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2332A -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2332A
CN106852332A CN201510897871.2A CN201510897871A CN106852332A CN 106852332 A CN106852332 A CN 106852332A CN 201510897871 A CN201510897871 A CN 201510897871A CN 106852332 A CN106852332 A CN 106852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p
active compound
water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78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
陈召亮
迟会伟
卢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chem Agr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hem Agr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hem Agr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hem Agr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78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2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2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singly bound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this oxygen or sulfur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carboxylic group or of a thio analogue, or of a derivative thereof, e.g.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 A01N37/5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doubly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1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1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24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the group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还包含填料和助剂。其中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选自以下任意一种:烯肟菌胺、醚菌酯、唑胺菌酯、苯醚菌酯、苯氧菌胺或丁香菌酯。该组合物对由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控制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叶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枯萎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该组合物杀菌谱广,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减少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延缓病菌对单一药物的抗性产生与发展。

Description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或蔬菜的赤霉病、叶霉病、炭疽病、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数量最为繁多,约占所有病害数量的70%以上。真菌病害包括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卵菌纲病害,多引起根腐、茎腐、果(穗)腐、枝枯和叶斑等症状。作物受到真菌侵染造成危害后,不仅影响作物的品质,而且影响作物的产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危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食品工业。
啶菌噁唑(英文通用名:pyrisoxazole)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吡啶恶唑啉类新型农用杀菌剂(化合物专利号ZL99113093.6)。啶菌噁唑化学名称为:N-甲基-3-(4-氯)苯基-5-甲基-5-吡啶-3-甲基-噁唑啉,分子式为C16H17ClN2O;其CAS登录号[847749–37–5],结构式如下:
啶菌噁唑作用机理是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甾醇合成。通过与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各种酶发生作用,干扰或阻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病原真菌细胞膜的结构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目的。啶菌噁唑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对植物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被广泛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对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控制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叶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小麦赤霉病等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啶菌噁唑对土传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效。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基于天然抗生素stobiluron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是能量生成抑制剂,也是目前农药界领域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新型农用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共同结构单元是(E)-β-甲氧基丙烯酸酯单元,该单元在α位与分子的其他部分连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于线粒体内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复合物Ⅲ(Cyt bc1复合物),结合于复合物中Cyt b的Qo位点,阻断电子由Cyt b向Cyt c1传递,阻止ATP的产生,从而抑制或杀死真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包括但不限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苯醚菌酯、苯氧菌胺、丁香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嘧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嘧菌胺、肟醚菌胺或唑菌酯等。
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杀菌剂(化合物专利号ZL00110143.9),化学名称:N-甲基-2-[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CAS登记号为1257598–43–8。具有如下结构式:
烯肟菌胺对谷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植物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尤其是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防效显著。其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且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烯肟菌胺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烯肟菌胺还能够延缓水稻衰老,具有“保健”作用。
唑胺菌酯(SYP-4155)英文通用名为Pyrametostrobin,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化合物专利号ZL200510046515.6)。该类杀菌剂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Ctyb的Qo位点结合,阻止复合物Ⅲ的电子传递,从而使线粒体呼吸受阻,阻止能量合成,起到杀菌作用。其化学结构式为:
唑胺菌酯具有广谱性,对由担子菌、子囊菌、接合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大多数植物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黄瓜炭疽病、苹果腐烂病、番茄灰霉病、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等抑制效果优异。具有优异的保护、治疗活性;同时又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唑胺菌酯的光稳定性也较好,且耐雨水冲刷。
醚菌酯(kresoxim-methyl),化学名称叫(E)-2-甲氧亚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其结构是为:
醚菌酯是以天然抗生素stobiluronA为基础,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植物病害管理产品。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在全球逐渐被建立一种新的杀菌标准。它对其它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非常有效。不仅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同时兼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其它常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醚菌酯可抑制病原孢子侵入,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全面有效控制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各种真菌病害,对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如:葡萄白粉病、小麦锈病、马铃薯疫病、南瓜疫病、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
苯醚菌酯是一种杀菌谱广的,杀菌活性高,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渗透作用,且耐雨淋,持效期长。其作用机制就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化学名称为:(E)-2-[2-(2,5-二甲基苯氧基)-苯亚甲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苯醚菌酯对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如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等)、锈病(如苹果锈病、梨锈病等)、霜霉病(葡萄和黄瓜霜霉病等)、炭疽病(如黄瓜、西瓜和芒果炭疽病等)都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实现了喷施一种杀菌剂即可同时控制作物上混合发生的多种病害。
苯醚菌酯是一个预防兼治的杀菌剂,同时经药剂喷施后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能使作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青枝绿叶,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分子式:C16H16N2O3,化学名称:(E)-2-甲氧基亚胺基-N-甲基-2-(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结构式:
苯氧菌胺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种新型的广谱、保护和治疗活性兼有的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等,在未感染或发病初期施用,使用剂量为500-20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作用机理: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丁香菌酯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化合物专利号ZL200310105079.6)。具有免疫、预防、治疗、增产增收作用。对苹果树腐烂病特效,是全国防治腐烂病最具权威的药剂。杀菌谱广,对瓜果、蔬菜、果树霜霉病、晚疫病、黑星病、炭疽病、叶霉病有效;同时对轮纹病、炭疽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疫病、枯纹病,小麦根腐病,玉米小斑病亦有效。丁香菌酯的化学名称为(E)-2-(2-((3-丁基-4-甲基-香豆素-7-基-氧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尽管现有技术中使用啶菌噁唑或者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但是单独使用啶菌噁唑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会造成杀菌谱窄,容易产生抗性,而且使用成本高,非常不利于农业中大规模广谱杀菌的需要,因此急需要开发新的产品来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发明简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它是将两种不同结构、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成分进行复配,以扩大防治谱和提高药效,还可以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组合物有如下显著效果和优点:
1.增效作用明显:试验表明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对病害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2.扩大防治谱: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可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多种病害。
3.降低使用成本:因复配具有提高防效、防治谱扩大,减少了使用次数,降低了使用成本。
4.延缓抗药性: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成分复配,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延缓病原物对单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啶菌噁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任意一种单独成分的防治效果高出10%以上。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苯醚菌酯、苯氧菌胺或丁香菌酯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或丁香菌酯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80-80:1。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40-40:1。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20-20:1。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总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的1%-80%。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总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的5%-65%。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含填料,优选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凹凸棒土、膨润土、沸石粉、树脂、粘土粉、木糠、糊化淀粉、石蜡、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与羧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含助剂,优选所述助剂选自农乳1601#、烷基芳基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乳酪素、矿物油、明胶、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杀菌组合物为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分散剂、悬浮种衣剂或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优选所述杀菌组合物为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是由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引起的植物病害。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包含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花生叶斑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叶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枯萎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柑橘炭疽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所述方法将所 述杀菌组合物施用于植物及植物种植区域以防治植物病害。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是由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引起的植物病害。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包含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花生叶斑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叶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枯萎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柑橘炭疽病。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将包括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组分制成制剂施用,或将包括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组分桶混后施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啶菌噁唑、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及可选的所述填料或助剂混合。
发明详述
定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是具有共同结构单元(E)-β-甲氧基丙烯酸酯的一类化合物,该单元在α位与分子的其他部分连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可以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阻断病原真菌细胞色素b和c1间的电子传递,从而起到杀菌作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包括但不限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苯醚菌酯、苯氧菌胺、丁香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嘧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嘧菌胺、肟醚菌胺或唑菌酯等。
术语“杀菌组合物”表示含有杀菌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或其农业上可接受的互变异构体、溶剂合物、水合物或盐,与其他填料和助剂的混合物。将所述化合物制备成杀菌组合物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向农业灌溉施药。
术语“活性成分”,又称为“有效成分”,指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起杀菌作用的关键化合物或其农业上可接受的互变异构体、溶剂合物、水合物或盐。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含啶菌噁唑。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含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含啶菌噁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啶菌噁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组成。
本申请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啶菌噁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本申请所用术语“增效作用”,又称“协同作用”,是指不同化学物质在联合使用时具有相互协作的作用,产生的效果高于各个单独成分的效果总和。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任意一种单独成分的防治效果高出10%以上,例如高出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以上或高出100%。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80-80:1,例如1:79-79:1、1:78-78:1、1:77-77:1、1:76-76:1、1:75-75:1、1:70-70:1、1:65-65:1、1:60-60:1、1:55-55:1、1:50-50:1、1:45-45:1、1:44-44:1、1:43-43:1、1:42-42:1、或1:41-41:1。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40-40:1,例如1:39-39:1、1:38-38:1、1:37-37:1、1:36-36:1、1:35-35:1、1:34-34:1、1:33-33:1、1:32-32:1、1:31-31:1、1:30-30:1、1:29-29:1、1:28-28:1、1:27-27:1、1:26-26:1、 1:25-25:1、1:24-24:1、1:23-23:1、1:22-22:1、或1:21-21:1。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20-20:1,例如1:19-19:1、1:18-18:1、1:17-17:1、1:16-16:1、1:15-15:1、1:14-14:1、1:13-13:1、1:12-12:1、1:11-11:1、1:10-10:1、1:9-9:1、1:8-8:1、1:7-7:1、1:6-6:1、1:5-5:1、1:4-4:1、1:3-3:1、1:2-2:1、或3:20-20:3。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80、1:75、1:70、1:65、1:60、1:55、1:50、1:45、1:40、1:35、1:30、1:25、1:20、1:15、1:10、1:5、1:4、1:3、1:2、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总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的1%-80%,例如1%-79%、1%-78%、1%-77%、1%-76%、1%-75%、1%-70%、1%-65%、2%-79%、2%-78%、2%-77%、2%-76%、2%-75%、2%-70%、2%-65%、3%-79%、3%-78%、3%-77%、3%-76%、3%-75%、3%-70%、3%-65%、4%-79%、4%-78%、4%-77%、4%-76%、4%-75%、4%-70%、或4%-65%。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总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的5%-65%,例如5%-64%、5%-63%、5%-62%、5%-61%、5%-60%、5%-55%、5%-50%、5%-45%、5%-40%、5%-35%、5%-30%、5%-25%、5%-20%、5%-15%、5%-10%、10%-65%、10%-60%、10%-50%、10%-40%、10%-30%、10%-20%、15%-65%、15%-60%、15%-50%、15%-40%、15%-30%、15%-20%、20%-65%、20%-60%、20%-50%、20%-40%、20%-30%、25%-65%、25%-60%、25%-50%、25%-40%、25%-30%、30%-65%、30%-60%、30%-50%、30%-40%、35%-65%、35%-60%、35%-50%、35%-40%、45%-65%、45%-60%、45%-50%、50%-65%、50%-60%、55%-65%、55%-60%、60%-65%、5%-65%、6%-65%、7%-65%、8%-65%、或9%-65%。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总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
术语“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包括润湿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增效剂、安全剂、渗透剂等。例如农乳1601#、烷基芳基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乳酪素、矿物油、明胶、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术语“填料”是指用于稀释原药或吸附原药,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分散性,填料可以是为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凹凸棒土、膨润土、沸石粉、树脂、粘土粉、木糠、糊化淀粉、石蜡、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与羧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术语“种植区域”包括植物种植前的土壤、植物种植后的植物生长区域及邻近区域。
