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8533A -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8533A
CN107158533A CN201710331619.4A CN201710331619A CN107158533A CN 107158533 A CN107158533 A CN 107158533A CN 201710331619 A CN201710331619 A CN 201710331619A CN 107158533 A CN107158533 A CN 107158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umidification
section
chamb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16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Xuan Ti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Xuan Ti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Xuan Ti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Xuan Ti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316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8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8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8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2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管道主体包括左段和右段,左段与右段之间设增湿管,左段与壳体之间通过线型滑轨结构匹配,左段与壳体间设对应的凸缘,凸缘件设复位弹簧,壳体与左段左端相对位置设通孔,压紧部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通孔上,压紧部延伸至壳体内的一端顶在左段的左端面上,增湿管设有环形腔,环形腔连通径向辐射设置的多个平板腔体,增湿部包括轴杆及多个扇形架体,扇形架体的外壁与平板腔体的壁面接触,内壁上设吸水滤纸。其能够有效调节输送管路内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协调变化,使二参数值同时增大,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调节空、氧混合气体相对湿度的能力,提升对供给给患者的空、氧混合气体增温、增湿效率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内科使用的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呼吸机中用来输送空、氧混合气体的管道部分。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能够起到辅助治疗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疗,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医疗设备。呼吸机的运行原理是将一定比例的(压缩)空气与(压缩)氧气混合后送至患者的肺部,而且要求输入的空、氧混合气体需要具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即患者呼入的气体要符合医疗上要求的潮气量参数要求。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毫升/公斤,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至2倍,具体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等进一步调节。
为满足呼吸机对潮气量参数的要求,呼吸机中设置了湿化器来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目前呼吸机中常用的湿化器类型有冷水湿化、加热湿化、雾化湿化及热湿交换器(HME/HMEF)。
冷水湿化指在不给水加热的情况下吸入气体直接通过有水的容器,在室温下达到湿化的目的。这种湿化器的相对湿度受到气/水接触面积及水温的限制,因而相对湿度较低,为了提高相对湿度也有采用机械的方式将水雾化。具有容易使用,有较低的内部顺应性的优点,缺点是由于吸入温度过低,病人有不适感。
加热湿化是在水容器中放置加热板或加热丝加热产生水蒸气,调节加热温度使水蒸气的绝对湿度改变。这种湿化方法较为常用,其优点是病人吸入舒适,能保持病人体温,缺点是内部顺应性相对大,价格也贵一点。加热湿化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伺服加热,即只有一个加热元件在容器中。另一种湿化器不但在容器中加热,而且在病人吸入管道中放置加热丝加热,利用容器和管道的温差来控制加热温度。双伺服型加湿器改进了单伺服型容易在管道中凝水的缺点,但这种方法只增加了绝对湿度,并不增加相对湿度。
雾化湿化是用超声晶体振动产生很细的水雾,常用的加湿器就是这种原理,这种加湿器出来的水气温度接近室温,因而不能在呼吸机上长期使用,否则可能降低病人的体温。
