SL,被划分为与LED群217G相同数量,即,被划分为五个扇形区域SA,该划分线SL全部交叉导光板214的中心C。具体而言,划分周向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与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周向上接近于上述划分线SL的一侧(位于端部)的LED217之间中间位置一致。形成为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分别属于各扇形区域SA的关系。另外,各扇形区域SA的周向***位置,与构成LED群217G的位于两端的两个LED217之间中间位置(位于中央的LED217的中央位置)(参照图11)一致。扇形区域SA的中心角设为约72度,即,周向上相邻的LED群217G彼此形成的中心角相同。并且,扇形区域SA的具体划分数量设为五个,即,设为三个以上的奇数,由此,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全部交叉于导光板214的中心C的关系。来自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的光入射三个入光面214a相互连接为一体化,作为整体具有横跨三个LED217而延伸的长度。相互连接的三个入光面214a形成为自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发出的光共同入射。为了形成这样的入光面214a,切口214e的形成范围形成为横跨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的大小,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的一部分一并进入切口214e的方式而设置。此外,图11中,LED217的光的出射角度范围以单点划线来图示。
并且,如图10以及图12所示,LED基板218上包括与属于扇形区域SA的构成LED群217G的LED217相同数量的配线部218c,即,包括三个。即,该LED基板218设有三个***的供电***。详细而言,配线部218c含有,构成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与位于其中一个端部(图10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端部)的LED217连接的第一配线部218cA、与位于另一个端部(图10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端部)的LED217连接的第二配线部218cB、和与位于中央位置的LED217连接的第三配线部(第三供电配线部、第三供电部)218cC。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18cA的位于一个端部的LED217设为第一LED217A,连接于第二配线部218cB的位于另一个端部的LED217设为第二LED217B,连接于第三配线部218cC的位于中央的LED217设为第三LED217C。此外,以下区分配线部218c以及LED217时,第一配线部以及第一LED的附图标记上附上添加字母A,第二配线部以及第二LED的附图标记上附上添加字母B,第三配线部以及第三LED的附图标记上附上添加字母C,不进行区别而总称时,附图标记上不附上添加字母。
具体而言,第一配线部218cA、第二配线部218cB、第三配线部218cC在LED基板218的基板主体218a上以经过各LED217内周侧的方式而延伸,几乎一圈包围基板主体218a,其中分别连接第一LED217A、第二LED217B以及第三LED217C。第一配线部218cA连接于在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跟前侧的各LED217(第一LED217A)的各端子。即,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18cA的第一LED217A在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跟前侧,这些之间的中心角全部同等,形成为约72度程度。而另一方面,第二配线部218cB连接于在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里侧的各LED217(第二LED217B)的各端子。即,连接于第二配线部218cB的第二LED217B在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逆时针方向上配置于里侧,这些之间的中心角全部同等,形成为约72度程度,即,同等于第一LED217A之间的中心角。进一步,第三配线部218cC连接于在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配置于周向上的中央的各LED217(第三LED217C)的各端子。即,连接于第三配线部218cC的第三LED217C在构成各LED群217G的三个LED217中,配置于周向上的中央,这些之间的中心角全部同等,形成为约72度程度,即,同等于第一LED217A之间的中心角以及第二LED217B之间的中心角。因此,可以说是,在该LED基板218上,第一LED17A、第二LED17B以及第三LED217C在周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而安装。并且,如图12所示,第一配线部218cA、第二配线部218cB以及第三配线部218cC的各自的一个的端部共同连接于,引出配线部218d中阳极侧供电端子部218d1,而另一方面,各自的另一个的端部独立连接于,引出配线部218d中阴极侧供电端子部218d2。因此,各第一LED217A通过第一配线部218cA直流驱动,各第二LED217B通过第二配线部218cB直流驱动,各第三LED217C通过第三配线部218cC直流驱动。
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即便发生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18cA的各第一LED217A的任意一个发生短路等导致单独不可点亮、或者第一配线部218cA中途断线导致第一LED217A全部不可点亮的事态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连接于第二配线部218cB的各第二LED217B以及连接于第三配线部218cC的各第三LED217C继续被供电处于亮度状态,由此各扇形区域SA中至少提供自第二LED217B以及第三LED217C发出的光。另一方面,例如,即便发生连接于第二配线部218cB的各第二LED217B的任意一个发生短路等导致单独不可点亮、或者第二配线部218cB中途断线导致第二LED217B全部不可点亮的事态的情况下,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18cA的各第一LED217A以及连接于第三配线部218cC的各第三LED217C继续被供电处于亮度状态,由此各扇形区域SA中至少提供自第一LED217A以及第三LED217C发出的光。进一步,例如,即便发生连接于第三配线部218cC的各第三LED217C的任意一个发生短路等导致单独不可点亮、或者第三配线部218cC中途断线导致第二LED217B全部不可点亮的事态的情况下,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18cA的各第一LED217A以及连接于第二配线部218cB的各第二LED217B继续被供电处于亮度状态,由此各扇形区域SA中至少提供自第一LED217A以及第二LED217B发出的光。因此,能够避免向各扇形区域SA的提供光被中断,由此,导光板214的板面内部不易发生局部的暗部,从而缓和背光装置212的出射的光所发生的亮度不均匀。
(第四实施方式)