本申请所述的化合物还包含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形式,例如酮-烯醇互变异构体。
本申请所述的化合物包含该化合物的无水物形式和非溶剂合物形式,也包含该化合物的水合物和溶剂合物形式。本申请中术语“溶剂合物”是指包含所述化合物和一个或多个药学上可接受溶剂分子(如乙醇)的分子。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溶剂合物中可以包含例如1-8个溶剂分子,如1-6个、1-4个、1-3个、1-2个、2-6个、2-4个、2-3个、3-6个或3-4个。当其中溶剂是水时,所述溶剂合物是水合物。
农业上可接受的盐指所述化合物形成的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形成酸加成盐的酸可以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所述无机酸包括例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磷酸、硝酸、硫酸等,所述有机酸包括例如乙酸、丙酸、丁酸、丙二酸、草酸、乙醇酸、苯甲酸、柠檬酸、水杨酸等。形成碱加成盐的碱可以是无机碱或有机碱,所述无机碱包括例如钠、钾、钙、镁、铁、锌、铝、铵等碱,所述有机碱包括例如伯胺、仲胺、叔胺、环胺等。
术语“施药”、“给药”、“给予”或“施予”是指将一定剂量的化合物或杀菌组合物通过合适的使用方法应用于防治对象。
本申请中的杀菌组合物在施用时,每公顷用量可以是200-400g活性成分,例如每公顷用量200-350g、200-300g、200-250g、250-400g、250-350g、250-300g、300-400g、300-350g、或350-400g活性成分。本申请中的杀菌组合物在施用时,每公顷用量可以是约200g、250g、300g、350g、或400g活性成分。
所述“施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水田灌溉、喷洒、涂抹等本领域已知的任何使用方法。本申请所述化合物或杀菌组合物可以在任意时间给予。例如所述化合物或杀菌组合物可以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前、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使用,例如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发后后的约1小时、约2小时、约4小时、约5小时、约8小时、约12小时、约24小时、约2天、约4天、约8天、约16天、约30天或1个月、约2个月施药。
本申请所述杀菌组合物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多次使用。当多次使用时,可以以间隔任意时间的方式施药,例如后续剂量与前面剂量的间隔为约8周、约4周、约2周、约1周、约5天、约3天、约2天、约24小时、约12小时、约8小时、约6小时、约4小时、约3小时、约2小时、约1小时、约30分钟或更少时间。
本申请所述杀菌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合适的杀菌剂混合使用。所述混合使用可以是例如与其他杀菌剂同时使用或先后使用。当先后使用时,可以以间隔任意时间的方式使用。
本申请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花生叶斑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叶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枯萎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该杀菌组合物不仅限于上述所列的病害。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合适的剂量取决于多个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病虫害的位置、对象的年龄、病虫害的严重程度、杀菌组合物的成分、土壤的性状、给药时间等。
本申请所述杀菌组合物可以施药给予多种植物,所述植物包括但不限于粮食作物,例如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青稞、谷物、薯类等;经济作物,例如以油籽、花生、胡麻、***、向日葵、芝麻等;蔬菜作物,例如白菜、卷心菜、韭菜、芹菜、萝卜、胡萝卜、蒜、葱、刀豆、莴笋、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各种蘑菇等;水果树,例如苹果树、梨树、桃树、冻柿子树、桔子树、香蕉树、杏树、樱桃树、李子树、枣树、桑椹树等;药用植物,例如当归、金银花、夏枯草、人参等;以及饲料作物,茶树等。
术语“原药”指在生产农药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物,原药包含农药制剂的活性成分。一般而言,原药中活性成分大约占90-100%。
在本申请中当“约”用于修饰数值时,是指所述数值可以上下浮动±10%、±9%、±8%、±7%、±6%、±5%、±4%、±3%、±2%或±1%的范围内。
除非在本申请中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在描述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包括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一种”、“一个”、“所述”、“该”以及“至少一个”和类似指代被解释为覆盖单数和复数。除非在本申请中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具有”、“包括”和“含有”被解释为开放式术语(即 “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在本申请中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本申请所述的所有方法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任何合适的顺序进行。
本申请中引用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和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申请,其并入程度就如同每一篇文献单独引用作为参考。如果本申请和本文提供的文献之间存在冲突,应以本申请中的内容为准。
本申请描述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适当的改变。因此,本申请包括法律允许范围内对本申请权利要求书中主题的所有等同的修改和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并非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效果实验采用室内生测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都为质量百分比。
以下制剂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剂组合物。所有制剂配比中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药及农药助剂均为市场购买获得,助剂的型号也为本领域所知悉。
实施例1:16%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8g烯肟菌胺原药,8g N-甲基吡咯烷酮、17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2:20%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悬浮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5g烯肟菌胺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g黄原胶、1g硅酸镁铝、2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3:60%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0g啶菌噁唑原药、10g烯肟菌胺原药、4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4g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4g白炭黑、10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4:22%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2g烯肟菌胺原药、3.5g SK-5050(成分:聚氧乙烯芳基醚)、4.8g SK-551(成分: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2gSilwet 806增效剂(Silwet成分为有机硅类)、0.18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消泡剂(成分为有机改性硅氧烷),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后,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5:16%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可溶性粉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1g烯肟菌胺原药、6g烷基苯磺酸钙,12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3g苯甲酸钠及玉米淀粉补齐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6:2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微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1g烯肟菌胺原药,7g N-甲基吡咯烷酮、18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7:3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悬浮剂
称取30g啶菌噁唑原药、1g烯肟菌胺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8:4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40g啶菌噁唑原药、1g烯肟菌胺原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白炭黑、8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9:65%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45g啶菌噁唑原药、20g烯肟菌胺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0:8.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0.1g烯肟菌胺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1:5%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2.5g烯肟菌胺原药,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0.3g苯甲酸钠,水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剂。
实施例12:10%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微乳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7.5g烯肟菌胺原药,6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3:30%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25g烯肟菌胺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4:55%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50g烯肟菌胺原药、3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3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3g白炭黑、15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5:80%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75g烯肟菌胺原药、2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5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6:2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称取1%啶菌噁唑原药、20%烯肟菌胺原药、Ultrazine NA 1%,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苯15%,盐酸3%,氢氧化钠0.01%,黄原胶0.01%,颜料色浆3%,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 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17:62%啶菌噁唑·烯肟菌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称取2g啶菌噁唑原药、60g烯肟菌胺原药、NNO 5%,颜料色粉3%,白炭黑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18:4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悬浮剂
