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7253B -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7253B
CN106787253B CN201710143425.1A CN201710143425A CN106787253B CN 106787253 B CN106787253 B CN 106787253B CN 201710143425 A CN201710143425 A CN 201710143425A CN 106787253 B CN106787253 B CN 106787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nt
inductance
network
resonant network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34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7253A (zh
Inventor
苏玉刚
谢诗云
唐春森
戴欣
孙跃
叶兆虹
王智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Wang Zhihui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1434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7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7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7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7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7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在发射单元中设置T‑LCL谐振网络为耦合单元提供恒流激励,在接收单元中设置Π‑CLC谐振网络实现恒定电压输出,在分析全谐波畸变率、频率敏感性及负载可变范围的基础上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该发明实现了当负载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保持恒定,同时保证***运行在ZPA状态,无需额外增加通信和调节控制电路,有效降低了***的成本与复杂度。

Description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借助磁场、电场、微波、超声波等介质作为能量载体来传输电能,该技术已经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在电动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水下探测器、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ECPT(Electric-field Coupled Power Transfer),又称为CPT(Capacitive PowerTransfer)、CCPT(Capaci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该技术的耦合单元轻便成本低且柔韧性好,并具有对周围金属导体不会产生涡流损耗以及电磁兼容性较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电动车充/供电、便携式电子产品,LED照明等诸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ECPT***的高频逆变器设计、耦合单元的补偿、输出稳压控制、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谐振拓扑、传输间距扩增等方面已获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
在ECPT***的应用中,许多电设备要求其输入电压不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发生大的改变。纵观现有的具有恒压输出特性的ECPT***,其中一部分***需要设置额外的检测与控制电路来调节输出电压;另一部分***则需要高频变压器进行阻抗变换,***的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另外,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现有ECPT***的发射端谐振电路并不能工作在ZPA状态(Zero Phase Angle,ZPA),从而造成***的功率因数减小且逆变器的软切换频率发生漂移。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恒压输出特性而导致的***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发射端谐振电路不能工作在ZPA状态而造成***的功率因数减小且逆变器的软切换频率发生漂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T-LCL谐振网络、由补偿电感Ls以及两对耦合极板构成的耦合单元、Π-CLC谐振网络、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RL,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经由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转变为交变电压,所述T-LCL谐振网络由谐振电感L1t、谐振电感L2t以及谐振电容Ct构成,所述谐振电感L1t的一端与所述谐振电感L2t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感L1t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谐振电感L2t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偿电感Ls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t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谐振电感L1t和谐振电感L2t之间,所述谐振电容Ct的另一端连接一块发射极板以及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补偿电感Ls的另一端连接另一块发射极板,所述Π-CLC谐振网络由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构成,在所述谐振电容C1p的两端各自连接有一块接收极板,发射极板与接收极板一一对应耦合实现能量无线传输,谐振电容C1p的一端经过谐振电感Lp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谐振电容C1p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2p,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负载RL