利用如图13或者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更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LED317的配置以及导光板314的切口314e的形状的构成。另外,与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LED群317G的三个LED317为,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相互发光面317a倾斜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构成LED群317G的三个LED317中,周向上位于中央的第三LED317C的发光面317a平行于导光板314的外周面的接线,而另一方面,周向上位于两端的第一LED317A以及第二LED317B的各自的发光面317a形成为相对于第三LED317C分别大于180度的角度,即,形成为优角的构成。另外,第一LED317A以及第二LED317B的发光面317a彼此也形成优角,该角度大于相对于上述的第三LED317C的发光面317a形成为角度。其中第一LED317A为,发光面317a指向在顺时针方向(周向上与旁边的第二LED317B以及第三LED317C侧相反的一侧)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侧,与同划分线SL交叉光轴的关系。而另一方面,第二LED317B为,发光面317a指向在逆时针方向(周向上与旁边的第一LED317A以及第三LED317C侧相反的一侧)上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划分线SL侧,与同划分线SL交叉光轴的关系。因此,若从属于扇形区域SA的LED群317G的第一LED317A以及第二LED317B的各发光面317a发出的光入射入光面314a时,则朝向属于相邻的扇形区域SA的LED群317G之间的部分更多行进,同部分不易发生暗部。即,涉及LED群317G所发出的光的出射角度范围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形成为广视角化,由此,被入射到导光板314内部的光,以在扇形区域SA中周向上更加扩散的方式并传播,从而适合于抑制亮度不均匀。此外,图14中,LED317的光的出射角度范围以单点划线来图示。
导光板314的外周侧部分上形成的切口314e为,如图14所示,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梯形的结构,其中央位置的切口深度最深。该切口314e的形成范围为,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相比周向上变窄,径向上变宽(变深)。并且,构成LED群317G的三个LED317以其一部分进入切口314e的方式配置,进入于切口314e的部分的范围与第三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相比变宽。因此,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窄边框化。通过该切口314e,在导光板314的外周面上形成相互交叉的三个入光面314a,这些三个入光面314a形成为对称形状。三个入光面314a由平行于第一LED317A的发光面317a的结构(第一入光面314aA)、平行于第二LED317B的发光面317a的结构(第二入光面314aB)、和平行于第三LED317C的发光面317a的结构(第三入光面314aC)构成构成。第一入光面314aA以及第二入光面314aB相对于第三入光面314aC分别形成为小于180度角度,即,形成为劣角,将其角度加到构成LED群317G的第一入光面314aA以及第二入光面314aB的发光面317a和第三入光面314aC的发光面317a所形成的角度而形成为360度,即形成为周角。另外,构成为第一入光面314aA以及第二入光面314aB形成的角度为劣角,该角度,该角度与构成LED群317G的第一LED317A以及第二LED317B的发光面317a彼此形成的角度相加成为360度,即成为周角。第一入光面314aA平行于第一LED317A的发光面317a,假设导光板314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于第一LED317A的发光面317a。第二入光面314aB平行于第二LED317B的发光面317a,假设导光板314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于第二LED317B的发光面317a。第三入光面314aC平行于第三LED317C的发光面317a,假设导光板314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于第三LED317C的发光面317a。因此,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的导光板314可以抑制在周向上的位置偏移。
(第五实施方式)
利用如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述第五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更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光板414的构成的结构。另外,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板414上以其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向径向外侧突出而设有凸部22。该凸部22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由外侧面相互交叉的两个直线状的面构成。并且,凸部22为,其外侧面构成导光板41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且由平行于各LED417的发光面417a的两个入光面414a构成。凸部22所具有的两个入光面414a相互形成为大于180度的角度,即,形成为优角的构成,两个LED417的发光面417a彼此形成为几乎同等的结构。即便这样的构成,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利用如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述第六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更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14的构成的结构。另外,与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板514上以其外周侧部分在周向上部分地向径向外侧突出而设有凸部522。该凸部522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梯形,由外侧面相互交叉的三个直线状的面构成。并且,凸部522为,其外侧面构成导光板51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且由平行于各LED517的发光面517a的三个入光面514a构成。凸部522所具有的三个入光面541a相互形成为大于180度的角度,即,形成为优角的构成,三个LED517的发光面517a彼此形成为几乎同等的结构。即便这样的构成,可以获得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
