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939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939B
CN107208939B CN201580074816.1A CN201580074816A CN107208939B CN 107208939 B CN107208939 B CN 107208939B CN 201580074816 A CN201580074816 A CN 201580074816A CN 107208939 B CN107208939 B CN 107208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oil
gas side
value
hold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48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939A (zh
Inventor
大浦龙太
冈祐辅
南淳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8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5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6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9Refrigerant outlet condenser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1Refrigerant outlet evaporator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03Oil lev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在根据室内机组(40)的必要能力而控制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一拖多式空调装置(10)中,对当前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基准值与为了冷冻机油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不滞留而流动所需的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对应。然后,计算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下限流速的气侧分支管道(72)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将计算出的该滞留量作为计算值,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设定量,则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并且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72)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控制机油回收运转,由此防止发生压缩机润滑不良的情况。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有室外机组和多台室内机组的空调装置,特别涉及对下述空调装置的机油回收运转的控制,该空调装置为: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而决定制冷剂回路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目标值,根据该目标值对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被设置在具有多个房间的大楼等建筑物中的空调装置,下述一拖多式空调装置广为人知,在该空调装置中构成有:通过将室外机组与多台室内机组经由连接管道连接起来,从而进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cycle)的制冷剂回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一拖多式空调装置中,所述连接管道由与室外机组连接的气侧主管道及液侧主管道、以及从气侧主管道及液侧主管道分别分支出来且与各台室内机组连接的气侧分支管道及液侧分支管道构成。
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中,求出室内机组的必要能力后,控制压缩机的工作容量、室内风扇的风量,使得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达到与该必要能力相应的目标温度,由此谋求节能化。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中,在进行节能运转时按照室内机组的必要能力每隔一段规定时间就改变一次目标蒸发温度、目标冷凝温度,并且控制压缩机的工作容量等而使得冷冻循环(refrigeration cycle)维持该目标蒸发温度、目标冷凝温度进行工作。
就所述空调装置而言,当起动制冷剂回路上的压缩机后,用于对压缩机内部的压缩机构、轴承进行润滑而贮存在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会与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内流出,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此时,在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已液化的部分,冷冻机油会在回路内与制冷剂一起流动,不过,在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已气化的部分,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会附着到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的内表面、制冷剂管道的内表面上。此外,如果气态制冷剂的流速快,已附着在传热管、制冷剂管道的内表面上的冷冻机油则被气态制冷剂冲走而在制冷剂回路内流动,返回到压缩机内。不过,如果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慢,冷冻机油则一直附着在传热管、制冷剂管道的内表面上,不返回压缩机内。于是,一般情况下,在这种空调装置中,每隔用计时器设定的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机油回收运转,该机油回收运转通过提高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将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内。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257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达到与必要能力相应的目标温度的空调装置中,如果为了节能化,在进行制冷运转时目标蒸发温度变高了或者在进行制热运转时目标冷凝温度变低了,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则减少。由此,在将容量不同的室内机组连接起来的空调装置中,就有的室内机组而言,与其连接的气侧分支管道内的制冷剂流速会变慢。也就是说,如果进行节能运转,则会有如下情况,即:制冷剂的流速虽然在连接管道的主管道内超过了回收机油所需的流速的下限值,但在部分分支管道内未达到回收机油所需的流速的下限值。
如果气侧分支管道内的制冷剂流速变慢,则如上所述那样,冷冻机油一直附着在传热管、制冷剂管道的内表面上而不返回到压缩机内,该气侧分支管道内的制冷剂的滞留量会增多,因此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的贮存量会减少。其结果是,压缩机会在冷冻机油的贮存量少的状态下运转,这样容易发生压缩机润滑不良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控制制冷剂回路的动作使得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达到与室内机组的必要能力相应的目标温度这样的一拖多式空调装置中,气侧分支管道内的制冷剂的流速有时会比回收机油所需的流速慢,对这种情况,现有的空调装置进行机油回收时没有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控制制冷剂回路的动作使得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达到与室内机组的必要能力相应的目标温度这样的一拖多式空调装置中,通过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控制机油回收运转,从而能够防止发生压缩机润滑不良的情况。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空调装置为前提,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1和运转控制部80,所述制冷剂回路11是将室外机组20与多台室内机组40经由连接管道71、72连接而构成的,所述运转控制部80控制该制冷剂回路11的动作,所述连接管道71、72包括液侧主管道71a及气侧主管道72a、液侧分支管道71b及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述液侧主管道71a及所述气侧主管道72a与室外机组20连接,所述液侧分支管道71b从该液侧主管道71a分支出来并分别与相对应的室内机组40连接,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从该气侧主管道72a分支出来并分别与相对应的室内机组40连接,所述运转控制部80包括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所述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而决定所述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目标值,根据该目标值对所述制冷剂回路11中的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