进一步地,所述谐振电容C1p的电容值与所述谐振电容C2p的电容值相等。
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的参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该***的工作频率f以及耦合单元的等效电容Cs,进而计算补偿电感Ls
S2:给定负载阻值RL、输出电压Uout及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α,其中,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α包括等效负载阻值增加的百分比α+和等效负载阻值减小的百分比α-
S3:判断是否满足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4,其中,thd2为Π-CLC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设定值,η0为耦合单元传输效率设定值,Rs为耦合单元介质损耗的等效电阻与补偿电感等效串联内阻之和,Re为整流滤波电路与负载RL的等效负载阻值;
S4:减小|α-|,并跳转至步骤S3;
S5:在范围内选择Π-CLC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π
S6:求得Π-CLC谐振网络的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
S7:判断是否满足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进入步骤S8,其中,thd1为T-LCL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设定值;
S8:减小|α+|,并跳转至步骤S3;
S9:在内选择T-LCL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t
S10:根据T-LCL谐振网络的特性求得谐振电感L1t、谐振电感L2t以及谐振电容Ct
S11:根据傅里叶变换和***的特性确定直流输入电压为
进一步地,thd1=10%,thd2=10%,η0=90%。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式中,Re′为Re变化后的等效负载阻值。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按照以下关系式求得Π-CLC谐振网络的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
Qπ=ω0C2pRπ
λπ=C1p/C2p=1;
式中,为谐振电感Lp的电抗,为谐振电容C1p的电抗,ω0为固有谐振角频率,Rπ为Π-CLC谐振网络的等效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技术效果或优点是:实现了当负载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保持恒定,同时保证***运行在ZPA状态,无需额外增加通信和调节控制电路,有效降低了***的成本与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拓扑图;
图2为耦合单元与拾取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Π-CLC谐振网络拓扑图;
图4为T-LCL谐振网络拓扑图;
图5为Π-CLC谐振网络输入相角关于ωn与Qπ的等高图;
图6为T-LCL谐振网络输入相角关于ωn与Qt的等高图;
图7为***参数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8为输出电压仿真波形图;
图9为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流仿真波形图;
图10为整流桥输入电压与电流仿真波形图;
图11(a)为负载阻值从100Ω增加到110Ω时输出电压的实验波形图;
图11(b)为负载阻值从100Ω减小到90Ω时输出电压的实验波形图;
图11(c)为逆变器输出与整流桥输入的实验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恒压输出特性而导致的***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发射端谐振电路不能工作在ZPA状态而造成***的功率因数减小且逆变器的软切换频率发生漂移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如图1所示,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T-LCL谐振网络、由补偿电感Ls以及两对耦合极板构成的耦合单元、Π-CLC谐振网络、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RL,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经由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转变为交变电压,所述T-LCL谐振网络由谐振电感L1t、谐振电感L2t以及谐振电容Ct构成,所述谐振电感L1t的一端与所述谐振电感L2t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感L1t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谐振电感L2t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偿电感Ls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t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谐振电感L1t和谐振电感L2t之间,所述谐振电容Ct的另一端连接一块发射极板以及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补偿电感Ls的另一端连接另一块发射极板,所述Π-CLC谐振网络由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构成,在所述谐振电容C1p的两端各自连接有一块接收极板,发射极板与接收极板一一对应耦合实现能量无线传输,谐振电容C1p的一端经过谐振电感Lp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谐振电容C1p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2p,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负载RL
***的工作原理为:直流电源经由高频逆变电路转变为交变电压,后通过T-LCL谐振网络为耦合单元提供恒定激励电流,当两块接收极板放置在发射极板附近时,交变电场在接收极板上产生电势差,再经过Π-CLC谐振网络后整流滤波成负载所需的恒定电压。
图2为耦合单元与接收单元的等效电路,Ud为耦合单元的激励电压,Cs为耦合单元的等效电容,且Cs=Cs1Cs2/(Cs1+Cs2),为耦合单元介质损耗的等效电阻,为补偿电感Ls的等效串联内阻,R2为接收单元的等效输入阻值。主要与极板上涂覆的绝缘材料以及极板之间的介质相关,且满足式中,γ为介质损耗正切值。耦合单元的等效串联电阻为之和,并用Rs表示。
