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8576A -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68576A
CN106868576A CN201710162464.6A CN201710162464A CN106868576A CN 106868576 A CN106868576 A CN 106868576A CN 201710162464 A CN201710162464 A CN 201710162464A CN 106868576 A CN106868576 A CN 106868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toggling
plating
parts
materials
barrel p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24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68576B (zh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ong W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ong We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ong W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624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68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68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85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9233 priority patent/WO20181715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68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8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16Apparatu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of small objects in bulk
    • C25D17/18Apparatu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of small objects in bulk having closed containers
    • C25D17/20Horizontal barr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08Rin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08Electroplating with moving electrolyte e.g. jet electropl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滚镀桶包括空心桶体,其第一段的内部设有舀料件,第二段的内壁面设有拨料件,至少有一个舀料件对应有一个拨料件,该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的侧壁处,而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的外端处,且拨料件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桶体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在电镀工作状态,拨料件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滚镀装置包括上述的滚镀桶。在出料状态中,拨料件将受镀工件拨入扩口区内,进而滑入舀料件内;从舀料件散落出的受镀工件被拨料件挡在扩口区内,并滑入舀料件内,避免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落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件的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背景技术
滚镀即滚筒电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桶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及各种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
随着电镀设备不断自动化的实现,传统的封闭式滚镀设备已经被逐渐地取代,例如,发明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3229582U中公开的一种滚镀桶,该滚镀桶包括两侧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空心桶体,桶体的周向内壁面上间隔且活动设置有若干肋板,在桶体顺时针转动时,在自身重力下,肋板的承载面与竖直面形成钝角,承载面是向下的,受镀工件被带动一定高度后又重新落回桶体内不停地翻滚,实现电镀过程;相反,在桶体逆时针转动时,肋板的承载面与竖直面之间形成锐角,平面向上,受镀工件被带动桶体顶部高度后落入卸料机构上,受镀好的工件被卸料机构输送出滚镀桶外。
但是,上述的滚镀桶中,沿桶体的轴向,肋板的两端与桶体两端的边缘壁面之间直接焊接固定,在滚桶逆时针转动时,肋板的承载面上舀起受镀工件,并将受镀工件扬在输送机构上时,由于肋板的两端与桶体的边缘壁面之间没有间隙,受镀工件很容易从进料口和出料口处掉出滚镀桶的外面,受镀工件被长期地滞留堆积在槽底会污染电镀溶液和损坏转动零件;若设计有此间隙时,在出料过程中,又必然有部分受镀件出料不干净,出料时间加长,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只设置单工位的结构,使得滚镀桶的直径与长度的比例不适合,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有限,影响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滚镀桶在出料过程中,有大量受镀工件被抛出滚镀桶外或滚镀桶内残留的受镀工件多,以及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有限,影响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和效率,以及出料量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滚镀桶,包括沿轴向至少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空心桶体;
所述第一段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舀料件,所述第二段的内壁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拨料件,至少有一个所述舀料件对应有一个所述拨料件,该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所述舀料件的侧壁处,其余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所有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段的外端处,且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
所述桶体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桶体沿其轴向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上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内壁面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拨料件,其外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段的外端处。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拨料件和/或所述第三段上的拨料件一一对应于所述舀料件。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舀料件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连接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内壁面上,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较所述连接端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连接端较所述翘起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翘起端较所述连接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拨料件的内侧一端延伸至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所述连接端。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两端具有向所述第一段内壁面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拨料件的内侧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挡板在出料状态的前端。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各所述舀料件间隔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段的圆周面上。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第一段的壁面,和/或第二段的壁面开设供外界溶液穿入所述空心桶体内腔的通液孔。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舀料件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舀料件首尾依次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一段;
