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6046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6046B
CN107006046B CN201580063285.6A CN201580063285A CN107006046B CN 107006046 B CN107006046 B CN 107006046B CN 201580063285 A CN201580063285 A CN 201580063285A CN 107006046 B CN107006046 B CN 1070060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ore network
ebi
network entity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32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6046A (zh
Inventor
金辉
欧阳国威
段小嫣
衣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6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决可穿戴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间变换时,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以及相关业务的QoS。所述方法包括: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可穿戴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将可穿戴设备直接连接到网络,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容量小,直接与基站网络通信会导致电池消耗快,待机时间短;另外,可穿戴设备的形状特殊,导致天线设计困难,目前仅能实现单天线设计,则只能发送相同的数据量,相比于多天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耗费很多的网络资源。
通常,可穿戴设备周围都有高性能的移动终端存在,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各自进行网络通信,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将穿戴设备通过移动终端连接到网络,从而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电量,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传输效率,比如:目前,用户设备(英文全称:UserEquipment,缩写:UE)作为互联网协议(英文全称:Internet protocol,缩写:IP)层路由器,为其他设备分配IP地址,从而其他设备可以通过UE接入网络。
但是,当可穿戴设备在自己接入网络和通过UE接入网络这两种工作模式间变换时,无法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导致通信中断,例如,如果可穿戴设备正在进行语音通信,会导致语音通信中断。另外,可穿戴设备通过UE接入网络后,无法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英文全称:Quality of Service,缩写:QoS)。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可穿戴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间变换时,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以及相关业务的QoS。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
当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可选的,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链接演进分组***承载标识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或者,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第一UE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向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二EBI对应的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所述第一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EBI对应的基站的TEID和所述第二EBI,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关与所述基站建立隧道连接。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六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将当前所述第二UE的TFT的映射目标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修改为所述目标承载;
所述当前第二UE的TFT的目标为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所述目标承载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具有相同的QoS。
可选的,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BI。
可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可选的,
所述NAS消息由所述第二UE生成,所述第二UE通过与所述第一UE间的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一UE,所述第一UE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核心网实体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时,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修改所述第一UE上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满足所述第二QoS。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可选的,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可选的,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承载;或者,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获取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所述第一UE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UE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DBI及所述目标承载的QoS,以使得所述第二UE获知所述第二UE上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目标承载的QoS相同,并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第一EBI和DBI;
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DBI;
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包括: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
可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八消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DBI与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所述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
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UE生成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NAS消息,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所述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UE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所述NAS消息,并获取所述NAS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EBI与DBI;
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DBI和QoS,所述第二UE获知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的QoS相同,所述第二UE保存第二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二UE根据TFT判断出需要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对应的承载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UE。
本发明第四方面一种核心网实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
发送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可选的,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链接演进分组***承载标识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
可选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或者,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可选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可选的,还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第一UE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二EBI对应的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所述第一EBI;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EBI对应的基站的TEID和所述第二EBI,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关与所述基站建立隧道连接。
可选的,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六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将当前所述第二UE的TFT的映射目标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修改为所述目标承载;
所述当前第二UE的TFT的目标为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所述目标承载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具有相同的QoS。
可选的,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BI。
可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可选的,
所述NAS消息由所述第二UE生成,所述第二UE通过与所述第一UE间的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一UE,所述第一UE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映射模块,用于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时,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
修改模块,用于修改所述第一UE上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可选的,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可选的,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承载;或者,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分配模块,用于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DBI及所述目标承载的QoS,以使得所述第二UE获知所述第二UE上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目标承载的QoS相同,并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第一EBI和DBI;
所述保存模块,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DBI;
所述保存模块,还用于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NAS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可选的,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八消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DBI与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所述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
可选的,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
