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9879A -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9879A
CN106809879A CN201710108151.2A CN201710108151A CN106809879A CN 106809879 A CN106809879 A CN 106809879A CN 201710108151 A CN201710108151 A CN 201710108151A CN 106809879 A CN106809879 A CN 106809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obium
stick material
nano stick
regular hollow
hollow quadr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81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9879B (zh
Inventor
陈晗
石崇福
向楷雄
朱裔荣
周伟
陈宪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1081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9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9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9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3/00Compounds of niob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1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one dimension, e.g. needle-like
    • C01P2004/16Nanowires or nanorods, i.e. solid nanofibres with two nearly equal dimensions between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8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cube-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可溶性的铌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混合,继续搅拌,将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将反应完全的溶液离心处理,得到的固体物质;通过对所得的固体物质洗涤干燥后,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钠离子在五氧化二铌晶体中扩散缓慢的问题,通过改变离子的扩散距离来改善钠离子的扩散,提升了该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优良、结构稳定,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时代的的到来,对全球的锂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钠元素不仅含量丰富,成本低廉,而且钠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分解电势和较高的密度,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具有大规模储能的独特优越性。因此,钠离子电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是相同的,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脱出实现充放电,所以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钠离子的半径(0.102nm)远远大于锂离子的半径(0.076nm),所以,大多数材料的晶体结构中没有足够大的晶格间隙来容纳钠离子,从而导致无法实现钠离子的脱嵌过程,即使实现充放电过程也可能表现出较慢的动力学效应。因此,寻找新的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负极活性材料成为钠离子电池研究的重点。
五氧化二铌(Nb2O5)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引起了关注,特别是正交相Nb2O5(T-Nb2O5),其(001)面的晶格条纹间距为0.39nm,远远大于钠离子的的直径,能促进钠离子扩散和储存。但是,Nb2O5的导电性较差(3.4*10-6S cm-1),致使钠离子的移动缓慢,倍率性能较差。因此,研究一种倍率性能高、导电性能优良的五氧化二铌材料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钠离子在五氧化二铌晶体中扩散缓慢的问题,通过改变离子的扩散距离,来改善钠离子的扩散,提升五氧化二铌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一种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优良、结构稳定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常温下,将可溶性铌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第一次搅拌后混合;
S2.将步骤S1所得的混合溶液进行第二次搅拌,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移至反应釜中,在120~20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12~36h,反应完全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S3.将步骤S2所得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分别,通过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先后洗涤3~6次,在40~70℃温度下,干燥24~48h;
S4.将步骤S3的所得干燥的固体物质置于空气中,在600~800℃温度下,煅烧2~9h,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本发明采用可溶性铌盐作为铌源,溶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通过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主要原理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五氧化二铌内部形成胶束,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结合金属铌离子在胶束表面组装,形成更大的胶束,在水热反应过程和煅烧工艺的作用下,形成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本发明制备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导电性能良好,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制备出的材料稳定,能减小钠离子的扩散距离,增大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位点,改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铌盐为草酸铌、氯化铌和醋酸铌中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铌盐的铌离子的浓度为1.01~7.28mmol/L;优选地,所述可溶性铌盐的铌离子的浓度为1.8~3.4mmol/L。
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中P123和F127中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0:1~1:20,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5~12: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为1~24h,优选地,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为4~18h。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次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优选地,所述第二次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
进一步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18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0~30h。
进一步地,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具有较大的晶格间距利于钠离子的移动;该材料由空心四方盒子状结构构成,不仅增加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提升循环性能,还缩短了钠离子的扩散距离,改善了倍率性能;所得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负极材料,在室温条件下,150mAh/g电流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65.2~285.6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平均值为275.2mAh/g;1200mAh/g电流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69.1~282.1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平均值为274.8mAh/g;经过500次循环后,检测容量保持率为90.1%~93.3%,容量保持率的平均值为92%;具有稳定性强,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等特性。
同时,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反应活性位点,进一步提升电化学性能。