所述第一段包括所述板状部件,以及连接在相邻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连接端及翘起端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连接端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及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翘起端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中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舀料区。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第二段和/或所述第三段为正多边形筒体,所述筒体的边数与所述舀料件的数量一一对应,一个所述拨料件设置在所述正多边形筒一个边的内壁面上。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和/或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
所述第一环形板沿其径向的内壁面上向内突出成型有所述第一挡板。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板的朝向所述舀料件一侧表面上开设适于所述舀料件的两端分别***的第一卡槽,另一侧表面开设适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分别***的第二卡槽;和/或
所述第一环形板沿其径向的外壁面呈圆周齿面。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拨料件为第一板块,其面向所述舀料件的一侧表面呈第一倾斜面,其背向所述舀料件的一侧表面呈第二倾斜面,沿所述第二段的周向,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宽度。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桶体沿其轴向的两侧端面上成型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开口上通过固定组件盖设有与所述桶体同轴的侧挡板,两块所述侧挡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开口之间分别形成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侧挡板的顶部表面高于所述桶体的转动中心。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侧挡板周向外边缘上的环形台阶,和间隔成型在所述侧挡板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压板;
所述第二环形板块的开口边缘***所述压板与所述环形台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更佳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所述侧挡板的顶部两端还具有沿其周向向上延伸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具有所述环形台阶和所述压板,两个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开口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或进料口;和/或
所述侧挡板的顶部还开设有溢流孔。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桶,两块所述侧挡板上还穿设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位于所述桶体内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喷液孔。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包括
槽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装入所需电镀液;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所述滚镀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腔中,所述桶体的内腔与所述槽体的内腔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包括沿轴向至少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空心桶体;所述第一段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舀料件,所述第二段的内壁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拨料件,至少有一个所述舀料件对应有一个所述拨料件,该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所述舀料件的侧壁处,其余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所有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段的外端处,且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所述桶体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此结构的滚镀桶,在出料状态中,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则拨料件与舀料件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向上且逐渐增大的扩口区,拨料件能够将桶体内的受镀工件拨入扩口区内,进而滑入舀料件内;同时从舀料件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被拨料件挡在该扩口区内,并沿着该拨料件的侧壁滑入舀料件内,防止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落出来,可减少从舀料件中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的量,从而提高滚镀桶的受镀工件的出料量和出料的效率。在电镀状态中,拨料件的设置可以翻滚受镀工件,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另外,由于滚镀桶有两段结构形成,增大滚镀桶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使得滚镀桶内能够容纳的电镀液体积更多,受镀工件单位时间内接触到的电镀液更多,进一步提高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和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所述桶体沿其轴向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上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内壁面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拨料件,其外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段的外端处。第三段和第二段分别位于第一段的两侧,第三段和第二段上均设置拨料件,使得舀料件的两侧均有扩口区,出料状态中,舀料件两侧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分别被挡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上的扩口区内,并沿着拨料件滑入舀料件中,被抛至输送机构上,进一步地避免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出和减少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腔中的量;同时,滚镀桶有三段结构组成,进一步地增大滚镀桶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使得受镀工件能够被更充分地电镀。
