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160B - 光学聚酯薄膜 - Google Patents

光学聚酯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160B
CN107031160B CN201610849574.5A CN201610849574A CN107031160B CN 107031160 B CN107031160 B CN 107031160B CN 201610849574 A CN201610849574 A CN 201610849574A CN 107031160 B CN107031160 B CN 107031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lm
multilayer film
layer
cor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95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160A (zh
Inventor
曹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Corp filed Critical Kol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31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8Heat s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32B2307/734Dimensional stabilit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芯层以及其两表面的表层的聚酯薄膜。更加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实现高透明度以及亮度并且具有优秀的尺寸稳定性的光学聚酯多层薄膜。

Description

光学聚酯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更加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芯层以及其两表面的表层,实现高透明度以及亮度并且具有优秀的尺寸稳定性的光学聚酯多层薄膜。
背景技术
光学薄膜是用作显示器用光学材料的薄膜。其用作LCD BLU(Back LightUnit:背光单元)或触摸面板(Touch Panel)等各种显示器的表面保护用光学材料。
这种光学薄膜具有高透明度,并且要求优秀的表面特性以及低收缩率等物性,从而适用于时下诸如平板电脑(Tablet)、智能手机的触摸用途。如果透明度低,则亮度下降,当表面特性不良或薄膜的收缩率高时,在涂覆后可能发生卷曲(curl)或最终产品变形等问题。
考虑到这些物性,光学薄膜是由聚酯薄膜高温熟化而成,或者利用诸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的高耐热性高分子来制成。但是,聚酯薄膜高温熟化工序有可能降低生产性或发生由水分等引起的变形。另外,使用PEN或PI在耐热性以及尺寸稳定性方面有利,但是会导致制造成本上涨,与聚酯相比后续加工难。另一方面,在日本公开专利号第2009-279923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于湿度变化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优秀并且能够抑制卷曲的多层聚酯薄膜。其拟利用共聚成分来达到目的,但是由于在后续加工工序中收缩率加剧而发生卷曲(curl),并且制造成本相当昂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2009-279923号(2009.12.03)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被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聚酯多层薄膜,其具有热收缩低的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高透明度以及亮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聚酯多层薄膜,其具有优秀的表面特性以及尺寸稳定性,并且涂覆加工性卓越,热变形少,因而工艺性卓越。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当应用于显示器尤其是触摸面板或背光单元(BLU)时,能够实现优秀的物性以及制造工艺性。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多层薄膜,由聚酯树脂通过共挤压以及拉伸而形成三层以上的多层薄膜,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时,包括70~90重量%的芯层和10~30重量%的层叠在所述芯层的两表面的至少两层的表层,用于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与用于形成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15,并且所述表层包含20~100ppm的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粒子。
此时,所述聚酯多层薄膜可以是由芯层以及形成在其两表面的表层构成的三层薄膜,但是并非限定于此,可以是在芯层的两表面形成两层以上表层的方式形成的多层薄膜。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聚酯多层薄膜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熔融挤压机挤压熔融后,经过铸造以及双轴拉伸以后,实施热处理而制成。另外,热处理时,沿着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实施松弛,从而能够调节收缩率,但是并非必须限定于此。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其在所述聚酯多层薄膜的上部包括选自硬涂层、粘合剂层、光扩散层、ITO层以及印刷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功能性涂覆层。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多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熔融挤压用于形成芯层以及表层的各个聚酯树脂组合物,并进行共挤压;
(b)对经过共挤压的片材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以制造薄膜;以及
(c)对被拉伸的薄膜进行热处理,
其中,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时,所述芯层的含量为70~90重量%,所述表层的含量为10~30重量%;