对于工作在高频状态下的ECPT***,Rs可达到十几欧姆。为了提高***的传输效率,就需要R2远远高于Rs,然而现有的ECPT***的等效负载阻值通常在(10Ω,100Ω)的范围内,如果耦合单元直接给这种负载传输能量,***的效率较低。因此本发明在耦合单元与整流滤波电路之间设置了Π-CLC谐振网络来实现接收单元的高输入阻值,同时保证输出电压不随负载RL的变化而变化。
恒压状态下的Π-CLC谐振网络需要恒定正弦电流源作为输入,另一方面,在较高输出功率的情况下,耦合单元的激励电压通常较高并且往往高于大多数MOSFET的耐压值。然而由MOSFET的特性可知,其最佳运行状态为低电压大电流。因此为了既能满足Π-CLC谐振网络的输入需求,同时解决耦合单元高压激励需求和逆变器开关管低电压运行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本发明在高频逆变电路与耦合单元之间设置了T-LCL谐振网络。
T-LCL谐振网络的作用是为耦合单元提供恒流激励以及倍升激励电压,Π-CLC谐振网络用以实现恒定电压输出和高效率传输。
图3为Π-CLC谐振网络的拓扑,其中Re为整流滤波电路与负载RL的等效负载阻值,且Re=π2RL/8。根据支路电抗之间的关系,Π-CLC谐振网络具有三种参数配置方法:
式中,分别为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的电抗。在拓扑上,Π-CLC谐振网络关于谐振电感Lp对称,因此方法一与方法三所配置的网络具有相似性,从而以下仅分析方法一与方法二两种情况。
方法一:
按这种方法配置网络时,网络的输入阻抗为
式中,ω0为固有谐振角频率,ωn为归一化角频率,Qπ为品质因数,λπ为电容之比,且满足
ωn=ω/ω0 (5)
Qπ=ω0C2pRe (6)
λπ=C1p/C2p (7)
Π-CLC谐振网络的输出电压相量为
Π-CLC谐振网络的输出电压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增益为
当Π-CLC谐振网络工作在谐振频率时,即ωn=1,结合(3)(8)(9)式可得
且当λπ=1,也就是C1p与C2p电容值相等时,
Gv=Qπ (14)
由式(13)(15)可以看到,当Π-CLC谐振网络处于谐振状态且电容值相等时,网络的输出电压与Re无关,网络的输入阻抗呈纯阻性,而且其阻值是负载等效阻值的倍。
方法二:
在该支路阻抗的关系下,网络的输入阻抗为
其中
时,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可获得
且当λπ=1时,
对比式(13)(15)(18)可以发现,在相同Qπ的条件下,采用方法二配置的Π-CLC谐振网络比方法一具有更高的输出电压和输入阻抗。
图4为T-LCL谐振网络的拓扑,其中Uinv0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基频分量,Rt为耦合单元及其接收单元的等效阻值,且满足Rt=Rs+Zp_in,此处假设补偿电感Ls完全补偿Cs。相同地,根据支路电抗的关系,T-LCL网络也具有三种配置方法
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可获得三种配置方法下T-LCL谐振网络的传输特性,并与Π-CLC谐振网络的特性同列于表1,其中Qt=ω0L2t/Rt。可以看出,两种谐振网络在传输特性上具有对称性,所不同的是在谐振状态下T-LCL谐振网络可以实现恒定电流输出,而Π-CLC谐振网络则输出恒定电压。在相同Rt和Qt的条件下,采用方法二所配置的T-LCL谐振网络比方法一具有更高的输出电流It。因此相比于方法一,采用方法二设计的T-LCL谐振网络可以为耦合单元提供更高的激励电压。
表1Π-CLC与T-LCL谐振网络的传输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谐振状态下,当负载阻值发生变化时,Π-CLC谐振网络可以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同时T-LCL谐振网络为耦合单元提供恒定电流激励并保证***始终工作在ZPA状态。因此,本发明不仅无需复杂的闭环控制电路即可实现恒压输出,而且***的功率因数与软开关频率不会受到负载阻值的影响。
下面将综合分析***的全谐波畸变率THD、频率敏感性及负载的可变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
(1)全谐波畸变率THD
***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能力是保证***正常运行以及较好电磁兼容性的关键因素。THD表征了电路对高次谐波的抑制能力。越小的THD表明电路对高次谐波的抑制作用越强。ECPT***中主要的谐波源为发射单元中的逆变器以及接收单元中的整流桥。
当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足够大时,负载电流Io中的纹波可以忽略,因而整流桥的输入电流Irec可视为理想方波电流。当T-LCL谐振网络和Π-CLC谐振网络均采用各自的配置方法一设计时,根据谐波畸变率的一般性定义,由图1可求得整流桥输入电压的全谐波畸变率为:
式中,m表示高次谐波的阶数,N=2k+1,k=1,2,3...,且当N足够大时,可求得公式20为
相同地,可得到逆变器输出电流Iinv的全谐波畸变率为
当N足够大时,可得到THD1=0.134Qt (23)
对于采用另外三种配置方法所设计的谐振网络,相应的谐波畸变率列于表2,表中Txx的下标数字‘x’代表采用的配置方法,如T21表示T-LCL谐振网络和Π-CLC谐振网络分别采用方法二与方法一设置参数。横向对比表中的THD可见,在相同配置的T-LCL谐振网络下,Π-CLC谐振网络的配置方法不会影响到THD1,相同地,T-LCL谐振网络的配置方法也不会影响THD2。这是由于耦合单元的补偿电感Ls对高次谐波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得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中的谐波不会相互影响;进一步对比不同配置方法下的THD会发现,T21下的THD1和THD2都要低于其他配置方法的相应值。因此根据表2可知,为了确保***中的谐波足够小,应采用T21配置方法来设计***的参数。另外,为了确保畸变率在某个限定值以下,T-LCL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t具有上限值Qt_up,Π-CLC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π则具有下限值Qπ_low
表2***的THD值
(2)频率敏感性
在实际***中,谐振网络的参数与其计算值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偏差,使得网络的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因此,为了***的稳定工作,谐振网络的阻抗特性对频率的变化不可过于敏感。
对于采用方法一配置的Π-CLC谐振网络,根据公式(3)可以获得Π-CLC谐振网络的输入阻抗角关于ωn与Qπ的等高图,如图5所示。由公式20、21可知,为了使得THD2足够小,Qπ的取值要尽可能大。然而,从图5可见,过大的Qπ将会造成Π-CLC谐振网络的输入阻抗角对频率的变化过于敏感,因而Qπ不可过高。在此,折中选取Qπ_up=3,如图中圆点位置。
另外,由图2与公式15可求得耦合单元的传输效率为
可见Qπ过高同时会导致η过低。因而Qπ的上限值需要由Π-CLC谐振网络的频率敏感性以及耦合单元的传输效率共同来决定,在此用Qπ_up来表示。在实际设计中,Qπ需要在(Qπ_low,Qπ_up)区间内进行选值。