3.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所述舀料件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连接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内壁面上,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较所述连接端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连接端较所述翘起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翘起端较所述连接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在电镀状态中,板块部件或凸起部件的翘起一端朝下,在桶体转动时,只能将受镀工件带到一定的高度后再抛回到桶体内;在出料过程中,板块部件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朝上,在桶体转动时,能够将受镀工件带动到桶体的一定高度(未达到滚镀桶的顶部位置)后,翘起一端倾斜朝下,将舀起的受镀工件抛至输送机构上,实现出料过程。
4.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所述第一段的壁面,和/或第二段的壁面开设供外界溶液穿入所述空心桶体内腔的通液孔。通液孔的设置使得桶体与外界连通,便于外界的电镀溶液经过通液孔进入桶体内腔中,增大桶体内腔中进入的液体量,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5.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所述舀料件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舀料件首尾依次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包括所述板状部件,以及连接在相邻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连接端及翘起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连接端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及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翘起端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中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舀料区。
此结构的滚镀桶,采用舀料件首尾依次相连形成第一段,第一段包括板块部件和连接部,连接部又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设置使得整个第一段的圆周面积大于第一段为与其同圆心的空心圆筒体的圆周面积,在第一段上开设更多的通液孔,增大进入桶体内电镀液的量,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同时,板状部件与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舀料区,在出料状态中,受镀工件被舀入舀料区内,带到一定高度后,被抛至输送机构上。
6.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所述拨料件为第一板块,其面向所述舀料件的一侧表面呈第一倾斜面,其背向所述舀料件的一侧表面呈第二倾斜面,沿所述第二段的周向,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宽度。在出料状态中,在第二段的内壁面上,由于第一倾斜面的宽度小于第二倾斜面的宽度,使得第一倾斜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度,在出料状态中,受镀工件被第一倾斜面阻挡在拨料件的内侧,并沿着第一倾斜面更容易滑入上述的扩口区内,起到拨料的作用;在电镀状态中,第二倾斜面的倾斜度小,更容易将受镀工件不断地翻滚进行电镀。
7.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侧挡板周向外边缘上的环形台阶,和间隔成型在所述侧挡板外表面上的至少三个压板;所述第二环形板块的开口边缘***所述压板与所述环形台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使得侧挡板与桶体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压板限制侧挡板沿桶体的轴向向内移动,环形台阶限制侧挡板朝向外移动,将侧挡板限制在桶体上。
8.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侧挡板的顶部两端还具有沿其周向向上延伸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具有所述环形台阶和所述压板,两个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开口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或进料口。在桶体转动过程中,弧形凸起的设计,侧挡板虽然有随着桶体转动的转动趋势,但侧挡板在竖直方向上没有运动量,确保侧挡板的中心与桶体的转动中心之间无偏移量,避免了侧挡板出现卡住现象;同时,就可以将卸料机构设置在侧挡板的顶部上,滚镀桶内的液面高度也升高,从而避免了滚镀桶内受镀工件漏出电镀液面的情况发生,防止了受镀工件的表面被氧化,进一步改善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
9.本发明提供的滚镀桶,两块所述侧挡板上还穿设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位于所述桶体内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喷液孔。当舀料件上粘有受镀工件或者其他物质时,通过喷液管向舀料件上喷射电镀液,将粘在舀料件上的受镀工件或者其他物质冲洗下来;同时喷液管可以随时补充桶体内电镀液的量,使得桶体内电镀液的量一致,提高电镀的均匀性。
10.本发明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包括槽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装入所需电镀液;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所述滚镀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腔中,所述桶体的内腔与所述槽体的内腔连通。此结构的滚镀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的滚镀桶,使得滚镀装置的出料量多和出料效率高,电镀效率和电镀良品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滚镀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滚镀桶去掉两个侧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滚镀桶去掉两个第二环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两个第一环形板与第一段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带有两个第一环形板连接的加强管);
图5为图1中滚镀桶的第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滚镀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滚镀桶的第一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朝向第一段一侧的表面);
图8为图7中第一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朝向第一段或第二段一侧的表面);
图9为图1中滚镀桶第二段内壁面上设置拨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段内壁面上设置拨料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1中第二段沿桶体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也即正视图或后视图);
图12为图1中两个舀料件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滚镀桶的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提供的滚镀桶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滚镀桶去掉侧挡板、第二环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提供的滚镀桶的第一段与舀料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所提供的滚镀桶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11-第一段;12-第二段;13-第三段;14-进料口;
