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8911A -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8911A
CN106788911A CN201510830159.0A CN201510830159A CN106788911A CN 106788911 A CN106788911 A CN 106788911A CN 201510830159 A CN201510830159 A CN 201510830159A CN 106788911 A CN106788911 A CN 106788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hannel
receiving terminal
tcp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01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301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8911A/zh
Priority to US15/361,112 priority patent/US1023715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788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8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04L43/0835One way 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 H04L47/19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e.g. TCP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15Individual queue per QOS, rate or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发送端通过第一通道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报文,该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没有接收到该第一报文,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通过该第二通道向该接收端重发该第一报文,该重发的该第一报文包括该指示字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二通道上传输响应消息和重发的第一报文,使得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发的第一报文,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的,涉及通信领域中的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可靠性中最重要的一个机制是重传。TCP协议的重传分为超时重传和快速重传。
当采用超时重传时,发送端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启动一个定时器并等待确认信息;接收端成功接收新数据后返回确认信息。若在定时器超时前数据未能被确认,TCP协议中就认为报文段中的数据已丢失或损坏,需要对报文段中的数据重新组织和重传,该重新传输的报文为重传报文。当数据超时重传,并且拥塞窗口超过慢启动门限时,拥塞控制机制就需要从慢启动开始进入拥塞避免状态。慢启动需要对网络实际容量进行试探,避免由于发送了过量的数据而导致拥塞,重传效率很低。
当采用快速重传时,如果接收端发现丢包,会连续向发送端发送重复确认(duplicate Acknowledge,DUPACK),该DUPACK指示丢失的数据包。如果发送端接受到3个以上的DUPACK,就能意识到,数据出现丢包,需要重新传递。此时,不需要等到定时器溢出。快速重传可以避免发送端因等待计时器的超时而空闲较长时间,以此增加网络吞吐量。而重新传递以后,可以跳过慢启动,直接进入拥塞避免状态。
TCP通信时,如果发送序列中间某个数据包丢失,TCP会通过重传最后确认的包开始的后续包,这样原先已经正确传输的包也可能重复发送,急剧降低了TCP性能。TCP选择性确认(Selective Acknowledge,SACK)机制中接收端可以发送SACK,SACK可以指示TCP只重新发送丢失的包,不用发送后续所有的包,而且提供相应机制使接收方能告诉发送方哪些数据丢失,哪些数据重发了,哪些数据已经提前收到等。
现有技术为了提高TCP的报文并发能力,TCP收发报文的窗口都比较大,因此发生在途的TCP报文也比较多。将发送端需要向接收端发送的报文称为普通报文。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重传报文和普通报文在一个TCP数据连接通道上传输,传输过程严格保序,重传报文不能超越前面传输的普通报文,会造成接收端乱序重组报文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乱序重组缓存过多,结果就是缓存溢出,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加大,甚至还可能会形成新的丢包,造成TCP发送性能急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TCP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包括:发送端通过第一通道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该报文重传的方法通过使响应消息和需要重传的第一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能够减小该响应消息和重传的第一报文的传输时延,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传的第一报文。因此,当接收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时,只有少量的报文缓存在接收端的乱序重组缓存中,这样,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在不修改中间节点的情况下,提高TCP传输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不同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这样可以与现有技术更好的兼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包含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将所述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不包含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在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添加VLAN标签,所述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在所述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该TCP控制连接专门用于传输紧急报文,因此,该TCP控制连接上报文的传输时延低于上述TCP数据连接上的报文的传输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对所述响应消息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所述TCP协议格式中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可以为111;所述在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之后,对所述响应消息进行解封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对所述第一报文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封装后的第一报文的报文头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一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在第三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所述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路由。该第三路由可以为无线路由。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确认ACK消息,所述ACK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发送端在发送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之后的超时门限RTO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ACK消息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重发所述第一报文。
这样,发送端能够侦测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及时发现重传报文是否二次丢失,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重传丢失的报文,进一步提高TC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中实现方式中,当发送端重新发送该重传报文的次数超过N次时,停止向接收端发送该重传的报文。
