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0457A - 打印*** - Google Patents

打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0457A
CN107010457A CN201710046503.6A CN201710046503A CN107010457A CN 107010457 A CN107010457 A CN 107010457A CN 201710046503 A CN201710046503 A CN 201710046503A CN 107010457 A CN107010457 A CN 107010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path
transport
upset
travelling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6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0457B (zh
Inventor
儿玉秀俊
室町明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039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1135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10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0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0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0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05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where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receives the ink before transferring it on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2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between two se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3Inverting
    • B65H2301/3331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 B65H2301/33312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forward reverse rollers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情况下确保所需的运送时间。具有:运送部,其沿着运送路径将介质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运送;打印部,其使液体附着于由运送部运送的介质而进行打印;第1翻转部和第2翻转部,它们位于比打印部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使由运送部运送的介质翻转;翻转前路径,其位于比第1翻转部和第2翻转部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以及翻转后路径,其位于比第1翻转部和第2翻转部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运送部以翻转前速度在翻转前路径上运送介质,以比翻转前速度慢的翻转后速度在翻转后路径上运送介质。

Description

打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被运送的介质等纸张上进行打印的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打印装置的一例,已知在被运送来的纸张(介质)上记录(打印)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具有使纸张翻转的转向机构(翻转部)(例如专利文献1)。
即,转向机构具有辊,通过使该辊正转和反转而将从上游侧运送通路(第1运送路径)被送入的纸张送出至下游侧运送通路(第2运送路径)并使其翻转。
并且,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2个转向机构,利用1个辊来兼用作将纸张送入一个转向机构的辊和从另一个转向机构将纸张送出的辊。即,当该辊正转时,纸张被送入一个转向机构,且纸张从另一个转向机构送出。并且,当辊反转时,纸张从一个转向机构送出,且纸张被送入另一个转向机构。
因此,辊以与从上游侧运送通路将纸张送入转向机构的速度相同的速度从转向机构将纸张送出至下游侧运送通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2198号公报
但是,当使例如墨水等液体附着于纸张的正面进行打印时,纸张有时会以蜷缩的方式卷曲。可以认为该卷曲是由于所附着的液体渗透的正面侧的部分膨润而导致的与墨水未渗透的背面侧之间的膨胀率的差而产生的。并且,当从液体附着于纸张上起经过了时间时,液体会渗透到背面侧或液体蒸发而导致卷曲逐渐减轻。
此外,吸收了液体而膨润的纸张的形状会伴随着液体蒸发、干燥而固定。即,例如在使纸张的运送中断的状态下进行干燥时,纸张会固定成运送路径的形状。因此,优选的是,在所附着的液体干燥之前的期间就运送纸张并使形状预先发生变化。
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从转向机构送出纸张的速度是由将纸张送入转向机构的速度决定的。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延长运送时间就必须加长纸张的运送路径,导致装置大型化。
另外,这样的课题不限于在纸张上进行记录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中几乎成为共同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情况下确保所需的运送时间的打印装置。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述。
解决上述课题的打印***具有: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具有:打印部,其使液体附着于介质而对介质进行打印;和上游侧运送路径,其运送由所述打印部进行打印后的介质;中间装置,该中间装置具有中间运送路径,该中间运送路径运送来自所述上游侧运送路径的所述介质,所述中间运送路径包含:转向路径,其使所述介质转向;翻转路径,其使从所述转向路径运送来的介质翻转;以及翻转后路径,其运送由所述翻转路径翻转后的所述介质;以及后处理装置,该后处理装置具有:下游侧运送路径,其运送来自所述中间运送路径的所述介质;后处理部,其对从所述下游侧运送路径运送来的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排出部,其将由所述后处理部进行后处理后的介质排出,所述翻转后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即第2运送速度比所述上游侧运送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即第1运送速度慢,对于先前的介质的后端与所述先前的介质后续的介质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以所述第2运送速度运送所述先前的介质时的距离比以所述第1运送速度运送所述先前的介质时的距离短。