热湿交换器(HME/HMEF)是一次性使用的,仿生骆驼鼻子制作而成。其内部有化学吸附剂,当病人呼出气体时能保持水分,吸入气体时则通过交换器进行湿化。这种交换器集中了以上加湿器的优点,能保持体温,较小的内部顺应性,容易使用。由于是一次性的也没有细菌生长的危险,但有一定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采用加热湿化的呼吸机进行结构优化,以期克服采用双伺服加热湿化方式时,存在的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容易存在变化不协调的问题。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该输气管道设置在空、氧混合气输送管路的末端,能够有效调节输送管路内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协调变化,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调节空、氧混合气体相对湿度的能力,提升对供给给患者的空、氧混合气体增温、增湿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管道主体及增湿管、与管道主体左端匹配的压紧部以及复位弹簧。
所述管道主体包括左段和右段,所述增湿管设置在左段与右段之间,所述增湿管的左、右端面与所述左段、右段的对应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左段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线型滑轨结构匹配。所述左段的外壁上及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对应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左段外壁上的凸缘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凸缘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左段于壳体内沿直线向背离所述右段的方向移动。
所述壳体与所述左段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压紧部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压紧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顶在所述左段的左端面上,将所述增湿管与所述左段及右段压合为整体。
优具体地,所述压紧部为设有轴向通孔的螺栓。所述壳体与左段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通孔为螺纹孔,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将螺栓拧入螺纹孔内时,螺栓推动左段向右直线滑移,最终增湿管被挤在左段与右段之间,增湿管的管腔与左段、右段的管腔连接形成密封的整体,复位弹簧被压缩,对左段作用以向左的预弹力;将螺栓拧出螺纹孔时,复位弹簧推动左段向左直线移动而与增湿管分离,之后便可取下增湿管更换其上设置的增湿部。所述压紧部还可为设有轴向通孔的柱筒,柱筒的筒体穿过壳体上的通孔,外端设有径向的凸缘,内端与左段的左端面匹配。此种结构下,柱筒的轴向长度要大一些,将柱筒完全***壳体内,便能将左段、增湿管及右段压合为整体,并通过匹配设置在凸缘上的螺栓将压紧部固定在壳体上,解除压紧部端部凸缘与壳体的连接便能够在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左段、增湿管及右段轴向分离。除上述两种结构外,压紧部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但是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压紧部的结构设置需要保证左段的左端能够与外部的管路连接,此正为上述采用的两种结构,均设置轴向通孔的原因。
所述壳体上对应增湿管的安装位置设有装配口,为保证顺利将增湿管放入壳体内与左段及右段压合连接为整体,所述装配口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增湿管的轴长,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增湿管的外径。
所述增湿管的内部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轴向与所述增湿管一致。所述环形腔的壁体上设有多个沿径向辐射布置的平板腔体,多个平板腔体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平板腔体的内腔与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增湿管的壁体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腔的连通口。