这样可以避免接收端在已经接收到重传报文时,没有及时发送确认信息,或者发送的确认信息不能发送到发送端,造成的发送端多次重新发送重传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发送队列,所述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接收队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包括:接收端确定没有在第一通道上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确定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该报文重传的方法通过使响应消息和需要重传的第一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能够减小该响应消息和重传的第一报文的传输时延,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传的第一报文。因此,当接收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时,只有少量的报文缓存在接收端的乱序重组缓存中,这样,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在不修改中间节点的情况下,提高TCP传输的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第二通道,包括:确定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不同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这样可以与现有技术更好的兼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包含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包括:将所述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不包含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包括:在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添加VLAN标签,所述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第二通道包括:确定所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在所述确定第二通道之前,还包括:与所述发送端建立TCP控制连接。该TCP控制连接专门用于传输紧急报文,因此,该TCP控制连接上报文的传输时延低于上述TCP数据连接上的报文的传输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包括:对所述响应消息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封装后的响应消息的报文头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封装后的响应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所述在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对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封装,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一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在第三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所述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路由。该第三路由可以为无线路由。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确认ACK消息,所述ACK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这样,发送端能够侦测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及时发现重传报文是否二次丢失,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重传丢失的报文,进一步提高TC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发送队列,所述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接收队列。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重传的装置,该装置为发送端,例如为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重传的装置,该装置为接收端,例如为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重传的装置,该装置为发送端,例如为服务器或者客户端,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重传的装置,该装置为接收端,例如为服务器或者客户端,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场景的组网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另一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TCP协议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另一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交互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另一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另一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TCP传输数据的场景的组网图。图中的终端A和终端B可以分别为服务器、客户端、用户设备或者移动终端等等。终端A可以向终端B发送数据,此时终端A为发送端,终端B为接收端。终端B也可以向终端A发送数据,此时终端B为发送端,终端A为接收端。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发送端将待传输数据封装为报文,该报文包括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头、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头、TCP头和数据。报文通过发送端的发送队列,经过图1中的多个中间节点,例如可以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最终到达接收端的接收队列。接收端收到报文后回复的响应消息也需要经过图1中的多个中间节点,到达接收端的接收队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终端A通过第一通道向终端B发送数据报文,终端A为发送端,终端B为接收端。该第一通道为TCP数据连接中的一个通道。当终端B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编号发现报文丢失时,可以通过第二通道向终端A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可以为DUPACK或SACK。终端A收到响应消息后再通过第二通道重新向终端B发送该响应消息指示的丢失了的报文,此时该重新发送的报文为重传报文。
这里,将响应消息和重传报文称为紧急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TCP数据连接为物理通道,第一通道为该物理通道中的一个逻辑通道。该物理通道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通道,每个逻辑通道由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的传输队列组成。中间节点例如可以为交换机、防火墙或路由器等。
上述逻辑通道中包括A至B方向(A->B)队列和B至A方向(B->A)队列,A->B队列中具有终端A的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终端B的第一接收队列,以及第一通道上的多个中间节点中的传输队列,B->A队列中具有终端B的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终端A的第一接收队列,以及第一通道上的多个中间节点中的传输队列。
例如,如图2所示,该第一通道中包括A->B第一队列、B->A第一队列,该第二通道中包括A->B第二队列和B->A第二队列。
可选的,作为一例,该第二通道可以是上述TCP数据连接中的一个逻辑通道,并且第二通道的优先级高于第一通道的优先级。
具体的,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第一发送队列的优先级,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接收队列的优先级。该第二通道上的中间节点的传输队列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通道上的中间节点的传输队列的优先级。
可选的,可以将紧急报文的报文头中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设置为111。当该紧急报文为响应消息时,该响应消息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可选的,当该紧急报文中没有VLAN标签时,在该报文头中添加该VLAN标签,并且添加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VLAN标签中的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entifier,TPID)能够用来判断报文是否带有VLAN标签,长度为16位,缺省取值为0x8100。优先级字段的长度为3位,当将该字段设置为111时,表示该报文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这样,紧急报文的优先级高于普通报文,紧急报文能够进入高优先级的第二发送队列,并且在中间节点传输时,能够进入高优先级的传输队列。该高优先级的第二发送队列和高优先级的传输队列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通道。
因为传输过程中紧急报文的数量少于普通报文的数量,紧急报文不需要等待就能够很快的进入第二发送队列。利用第二通道上的中间节点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功能,紧急报文在中间节点上传输的时能够入队高优先级传输队列,进而减少紧急报文在中间节点的传输时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小紧急报文的在发送端、接收端以及各个中间节点中的传输时延。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在不修正中间节点的情况下,能够提升TCP的传输性能,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输数据的终端A和终端B能够很好的和现有技术中的中间节点兼容。可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仅以紧急报文为最高优先级为例进行说明,即仅仅以紧急报文的优先级字段为11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当紧急报文的优先级高于普通报文的优先级时,例如紧急报文的优先级字段为010,普通报文的优先级字段为001,紧急报文的优先级同样高于普通报文的优先级,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都落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理解,当第二通道为TCP数据传输中的高优先级通道时,在网络状况较好的情况下,没有报文丢失,就没有紧急报文的传输。这时,该第二通道的带宽接近为0。因为第二通道中的紧急报文只是优先调度,并不能固定的分配独享的网络带宽。这样,在没有紧急报文时,该第二通道的带宽可以被该第一通道的数据流共享,即第一通道的带宽可以为该TCP数据连接的满带宽。
