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0722A - 一种农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0722A
CN106900722A CN201710113350.2A CN201710113350A CN106900722A CN 106900722 A CN106900722 A CN 106900722A CN 201710113350 A CN201710113350 A CN 201710113350A CN 106900722 A CN106900722 A CN 106900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ssin lactones
composition pesticide
active component
composition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33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汉根
季自华
季红进
花伟
季定根
韦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feng Bio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ifeng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ifeng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ifeng Agro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0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72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rings with more than six me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含A和B,其中活性组分A为具有式(Ⅰ)的结构化合物,活性组分B为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001~0.1),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很好的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抗逆性,促进作物健康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植物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性能的农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和芸苔素内酯或其衍生物农药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和治疗禾谷类作物、蔬菜、水果等多种细菌、真菌性病害。其杀菌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破坏病菌细胞核结构,使其失去心脏部位而衰竭死亡和干扰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两个方面。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可有效保护植株不受病原物侵染,病害发生后酌情增加用药量可明显控制病菌的蔓延,从而达到保护和铲除的双重作用。
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过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和茎叶喷施处理。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也能使茶叶的采叶时间提前,也可令瓜果含糖份更高,个体更大,产量更高,更耐储藏,对人畜都是无害的,正常使用剂量非常安全有效。天然芸苔素可广泛用于应用于各种经济作物,,并能明显改善品质,增加糖份和果实重量,增加花卉艳丽。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缓解作物遭受病虫害,药害,肥害,冻害的症状。
目前芸苔素内酯已发现有30多种,芸苔素内酯通常使用时为一种或多种结构相类似的混合使用,其中生物活性较高、有实用价值的只有少数几种。其化学结构式为:
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重复且专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有害菌种在很多情况下将导致菌种菌株的快速选择性,为降低抗性菌种菌株选择性的危险性,目前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有害菌种。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组合,可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施用量,减少防治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以提高杀菌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同时能够调剂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两种有效成分A和B杀菌组合物在农业领域防治农作物病害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包含A和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A为具有式(Ⅰ)的结构化合物,其中活性组分B为芸苔素内酯或其衍生物,
式(Ⅰ)中,R选自H或C1~C8烷基。
本发明中的C1~C8烷基是指含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它包括C1烷基(如甲基)、C2烷基(如乙基)、C3烷基(如正丙基、异丙基)、C4烷基(如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C5烷基(如正戊基等)、C6烷基、C7烷基、C8烷基。它包括但不限于C1~C6烷基、C1~C5烷基、C1~C4烷基等。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R选自H或C1~C4烷基。
在一种更优选的方案中,R选自H、-CH3或-C4H9
式(Ⅰ)中,当R为H时,A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说明书中简称BIT)。
式(Ⅰ)中,当R为CH3时,A为2-甲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说明书中简称MBIT)。
式(Ⅰ)中,当R为C4H9时,A为2-丁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该式中的“丁基”优选正丁基(说明书中简称BBIT)。
本发明的芸苔素内酯可采用天然的芸苔素内酯提取物,或化学合成的芸苔素内酯。
本发明的芸苔素内酯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芸苔素内酯结构相似的混合物,采用常用的种类,如BR1、BR2、BR3、BR4、BR5和BR6等单独或混合的成份,这些均是现有领域中常见的芸苔素内酯种类。
本发明中,芸苔素内酯的衍生物可以为芸苔素内酯结构式上作简单基团修饰衍生而来的新物质,如丙酰芸苔素内酯。
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001~0.1),为使本发明的组合物效果更进一步提升,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进一步优化为1:(0.0002~0.1)。
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真、细菌性病害增效明显,更重要的是两者复配可以更好的调节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物的健康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组分A(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和组分B(芸苔素内酯或其衍生物)的杀菌组合物在农业领域防治农作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用途,特别是在水稻、小麦或果树方面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效果等方面的用途。
为充分发挥本发明的优势效果,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与其他农药(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使用,这些与之混用的均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用的农药或肥料。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助剂或辅料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进一步的,该组合物由1.0001~85.0001%重量份的活性组分与98.9999~14.9999%重量份的助剂或辅料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上述组合物具体可包含农药助剂,例如载体、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施用的过程中可以混合常用的助剂。