传输数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NAS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所述NAS消息,并获取所述NAS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EBI与D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DBI和QoS,所述第二UE获知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的QoS相同,所述第二UE保存第二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传输数据模块,具体用于当根据TFT判断出需要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时,通过所述DBI对应的承载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UE。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包括核心网实体,第一UE和第二UE;
所述核心网设备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核心网设备;
所述第一UE如第五方面所述的第一UE;
所述第二UE如第六方面所述的第二UE。
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实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可穿戴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间变换时,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以及相关业务的QoS。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例如:全球移动通信***(英文全称: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缩写:GSM),码分多址(英文全称: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CDMA)***,宽带码分多址(英文全称: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英文全称: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缩写:GPRS),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 Term Evolution,缩写:LTE)等。
首先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核心网实体是指可实现用户设备移动性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而核心网实体在不同的网络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名称、位置和产品形态。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核心网实体可指:与演进通用移动通信***(英文全称: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缩写: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Evolved UMTS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缩写:E-UTRAN)连接的移动管理实体(英文全称: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缩写:MME)、与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UMTS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缩写:UTRAN)/GSM EDGE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缩写:GERAN)连接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节点(英文全称:Serving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Support Node,缩写:SGSN);或非3GPP网络中的接入网关(英文全称:Access Gateway,缩写:AGW)、无线局域网(英文全称: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缩写:WLAN)中具有演进分组数据网关(英文全称: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缩写:EPDG)移动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微波存取全球互通(英文全称: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缩写: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络网关(英文全称: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缩写:ASN GW)、或宽带码分多址接入(英文全称: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CDMA)网络中具有高速率分组数据接入网(英文全称:HighRate Packet Data Access Network,缩写:HRPD-AN)接入移动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或其它网络中实现用户设备移动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
第一UE,可以是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Radio Access Network,缩写: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第一UE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第二UE,可以是可穿戴设备(英文全称:Wearable Device,缩写:WD;或者,Wearable Equipment,缩写:WE)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比如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眼镜等,本发明并不限定。
第一网关,可以是服务网关(英文全称:Serving Gate Way,缩写:SGW)等。
第二网关,可以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英文全称: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缩写:PGW)等。其中,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是为第一UE或者第二UE服务的网关,本发明并不限定。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英文全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缩写: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英文全称:evolutional Node B,缩写:eNB或e-Node B),本发明并不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是核心网实体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具体过程如下:
101、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通过接口PC5处于相连接状态,具体连接过程为: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关联请求,该关联请求指示所述第二UE预与所述第一UE进行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UE接收该关联请求,通过PC5接口向所述第二UE发送关联请求响应消息,从而建立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连接。
当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建立连接关系后,进一步由所述第二UE生成非接入层(英文全称:Non Access Stratum,缩写:NAS)消息,第二UE将所述NAS消息封装在PC5的NAS传输请求消息或者上行NAS传输请求消息中,并通过该接口PC5将所述PC5的NAS传输请求消息或者上行NAS传输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所述第一UE从所述PC5的NAS传输请求消息或者上行NAS传输请求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将所述第二UE的NAS封装在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UE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其中,该第一消息中包含第二UE的NAS消息。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进一步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上行通用NAS传输UPLINK GENERIC NAS TRANSPORT消息或者上行NAS传输UPLINK NASTRANSPORT消息。
102、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进一步,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所述第一QoS为当前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
当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消息可以为承载资源命令Bearer Resource Command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可以是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链接演进分组***承载标识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
进一步,当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方案中,核心网实体获得所述第二UE的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所述第二UE上下文,进一步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并在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或者,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标识。此时,所述第二UE的标识,可以是GUTI(Globally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四消息可以是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对应的该第五消息可以为创建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核心网实体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在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Device to Device BearerID)。所述DBI用于标识两个设备间直接通信时,用于传输数据的承载bearer。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即: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第一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实体的本地保存有该第二UE的IP地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第一UE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进一步,在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具体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实体向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二EBI对应的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所述第一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EBI对应的基站的TEID和所述第二EBI,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关与所述基站建立隧道tunnel连接。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六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将当前所述第二UE的TFT的映射mapping目标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修改为所述目标承载,其中,该第六消息可以是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Response消息;
所述目标承载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具有相同的QoS。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六消息可以为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BI。
进一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核心网实体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其中,该第七消息可以是请求承载资源修改Request 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时,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其中,所述第二QoS为所述第二EBI的承载的QoS修改后的QoS;