所述增湿管的内腔中设有增湿部。所述增湿部包括轴杆及沿圆周均布在轴杆上的多个扇形架体。所述扇形架体的个数与所述平板腔体间隔形成的扇形孔一一对应。所述扇形架体的外壁与所述平板腔体的壁面接触。所述扇形架体的内壁上设有浸湿的吸水滤纸。作为优选结构,所述轴杆设有轴向延伸的液腔。各扇形架体内壁上设置的吸水滤纸下设有多条棉线。棉线沿轴杆的轴向在所述扇形架体的内壁上分层布置,各层棉线环绕形成扇形,棉线的端部伸入所述轴杆的液腔内。再进一步优化,所述液腔一端设置的胶塞上设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腔中,另一端延伸出胶塞连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穿出壳体连接水源箱,导管的另一端经过了设置在右段上的通孔及壳体上设置的通孔后连接的水源箱。通过设置的导管将水源箱与液腔连通后,能够方便向液腔内定时补水。当然,为了方便在更换增湿部后,将连通水源箱与轴杆液腔的导管连接到胶塞上的导通管上,可以将导管的一端固定在右段的内端口且导管的该端端口为大端朝外的锥形孔,锥形孔的轴心与右段同轴,相对应地,胶塞上的导通管外端为小端朝外的锥形面,这样在将增湿管压紧在左段与右段之间时,便能够顺利地将胶塞上的导通管与连接水源箱的导管连接。水源箱可以连接压力泵,通过加压方式将蒸馏水压入轴杆的液腔内。
上述方案中,增湿管内腔设置环形腔后由设置与环形腔连通的平板腔体,目的在于增大散热面积以及增大吸水滤纸的敷设面积,保证增湿管具有较小的轴向长度的情况下,保持较佳的增温、湿化效果,具有助于保证呼吸机体积紧凑的优点。特别是能够与增湿部中的轴杆及扇形架体相适应,为优化结构中针对吸水滤纸设置内置水源提供条件。如果采用在增湿管内腔设置环形腔后仅在增湿管内壁设置吸水滤纸的结构,其不仅要求增湿管应具有足够长的轴向长度,而且吸入的混合气体与吸水滤纸接触后换热、增湿效果很差。
为保证左段、增湿管及右段组装后的同轴性及保证三者组装后衔接口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增湿管的左端及右段各设有锥面沉孔,所述锥面沉孔的孔壁上设有密封胶圈层;所述左段的右端、右段的左端设有与所述锥面沉孔匹配的锥形环面。
进一步,所述增湿管的左端设有环状的端板,所述端板的中心孔与所述增湿管同轴。
所述端板的外径小于所述左段右端口的内径,在左段与增湿管压合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端板探入所述左段的右端管腔中。所述端板设有型腔与所述增湿管的环形腔连通。所述端板的左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的轴心线与所述增湿管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环状凸台的(左)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端板的型腔连通的环形孔,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壁面为小端朝外的锥形面。所述左段的管腔内固定设有增温管,所述增温管与所述左段同轴。所述增温管的壁体上设有增温腔,所述增温腔的右端设有环状通孔,所述环状通孔与所述环状凸台匹配。在将左段、增湿管及右段压合为整体管道时,增湿管左端设置之端板上的环状凸台伸入到所述增温管右端设置的环状通孔内。环状凸台与环状通孔的结合位置设置密封圈和/或环状凸台的外壁面与环状通孔的孔面为磨砂面匹配方式。此时,增湿管的环形腔与增温管的增温腔导通形成密封腔体。通过环形腔上设置的连通口送入的传热介质能够充入增温管的增温腔,从而延长了空、氧混合气体输送路径上受热通道的换热时间,有助于充分增温换热的进行。
在设置了增温管的结构下,进一步,所述轴杆设有轴向延伸的液腔。所述液腔两端均设置胶塞,右端设置的胶塞上设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腔中,另一端延伸出胶塞连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穿出壳体与外置水源箱连接。
所述增温管的管腔内还设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的两端通过支架架置在所述增温管内并与增温管同轴。所述蒸发管管壁上部设有多个散发口,所述散发口沿所述蒸发管的轴向分布。所述蒸发管的右端设有穿刺管,所述穿刺管外径小于所述蒸发管的内径。左段、增湿管及右段压合为整体管道的过程中,所述穿刺管自由端能穿过在所述轴杆液腔的左端设置的胶塞***轴杆液腔内,胶塞与穿刺管的外壁能形成弹性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穿刺管的内端与L状管连通,所述L状管置于蒸发管的管腔内,L状管的竖直段端口朝下。所述L状管竖直段的管腔为阶梯孔且内径自外及内变小。所述L状管竖直段管腔的下端口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径小于L状管竖直段管腔的最外端处的内径,大于L状管竖直段管腔的最内端处的内径。自下及上,于所述L状管竖直段管腔内径初次于大于浮球外径与管腔内径小于浮球外径的衔接处设置球形过渡面,所述浮球的外壁能够与球形过渡面接触匹配。
优选地,所述右段的管腔自左及右为逐渐收缩的锥形腔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发明设置在呼吸机的空、氧混合输送路径的末端后,空、氧混合气体流经该段管腔温度提升的同时,能够于管腔内获得水分,即与管腔内的湿润气体充分混合,保证气体温度升高绝对湿度增大的同时,相对湿度也能够够增加。该呼吸机输气管道设置在空、氧混合气输送管路的末端后,能够有效调节输送管路内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协调变化,使二参数值同时增大,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调节空、氧混合气体相对湿度的能力,提升对供给给患者的空、氧混合气体增温、增湿效率及效果。