利用如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述第七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装置612以及导光板614的平面形状的结构。另外,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装置612以及导光板614的平面形状为横长的大致椭圆形。即便这样的构成,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根据上述记载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LED群在扇形区域的周向上配置于中央位置附近的情况,但是,LED群也可以是以在扇形区域的周向上从中央位置偏向任意一侧靠近端部的方式配置。此时,随着LED群的配置的变更,入光面的配置也会变更。
(2)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构成LED群的多个LED在扇形区域的周向上相对于中央对称的配置的情况,但是构成LED群的多个LED也可以是在扇形区域的周向上相对于中央非对称的配置。此时,随着LED群的配置的变更,入光面的配置也会变更。
(3)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LED群的多个LED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小于各LED的宽度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采用构成LED群的多个LED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大于各LED的宽度的构成。即便有这种情况,优选构成LED群的多个LED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比周向上构成相邻的LED群的LED的两个LED中周向上接近于划分线的位于端部的LED之间的间隔窄的设定,但是不限定于此。
(4)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LED群的多个LED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比周向上构成相邻的LED群的LED的两个LED中周向上接近于划分线的位于端部的LED之间的间隔窄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上述间隔彼此相互同等的关系,即,可以采用所以LED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的构成。
(5)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LED的发光面形成为直线状,并且入光面平行于LED的发光面而形成为直线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LED的发光面形成为凹型的圆弧状的构成,随之,入光面平行于LED的发光面而形成为凸型的圆弧状的构成。此时,导光板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无需形成切口直接作为的入光面所利用。此外,也可以是反转上述的凹凸关系,LED的发光面形成为凸型的圆弧状的构成,随之,入光面平行于LED的发光面而形成为凹型的圆弧状的构成。
(6)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LED的发光面平行于入光面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LED的发光面交叉于入光面的构成。具体而言,例如,可以是采用在LED的发光面形成为直线状的状态下,导光板不设置切口,作为外周面的一部分的圆弧状部分直接作为入射面所使用的构成。
(7)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导光板的扇形区域的划分线以及LED群的数量设为五个或者七个的情况,但是,例如,三个、九个、十一个、十三个等三个以上的奇数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这样,可以将各扇形区域的中心角全部几乎相同一致,保持各划分线全部交叉于导光板的中心的关系。
(8)上述的(7)以外,导光板的扇形区域的划分线以及LED群的数量也可以变更为两个以上的偶数。此时,两个以上的偶数的扇形区域中,包含中心角不同的扇形区域,由此,保持各划分线全部交叉于导光板的中心的关系。
(9)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属于各扇形区域的构成各LED群的LED的数量相同(两个或者三个)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属于各扇形区域的构成各LED的LED数量不同。
(10)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属于各扇形区域的构成各LED群的LED的数量设为两个或者三个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构成各LED的LED数量设为四个以上。
(11)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属于各扇形区域的构成各LED群的LED的数量、和配线部的数量同等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采用配线部的数量大于属于各扇形区域的构成各LED群的LED的数量的构成。
(12)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各扇形区域中连接于相同的配线部的LED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各扇形区域连接于相同的配线部的LED之间的中心角不同。
(13)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阳极侧供电端子与阴极侧供电端子导通设置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阳极侧供电端子设为一个而实现共同化。
(14)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多个配线部的一个端部分别共同连接于引出配线部中阳极侧供电端子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将引出配线部设于阳极侧供电端子部的每一个,多个配线部的一个端部分别独立连接于这些引出配线部。
(15)上述的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各LED的发光面彼此形成的角度几乎同等于各入光面彼此形成的角度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这些角度不同设定。
(16)除了上述的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可以适当变更各LED的发光面彼此形成的具体角度、或者入射面彼此形成的具体角度。
(17)上述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第二、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导光板设有具有入射面的凸部的情况,但是,此外,例如,也可以是作为第一、第三、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导光板设有具有入射面的凸部。
(18)上述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背光装置以及导光板的平面形状为横长的大致椭圆形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背光装置以及导光板的平面形状为纵长的大致椭圆形。