所述核心网实体修改所述第一UE上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这里,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具体可以是: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EBI与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第一EBI;或者,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UE的第二EBI,映射出第一UE的第一EBI。例如,根据第二UE标识(例如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签约用户标识)、第二EBI,与第一UE标识、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即(第二UE标识,第二EBI)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251
(第一UE标识,第一EBI),映射出第一EBI,或者,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EBI与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第一EBI,所述核心网实体进一步确定出所述第一EBI在所述第一UE上(例如,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UE标识与第一UE标识的映射关系映射出第一UE),从而映射出第一EBI。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任意一种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其中,所述第七消息可以请求承载资源修改Request 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NAS消息包括:NAS TAU消息或者NAS注册消息或者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承载或者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承载的情况,所述目标承载可以称为E-RAB(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E-UTRAN无线接入承载);对于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的情况,所述目标承载可以称为EPS(Evolved PaeketSystem,演进的包交换***)bearer。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第一UE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获取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所述第一UE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即(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261
DBI。
进一步,所述第一UE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DBI及所述目标承载的QoS,以使得所述第二UE获知所述第二UE上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目标承载的QoS相同,并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第一EBI和DBI;
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DBI;
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即(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271
DBI。
进一步,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包括: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其中所述第六消息可以为PC5接口上的用于传输NAS消息的NAS传输请求消息或者上行NAS传输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其中,所述第七消息可以为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八消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其中所述第八消息可以为下行通用NAS传输DOWNLINK GENERICNAS TRANSPORT消息或者下行NAS传输DOWNLINK NAS TRANSPORT消息。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是通用消息容器类型Generic message container type。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九消息可以为PC5接口上的NAS传输请求消息或者下行NAS传输请求消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DBI与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所述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NAS消息包括:NAS TAU消息或者NAS注册消息或者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第二UE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包括: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具体如下:
201、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
202、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UE生成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NAS消息,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进一步,所述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包括: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所述NAS消息,并获取所述NAS消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EBI与DBI;
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DBI和QoS,所述第二UE获知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的QoS相同,所述第二UE保存第二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二UE根据TFT判断出需要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对应的承载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U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进一步描述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是以目标承载为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当第二UE独立注册到核心网实体后,再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过程,具体如下:
301、第一UE与第二UE建立连接;
第一UE与第二UE可通过接口建立连接,该接口可以是PC5,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302、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六消息;
第二UE生成第六消息,并可以通过接口PC5向第一UE发送该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中包含NAS跟踪区更新(英文全称:tracking area update,缩写:TAU)消息,可选的,该第六消息中进一步包含该第二UE的标识。其中,第二UE的标识具有唯一标识所述第二UE的性质,可以是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缩写:IMEI)、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英文全称: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number,缩写:MSISDN)、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英文全称: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缩写:GUTI)和IP多媒体公共标识(英文全称:IP Multimedia PUblic identity,缩写:IMPU)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UE的标识可以是与该TAS TAU消息并列独立的字段,也可以携带在该TAS TAU消息中,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303、第一UE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所述核心网实体可以是为第一UE服务的MME。
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封装在第一消息中。
当第一UE处于空闲Idle状态时,所述第一UE可通过向为第一UE服务的MME发送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消息从而进入连接Connected状态,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当第一UE处于连接状态时,直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第一UE可以将第一消息封装在特殊的NAS消息中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其中,该特殊的NAS消息可以为:复用现有的NAS消息或者新定义的NAS消息。比如复用现有的消息可以为:复用现有的上行通用NAS传输(英文全称:UPLINK GENERIC NAS TRANSPORT),通过新定义的通用消息容器类型Generic message container type来指示通用消息容器的内容为第二UE的NAS消息。
比如新定义的NAS消息可以为上行NAS传输(英文全称:UPLINK NAS TRANSPORT)消息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UE在第六消息中可以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
所述第一UE在第一消息中可以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EU的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一消息包含另一个UE的NAS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若所述第一消息中进一步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则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或者,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内的NAS消息内的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第一消息中的NAS消息是所述第二UE发送的。
304、核心网实体建立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本发明,核心网实体指的为第一UE服务的核心网实体,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后,进一步建立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关联关系。
当所述核心网实体检测到为第二UE服务的核心网实体不是自身时,该核心网实体通过现有TAU流程,将为所述第二UE提供服务的核心网实体变更为其自身,并进一步建立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关联关系。
将为所述第二UE提供服务的核心网实体变更为其自身的具体步骤包括: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例如GUTI,获得当前为所述第二UE提供服务的核心网实体,并通过上下文请求消息从当前为所述第二UE提供服务的核心网实体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信息;所述核心网实体修改所述第二UE承载;所述核心网实体更新HSS(HomeSubscription Server归属地签约服务器);以及HSS向当前为所述第二UE提供服务的核心网实体发送取消位置Cancel Location消息。
进一步,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UE的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一UE分配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英文全称:Evolved Packet System Bearer Identity,缩写:EBI)和DBI,同时,核心网实体建立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保存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当前第二UE有2个承载,对应的第二EBI(分别是5和6),那么核心网实体分配两个第一EBI(分别为8和9)以及2个DBI(分别是1和2),则核心网实体保存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如:第二EBI等于5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331