所述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运转控制部80包括机油回收控制部81,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所述空调装置的运转中计算滞留在所述连接管道71、72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将计算出的该滞留量作为计算值,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量,则进行将所述制冷剂回路11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所述压缩机21内的机油回收运转,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具有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对所述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作为基准值对每台所述室内机组40分别设定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基准值与为了冷冻机油在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不滞留而和制冷剂一起流动所需的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对应,如果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所述下限流速的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则判断冷冻机油滞留在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计算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在上述的结构中,与基准值进行比较时使用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优选使用蒸发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或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但也可以采用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实际的当前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目标值”是在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进行控制时,成为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目标的值;“基准值”是在判断气侧分支管道内的制冷剂的流速是快还是慢时,成为基准的值;“设定值”是用作所述基准值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值;“设定量”是用于判断冷冻机油是否已积存在制冷剂管道内且需要收回油的值。上述各个用语在本说明书的全文中具有如上所述的意思。
在该第一方面中,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而决定所述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目标值,在进行根据该目标值对所述制冷剂回路11中的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的节能运转时,对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对每台室内机组40分别设定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基准值与为了冷冻机油在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不滞留而和制冷剂一起流动所需的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对应。如果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下限流速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则判断冷冻机油滞留在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计算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将计算出的该滞留量作为计算值。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量,则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制冷剂回路11内的冷冻机油被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包括基准值存储部83,气侧分支管道72b的所述下限流速的基准值被存储在所述基准值存储部83内,其中,所述基准值与能够对每台所述室内机组40分别进行设定的一个或多个风量级别相对应,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分别对每台所述室内机组40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和风量级别相对应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后,判断是否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所述下限流速慢的气侧分支管道72b,然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
在该第二方面中,通过对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冷冻机油是否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根据其结果计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其中,所述基准值与能够对该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连接的室内机组40进行设定的一个或多个风量级别相对应。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制冷运转时,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蒸发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高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保持制冷循环(coolingcycle)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在该第三方面中,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蒸发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高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在保持制冷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如果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则提高制冷剂的流速,就使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经由气侧主管道72a流向室外机组20,被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制热运转时,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机油回收控制部81将制热循环(heatingcycle)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在该第四方面中,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如果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了机油回收运转,则提高制冷剂的流速,就使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经由气侧主管道72a流向室外机组20,被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制热运转时,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在该第五方面中,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如果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则提高制冷剂的流速,就使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从室内机组40经由液侧主管道71a流动,从与制冷循环时相反的方向被回收到压缩机21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能够做到:在进行节能运转时,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控制机油回收运转,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压缩机21因机油不足而润滑不良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通过对气侧分支管道72b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冷冻机油是否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根据其结果计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其中,所述基准值与能够对该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连接的室内机组40进行设定的一个或多个风量级别相对应。因此,能够提高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进行的对机油回收运转的控制的精度,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发生压缩机21润滑不良的情况。其理由是,在室内机组40的容量相等的情况下,就根据回收机油的流速下限值而决定的蒸发温度而言,风量级别越高该蒸发温度就越高;就冷凝温度而言,风量级别越高该冷凝温度就越低,因此,如果设定与风量级别相对应的基准值后与当前值进行比较,则与不管风量级别高低对每台室内机组40都设定如平均值那样的基准值后与当前值进行比较时相比,判断的精度会提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蒸发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高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在保持制冷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因此,与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同样,能够可靠地将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3是示出基准值(每台室内机组的蒸发温度)之一例的表,该基准值用于计算在进行制冷运转时的气侧连接管道的机油滞留量。