(19)上述的第七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椭圆形的液晶面板也可以组合第二至第六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
(20)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也可以适当变更构成背光装置的导光板的厚度、LED的高度等的具体数值。
(21)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TFT的半导体膜的材料示出了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作为其具体材料,例如,优选使用了包括In(铟)、Ga(镓)、Zn(锌)、O(氧)的In-Ga-Zn-O系的半导体(铟镓锌氧化物)。在此,In-Ga-Zn-O系的半导体是In(铟)、Ga(镓)、Zn(锌)的三元系氧化物,In、Ga以及Zn的比例(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含In:Ga:Zn=2:2:1、In:Ga:Zn=1:1:1、In:Ga:Zn=1:1:2等。其中,尤其是优选使用将In、Ga以及Zn以1:1:1比例所包含的In-Ga-Zn-O系的半导体。这样的氧化物半导体(In-Ga-Zn-O系的半导体)也可以是非晶,优选具有包含结晶质部分的结晶性的构成。作为具有结晶性的氧化物半导体,例如,优选c轴大体垂直于层面而取向的结晶质In-Ga-Zn-O系的半导体。这样的氧化物半导体(In-Ga-Zn-O系的半导体)的结晶结构,例如,揭示于特开2012-134475号公报。在本说明书引用特开2012-134475号公报的全部公开内容用于参考。
(22)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TFT的半导体膜由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构成的情况,此外,例如,也可以是多晶硅(作为多晶化的硅(多晶硅)的一种CG硅(ContinuousGrain Silicon:连续晶硅))、或者也可以将非晶硅作为半导体膜的材料所利用。
(23)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LED基板固定于底座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LED基板固定于反射片。
(24)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LED基板以重叠于导光板以及反射片的背面侧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LED基板以重叠于导光板以及反射片的正面侧的方式配置。此时,可以LED基板的背面侧安装LED。
(25)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LED为侧面发光型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顶面发光型的LED。
(26)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LED基板由膜状的基材构成的构成,但是LED基板的基材是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一定的厚度的板状的构成。
(27)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源例示了LED,但是也可以使用有机EL等。
(28)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液晶面板所具有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部设为R、G、B的三色结构,但是也可以着色部设为四色以上。
(29)所述各实施方式以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包括触摸面板、视差屏障面板、玻璃罩等的液晶显示装置。
(30)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以外的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31)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32)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侧配置像素电极,并且CF基板侧配置对向电极的构成,但是也可以使用阵列基板侧一并配置像素电极和对向电极的液晶面板。这样的液晶面板优选为IPS(In-Plane Switching)模式或者FFS(Fringe FieldSwitching)模式。
(33)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使用的情况,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来自背光装置的光而显示图像的MEMS(MicroElectricMechanicalSystem:微电机械***)显示面板。所述MEMS显示面板形成为,显示像素所具备的微小的机械式闸门以多个矩阵状平面配置,独立控制各机械式闸门的开关,由此每一个显示像素调整来自背光装置的光所涉及的透射光量,从而可以显示规定的灰阶的图像。使用这样的MEMS显示面板的情况下,背光装置优选使用将红色、绿色、蓝色的各颜色的光单色发光的LED,可以将该LED的各颜色的光进行时间分割点灯,同步控制MEMS显示面板的各机械式闸门的关闭的时机,显示彩色图像。此外,作为具体的LED包括红色LED芯片、绿色LED芯片以及蓝色LED芯片,优选使用将这些各颜色的LED芯片以时间分可点灯的3in1类型的LED,但是并非限定于此。
符号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12、112、212、612 背光装置(照明装置)
14、114、214、314、414、514、614 导光板
14a、114a、214a、314a、414a、514a 入光面
14e、114e、214e、314e 切口
17、117、217、317、417、517 LED(光源)
17a、117a、317a、417a、517a 发光面
18、218 LED基板(光源基板)
18c、218c 配线部(供电部、供电配线部)
AA 有效出光区域
C 中心
NAA 非有效出光区域
SA 扇形区域
SL 划分线

Claims (14)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其外形实质上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通过经过其中心的划分线划分成多个扇形区域,所述划分线全部交叉于所述中心;
多个光源,其以包围所述导光板的方式沿着所述导光板的周向排列,是以分别属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的方式各排列多个,并且分别属于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扇形区域的光源中的在所述周向上位于端部的光源彼此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划分线一致;以及