第一EBI等于8;第二EBI等于6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332
第一EBI等于9。
这里,核心网实体保存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可以是:
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二UE的承载上下文中,保存第二EBI与第一EBI相对应;或者,
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二UE的承载上下文中,保存第二EBI与第一UE的第一EBI相对应;或者,
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二UE的承载上下文中,保存第二EBI与第一EBI相对应,同时,第二UE的标识与所述第一UE的标识相对应。
另外,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的承载上下文中,保存第一EBI与第二EBI相对应;或者,
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的承载上下文中,保存第一EBI与第二UE的第二EBI相对应;或者,
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的承载上下文中,保存第一EBI与第二EBI相对应,同时,第一UE的标识与所述第二UE的标识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核心网实体保存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任意一种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UE的承载上下文属于UE的上下文的一部分。
305、核心网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请求Bearer Setup Request消息;
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核心网实体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EBI,目标承载的QoS以及NAS会话管理请求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其中,该NAS会话管理请求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英文全称:Traffic Flow Template,缩写:TFT),目标承载的QoS,链接的演进分组***承载标识(英文全称:Linked EPS Bearer ID,缩写:LBI),DBI以及第二UE的标识。
其中,TFT为空,LBI为一个保留值,可以为0。目标承载的QoS与第二UE上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相同。例如:根据第二EBI等于5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341
第一EBI等于8可知,目标承载的QoS与第二EBI等于5对应的QoS相同。
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EBI和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英文全称:Tunnel End Point Identifier,缩写:TEID)
306、基站向第一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英文全称:Radio Resource Control,缩写: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进一步可以携带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基站获知目标承载是为第二UE建立的,基站为第一UE与第二UE间的Device to Device Bearer分配无线资源,并发送给第一UE,从而第一UE与第二UE利用该无线资源建立DBI所指示的Device toDevice Bearer。当然,也可以是第一UE获知需要建立第一UE与第二UE间的Device toDevice Bearer后,向基站请求无线资源,从而从所述基站获取无线资源,并建立Device toDevice Bearer,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307、第一UE保存第一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UE根据NAS会话管理请求中的第二UE的标识,获知该目标承载是为第二UE建立的,进而保存第一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308、第一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309、基站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310、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一EBI映射出第二EBI;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第一EBI映射出第二EBI。
311、核心网实体向第一网关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该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EBI和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英文全称:TunnelEnd Point Identifier,缩写:TEID)等;
从而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网关建立隧道tunnel连接。该tunnel用于所述第一UE为第二UE传输数据。
312、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313、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TAU确认消息;
该TAU确认消息中携带有第二EBI与DBI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该第二EBI与DBI之间的映射关系与TAU确认消息为并列独立的字段。
314、第二UE保存第二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当第二UE有上行数据时,第二UE对上行数据进行TFT后,得到第二EBI,根据第二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将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承载上。
可选的,如果核心网实体没有分配DBI,第一UE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后,第一UE分配DBI,并告知第二UE该目标承载的QoS,第二UE根据该目标承载的QoS映射出第二EBI和第一EBI,从而第二UE对上行数据进行TFT后,得到第二EBI,根据第二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将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承载上。
可选的,第二UE可以将TFT的映射目标直接从第二EBI修改为DBI。
进一步,第二UE停止监听LTE信号,停止监听寻呼TAU等操作。
315、核心网实体建立目标承载。
所述目标承载由2部分组成:第一UE与基站间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和基站与第一网关间的S1 bearer。步骤311中建立的tunnel就是用于S1 bearer。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请参阅图4,该实施例中是以目标承载为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当第二UE去除注册到核心网实体后,再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过程,具体如下:
401、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处于连接状态;
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彼此关联。
402、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六消息;
第二UE生成第六消息,并可以通过接口PC5向第一UE发送该第六消息,其中,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注册(attach)消息,可选的,该第六消息中进一步包含第二UE的标识。
403、第一UE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所述核心网实体可以是为第一UE服务的MME。
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封装在第一消息中。
当第一UE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UE可通过向为第一UE服务的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从而进入连接状态,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当第一UE处于连接状态时,直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UE的标识可以是与该TAS注册消息并列独立的字段,也可以是携带在该TAS注册消息中,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标识(比如:GUTI)后,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携带GUTI的注册消息。
关于NAS消息可参阅步骤30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404、核心网实体建立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关联关系;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UE的NAS注册消息获取第二UE的上下文,并对第二UE进行鉴权,当鉴权通过时,核心网实体为第二UE和第一UE分配相同的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为第二UE分配第二EBI,为第一UE分配第一EBI,并且分配目标承载对应的DBI,进而保存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当前第二EBI等于5时,则核心网实体分配第一EBI(等于8)和DBI(等于1)则,核心网实体保存第一EBI和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时记录为:第二EBI等于5
Figure GPA0000238530080000361
第一EBI等于8。
405、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Request消息;
其中,该创建会话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UE的第二EBI。
406、第二网关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创建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Response消息;
407、核心网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请求;
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EBI和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408、基站向第一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409、第一UE保存第一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410、第一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411、基站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412、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一EBI映射出第二EBI;
413、核心网实体向第一网关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该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EBI和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从而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网关建立隧道tunnel连接。该tunnel用于所述第一UE为第二UE传输数据。
414、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415、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attach确认消息;
416、第二UE保存第二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417、核心网实体建立目标承载。
所述目标承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UE与基站间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和基站与第一网关间的S1 bearer。第一网关与第二网关间的S5/S8 bearer。步骤413中建立的tunnel就是用于S1 bearer。
步骤407至步骤417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5至315相同或者相似,具体可参阅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5至315,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该实施例中是以目标承载为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当第二UE发起修改承载的过程,具体如下:
501、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六消息;
第二UE生成第六消息,并可以通过接口PC5向第一UE发送该第六消息其中,第六消息中包含NAS修改承载资源请求和第二UE的标识;