采用相同的方法可得到以方法二配置的T-LCL谐振网络的输入阻抗角关于ωn与Qt的等高图,如图6。由图6可见,过小的Qt将会引起T-LCL谐振网络的阻抗角对频率的变化过于敏感,这说明了Qt具有下限值Qt_low,在此折中选取为Qt_low=0.5,如图6中圆点所示。在实际设计中,Qt需要在(Qt_low,Qt_up)区间内进行选值。
(3)负载可变范围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Π网络的输出电压不会随着负载阻值的变化而改变,但T-LCL谐振网络和Π-CLC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则会随之改变。由于两种网络的品质因数均存在对应的可变区间,那么负载也存在相应的可变范围。
将等效负载阻值的变化百分比表示为
式中,R′e表示负载变化后的等效负载阻值,α+和α-分别表示等效负载阻值增加和减小的百分比。那么负载改变后对应的Π-CLC谐振网络和T-LCL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以及耦合单元传输效率分别为
Q′π=Qπ(1+α) (26)
Q′t=Qt(1+α) (27)
通过分析公式27、28和表2可知,当等效负载阻值增大时,THD1将会增加,同时传输效率也会下降。为了保证T-LCL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低于设定值thd1并且传输效率高于设定值η0,α+需满足
对于负载减小的情况,由公式26和表2可知,THD2将会随之增高。为了确保Π-CLC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低于设定值thd2,α-则要满足
综上公式29、30,负载阻值的变化百分比的范围为
假设thd1和thd2均不超过10%,耦合单元的传输效率不低于90%,则负载阻值的可变化范围为
根据***的THD、频率敏感性和负载可变范围三个方面的要求,下面将提出确保THD1<10%,THD2<10%且η>90%的***参数设计方法。
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的参数设计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该***的工作频率f以及耦合单元的等效电容Cs,进而计算补偿电感Ls
S2:给定负载阻值RL、输出电压Uout及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α,其中,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α包括等效负载阻值增加的百分比α+和等效负载阻值减小的百分比α-
式中,Re′为Re变化后的等效负载阻值;
S3:判断是否满足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4,其中,thd2为Π-CLC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设定值,η0为耦合单元传输效率设定值,Rs为耦合单元介质损耗的等效电阻与补偿电感等效串联内阻之和,Re为整流滤波电路与负载RL的等效负载阻值;
S4:减小|α-|,并跳转至步骤S3;
S5:在范围内选择Π-CLC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π
S6:求得Π-CLC谐振网络的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
按照以下关系式求得Π-CLC谐振网络的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
Qπ=ω0C2pRπ
λπ=C1p/C2p=1;
式中,为谐振电感Lp的电抗,为谐振电容C1p的电抗,ω0为固有谐振角频率,Rπ为Π-CLC谐振网络的等效电阻;
S7:判断是否满足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进入步骤S8,其中,thd1为T-LCL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设定值;
S8:减小|α+|,并跳转至步骤S3;
S9:在内选择T-LCL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t
S10:根据T-LCL谐振网络的特性求得谐振电感L1t、谐振电感L2t以及谐振电容Ct
S11:根据傅里叶变换和***的特性确定直流输入电压为
最后,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恒压特性以及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以工作频率500KHz,输出负载100Ω,输出电压100V,等效耦合电容350pF,thd1=10%、thd2=10%,η0=90%为例,根据上述参数设计流程,获得***的主要参数,并在MATLAB中按照图1建立仿真模型。为了便于比较仿真与实验的结果,仿真模型中元件的取值均采用实验装置的实测值如表3。
表3***主要参数
***的输出电压的仿真波形如图8,在时段1内负载的输出电压稳态值为98.5V;在t1时刻,负载减小至90Ω,经过大约0.57ms后输出电压重新达到稳态值98.2V;在t2时刻,负载增加到110Ω,输出电压经过0.79ms后再次稳定到98.5V。由此可见,当负载以自身阻值的10%减小或增加时,输出电压的稳态值可以基本维持在98.5V。在负载跳变的t1和t2时刻,输出电压出现了6%左右的变化,这是因为负载突变后耦合单元的激励电流需要若干周期才能重新达到稳定。从整体上来看,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在98.5V。该值与理论值100V存在1.5%的偏差,这主要是由逆变器和整流桥的高次谐波所引起。
在时段1的稳态运行中,逆变器的输出电压Uinv与电流Iinv的仿真波形如图9。逆变电流的THD1为5.7%。而时段2和时段3的逆变电流THD1则分别为5.2%和5.7%,而根据公式22计算的三个时段的THD1分为5.76%、5.1%和6.3%,仿真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整流桥的输入电压Urec和电流Irec的仿真波形如图10,Urec的THD2为8.7%,与公式20的计算值8.8%吻合。时段2和时段3的THD2分别为9.6%和8.7%,均小于10%。
搭建的实验装置。耦合单元由四块尺寸相同的印制在PCB板上的20cm×20cm金属铜箔组成。发射和接收极板之间的间距为3mm。全桥逆变器的MOSFET管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P20NM30。为了降低实验装置中的高频损耗,所用的电容均为CDE公司所产的银云母电容,电感磁芯为MICROMETALS的高频磁芯,整流桥由MUR1520G超快恢复二极管构成。