2-舀料件;21-板状部件;211-连接端;212-翘起端;22-连接部;221-第一部分;222-第二部分;
3-拨料件;31-第一倾斜面;32-第二倾斜面;
4-扩口区;
5-舀料区;
6-第一环形板;61-第一挡板;62-第一卡槽;63-第二卡槽;64-齿面;
7-第二环形板;
8-侧挡板;81-环形台阶;82-压板;83-弧形凸起;84-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桶,如图1至图13所示,包括空心桶体1,空心桶体1具有沿轴向的第一段11、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第一段11和第三段13位于第二段12的两侧;
第一段11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舀料件2,第二段12沿周向内壁面设置有与舀料件2一一对应的拨料件3,拨料件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2的侧壁处,而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12的外端处,且拨料件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也即拨料件3在第二段12的内壁面上呈倾斜设置。相同地,第三段13沿内壁周向上设置有与舀料件2一一对应的拨料件3,该拨料件3与第二段12内壁面上的拨料件3一一对应,且相对前者布置在舀料件2的另一侧,该拨料件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2的侧壁处,而外侧端延伸到第三段13的外端处。桶体1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拨料件3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拨料件3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在出料过程中,拨料件3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则位于舀料件2的两侧的拨料件3与该舀料件2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上且逐渐增大的两个扩口区4,拨料件3能够将桶体内的受镀工件拨入扩口区4内,进而滑入舀料件内;同时从舀料件2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被拨料件3挡在该扩口区内,并沿着该拨料件3的侧壁滑入舀料件2内,防止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落出来,可减少从舀料件中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的量,从而提高滚镀桶的受镀工件的出料量和出料的效率。在电镀状态中,拨料件3的设置可以翻滚受镀工件,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如图3至图6所示,舀料件2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21,例如板块,板状部件21的连接端211间接地固定在第一段11的内壁面上,板状部件21的翘起端212较连接端211距离转动中心(第一段11的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连接端211较翘起端212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翘起端212较连接端211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也即,出料状态中,翘起端212朝上;电镀状态中,翘起端212朝下。
如图5和图12所示,上述的第一段11由八个舀料件2首尾依次相连且由一个整体板材构成。具体地,第一段11包括板状部件21,以及连接在相邻板状部件21的连接端211及翘起端212之间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具有连接板状部件21的连接端211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221及连接板状部件21的翘起端212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222;板状部件21与连接部22中第一部分221之间形成舀料区5。优选地,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均为板块。连接部22和舀料件2上均开设供外界溶液穿入桶体1内腔中的通液孔。第一段11由板状部件21和连接部22形成,连接部又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成,第二部分的设置使得整个第一段11的圆周面积大于第一段11为与其同圆心的空心圆筒体的圆周面积,能够在第一段上开设更多的通液孔,从而增大进入桶体1内电镀液的量,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在出料状态中,舀料区5开口朝上,随着桶体1的不断转动,舀料区5将桶体1内的受镀工件舀入其内,在舀料件2转动到桶体1的一定高度后,舀料区5开口朝下倾斜,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输送机构上,实现出料。相反,在电镀状态中,舀料区5开口朝下,桶体1转动过程中,舀料区5会扬起受镀工件一段距离后,受镀工件在自身重力下回落在桶体1内腔中,使得受镀工件在桶体1内来回地翻滚,增大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对应于第一段11的八个舀料件2,第一段11和第三段13均为正八边形筒体,一个拨料件3设置在正八边形筒体一个边的内壁面上,则正八边形筒体内壁面上设置八个拨料件3。
如图6、图9个图10所示,拨料件3为第一板块,其面向舀料件2的一侧表面呈第一倾斜面31,其背对舀料件2的一侧表面呈第二倾斜面32,在第二段12或第三段13的内壁面上,沿第二段12或第三段13的周向,第二倾斜面32的宽度大于第一倾斜面31的宽度,使得第一倾斜面31的倾斜度大于第二倾斜面32的倾斜度,在出料状态中,受镀工件被第一倾斜面31挡在拨料件3的内侧,进而受镀工件沿着第一倾斜面31更容易滑入上述的扩口区4内,进而滑入舀料区内,起到拨料的作用;在电镀状态中,第二倾斜面32的倾斜度小,就可以将受镀工件不断地翻滚进行电镀。
也即,第二倾斜面32的宽度比第一倾斜面31的宽度越大(第一倾斜面31的倾斜度越大),在出料状态中,滚镀桶内的受镀工件就越容易滑入扩口区4内,拨料效果越好;而在电镀状态中,越容易将滚镀桶内的受镀工件翻滚起来进行电镀。也即,第一板块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倾斜面32对应的第二边长的长度大于第一倾斜面31对应的第一边长的长度,就能够实现上述的拨料功能和翻滚作用,第二边长与底边之间的夹角角度越小越好,第一边长与底边之间的夹角角度越大越好,但不超过90度。
如图1所示,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6,第一段11与第三段1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6;如图7和图8所示,两个第一环形板6的朝向舀料件2一侧表面上开设适于舀料件2的两端分别***的第一卡槽62,另一侧表面开设适于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的一侧端分别***的第二卡槽63,实现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以及第一段11与第三段13之间的固定连接,另外,第一段11、第二段12、第三段13以及第一环形板6之间最好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第一环形板6沿其径向的外壁面呈圆周齿面64,该圆周齿面64与桶体1外的驱动组件中的齿轮啮合,通过电机或者其他驱动器带动齿轮转动,来驱动第一环形板6带动整个桶体1转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桶体1转动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环形板6沿其径向的内壁面上向内突出成型有第一挡板61,两个第一环形板6的第一挡板61刚好位于板状部件21的两端,且朝向第一段11内壁面延伸,对应地拨料件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61在出料状态的前端。第一挡板61的设置防止舀料区5内的受镀工件从舀料区5的两侧滑出,将受镀工件阻挡在舀料区5内,第一挡板61的个数也为八个,与舀料件2的个数一一对应。第一挡板61上具有凸起的三角形板块,该三角形板块主要是为适于连接部22中第一部分221的安装,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供拨料件3与舀料件2之间的受镀工件滑入舀料区5内的间隙或者通道。