多个供电部,其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的数量,并且向分别属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的各多个所述光源中的每一个光源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构成为,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的中心角相等,并且所述扇形区域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奇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光源中,属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中的每一个扇形区域的所述光源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源以在多个所述扇形区域中连接于同一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光源之间的中心角相等的方式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源配置为,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之间的间隔比分别属于相互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扇形区域的各多个所述光源中的在所述周向上位于端部的所述光源之间的间隔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源配置为,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所包含的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两端的所述光源之间的中央位置一致于所述扇形区域的所述周向上的中央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在多个所述扇形区域中的每一个扇形区域设有多个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平行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并且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入射到所述入光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上设有切口,所述切口具有所述入光面,是通过将所述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所述周向上部分地切掉而设置的,
多个所述光源以至少其一部分进入于所述切口内的方式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上设有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相同数量的所述切口,所述切口是以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的至少各一部分一并进入其中并且具有多个所述入光面的方式设置的。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侧部分设为有效出射光的有效出光区域,而所述外周侧部分设为包围所述有效出光区域且设有所述切口的非有效出光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源以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包含相对于其他所述光源而发光面倾斜的所述光源的方式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源以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中的在所述周向上配置于一侧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面指向所述周向上的一侧,而在所述周向上配置于另一侧的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面指向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导光板上设有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相同数量的切口,所述切口是通过将所述导光板的外周侧部分在所述周向上部分地切掉而设置的,所述切口与属于多个所述扇形区域中的每一个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面平行,并且具有来自多个所述光源的光分别入射的多个入光面,而且属于所述扇形区域的多个所述光源的至少各一部分一并进入所述切口。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基板,在所述光源基板上安装有多个所述光源,并且设有多个供电配线部,所述多个供电配线部与分别属于所述多个扇形区域的各多个所述光源中的每一个光源连接而构成多个所述供电部。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所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CN201680009736.2A 2015-02-13 2016-02-05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72093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6289 2015-02-13
JP2015026289 2015-02-13
PCT/JP2016/053469 WO2016129514A1 (ja) 2015-02-13 2016-02-05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9322A true CN107209322A (zh) 2017-09-26

Family

ID=5661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9736.2A Pending CN107209322A (zh) 2015-02-13 2016-02-05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9432B2 (zh)
JP (1) JP6359127B2 (zh)
CN (1) CN107209322A (zh)
WO (1) WO20161295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6640A (zh) * 2016-09-13 2018-03-20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面光源led表贴灯
US10444421B2 (en) * 2016-12-13 2019-10-15 Lumileds Llc LED-based light fixture
JP7135360B2 (ja) * 2018-03-23 2022-09-13 ヤマハ株式会社 発光表示スイッチ及び収音装置
US10801679B2 (en) 2018-10-08 2020-10-13 RAB Lighting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luminaires
US11073251B2 (en) 2019-04-23 2021-07-27 Lumileds Llc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structure for LED light engine
CN114127473A (zh) * 2019-05-15 2022-03-01 豪倍公司 弧形侧光式光导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4223A (ja) * 2002-10-10 2004-04-30 Alps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材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4184947A (ja) * 2002-12-06 2004-07-02 Nippon Koki Kogyo Kk 導光板方式円形発光表示器