称取1g啶菌噁唑原药、40g烯肟菌胺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9:65%啶菌噁唑·烯肟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60g烯肟菌胺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20:8.1%啶菌噁唑·烯肟菌胺微乳剂
称取0.1g啶菌噁唑原药、8g烯肟菌胺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21:16%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8g唑胺菌酯原药,8g N-甲基吡咯烷酮、17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22:20%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悬浮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5g唑胺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g黄原胶、1g硅酸镁铝、2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23:60%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0g啶菌噁唑原药、10g唑胺菌酯原药、4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4g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4g白炭黑、10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24:22%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2g唑胺菌酯原药、3.5g SK-5050(成分:聚氧乙烯芳基醚)、4.8g SK-551(成分: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2g Silwet 806增效剂(Silwet成分为有机硅类)、0.18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消泡剂(成分为有机改性硅氧烷),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后,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25:16%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可溶性粉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1g唑胺菌酯原药、6g烷基苯磺酸钙,12g硫酸铵、2g烷基 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3g苯甲酸钠及玉米淀粉补齐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26:2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微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1g唑胺菌酯原药,7g N-甲基吡咯烷酮、18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27:3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悬浮剂
称取30g啶菌噁唑原药、1g唑胺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28:4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40g啶菌噁唑原药、1g唑胺菌酯原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白炭黑、8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9:65%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45g啶菌噁唑原药、20g唑胺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30:8.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0.1g唑胺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31:5%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2.5g唑胺菌酯原药,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0.3g苯甲酸钠,水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剂。
实施例32:10%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微乳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7.5g唑胺菌酯原药,6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33:30%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25g唑胺菌酯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4:55%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50g唑胺菌酯原药、3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3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3g白炭黑、15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35:80%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75g唑胺菌酯原药、2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5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 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36:2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称取1%啶菌噁唑原药、20%唑胺菌酯原药、Ultrazine NA 1%,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苯15%,盐酸3%,氢氧化钠0.01%,黄原胶0.01%,颜料色浆3%,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37:62%啶菌噁唑·唑胺菌酯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称取2g啶菌噁唑原药、60g唑胺菌酯原药、NNO 5%,颜料色粉3%,白炭黑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38:4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悬浮剂
称取1g啶菌噁唑原药、40g唑胺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39:65%啶菌噁唑·唑胺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60g唑胺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40:8.1%啶菌噁唑·唑胺菌酯微乳剂
称取0.1g啶菌噁唑原药、8g唑胺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41:16%啶菌噁唑·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8g醚菌酯原药,8g N-甲基吡咯烷酮、17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42:20%啶菌噁唑·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5g醚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g黄原胶、1g硅酸镁铝、2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43:60%啶菌噁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0g啶菌噁唑原药、10g醚菌酯原药、4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4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4g白炭黑、10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44:22%啶菌噁唑·醚菌酯水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2g醚菌酯原药、3.5g SK-5050(成分:聚氧乙烯芳基醚)、4.8g SK-551(成分: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2gSilwet 806增效剂(Silwet成分为有机硅类)、0.18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消泡剂(成分为有机改性硅氧烷),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后,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45:16%啶菌噁唑·醚菌酯可溶性粉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1g醚菌酯原药、6g烷基苯磺酸钙,12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3g苯甲酸钠及玉米淀粉补齐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46:21%啶菌噁唑·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1g醚菌酯原药,7g N-甲基吡咯烷酮、18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47:31%啶菌噁唑·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30g啶菌噁唑原药、1g醚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48:41%啶菌噁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40g啶菌噁唑原药、1g醚菌酯原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白炭黑、8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9:65%啶菌噁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45g啶菌噁唑原药、20g醚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50:8.1%啶菌噁唑·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0.1g醚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51:5%啶菌噁唑·醚菌酯水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2.5g醚菌酯原药,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0.3g苯甲酸钠,水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剂。