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三段13和第二段12的远离第一段11的一侧端面上成型有第二环形板7,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上通过固定组件盖设有与桶体1同轴的侧挡板8,两块侧挡板8的顶部与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之间分别形成出料口和进料口14,侧挡板8的顶部表面高于桶体1的转动中心。
如图13所示,固定组件包括成型在侧挡板8周向外边缘上的环形台阶81,和间隔成型在侧挡板8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压板82,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等,最好是三个以及三个以上压板82;第二环形板7块的开口边缘***多个压板82与环形台阶8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使得侧挡板8与桶体1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压板82限制侧挡板8沿桶体1的轴向向内移动,环形台阶81限制侧挡板8朝向外移动,从而将侧挡板8限制在桶体1上。
如图13所示,侧挡板8的顶部两端还具有沿其周向向上延伸的弧形凸起83;弧形凸起83具有环形台阶81和压板82,两个弧形凸起83与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之间形成出料口或进料口14。侧挡板8的顶部高于桶体1的转动中心,弧形凸起83的设计,使得侧挡板形成一个优弧,在桶体1转动过程中,侧挡板8虽然有随着桶体1转动的转动趋势,但侧挡板8在竖直方向上没有运动量,使侧挡板8的中心与桶体1的转动中心之间无偏移量,避免了桶体1在转动过程中,侧挡板8出现卡住现象。弧形凸起83也是通过压板82和环形台阶81与桶体1的第二环形板7可转动连接,两块侧挡板8之间还设有一个加强连接管或连接轴,进一步对两个侧挡板8的轴向位置做限定。
侧挡板8的顶部还开设有间隔的三个长条形的溢流孔84,溢流孔84的设置,当电镀液表面上漂浮物质时,电镀液的高度高于溢流孔84时,电镀液表面上的漂浮物就经溢流孔84排出,防止桶体1转动过程中,将漂浮物搅拌到电镀液中,影响受镀工件电镀质量。另外,侧挡板8上还可以一个供阳极导线穿过的通孔,使得设置在桶体1内腔中的阳极板与外界的电源连接。
如图2所示,两个第二环形板7、两个第一环形板6沿桶体1的轴向上还设置有加强连接轴或连接管,多个连接管沿桶体1的周向分布。多个连接轴或连接管均不穿过第一段11、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
两块侧挡板8上还穿设有喷液管,优选穿设在弧形凸起83上,喷液管位于桶体1内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喷液孔。喷液孔优选开设在喷液管的靠近桶体1内壁面一侧壁面上,用于喷射电镀液或者清洗液,或者其他溶液,当舀料件2上粘有受镀工件或者其他物质时,通过喷液管向舀料件2上喷射电镀液,将粘在舀料件2上的受镀工件或者其他物质冲洗下来;同时喷液管可以随时补充桶体1内电镀液的量,使得电镀受镀工件时,电镀液的量一致,提高受镀工件内电镀的均匀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实施方式中的“拨料件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为正八边形筒体,转动中心角度为正八边形筒体和拨料件3在桶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中,如图11所示,正八边形的中心分别与拨料件3两端的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A,该夹角的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例如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以及90度等等,就能够起到拨料的作用,也即,在桶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中,拨料件3的两端不重合,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在正八边形的一个边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滚镀桶,在电镀受镀工件时,桶体1内预先加入电镀液,受镀工件经进料口14加入桶体1内腔中,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以驱动第一环形板6上带动整个桶体1转动,舀料件2的舀料区5开口朝下,但随着桶体1的转动(顺时针转动),舀料区5内起始舀起的受镀工件在其自身的重力下不断地抛下并落回桶体1内,实现对受镀工件的不断翻滚;拨料件3的第二倾斜面32不断地翻滚受镀工件;同时,外界的电镀液经过第一段11、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壁上的通液孔不断地喷洒在受镀工件上,实现对受镀工件的电镀;待电镀完成后,需要将受镀工件从桶体1内取出,桶体1开始逆时针转动,舀料件2的舀料区5开口朝上,舀料区5内起始舀起的受镀工件缓存在其内,当舀料件2转动到一定高度时(未到达桶体1的顶部),舀料区5的开口朝下倾斜,就可将舀料区内的受镀工件抛给输送机构上;出料过程中,从舀料区5内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被拨料件3,或者位于滚镀桶内的舀料件两侧的受镀工件均能够被拨料件3的第一倾斜面31阻挡并拨入扩口区4内,并沿着第一倾斜面31滑入舀料区5内,防止了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落出来,可避免从舀料区中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的量,从而提高滚镀桶的受镀工件的出料量和出料的效率。
另外,滚镀桶由三段结构形成,增大滚镀桶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同时增大滚镀桶内腔中电镀液的容量,受镀工件在单位时间内接触到的电镀液更多,进一步提高受镀工件的电镀效率。还有在使用过程中卸料机构可以设置在侧挡板8的顶部上,使得滚镀桶内的液面高度也升高,从而避免了滚镀桶内受镀工件漏出电镀液面的情况发生,防止了受镀工件的表面被氧化,进一步改善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
由于第一段11、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的壁面上都开设通液孔,便于外界的溶液经该通液孔喷射在桶体1的内腔中,向桶体1内不断地输入电镀液。侧挡板8与第二环形板7之间存在间隙,通过此间隙也能够使得外界的电镀液与桶体1内腔的电镀液连通。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喷液孔还可以开设在喷液管的另一侧壁面上,或者开设在喷液管的其他位置处,主要用于喷射溶液来清洗舀料件2上粘有的受镀工件或其他物质。另外,溢流孔84与喷液管之间还可以设置循环装置,对先回收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经喷液管输送至桶体1内腔中,形成溶液的循环利用。作为进一步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喷液管。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侧挡板8上的溢流孔84的个数还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等等,只需桶体1内腔中高于溢流孔84位置处的电镀液经该溢流孔84排出,从而将漂浮在电镀液表面上物质排出,确保电镀液中不会混入其他杂质即可。作为进一步变形,侧挡板8上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溢流孔84。
作为弧形凸起83的变形,上述的弧形凸起8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成型在侧挡板8顶部的周向圆弧部,圆弧部与侧挡板8的顶部之间围成上述的进料口14或出料口,此时侧挡板8的周向外侧壁面为圆周面。作为进一步的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弧形凸起83,仅设置上述的侧挡板8。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压板82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多个压板82沿侧挡板8的周向均匀地分布在侧挡板8上。作为固定组件的变形,固定组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开设在侧挡板8周向外壁面上的环形槽,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边缘卡入该环形槽内,实现可转动连接。
作为拨料件3的变形,拨料件还可以为纵向截面位于梯形的板块,第二倾斜面32的倾斜度小于第一倾斜面31的倾斜度,在出料状态,起到拨料功能;在电镀状态,起到翻滚受镀工件即可。
作为变形,第一环形板6块上不设置上述的圆周齿面64,在第一段11、第二段12或者第三段13的外壁面上成型有圆周齿面64,通过驱动该圆周齿面64来带动筒体转动。作为变形,第一环形板6上还不设置上述的第一卡槽62和第二卡槽63,直接将第一段11、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焊接在第一环形板6的侧壁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第一环形板6,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直接连接,此时第一挡板61直接成型在板状部件21的两端上。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第一挡板61,此时拨料件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板状部件21的连接端211。