还应理解,当该第二通道为该TCP数据连接上的高优先级通道时,可以只做单端优化,即只在发送端或接收端增加高优先级发送队列,并提高紧急报文的优先级,在接收端不必增加高优先级接收队列,这样可以在提升TCP重传性能的同时和现有的TCP***很好的兼容。
可选的,作为另一例,第二通道可以为高优先级的TCP控制连接上的逻辑通道,该TCP控制连接与上述TCP数据连接为不同的物理通道。
具体的,在终端A和终端B将要采用上述TCP控制连接传输紧急报文之前的任意时刻,终端A和终端B之间可以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一个高优先级的TCP控制连接,并将该TCP控制中的一个逻辑通道连接作为第二通道。该TCP控制连接可以专门用于传输紧急报文,即该TCP控制连接可以有且仅有一个逻辑通道,并将该逻辑通道作为第二通道。
应理解,在紧急报文的通过专门的TCP控制连接传输时,因为传输过程中紧急报文的数量少于普通报文的数量,紧急报文不需要等待就能够很快的进入该TCP控制连接。该TCP控制连接与上述TCP数据连接为不同的物理通道,并且该TCP控制连接能够具有更少的中间节点,因此可以减少紧急报文在中间节点的传输时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小紧急报文的在发送端、接收端以及各个中间节点中传输带来的传输时延。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A可以向终端B发起建立TCP控制连接的请求,终端B也可以向终端A发起建立TCP控制连接的请求,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当第二通道为上述TCP控制连接上的逻辑通道时,发送端还可以侦测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例如,如果发现重传的报文再次丢失,发送端可以再次重传该丢失的报文,以确定接收端可以发送端发送的报文。因此,当该紧急报文通过该TCP控制连接传输时,在提高紧急报文的传输速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TCP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的,当通过该TCP控制连接传输该紧急报文时,需要对该紧急报文进行封装和编号。作为一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图3所示的TCP协议格式对紧急报文进行封装。
当该紧急报文为重传报文时,可以对该重传报文按照图3中的TCP报文格式进行封装,封装后的重传报文具有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和TCP控制连接TCP负荷数据(payload),该TCP控制连接TCP负荷数据包括TCP数据连接的重传报文。可以理解,该封装后的重传报文包括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和TCP数据连接TCP报文头。
当该紧急报文为响应消息时,可以对该响应消息按照图3中的TCP报文格式进行封装,封装后的响应消息具有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和TCP控制连接TCP负荷数据,该负荷数据可以为该响应消息。这里,该封装后的响应消息可以具有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或者该封装后的响应消息可以具有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和TCP数据连接TCP报文头。
该封装后的紧急报文的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包括第一MAC头、第一IP头、第一TCP头。
应注意,该第一MAC头中的源MAC地址为发送该紧急报文的终端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接收该紧急报文的终端的MAC地址。该第一IP头中的源IP地址为发送该紧急报文的终端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接收该紧急报文的终端的IP地址,该第一TCP头中的源端口为发送该紧急报文的TCP控制连接的端口,目的端口为接收该紧急报文的TCP控制连接的端口。
当上述TCP控制连接具有多个逻辑通道,并且该多个逻辑通道都用来传输报文时,该第一MAC头包中可以包括VLAN标签,该VLAN标签中包含该封装后的紧急报文的优先级字段,并且该优先级字段为可以111,表示该紧急报文在传输的过程中优先级最高,因此该紧急报文在该TCP控制连接上可以被优先传输。
可选的,该图3中TCP协议格式中还可以包括拥塞控制信息。该拥塞控制信息例如为本端的拥塞控制的状态信息和请求对端调整的拥塞控制信息。这样可以同步发送紧急报文的本端和接收紧急报文的对端的拥塞控制状态,进一步减小紧急报文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紧急报文的可靠性。
图3中TCP协议格式中还可以包括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al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码,可以用来判断数据传输是否正确。
因此,该封装后的紧急报文能够在TCP控制连接上传输,并且传输时能够入队高优先级的发送队列、中间节点的高优先级传输和接收队列,从而该紧急报文的传输速率能够高于该普通报文的传输速率,能够避免接收端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可选的,该TCP控制连接和该TCP数据连接可以为相同的路由。
即该TCP控制连接和该TCP数据连接的MAC地址和IP地址相同,但是该TCP控制连接和该TCP数据连接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不同。
这样,不需要占用其他路由的传输带宽,并且与现有的终端及中间节点的兼容比较好。
可选的,该TCP控制连接和该TCP数据连接可以为不同的路由,并且该TCP控制连接的路由的传输速率比该TCP数据连接的路由的传输速率更快。
这样,该TCP控制连接和该TCP数据连接的MAC地址、IP地址和端口都不相同。发送端可以根据该报文的报文头确定传输该报文的TCP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该TCP控制连接的路由可以为无线路由,无线路由具有更少的中间节点,可以减小紧急报文在中间节点传输时造成的时延,进一步减少接收端需要做乱序重组的报文数目。
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如果终端A和终端B之间存在多个TCP数据连接,并且该多个TCP数据连接的起点和终点一致,即该多个TCP数据连接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都相同时,该多个TCP数据连接上的紧急报文可以通过一个共享TCP控制连接进行传输。
那么,当接收端通过上述共享TCP控制连接接收到封装后的紧急报文之后,可以将该共享TCP控制连接上传输的TCP报文进行解封装。然后接收端根据解封装之后的报文的报文头,将解封装之后的紧急报文分发到不同的TCP数据连接中。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响应消息和重传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能够减小响应消息和重传报文的传输时延,重传报文能够超越前面传输的普通报文,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传的报文。因此,当接收端在接收到该重传报文时,只有少量的报文缓存在接收端的乱序重组缓存中,这样,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10,发送端11通过第一通道向接收端12发送第一报文,该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具体的,当图2中的终端A向终端B发送报文时,发送端11可以为图2中的该终端A,接收端12可以为图2中的终端B。图6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道上的报文传输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发送端11发送两个连续的报文的时间间隔为T,每个报文在第一通道上的传输时间为5T。发送端11按照待发送的多个报文的编号依次向接收端12发送多个报文,该多个待传输的报文的优先级相同,并且在第一通道上传输时严格保序。
具体的,该第一通道参见上述图2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S120,接收端12确定没有在第一通道上接收到发送端11发送的第一报文。
具体的,接收端按照接收的多个报文的编号,能够确定没有到达接收端的报文,即该丢失的报文。例如在图6中,接收端在收到报文1之后接收到报文3,此时接收端12能够根据报文头中的编号确定报文2已经丢失,即报文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报文。
此时,接收端启动延迟响应(Delayack)机制,并将在T8之后接收到的报文都存入乱序重组缓存中,例如图6中所示的报文3、报文4、报文5、报文6和报文7,该乱序重组缓存可以为乱序报文池。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端12接收到发送端11重新发送的报文2时,接收端将缓存的报文进行重组。
S130,接收端确定第二通道。
具体的,该第二通道参见上述图2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S140,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例如,在图7中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没有接收到报文2。该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上述图2中所述的响应消息,并且接收端根据该指示字段,将该响应消息通过第二通道发送到发送端11。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响应消息可以为重复确认DUPACK或者选择性确认SACK。