502、第二UE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所述核心网实体可以是为第一UE服务的MME。
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封装在第一消息中。
当第一UE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UE可通过向为第一UE服务的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从而进入连接状态,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当第一UE处于连接状态时,直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503、核心网实体生成承载资源命令Bearer Resource Command消息;
核心网实体获知请求修改承载后,生成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504、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其中,该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包含第二UE的IMSI。
505、第二网关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
第二网关根据第二UE的请求,判断出需要修改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则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更新承载请求Update Bearer Request消息,该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UE的IMSI。
506、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EBI映射出第一EBI;
核心网实体获知第二网关更新了第二UE的一个承载,并且当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发生了变化时,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EBI映射出第一EBI,并且修改第一EBI对应的承载。
507、核心网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请求;
其中,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EBI,目标承载的QoS以及NAS会话管理请求。
508、基站向第一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509、第一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510、基站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511、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其中,该更新承载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一EBI。
512、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会话管理请求;
其中,该会话管理请求中包含第二EBI和修改后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
513、核心网实体根据修改后的QoS修改第一UE上的目标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针对修改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的应用场景实施例,如果第二UE请求修改TFT,不修改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时,则不需要进行步骤505至步骤511,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该实施例中是以目标承载为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当第二UE独立注册到核心网实体后,再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过程,具体如下:
601、第一UE和第二UE建立连接:
602、第二UE生成第六消息,并可以通过接口PC5向第一UE发送该第六消息;
603、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封装在第一消息中,第一UE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步骤601至步骤603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至303相同或者相似,具体可参阅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至303。此处不再赘述。
604、核心网实体建立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关联关系;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UE的承载上下文,对每个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进行判断,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目标承载的QoS的承载存在,若不存在,则在第一UE上建立与目标承载的QoS相对应的承载;若存在时,则核心网实体通知第二网关,将TFT的目标修改为第一UE上的目标承载上;当不存在时,进行以下步骤:
605、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其中,该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包含LBI,LBI的取值为0。
606、第二网关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创建承载请求;
其中,该创建承载请求中包含TFT,TFT的取值为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UE和第二UE具有相同的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来进行说明的,如果第一UE和第二UE的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不同时,则核心网实体控制第一UE的第二网关和第二UE的第二网关建立新的隧道,并通知第二UE的第二网关将映射到第二UE的TFT的目标映射到新建立的隧道上,核心网实体进一步通知第一UE的第二网关将新建立的隧道上接收的数据发送到第一EBI上。
607、核心网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请求;
其中,该承载建立请求中包含第一EBI,目标承载的QoS以及会话管理请求,会话管理请求中包含TFT,目标承载的QoS,第二UE的标识以及DBI,其中,TFT的取值为空,LBI的取值为0。
608、基站向第一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609、第一UE保存第一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UE根据会话管理请求中的第二UE的标识,获知该目标承载就是为第二UE建立的,则第一UE保存第一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610、第一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611、基站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612、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
其中,该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二EBI和第二UE的标识。
613、第二网关将第二UE的TFT的目标修改为目标承载;
614、第二UE保存第二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615、核心网实体建立目标承载。
步骤614至步骤615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15至步骤316相同或者相似,具体可参阅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15至步骤316,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该实施例中是以目标承载为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当第二UE去注册到核心网实体后,再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过程,具体如下:
701、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处于连接状态;
702、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六消息;
第二UE生成第六消息,并可以通过接口PC5向第一UE发送该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注册(attach)消息和第二UE的标识。
703、第一UE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所述核心网实体可以是为第一UE服务的MME。
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封装在第一消息中。
当第一UE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UE可通过向为第一UE服务的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从而进入连接状态,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当第一UE处于连接状态时,直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UE的标识可以是与该TAS注册消息并列独立的字段,也可以是携带在该TAS注册消息中,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标识(比如:GUTI)后,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携带GUTI的注册消息。
关于NAS消息可参阅步骤30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704、核心网实体建立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关联关系;
核心网实体为第一UE和第二UE分配相同的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并且分配第一EBI,第二EBI以及DBI。
进一步,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创建会话请求消息,第二网关通过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创建会话响应消息。
核心网实体根据第二UE的承载上下文,对每个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进行判断,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目标承载的QoS的承载存在;若不存在,则在第一UE上建立与目标承载的QoS相对应的承载;若存在时,则核心网实体通知第二网关,将TFT的目标修改为第一UE的承载上;当不存在时,进行以下步骤:
705、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706、第二网关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创建承载请求;
707、核心网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请求;
708、基站向第一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709、第一UE保存第一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710、第一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711、基站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712、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
713、第二网关将第二UE的TFT的目标修改为目标承载;
714、第二UE保存第二EBI和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715、核心网实体建立目标承载。
步骤705至步骤715与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5至步骤615相同或者相似,具体可参阅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5至步骤615,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该实施例中是以目标承载为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当第二UE发起修改承载的过程,具体如下:
801、第二UE生成第六消息,并可以通过接口PC5向第一UE发送该第六消息;
802、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得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并封装在第一消息中,第一UE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实体;
803、核心网实体生成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804、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805、第二网关通过第一网关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
806、核心网实体判断第一UE上是否有满足第二EBI的承载的QoS的承载;若否,执行步骤807,若是,执行步骤808;
807、核心网实体在第一UE上建立新的承载;
具体可参阅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5至步骤613,此处不再赘述。