图4是示出基准值(每台室内机组的冷凝温度)之一例的表,该基准值用于计算在进行制热运转时的气侧连接管道的机油滞留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空调装置的构造>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图。空调装置10是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的运转,对大楼等的室内进行制冷、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0主要包括:一台作为热源单元的室外机组20;与该室外机组20并联的多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台)作为利用单元的室内机组40;以及作为将室外机组20与室内机组40连接起来的连接管道的液侧连接管道71及气侧连接管道72。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1是通过室外机组20与室内机组40经由液侧连接管道71及气侧连接管道72被连接起来而构成的。
所述连接管道71、72包括液侧主管道71a及气侧主管道72a、液侧分支管道71b及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述液侧主管道71a及所述气侧主管道72a与室外机组20连接,所述液侧分支管道71b从该液侧主管道71a分支出来并分别与相对应的室内机组40连接,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从该气侧主管道72a分支出来并分别与相对应的室内机组40连接。
<室内机组>
室内机组40是以埋入或悬挂在大楼等的室内的天花板等方式,或者以挂在室内的壁面的挂壁等方式设置的。室内机组40经由液侧连接管道71及气侧连接管道72与室外机组20连接,并且构成制冷剂回路11的一部分。
室内机组40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1的一部分的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a。该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a具有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内膨胀阀41和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室内膨胀阀41作为膨胀机构设置在各台室内机组40内,但并不限于此,所述膨胀机构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组20内,或者也可以设置在与室内机组40、室外机组20独立的连接单元内。
室内膨胀阀41是一种电动膨胀阀,其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液侧,以便对在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a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等,该室内膨胀阀41也能够隔断制冷剂的流动。
室内热交换器42是一种由传热管和多个翅片构成的横肋管片式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42在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热交换器42是横肋管片式热交换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热交换器。
室内机组40具有作为送风机的室内风扇43,该室内风扇43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机组内,并让该室内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后,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作为供给空气供向室内。室内风扇43是一种能够在规定的风量范围内对供向室内热交换器42的空气的风量进行调节的风扇,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室内风扇43为被由DC风扇电机等构成的电机43m驱动的离心风扇或多叶片风扇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室内风扇43而言,能够利用遥控器等输入装置设定风量设定模式。该风量设定模式有固定风量模式和自动风量模式,在该固定风量模式下,能够将风量设定为风量最小的弱风、风量最大的强风以及风量在弱风与强风的中间程度的中风这三种固定风量;在该自动风量模式下,能够根据过热度SH、过冷却度SC等在弱风到强风之间自动改变风量。具体而言,在利用者例如选择了“弱风”、“中风”及“強风”中的任一种的情况下,则进入固定为弱风的固定风量模式;在利用者选择了“自动”的情况下,则进入风量根据运转状态被自动改变的自动风量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风扇43的风量的风扇抽头(fan tap)可以在“弱风L”、“中风M”及“强风H”的三档之间进行切换,但并不限于三档,也可以例如有十档等。
此外,在室内机组40内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液侧设置有检测制冷剂的温度(与制热运转时的冷凝温度Tc或制冷运转时的蒸发温度Te对应的制冷剂温度)的液侧温度传感器44。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设置有检测制冷剂的温度的气侧温度传感器45。在室内机组40的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侧设置有对流入机组内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室内温度Tr)进行检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46。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侧温度传感器44、气侧温度传感器45以及室内温度传感器46使用热变电阻器。
此外,室内机组40具有对构成室内机组40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室内侧控制部47。室内侧控制部47具有:空调能力运算部47a,其运算室内机组40的当前的空调能力等;以及要求温度运算部47b,其根据当前的空调能力运算为了发挥该能力所需的要求蒸发温度Ter或要求冷凝温度Tcr。而且,室内侧控制部47具有为了控制室内机组40而设的微型计算机、存储器47c等,该室内侧控制部47能够与用以单独操作室内机组40的遥控器(未图示)之间收发控制信号等,还能够经由传输线80a与室外机组20之间收发控制信号等。
<室外机组>
室外机组20设置在大楼等的室外,并经由液侧连接管道71及气侧连接管道72与室内机组40连接,而与室内机组40一起构成制冷剂回路11。
室外机组20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1的一部分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b。该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b具有压缩机21、四通换向阀22、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外膨胀阀38、储液器(accumulator)24、液侧常闭阀26以及气侧常闭阀27。
压缩机21是一种能够调节工作容量的压缩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压缩机21为被电机21m驱动的容积式压缩机,其中,该电机21m的转速受变频器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图示出一台压缩机21,但压缩机的台数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室内机组的连接台数等并联两台以上的压缩机。
四通换向阀22是用于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阀,在进行制冷运转时,该四通换向阀22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侧连接起来,并且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具体而言,储液器24)与气侧连接管道72连接起来(制冷运转状态:参照图1的四通换向阀22的实线),使得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被压缩机21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并且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被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冷凝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四通换向阀22能够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与气侧连接管道72连接起来,并且能够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侧连接起来(制热运转状态:参照图1的四通换向阀22的虚线),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被压缩机21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并且使得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被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冷凝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
室外热交换器23是横肋管片式热交换器,用以将空气作为热源并使该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23在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侧与四通换向阀22连接,该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侧与室外膨胀阀38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23是横肋管片式热交换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热交换器。
室外膨胀阀38是一种电动膨胀阀,其布置于在进行制冷运转之际的制冷剂回路11上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侧连接),以便对在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b内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流量等进行调节。