根据该结构,以第1运送速度来运送被翻转之前的介质,以比第1运送速度慢的第2运送速度来运送被翻转之后的介质。因此,能够使第2运送路径的运送所需的时间比在第2运送路径上以第1运送速度运送时所需的时间长。因此,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情况下确保所需的运送时间。此外,通过在翻转后降低介质的运送速度,缩短翻转前的介质彼此的间隔,能够抑制介质彼此意外接触的情况。
优选的是,上述打印***还具有控制所述介质的运送的运送控制部,上述打印***中的所述打印装置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纸张盒以及从所述纸张盒中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部,所述运送控制部在所述打印部对所述介质的每单位区域附着的液体的量即单位附着量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成为第1间隔的方式控制所述输送部,在所述单位附着量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成为比所述第1间隔大的第2间隔的方式控制所述输送部,作为所述翻转后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在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1间隔的情况下,将该运送速度控制成为所述第2运送速度,在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2间隔的情况下,将该运送速度控制成为比所述第2运送速度低的第4运送速度。
根据该结构,单位附着量越多,则所需的运送时间越长。而且,越减慢介质的运送速度,则介质彼此的间隔变得越窄。在这方面,根据该结构,根据单位附着量来变更输送时的介质彼此的间隔。因此,即使在单位附着量较多的情况下,通过预先扩大介质彼此的间隔,由此使得即使以足够慢的运送速度来运送介质,也能够抑制伴随介质彼此的重叠的污染等的产生。此外,在单位附着量较多且所需的运送时间较长的介质的情况下,在翻转后路径上以比第2运送速度慢的第4运送速度来运送介质。因此,与以第2运送速度运送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延长翻转后路径的运送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打印***中,优选的是,所述运送控制部在所述下游侧运送路径上将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控制成为比所述第2运送速度快的第3运送速度。
在对介质进行处理的后处理部中,例如当被运送的多个介质彼此的间隔较窄时,在先被运送的介质的处理结束之前就运送下一个介质,存在进行错误的处理的担忧。在这方面,根据该结构,在下游侧运送路径上以比第2运送速度快的第3运送速度来运送介质。因此,即使在翻转后路径上进行运送的过程中介质彼此的间隔变窄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扩大介质彼此的间隔,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后处理部中的处理。
优选的是,上述***中,所述运送控制部以下述方式控制运送:作为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使将所述介质中的各个介质转向之后的间隔比将所述介质中的各个介质转向之前的间隔窄,并且,所述运送控制部以下述方式控制运送:在以所述第3运送速度运送所述先前的介质时,比所述转向之后的间隔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促进中间运送路径上的介质的干燥,并且,能够确保用于适当地实施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的介质彼此的间隔。
优选的是,上述***中,在所述中间运送路径上具有多对所述转向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的对,所述多个翻转路径汇合于所述翻转后路径,所述翻转后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为所述第2运送速度或所述第4运送速度。
优选的是,上述***中,在所述上游侧运送路径上,以所述先前的介质的上游端与所述后续的介质的下游端分离的状态进行运送,在所述翻转后路径上,以所述先前的介质的上游端与所述后续的介质的下游端重叠的状态进行运送,在所述下游侧运送路径上,在所述先前的介质成为所述第3运送速度之后,该上游端与该下游端再次分离。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翻转后路径上的介质的运送效率,并且,能够在下游侧运送路径上使介质分离,因此,能够适当地执行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中间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控制部的框图。
图4是运送第1张介质的中间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运送第1张和第2张介质的中间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运送第1张至第3张介质的中间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运送第1张至第4张介质的中间装置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A:分支点;B:第1连接点;C:第2连接点;D:汇合点;P1:第1位置;P2:第2位置;Y:运送方向;11:打印装置;12:介质;12a:第1介质;12b:第2介质;12c:第3介质;12d:第4介质;13:装置主体(第1装置的一例);14:后处理装置(第2装置的一例);15:中间装置(第3装置的一例);17:上游侧运送路径;18:中间运送路径;18a:翻转前路径(第1运送路径的一例);18b:翻转后路径(第2运送路径的一例);19:下游侧运送路径(第3运送路径的一例);21:盒;22:输送部;23:上游侧运送部(运送部的一例);24:打印部;26:拾取辊;27:分离辊对;28:输送马达;29:上游侧运送马达;30:上游侧运送辊对;31:运送带;32:驱动带轮;33:从动带轮;35:下游侧运送部(运送部的一例);36:后处理部;37:排出部;38:下游侧运送马达;39:下游侧运送辊对;41:第1翻转部;42:第2翻转部;43:导入路径;44:第1分支路径;45:第2分支路径;46:第1翻转路径;47:第2翻转路径;48:第1转向路径;49:第2转向路径;50:导出路径(翻转后路径);52:中间运送部(运送部的一例);53:第1运送马达;54:第1运送辊对;55:第2运送马达;56:第2运送辊对;58:导入传感器;59:引导挡板;60:螺线管;61:第1限制挡板;62:第2限制挡板;64:第1翻转传感器;65:第1翻转辊对;66:第1翻转马达;67:第2翻转传感器;68:第2翻转辊对;69:第2翻转马达;71:控制部;72:计算部;73: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打印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印装置11具有:作为在纸张等介质12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等的第1装置的一例的装置主体13;作为对所打印的介质12进行处理的第2装置的一例的后处理装置14;以及作为位于装置主体13与后处理装置14之间的第3装置的一例的中间装置15。
在装置主体13中设有上游侧运送路径17,并且,在中间装置15中设有中间运送路径18。而且,在后处理装置14中设有下游侧运送路径19。并且,由上游侧运送路径17、中间运送路径18和下游侧运送路径19构成从处于运送方向Y的上游侧的装置主体13经中间装置15而延续到后处理装置14的图1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的运送路径。