避免目前使用的呼吸机因管路温度高于湿化器容器加热温度时,因管路内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不能协调变化,出现相对湿度降低现象,造成的病人痰固化、气道阻塞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增湿管与管道主体以可拆卸且能够便捷安装的方式配合,增温管的管腔内设置多个径向辐射的平板腔体,增温管内部设置的环形腔与平板腔体连通,并在使用时通入恒温液体或者恒温蒸汽作为导热介质,恒温液体或者恒温蒸汽由外设装置不断加热,即外设装置与环形腔之间的导热介质不断进行内外循环。增湿部被卡装在平板腔体的外壁之间,与增温管的内壁及平板腔体的外壁之间接触匹配,以使增湿部中的吸水滤纸在管腔中与加热部分有充分大的接触面积。增湿部中的吸水滤纸受热后其吸入的蒸馏水蒸发,而使管腔中布满高温且湿润的气体,在空氧混合气体流过时与之混合,同时完成增温与增湿,有助于提升呼吸机的潮气量调控能力,即提升了呼吸机对吸入气体的相对湿度的调控能力。提升对供给给患者的空、氧混合气体增温、增湿效率及效果。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将压紧部具体设定为设有轴向通孔的螺栓结构,能够保证在拆卸、安装增湿管于管道主体上时,操作的便捷性。增湿部的轴杆设置为空腔结构,空腔内盛装蒸馏水并通过棉线借助毛细输送原理,将水分分散到吸水滤纸上,有助于降低增湿部的更换频次,保证使用过程方便、省力。进一步将轴杆的空腔与外部蒸馏水水源箱连通后,能够从外向轴杆不断输送水分,能进一步延长了增湿部的使用时常。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设置内置蒸发管的增温管后,相匹配的增湿部中轴杆之液腔与蒸发管能够导通,导入蒸发管中的水蒸发后促使增温管内腔形成湿化走廊,能够保证空氧混合气体的增温、湿化效果,此时增湿部的扇形骨架上设置的吸水滤纸可以不再设置棉线由液腔内吸水分布至吸水滤纸上,即在增温管设置蒸发管或设置棉线向扇形架体上的吸水滤纸不断供给水分的方式可以择一选择或者同时使用,优选择一使用。进一步,为避免供入蒸发管内的水由蒸发管溢出,在蒸发管内腔于穿刺管的左端连接了一根L状管,L状管的竖直管段内腔设成大径靠外的阶梯孔且匹配设置一个浮球,用于封堵L状管竖直管段阶梯孔的上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增湿管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增湿管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增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增湿部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增温管与增湿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增湿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增温管与左端连接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针对图11结构的再次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凸缘,12装配口
2管道主体,21左段,22右段
3增湿管,31锥面沉孔,32环形腔,33连通口,34平板腔体,35端板,351环状凸台
30增湿部,301扇形架体,302轴杆,303固定螺环,304胶圈,305液腔,306棉线
4压紧部,5复位弹簧
6增温管,61增温腔,611环状通孔,62棱孔
60蒸发管,601穿刺管,602L状管,603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在热力学中水的饱和度是随温度而升高的。绝对湿度是指水蒸发的水蒸气多少,温度越高,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则是指蒸汽到达饱和的程度。加湿器升温后,饱和度增加了,由于容器中蒸汽的增加绝对湿度增加了,相对湿度如欲增加,条件是必须有一定的水源,相对湿度才能增加到接近饱和度。研究表明,只有相对湿度而不是绝对湿度对病人起作用。
目前使用的双伺服加热方式的呼吸机,需要控制加热丝加热的管腔内的温度与蒸发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受限于加热丝加热后管腔内温度的限值要求,蒸发器的温度被设定在较低幅度内,这样在空氧混合气体流经蒸发器时所能够携带的水分就相对要少一些,为提高能够携带的水分的量,便需要增加蒸发器温度,增加蒸发器温度就需要调节加热丝加热管腔的温度,而增加加热丝加热管腔的温度至一定值后,会出现病人痰固化、气道阻塞的问题,反之在加热丝加热管腔的温度低于蒸发器温度时,会在管腔内形成水蒸气,这样在输送过程中呼入气体的湿度又被降低。
通过分析,在出现管道温度比容器温度高的状态时,容器中加热的水蒸气到达管道后再次被加热,绝对湿度没有变但相对湿度由于饱和度升高会降低,为了达到饱和度必须补入水分,否则会导致病人痰固化、气道阻塞等不利现象。目前使用双伺服加湿器时一般将管道内温度调至36~37℃,为避免出现前述现象,容器中的加热温度要低于管道内温度,此时便会存在潮湿量不足的问题。为了克服因呼吸机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变化不协调所引发的问题,特别是相对湿度调节能力差的问题,遂设计如下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管道主体2、增湿管3、与管道主体2左端匹配的压紧部4以及复位弹簧5。所述管道主体2包括左段21和右段22,所述增湿管3设置在左段21与右段22之间,所述增湿管3的左、右端面与所述左段21、右段22的对应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左段21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线型滑轨结构匹配。