作为进一步变形,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还可以为其他正多边形筒体,例如正四边形筒体、正五边形筒体、正六边形筒体等等,该筒体的边数与舀料件2的数量一一对应,一个拨料件3设置在正多边形筒一个边的内壁面上。
作为变形,第二段12和第三段13除了为正多边形筒体外,还可以为空心的圆柱筒体,此时,多个拨料件3对应于舀料件2均匀分布在圆柱筒体的圆周面上,对应地,拨料件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转动中心角度为在桶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中,该圆柱筒体的圆心分别与拨料件3两端的连线之间形成的角度。该角度范围在大于0度小于90度之间。作为变形,第二段12或第三段13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筒体,只需在桶体轴向方向的投影图中,其转动中心分别与拨料件3的两端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范围内即可。
作为变形,第一段11和/或第二段12,和/或第三段13的壁面上可以开设上述的通液孔,也可以不开设上述的通液孔。
作为变形,上述的第二段12与第三段13上的拨料件3还可以不一一对应,第三段13上的拨料件3和第二段12上的拨料件3分别位于舀料件2的两侧即可。或者部分舀料件2的两侧还可以不设置拨料件3,部分舀料件2的两侧或一侧设置有上述的拨料件3。或者部分舀料件的一侧或两侧对应设置有拨料件,其他拨料件设置在第二段或第三段的内壁面上,但不与舀料件的位置对应,例如位于相邻两个舀料件之间或者其他位置,不与舀料件位置对应的拨料件,其内侧端延伸至第一段11处,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12或第三段的外端处,这部分的拨料件也能够起到拨料的功能,只是将受镀工件拨入第一段11内,不是直接拨入舀料区5内。
也即,舀料件2为至少一个,拨料件3为至少一个,多个舀料件2中,至少有一个舀料件2对应有一个拨料件3,该拨料件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2的侧壁处,其余拨料件3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11,所有拨料件3的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12或第三段的外端处,且拨料件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也就是说,只要第二段12或第三段13上有一个拨料件3对应一个舀料件2的一侧设置即可,其他拨料件3的设置方式可以对应舀料件2,也可以不对应舀料件2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桶,如图14和图15所示,其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滚镀桶的区别仅在于:桶体1只具有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不设置第三段13,也即在舀料件2的一侧上设有拨料件3,另一侧则与桶体1的第二环形板7之间形成间隙,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桶,如图16所示,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滚镀桶的区别仅在于:第一段11不是由各个舀料件2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第一段11为圆柱形的空心筒体,舀料件2为板块,其均匀地分布在该空心筒体的圆周内壁面上,当然若个舀料件2也可以不均匀地分布在空心筒体的圆周内壁面面上,此时舀料件2的连接端211直接固定在第一段11的壁面上,在出料状态时,翘起端212与第一段11的圆周壁面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舀料区5。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滚镀桶的结构相同。
此实施例方式中,将第一段11的正多边形筒体替换为圆柱形的空心筒体,便于加工制造。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桶,如图17所示,其与实施例3中提供的滚镀桶的区别仅在于:不单独设置上述的第一环形板6,直接在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之间的内壁面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61,相邻两个第一挡板61之间形成将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连通的通道,拨料件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61在出料状态的前端,也即拨料件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通道在出料状态的后端,便于拨料件3将扩口区4内的受镀工件经通道拨入第一段11内,进而被舀料件2舀起和输送至卸料机构上。另外,为便于滚镀桶与上述的驱动组件中的齿轮啮合,在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连接处的外壁面上单独设置一个环形板,或者在第一段11或第二段12的外壁面上均单独设置一个环形板,该环形板沿其径向的外壁面呈圆周齿面,该圆周齿面与齿轮啮合。
作为变形,上述的舀料件2还可以为现有的舀料件2,例如,将上述的板状部件21替换被凸起部件,例如纵向截面为倒V字型的凸起;或者第一段为正多边形筒体,在正多边形筒体的一个边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或者板状部件;或者正多边形筒体的一个边被凸起部件代替。
只需其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的连接端2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第一段11的内壁面上,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212较连接端211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连接端211较翘起端212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翘起端212较连接端211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即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包括槽体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提供的任一项滚镀桶,其中,槽体具有内腔,内腔中装入所需电镀液或清洗液,滚镀桶可转动地设置在槽体内腔中,桶体1的内腔与槽体的内腔连通。
此结构的滚镀装置,在电镀之前,槽体的内腔与桶体1的内腔中都放入所需的电镀液,需要电镀时,将受镀工件放入桶体1的内腔中,由于槽体与滚镀桶的内腔连通,使得桶体1内腔中的电镀液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高度上,受镀工件被电镀的更均匀;同时,该滚镀装置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的任一项滚镀桶,出料状态时,减少受镀工件从舀料区5内被散落到滚镀桶外和再回落到桶体1内的量,提高滚镀桶的出料量和出料效率,以及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8)

1.一种滚镀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至少具有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空心桶体(1);
所述第一段(11)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舀料件(2),所述第二段(12)的内壁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拨料件(3),至少有一个所述舀料件(2)对应有一个所述拨料件(3),该所述拨料件(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所述舀料件(2)的侧壁处,其余所述拨料件(3)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11)处,所有所述拨料件(3)的外侧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段(12)的外端处,且所述拨料件(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