能够以层叠状态收纳介质12的至少1个(图1中为4个)盒2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装置主体13中。并且,装置主体13具有:输送部22,其输送收纳于盒21中的介质12;上游侧运送部23,其运送被输送来的介质12;以及打印部24,其在由上游侧运送部23运送来的介质12上进行打印。
输送部22具有拾取辊26和分离辊对27,其中,拾取辊26将以层叠状态配置于盒21中的介质12中的最上位的介质12送出,分离辊对27将由拾取辊26送出的介质12逐张分离。而且,输送部22具有用于对拾取辊26进行旋转驱动的输送马达28。
上游侧运送部23具有至少1个(图1中为2个)上游侧运送辊对30,上游侧运送辊对30通过随着上游侧运送马达29的驱动进行旋转而沿着上游侧运送路径17运送介质12。而且,在沿上游侧运送路径17的位置上设有架设有环状的运送带31的驱动带轮32和从动带轮33。并且,介质12在被静电吸附于运送带31的支承面(外周面)上的状态下伴随着运送带31的旋转而被运送。
打印部24设置在隔着上游侧运送路径17而与运送带31对置的位置上。并且,打印部24对被支承于运送带31上进行运送的介质12喷射墨水等液体,由此使液体附着于由上游侧运送部23运送的介质12,进行打印。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部24是能够在与介质12的运送方向Y交叉(例如垂直)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同时喷射墨水的所谓的行头(line head)。
此外,后处理装置14具有:下游侧运送部35,其沿着下游侧运送路径19运送介质12;后处理部36,其对在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中被运送来的介质12进行处理;以及排出部37,其排出进行处理后的介质12。
下游侧运送部35具有至少1个(图1中为1个)下游侧运送辊对39,下游侧运送辊对39通过伴随着下游侧运送马达38的驱动进行旋转而沿着下游侧运送路径19运送介质12。并且,后处理部36例如进行装订(stapler)处理等,用卡钉(针)将多个介质12订在一起。
接下来,对中间装置15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中间装置15具有将被运送来的介质12翻转的至少1个翻转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翻转部41和第2翻转部42这2个)。即,第1翻转部41和第2翻转部42在运送路径上位于比打印部24靠运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用于使进行打印后的介质12翻转。
此外,中间运送路径18具有导入路径43、以及第1分支路径44和第2分支路径45,其中,导入路径43的上游端与上游侧运送路径17连接,第1分支路径44和第2分支路径45在作为导入路径43的下游端的分支点A分支开。即,导入路径43的下游端、第1分支路径44的上游端以及第2分支路径45的上游端分别在分支点A相连接。并且,导入路径43形成为大致直线状,与此相对,第1分支路径44和第2分支路径45以曲折前进的方式弯曲而形成。并且,第1分支路径44和第2分支路径45在运送方向Y上的路径长度形成为彼此大致相同的长度。
而且,中间运送路径18具有第1翻转路径46和第2翻转路径47,其中,第1翻转路径46与作为第1分支路径44的下游端的第1连接点B连接,第2翻转路径47与作为第2分支路径45的下游端的第2连接点C连接。该第1翻转路径46和第2翻转路径47在运送方向Y上的路径长度形成为彼此大致相同的长度。
此外,第1翻转部41所具有的第1转向路径48与第1连接点B连接,并且,第2翻转部42所具有的第2转向路径49与第2连接点C连接。即,第1分支路径44的下游端、第1翻转路径46的上游端以及第1转向路径48的一端与第1连接点B相连接。此外,第2分支路径45的下游端、第2翻转路径47的上游端以及第2转向路径的一端与第2连接点C相连接。另外,第1转向路径48和第2转向路径49的路径长度在运送方向Y中构成为能够在装置主体13中打印的介质12的介质长度以上的长度。
而且,中间运送路径18具有导出路径50,导出路径50与第1翻转路径46和第2翻转路径47所汇合的汇合点D连接。即,第1翻转路径46的下游端、第2翻转路径47的下游端以及导出路径50的上游端与汇合点D相连接。
该导出路径50朝向后处理装置14在第1转向路径48与第2转向路径49之间以曲折前进的方式弯曲而朝下延伸,然后,以绕过第1转向路径48的另一端侧的方式迂回而朝上延伸。接着,导出路径50的下游端与后处理装置14的下游侧运送路径19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导入路径43、第1分支路径44和第2分支路径45构成翻转前路径18a,由第1翻转路径46、第2翻转路径47和导出路径50构成翻转后路径18b。并且,翻转前路径18a作为在运送方向Y上比第1翻转部41或第2翻转部42靠运送方向Y的上游侧的第1运送路径的一例发挥功能。而且,翻转后路径18b作为在运送方向Y上比第1翻转部41或第2翻转部42靠运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的第2运送路径的一例发挥功能。即,中间运送路径18具有翻转前路径18a和翻转后路径18b,其中,翻转前路径18a位于比第1翻转部41和第2翻转部42靠运送方向Y的上游侧的位置,翻转后路径18b位于比第1翻转部41和第2翻转部42靠运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且,下游侧运送路径19作为位于比翻转后路径18b靠运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的第3运送路径的一例发挥功能。
如图2所示,中间装置15具有中间运送部52,中间运送部52沿着中间运送路径18运送介质12。即,第1翻转部41和第2翻转部42使由中间运送部52运送的介质12翻转。
中间运送部52具有第1运送辊对54和第2运送辊对56,其中,第1运送辊对54由第1运送马达53进行驱动,第2运送辊对56由第2运送马达55进行驱动。另外,在翻转前路径18a上设有多个(图2中为3对)第1运送辊对54,并且,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设有多个(图2中为14对)第2运送辊对56。
并且,在打印装置11中,由上游侧运送部23、下游侧运送部35和中间运送部52构成将介质12沿着运送路径从运送方向Y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运送的运送部。即,运送部在各辊对从正面和背面两侧将介质12夹入并支承介质12的状态下,通过对一方的辊(图1、图2中以双圈所示的驱动辊)进行旋转驱动来沿着运送路径运送介质12。
此外,在导入路径43上设有检测介质12的导入传感器58,并且,在比导入传感器58靠下游侧的分支点A设有引导挡板59。引导挡板59由螺线管(参照图3)60进行驱动,对将在导入路径43上被运送的介质12引导至第1分支路径44与第2分支路径45中的哪个路径进行切换。即,引导挡板59的位置在将介质12引导至第1分支路径44的第1位置P1与将介质12引导至第2分支路径45的第2位置(参照图5)P2之间被切换。
而且,在第1分支路径44的下游端设有第1限制挡板61,第1限制挡板61允许介质12从第1分支路径44向第1转向路径48移动,另一方面,限制介质12从第1转向路径48向第1分支路径44移动。而且,在第2分支路径45的下游端设有第2限制挡板62,第2限制挡板62允许介质12从第2分支路径45向第2转向路径49移动,另一方面,限制介质12从第2转向路径49向第1分支路径45移动。这些第1限制挡板61和第2限制挡板62借助未图示的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被以堵塞第1分支路径44或第2分支路径45的下游端的方式施力。
第1翻转部41具有第1翻转传感器64和多个(图1中为2对)第1翻转辊对65,其中,第1翻转传感器64检测被送入第1转向路径48的介质12,多个第1翻转辊对65设置于第1翻转传感器64的两侧。该第1翻转辊对65根据第1翻转传感器64检测出介质12时发送的信号而利用第1翻转马达66进行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