可选的,作为一例,该第二通道可以为该TCP数据连接上的一条逻辑通道。那么,接收端可以设置该响应消息的报文头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接收端根据该优先级字段将使响应消息进入高优先级的发送队列,进而使响应消息在第二通道上传输。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因为该响应消息需要在高优先级的第二通道上传输,因此该响应消息的优先级高于该图7中的普通报文的优先级。例如,将该第一响应消息中的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设置为111时,该第一响应消息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当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包含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时,将该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然后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当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不包含VLAN标签时,在该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添加VLAN标签,该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作为另一例,该第二通道还可以为TCP控制连接上的一条逻辑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该TCP协议格式例如为上述图3中描述的TCP协议格式。该地址字段例如为该TCP控制连接上的MAC地址、IP地址和端口地址等等。在通过第二通道向发送端发送该第一响应消息之前,可以建立该TCP控制连接。
可选的,在该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一条逻辑通道时,可以对该响应消息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封装进行封装。
当该TCP控制连接上具有多个逻辑通道,并且该多个逻辑通道都进行报文传输时,封装后的响应消息的优先级可以高于该TCP控制连接上的其他报文的优先级,例如封装后的响应消息的报文头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可以为111;然后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发送封装后的响应消息。
应注意,该封装后的响应消息的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的源MAC地址为接收端12的MAC地址,源IP地址为接收端12的IP地址,源端口为TCP控制连接的接收端12侧的端口,该第二响应消息的报文头的目的MAC地址为发送端11的MAC地址,目的IP地址为发送端11的IP地址,目的端口为TCP控制连接的发送端11侧的端口。
可选的,当多个TCP数据连接的起点和终点相同时,该多个TCP数据连接可以共享一个TCP控制连接。
具体的,该响应消息和第二通道可以为上述图2至图4的中描述的响应消息和第二通道,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道上的报文传输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接收端12在时间点T8后每一个时间间隔都会向发送端发送DUPACK,直到该接收端12收到重传的报文2。由于报文在第二通道上的传输时间为T,明显小于报文在第一通道上的传输时间5T。这样,发送端11在时间点T9就收到了接收端发送的DUPACK报文。
S150,发送端11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12重发所述第一报文,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上述S140中的指示字段。
具体的,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丢失的报文。图7中,发送端在T9、T10、T11时刻连续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DUPACK。在接收到3个响应消息后,发送端确定报文2为需要重新发送的报文,即上述第一报文。
可选的,作为一例,该第二通道可以为该TCP数据传输上不同于第一通道的一条逻辑通道,上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那么,接收端可以设置该第一报文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因为该第一报文需要在第二通道上传输,因此该第一报文的优先级高于该图6中的普通报文的优先级。例如,将该第一报文中的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设置为111时,该第一报文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当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包含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时,将该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然后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当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不包含VLAN标签时,在该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添加VLAN标签,该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例如,如图7所示,发送端在T11时刻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发送该第一报文。由于该第一报文具有最高优先级,该第一报文在T12时刻就可以到达接收端。
可选的,作为另一例,该第二通道可以为TCP控制连接上的一个逻辑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发送端在该第二通道上发送该第一报文之前,对第一报文按照上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
当该TCP控制连接上具有多个逻辑通道,并且该多个逻辑通道都进行报文传输时,封装后的响应消息的优先级可以高于该TCP控制连接上的其他报文的优先级,例如封装后的第一报文的报文头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可以为111。
应注意,该封装后的第一报文的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中的源MAC地址为发送端11的MAC地址,源IP地址为发送端11的IP地址,源端口为TCP控制连接的发送端11侧的端口,该封装后的第一报文的TCP控制连接TCP报文头的目的MAC地址为接收端12的MAC地址,目的IP地址为接收端12的IP地址,目的端口为TCP控制连接的接收端12侧的端口。
还应注意,当多个TCP数据连接的起点和终点相同时,该多个TCP数据连接可以共享一个TCP控制连接。具体的,如上述图4所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该第一报文和第二通道可以为上述图2至图4的中描述的重传报文和第二通道,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这样,当该第一报文在第二通道上传输的时候,能够超越图6中的报文8至报文10,及时弥补接收端的丢失报文缺口,只需要将乱序重组缓存中的中的报文3至报文7重组,减轻了接收端需要做乱序重组的报文数量,乱序重组缓存也不容易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响应消息和需要重传的第一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能够减小该响应消息和重传的第一报文的传输时延,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传的第一报文。因此,当接收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时,只有少量的报文缓存在接收端的乱序重组缓存中,这样,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一个逻辑通道时,在通过该第二通道接收该发送端发送的该第一报文之后,还可以包括:
S160,接收端12通过第二通道向发送端11发送确认ACK消息,该ACK消息用于发送端11确定接收端12接收到重发的第一报文,该ACK消息的报文头中包括上述地址字段。
当该通过该TCP控制连接上的第二通道传输重传报文时,可以通过发送确认信息及时侦测该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该确认信息例如为上述的ACK信息。
具体的,可以对该ACK消息按照S140中的响应消息的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因此,发送端11能够侦测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及时发现重传报文是否二次丢失,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重传丢失的报文,进一步提高TC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例如,如图7所示,当接收端12收到该重传的报文2时,可以向发送端11发送ACK信息。当接收端11接收到该ACK信息时,不再向接收端重传报文2。
可选的,当该发送端在S150中重发送第一报文之后的超时门限(Retransmission Time Out,RTO)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该ACK信息时,该发送端重新发送该第一报文。
应理解,在该发送端重新发送该第一报文时,可以重新封装该第一报文,还可以直接发送S140中的封装后的第一报文。
例如,图8示出了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道上的报文传输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第一报文为报文2。当报文2再次丢失时,接收端将不会接收到该重传的报文2。当发送端在发送该重传报文2的RTO时间后仍然没有接收到接收端收到该重传报文2的确认信息时,重新向接收端发送该重传报文2。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发送端重新发送该重传报文的次数超过N次时,停止向接收端发送该重传的报文。例如当N为3时,发送端11如果连续发送了3次重传报文2,则不会继续向接收端12发送该重传报文2。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接收端在已经接收到重传报文时,没有及时发送确认信息,或者发送的确认信息不能发送到发送端,造成的发送端多次重新发送重传报文。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为发送端,例如为服务器或者客户端,该装置300包括发送单元310和接收单元320。
发送单元310用于发送端通过第一通道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报文,该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接收单元320用于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没有接收到该第一报文,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上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可选的,作为一例,上述第二通道为该TCP数据连接上不同于该第一通道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