形成表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与用于形成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15的聚酯树脂,以及20~100ppm的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粒子。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光学聚酯多层薄膜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透明度以及亮度,并且具有热收缩低的特性,因而尺寸稳定性卓越。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光学薄膜的表面特性以及涂覆加工性优秀,并且热变形少,因而工艺性极为卓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光学薄膜用聚酯多层薄膜的优点在于,将其应用于触摸面板或BLU等的显示器时,能够实现优秀的物性,并提高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来示出热膨胀系数以及拐点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的光学聚酯薄膜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这并非旨在限制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另外,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本发明的说明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以及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本发明中的“%”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是指“重量%”。
另外,本发明中的“长度方向”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是指“机械方向”。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如下内容,从而完成了本发明:通过对聚酯树脂进行共挤压以及拉伸而形成的三层以上的多层薄膜,包括芯层和形成在所述芯层两表面上的表层,通过包含对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的芯层和表层的重量范围、所述表层和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以及包含于表层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和含量予以调节,不仅能够实现高透明度以及亮度,而且利用热收缩低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尺寸稳定性。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是由聚酯树脂通过共挤压并拉伸而形成的三层以上的多层薄膜,
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时,含有70~90重量%的芯层、10~30重量%的层叠在所述芯层的两表面的至少两层表层,
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与形成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15,并且包含20~100ppm的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粒子。
即,本发明是由芯层以及表层构成的聚酯多层薄膜,通过使用用于形成各层的特定聚酯树脂的同时,并组合对芯层以及表层的重量比、包含于芯层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和含量予以调节的构成,能够实现预期效果。当特定树脂、各层的重量比以及表层内粒子大小和含量中的某一个没有处于范围内时,则难以实现本发明所预期的通过低收缩率来提高尺寸稳定性、实现高透明度以及亮度、提高表面特性以及涂覆加工性的效果。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可以是由芯层及其两表面上的表层形成的三层薄膜,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芯层两表面形成两层以上的表层的方式形成的多层薄膜。
所述芯层以及表层由聚酯树脂形成。对所述聚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优选单独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此时,将所述聚酯树脂用于芯层以及表层各层中时,具有特定物性,其特征在于,优选用于表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与用于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15。可以优选用于形成所述芯层与表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09,更加优选小于0.05。当处于上述范围时,通过结合对芯层以及表层的重量比、表层内粒子予以调节的构成,能够通过低收缩率,实现提高尺寸稳定性的效果。当未处于上述范围时,持续发生断裂,并且界面不稳定,因而有可能在工艺上难以加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于形成所述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可以是0.6至0.8,优选0.62至0.78,更加优选0.65至0.72。当所述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小于0.6时,耐热性减少,共挤压时有可能发生界面不稳定,当超过0.8时,不易挤压加工,因而操作性有可能降低。
另外,通过共挤压,在所述芯层的两表面形成两层以上表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为0.6至0.8,优选0.64至0.75。当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小于0.6时,有可能在共挤压时发生界面不稳定,并且由于粘度过低,有可能在挤压工序中存在困难,而当超过0.8时,由于难以在普通的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加工,需要昂贵的设备,并且当高温挤压时,薄膜物性有可能显著降低。
本发明的表层包含粒子。对所述粒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优选无机粒子。此时,重要的是,通过与其他构成成分的组合来调节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以及含量。
本发明涉及的粒子的特征在于,平均粒径为0.5~5μm。当粒子的平均粒径未处于上述范围时,由于透光度大幅度下降,在进行BLU评价时,难以凭借肉眼来判断缺点,因而难以用作光学用途,尤其是热收缩率特性不良,因此尺寸稳定性有可能显著降低。
另外,所述粒子在表层中的含量为20~100ppm。当处于所述含量范围时,可以有效提高光学性能,这可以结合粒子的平均粒径来予以调节,从而实现协同作用。进而,对粒子的含量范围以及平均粒径予以调节的构成,通过按照重量比与形成芯层以及表层的特定树脂组合,凭借优秀的热收缩特性,能够以惊人的幅度提升尺寸稳定性。相反,当未处于上述含量范围时,透明性或平滑性下降,当应用于触摸面板等时,有可能难以使用。另外,作为一例,当粒子含量超过100ppm时,即使使用0.5μm的粒子,在涂覆工序时也会因薄膜的透明度下降而不易进行质检,难以用作保护用途,当粒子含量小于10ppm时,即使使用5μm的粒子,在制膜工序时也有可能发生粘附、划痕或者在后续工艺中会产生划痕。