808、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会话管理请求。
具体可参阅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13,此处不再赘述。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相关方法,下面还提供用于配合上述方法的相关装置。
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实体9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接收模块901和建立模块902。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
建立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902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902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
发送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可选的,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链接演进分组***承载标识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
可选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或者,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可选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可选的,还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第一UE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建立模块902,具体用于向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二EBI对应的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所述第一EBI;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EBI对应的基站的TEID和所述第二EBI,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关与所述基站建立隧道连接。
可选的,
所述建立模块902,具体用于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六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将当前所述第二UE的TFT的映射目标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修改为所述目标承载;
所述当前第二UE的TFT的目标为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所述目标承载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具有相同的QoS。
可选的,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BI。
可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可选的,
所述NAS消息由所述第二UE生成,所述第二UE通过与所述第一UE间的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一UE,所述第一UE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映射模块,用于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时,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
修改模块,用于修改所述第一UE上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满足所述第二QoS。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建立模块902,还用于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可选的,
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可选的,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承载;或者,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建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在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用户设备进行说明,所述用户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分配模块,用于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DBI及所述目标承载的QoS,以使得所述第二UE获知所述第二UE上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目标承载的QoS相同,并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第一EBI和DBI;
所述保存模块,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DBI;
所述保存模块,还用于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NAS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可选的,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八消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
可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DBI与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
可选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所述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
可选的,
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下面,进一步说明另一种用户设备,所述另一种用户设备1000的实施例包括:发送模块1001和传输数据模块1002。
发送模块1001,用于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
传输数据模块1002,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可选的,
所述发送模块1001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NAS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可选的,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所述NAS消息,并获取所述NAS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EBI与D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DBI和QoS,所述第二UE获知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的QoS相同,所述第二UE保存第二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所述传输数据模块1002,具体用于当根据TFT判断出需要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时,通过所述DBI对应的承载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U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1100,包括:核心网实体1101,第一UE1102和第二UE1103,其中,核心网实体1101,第一UE1102和第二UE1103具体可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核心网实体,第一UE和第二UE,此处不再赘述。
图9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的角度对数据传输的相关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结合图12的实施例从硬件角度对数据传输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1200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包括收发器1201、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3以及总线1204,所述收发器1201、存储器1202以及处理器1203与所述总线1204连接,其中:
所述收发器1201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
所述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203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第一消息;
根据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承载资源控制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
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或者,
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
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
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
由上可见,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第二UE通过目标承载进行传输数据,即第二UE在自身接入网络和通过第一UE接入网络的工作模式变换时,由于是通过目标承载传输数据的,IP地址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保证IP地址的连续性,通信不会发生中断,从而也保证了第二UE的相关业务的QoS。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
当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链接演进分组***承载标识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或者,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
所述核心网实体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第一EBI和DBI,以使得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第一UE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之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包括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
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向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二EBI对应的第一网关的TEID和第一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EBI对应的基站的TEID和所述第二EBI,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关与所述基站建立隧道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六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将当前所述第二UE的TFT的映射目标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修改为所述目标承载;
所述目标承载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具有相同的QoS。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BI。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AS消息由所述第二UE生成,所述第二UE通过与所述第一UE间的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一UE,所述第一UE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核心网实体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时,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一UE分配的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
所述核心网实体修改所述第一UE上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满足所述第二QoS。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实体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核心网实体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承载;或者,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