所述桶体(1)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拨料件(3)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拨料件(3)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沿其轴向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11)的远离所述第二段(12)的一端上的第三段(13);所述第三段(13)的内壁面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拨料件(3),其外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段(13)的外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12)上的所述拨料件(3)和/或所述第三段(13)上的拨料件(3)一一对应于所述舀料件(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舀料件(2)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所述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的连接端(2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段(11)的内壁面上,所述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212)较所述连接端(211)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连接端(211)较所述翘起端(212)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翘起端(212)较所述连接端(211)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件(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所述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的所述连接端(2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件(21)或凸起部件的两端具有向所述第一段(11)内壁面延伸的第一挡板(61),所述拨料件(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挡板(61)在出料状态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舀料件(2)间隔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段(11)的圆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的壁面,和/或第二段(12)的壁面开设供外界溶液穿入所述空心桶体(1)内腔的通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舀料件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舀料件(2)首尾依次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一段(11);
所述第一段(11)包括所述板状部件(21),以及连接在相邻所述板状部件(21)的所述连接端(211)及翘起端(212)之间的连接部(22);
所述连接部(22)具有连接所述板状部件(21)的连接端(211)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221)及连接所述板状部件(21)的翘起端(212)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222);所述板状部件(21)与所述连接部(22)中第一部分(221)之间形成舀料区(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12)和/或所述第三段(13)为正多边形筒体,所述筒体的边数与所述舀料件(2)的数量一一对应,一个所述拨料件(3)设置在所述正多边形筒一个边的内壁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6),和/或所述第一段(11)与所述第三段(1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6);
所述第一环形板(6)沿其径向的内壁面上向内突出成型有所述第一挡板(6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板(6)的朝向所述舀料件(2)一侧表面上开设适于所述舀料件(2)的两端分别***的第一卡槽(62),另一侧表面开设适于所述第二段(12)和所述第三段(13)的一端分别***的第二卡槽(63);和/或
所述第一环形板(6)沿其径向的外壁面呈圆周齿面(64)。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件(3)为第一板块,其面向所述舀料件(2)的一侧表面呈第一倾斜面(31),其背向所述舀料件(2)的一侧表面呈第二倾斜面(32),沿所述第二段的周向,所述第二倾斜面(3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31)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沿其轴向的两侧端面上成型有第二环形板(7),所述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上通过固定组件盖设有与所述桶体(1)同轴的侧挡板(8),两块所述侧挡板(8)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之间分别形成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14),所述侧挡板(8)的顶部表面高于所述桶体(1)的转动中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侧挡板(8)周向外边缘上的环形台阶(81),和间隔成型在所述侧挡板(8)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压板(82);
所述第二环形板(7)块的开口边缘***所述压板(82)与所述环形台阶(8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8)的顶部两端还具有沿其周向向上延伸的弧形凸起(83);所述弧形凸起(83)具有所述环形台阶(81)和所述压板(82),两个所述弧形凸起(83)与所述第二环形板(7)的开口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或进料口(14);和/或
所述侧挡板(8)的顶部还开设有溢流孔(84)。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挡板(8)上还穿设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位于所述桶体(1)内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喷液孔。
18.一种滚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装入所需电镀液;
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镀桶,所述滚镀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腔中,所述桶体(1)的内腔与所述槽体的内腔连通。
CN201710162464.6A 2017-03-18 2017-03-18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Active CN106868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2464.6A CN106868576B (zh) 2017-03-18 2017-03-18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PCT/CN2018/079233 WO2018171513A1 (zh) 2017-03-18 2018-03-16 一种滚镀桶、滚镀装置、滚镀***及滚镀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2464.6A CN106868576B (zh) 2017-03-18 2017-03-18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8576A true CN106868576A (zh) 2017-06-20
CN106868576B CN106868576B (zh) 2018-08-28

Family

ID=5917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2464.6A Active CN106868576B (zh) 2017-03-18 2017-03-18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6857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513A1 (zh) * 2017-03-18 2018-09-27 昆山东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滚镀桶、滚镀装置、滚镀***及滚镀生产线