本发明对粒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优选使用选自由二氧化硅、沸石以及高岭土组成的无机粒子中的某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这种无机粒子可以通过拉伸工序来提高薄膜的滑动性以及卷绕性。
另外,在聚酯多层薄膜中,相对于整体薄膜的含量,芯层的含量为70至90重量%,表层的含量为10至30重量%,优选芯层的含量为70至80重量%,表层的含量为20至30重量%,这有利于共挤压时的界面稳定化,同时通过与其他构成成分组合,能够实现优秀的热收缩特性以及尺寸稳定性的提升效果。
对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薄膜总厚度最好是50至300μm,优选75至250μm。
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酯多层薄膜是在一个挤压机内挤压聚酯,在另一个挤压机内同时熔融挤压聚酯和粒子以后,使各个熔融物在进料板相遇后,经过共挤压而制成。此后,由铸造转为冷却以后,依次被双轴拉伸以后,卷绕而成。此时,所述双轴拉伸可以先沿着长度方向实施以后,沿着宽度方向拉伸,但是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此后,所述已被拉伸的聚酯多层薄膜经过热处理工序。此时,为了控制收缩率而提升热处理温度,或者沿着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实施松弛,与控制热处理温度相比,优选沿着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实施松弛来制造。
如前面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6~20nm,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80~400nm,在85℃下热处理三天以后的热收缩率可以小于等于0.3%。
当所述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超过20nm且十点平均粗糙度Rz超过400nm时,基材薄膜的表面有可能转印到粘附层上,因而最终产品的质量有可能下降。另外,当Ra小于6nm、Rz小于80nm时,平滑性优秀,但是涂覆工艺性以及产品处理性降低,在涂覆工艺时有可能发生划痕或凹凸印,并且有可能导致涂覆不均匀。鉴于此,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的特征在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6至20nm,同时十点平均粗糙度为80至400nm。当上述Ra以及Rz中的某一个没有处于上述范围时,也有可能因涂覆工艺性以及涂覆不均匀而引起最终产品的质量下降。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的特征在于,在85℃下热处理三天以后的热收缩率为0.3%以下。此时,均要满足薄膜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当未处于上述范围时,由于热变形而难以用于棱镜用薄膜等。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在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沿着薄膜的长度方向测定时,拐点为70至100℃,优选80至90℃。另外,其特征在于,在40℃下,拐点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为0.1~0.4μm/℃,热处理以后在90℃下的热变形长度变化为10至30μm。此时,热处理方式如下:将试样(宽1cm、长10cm)在200g荷重下以120℃进行热处理3分钟,常温冷却5分钟,再次在200g荷重下以140℃进行热处理3分钟以后,常温冷却5分钟。
此时,对于薄膜沿着长度方向采样后,利用TMA测定时,如图1所示,会随着升温膨胀后收缩,而拐点就是指由膨胀转变为收缩的位置上的温度。另外,热膨胀系数是指根据从40℃至拐点的温度变化的长度变化。
另外,热处理后进行TMA测定时,在90℃下的长度变化率(%)是指(长度变化/初始长度16mm)×100。
当上述热膨胀系数以及热处理后的长度方向的变化率的范围超过上述范围时,在高温后续加工工序中发生严重的热变形,因而在后续加工工序后难以实现产品化,在硬性涂覆或ITO溅射处理时,由于发生卷曲或热皱纹,需要额外的线下熟化处理,会发生附加的费用、时间,并且需要多经过一道工序,因而在工艺上存在划痕或异物等问题。另外,当热膨胀系数以及热处理后长度方向的变化率的范围小于上述范围时,没有热变形,但是由于物性下降而难以实现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包括芯层和表层的聚酯多层薄膜的制造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在至少两个熔融挤压机中挤压熔融后铸造,并通过双轴拉伸而获得。作为一例,在一个挤压机中挤压聚酯,在另一个挤压机中同时熔融挤压聚酯和诸如二氧化硅、高岭土、沸石的无机粒子等添加剂后,各个熔融物在进料板相遇后,共挤压铸造,经冷却后,依次双轴拉伸,实施热处理和松弛。此时,调节薄膜的拉伸、热处理、松弛,从而能够控制薄膜的折射率和收缩率、薄膜的热变化。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多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熔融挤压用于形成芯层以及表层的各个聚酯树脂组合物,从而进行共挤压;
(b)对于已被共挤压的片材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制造薄膜;以及
(c)对于已被拉伸的薄膜进行热处理,
其中,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时,所述芯层以及表层分别为70~90重量%以及10~30重量%,
用于形成表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与用于形成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15的聚酯树脂,以及20~100ppm的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粒子。
所述对于已被拉伸的薄膜进行热处理的步骤中,可以通过调节热处理温度或者沿着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同时实施松弛来控制收缩率。
此时,松弛的特征在于,沿着机械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同时实施松弛。具体而言,更加优选热处理工序沿着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实施松弛,从而能够降低经制造的薄膜的收缩率。宽度方向松弛率可以实施为,在热处理工序中,划分2至4个热处理区域,以类似的比率实施松弛。如果松弛率过高,则薄膜下垂,如果松弛率过低,则薄膜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收缩率有可能提高,因而优选在松弛时划分热处理区域后,对各个区域实施不同的松弛率。作为一具体例,将热处理区域分成两个后,可以使某一区域和另一区域的松弛率互不相同。此时,更加优选第一次松弛时的松弛率以及第二次松弛时的松弛率的关系式满足如下的式1,这更加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收缩特性。
