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7823A -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7823A
CN107047823A CN201710171973.5A CN201710171973A CN107047823A CN 107047823 A CN107047823 A CN 107047823A CN 201710171973 A CN201710171973 A CN 201710171973A CN 107047823 A CN107047823 A CN 107047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closed container
nitrogen
drying process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19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AN COUNTY FUYA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AN COUNTY FUY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AN COUNTY FUYA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AN COUNTY FUY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19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47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47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7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具体操作为:将发酵4‑6h的红茶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向密闭容器充入氮气,使得密闭容器中压强达到1.8‑2.2个标准大气压;对密闭容器加热,使密闭容器内的温度达到110‑120℃,缓慢释放密闭容器中的氮气,气压降低速度1‑1.5Kpa/min,直至密闭容器内气压降为标准大气压;往密闭容器中充入0‑5℃的氮气,对茶叶的表面进行冷却30‑50s,然后立即将茶叶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平摊自然冷却;将茶叶平摊在干燥房,通入0‑5℃的冷风,将其进行完全的冷风风干,直至水分含量5%以下;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茶叶的香气更浓,品质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红茶在经过发酵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干燥,以便于后期的储藏;传统的红茶烘干方法,一般采用烘干机毛火、足火两道烘干,毛火控制温度在110℃-120℃,烘干大约10分钟;足火使用85℃-95℃的为温度,烘干15分钟;这种烘干方法,虽然时间短,但由于其在直接的高温烘干过程中,茶叶中的酶会促进茶叶氧化,导致烘干后的茶叶香气不足。
为此,申请号为CN201310667646.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红茶的烘干方法,此方法的技术方案为:(1)将茶叶置于烘干机内,摊放厚度8-10公分;(2)一道烘干:控制温度130℃,时间为10-15分钟;(3)二道烘干:控制温度120℃,时间为10-15分钟;(4)然后把茶叶从烘干机取出,摊凉30-40分钟;(5)三道烘干:再次把茶叶放入烘干机烘干,控制温度80℃,时间为6-10分钟。
上述方案的烘干方法虽然提高了红茶的香气,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此方案直接通过130℃的温度来对茶叶进行快速的初步烘干,这样会导致茶叶的水分蒸发过快,超过了茶叶内部水分持续向茶叶外表扩散的速度,就会造成茶叶的外干内湿,甚至外焦内湿,也就是说叶表水分过快蒸发、使外层结成硬壳,水分向外扩散受阻,内部就易产生高温闷蒸现象,将会损害茶叶品质,同时茶条也不易收紧,将可能产生松条现象,甚至“死条”现象,在茶叶冲泡时,叶底不开展,从而影响红茶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提高红茶香气,提高红茶品质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本方案中的本方案中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叶放置:将发酵4-6h的红茶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向密闭容器充入氮气,使得密闭容器中压强达到1.8-2.2个标准大气压;
步骤二、初步干燥:对密闭容器加热,使密闭容器内的温度达到110-120℃,缓慢释放密闭容器中的氮气,气压降低速度1-1.5Kpa/min,直至密闭容器内气压降为标准大气压;
步骤三、二次干燥:往密闭容器中充入0-5℃的氮气,对茶叶的表面进行冷却30-50s,然后立即将茶叶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平摊自然冷却;
步骤四、完全干燥:将茶叶平摊在干燥房,通入0-5℃的冷风30-50min,将其进行完全的冷风风干,直至水分含量5%以下,停止通风。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步骤一:将茶叶放在1.8-2.2个大气压的环境进行初步干燥,此时密闭容器内水的沸腾温度为115-125℃左右,首先这个温度可以钝化酶的活性,制止酶的活性,防止氧化,氮气的充入也可以防止茶叶的氧化,使得红茶中保存较多红茶茶多酚;步骤二:在对密闭容器缓慢的放压过程中,茶叶外表的水分首先在气压减小后挥发,因为缓慢释放压力,茶叶内部的水分也逐步的向外释放,并从茶叶外表释放出来,在释放时,茶叶内部的水分必须要通过茶叶的外表溢出,茶叶的外表层因为受到来自茶叶内部水分的浸湿,茶叶外表的水分不会瞬间变干,不会造成茶叶外干内湿的情况,水分在逐步释放过程中,还可以将茶叶内部的低沸点青草气味也散发出来,茶叶口感更好,并且高温还可以对茶叶深部的细菌进行杀灭;步骤三:使用冷气对茶叶的外表面立即进行制冷,但是茶叶的内部还具有较高的温度,此时,茶叶外表面也还没有完全干燥,茶叶内部的水分就会向外渗透,茶叶内部的水分就会排出,茶叶内部得到干燥;步骤四:在初步干燥和二次干燥后,茶叶中的水分大约只剩下10%左右,最后利用冷风进行干燥,冷风干燥时利用低温低湿的空气循环于茶叶间,使茶叶中剩余的含水量逐渐减少并达到干燥,如此可以更好的保证红茶的色泽、香味和营养保健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在对红茶进行初步干燥和二次干燥时,能够将茶叶内部的水分基本完全进行干燥,达到茶叶内外均同时干燥的目的,如此,可以防止红茶内部产生高温闷蒸现象,不会导致红茶的“死条”现象,冲泡时,茶叶舒展完全,茶叶品质更高;2、本方案在初步干燥时,将红茶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加压加热,使红茶内外的温度均保持在120℃左右,如此,茶叶内、外的低沸点青草气味都能在这个温度上散发出来,青草味散发后,红茶在品饮时,其香气更足,口感更好。
进一步,步骤一中,充入氮气,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为2.0个标准大气压。压强在2.0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腾温度在120℃左右,当将密闭容器的温度加热到110-120℃,茶叶中的水分还没有沸腾蒸发,在后期放压时,利于茶叶中水分的逐步释放。