图11(a)为负载阻值从100Ω增加到110Ω时输出电压的实验波形。可以看到,在负载切换的时刻,输出电压出现10V左右的变化,后恢复至100V左右。图11(b)为负载阻值从100Ω减小至90Ω时输出电压的波型,可以看到负载的变化基本不会影响到输出电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Uinv与电流Iinv、整流桥的输入电压Urec和电流Irec如图11(c),可以看到实验波形与图9以及图10中的仿真波形基本一致。所设计的样机能够以83%的整机效率输出100W的功率,耦合单元的传输效率高于90%。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在发射单元中设置T-LCL谐振网络为耦合单元提供恒流激励,在接收单元中设置Π-CLC谐振网络实现恒定电压输出,在分析全谐波畸变率、频率敏感性及负载可变范围的基础上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该发明实现了当负载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保持恒定,同时保证***运行在ZPA状态,无需额外增加通信和调节控制电路,有效降低了***的成本与复杂度。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性、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T-LCL谐振网络、由补偿电感Ls以及两对耦合极板构成的耦合单元、Π-CLC谐振网络、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RL,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经由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转变为交变电压,所述T-LCL谐振网络由谐振电感L1t、谐振电感L2t以及谐振电容Ct构成,所述谐振电感L1t的一端与所述谐振电感L2t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感L1t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谐振电感L2t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偿电感Ls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t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谐振电感L1t和谐振电感L2t之间,所述谐振电容Ct的另一端连接一块发射极板以及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补偿电感Ls的另一端连接另一块发射极板,所述Π-CLC谐振网络由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构成,在所述谐振电容C1p的两端各自连接有一块接收极板,发射极板与接收极板一一对应耦合实现能量无线传输,谐振电容C1p的一端经过谐振电感Lp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谐振电容C1p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2p,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负载R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C1p的电容值与所述谐振电容C2p的电容值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该***的工作频率f以及耦合单元的等效电容Cs,进而计算补偿电感Ls
S2:给定负载阻值RL、输出电压Uout及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α,其中,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α包括等效负载阻值增加的百分比α+和等效负载阻值减小的百分比α-
S3:判断是否满足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4,其中,thd2为Π-CLC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设定值,η0为耦合单元传输效率设定值,Rs为耦合单元介质损耗的等效电阻与补偿电感等效串联内阻之和,Re为整流滤波电路与负载RL的等效负载阻值;
S4:减小|α-|,并跳转至步骤S3;
S5:在范围内选择Π-CLC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π
S6:求得Π-CLC谐振网络的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
S7:判断是否满足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进入步骤S8,其中,thd1为T-LCL谐振网络的全谐波畸变率设定值;
S8:减小|α+|,并跳转至步骤S3;
S9:在内选择T-LCL谐振网络的品质因数Qt
S10:根据T-LCL谐振网络的特性求得谐振电感L1t、谐振电感L2t以及谐振电容Ct
S11:根据傅里叶变换和***的特性确定直流输入电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thd1=10%,thd2=10%,η0=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等效负载变化百分比式中,Re′为Re变化后的等效负载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按照以下关系式求得Π-CLC谐振网络的谐振电感Lp、谐振电容C1p以及谐振电容C2p
Qπ=ω0C2pRπ
λπ=C1p/C2p=1;
式中,为谐振电感Lp的电抗,为谐振电容C1p的电抗,ω0为固有谐振角频率,Rπ为Π-CLC谐振网络的等效电阻。
CN201710143425.1A 2017-03-11 2017-03-11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Active CN106787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3425.1A CN106787253B (zh) 2017-03-11 2017-03-11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3425.1A CN106787253B (zh) 2017-03-11 2017-03-11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7253A CN106787253A (zh) 2017-05-31
CN106787253B true CN106787253B (zh) 2019-04-09

Family

ID=58962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3425.1A Active CN106787253B (zh) 2017-03-11 2017-03-11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7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175B (zh) * 2017-07-19 2019-06-07 重庆大学 基于ecpt的电能与信号回路分离式并行传输***及参数设计方法
CN107465271B (zh) * 2017-09-21 2020-03-2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谐振补偿网络的超声无线电能传输功率提升***
CN107895071B (zh) * 2017-11-03 2021-10-0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9092701A1 (en) * 2017-11-07 2019-05-16 B. G. Negev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Ltd., At Ben-Gurion University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by means of adaptive matching networks