此外,第2翻转部42具有第2翻转传感器67和多个(图2中为2对)第2翻转辊对68,其中,第1翻转传感器67检测被送入第2转向路径49的介质12,多个第2翻转辊对68设置于第2翻转传感器67的两侧。该第2翻转辊对68根据第2翻转传感器67检测出介质12时发送的信号而利用第2翻转马达69进行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
如图3所示,打印装置11具有控制部71,控制部71总体控制打印装置11中的各机构的驱动。该控制部71根据导入传感器58、第1翻转传感器64、第2翻转传感器67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各种马达、螺线管60的驱动,由此向上游侧运送部23、中间运送部52、下游侧运送部35运送介质12。
此外,控制部71具有计算部72和存储部73,其中,计算部72根据打印数据来计算打印部24对介质12的每单位区域附着的液体的量即单位附着量,存储部73存储与预先设定的单位附着量相关的阈值。即,当打印数据被输入到打印装置11时,计算部72根据该打印数据来计算单位附着量。
另外,根据介质12或液体的种类、运送路径的长度等来设定阈值。即,当打印部24使液体附着于介质12的正面(打印面)进行打印时,有时会产生使正面呈凸状的卷曲。吸收了液体的正面侧膨润,而液体未渗透的背面侧不膨润,因此,可以认为该卷曲是由于正面和背面的膨胀率的差而产生的。因此,单位附着量越多,则越容易产生卷曲。并且,卷曲伴随着下述情况而减轻:附着于正面的液体向背面侧渗透、或液体蒸发而正面侧的膨润减轻。
因此,例如在液体容易渗透的介质的情况下,与液体难以渗透的介质相比,卷曲减轻所需的时间缩短。并且,越是液体难以渗透的介质或者越是难以渗透、蒸发的液体,则阈值被设定得越小。
接下来,对基于输送部22的介质12的输送间隔、以及上游侧运送部23、中间运送部52、下游侧运送部35运送介质12的运送速度进行说明。在计算部72计算出的单位附着量小于存储部73所存储的阈值的情况下,输送部22以第1间隔对介质12彼此进行输送,在单位附着量大于该阈值的情况下,输送部22以比第1间隔大的第2间隔对介质12彼此进行输送。
另外,此处所说的运送速度可以是指规定的运送路径的区间内的最大运送速度,也可以是指规定的运送路径的区间内的平均运送速度。此外,在连续地运送介质12彼此时,表示为介质12的任意的速度的情况。但是,虽然是非常短的期间,但是,也存在先前的介质12比后续的介质12慢的情况。例如,在以转向路径为边界时,存在先前的介质12比后续的介质12慢的瞬间。因此,在比较先前的介质12与后续的介质12之间的速度时,需要识别是各个介质12转向之前还是转向之后的哪一种情况。另外,此处所说的规定的运送路径的区间例如是指上游侧运送路径17中的、由上游侧运送路径17内的任意的起点和任意的终点规定的区间,是中间运送路径18中的、由中间运送路径18内的任意的起点和任意的终点规定的区间,是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中的、由下游侧运送路径19内的任意的起点和任意的终点规定的区间。而且,可以是由上游侧运送路径17内的任意的起点和中间运送路径18内的任意的终点规定的区间,也可以是由中间运送路径18内的任意的起点和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中的任意的终点规定的区间。而且,也可以是中间运送路径18中的、由转向路径48、49的上游的任意的起点和转向路径48、49的下游的任意的终点规定的区间。
另外,第1间隔和第2间隔是运送方向Y上的介质12彼此的间隔。即,例如通过将从输送第1张介质起直到输送第2张介质为止的时间设成比第1间隔时间长的第2间隔时间,能够使介质12彼此的间隔成为比第1间隔大的第2间隔。
并且,上游侧运送部23将被输送来的介质12沿着上游侧运送路径17以翻转前速度(第1运送速度的一例)运送。而且,中间运送部52将介质12以翻转前速度在翻转前路径18a上运送,以比翻转前速度慢的翻转后速度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运送。而且,下游侧运送部35将介质12以比翻转后速度快的处理速度(第3运送速度的一例)在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上运送。
另外,中间运送部52根据计算部72计算出的单位附着量来变更翻转后速度。即,在单位附着量小于存储部73中存储的阈值的情况下,中间运送部52将介质12以第1翻转后速度(第2运送速度的一例)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运送。并且,在单位附着量大于存储部73中存储的阈值的情况下,中间运送部52将介质12以比第1翻转后速度慢的第2翻转后速度(第4运送速度的一例)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运送。
即,以与附着量对应的间隔被输送的介质12与单位附着量无关地在上游侧运送路径17和翻转前路径18a上以翻转前速度进行运送,并在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上以处理速度进行运送。并且,在翻转后路径18b上,以第1间隔被输送的介质12以第1翻转后速度进行运送,以第2间隔被输送的介质12以第2翻转后速度进行运送。
另外,在翻转前速度、第1翻转后速度、第2翻转后速度、处理速度中,处理速度最快。另外,处理速度是与翻转前速度大致相同、或者比翻转前速度快的速度。并且,第1翻转后速度比翻转前速度慢,第2翻转后速度比第1翻转后速度慢(处理送度≥翻转前速度>第1翻转后速度>第2翻转后速度)。另外,介质12的运送速度只要满足上述不等式即可,可以在规定的运送路径的区间内以匀速运送介质12,也可以一边进行加速或减速一边运送介质12。
接下来,对打印装置11进行打印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被输送部22输送并运送的介质12从第1个起依次设为第1介质12a、第2介质12b、第3介质12c,将第4个介质12设为第4介质12d,并进行说明。
当执行打印时,控制部71根据计算出的单位附着量是否大于存储部73中存储的阈值来控制输送马达28和第2运送马达55的驱动。而且,控制部71对上游侧运送马达29、第1运送马达53、第1翻转马达66、第2翻转马达69、下游侧运送马达38进行正转驱动。
即,由输送部22来输送介质12,并由运送部来运送介质12。此外,打印部24在介质12通过打印部24与运送带31之间的时刻对该介质12喷射液体来进行打印。
如图4所示,在上游侧运送路径17上以翻转前速度被运送来的第1介质12a以大致相同的速度被交送至导入路径43。接着,当导入传感器58检测到第1介质12a的前端时,控制部71驱动螺线管60使引导挡板59位于第1位置P1上。即,引导挡板59将第1介质12a引导至第1分支路径44。接着,被运送到第1连接点B的介质12的前端与第1限制挡板61接触,从而使该第1限制挡板61以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方式移动。即,第1限制挡板61以打开第1分支路径44的下游端的方式移动。因此,第1介质12a被进行正转驱动的第1翻转辊对65以翻转前速度送入第1转向路径48。然后,当第1介质12a通过第1限制挡板61时,第1限制挡板61从打开第1分支路径44的下游端的位置移动到堵塞第1分支路径44的下游端的位置。
如图5所示,当第1翻转传感器64检测到第1介质12a的后端时,控制部71将进行了正转驱动的第1翻转马达66切换成反转驱动。于是,第1翻转部41将第1介质12a以翻转后速度从第1转向路径48向第1连接点B侧送出。并且,此时,第1限制挡板61将第1介质12a引导至第1翻转路径46。即,第1翻转部41通过将从第1分支路径44被送入的第1介质12a送出至第1翻转路径46而使第1介质12a的朝向翻转(转向)。
此外,当导入传感器58检测到第2介质12b的前端时,控制部71驱动螺线管60来变更引导挡板59的位置。即,控制部71使位于第1位置P1上的引导挡板59移动至第2位置P2。于是,引导挡板59将第2介质12b引导至第2分支路径45。
如图6所示,利用第1翻转部41进行了翻转后的第1介质12a以翻转后速度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被运送。然后,当第1介质12a通过第1连接点B时,控制部71对第1翻转马达66进行正转驱动。此外,当第2翻转传感器67检测到第2介质12b的后端时,控制部71对第2翻转马达69进行反转驱动。即,第2翻转部42与第1翻转部41同样地使第2介质12b翻转并以翻转后速度向第2翻转路径47送出。