所述右段22可以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也可以如左段21一样相对壳体1通过线型滑轨结构匹配设置,在本专利的实施例说明中,均是基于右段22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结构的。所述左段21的外壁上及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对应的凸缘11,所述复位弹簧5设在所述左段21外壁上的凸缘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凸缘11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左段21沿(左段21)轴向向背离所述右段22的方向移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壳体1与所述左段21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压紧部4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压紧部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内部并顶在所述左段21的左端面上,将所述增湿管3与所述左段21及右段22压合为整体。具体地,所述压紧部4为设有轴向通孔的螺栓。所述壳体1与左段21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通孔为螺纹孔,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将螺栓拧入螺纹孔内时,螺栓推动左段21向右直线滑移,最终增湿管3被挤在左段21与右段22之间,增湿管3的管腔与左段21、右段22的管腔连接形成密封的整体,复位弹簧5被压缩,对左段21作用以向左的预弹力。将螺栓拧出螺纹孔时,复位弹簧5推动左段21向左直线移动而与增湿管3分离,之后便可取下增湿管3更换其上设置的增湿部30(后文提及)。所述壳体1上对应增湿管3的安装位置设有装配口12,所述装配口12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增湿管3的轴长,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增湿管3的外径,装配口12匹配设有胶塞盖。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增湿管3的内部设有环形腔32,所述环形腔32的轴向与所述增湿管3一致。所述环形腔32的壁体上设有多个沿径向辐射布置的平板腔体34,多个平板腔体34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平板腔体34的内腔与所述环形腔32连通。所述增湿管3的壁体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腔32的连通口33。经所述连通口33向环形腔32内输入、输出导热介质(如水或者水蒸气),与外部设置的介质源实现循环。
所述增湿管3的内腔中设有增湿部30。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增湿部30包括轴杆302及沿圆周均布在轴杆302上的多个扇形架体301。所述扇形架体301的个数与所述平板腔体34间隔形成的扇形孔一一对应(如图3、图5所示,均为六个)。所述扇形架体301的外壁与所述平板腔体34的壁面接触。所述扇形架体301的内壁上设有浸湿的吸水滤纸。
使用过程中,轴杆302***平板腔体34内端围成的孔中,扇形架体301嵌入相邻平板腔体34间隔形成的扇形孔内,这样便将增湿部30固定在了增湿管3的内腔中。如果为求固定的牢靠,可使轴杆302的一端相对增湿管3沿轴向向外延伸出一定长度,并匹配设置固定螺环303,固定螺环303朝向扇形架体301的一端面固定设有胶圈304。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增湿管与管道主体以可拆卸且能够便捷安装的方式配合,增温管的管腔内设置多个径向辐射的平板腔体,增温管内部设置的环形腔与平板腔体连通,并在使用时通入恒温液体或者恒温蒸汽作为加热源,恒温液体或者恒温蒸汽由外设装置不断加热,即外设装置与环形腔之间为外循环关系。增湿部被卡装在平板腔体的外壁之间,与增温管的内壁及平板腔体的外壁之间接触匹配,以使增湿部中的吸水滤纸在管腔中与加热部分有充分大的接触面积。增湿部中的吸水滤纸受热后其吸入的蒸馏水蒸发,而使管腔中布满高温且湿润的气体,在空氧混合气体流过时与之混合,同时完成增温与增湿,而且保证了混合气体温度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的同时提升,提高了呼吸机调控吸入气体的湿度的能力。