室外机组20具有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28,该室外风扇28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机组内,而让该室外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然后将热交换过的空气排向室外。该室外风扇28是能够对向室外热交换器23供给的空气的风量进行调节的风扇,该室外风扇28可以采用被由DC风扇电机等构成的电机28m驱动的螺旋桨风扇。
液侧常闭阀26及气侧常闭阀27是设置在与外部的设备或管道(具体而言,液侧连接管道71及气侧连接管道72)的连接口处的阀。液侧常闭阀26布置于:在进行制冷运转之际的制冷剂回路11上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的室外膨胀阀38的下游侧且液侧连接管道71的上游侧,该液侧常闭阀26能够隔断制冷剂的流动。气侧常闭阀27与四通换向阀22连接。
此外,在室外机组20内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在室外机组20内设置有:检测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即,在进行制冷运转时的与蒸发压力Pe对应的制冷剂压力)的吸入压力传感器29;检测压缩机21的喷出压力(即,在进行制热运转时的与冷凝压力Pc对应的制冷剂压力)的喷出压力传感器30;检测压缩机21的吸入温度的吸入温度传感器31;以及检测压缩机21的喷出温度的喷出温度传感器32。在室外机组20的室外空气的吸入口侧设置有室外温度传感器36,该室外温度传感器36检测流入机组内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外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温度传感器31、喷出温度传感器32以及室外温度传感器36使用热变电阻器。
此外,室外机组20具有对构成室外机组20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室外侧控制部37。如图2所示,室外侧控制部37构成为:具有目标值決定部37a,并能够进行节能运转,该目标值決定部37a每隔一段规定时间就改变一次用以控制压缩机21的工作容量的目标蒸发温度Tet或者目标冷凝温度Tct。而且,室外侧控制部37具有变频电路等,以便对为了控制室外机组20而设的微型计算机、存储器37c以及电机21m进行控制,该室外侧控制部37能够经由传输线80a与室内机组40的室内侧控制部47之间收发控制信号等。也就是说,对整个空调装置10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运转控制部)80由各个室内侧控制部47、室外侧控制部37、以及将各个室内侧控制部47与室外侧控制部37之间连接的传输线80a构成。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在制冷运转时的节能控制。首先,在各台室内机组40的室内侧控制部47,根据吸入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等运算要求蒸发温度Ter,并发送至室外侧控制部37。接着,室外机组20的室外侧控制部37从由各台室内机组40发送来的要求蒸发温度Ter中采用最小的要求蒸发温度的值,将该值作为控制的目标值,决定目标蒸发温度Tet。将在此决定出的目标蒸发温度Tet作为蒸发温度的当前值(制冷剂状态值的当前值)。然后,通过每隔一段规定时间(例如每隔三分钟)就进行一次如上所述的决定目标蒸发温度的处理,从而进行节能而且稳定的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从在各台室内机组40运算出且由各台室内机组40发送来的要求冷凝温度中,采用最大的要求冷凝温度的值,决定目标冷凝温度Tct。将在此决定出的目标冷凝温度Tct作为冷凝温度的当前值(制冷剂状态值的当前值)。
如空调装置10的控制方框图即图2所示,控制器80以能够接收从各种传感器29~32、36、44~46的检测信号的方式与所述传感器29~32、36、44~46连接,并且该控制器80以能够根据这些检测信号等对各种设备及阀21、22、28、38、41、43进行控制的方式与各种所述设备及阀21、22、28、38、41、43连接。此外,各种数据存储在控制器80的存储器37b、47c内。
就所述控制器80而言,所述运转控制部80包括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所述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而决定所述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目标值,然后根据该目标值对所述制冷剂回路11中的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由所述目标值決定部37a、所述空调能力运算部47a以及所述要求温度运算部47b构成。
此外,控制器80包括机油回收控制部81。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具有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和基准值存储部83。机油回收控制部81构成为:在该空调装置的运转中计算滞留在连接管道71、72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将计算出的该滞留量作为计算值,每隔一段规定时间就累计一次该计算值,如果该计算值的累计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量,则进行将制冷剂回路11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的机油回收运转。
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对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目标值或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与对每台室内机组40分别设定的基准值即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基准值与为了冷冻机油在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不滞留而和制冷剂一起流动所需的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对应。如果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所述下限流速的气侧分支管道72b,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则判断冷冻机油滞留在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计算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然后,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每隔一段规定时间就求出一次该滞留量并进行累计得到累计值,如果累计值超过了设定量,则进行机油回收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油滞留量计算部每隔一段规定时间就计算一次机油滞留量并进行累计,计算机油滞留量的次数比决定蒸发温度的过程的计算次数多。即使是在将目标蒸发温度决定为规定值而对压缩机21的工作容量进行控制的期间中,压缩机的工作容量也会变动,因此,如上所述那样以更多的次数进行机油滞留量的运算,从而能够计算出更准确的机油滞留量。然而,机油滞留量计算部每隔一段规定时间进行一次的机油滞留量的计算次数也可以与决定蒸发温度的过程的计算次数相同,或者也可以比决定蒸发温度的过程的计算次数更少。如果使计算次数相同或者减少,则较少的处理次数就足够了,因此室外控制部、室内控制部可使用更廉价的微型计算机。
下述的制冷剂状态值作为用来判断气态制冷剂的流速的基准值被存储在基准值存储部83内,所述制冷剂状态值表示:与对每根气侧分支管道72b分别设定的分支管流速下限值对应的制冷剂的状态。此外,在空调装置的试运转等之际,室外机组20接收所连接的各台室内机组40的机型信息并存储各台室内机组40的容量。此时,室外机组20存有各台室内机组40的机型信息以及与各台所述室内机组40连接的每根气侧分支管道72b的信息(表示分支管流速下限值的制冷剂状态值)。接着,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在计算分支管内机油滞留量的情况下,根据这些已存储的信息,分别对每根气侧分支管道72b的制冷剂状态值的当前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而判断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是否比分支管流速下限值慢,即判断机油是否滞留,然后求出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分支管流速下限值慢的气侧分支管道72b的机油滞留量后计算所述累计值。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气侧分支管道72b的所述下限流速的基准值被存储在基准值存储部83内,其中,所述基准值与能够对每台室内机组40分别进行设定的三种风量级别相对应。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分别对每台室内机组40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目标值或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与和风量级别相对应的基准值进行比较,然后判断是否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所述下限流速慢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并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
如上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在制冷运转中,进行使蒸发温度保持在目标值上的控制。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蒸发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基准值)高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这是因为:如果在进行制冷运转时蒸发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基准值)高,则被判断为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流速慢。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保持制冷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控制下,对蒸发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与设定值(基准值)进行比较,使用蒸发温度目标值是因为实际的蒸发温度早晚会收敛到目标值,根据情况也可以使用实际的蒸发温度来代替蒸发温度目标值。