可选的,当该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包含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时,该发送单元310将该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通过该第二通道向该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可选的,当该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不包含VLAN标签时,该发送单元310在该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添加VLAN标签,该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该第二通道向该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可选的,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该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发送队列,该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接收队列。
可选的,作为另一例,上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上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该装置300还包括建立单元,该建立单元用于在该接收单元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之前,与该接收端建立TCP控制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时,发送单元310可以对该第一报文按照上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封装后的第一报文的报文头的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该第二通道向该接收端发送该封装后的第一报文。
可选的,当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建立单元可以在上述第一路由上与上述接收端建立该TCP控制连接。
可选的,当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建立单元可以在第三路由上与接收端建立TCP控制连接,该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第二路由。
发送单元310还用于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重发该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响应消息和需要重传的第一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能够减小响应消息和重传的第一报文的传输时延,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传的第一报文。因此,当接收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时,只有少量的报文缓存在接收端的乱序重组缓存中,这样,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可选的,在发送单元310通过第二通道向接收端重发该第一报文之后,接收单元320还可以通过第二通道接收确认ACK消息,该ACK消息用于发送端确定接收端接收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可选的,当发送端在发送封装后的第一报文之后的超时门限RTO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上述ACK消息时,发送单元310还用于通过该第二通道重发该第一报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能够侦测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及时发现重传报文是否二次丢失,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重传丢失的报文,进一步提高TC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单元310和接收单元320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如图10所示,装置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收发器430和总线***440。其中,处理器410可以用于确定传输的报文,存储器42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410执行的代码等。
装置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4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4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9所示的装置300或图10所示的装置400能够实现前述图5至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11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报文重传的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为接收端,例如为服务器或者客户端,该装置500包括确定单元510和发送单元520和接收单元530。
确定单元510,用于接收端确定没有在第一通道上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该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发送单元520,用于通过第二通道向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接收到上述第一报文。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可选的,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接收单元530,用于通过第二通道接收该发送端重发的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可选的,作为一例,上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
可选的,当该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包含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时,发送单元520具体用于:将该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通过第二通道向该发送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当该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不包含VLAN标签时,发送单元520具体用于:在该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添加VLAN标签,该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通过该第二通道向该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上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该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发送队列,该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接收队列。
可选的,作为另一例,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该装置还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在该发送单元520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之前,与该发送端建立TCP控制连接。
可选的,发送单元520重发的该第一报文是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封装的;在接收单元530通过该第二通道接收发送端重发的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对该重发的第一报文进行解封装,以得到第一报文。
可选的,当该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建立单元与该接收端建立TCP控制连接具体为在该第一路由上与该接收端建立TCP控制连接。
可选的,当该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建立单元与该接收端建立TCP控制连接具体为在第三路由上与该接收端建立TCP控制连接,该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该第二路由。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响应消息和需要重传的第一报文在该第二通道上传输,能够减小该响应消息和重传的第一报文的传输时延,接收端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能够接收到重传的第一报文。因此,当接收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时,只有少量的报文缓存在接收端的乱序重组缓存中,这样,能够避免乱序重组缓存的溢出,进一步避免形成新的丢包,减小接收端的乱序重组压力,进而提高TCP传输数据的性能。
可选的,在该发送单元520通过该第二通道接收该发送端重发的该第一报文之后,该发送单元520还用于:通过该第二通道向该发送端发送确认ACK消息,该ACK消息用于该发送端确定该接收端接收到该重发的该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能够侦测重传报文的传输情况,及时发现重传报文是否二次丢失,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重传丢失的报文,进一步提高TC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1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发送单元520和接收单元530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如图6所示,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收发器630和总线***640。其中,存储器62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610执行的代码等。