CN1782754A (zh) * 2004-12-02 2006-06-07 阿苏拉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照明和形成图形图像双重功能的光学器件
JP2009199971A (ja) * 2008-02-25 2009-09-03 Nippon Seiki Co Ltd 照明装置
CN202065797U (zh) * 2011-04-26 2011-12-07 徐志锋 一种led筒灯
US20120236593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CN104321584A (zh) * 2013-03-12 2015-01-2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7958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Led Folio Corporation Low-clearance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ing
WO2010083341A2 (en) * 2009-01-14 2010-07-22 Abl Ip Holding, Llc Luminaire having floating luminous light source
JP2012084316A (ja) * 2010-10-08 2012-04-2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器具
US8944662B2 (en) * 2012-08-13 2015-02-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ffractive luminaires
US9791612B1 (en) * 2014-04-04 2017-10-17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ighting apparatus
US9302587B2 (en) * 2014-04-25 2016-04-0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Instrument cluster including telltale illumination using a light guide
US9703031B2 (en) * 2014-04-28 2017-07-11 Rambus Delaware Llc Light guide and lighting assembly with array of rotated micro-optical elements
US9715054B2 (en) * 2014-09-24 2017-07-25 Citizen Watch Co., Ltd. Planar light uni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4223A (ja) * 2002-10-10 2004-04-30 Alps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材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4184947A (ja) * 2002-12-06 2004-07-02 Nippon Koki Kogyo Kk 導光板方式円形発光表示器
CN1782754A (zh) * 2004-12-02 2006-06-07 阿苏拉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照明和形成图形图像双重功能的光学器件
JP2009199971A (ja) * 2008-02-25 2009-09-03 Nippon Seiki Co Ltd 照明装置
US20120236593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CN202065797U (zh) * 2011-04-26 2011-12-07 徐志锋 一种led筒灯
CN104321584A (zh) * 2013-03-12 2015-01-2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129514A1 (ja) 2017-11-16
JP6359127B2 (ja) 2018-07-18
US10209432B2 (en) 2019-02-19
US20180045878A1 (en) 2018-02-15
WO2016129514A1 (ja)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322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10001664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4050729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6461173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6143659A1 (ja) 表示装置
US974004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KR10246023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869567B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8027116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0750010B (zh) 显示装置
CN107111187A (zh) 显示装置
US1146744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4208128A1 (ja) 表示装置
US20110157518A1 (en) Light shap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3196690B1 (en) Display device
CN1598663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860277B2 (en) Coupled display device
CN105938269A (zh) 显示装置
KR20130024163A (ko) 기판에 발광소자가 부착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13000366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12943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US1124342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81631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54840A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230262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