合适的助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它们通常是剂型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质,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矿物质,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或肥料。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植物生长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或叶面。可以选择浸种或涂抹于防治对象表面。施用的频率和施用量取决于病原体的生物学和气候生存条件。可以将植物的生长场所,如稻田,用组合物的液体制剂浸湿,或者将组合物以固体形式施用于土壤中,如以颗粒形式(土壤施用),组合物可以由土壤经植物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内吸作用)。
这些组合物可以仅仅包含活性成分进行施用,也可以与添加剂(农药助剂)一起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微乳剂、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油悬浮剂或微囊剂型等。根据这些组合物的性质以及施用组合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可以选择将组合物以喷雾、弥雾、喷粉、撒播或泼浇等之类的方法施用。
可用已知的方法可以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各种剂型,可以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如溶剂、固体载体,需要时可以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均匀混合、研磨,制备成所需要的剂型。
上述的溶剂可选自芳香烃,优选含8-12个碳原子,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类,如酞酸二丁酯或酞酸二辛酸,脂肪烃类,如环已烷或石蜡,醇和乙二醇和它们的醚和酯,如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基;酮类,如环已酮,强极性的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植物油或植物油,如大豆油。
上述的固体载体,如用于可湿性粉剂和可分散剂的通常是天然矿物填料,例如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或活性白土。为了管理组合物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分散性硅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载体,例如粒状吸附载体或非吸附载体,合适的粒状吸附载体是多孔型的,如浮石、皂土或膨润土;合适的非吸附载体如方解石或砂。另外,可以使用大量的无机性质或有机性质的预制成粒状的材料作为载体,特别是白云石。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碱土金属盐或胺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还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酸聚乙二醇醚缩醛,山梨醇酯,木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表现为增效效果,该组合物的活性比使用单个化合物的活性预期总和,以及单个化合物的单独活性更为显著。增效效果表现为允许施用量减少、更宽的杀真菌控制谱、见效快、更持久的防治效果、通过仅仅一次或少数几次施用更好的控制植物有害真菌、以及加宽了可能的施用间隔时间。这些特性是植物真菌控制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的。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表现出的其它特点主要表现为:1、本发明的组合物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由于本组合物的两个单剂化学结构差异很大,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可延缓两单剂单独使用所产生的抗性问题;3、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很好的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抗逆性,促进作物健康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实施例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
一、剂型制备实施例
(一)可湿性粉剂的加工及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A与B活性成分与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可湿性粉剂。
1、活性组分A(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10.001%BIT·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IT 10%,芸苔素内酯0.001%,木质素磺酸钙盐4%,硅酸镁铝3%,拉开粉BX4%,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2:5.004%BIT·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IT 5%,芸苔素内酯0.004%,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3%,顽疾苯磺酸钠3%,硅酸镁铝2%,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3:3.006%BIT·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IT 3%,丙酰芸苔素内酯0.006%,黄原胶1%,三聚磷酸钠2%,二甲基亚砜3%,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4:1.02%BIT·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IT 1%,丙酰芸苔素内酯0.02%,聚丙烯酰胺1%,十二烷基硫酸钠0.5%,聚乙烯吡咯烷酮0.5%,硅藻土补足至100%。
2、活性组分A(M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10.001%MBIT·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MBIT 10%,芸苔素内酯0.001%,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6:5.004%MBIT·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MBIT 5%,芸苔素内酯0.004%,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7:3.006%MBIT·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MBIT 3%,丙酰芸苔素内酯0.006%,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8:1.02%MBIT·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MBIT 1%,丙酰芸苔素内酯0.02%,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
3、活性组分A(B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9:10.001%BBIT·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BIT 10%,芸苔素内酯0.001%,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0:5.004%BBIT·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BIT5%,芸苔素内酯0.004%,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1:3.006%BBIT·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BIT 3%,丙酰芸苔素内酯0.006%,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2:1.02%BBIT·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