图11所示的装置500或图12所示的装置600能够实现前述图5至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12执行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程序,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程序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

Claims (46)

1.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通过第一通道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
将所述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不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
在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添加所述VLAN标签,所述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
在所述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
对所述第一报文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封装后的第一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
在第三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所述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路由。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确认ACK消息,所述ACK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在发送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之后的超时门限RTO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ACK消息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重发所述第一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发送队列,所述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接收队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13.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确定没有在第一通道上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包括:
将所述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不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包括:
在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添加所述VLAN标签,所述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
在所述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发送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是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封装的;
所述在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封装,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所述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
在第三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所述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路由。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确认ACK消息,所述ACK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发送队列,所述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接收队列。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24.一种报文重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端通过第一通道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不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添加所述VLAN标签,所述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第一报文。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所述装置还包括建立单元,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通过第二通道接收响应消息之前,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报文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进行封装;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封装后的第一报文。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所述建立单元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所述建立单元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具体为:
在第三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所述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路由。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重发所述第一报文之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确认ACK消息,所述ACK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在发送所述封装后的第一报文之后的超时门限RTO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ACK消息时,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重发所述第一报文。
34.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发送队列,所述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接收队列。
35.根据权利要求24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36.一种报文重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接收端确定没有在第一通道上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二通道上传输;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指示字段。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TCP数据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VLAN标签的优先级字段修改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不包含所述VLAN标签时,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响应消息的报文头中添加所述VLAN标签,所述VLAN标签中的优先级字段为111;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修改后的响应消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为TCP控制连接上的通道,所述指示字段为所述TCP控制连接的TCP协议格式中的地址字段;
所述装置还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响应消息之前,与所述发送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是按照所述TCP协议格式封装的;
在所述接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封装,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路由上时,所述建立单元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
43.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二路由上时,所述建立单元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包括:
在第三路由上与所述接收端建立所述TCP控制连接,所述第三路由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路由。
44.根据权利要求40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发送端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确认ACK消息,所述ACK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重发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ACK消息包括所述地址字段。