另外,本发明材料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成本较低,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为获得性能优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
图2为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各种原料均可以通过常规市购得到,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所用设备为实验常用设备。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
实施例1
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草酸铌为铌源,常温下,将草酸铌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1;选取质量比为10:1的P123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1;分别进行第一次搅拌4h后;将搅拌后的溶液A1和溶液B1混合,得到铌离子浓度为1.8mmol/L的混合溶液C1;继续搅拌2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C1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6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2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先后洗涤3次后,放入60℃温度下的马弗炉内,烘干48h;最后在空气中750℃温度下,煅烧4h,即可得到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所制得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晶粒为较规则的四方盒子状,晶粒中间为空心结构,晶格条纹间距为0.39nm,远远大于钠离子的直径,能促进钠离子扩散和储存。
实施例2
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氯化铌为铌源,常温下,将氯化铌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2;选取质量比为12:1的P123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比为1:1;分别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2;分别进行第一次搅拌1h后,将搅拌后的溶液A2和溶液B2混合,得到铌离子浓度为1.01mmol/L的混合溶液C2;继续搅拌6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C2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2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先后洗涤6次后,放入70℃温度下的马弗炉内,烘干24h;最后在空气中800℃温度下,煅烧2h,即可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实施例3
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醋酸铌为铌源,常温下,将醋酸铌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3;选取质量比为20:1的P123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3;其中,溶液B3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1:1;分别进行第一次搅拌24h后,将搅拌后的溶液A3和溶液B3混合,得到铌离子浓度为3.4mmol/L的混合溶液C3,继续搅拌1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C3转移至反应釜中,在20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先后洗涤4次后,放入50℃温度下的马弗炉内,烘干36h;最后在空气中600℃温度下,煅烧9h,即可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实施例4
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草酸铌和醋酸铌为铌源,常温下,将质量比为1:1的草酸铌和醋酸铌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4;选取质量比为7:1的F127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4;分别进行第一次搅拌18h后;将搅拌后的溶液A4和溶液B4混合,得到铌离子浓度为6.2mmol/L的混合溶液C4;继续搅拌4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C4转移至反应釜中,18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30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4次后,放入40℃温度下的马弗炉内,烘干48h;最后在空气中750℃温度下煅烧4h,即可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实施例5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唯一的区别在于P123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质量之比为1:20,其余与具体实施例1方式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唯一的区别在于铌源为氯化铌为草酸铌、氯化铌和醋酸铌质量比为1:1:1混合,其余与具体实施例4方式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唯一的区别在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别选取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其余与具体实施例4方式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之制备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唯一的区别在于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质量比为3:5,其余与具体实施例1方式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唯一的区别在于煅烧温度为650℃,煅烧的时间为8h,其余与具体实施例1方式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唯一的区别在于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0h,其余与具体实施例1方式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区别在于草酸铌的浓度为7.28mmol/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1:1的P123和F12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1:1: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其余与具体实施例1方式相同。
用实施例1~实施例11方法制备所得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在室温下,通过新威尔电池测试仪测试,测试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扣式电池测试区间为1.0~3.0V,150mAh/g电流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65.2~285.6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平均值为275.2mAh/g;1200mAh/g电流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69.1~282.1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平均值为274.8mAh/g;经过500次循环后,检测容量保持率为90.1%~93.3%,容量保持率的平均值为92%;具体数据见表1。
对比例1
以草酸铌为铌源,常温下,将草酸铌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同时,将P123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分别进行第一次搅拌4h后;混合上述两种溶液,得到铌离子浓度为2.8mmol/L的混合溶液;继续搅拌2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6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2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先后洗涤3次后,放入60℃温度下的马弗炉内,烘干48h;最后在空气中750℃温度下,煅烧4h,即可得到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性能测试与实施例1相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工艺条件所得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充放电试验检测结果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常温下,将可溶性铌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第一次搅拌后混合;
S2. 将步骤S1所得的混合溶液进行第二次搅拌,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移至反应釜中,在120~20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12~36h,反应完全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S3. 将步骤S2所得的溶液移至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分别,通过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先后洗涤3~6次;在40~70℃温度下,干燥24~48h;