BBIT 1%,丙酰芸苔素内酯0.02%,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
(二)悬浮剂的加工及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与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析后补加水混合均匀过滤即得成品。
1、活性组分A(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悬浮剂
实施例13:15.003%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IT 15%,丙酰芸苔素内酯0.003%,甲基戊醇4%,萘磺酸钠3%,膨润土4%,硅酸铝镁1%,乙二醇2%,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4:10.01%BIT·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IT 10%,芸苔素内酯0.01%,硫酸铵2%,木质素磺酸钠3%,皂角粉4%,丙三醇2%,黄原胶2%,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5:5.02%BIT·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IT 5%,芸苔素内酯0.02%,尿素3%,丙二醇3%,苯磺酸钠2%,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4%,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6:3.3%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IT 3%,丙酰芸苔素内酯0.3%,膨润土2%,乙二醇3%,木质素磺酸钠5%,黄原胶2%,十二烷基硫酸钠3%,水补足至100%。
2、活性组分A(M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悬浮剂
实施例17:15.003%M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MBIT 15%,丙酰芸苔素内酯0.003%,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3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8:10.01%MBIT·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MBIT 10%,芸苔素内酯0.01%,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4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9:5.02%MBIT·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MBIT 5%,芸苔素内酯0.02%,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5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20:3.3%M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MBIT 3%,丙酰芸苔素内酯0.3%,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
3、活性组分A(B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悬浮剂
实施例21:15.003%B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BIT 15%,丙酰芸苔素内酯0.003%,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3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22:10.01%BBIT·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BIT 10%,芸苔素内酯0.01%,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4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23:5.02%BBIT·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BIT 5%,芸苔素内酯0.02%,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5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24:3.3%B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悬浮剂
BBIT 3%,丙酰芸苔素内酯0.3%,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
(三)水乳剂的加工及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与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抗冻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析后补加水混合均匀过滤即得成品。
1、活性组分A(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水乳剂
实施例25:15.006%BIT·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BIT 15%,芸苔素内酯0.006%,烷基苯萘磺酸钙4%,木质素磺酸钠4%,二甲苯10%,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6:10.0133%BIT·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BIT 10%,芸苔素内酯0.0133%,吐温-80 5%,纤维素衍生物4%,甲苯10%,丙三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7:5.05%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BIT 5%,丙酰芸苔素内酯0.05%,十二万基硫酸钠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4%,二甲苯8%,丙二醇5%,水补足至100%。
2、活性组分A(M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水乳剂
实施例28:15.006%M BIT·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MBIT 15%,芸苔素内酯0.006%,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29:10.0133%MBIT·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MBIT 10%,芸苔素内酯0.0133%,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6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30:5.05%M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MBIT 5%,丙酰芸苔素内酯0.05%,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7的方法制备。
3、活性组分A(BBIT)和芸苔素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备水乳剂
实施例31:15.006%B BIT·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BBIT 15%,芸苔素内酯0.006%,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32:10.0133%BBIT·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BBIT 10%,芸苔素内酯0.0133%,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6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33:5.05%BBIT·丙酰芸苔素内酯水乳剂
BBIT 5%,丙酰芸苔素内酯0.05%,其余组分按照实施例27的方法制备。
二、药效验证试验
(一)生物测定实施例
1、BIT与芸苔素内酯复配对小麦生长调节综合测定试验
将BIT与芸苔素内酯用丙酮按照一定浓度稀释,对作物进行茎叶喷雾,在田间测定各个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对作物的株高、穗长、籽粒千粒重、抗病情况以及产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株高控制率=(清水对照株高-处理后的株高)/清水对照株高*100%
穗长提高率=(清水对照植株穗长-处理后的植株穗长)/清水对照植株穗长*100%