此外,控制器80构成为:在制热运转中,进行使冷凝温度保持在目标值上的控制。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这是因为:如果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则被判断为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流速慢。机油回收控制部81将制热循环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在此情况下,也对冷凝温度目标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但由于与制冷运转时相同的理由,也可以使用实际的冷凝温度来代替冷凝温度目标值。
<连接管道>
连接管道71、72是在将空调装置10设置在大楼等的设置位置上之际,在现场进行安装的制冷剂管,根据设置位置、与室外机组及室内机组的组合情况等设置条件,使用各种长度、管道直径的连接管道71、72。而且,例如在新装空调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将符合连接管道71、72的长度、管道直径等设置条件的适当量的制冷剂填充于空调装置10内。
如上所述,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a、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b以及连接管道71、72相连接而构成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11。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而言,利用由室内侧控制部47和室外侧控制部37构成的控制器80控制四通换向阀22,从而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之间进行切换而运转,并且根据各台室内机组40的运转负荷对室外机组20及室内机组40的各个设备进行控制,由此还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运转动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的运转动作情况进行说明。
就空调装置10而言,在下述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中,对各台室内机组40进行使室内温度Tr接近利用者已用遥控器等输入装置设定的设定温度Ts的室内温度控制。在该室内温度控制下,在室内风扇43设定为自动风量模式的情况下,对各个室内风扇43的风量以及对各个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进行调节,使得室内温度Tr收敛到设定温度Ts。此外,在室内风扇43设定为固定风量模式的情况下,对各个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进行调节,使得室内温度Tr收敛到设定温度Ts。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对各个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进行调节”指如下控制,即: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指对各个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过热度的控制;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指对各个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过冷却度的控制。
<制冷运转>
首先,参照图1对制冷运转进行说明。
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四通换向阀22处于在图1中用实线示出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压缩机21的喷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侧连接,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经由气侧常闭阀27及气侧连接管道72与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连接的状态。在此,室外膨胀阀38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液侧常闭阀26及气侧常闭阀27处于打开状态。各个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被调节,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即,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达到目标过热度SHt。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过热度SHt被设定为:用于使室内温度Tr在规定的过热度范围内收敛到设定温度Ts的最合适的温度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通过如下计算而得到,即:从由气侧温度传感器45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值减去由液侧温度传感器44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值(与蒸发温度Te对应)。不过,各个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并不限于通过上述计算而得到,也可以通过下述计算而得到,即:将由吸入压力传感器29检测到的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换算成与蒸发温度Te对应的饱和温度值,然后从由气侧温度传感器45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值减去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值。
在制冷剂回路11的上述状态下,如果使压缩机21、室外风扇28及室内风扇43运转,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就被压缩机21吸入并压缩后变成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换向阀22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与由室外风扇28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冷凝,变成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之后,该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由液侧常闭阀26及液侧连接管道71被送到室内机组40。
已被送到室内机组40的上述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由室内膨胀阀41减压到接近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的压力,变成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后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变成低压的气态制冷剂。
该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气侧连接管道72被送到室外机组20,经由气侧常闭阀27及四通换向阀22流入储液器24。已流入到储液器24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如上所述,在空调装置10中进行以下的制冷运转,在该制冷运转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机21内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内被冷凝后经由液侧连接管道71及室内膨胀阀41被输送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装置10中,由于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没有对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机构,因而在所有的室内热交换器42处的蒸发压力Pe成为共通的压力。反过来说,如果将对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机构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则能够自由地改变室内热交换器42的蒸发压力。
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而言,在该制冷运转下,能够进行节能控制。在节能控制下,由各台室内机组40的室内侧控制部47的空调能力运算部47a运算室内机组40的此时的空调能力。此外,空调能力运算部47a根据设定温度运算要求能力。接着,由控制器80对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各个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以及各个室内风扇43的风量进行调节,如上所述,从由各台室内机组40发送来的要求蒸发温度Ter中采用最小的要求蒸发温度的值,并将该值作为控制的目标值,决定目标蒸发温度Tet。通过每隔一段规定时间(例如每隔三分钟)就进行一次上述的决定目标蒸发温度的处理,从而以将蒸发温度抑制得较高而且不让室内机组40发挥必要以上能力的方式进行运转。
<制热运转>
接着,参照图1对制热运转进行说明。
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四通换向阀22处于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压缩机21的喷出侧经由气侧常闭阀27及气侧连接管道72与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连接,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侧连接的状态。室外膨胀阀38的开度被调节,使得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减压到让该制冷剂能够在室外热交换器23蒸发的压力(即,蒸发压力Pe)。此外,液侧常闭阀26及气侧常闭阀27处于打开状态。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被调节,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SC达到目标过冷却度SCt。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过冷却度SCt被设定为:用于使室内温度Tr在根据此时的运转状态而决定的过冷却度范围内收敛到设定温度Ts的最合适的温度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SC通过如下计算而得到,即:将由喷出压力传感器30检测到的压缩机21的喷出压力Pd换算成与冷凝温度Tc对应的饱和温度值,然后从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值减去由液侧温度传感器44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值。