2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来自于第二UE的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获取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所述第一UE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DBI及所述目标承载的QoS,以使得所述第二UE获知所述第二UE上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目标承载的QoS相同,并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第一EBI和DBI;
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DBI;
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包括: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八消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DBI与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
3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或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所述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
36.根据权利要求27、28和30至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3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
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UE生成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NAS消息,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UE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所述NAS消息,并获取所述NAS消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EBI与DBI;
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DBI和QoS,所述第二UE获知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的QoS相同,所述第二UE保存第二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二UE根据TFT判断出需要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对应的承载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UE。
44.一种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UE通过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所述目标承载。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中获取第一服务质量QoS;
发送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承载存在时,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三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一QoS的所述目标承载。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链接演进分组***承载标识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业务流模板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从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二UE的第二承载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或者,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得当前保存所述第二UE的除所述核心网实体之外的其他核心网实体,并从所述其他核心网实体中获取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并从所述第二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二UE选择与所述第一UE相同的第一网关及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四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五消息;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
49.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分配第一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第二EBI之间的映射关系。
50.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分配模块,还用于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第一EBI和DBI,以使得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以使所述第一UE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52.根据权利要求44至46和48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UE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第一UE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53.根据权利要求44至46和48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以使得所述第二UE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55.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包括第一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二EBI对应的第一网关的TEID和第一EBI;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EBI对应的基站的TEID和所述第二EBI,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关与所述基站建立隧道连接。
56.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六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关将当前所述第二UE的TFT的映射目标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修改为所述目标承载;
所述目标承载与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具有相同的QoS。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BI。
5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NAS消息由所述第二UE生成,所述第二UE通过与所述第一UE间的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一UE,所述第一UE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60.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核心网实体,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映射模块,用于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时,根据所述第二EBI和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映射出所述第一EBI;
修改模块,用于修改所述第一UE上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承载满足所述第二QoS。
6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核心网实体,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UE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获知需要将所述第二EBI对应的承载的QoS修改为第二QoS且所述核心网实体判断当前所述第一UE上没有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时,所述核心网实体在所述第一UE上建立满足所述第二QoS的承载。
62.根据权利要求58至61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63.根据权利要求45或48所述的核心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承载;或者,
所述目标承载为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承载。
6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实体发送来自于第二UE的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所述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以使得第二UE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所述第一EBI为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EBI;
分配模块,用于分配设备与设备间承载标识D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UE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UE保存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DBI及所述目标承载的QoS,以使得所述第二UE获知所述第二UE上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目标承载的QoS相同,并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6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承载对应的第一EBI和DBI;
保存模块,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EBI和所述DBI的映射关系;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IP地址、所述第一EBI和DBI;
所述保存模块,还用于保存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UE的标识;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标识获知所述目标承载是所述核心网实体为所述第二UE建立的。
6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TFT,所述TFT的取值为空;和/或,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通过为所述第一UE服务的基站发送的LBI,所述LBI的取值为0。
70.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NAS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72.根据权利要求64至71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和所述第二UE的标识。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二UE的NAS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UE的第二EBI对应的承载。
74.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第八消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NAS消息;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UE。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另一个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77.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DBI与所述第一E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第一EBI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E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给网络。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第一EBI对应的所述目标承载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EBI、所述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DBI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D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所述第二UE。
79.根据权利要求70、71和73至76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消息包括:
NAS TAU消息;
或者,
NAS注册消息;
或者,