实施例52:10%啶菌噁唑·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7.5g醚菌酯原药,6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53:30%啶菌噁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25g醚菌酯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4:55%啶菌噁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50g醚菌酯原药、3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3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3g白炭黑、15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55:80%啶菌噁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75g醚菌酯原药、2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5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56:21%啶菌噁唑·醚菌酯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称取1%啶菌噁唑原药、20%醚菌酯原药、Ultrazine NA1%,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苯15%,盐酸3%,氢氧化钠0.01%,黄原胶0.01%,颜料色浆3%,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57:62%啶菌噁唑·醚菌酯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称取2g啶菌噁唑原药、60g醚菌酯原药、NNO 5%,颜料色粉3%,白炭黑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58:41%啶菌噁唑·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1g啶菌噁唑原药、40g醚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59:65%啶菌噁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60g醚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60:8.1%啶菌噁唑·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0.1g啶菌噁唑原药、8g醚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61:16%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8g丁香菌酯原药,8g N-甲基吡咯烷酮、17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62:20%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悬浮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5g丁香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g黄原胶、1g硅酸镁铝、2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 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63:60%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0g啶菌噁唑原药、10g丁香菌酯原药、4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4g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4g白炭黑、10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64:22%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2g丁香菌酯原药、3.5g SK-5050(成分:聚氧乙烯芳基醚)、4.8g SK-551(成分: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2gSilwet 806增效剂(Silwet成分为有机硅类)、0.18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消泡剂(成分为有机改性硅氧烷),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后,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65:16%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可溶性粉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1g丁香菌酯原药、6g烷基苯磺酸钙,12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3g苯甲酸钠及玉米淀粉补齐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66:2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微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1g丁香菌酯原药,7g N-甲基吡咯烷酮、18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67:3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悬浮剂
称取30g啶菌噁唑原药、1g丁香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68:4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40g啶菌噁唑原药、1g丁香菌酯原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白炭黑、8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9:65%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45g啶菌噁唑原药、20g丁香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70:8.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0.1g丁香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71:5%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2.5g丁香菌酯原药,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0.3g苯甲酸钠,水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剂。
实施例72:10%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微乳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7.5g丁香菌酯原药,6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 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73:30%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25g丁香菌酯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74:55%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50g丁香菌酯原药、3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3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3g白炭黑、15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75:80%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75g丁香菌酯原药、2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5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76:2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称取1%啶菌噁唑原药、20%丁香菌酯原药、Ultrazine NA1%,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苯15%,盐酸3%,氢氧化钠0.01%,黄原胶0.01%,颜料色浆3%,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77:62%啶菌噁唑·丁香菌酯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称取2g啶菌噁唑原药、60g丁香菌酯原药、NNO 5%,颜料色粉3%,白炭黑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78:4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悬浮剂
称取1g啶菌噁唑原药、40g丁香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79:65%啶菌噁唑·丁香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60g丁香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80:8.1%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微乳剂
称取0.1g啶菌噁唑原药、8g丁香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81:16%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8g苯醚菌酯原药,8g N-甲基吡咯烷酮、17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82:20%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5g苯醚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g黄原胶、1g硅酸镁铝、2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83:60%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0g啶菌噁唑原药、10g苯醚菌酯原药、4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4g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4g白炭黑、10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84:22%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2g苯醚菌酯原药、3.5g SK-5050(成分:聚氧乙烯芳基醚)、4.8g SK-551(成分: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2gSilwet 806增效剂(Silwet成分为有机硅类)、0.18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消泡剂(成分为有机改性硅氧烷),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后,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85:16%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可溶性粉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1g苯醚菌酯原药、6g烷基苯磺酸钙,12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3g苯甲酸钠及玉米淀粉补齐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86:2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1g苯醚菌酯原药,7g N-甲基吡咯烷酮、18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87:3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30g啶菌噁唑原药、1g苯醚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88:4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40g啶菌噁唑原药、1g苯醚菌酯原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白炭黑、8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89:65%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45g啶菌噁唑原药、20g苯醚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90:8.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0.1g苯醚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 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91:5%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2.5g苯醚菌酯原药,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0.3g苯甲酸钠,水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剂。