在制冷剂回路11的上述状态下,如果使压缩机21、室外风扇28及室内风扇43运转,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则被压缩机21吸入并压缩后变为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经由四通换向阀22、气侧常闭阀27及气侧连接管道72被送到室内机组40。
接着,已被送到室内机组40的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变成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在通过室内膨胀阀41之际,根据室内膨胀阀41的阀门开度被减压。
已通过室内膨胀阀41的上述制冷剂经由液侧连接管道71被送到室外机组20,经由液侧常闭阀26及室外膨胀阀38被进一步减压后,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然后,已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28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蒸发,变成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经由四通换向阀22流入储液器24内。已流入到储液器24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装置10中,由于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气侧没有对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机构,因而在所有的室内热交换器42处的冷凝压力Pc成为共通的压力。
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而言,在该制热运转下,能够进行节能控制。在节能控制下,由各台室内机组40的室内侧控制部47的空调能力运算部47a运算室内机组40的此时的空调能力。此外,空调能力运算部47a根据设定温度运算要求能力。接着,由控制器80对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各个室内膨胀阀41的开度以及各个室内风扇43的风量进行调节,通过与制冷运转时同样的控制,以将冷凝温度抑制得较低而且不让室内机组40发挥必要以上能力的方式进行运转。
<机油回收运转>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在制冷运转时的机油回收运转。
首先,在压缩机21起动后进行运转期间,不断对机油回收运转的开始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断。具体而言,如上所述,每隔一段规定时间就计算一次滞留在气侧连接管道72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将计算出的该滞留量作为计算值,将每隔该一段规定时间的计算值累计起来。如果该滞留量的累计值超过了设定量,则判断机油回收运转的开始条件已成立,进行将所述制冷剂回路11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所述压缩机21内的机油回收运转。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气侧主管道72a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以外,各根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也根据蒸发温度被推定,在该流速未达到回收机油所需的流速的下限值时,根据气侧主管道72a和气侧分支管道72b的机油的滞留量来求出所述累计值。
之所以将上述的计算结果作为开始回收机油的条件,是因为:如果气侧连接管道72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被判断为压缩机21的机油流出量比规定值多,压缩机21内的冷冻机油的贮存量比规定的水平少。需要说明的是,在有多个压缩机21的情况下,一旦在任一压缩机21内开始条件成立了,就进行机油回收运转。此外,机油回收运转的开始条件在经过了计时器的设定时间时也成立。例如,上述开始条件在以下情况下成立,即:在接通电源后一直没有进行机油回收运转且压缩机21连续运转了两个小时以上,或者,上一次的机油回收运转结束后压缩机21连续运转了八个小时以上等。
所述开始条件一旦成立,在确认处于温度调节启动(thermo-on)状态的室内机组40的台数和处于温度调节休止(thermo-off)状态的室内机组40的台数后,使气侧分支管道72b和气侧主管道72a内的制冷剂的流速达到所规定的较快流速的运转连续进行规定时间,让气态制冷剂冲走机油并将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进行制冷剂在蒸发器即室内热交换器42内不完全蒸发掉的湿运转控制,从而利用液态制冷剂将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内。然后,当机油回收运转结束后,返回到通常运转。
在此,参照图3对在制冷运转时的机油回收控制下的机油滞留量的计算进行具体说明。图3是表,其示出容量不同的四台室内机组40的蒸发温度Te的设定值,所述蒸发温度Te的设定值为与回收机油的下限流速对应的基准值。该表中的值存储在基准值存储部83内。
首先根据图3的表求出: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40的与回收机油的下限流速对应的蒸发温度Te。然后,将其中的最小值作为回收机油的下限流速。例如,在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为容量Q1的室内机组、容量Q2的室内机组、容量Q3的室内机组以及容量Q4的室内机组(假设Q1<Q2<Q3<Q4)的情况下,假设容量Q1的室内机组的风扇抽头为L、容量Q2的室内机组的风扇抽头为M、容量Q3的室内机组的风扇抽头为H、容量Q4的室内机组的风扇抽头为M,那么成为机油回收下限流速的基准值的蒸发温度Te的最小值为11℃。需要说明的是,与各台室内机组的风扇抽头相关的信息是每次计算机油滞留量时从室内机组接收到的。
接着,针对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回收机油的下限流速的室内机组40,计算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流动的机油的流量(滞留量)。滞留量可用每单位时间ΔT内的制冷剂循环量、压缩机的机油流出率、制冷剂溶解度等乘以值A而获得。在此,A是表示以下比例的值,即: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回收机油下限流速的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的总容量与所有的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的总容量的比例。该值A能够通过如下计算求得,即:
A=回收机油下限流速的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总容量/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总容量。
在气侧主管道72a出现流速不足的情况时,由于所有的室内机组处于流速不足状态,因而A=1。
此外,例如在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40的风扇抽头设定为Q1(L)、Q2(M)、Q3(H)、Q4(H)的状态下,若蒸发温度的目标值Tet为14.5℃,则蒸发温度目标值Tet为14.5℃以下的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下的室内机组与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下的室内机组的比例A为:
A=(Q1+Q2)/(Q1+Q2+Q3+Q4)。
假设每隔二十秒就进行一次累计计算,则ΔT=20,因此,根据这些数值求出机油的滞留量后计算累计值。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对各根气侧分支管道72b的蒸发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与基准值(设定值)进行比较(考虑到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求出机油的滞留量,从而求出累计值。
在此之际,如果在气侧主管道72a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预先设定的主管流速下限值慢,则该气侧主管道72a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被作为主管内机油滞留量进行计算。如果有以下情况:虽然气侧主管道72a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所述主管流速下限值快,但有的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预先设定的分支管流速下限值快,有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预先设定的分支管流速下限值慢。在此情况下,则将流速比该分支管流速下限值慢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作为分支管内滞留量进行计算。按照上述方式,在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中计算气侧主管道72a、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机油的滞留量,并根据这些滞留量的值计算所述累计值。然后,如果计算出的累计值超过了设定量,就进行机油回收运转,所述制冷剂回路11内的冷冻机油被回收到所述压缩机2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两个压缩机的情况下,优选地,计算各个压缩机的所述机油滞留量,根据这些滞留量求出总滞留量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此外,在机油回收运转结束后,对机油滞留量的累计值进行归零,边进行通常运转,边重新计算且累计气侧连接管道72中的机油的滞留量,以备下一次的机油回收运转。