作为优选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轴杆302设有轴向延伸的液腔305,所述液腔305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胶塞。各扇形架体内壁上设置的吸水滤纸下设有多条(细)棉线306(依据毛细吸水原理,棉线吸水后将水不断均布在吸水滤纸的纸面上),棉线306沿轴杆302的轴向分层布置,各层棉线306环绕形成扇形,棉线306的端部伸入所述轴杆302的液腔305内。优化,所述液腔305一端设置的胶塞上设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腔305中,另一端延伸出胶塞连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穿出壳体1连接(蒸馏水)水源箱(导管的另一端经过了设置在右段22上的通孔及壳体1上设置的通孔后连接的水源箱)通过设置的导管将水源与液腔305连通后,能够方便向液腔305内定时补水。当然,为了方便在更换增湿部30后,将连通水源箱与轴杆302液腔305的导管连接到胶塞上的导通管上,可以将导管的一端固定在右段22的内端口且导管的该端端口为大端朝外的锥形孔,锥形孔的轴心与右段同轴,相对应地,胶塞上的导通管外端为小端朝外的锥形面,这样在将增湿管压紧在左段与右段之间时,便能够顺利地将胶塞上的导通管与连接水源的导管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增湿管3的左端及右端各设有一锥面沉孔31,所述锥面沉孔31的孔壁上设有密封胶圈层。所述左段21的右端、右段22的左端设有与所述锥面沉孔31匹配的锥形环面。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左段21、增湿管3及右段22组装后的同轴性,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三者组装后衔接口的密封效果。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增湿管3的左端设有环状的端板35,所述端板35的中心孔与所述增湿管3的管腔同轴。所述端板35的外径小于所述左段21右端口的内径,在左段21与增湿管3压合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端板35探入所述左段21的右端管腔中,宜要求增温管6右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端板35上的通孔内径,下小于/等于端板35的外径。
所述端板35设有型腔与所述增湿管3的环形腔32连通。所述端板35的左端面上设有环状凸台351,所述环状凸台351的轴线与所述增湿管3同轴。所述环状凸台351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孔与所述端板35上的型腔连通,所述环状凸台351的外壁面为小端朝外的锥形面。所述左段21的管腔内固定设有增温管6,所述增温管6与所述左段21同轴。
如图7及图10、图11所示,所述增温管6固定在左段21的内腔中,图7中的增温管6左端穿过左段21左端设置的通孔,右端的外壁上设置支撑块,支撑块的外周面为能够与左段21的内腔面接触匹配的弧面或者支撑块为环状,外壁上设置外螺纹与左段21右端腔壁上设置的内螺纹匹配,在此结构下增温管6右端面相对左段21右端面的位置,借助设置的棱孔62调节,采取螺纹匹配方式时,调节精度更容易控制;图10、图11中的增温管6左端穿过左段21左端设置的通孔(增温管6能相对通孔直线滑动),并通过螺母相对固定在左段21的左侧,右端的外壁上同样通过设置的支撑块与左段21的内腔面匹配,增温管6右端面相对左段21右端面的位置,借助螺母调节具有省力、精度容易控制的优点。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增温管6的壁体上设有增温腔61,所述增温腔61的右端设有环状通孔611,所述环状通孔611与所述环状凸台351匹配。为保证对接的密封性,不仅所述环状凸台351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环状通孔611的轴向长度(轴长差值在1mm左右即可),而且环状凸台351外壁面下端的外径大于环状通孔611右端口的内径。进一步为保证环状凸台351与环状通孔611对接后连通的密封效果,可在环状凸台351的外壁及内壁下部均设有密封圈,而且相应地在环状通孔611的外径及内径***设置与环状凸台351外壁及内壁下部设置的密封圈相匹配的环状沉孔,这样在将增温管6与增湿管3对接连通后,密封圈在二者对接端面处便形成可靠密封结构。
在具有技术特征:轴杆302设有轴向延伸的液腔305,液腔305与外置水源连通,增湿管3的左端及右端各设锥面沉孔31,增温管6壁体上设增温腔61的前提下,还可以附加如下技术内容;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增温管6的管腔内设有蒸发管60,所述蒸发管60的两端通过X形或十字形的支架架置在所述增温管6内并与增温管6同轴。所述蒸发管60的管壁上部设有多个散发口,所述散发口沿所述蒸发管60的轴向分布为一列或者两列。所述蒸发管60的右端设有穿刺管601,所述穿刺管601的外径小于所述蒸发管60的内径(前者值为后者值的1/3至1/5),穿刺管601的轴向与蒸发管60的轴线可重合一致,也可相对蒸发管60的轴线向上偏移。所述穿刺管601自由端能穿过在所述轴杆302液腔305的左端设置的胶塞***轴杆302液腔305内(穿刺管601自由端端面相对左段21的右端面平齐或者相对左段21的右端面向右延伸出0.8mm至2.5mm)。此种结构下,通过轴杆302的液腔305向蒸发管60内送入蒸馏水,蒸发管305中盛放的蒸馏水量不要超过其壁体上设置的散发口的最下端边缘,以避免溢出。
蒸发管60设置在增温管6的内部,增温管6管腔温度的升高能够促使蒸发管60内的蒸馏水蒸发,使得增温管6的管腔形成湿道走廊,保证与吸入气体充分的混合,充分增温、湿化。在上述改进结构下,可以叠加技术内容:对应各扇形架体301内壁上设置的吸水滤纸,分别布设有多条棉线306,棉线306沿增湿部30轴杆302的轴向分层布置,各层棉线306环绕形成扇形,棉线306的端部伸入所述轴杆302的液腔305内。也可仅保留在扇形架体内壁上设置的吸水滤纸部分,而不通过棉线将液腔内的水分散至吸水滤纸上。