预防效果=(清水对照的发病指数-处理后的发病指数)/清水对照的发病指数*100%
籽粒千粒重提高率=(清水对照的籽粒千粒重-处理后的籽粒千粒重)/清水对照的籽粒千粒重*100%
亩产提高率=(清水对照的亩产量-处理后的亩产量)/清水对照的亩产量*100%
表1.BIT与芸苔素内酯复配对小麦生长调节综合测定汇总表
注:表格中“芸”为“芸苔素内酯”缩写。施药时期:扬花期初期,该阶段小麦植株开始发生小麦赤霉病。施药次数:2次,施药间隔期7天;施药方式:茎叶喷雾;调查时期:小麦抽雄初期;本试验中,株高、茎径、发病指数、籽粒千粒重等指标均为各处理的平均值。
通过实验发明人发现,BIT与芸苔素内酯之间具有很好协同提升作用,BIT与芸苔素内酯混配在不同配比下,相对BIT、芸苔素内酯单剂,以及清水对照,对小麦的生长调节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1、可以矮化小麦植株,有效控制小麦控旺徒长,防止小麦倒伏;2、可以提升小麦的穗长,提高穗粒数;3、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重量;4、BIT对小麦生长预防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芸苔素内酯对小麦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5、本发明的组合物对小麦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2、MBIT与芸苔素内酯复配对苹果生长调节综合测定试验
将MBIT与芸苔素内酯用丙酮按照一定浓度稀释,分别在苹果开花期和苹果坐果后进行两次喷雾,在田间测定各个配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对纵径、横径、坐果率、抗病情况、果实粒重,以及株产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纵径提高率=(清水对照果粒纵径-药剂处理后果粒纵径)/清水对照果粒纵径*100%
横径提高率=(清水对照果粒横径-药剂处理后果粒横径)/清水对照果粒横径*100%
座果率=坐果数/花蕾数*100%
果实重量率=(清水对照单粒重量-药剂处理的单粒重量)/清水对照单粒重量*100%
病害预防控制率=(清水对照发病指数-处理后发病指数)/清水对照的发病指数*100%
增产量=(药剂处理的每株重量-清水对照的每株重量)/药剂处理的每株重量*100%
表2 MBIT芸苔素内酯复配对苹果生长调节综合测定汇总表
据分析表明,1、MBIT与芸苔素内酯复配对苹果的座果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由于座果率的提升,产量也有相应的提升作用;3、由于芸苔素内酯属于植物内在激素,而MBIT对葡萄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两者混配后可以使苹果叶片更厚实,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苹果内在营养的传导作用,提高苹果的糖分和水分,因此对苹果的果实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果实重量相应提高,从而显著提高苹果的单位产量;4、芸苔素内酯与MBIT的协同作用,可对苹果一些主要病害如轮纹病有显著的预防治疗作用。
3、BBIT与芸苔素内酯复配对水稻生长调节综合测定试验
将BBIT与芸苔素内酯用丙酮按照一定浓度稀释,对作物进行茎叶喷雾,在田间测定各个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对作物的株高、成穗数、结实率、抗病情况以及产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株高控制率=(清水对照株高-处理后的株高)/清水对照株高*100%
成穗数提高率=(清水对照成穗数-处理后的成穗数)/清水对照成穗数*100%
结实率=每穗总实粒数/穗总粒数*100%
预防效果=(清水对照的发病指数-处理后的发病指数)/清水对照的发病指数*100%
亩产提高率=(清水对照的亩产量-处理后的亩产量)/清水对照的亩产量*100%
表3 BBIT与芸苔素内酯复配对水稻生长调节综合测定汇总表
据分析表明,1、可以矮化水稻植株,有效控制水稻控旺徒长,防止水稻倒伏;2、可以提升水稻的成穗数,提高水稻的结实率;3、BBIT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内吸性,对水稻稻曲病等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4、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水稻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二)田间药效验证试验
(1)BIT与芸苔素内酯混配对玉米作物调节生长及抗病增产的田间综合试验
施药时期:玉米灌浆初期。
施药次数:1次。利用本发明的制剂实施例进行喷施,三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
表4 BIT与芸苔素内酯混配对玉米调节生长的田间综合实验
从表4实验数据显示,本发明的产品在玉米灌浆期施用,可以有效调节玉米的健康生长。1、可以矮化玉米植株,有效控制玉米控旺徒长,增加玉米茎径,防止玉米倒伏;2、BIT对玉米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对玉米生长预防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芸苔素内酯对玉米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3、本发明的组合物对玉米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2)MBIT与芸苔素内酯对大豆作物调节生长及抗病增产的田间综合试验
施药时期:大豆发育期。
施药次数:2~3次,每次间隔7-10天。利用本发明的制剂实施例进行喷施,三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
表5 MBIT与芸苔素内酯混配对大豆调节生长的田间综合实验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本发明的制剂产品,可以有效调节大豆的健康生长。1、可以矮化大豆植株,有效控制大豆控旺徒长,防止大豆倒伏;2、可以提升大豆的分枝数,增加大豆豆荚数量;3、MBIT对大豆具有一定的内吸性,对大豆灰霉病等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芸苔素内酯对大豆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4、本发明的组合物对大豆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3)BBIT与芸苔素内酯对番茄作物调节生长及抗病增产的田间综合试验施药时期:扬花期和幼果期各施药一次。利用本发明的制剂实施例进行喷施,三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
表6 BBIT与芸苔素内酯混配对番茄调节生长的田间综合实验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本发明的制剂产品,可以有效调节番茄的健康生长。1、可以矮化番茄植株,有效控制番茄控旺徒长,减轻番茄倒伏;2、可以提升番茄的坐果数,增加番茄数量;3、BBIT对番茄具有一定的内吸性,对番茄炭疽病等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芸苔素内酯对大豆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4、本发明的组合物对番茄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Claims (10)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含A和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A为具有式(Ⅰ)的结构化合物,其中活性组分B为芸苔素内酯或其衍生物,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001~0.1)
式(Ⅰ)中,R选自H或C1~C8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中,R选自H或C1~C4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中,R选自H、-CH3或-C4H9,对应的活性组分A分别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甲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或2-丁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00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芸苔素内酯衍生物为丙酰芸苔素内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助剂或辅料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由1.0001~85.0001%重量份的活性组分与98.9999~14.9999%重量份的助剂或辅料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油悬浮剂或微囊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助剂选自载体、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农业领域防病抗病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用途。