另一方面,在进行制热运转时,根据图4的表计算气侧连接管道72内的机油的滞留量后,每隔一段规定时间ΔT就累计一次该滞留量的值,求出机油滞留量的累计值。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如果冷凝温度目标值Tct低于表4的基准值,就判断冷冻机油因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慢而无法被回收到压缩机21内,这一点与制冷运转时不同,但在其它点,按照与制冷运转时相同的方式求出所述累计值。
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制冷剂在气侧连接管道72内流向室内热交换器42,在这样的冷冻循环的状态下难以将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因此,通过将制热循环切换为制冷循环,使得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内,然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这样一来,即使是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也能够容易地回收滞留在气侧连接管道内的机油。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节能运转之际,能够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控制机油回收运转,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压缩机21因机油不足而润滑不良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对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目标值或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与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冷冻机油是否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根据其结果计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其中,所述基准值与能够对该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连接的室内机组40进行设定的多个风量级别相对应。由此,能够提高考虑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而进行的对机油回收运转的控制的精度,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发生压缩机21润滑不良的情况。之所以在使用与多个风量级别相对应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做出的控制较准确,是因为:在室内机组40的容量相等的情况下,根据回收机油的流速下限值决定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会伴随着风量级别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若对每个风量级别分别设定基准值,则对判断是否需要回收机油的精度就会高于将一个平均值定为基准值时的精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蒸发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高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在保持制冷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滞留在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内。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目标值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如果滞留量超过了设定量,则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但也可以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如果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则提高制冷剂的流速,就使得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从室内机组40经由液侧主管道71a流动,从与制冷循环时相反的方向被回收到压缩机21内。
此外,在制冷时的机油回收运转中,就在回收机油过程中的处于温度调节休止状态的室内机组40而言,根据来自室外的强制启动温度调节的指示启动温度调节后,进行与处于温度调节启动状态的室内机组40相同的工作。不过,就在防冻结模式下处于温度调节休止状态的室内机组40而言,因为不接收来自室外的强制启动温度调节的指示,所以优选室内机组40保持温度调节休止状态(EV=0pls)。在所有室内机组40以已处于防冻结模式的状态进入了进行机油回收运转的控制的情况下,由于在室内被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因而优选地,先中断机油回收运转,在进入等待重新启动的状态(防冻结模式解除)后,再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此外,优选地,在机油回收运转过程中不求出进行了防冻结模式的总次数,优先进行对机油回收运转的控制,以便防止在机油回收运转过程中进入防冻结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到包括一台室外机组20和四台室内机组40的空调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室外机组20、室内机组40的台数。
在图3中所示的蒸发温度的基准值和在图4中所示的冷凝温度的基准值仅为示例而已,根据空调装置的结构适当地改变即可。此外,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设定三种风扇抽头的例子,但也可以改变为例如设定十种风扇抽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对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的意图。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如下所述的空调装置的机油回收运转的控制很有用,该空调装置为:连接有室外机组和多台室内机组,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而决定制冷剂回路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目标值,根据该目标值对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
-符号说明-
10 空调装置
11 制冷剂回路
20 室外机组
37a 目标值決定部(空调能力控制部)
40 室内机组
47a 空调能力运算部(空调能力控制部)
47b 要求温度运算部(空调能力控制部)
71 液侧连接管道
71a 液侧主管道
71b 液侧分支管道
72 气侧连接管道
72a 气侧主管道
72b 气侧分支管道
80 运转控制部(控制器)
81 机油回收控制部
82 机油滞留量计算部
83 基准值存储部

Claims (5)

1.一种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1)和运转控制部(80),所述制冷剂回路(11)是将室外机组(20)与多台室内机组(40)经由连接管道(71、72)连接而构成的,所述运转控制部(80)控制该制冷剂回路(11)的动作,
所述连接管道(71、72)包括液侧主管道(71a)及气侧主管道(72a)、液侧分支管道(71b)及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述液侧主管道(71a)及所述气侧主管道(72a)与室外机组(20)连接,所述液侧分支管道(71b)从该液侧主管道(71a)分支出来并分别与相对应的室内机组(40)连接,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从该气侧主管道(72a)分支出来并分别与相对应的室内机组(40)连接,
所述运转控制部(80)包括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所述空调能力控制部(37a、47a、47b)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而决定所述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目标值,根据该目标值对所述制冷剂回路(11)中的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
所述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控制部(80)包括机油回收控制部(81),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所述空调装置的运转中计算滞留在所述连接管道(71、72)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将计算出的该滞留量作为计算值,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量,则进行将所述制冷剂回路(11)内的冷冻机油回收到所述压缩机(21)内的机油回收运转,
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具有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对所述制冷剂回路(11)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设定值是作为基准值对每台所述室内机组(40)分别设定的,所述基准值与为了冷冻机油在所述气侧分支管道(72b)内不滞留而和制冷剂一起流动所需的气态制冷剂的下限流速对应,如果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未达到所述下限流速的气侧分支管道(72b),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则判断冷冻机油滞留在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计算该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油回收控制部(81)包括基准值存储部(83),基准值被存储在所述基准值存储部(83)内,其中,所述基准值与能够对每台所述室内机组(40)分别进行设定的一个或多个风量级别相对应,