为实现向蒸发管60内输送水量的自动调控,在蒸发管60的管腔内设置了L状管602和浮球603。如图12所示,所述穿刺管601的内端与L状管602连通,所述L状管602置于蒸发管60的管腔内,L状管602的竖直段端口朝下。所述L状管602竖直段的管腔为二阶梯孔且内径自外及内变小。所述L状管602竖直段管腔的下端口设有所述浮球603,所述浮球603的外径小于L状管602竖直段管腔外端处的内径,大于L状管602竖直段管腔内端处的内径。于所述L状管602竖直段管腔变化衔接处设置球形过渡面,所述浮球603的外壁能够与球形过渡面接触匹配(如图12右侧视图所示)。随着蒸发管60内水位的升高,浮球603会向逐渐上浮,当水位达到一定量后浮球603上浮到L状管602竖直段管腔的球形过渡面位置,将球形过渡面位置的管道堵死。
为了保证管道内吸入气体充分增温、湿化后的流动能力,将所述右段22的管腔自左及右为逐渐收缩的锥形腔道。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管道主体、增湿管、与管道主体左端匹配的压紧部,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管道主体包括左段和右段,增湿管设在左段与右段之间,增湿管的左、右端面与所述左段、右段的对应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左段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线型滑轨结构匹配;所述左段的外壁上及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对应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左段外壁上的凸缘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凸缘之间;
所述壳体与所述左段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压紧部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压紧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顶在所述左段的左端面上,将所述增湿管与所述左段及右段压合为整体;
所述壳体上对应增湿管的安装位置设有装配口;
所述增湿管的内部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轴向与所述增湿管一致;所述环形腔的壁体上设有多个沿径向辐射布置的平板腔体,多个平板腔体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平板腔体的内腔与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增湿管的壁体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腔的连通口;
所述增湿管的内腔中设有增湿部;所述增湿部包括轴杆及沿圆周均布在轴杆上的多个扇形架体;所述扇形架体的个数与所述平板腔体间隔形成的扇形孔一一对应;所述扇形架体的外壁与所述平板腔体的壁面接触;所述扇形架体的内壁上设有浸湿的吸水滤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为设有轴向通孔的螺栓;所述壳体与左段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通孔为螺纹孔,螺栓与螺纹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设有轴向延伸的液腔;对应各扇形架体内壁上设置的吸水滤纸,分别布设有多条棉线,棉线沿增湿管的轴向分层布置,各层棉线环绕形成扇形,棉线的端部伸入所述轴杆的液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腔一端设置胶塞,胶塞上设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腔中,另一端延伸出胶塞连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穿出壳体与外置水源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管的左端及右端各设有锥面沉孔,所述锥面沉孔的孔壁上设有密封胶圈层;所述左段的右端、右段的左端设有与所述锥面沉孔匹配的锥形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管的左端设有环状的端板,所述端板的中心孔与所述增湿管同轴;所述端板设有型腔与所述增湿管的环形腔连通;所述端板的左端面上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的轴线与所述增湿管同轴;所述环状凸台设有环形孔与所述端板的型腔连通,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壁面为小端朝外的锥形面;所述左段的管腔内固定设有增温管,所述增温管与所述左段同轴;所述增温管的壁体上设有增温腔,所述增温腔的右端设有环状通孔,所述环状通孔与所述环状凸台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设有轴向延伸的液腔,液腔两端均设胶塞,右端设置的胶塞上设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腔中,另一端延伸出胶塞连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穿出壳体与外置水源箱连接;