另外,优选的是,第1翻转部41将第1介质12a从第1转向路径48向第1连接点B侧送出的翻转后速度与第2翻转部42将第2介质12b从第2转向路径49向第2连接点C侧送出的翻转后速度相同。根据该结构,在使各个介质翻转后的运送中,能够使先前的介质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的前端之间的间隔恒定。
而且,当导入传感器58检测到第3介质12c的前端时,控制部71驱动螺线管60来变更引导挡板59的位置。即,控制部71使位于第2位置P2上的引导挡板59移动至第1位置P1。即,引导挡板59将被运送的介质12交替地引导至第1分支路径44和第2分支路径45。
如图7所示,利用第2翻转部42进行翻转并被送出至第2翻转路径47的第2介质12b经由汇合点D而在导出路径50上被运送。另外,此时,中间运送部52以比翻转前速度慢的翻转后速度来运送第1介质12a和第2介质12b。因此,与在翻转前路径18a上以翻转前速度被运送的情况相比,第1介质12a与第2介质12b之间的运送方向Y上的间隔变窄。
并且,当第1翻转传感器64检测到第3介质12c的后端时,控制部71对第1翻转马达66进行反转驱动,将第3介质12c向第1翻转路径46送出。此外,当导入传感器58检测到第4介质12d的前端时,控制部71驱动螺线管60而将引导挡板59的位置变更到第2位置P2。
接着,中间装置15从先被导入的第1介质12a起依次向后处理装置14送出。即,介质12在被进行了打印的正面朝向重力方向侧的状态下被送到后处理装置14。并且,下游侧运送部35以比翻转后速度快的处理速度运送介质12,因此,介质12彼此的间隔扩大。并且,处理部36对在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上被运送来的介质12进行装订等处理,并向排出部37排出。
另外,设装置主体13中的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12的前端之间的间隔为间隔A。此外,设在中间装置15中、先前的介质12和后续的介质12都转向之后的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12的前端之间的间隔为间隔B。此外,设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通过后处理装置14的下游侧运送辊对39时的、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12的前端之间的间隔为间隔C。
此时,在各个间隔,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公式1:间隔A>间隔C>间隔B
公式2:间隔C>间隔A>间隔B
可以根据装置所具有的运送路径来适当采用间隔A与间隔C的大小关系。例如,在必须将装置主体13中的介质12彼此的间隔确保得足够大的情况下,优选采用公式1。另一方面,在以间隔A无法充分实施后处理装置14的后处理部36中的后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公式2。或者,如果装置中的各处理没有不良情况,则间隔A与间隔C也可以相同。
无论怎样,间隔B都比间隔A和间隔C窄。由此,在中间装置15中,能够缩小介质12彼此的间隔,并且,能够比转向之前的运送速度慢地进行运送,因此,能够确保用于在中间装置15中干燥介质12的时间。
另外,为了使间隔C的间隔比间隔B大,只要使下游侧运送辊对39的运送速度比中间装置15的运送辊对(例如,第2运送辊对)的运送速度快即可。该情况下,如果中间装置15的运送辊对具有摩擦离合器等的话,则即使在介质12的前端被下游侧运送辊对39夹着开始运送的状况下,也能够减少被中间装置15的运送辊对夹着的介质12的部分所引起的回拉力的产生,因此,不会发生运送的混乱。
下游侧运送辊对39的旋转速度比中间装置15的运送辊对的旋转速度快。因此,间隔C会根据运送来的介质12的运送方向上的尺寸而变动。即,当以使介质12的长边与运送方向平行的方式运送介质12时,在运送A3的情况和运送A4的情况下,对于被下游侧运送辊对39加速的时间,A3较长,因此,运送A3的情况相比于运送A4的情况,间隔C变长。
这样,与介质12的尺寸对应地需要间隔C的间隔差异的理由是因为,运送方向上的尺寸越大的介质,在后处理部36中进行用卡钉(针)将多个介质12订在一起的装订处理等时,越需要更多的用于使作为处理部位的多个介质12的端部对齐的时间。即,这是因为,A3与A4相比,介质12的表面积大,因此,由于多个介质12彼此的摩擦而需要较多的用于使作为处理部位的端部对齐的时间。
另外,关于间隔A、间隔B、间隔C,还有另外的规定方法。即,作为间隔A,可以将从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装置主体13的上游侧运送辊对30的时刻起直到后续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装置主体13的上游侧运送辊对30的时刻为止的差量的时间考虑为间隔A。此外,作为间隔B,可以在先前的介质12和后续的介质12都转向之后,将从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中间运送路径18上的汇合点D的时刻起直到后续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中间运送路径18上的汇合点D的时刻为止的差量的时间考虑为间隔B。此外,作为间隔C,可以将从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后处理装置14的下游侧运送辊对39的时刻起直到后续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后处理装置14的下游侧运送辊对39的时刻为止的差量的时间考虑为间隔C。
除此之外,作为先前的介质12与后续的介质12之间的间隔的基准的位置,可以考虑各种各样的位置。即,作为间隔A,可以将从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位于中间运送路径18上的分支点A附近的导入传感器58的时刻起直到后续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位于中间运送路径18上的分支点A附近的导入传感器58的时刻为止的差量的时间考虑为间隔A。此外,作为间隔B,可以将从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第1转向路径48的第1翻转传感器64的时刻起直到后续的介质12的后端到达第2转向路径49的第2翻转传感器67的时刻为止的差量的时间考虑为间隔B。即,从提高运送效率的观点出发,第1转向路径48和第2转向路径49是用于使从分支点A分支开进行运送的先前的介质12和后续的介质12分别各自转向的路径。因此,作为中间运送路径18的设计思想,第1转向路径48和第2转向路径49被设计成为相同的运送距离。由此,即使先前的介质12和后续的介质12被分支到各自的转向路径进行运送,也能够适当地管理转向之后的先前的介质12与后续的介质12之间的间隔。因此,如果是基于这样的设计思想的运送路径,则作为间隔B的基准位置,可以如使用了第1翻转传感器64和第2翻转传感器67那样是不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设置成直到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和后续的介质12的后端通过成为各自间隔的基准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间隔。也可以取而代之,设置成直到先前的介质12的前端和后续的介质12的前端通过成为各自的间隔的基准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间隔。