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分别对每台所述室内机组(40)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内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的当前值与和风量级别相对应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后,判断是否存在气态制冷剂的流速比所述下限流速慢的气侧分支管道(72b),然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制冷运转时,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蒸发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高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保持制冷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制热运转时,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机油回收控制部(81)将制热循环切换为制冷循环后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制热运转时,所述机油滞留量计算部(82)判断是否存在冷凝温度的当前值比设定值低的气侧分支管道(72b)后,计算所述冷冻机油的滞留量,机油回收控制部(81)在保持制热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机油回收运转。
CN201580074816.1A 2015-01-30 2015-12-17 空调装置 Active CN107208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7136 2015-01-30
JP2015017136A JP6028817B2 (ja) 2015-01-30 2015-01-30 空気調和装置
PCT/JP2015/006307 WO2016120937A1 (ja) 2015-01-30 2015-12-17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939A CN107208939A (zh) 2017-09-26
CN107208939B true CN107208939B (zh) 2018-08-10

Family

ID=5654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4816.1A Active CN107208939B (zh) 2015-01-30 2015-12-17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4683B2 (zh)
EP (1) EP3252396B1 (zh)
JP (1) JP6028817B2 (zh)
CN (1) CN107208939B (zh)
AU (1) AU2015379473B2 (zh)
WO (1) WO2016120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0666B2 (ja) * 2016-11-24 2019-07-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CN107575939B (zh) * 2017-09-07 2019-10-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EP3889512A1 (en) * 2017-09-29 2021-10-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0296554B (zh) * 2019-07-02 2020-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流组件及其分流控制方法和多联式空调器
JP6828790B1 (ja) * 2019-10-31 2021-02-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7185154B2 (ja) * 2021-04-30 2022-12-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及び冷媒回収装置
CN113531773B (zh) * 2021-06-18 2022-11-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空调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CN116242050A (zh) * 2023-05-12 2023-06-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温控设备、温控设备的回油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5670A (zh) * 2001-03-16 2002-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
CN101490478A (zh) * 2006-07-10 2009-07-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
CN101589276A (zh) * 2007-01-23 2009-11-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3225866A (zh) * 2012-01-31 2013-07-3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5856B2 (ja) * 2000-01-27 2007-08-29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ATE382834T1 (de) * 2000-04-28 2008-01-15 Daikin Ind Ltd Verfahren zum sammeln von kältemittel und öl und regler für die sammlung von kältemittel und öl
JP4609469B2 (ja) * 2007-02-02 2011-01-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398159B2 (ja) * 2008-03-28 2014-01-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形空気調和機の油戻し運転方法およびマルチ形空気調和機
JP5806940B2 (ja) * 2009-12-28 2015-1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02844631B (zh) * 2010-03-29 2015-03-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JP4947221B2 (ja) 2010-05-11 2012-06-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12122638A (ja) * 2010-12-07 2012-06-28 Panasonic Corp 多室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079397B2 (ja) * 2012-05-14 2017-02-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用流量調整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5670A (zh) * 2001-03-16 2002-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
CN101490478A (zh) * 2006-07-10 2009-07-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
CN101589276A (zh) * 2007-01-23 2009-11-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3225866A (zh) * 2012-01-31 2013-07-3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79473B2 (en) 2017-08-24
JP2016142434A (ja) 2016-08-08
AU2015379473A1 (en) 2017-08-17
EP3252396A4 (en) 2018-09-19
JP6028817B2 (ja) 2016-11-24
WO2016120937A1 (ja) 2016-08-04
US20180003419A1 (en) 2018-01-04
EP3252396A1 (en) 2017-12-06
CN107208939A (zh) 2017-09-26
US10184683B2 (en) 2019-01-22
EP3252396B1 (en)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939B (zh) 空调装置
CN107208938B (zh) 空调装置
KR100989623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열원 유닛
JP498951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0984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2256435A1 (en) Oil return operation method for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KR20080081946A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EP2375192A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73342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13829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542054B2 (ja) 冷凍装置
JP2011242097A (ja) 冷凍装置
JP606166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油戻し構造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036508A (ja) 過冷却装置
JP6590945B2 (ja) 冷凍装置
JP2008082676A (ja) 過冷却装置
JP2008082677A (ja) 過冷却装置
JP200811158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22117022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8082675A (ja) 過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