45.根据权利要求36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中具有第一发送队列和/或第一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道中具有第二发送队列和/或第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发送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发送队列,所述第二接收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接收队列。
46.根据权利要求36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重复确认DUPACK或选择性确认SACK。
CN201510830159.0A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788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0159.0A CN106788911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US15/361,112 US10237153B2 (en) 2015-11-25 2016-11-25 Packet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0159.0A CN106788911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8911A true CN106788911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21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0159.0A Pending CN106788911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7153B2 (zh)
CN (1) CN10678891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6578A (zh) * 2018-09-27 2019-01-29 上海联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43242A (zh) * 2018-12-28 2019-05-10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Can总线报文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128964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丢包检测的方法、装置和***
CN110677221A (zh) * 2018-07-02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接口和电子设备
WO2020011101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控制方法、流表更新方法和节点设备
CN112436994A (zh) * 2020-11-17 2021-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06795A (zh) * 2021-04-12 2021-08-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策略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43547A1 (en) * 2020-06-02 2021-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communication wit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5638B2 (en) 2013-05-09 2015-12-29 Vmwar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switching using service tags
US9774537B2 (en) 2014-09-30 2017-09-26 Nicira, Inc. Dynamically adjusting load balancing
US9825810B2 (en) 2014-09-30 2017-11-21 Nicir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oad among a plurality of service nodes
US11496606B2 (en) 2014-09-30 2022-11-08 Nicira, Inc. Sticky service sessions in a datacenter
US10594743B2 (en) 2015-04-03 2020-03-17 Nicira,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content switch
US10797966B2 (en) 2017-10-29 2020-10-06 Nicira, Inc. Service operation chaining
US11012420B2 (en) 2017-11-15 2021-05-18 Nicira, Inc. Third-party service chaining using packet encapsulation in a flow-based forwarding element
US11245674B2 (en) * 2017-12-14 2022-02-08 Nicira, Inc.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ocessing
US10659252B2 (en) 2018-01-26 2020-05-19 Nicira, Inc Specifying and utilizing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US10797910B2 (en) 2018-01-26 2020-10-06 Nicira, Inc. Specifying and utilizing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US10728174B2 (en) * 2018-03-27 2020-07-28 Nicira, Inc. Incorporating layer 2 service between two interfaces of gateway device
US10805192B2 (en) 2018-03-27 2020-10-13 Nicira, Inc. Detecting failure of layer 2 service using broadcast messages
US10944673B2 (en) 2018-09-02 2021-03-09 Vmware, Inc. Redirection of data messages at logical network gateway
US11595250B2 (en) 2018-09-02 2023-02-28 Vmware, Inc. Service insertion at logical network gateway
CN112804141B (zh) * 2018-09-06 2023-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60796B2 (en) 2019-02-22 2022-06-14 Vmware, Inc. Distributed forwarding for performing service chain operations
US11283717B2 (en) 2019-10-30 2022-03-22 Vmware, Inc. Distributed fault tolerant service chain
US11140218B2 (en) 2019-10-30 2021-10-05 Vmware, Inc. Distributed service chain across multiple clouds
US11223494B2 (en) 2020-01-13 2022-01-11 Vmware, Inc. Service insertion for multicast traffic at boundary
US11659061B2 (en) 2020-01-20 2023-05-23 Vmware, Inc. Method of adjust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to improve network performance
US11153406B2 (en) 2020-01-20 2021-10-19 Vmware, Inc. Method of network performance visualization of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US11438257B2 (en) 2020-04-06 2022-09-06 Vmware, Inc. Generating forward and reverse direction connection-tracking records for service paths at a network edge
US11734043B2 (en) 2020-12-15 2023-08-22 Vmware, Inc. Providing stateful services in a scalable manner for machines executing on host computers
US11611625B2 (en) 2020-12-15 2023-03-21 Vmware, Inc. Providing stateful services in a scalable manner for machines executing on host computers
CN114826634A (zh) * 2021-01-28 2022-07-2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38982A (zh) * 2021-04-25 2021-08-10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30A (zh) * 2009-04-28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的实现方法和***
CN103109485A (zh) * 2010-01-28 2013-05-15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作出重发决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23218B (zh) * 2010-04-15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报文重传抑制方法和设备
CN103918304A (zh) * 2011-09-22 2014-07-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径传输连接的动态子流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5913B2 (en) * 2002-03-06 2009-05-19 Nvidia Corporation Gigabit ethernet adapter supporting the iSCSI and IPSEC protocols