进一步,步骤二中,在密闭容器的温度达到110-120℃后,停止加热,茶叶在密闭容器内焖制3-5min。将茶叶在密闭容器内焖制3-5分钟,容器内的热量能够充分的传递到茶叶的内部,使得茶叶内外的温度均匀。
进一步,步骤二中,气压的降低速度控制在1.2Kpa/min。若放压速度快了,茶叶外表的水分蒸发过快,也会导致其水分的挥发速度超过了茶叶内部水分持续向茶叶外表扩散的速度,导致茶叶内部干燥不彻底;若放压速度慢了,水蒸气会更多的将茶叶的香气带走一部分,不利于茶叶的品质,经实验表明,放压速度在1.2Kpa/min,更加的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进一步,步骤三中,对茶叶的表面冷却时间在40s。若冷却时间长了,导致茶叶内部的温度降低太多,内部的干燥效果会受到影响,若冷却时间短,茶叶表面的温度还较高,不利于茶叶内部水蒸气的排出。
进一步,步骤四中,茶叶的平摊厚度为3-5cm。如此的平摊干燥厚度,既节约干燥时的平摊面积,利于干燥房的有效利用,又能使得茶叶内的水分得到较快的干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选取贵州某地产的遵义红红茶,经相同的萎凋、揉捻和发酵之后,按照如下表1中参数进行试验:
表1实施例1-实施例13的茶叶干燥参数表
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叶放置:将发酵好的红茶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向密闭容器充入氮气,使得密闭容器中压强达到2.0个标准大气压;
步骤二、初步干燥:对密闭容器加热,使密闭容器内的温度达到115℃,停止加热,茶叶在密闭容器内焖制4min,缓慢释放密闭容器中的氮气,气压降低速度1.2Kpa/min,直至密闭容器内气压降为标准大气压;
步骤三、二次干燥:往密闭容器中充入2℃的氮气,对茶叶的表面进行冷却40s,然后立即将茶叶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平摊自然冷却;
步骤四、完全干燥:将茶叶平摊在干燥房,平摊厚度4cm,通入0-5℃的冷风,将其进行完全的冷风风干,直至水分含量5%以下。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按照表1的参数进行茶叶的干燥加工。
对比实施例、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茶叶置于烘干机内,摊放厚度8公分;
步骤二:一道烘干:控制温度130℃,时间为10分钟;
步骤三:二道烘干:控制温度120℃,时间为10分钟;
步骤四:然后把茶叶从烘干机取出,摊凉30分钟;
步骤五:三道烘干:再次把茶叶放入烘干机烘干,控制温度80℃,时间为8分钟。
分别取实施例1至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干燥加工出的红茶各5g,使用透明玻璃杯,冲95℃开水100毫升,五分钟后,观察茶叶和茶水的形态,并随机选取20位品尝者分别对茶水进行品尝,并按照每项最高100分进行评分,得到如下表2实验数据:
表2实施例1-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茶叶和茶水的形态滋味及评分表
实施例 外观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平均得分
实施例1 颜色乌润 红亮 嫩甜香 鲜醇甜和 紫铜色 98
实施例2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2
实施例3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1
实施例4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89
实施例5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3
实施例6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4
实施例7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2
实施例8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88
实施例9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87
实施例10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2
实施例11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91
实施例12 颜色乌润 红亮 嫩甜香 鲜醇甜和 紫铜色 98
实施例13 颜色乌润 红亮 有甜香 醇厚 暗红色 88
对比实施例 尚乌润 尚红亮 纯正 尚醇厚 暗褐色 83
通过以上试验以及试验得到的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
1、通过实施例1至实施例13与对比实施例的对比,本茶叶干燥工艺干燥出的茶叶,不管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各个方面均优于对比实施例的茶叶干燥工艺,并且通过品饮者反馈的打分数据,也可以看出,本茶叶干燥工艺干燥出的茶叶更受大众的欢迎。
2、通过实施例2、实施3与实施例1的对比,通过将密闭容器的气压控制在2.0个标准大气压干燥出的茶叶,泡出茶水的香气更好,滋味和叶底也更好,大众的欢迎程度也更高。
3、通过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对比,将茶叶在密闭容器内焖制4min,可以提高茶叶泡出茶水的香气、滋味,叶底看着也更好,大众欢迎程度也更高。
4、通过实施例6-实施例9与实施例1对比,将密闭容器的放压速度控制在1.2Kpa/min,干燥出的茶叶用来泡制的茶水香气和滋味更好,叶底的颜色也更好,大众也更受欢迎。
5、通过实施例10、实施例11与实施例1对比,将茶叶的冷却时间设置在40s,可以提高茶叶泡出茶水的香气、滋味,叶底颜色也更好,大众欢迎程度也更高。
6、通过实施例12、实施例13与实施例1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将茶叶平摊更薄,不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但是,这样需要增大干燥平摊的面积,造成成本的增加,但是将茶叶平摊过厚,会影响茶叶泡出茶水的香气、滋味和叶底美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本方案中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叶放置:将发酵4-6h的红茶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向密闭容器充入氮气,使得密闭容器中压强达到1.8-2.2个标准大气压;
步骤二、初步干燥:对密闭容器加热,使密闭容器内的温度达到110-120℃,缓慢释放密闭容器中的氮气,气压降低速度1-1.5Kpa/min,直至密闭容器内气压降为标准大气压;
步骤三、二次干燥:往密闭容器中充入0-5℃的氮气,对茶叶的表面进行冷却30-50s,然后立即将茶叶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平摊自然冷却;
步骤四、完全干燥:将茶叶平摊在干燥房,通入0-5℃的冷风30-50min,将其进行完全的冷风风干,直至茶叶水分含量5%以下,停止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充入氮气,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为2.0个标准大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密闭容器的温度达到110-120℃后,停止加热,茶叶在密闭容器内焖制3-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气压的降低速度控制在1.2Kpa/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茶叶的表面冷却时间在40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茶叶的平摊厚度为3-5cm。