CN201710113350.2A 2016-09-23 2017-02-28 一种农药组合物 Withdrawn CN1069007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72029 2016-09-23
CN201610847202.9A CN106472520A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农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722A true CN106900722A (zh) 2017-06-30

Family

ID=5826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7202.9A Pending CN106472520A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201710113350.2A Withdrawn CN106900722A (zh) 2016-09-23 2017-02-28 一种农药组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7202.9A Pending CN106472520A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农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4725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9284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江苏辉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26A (zh) * 1997-05-23 1997-11-12 贾宏山 高效低毒种子包衣剂
CN1671674A (zh) * 2002-05-29 2005-09-21 Sk化学株式会社 异噻唑啉酮组合物和稳定异噻唑啉酮的方法
CN105000957A (zh) * 2015-06-18 2015-10-28 安徽徽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的梨树肥料缓释添加剂
CN107721573A (zh) * 2017-10-20 2018-02-23 成都盛世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补充所需稀缺微量元素的柳树营养液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26A (zh) * 1997-05-23 1997-11-12 贾宏山 高效低毒种子包衣剂
CN1671674A (zh) * 2002-05-29 2005-09-21 Sk化学株式会社 异噻唑啉酮组合物和稳定异噻唑啉酮的方法
CN105000957A (zh) * 2015-06-18 2015-10-28 安徽徽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的梨树肥料缓释添加剂
CN107721573A (zh) * 2017-10-20 2018-02-23 成都盛世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补充所需稀缺微量元素的柳树营养液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9284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江苏辉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2520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4387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6259403B (zh) 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6962406B (zh) 包含噻苯隆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的组合物
CN106234380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7616184A (zh) 包含噻苯隆和聚谷氨酸的农药组合物
CN106900730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6942240A (zh) 一种包含大黄素衍生物与苯并异噻唑啉酮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1731223A (zh) 一种含有嘧菌酯、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259387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719646A (zh) 一种包含蒽醌类化合物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6561720B (zh) 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的杀菌组合物
CN106962382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6818783A (zh) 一种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四氟醚唑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6259433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259370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259366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234392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900722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6070245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WO2018036289A1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6234379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489965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561676A (zh) 一种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丁香菌酯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6376578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538557A (zh) 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唑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4100 Jiangsu Yancheng City Dafeng City, Gangzha, south of the head.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UIFENG BIO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100 Jiangsu Yancheng City Dafeng City, Gangzha, south of the head.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HUIFENG AGROCHEMIC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6

Address after: 224005 Jiangsu Hu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Group II, Chiqi Village, Xinfeng Town, Dafeng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UIFENG BIO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100 Jiangsu Yancheng City Dafeng City, Gangzha, south of the head.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HUIFENG BIO AGRICULTURE Co.,Ltd.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