实施例92:10%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7.5g苯醚菌酯原药,6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93:30%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25g苯醚菌酯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94:55%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50g苯醚菌酯原药、3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3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3g白炭黑、15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95:80%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75g苯醚菌酯原药、2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5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96:2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称取1%啶菌噁唑原药、20%苯醚菌酯原药、Ultrazine NA1%,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苯15%,盐酸3%,氢氧化钠0.01%,黄原胶0.01%,颜料色浆3%,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97:62%啶菌噁唑·苯醚菌酯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称取2g啶菌噁唑原药、60g苯醚菌酯原药、NNO 5%,颜料色粉3%,白炭黑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98:4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1g啶菌噁唑原药、40g苯醚菌酯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99:65%啶菌噁唑·苯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60g苯醚菌酯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00:8.1%啶菌噁唑·苯醚菌酯微乳剂
称取0.1g啶菌噁唑原药、8g苯醚菌酯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01:16%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8g苯氧菌胺原药,8g N-甲基吡咯烷酮、17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02:20%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悬浮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5g苯氧菌胺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g黄原胶、1g硅酸镁铝、2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03:60%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0g啶菌噁唑原药、10g苯氧菌胺原药、4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4g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4g白炭黑、10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04:22%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2g苯氧菌胺原药、3.5g SK-5050(成分:聚氧乙烯芳基醚)、4.8g SK-551(成分: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2gSilwet 806增效剂(Silwet成分为有机硅类)、0.18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消泡剂(成分为有机改性硅氧烷),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后,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105:16%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可溶性粉剂
称取15g啶菌噁唑原药、1g苯氧菌胺原药、6g烷基苯磺酸钙,12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3g苯甲酸钠及玉米淀粉补齐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06:2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微乳剂
称取20g啶菌噁唑原药、1g苯氧菌胺原药,7g N-甲基吡咯烷酮、18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07:3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悬浮剂
称取30g啶菌噁唑原药、1g苯氧菌胺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08:4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40g啶菌噁唑原药、1g苯氧菌胺原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白炭黑、8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09:65%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45g啶菌噁唑原药、20g苯氧菌胺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10:8.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微乳剂
称取8g啶菌噁唑原药、0.1g苯氧菌胺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11:5%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2.5g苯氧菌胺原药,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0.3g苯甲酸钠,水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剂。
实施例112:10%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微乳剂
称取2.5g啶菌噁唑原药、7.5g苯氧菌胺原药,6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施例113:30%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25g苯氧菌胺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14:55%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50g苯氧菌胺原药、3g Ufoxane 3A(木质素磺酸盐)、3g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3g白炭黑、15g硫酸铵,10g玉米淀粉、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15:80%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75g苯氧菌胺原药、2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5g硫酸铵、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16:2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称取1%啶菌噁唑原药、20%苯氧菌胺原药、Ultrazine NA1%,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苯15%,盐酸3%,氢氧化钠0.01%,黄原胶0.01%,颜料色浆3%,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117:62%啶菌噁唑·苯氧菌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称取2g啶菌噁唑原药、60g苯氧菌胺原药、NNO 5%,颜料色粉3%,白炭黑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118:4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悬浮剂
称取1g啶菌噁唑原药、40g苯氧菌胺原药、8g 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 T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g黄原胶、1g硅酸镁铝、1g乙二醇、0.2g 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19:65%啶菌噁唑·苯氧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啶菌噁唑原药、60g苯氧菌胺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g硫酸铵、4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1g山梨酸钾及10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20:8.1%啶菌噁唑·苯氧菌胺微乳剂
称取0.1g啶菌噁唑原药、8g苯氧菌胺原药,5g N-甲基吡咯烷酮、10g异丙醇、4g农乳600#、6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实验实施例1.室内毒力的测定结果:
发明人将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或丁香菌酯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禾谷镰刀菌)、黄瓜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菌)、番茄叶霉病病菌(黄枝孢菌)、番茄早疫病病菌(茄链格孢菌)进行联合毒力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及结果如下: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无菌的条件下,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在培养5d的病菌菌落边缘打取菌饼,置于含一系列质量浓度梯度药剂的PDA培养基上,并用加入无菌水的PDA培养基作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然后将各处理放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7d后进行结果调查。
调查时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每处理的菌落直径,然后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原菌饼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原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原菌饼直径)]×100
根据抑菌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值,由Sun-Johnson毒力指数计算法计算各配比混配的共毒系数。
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或丁香菌酯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禾谷镰刀菌)、黄瓜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菌)、番茄叶霉病病菌(黄枝孢菌)、番茄早疫病病菌(茄链格孢菌)进行联合毒力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表4。
表1.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禾谷镰刀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表1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配比为20:1-1:20的时候效果更佳。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混配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2.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组合物对黄瓜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表2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配比为20:1-1:20的时候效果更佳。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混配防治黄瓜灰霉病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3.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组合物对番茄叶霉病病菌(黄枝孢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表3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配比为20:1-1:20的时候效果更佳。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混配防治番茄叶霉病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4.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组合物对番茄早疫病病菌(茄链格孢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表4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配比为20:1-1:20的时候效果更佳。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混配防治番茄早疫病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由表1-表4可以看出,啶菌噁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不同配比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混配对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病菌(禾谷镰刀菌)、黄瓜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菌)、番茄叶霉病病菌(黄枝孢菌)、番茄早疫病病菌(茄链格孢菌)等多种病虫害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实验实施例2.田间试验结果:
本实施例在试验田中检测不同实施例的制剂对于防治小麦赤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叶霉病和番茄早疫病的结果。实施例中的杀菌组合物在施用时,每公顷用量可以达200-400g活性成分。
2.1不同实施例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
2.1.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田位于江苏溧阳溧城镇,试验地水肥条件较好,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符合试验要求。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扬辐麦4号,小区面积60m2。试验共设22个处理,含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
25%啶菌噁唑乳油、20%烯肟菌胺乳油和20%唑胺菌酯悬浮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丁香菌酯悬浮剂由市场购买所得。
2.1.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于小麦扬花初期(约20%)用药,间隔6天喷施一次药,连续施药2次。每667平方米均兑水30L,进行茎叶喷雾,空白对照喷清水,其它水肥管理与病虫防治与周围大田一致。
于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二次药后25天)调查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处理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50穗,记录发病率;根据发病部位和危害分级情况,计算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2.1.3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
2级: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
3级: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
4级: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2.1.4对作物的其他影响
观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及小麦生长情况,观察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株高、叶色等,调查作物是否有药害,并记录药害类型和受害程度。
2.1.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5.不同实施例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单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要稍高于啶菌噁唑,通过复配的各实施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要明显高于单剂的防效。复配混剂的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任意一种单独成分的防治效果要普遍高出10%以上。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复配对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小麦的药害现象,说明其对小麦是安全的。
2.2不同实施例防治黄瓜灰霉病试验结果:
2.2.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田设在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供试蔬菜为黄瓜,品种为津优41号,小区面积20m2。试验共设22个处理,含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
25%啶菌噁唑乳油、20%烯肟菌胺乳油和20%唑胺菌酯悬浮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丁香菌酯悬浮剂由市场购买所得。
2.2.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初见黄瓜灰霉病斑开始用药,每隔7天喷一次药,共喷2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
第二次施药后5天、10天调查病情。每小区随机取5点调查,每点调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果实,调查并分级记载样点内全部黄瓜果实上灰霉病发生情况。
病果分级采用如下标准(以果为单位):
0级:无病斑;
1级:残留花发病;
3级:果脐部发病;
5级:病斑长度占果实的10%以下;
7级:病斑长度占果实的11—25%;
9级:病斑长度占果实的26%以上;
2.2.3药效计算方法: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指;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指;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指;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指。
2.2.4对作物的其他影响
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也应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
2.2.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6.不同实施例防治黄瓜灰霉病试验结果
由表6可知,啶菌噁唑单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要高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单剂,通过复配后防效相较于单剂都有明显提高。复配混剂的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任意一种单独成分的防治效果要普遍高出20%以上。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复配对黄瓜灰霉病具有增效作用。田间目测,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
2.3不同实施例防治番茄叶霉病试验结果:
2.3.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田设在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供试蔬菜为番茄,品种为凯瑞,小区面积20m2。试验共设22个处理,含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
25%啶菌噁唑乳油、20%烯肟菌胺乳油和20%唑胺菌酯悬浮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丁香菌酯悬浮剂由市场购买所得。
2.3.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番茄叶霉病斑发生初期第一次用药,7天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2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一次施药后7天,第二次施药后7天调查病情。每小区随机取5点调查,每点调查2株,每株分上、中、下部分各取一张有代表性的复叶,以复叶上的每张小叶片病斑面积占整个小叶片面积百分率分级,调查并分级记载样点内全部番茄叶片上叶霉病发生情况。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大于50%。
2.3.3药效计算方法: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指;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指;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指;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指。
2.3.4对作物的其他影响
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也应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
2.3.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7.不同实施例防治番茄叶霉病试验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啶菌噁唑单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的效果要好于烯肟菌胺单剂,与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单剂的防效差异不明显。通过复配后各实施例的防效相较于单剂有明显提升,复配混剂的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任意一种单独成分的防治效果要普遍高出20%以上。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复配对番茄叶霉病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田间目测,各处理均未出现对番茄药害现象。
2.4不同实施例防治番茄早疫病试验结果:
2.4.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田设在福建省莆田市国欢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供试蔬菜为番茄,品种为浙粉202,小区面积20m2。试验共设22个处理,含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
25%啶菌噁唑乳油、20%烯肟菌胺乳油和20%唑胺菌酯悬浮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丁香菌酯悬浮剂由市场购买所得。
2.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番茄早疫病前第一次施药,7天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和14天调查病情。每小区随机取五点调查,每点查两株,每株分上、中、下调查10片叶,以每一片叶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
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大于50%。
2.4.3药效计算方法:
若施药前未调查病情基数,防治效果按式(3)计算: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4.4对作物的其他影响
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也应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
2.4.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8.实施例防治番茄早疫病试验结果
由表8可知啶菌噁唑单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要稍高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单剂的防效。通过复配之后各实施例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相比于单剂都有明显提高,复配混剂的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任意一种单独成分的防治效果要普遍高出10%以上。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复配对番茄早疫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番茄的药害现象。