式1:第一步骤松弛率/第二步骤松弛率≧1.05
另外,为了降低长度方向的收缩率,利用长度方向的松弛装置,在热处理区域中实施松弛,此时,热处理温度的特征在于80至240℃。如果所述热处理温度超过240℃,则薄膜发生结晶化,有可能发生断裂,难以操作,如果小于80℃,则沿着长度方向未发生松弛,无法降低收缩率。
本发明提供包括上述聚酯多层薄膜的光学薄膜。
下面,为了更加具体说明本发明而举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下所述的实施例。
通过下面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以下物性。
(1)固有粘度
将0.4g的PET颗粒(试样)加入到100ml的按照6:4重量比混合苯酚和1,1,2,2-四氯乙醇的试剂中,溶解90分钟后,移入乌氏粘度计内,在30℃恒温槽内维持10分钟后,利用粘度计和抽气器(aspirator),求出溶液的下落秒数。按照相同的方法求出溶剂的下落秒数后,通过数学式1以及2,计算了R.V值以及I.V值。
在下面的数学式中C是指试样的浓度。
[数学式1]
R.V=试样的下落秒数/溶剂的下落秒数
[数学式2]
Figure GDA0001899105260000081
(2)透明度(雾度,%)
利用雾度计(公司名:Nipon denshoku,型号NDH 5000),根据JIS K 7105规定,测定了薄膜试样。制造并使用了长6cm、宽6cm的试样。
(3)表面粗糙度(Ra、Rz)
利用二维接触式表面粗糙度测定仪(Kosaka公司SE3300),测定了Ra(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以及Rz(十点平均粗糙度)。
(4)收缩率
将薄膜试样按照长20cm、宽20cm的大小切割后,在85℃下热处理三天以后,利用如下的式1,测定了收缩率。
式1:收缩率(%)=(热处理前长度-热处理后长度)/热处理前长度×100
(5)热机械分析仪(TMA)测定
将薄膜分别沿着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切割成16mm、4.5mm以后,利用TMA(TA公司,TMA Q400),在0.05N初始荷重下,按照30~180℃的温度范围以及5℃/min的升温速度的条件进行升温后,测定了热变形长度(Dimension change:尺寸变化)、拐点和热胖胀系数。
[实施例1]
在芯层中使用固有粘度为0.65的PET,在表层中使用固有粘度为0.64的PET以及80ppm的平均粒径为1.6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分别共挤压,进行铸造。此后,分别沿着机械方向、宽度方向依次拉伸至3倍、3.4倍以后,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并利用长度方向的热收缩控制器,分别沿着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松弛1%、2.5%,制成188μm的多层薄膜。所述多层薄膜以薄膜总重量为准制成80重量%的芯层、20重量%的表层。对于制造的薄膜的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予以示出。
[实施例2]
除了将用于表层的固有粘度为0.64的PET替换成固有粘度为0.7的PET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3]
除了将用于表层的固有粘度为0.64的PET替换成固有粘度为0.6的PET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4]
除了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制成70重量%的芯层、30重量%的表层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5]
除了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制成90重量%的芯层、10重量%的表层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6]
除了将表层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由80ppm变更为100ppm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7]
除了将表层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由80ppm变更为5ppm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8]
除了将表层中所使用的平均粒径为1.6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变更为平均粒径为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实施例9]
除了将表层中所使用的平均粒径为1.6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变更为平均粒径为0.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1]
除了将用于表层的固有粘度为0.64的PET替代为固有粘度为0.55的PET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2]
除了将用于表层的固有粘度为0.64的PET替代为固有粘度为0.85的PET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3]
除了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制成60重量%的芯层、40重量%的表层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4]
除了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制成95重量%的芯层、5重量%的表层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5]
除了将表层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由80ppm变更为110ppm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6]
除了将表层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由80ppm变更为10ppm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比较例7]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实施,并且制造时未进行长度方向的松弛,仅在宽度方向上松弛2.5%而制成。制成的多层薄膜厚度为188μm,对其物性进行评价后,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表1]
□以A/B/A方式共挤压。(表层厚度为两个A层的总量)
[表2]
Figure GDA0001899105260000131