另外,介质12彼此的物理间隔的起点和终点在第1转向路径48或第2转向路径49中的转向前后不同。即,如果是转向前,则为先前的介质12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12的前端的间隔。另一方面,如果是转向后,则为先前的介质12的转向后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12的转向后的前端的间隔。而且,如果是先前的介质12转向之后、且后续的介质12转向之前的时刻,则介质12彼此的间隔是指先前的介质12的转向后的后端与后续的介质12的转向前的前端的间隔。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中间运送部52以翻转前速度运送被翻转之前的介质12,以比翻转前速度慢的翻转后速度运送由第1翻转部41或第2翻转部42进行翻转后的介质12。因此,能够使翻转后路径18b的运送所需的时间比在翻转后路径18b上以翻转前速度进行运送时所需的时间长。因此,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情况下确保所需的运送时间。
(2)在对介质12进行处理的后处理部36中,例如当被运送的多个介质12彼此的间隔较窄时,在结束在前面运送的介质12的处理之前下一个介质12就被运送,存在进行错误的处理的担忧。在这方面,下游侧运送部35在下游侧运送路径19上以比翻转后速度快的处理速度来运送介质12。因此,即使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进行运送的过程中介质12彼此的间隔变窄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扩大介质12彼此的间隔。
(3)单位附着量越多,则所需的运送时间越长。而且,越减慢介质12的运送速度,则介质12彼此的间隔变得越窄。在这方面,根据单位附着量来变更输送时的介质12彼此的间隔。因此,即使在单位附着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伴随介质12彼此的重叠的污染等的发生,并且,能够以足够慢的运送速度来运送介质12。
(4)在运送单位附着量较多且所需的运送时间较长的介质12的情况下,下游侧运送部35在翻转后路径18b上以比第1翻转后速度慢的第2翻转后速度来运送介质12。因此,与以第1翻转后速度运送介质12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延长翻转后路径18b的运送所需的时间。
(5)由于打印装置11具有装置主体13、后处理装置14和中间装置15,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装置的组合。因此,例如能够通过更换后处理装置14而容易地变更后处理部36对介质12进行的处理。
(6)介质12在被运送部运送的同时进行干燥。因此,在翻转后路径18b上以比翻转前路径18a慢的翻转后速度进行运送来延长运送时间,由此,即使例如伴随着打印而在介质12上产生卷曲,也能够排出减轻了卷曲的状态的介质12。因此,例如能够减少在由后处理部36处理卷曲了的介质12时产生的介质堵塞或处理不良的发生。
(7)根据单位附着量来变更输送部22输送介质12时的介质12彼此的间隔以及翻转后速度,由此,能够减少介质12彼此的重叠。因此,能够减少伴随介质12彼此接触的介质堵塞的发生。
另外,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翻转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另外具有用于驱动位于运送方向Y的最下游侧的第2运送辊对56的马达。即,也可以使从翻转后路径18b将介质12送出至下游侧运送路径19的速度与翻转后速度不同。例如,中间运送部52也可以以比第1翻转后速度快的送出速度(第5运送速度的一例)将介质12从翻转后路径18b送出(第1变形例)。另外,优选的是,送出速度比第1翻转后速度快,与处理速度相同或比处理速度慢(处理送度≥送出速度≥翻转前速度>第1翻转后速度>第2翻转后速度)。
根据该第1变形例,介质12在翻转后路径18b上以第1翻转后速度被运送,并且,以比第1翻转后速度快的送出速度从翻转后路径18b被送出。因此,例如即使在翻转后路径18b的运送时介质12彼此重叠了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介质12彼此分开而从翻转后路径18b送出。即,能够使介质12彼此分开而交送至下游侧运送路径1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间运送部52也可以在使介质12彼此的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进行运送。另外,此时,重叠的部分优选为未被打印的空白部分。并且,也可以在该重叠的部分被第2运送辊对56挟持的状态下运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介质12被下游侧运送部35拉出时,使构成第2运送辊对56的驱动辊与从动辊分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上游侧运送路径17与翻转前路径18a上的介质12的运送速度不同。例如,上游侧运送部23也可以以比翻转前速度慢或比翻转前速度快的打印速度在上游侧运送路径17上运送介质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1个马达来驱动不同的路径的辊。例如,也可以不具有上游侧运送马达29,而是利用第1运送马达53来驱动上游侧运送辊对3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设置打印装置11的环境来设定或选择与存储部73中存储的单位附着量相关的阈值。即,进行打印后的介质12所产生的卷曲还受环境所左右。具体而言,例如,在低湿环境下,打印前的介质12中含有的水分量较少,因此,伴随打印的卷曲容易变大。此外,在低温环境下,液体的流动性降低,并且液体不易蒸发,因此,减轻卷曲需要时间。因此,在难以减轻卷曲的环境下,也可以减小阈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定多个与单位附着量相关的阈值,阶段性地变更输送部22输送的介质12的间隔以及翻转后速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单位附着量无关地,以比翻转前速度(第1运送速度)慢的翻转后速度(第2运送速度)在翻转后路径18b上运送介质12。即,也可以不设定第2翻转后速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部22也可以通过使拾取辊26以第1旋转速度旋转而以第1间隔输送介质12彼此,并通过使拾取辊26以比第1旋转速度慢的第2旋转速度旋转而以比第1间隔大的第2间隔输送介质12彼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部22也可以与单位附着量无关地按一定的间隔来输送介质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1也可以不具有输送部22。例如,也可以是,打印装置11具有输送口,上游侧运送部23从输送口运送被逐张***的介质12。即,打印装置11也可以对由与打印装置11分体地设置的输送装置输送来的介质12进行打印。此外,输送部22也可以逐个输送被放置于输送托盘上的介质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后处理部36中进行在介质12上开孔的打孔处理、使介质12以册为单位错开排出的移位处理、对介质12进行裁剪的裁剪处理、折叠介质12的折叠处理、装订介质12的装订处理以及配页处理等任意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1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后处理装置14。
·关于液体,只要是能够通过附着于介质12而在该介质12上进行打印的液体,可以任意选择。另外,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液体即可,包含粘性高或粘性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它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液状体。此外,不仅包含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含通过将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形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而形成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以举出墨水。墨水是指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胶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