由表5-表8的田间试验效果可以看出,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之后,各实施例的制剂对小麦赤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叶霉病和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相比于单剂都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啶菌噁唑与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和丁香菌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叶霉病和番茄早疫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含有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对黄瓜灰霉病、 番茄叶霉病、小麦赤霉病、番茄早疫病等多种真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其对靶标作物安全。室内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啶菌噁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40:1—1:40范围内对小麦赤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叶霉病和番茄早疫病病菌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其中最优选的复配比例为20:1—1:20。
复配制剂不仅提高了防效,而且扩大了杀菌谱,拓宽使用范围,减少单剂的用药量,降低了成本,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对多种病害起到一药兼治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益。所以,本复配制剂的发明与推广对病害防治和作物产量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laims (12)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啶菌噁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苯醚菌酯、苯氧菌胺或丁香菌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选自烯肟菌胺、唑胺菌酯、醚菌酯或丁香菌酯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80-80:1,优选1:40-40:1,更优选1:20-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啶菌噁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量总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的1%-80%,优选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含填料,优选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凹凸棒土、膨润土、沸石粉、树脂、粘土粉、木糠、糊化淀粉、石蜡、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与羧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含助剂,优选所述助剂选自农乳1601#、烷基芳基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乳酪素、矿物油、明胶、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为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分散剂、悬浮种衣剂、或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优选所述杀菌组合物为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是由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引起的植物病害,优选地,所述植物病害包含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花生叶斑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叶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枯萎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柑橘炭疽病。
10.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施用于植物及植物种植区域以防治植物病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括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组分制成制剂施用,或将包括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组分桶混后施用。
1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啶菌噁唑、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及可选的所述填料或助剂混合。
CN201510897871.2A 2015-12-08 2015-12-08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06852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7871.2A CN106852332A (zh) 2015-12-08 2015-12-08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7871.2A CN106852332A (zh) 2015-12-08 2015-12-08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2332A true CN106852332A (zh) 2017-06-16

Family

ID=5913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7871.2A Pending CN106852332A (zh) 2015-12-08 2015-12-08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23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3630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用种子处理剂
CN112823628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活性组分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10800757B (zh) * 2018-08-06 2021-08-20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含啶菌恶唑与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8469A (zh) * 2003-10-24 2005-04-27 沈阳化工研究院 啶菌恶唑与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杀菌组合物
US20080045414A1 (en) * 2004-12-23 2008-02-2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Fungicidal Mixtures
CN103355316A (zh) * 2013-08-03 2013-10-23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唑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585183A (zh) * 2014-12-29 2015-05-06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798790A (zh) * 2015-05-06 2015-07-29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823985A (zh) * 2015-05-07 2015-08-12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8469A (zh) * 2003-10-24 2005-04-27 沈阳化工研究院 啶菌恶唑与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杀菌组合物
US20080045414A1 (en) * 2004-12-23 2008-02-2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Fungicidal Mixtures
CN103355316A (zh) * 2013-08-03 2013-10-23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唑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585183A (zh) * 2014-12-29 2015-05-06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798790A (zh) * 2015-05-06 2015-07-29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823985A (zh) * 2015-05-07 2015-08-12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0757B (zh) * 2018-08-06 2021-08-20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含啶菌恶唑与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823630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用种子处理剂
CN112823628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活性组分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12823630B (zh) * 2019-11-21 2021-11-23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用种子处理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724B (zh) 含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90483B (zh) 一种含有***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71175A (zh) 一种含草铵膦的除草组合物
CN102630679B (zh) 一种含肟醚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6973907A (zh) 一种含有喹啉铜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50659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6852332A (zh) 含有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5010357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845454A (zh) 一种复配杀虫杀菌剂
CN107494550A (zh)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7668039A (zh) 含丙硫菌唑和氨基寡糖素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7006505A (zh) 一种喹啉铜和吡唑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5265434B (zh) 含有咯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05815324B (zh) 含有啶菌噁唑与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472497A (zh) 一种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5494359B (zh)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4488897B (zh) 含甲磺酰菌唑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2860318B (zh) 一种杀虫杀菌组合物
CN106857582A (zh) 一种含四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4542626B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咯菌腈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4488899B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噻唑锌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5557703B (zh)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油悬浮剂及其应用
CN108782579A (zh) 一种包含克菌丹和联苯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847719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168786A (zh) 一种三元复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