如上述表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多个实施例满足表面粗糙度、透明度、基于热收缩率的尺寸稳定性的物性,同时满足基于TMA测定的拐点、热膨胀系数以及长度变化率的物性,证实了能够实现高透明度、低收缩率和优秀的表面特性。这证实了易适用于当用于显示器,尤其是触摸面板或BLU时能够实现优秀的物性以及制造工艺性的光学薄膜。相反,比较例1、2以及4中,由于断裂以及界面不稳定而难以加工,比较例3以及5的表面特性以及透明度显著降低,热处理后长度变化率也相比于实施例降低。另外,比较例6以及7的透明度、收缩率或热膨胀系数、长度变化率显著降低。
如前面所述,本发明通过有限的实施例来予以说明,但是这只是为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记载进行多种修改以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思想并非限定于所阐述的实施例中,不仅是权利要求书,与该权利要求书等同或等价的变形均落在本发明思想的范畴内。

Claims (9)

1.一种聚酯多层薄膜,是通过对聚酯树脂进行共挤压以及拉伸而以三层形成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酯多层薄膜的总厚度为75~250μm,
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时,包括70~90重量%的芯层和10~30重量%的分别层叠在所述芯层的两表面的表层,
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与形成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09,并且所述表层包含20~100ppm的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粒子,所述聚酯多层薄膜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6~20nm,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80~400nm,将20cm×20cm的薄膜试样在85℃下热处理三天以后的热收缩率小于等于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
当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定时,所述聚酯多层薄膜的截至拐点的长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为0.2~0.4μm/℃,经过在200g荷重下以120℃进行热处理3分钟,常温冷却5分钟,再次在200g荷重下以140℃进行热处理3分钟,常温冷却5分钟后,在90℃下长度方向的变化为10~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薄膜的根据JIS K 7105规定测定的雾度为0.8~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是选自二氧化硅、沸石以及高岭土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为0.6~0.8。
6.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的上部形成选自硬涂层、粘合剂层、光扩散层、ITO层以及印刷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功能性涂层。
7.一种聚酯多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熔融挤压用于形成芯层以及表层的各个聚酯树脂组合物,并进行共挤压,获得在所述芯层的两表面分别层叠有表层的三层的被共挤压的片材;
(b)对经过共挤压的片材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从而制造薄膜;以及
(c)对于被拉伸的薄膜进行热处理,
其中,所述聚酯多层薄膜的总厚度为75~250μm,
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时,所述芯层的含量为70~90重量%,所述表层的含量为10~30重量%,
形成表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与形成芯层的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之差小于0.09的聚酯树脂以及20~100ppm的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粒子,所述聚酯多层薄膜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6~20nm,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80~400nm,将20cm×20cm的薄膜试样在85℃下热处理三天以后的热收缩率小于等于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步骤包含沿着机械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实施松弛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酯多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松弛时,划分区域调节松弛率,以满足下式1,
式1:第一步骤松弛率/第二步骤松弛率≧1.05。
CN201610849574.5A 2015-09-23 2016-09-23 光学聚酯薄膜 Active CN107031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4962A KR102267596B1 (ko) 2015-09-23 2015-09-23 광학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KR10-2015-0134962 2015-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160A CN107031160A (zh) 2017-08-11
CN107031160B true CN107031160B (zh) 2020-01-31

Family

ID=5850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9574.5A Active CN107031160B (zh) 2015-09-23 2016-09-23 光学聚酯薄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267596B1 (zh)
CN (1) CN1070311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7359B2 (ja) * 2017-06-30 2022-07-0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機能性フィル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835A (zh) * 2003-07-02 2005-01-19 上海紫东化工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热收缩率的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05658A (zh) * 2007-02-14 2009-12-16 东丽株式会社 易粘合性叠层热塑性树脂膜