S4. 将步骤S3所得的干燥的固体物质置于空气中,在600~800℃温度下,煅烧2~9h,得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铌盐为草酸铌、氯化铌和醋酸铌中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铌盐的铌离子的浓度为1.01~7.28mmol/L;优选地,所述可溶性铌盐的铌离子的浓度为1.8~3.4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中P123和F127中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0:1~1:20,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5~ 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为1~24h,优选地,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为4~1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优选地,所述第二次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18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0~30 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50℃。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在制备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CN201710108151.2A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809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8151.2A CN106809879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8151.2A CN106809879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879A true CN106809879A (zh) 2017-06-09
CN106809879B CN106809879B (zh) 2018-07-27

Family

ID=5911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8151.2A Active CN106809879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98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0535A (zh) * 2020-04-17 2020-07-31 扬州大学 核体积可控的五氧化二铌蛋黄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7689A (zh) * 2020-07-09 2020-11-24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空心结构五氧化二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49351A (zh) * 2020-09-21 2022-03-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四方相五氧化二铌材料及其合成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1420A (zh) * 2013-12-21 2014-04-02 海安县吉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步自组装法制备介孔五氧化二铌/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
CN105384192A (zh) * 2015-11-20 2016-03-09 燕山大学 一种一维纳米棒自组装成花型的三维Nb2O5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1420A (zh) * 2013-12-21 2014-04-02 海安县吉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步自组装法制备介孔五氧化二铌/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
CN105384192A (zh) * 2015-11-20 2016-03-09 燕山大学 一种一维纳米棒自组装成花型的三维Nb2O5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YU LU ET AL.: ""Urchin-shaped Nb2O5 microspheres synthesized by the 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ir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MATERIALS LETTERS》 *
石崇福等: ""多孔五氧化二铌球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0535A (zh) * 2020-04-17 2020-07-31 扬州大学 核体积可控的五氧化二铌蛋黄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7689A (zh) * 2020-07-09 2020-11-24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空心结构五氧化二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49351A (zh) * 2020-09-21 2022-03-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四方相五氧化二铌材料及其合成和应用
CN114249351B (zh) * 2020-09-21 2023-02-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四方相五氧化二铌材料及其合成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879B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2602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用Sn/MoS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0143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S/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70481A (zh) 一维多孔核壳结构氮掺杂碳包覆一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784777A (zh) 碱土金属钒酸盐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32256A (zh) 一种石墨烯基FeS2纳米材料及制备与应用
CN10412443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0042B (zh) 钒酸钙介孔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1019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铁锡合金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09879B (zh) 一种具有规则空心四方盒子状的五氧化二铌纳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72508B (zh) 一种无机掺杂/包覆改性天然石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2032750A1 (zh) 一种阵列状SnS2/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20516A (zh) 一种锑/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900406A (zh) 一种碳包覆硅酸锰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69811A (zh) 蜂窝球状四氧化三钴‑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157732A (zh) 一种二氧化钛/碳复合纳米管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065864B (zh) 碳/氧化锡/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66182A (zh) 一种氮掺杂纳米碳包覆/氧化改性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5613B (zh) 一种无基底五氧化二铌纳米片阵列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07113A (zh) 一种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99520A (zh) 球花状Na3V2O2(PO4)2F-G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98411A (zh) 碳掺杂氮包覆氧化锡/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材料
CN106328901B (zh) 一种对苯二甲酸锂-石墨烯复合物及制备与应用
CN107221672A (zh) 一种橄榄形多孔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2286B (zh) 多孔vo2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17004B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钛酸锂-铟铋液态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