·也可以使介质12为纸、树脂、金属、布、陶瓷、橡胶、自然材料(木材、石头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此外,也可以将介质的厚度设置成板、片、薄膜、箔等。而且,介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等任意的形状。即,例如可以设置成纸和树脂的复合体薄膜(树脂浸渍纸、树脂涂布纸等)、树脂和金属的复合体薄膜(叠层薄膜)、纺织品、无纺布、磁盘、电路板等。并且,在像纸那样通过液体的附着而膨润的介质的情况下,能够在中间运送路径18上进行运送的期间减轻卷曲。此外,在不膨润的介质的情况下,虽然不产生卷曲,但是,能够在中间运送路径18上进行运送的期间进行干燥。因此,能够通过后处理部36来适当地处理在中间运送路径18上进行运送的介质12。
·打印装置11是通过使墨水等液体附着于介质来打印文字、图画或照片等的图像的装置,也可以被设置成串口打印机、横向型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式打印机等。此外,还可以被设置成胶印装置、纺织打印装置等。此外,打印装置只要至少具有在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功能即可,还可以被设置成一并具有除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复合机。
于2016年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09540的全部公开内容被以引证的方式援引于此。

Claims (7)

1.一种打印***,其中,所述打印***具有:
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具有:打印部,其使液体附着于介质而对介质进行打印;和上游侧运送路径,其运送由所述打印部进行打印后的介质;
中间装置,该中间装置具有中间运送路径,该中间运送路径运送来自所述上游侧运送路径的所述介质,所述中间运送路径包含:转向路径,其使所述介质转向;翻转路径,其使从所述转向路径运送来的介质翻转;以及翻转后路径,其运送由所述翻转路径翻转后的所述介质;以及
后处理装置,该后处理装置具有:下游侧运送路径,其运送来自所述中间运送路径的所述介质;后处理部,其对从所述下游侧运送路径运送来的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排出部,其将由所述后处理部进行后处理后的介质排出,
所述翻转后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即第2运送速度比所述上游侧运送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即第1运送速度慢,
对于先前的介质的后端与所述先前的介质后续的介质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以所述第2运送速度运送所述先前的介质时的距离比以所述第1运送速度运送所述先前的介质时的距离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其中,
所述打印***还具有控制所述介质的运送的运送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其中,
所述打印装置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纸张盒以及从所述纸张盒中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部,
在所述打印部对所述介质的每单位区域附着的液体的量即单位附着量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运送控制部以使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成为第1间隔的方式控制所述输送部,在所述单位附着量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运送控制部以使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成为比所述第1间隔大的第2间隔的方式控制所述输送部,
作为所述翻转后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在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1间隔的情况下,将该运送速度控制成为所述第2运送速度,在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2间隔的情况下,将该运送速度控制成为比所述第2运送速度低的第4运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其中,
所述运送控制部在所述下游侧运送路径上将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控制成为比所述第2运送速度快的第3运送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其中,
所述运送控制部以下述方式控制运送:作为所述先前的介质与所述后续的介质之间的间隔,使将各个所述介质转向之后的间隔比将各个所述介质转向之前的间隔窄,并且,所述运送控制部以下述方式控制运送:在以所述第3运送速度运送所述先前的介质时,比所述转向之后的间隔大。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印***,其中,
在所述中间运送路径上具有多对所述转向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的对,
多个所述翻转路径汇合于所述翻转后路径,
所述翻转后路径上的所述介质的运送速度为所述第2运送速度或所述第4运送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其中,
在所述上游侧运送路径上,以所述先前的介质的上游端与所述后续的介质的下游端分离的状态进行运送,
在所述翻转后路径上,以所述先前的介质的上游端与所述后续的介质的下游端重叠的状态进行运送,
在所述下游侧运送路径上,在所述先前的介质成为所述第3运送速度之后,该上游端与该下游端再次分离。
CN201710046503.6A 2016-01-21 2017-01-18 打印***、介质运送机构 Active CN1070104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9540 2016-01-21
JP2016-009540 2016-01-21
JP2017003963A JP6911357B2 (ja) 2016-01-21 2017-01-13 印刷システム、媒体搬送機構、媒体搬送機構の制御方法
JP2017-003963 2017-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0457A true CN107010457A (zh) 2017-08-04
CN107010457B CN107010457B (zh) 2020-05-08

Family

ID=59359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6503.6A Active CN107010457B (zh) 2016-01-21 2017-01-18 打印***、介质运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925763B2 (zh)