CN103389528A (zh) * 2012-05-08 2013-11-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光板、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710735D1 (de) * 1996-09-24 2003-10-16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Gmbh Biaxial orientierte pet-folie mit verbesserten mechanischen und schrumpfeigenschaften zur verwendung für smd-fähige folienkondensator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ieser folie
WO2000063001A1 (fr) * 1999-04-19 2000-10-26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m polyester a orientation biaxiale,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dit film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magnetique
US6423396B2 (en) * 2000-03-27 2002-07-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JP3628295B2 (ja) * 2000-12-08 2005-03-09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光学用積層フィルム
JP5275849B2 (ja) 2008-04-21 2013-08-28 帝人株式会社 二軸配向多層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1985469B1 (ko) * 2013-06-27 2019-06-03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15019977A1 (ja) * 2013-08-06 2015-02-12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20150037126A (ko) * 2013-09-30 2015-04-08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KR20150074323A (ko) * 2013-12-24 2015-07-02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835A (zh) * 2003-07-02 2005-01-19 上海紫东化工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热收缩率的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05658A (zh) * 2007-02-14 2009-12-16 东丽株式会社 易粘合性叠层热塑性树脂膜
CN103389528A (zh) * 2012-05-08 2013-11-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光板、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160A (zh) 2017-08-11
KR102267596B1 (ko) 2021-06-18
KR20170035715A (ko) 2017-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2553B (zh)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和挤出树脂板
KR20170126851A (ko) 적층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CN107031160B (zh) 光学聚酯薄膜
CN111873587A (zh) 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85469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00102206A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30003505A (ko) 다층필름
KR101998345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109789683B (zh) 聚酯多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52165B1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97408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60038539A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JP2005105255A (ja)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20150037126A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KR101733193B1 (ko) 다층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27995B1 (ko) 다층 필름
JP2017146353A (ja) 光学フィルム検査用二軸延伸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フィルム
KR101926508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KR20170096681A (ko) 3층 구조의 이축 연신 폴리에스테르 매트 필름
KR20180036378A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70002109A (ko) 광학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KR20150074323A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KR20220028457A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도전성 적층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077746A (ko) 폴리에스테르 다층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27204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