NAS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8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所述核心网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第一承载上下文,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为第二UE的第二演进分组***承载标识EBI对应的承载上下文,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在第一UE上建立目标承载;
传输数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承载传输数据。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的NAS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UE,以使所述第一UE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并将所述NAS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实体。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六消息包含NAS消息,并从所述第六消息中获取所述NAS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六消息中包含NAS消息的所述指示信息。
83.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八消息包含NAS消息的指示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知所述第八消息中包含所述NAS消息,并获取所述NAS消息。
84.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第一UE向核心网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EBI与DBI;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二EBI与所述DBI之间的映射关系。
85.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DBI和QoS,所述第二UE获知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的QoS与所述第九消息中包含的QoS相同,所述第二UE保存第二EBI与DBI的映射关系。
86.根据权利要求84或8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模块,具体用于当根据TFT判断出需要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二EBI所对应的承载发送时,通过所述DBI对应的承载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UE。
87.一种通信***,包括核心网实体,第一UE和第二UE;
所述核心网实体如权利要求44至63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实体;
所述第一UE如权利要求64至7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UE;
所述第二UE如权利要求80至86任一项所述的第二UE。
CN201580063285.6A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70060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5743 WO2017020176A1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046A CN107006046A (zh) 2017-08-01
CN107006046B true CN107006046B (zh) 2021-08-03

Family

ID=57942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3285.6A Active CN107006046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9443B2 (zh)
EP (1) EP3319392B1 (zh)
CN (1) CN107006046B (zh)
WO (1) WO20170201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95B (zh) 2016-03-3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ue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第一ue
CN114286337A (zh) 2018-08-13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ebi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14300A (zh) * 2020-09-17 2023-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70A (zh) * 2008-08-06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持业务连续的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存储设备
WO2015031170A2 (en) * 2013-08-28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ly connecting mobile devices and wearable devices
CN104660545A (zh) * 2013-11-15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服务代理器传输信息的方法及服务代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107A (en) * 1870-08-09 Improved animal-trap
US5108109A (en) * 1989-01-24 1992-04-28 Leban Bruce P Board game without a board
CN101267588B (zh) * 2007-03-12 2010-1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通信***中释放网际协议连接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KR20120070442A (ko) * 2010-12-21 2012-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물통신 그룹 기반 터널링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JP5984825B2 (ja) * 2011-04-28 2016-09-0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ルータ、及びモビリティ管理装置
EP2533599A1 (en) 2011-06-07 2012-12-12 Alcatel Lucent A mobility concept for a mobile relay station transceiver
EP2842355A2 (en) * 2012-04-27 2015-03-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timizing proximity data path setup
WO2014007494A1 (en) * 2012-07-02 2014-0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50886A1 (ja) * 2012-09-27 2014-04-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3007496A4 (en) 2013-05-31 2016-12-28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MOBILE DEVICE, PORTABLE DEVICE AND EQUIPMENT SAVING METHOD
JP5864034B2 (ja) * 2013-10-11 2016-0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装置
US9572171B2 (en) * 2013-10-31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hannel contention
US9264968B2 (en) * 2013-12-03 2016-02-16 Apple Inc.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EP3100430B1 (en) * 2014-02-02 2020-07-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ssion and service control for wireless devices using common subscriber information
WO2015147614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all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11240B2 (en) * 2014-06-30 2018-10-23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nhancing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LTE
CN104581902A (zh) 2014-12-12 2015-04-2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12092B (zh) 2015-03-23 2018-09-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70A (zh) * 2008-08-06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持业务连续的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存储设备
WO2015031170A2 (en) * 2013-08-28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ly connecting mobile devices and wearable devices
CN104660545A (zh) * 2013-11-15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服务代理器传输信息的方法及服务代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19392B1 (en) 2022-05-04
CN107006046A (zh) 2017-08-01
EP3319392A4 (en) 2018-07-18
WO2017020176A1 (zh) 2017-02-09
EP3319392A1 (en) 2018-05-09
US20180227970A1 (en) 2018-08-09
US10499443B2 (en)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958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group session in a mobile network for subscribers associated with a group
US11582824B2 (en) Method for UE context and UE connection resume
WO201920629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7211271B (zh)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实体、基站及第一ue
CN108307528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7231623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
CN106470465B (zh) Wifi语音业务发起方法、lte通信设备、终端及通信***
US933242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11615844A (zh) 用于选择服务无线通信设备的会话管理实体的方法和装置
US107503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0133107A1 (zh) 家用基站网关转发消息至家用基站的方法及***
CN10700604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699816A (zh) 用于在双连接下进行侧行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
CN1070059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入网络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96172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WO2017166151A1 (zh) 一种接收端的确定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
JP2021510269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04662991A (zh) 用于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8737580B (zh) 一种ip地址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3134516A1 (zh) 一种广播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6173296A1 (zh) 一种移动网络分级架构的接入方法及***
US20200195576A1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Content Via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7643079A (zh) 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