CN201710171973.5A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Pending CN1070478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1973.5A CN107047823A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1973.5A CN107047823A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7823A true CN107047823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1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1973.5A Pending CN107047823A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478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950A (zh) * 2018-08-22 2018-12-21 南充辉泓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9123026A (zh) * 2018-08-22 2019-01-04 南充辉泓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过程中干燥增香的方法
CN110122607A (zh) * 2019-06-10 2019-08-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焙火高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0800853A (zh) * 2019-12-13 2020-02-18 汉源县昊业花椒产业研究院 一种花椒嫩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768A (zh) * 2012-12-31 2013-04-24 梁平县平川茶厂 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4186850A (zh) * 2014-09-04 2014-12-10 胡小能 黄秋葵花茶制作工艺
CN106234666A (zh) * 2016-09-30 2016-12-21 正安县黔蕊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香型白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768A (zh) * 2012-12-31 2013-04-24 梁平县平川茶厂 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4186850A (zh) * 2014-09-04 2014-12-10 胡小能 黄秋葵花茶制作工艺
CN106234666A (zh) * 2016-09-30 2016-12-21 正安县黔蕊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香型白茶制作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950A (zh) * 2018-08-22 2018-12-21 南充辉泓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9123026A (zh) * 2018-08-22 2019-01-04 南充辉泓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过程中干燥增香的方法
CN110122607A (zh) * 2019-06-10 2019-08-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焙火高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0800853A (zh) * 2019-12-13 2020-02-18 汉源县昊业花椒产业研究院 一种花椒嫩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6046B (zh) 绿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7047823A (zh) 一种茶叶的干燥工艺
CN102657274B (zh) 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66099A (zh)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212756A (zh) 一种清甜清香型茶叶的加工方法
WO2018205399A1 (zh) 一种嫩栗香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24011A (zh) 降低夏秋茶苦涩味的绿茶加工工艺
CN107372901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6720527A (zh) 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
CN104605043A (zh)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430999B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6343059A (zh) 一种夏秋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4186728A (zh) 一种纯正花香甘甜柔和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244277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3549076B (zh) 一种桂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4041606B (zh) 一种益生元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3478313A (zh) 一种壮乡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6359667A (zh) 一种冷泡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63738B (zh) 一种绿茶干燥工艺
CN105166103B (zh) 一种夏季原料茶的加工方法
CN107087696A (zh) 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6306136A (zh) 一种富有蜂蜜柠檬香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4304304B (zh) 一种提高夏秋季绿茶色香味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02948497A (zh) 一种能用冷水冲泡的绿茶加工方法
CN107258964A (zh) 一种茶叶摇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