所述增温管的管腔内设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的两端通过支架架置在所述增温管内并与增温管同轴;所述蒸发管管壁上部设有多个散发口,所述散发口沿所述蒸发管的轴向分布,所述蒸发管的右端设有穿刺管,所述穿刺管外径小于所述蒸发管的内径;所述穿刺管自由端能穿过在所述轴杆液腔的左端设置的胶塞***轴杆液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的内端与L状管连通,所述L状管置于蒸发管的管腔内,L状管的竖直段端口朝下;所述L状管竖直段的管腔为阶梯孔且内径自外及内变小;所述L状管竖直段管腔的下端口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径小于L状管竖直段管腔的最外端处的内径,大于L状管竖直段管腔的最内端处的内径;自下及上,于所述L状管竖直段管腔内径初次于大于浮球外径与管腔内径小于浮球外径的衔接处设置球形过渡面,所述浮球的外壁能够与球形过渡面接触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段的管腔自左及右为逐渐收缩的锥形腔道。
CN201710331619.4A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Pending CN107158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1619.4A CN107158533A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1619.4A CN107158533A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8533A true CN107158533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1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1619.4A Pending CN107158533A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853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0373A1 (zh) * 2015-03-24 2016-09-29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CN106535976A (zh) * 2014-05-13 2017-03-22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增湿***的可用性特征
CN207627699U (zh) * 2017-05-12 2018-07-20 董宪珍 呼吸机输气通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976A (zh) * 2014-05-13 2017-03-22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增湿***的可用性特征
WO2016150373A1 (zh) * 2015-03-24 2016-09-29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CN207627699U (zh) * 2017-05-12 2018-07-20 董宪珍 呼吸机输气通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春莲;方梅;冯丽琴;吴继红;陈彩花;罗利娜;唐丽娟;刘衬云;: "恒温湿化一次性呼吸管路***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no. 07, 5 April 2011 (2011-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6531A (zh) 医用加湿器
CN204543174U (zh) 用于带人工气道自主呼吸的吸氧装置
CN107952147A (zh) 一种医疗用加湿加热呼吸装置
CN207627699U (zh) 呼吸机输气通道
CN206198441U (zh) 一种多功能湿化器
CN107158533A (zh) 一种呼吸机输气管道
CN108904952A (zh) 一种呼吸科用加湿效果好的氧气加湿装置
CN210020712U (zh) 一种加温雾化吸氧装置
CN203001641U (zh) 呼吸内科用输氧加湿器
CN203060516U (zh) 用于无创呼吸机的全自动加温加湿***及无创呼吸机
CN211434593U (zh) 氧气流量监控器
CN106075690B (zh) 体感舒适型说话发声装置
CN209575478U (zh) 一种icu重症患者用氧气加湿装置
CN205198653U (zh) 一种类鼻腔的氧气持续湿化装置
CN204786991U (zh) 一种加药加湿器
CN212118716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可调式给药装置
CN106880895A (zh) 一种呼吸科用氧气加湿及储氧罐
CN205339804U (zh) 一种输氧加湿器
CN208741703U (zh) 医用加湿器
CN207694060U (zh) 医用呼吸机湿化器
CN208853431U (zh) 一种艾灸机的烟气净化装置
CN206730245U (zh) 自动止液管及呼吸机湿化罐
CN206880927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气体加热加湿装置
CN213100132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
CN207041723U (zh) 一种可调节医用氧气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