CN (1) CN107010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3173B2 (ja) * 2018-03-26 2021-09-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継搬送装置
CN111285143A (zh) 2018-12-07 2020-06-16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
JP2020169093A (ja) 2019-04-05 2020-10-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06A (zh) * 1994-07-04 1996-06-12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设备
CN1150777A (zh) * 1995-04-12 1997-05-28 伊斯曼柯达公司 液体油墨打印装置和***
CN1314848A (zh) * 1999-05-10 2001-09-26 法格电子公司 具有中间转印膜的打印机
CN1443649A (zh) * 2002-02-20 2003-09-24 夏普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746035A (zh) * 2004-09-09 2006-03-15 奥西-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基材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喷墨打印机
US20060214974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051720A1 (en) * 2007-03-29 2009-02-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91079A (zh) * 2009-05-20 2010-11-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20150362875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198A (ja) 1995-06-26 1997-01-14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反転装置
JP4278153B2 (ja) 2004-02-26 2009-06-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反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71833A (ja) 2011-09-29 2013-04-22 Riso Kagaku Corp 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06A (zh) * 1994-07-04 1996-06-12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设备
CN1150777A (zh) * 1995-04-12 1997-05-28 伊斯曼柯达公司 液体油墨打印装置和***
CN1314848A (zh) * 1999-05-10 2001-09-26 法格电子公司 具有中间转印膜的打印机
CN1443649A (zh) * 2002-02-20 2003-09-24 夏普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746035A (zh) * 2004-09-09 2006-03-15 奥西-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基材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喷墨打印机
US20060214974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051720A1 (en) * 2007-03-29 2009-02-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91079A (zh) * 2009-05-20 2010-11-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20150362875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55377B2 (en) 2018-12-18
CN107010457B (zh) 2020-05-08
US9925763B2 (en) 2018-03-27
US20180194130A1 (en) 2018-07-12
US20170210122A1 (en)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7716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7010457A (zh) 打印***
CN101738892B (zh) 记录部件存放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及记录部件处理装置
US11180336B2 (en) Medium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6816356B2 (ja) 記録システム、後処理装置、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01998928A (zh) 堆叠装置及具有该堆叠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83353A (ja) 印刷装置
JP20122407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807824B2 (en) Medium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343429B2 (en)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604373B2 (en) Recording system
CN102190163A (zh) 图像消除装置及图像消除装置的薄片输送方法
CN107635898A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
JP2018008780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WO2016143181A1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液体付与装置
CN109689382A (zh) 打印介质拾取和馈送
CN107618923B (zh)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2573253B (zh)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JP6859972B2 (ja) 中継搬送装置
JP2018193168A (ja) 記録システム
JP2018008779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6135285B2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4098211A (ja) 媒体搬送装置、液体吐出装置、後処理装置
JP2020164333A (ja) 記録装置、記録後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184767A (ja) 枚葉型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