CN110257888A (zh) * 2019-08-02 2019-09-20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
CN115595652A (zh) * 2022-09-28 2023-01-13 广东微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mlcc大高产品电镀的滚筒搅拌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84A (zh) * 1991-07-26 1993-02-17 郭光熙 电镀用滚镀桶
CN2219309Y (zh) * 1994-11-23 1996-02-07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双转动滚桶式复合镀装置
CN2675686Y (zh) * 2003-12-17 2005-02-02 田延新 一种电镀滚筒
JP2007138285A (ja) * 2005-10-20 2007-06-07 Tomio Gomi 連続式部品処理装置
CN200958126Y (zh) * 2006-10-10 2007-10-10 钏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滚镀架
CN201390793Y (zh) * 2009-02-27 2010-01-27 育成环保自动化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电镀用滚镀桶
CN202671696U (zh) * 2012-07-25 2013-01-16 天津市大港镀锌厂 一种新型电镀滚筒
CN202808983U (zh) * 2012-07-30 2013-03-20 保定市普天奥电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滚镀机用增效滚筒
CN104695001A (zh) * 2015-03-16 2015-06-10 张军 自动换液清洗滚镀装置
CN106119939A (zh) * 2016-07-29 2016-11-16 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多型号工件滚镀桶
CN205934102U (zh) * 2016-08-18 2017-02-08 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镀用滚镀桶
CN206706239U (zh) * 2017-03-18 2017-12-05 昆山东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84A (zh) * 1991-07-26 1993-02-17 郭光熙 电镀用滚镀桶
CN2219309Y (zh) * 1994-11-23 1996-02-07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双转动滚桶式复合镀装置
CN2675686Y (zh) * 2003-12-17 2005-02-02 田延新 一种电镀滚筒
JP2007138285A (ja) * 2005-10-20 2007-06-07 Tomio Gomi 連続式部品処理装置
CN200958126Y (zh) * 2006-10-10 2007-10-10 钏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滚镀架
CN201390793Y (zh) * 2009-02-27 2010-01-27 育成环保自动化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电镀用滚镀桶
CN202671696U (zh) * 2012-07-25 2013-01-16 天津市大港镀锌厂 一种新型电镀滚筒
CN202808983U (zh) * 2012-07-30 2013-03-20 保定市普天奥电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滚镀机用增效滚筒
CN104695001A (zh) * 2015-03-16 2015-06-10 张军 自动换液清洗滚镀装置
CN106119939A (zh) * 2016-07-29 2016-11-16 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多型号工件滚镀桶
CN205934102U (zh) * 2016-08-18 2017-02-08 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镀用滚镀桶
CN206706239U (zh) * 2017-03-18 2017-12-05 昆山东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513A1 (zh) * 2017-03-18 2018-09-27 昆山东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滚镀桶、滚镀装置、滚镀***及滚镀生产线
CN110257888A (zh) * 2019-08-02 2019-09-20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
CN110257888B (zh) * 2019-08-02 2024-04-05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
CN115595652A (zh) * 2022-09-28 2023-01-13 广东微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mlcc大高产品电镀的滚筒搅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8576B (zh)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8575B (zh) 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
CN206706239U (zh)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CN106868576A (zh) 一种滚镀桶及滚镀装置
CN107012500B (zh) 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
CN106892250A (zh) 一种滚镀生产线
CN206705140U (zh) 一种滚镀生产线
CN116045674B (zh) 一种铝液除渣除气装置及方法
CN108856694A (zh) 一种铝加工熔炼设备
CN208275859U (zh) 滚桶及工件处理设备
CN210448821U (zh) 搅拌站废渣回收池
CN104550084A (zh) 一种带倾倒功能的耐火砖的清洗装置
CN206706237U (zh) 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
CN206706238U (zh) 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
CN114790073B (zh) 一种循环式玻璃生产用原料除杂设备
CN116747996A (zh) 一种煤炭自动大浮沉装置及方法
CN108672377A (zh) 出料桶、出料设备及工件处理设备
CN217661671U (zh) 一种中心传动多管式吸泥机
CN114769205A (zh) 一种方便对石英砂进行清洗的石英砂混合设备
CN211101440U (zh) 一种具有分流滤砂功能的浇口杯
CN208275860U (zh) 出料桶、出料设备及工件处理设备
CN209636354U (zh) 一种滚桶及工件处理装置
CN215440628U (zh) 一种粗锡回收精炼***用锡电炉
CN113041872A (zh) 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
CN215236328U (zh) 一种石子再生利用的清洗装置
CN104550083A (zh) 一种耐火砖的清洗装置的水循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4

Address after: 215335 No. 9, Dongting Lake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Dongwei Pl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35 No. 18, Jingpu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Dong Wei Machiner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11 East Side of Dongding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Wei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35 Dongting Lake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Kunshan City Road 9, room 2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Dongwei Pl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