US8238241B2 (en) * 2003-07-29 2012-08-07 Citrix Systems, Inc.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window virtualization for flow control
US7889654B2 (en) * 2005-03-30 2011-02-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Loss tolerant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S20070091900A1 (en) * 2005-10-20 2007-04-26 Nokia Corporation Prioritized control packet delivery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US20070112962A1 (en) * 2005-11-14 2007-05-17 Steve Lewontin Network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ing out of band connection request
MX2008010122A (es) * 2006-02-07 2009-01-07 Asankya Networks Inc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mejorar el desempeño de los protocolos de transporte.
CN101765194B (zh) 2009-12-28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帧的方法、***及基站子***装置
CN103200622A (zh) * 2012-01-09 2013-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US9537759B2 (en) * 2012-01-31 2017-01-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lti-path data transfer using network coding
US10009445B2 (en) 2012-06-14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unwanted TCP retransmissions using optimistic window adjustments
CN103825683B (zh) 2014-03-17 2017-05-17 北京极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cp重传机制的内核代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30A (zh) * 2009-04-28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的实现方法和***
CN103109485A (zh) * 2010-01-28 2013-05-15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作出重发决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23218B (zh) * 2010-04-15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报文重传抑制方法和设备
CN103918304A (zh) * 2011-09-22 2014-07-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径传输连接的动态子流控制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964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丢包检测的方法、装置和***
CN110677221A (zh) * 2018-07-02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接口和电子设备
US11671210B2 (en) 2018-07-02 2023-06-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11101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控制方法、流表更新方法和节点设备
US11516145B2 (en) 2018-07-09 2022-1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control method, flow table update method, and node device
CN109286578A (zh) * 2018-09-27 2019-01-29 上海联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43242A (zh) * 2018-12-28 2019-05-10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Can总线报文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43242B (zh) * 2018-12-28 2021-06-08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Can总线报文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243547A1 (en) * 2020-06-02 2021-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communication wit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436994A (zh) * 2020-11-17 2021-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436994B (zh) * 2020-11-17 2022-04-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06795A (zh) * 2021-04-12 2021-08-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策略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49675A1 (en) 2017-05-25
US10237153B2 (en)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8911A (zh) 一种报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US11664932B2 (en) Disabling, using a designated proces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acknowledgments for packets for which acknowledgements are supported at network or higher layer
US10531336B2 (en) Link control in centralized deployments
KR101730026B1 (ko) 재전송 정책 차별화를 이용한 블록 확인 응답
US8958411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LC data
EP352840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wireless link efficiency
US201201407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27940B2 (ja) セルラ・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データ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270682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
NL2011073A (en) Harq-ack handling for unintended downlink sub-frames.
CN105934907A (zh)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486051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US116713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andwidth usage of a network
US20110194490A1 (en) Method for tcp ack containment in unidirectional flows with cross layer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805838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1616159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2010521869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rlcpdu送信方法、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rlcエンティティ
US20220225163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KR20100069125A (ko)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rrc 접속 방법
JP2014192811A (ja)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4283647B (zh) 基于空中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通信设备
CN104661311A (zh) 载波聚合下缓存状态报告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69631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4837206B (zh) 一种gmr-1 3g终端数据收发***
WO2019127533A1 (zh) 确定反馈的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