CN108494102B (zh) * 2018-04-19 2021-11-0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高抗偏移性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
CN108964289B (zh) * 2018-07-23 2020-03-31 重庆大学 具有双t型谐振网络的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09742865A (zh) * 2018-09-29 2019-05-10 深圳市华禹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混合共振拓扑结构的电容式能量传输***及调节方法
WO2021144255A1 (en) * 2020-01-13 2021-07-22 Danmarks Tekniske Universitet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11799894B (zh) * 2020-06-29 2023-03-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适应于高频无线能量传输的tsp补偿网络及其设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718A (zh) * 2015-10-22 2015-12-23 重庆大学 复合谐振式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280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ouble-sided lclc-compensated topology for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718A (zh) * 2015-10-22 2015-12-23 重庆大学 复合谐振式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Dynamic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Reduced Power Pulsation;Fei Lu;《2016 IEEE PELS Workshop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oW)》;20161006;第60-64页
电容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变换网络的设计;陈希有等;《电工电能新技术》;20150930;第34卷(第9期);第57-6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7253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7253B (zh) 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06849372B (zh) 基于双侧f-lclc谐振网络的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06451800B (zh) 既能输出恒流也能输出恒压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CN106655528B (zh) 基于双侧lc网络的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08039778B (zh) 基于lcl-lcc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w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204517509U (zh) 无线电力传输***
CN106208269B (zh) 一种恒流恒压感应式无线充电***
CN104967222A (zh) 一种多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端电路
CN108173353B (zh) 基于f-f/t变拓扑网络的恒压-恒流型ecpt***及参数设计方法
CN103166474B (zh) 原边串联副边串并联补偿非接触谐振变换器
CN102882286A (zh) 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
CN103329421A (zh) 用于将电能从dc发电机馈入具有两条电力线的ac电网的功率逆变器
CN110071562A (zh) 一种发送侧切换混合拓扑恒流恒压感应式无线充电方法及***
CN103078522A (zh) 一种电容充电用ac-dc串联谐振矩阵变换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11203B (zh) 一种磁控式分时复用集成型智能配电变压器
CN110293859A (zh) 一种巡视无人机在线充电补给装置及方法
CN106655529B (zh) 实现负载软切换的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08964289A (zh) 具有双t型谐振网络的ecpt***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204633480U (zh) 一种多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端电路
CN103683999A (zh) 并网逆变器及其输出滤波方法
CN110429716A (zh) 一种变参数和变频率恒流恒压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CN104124764A (zh) 无线电力传输接收端、***及接收方法
CN104901403B (zh) 一种基于相控逆变器实现功率调节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及方法
CN202206193U (zh) 一种无线电力传输实验平台
CN106208268B (zh) 基于变初级参数的恒流恒压感应式无线充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7

Address after: 402760 5-2, no.66-1, shabin Road,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2, no.66-1, shabin Road,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Zhihui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7

Address after: No.5-2, no.66-1, shabin Road,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Wang Zhihui

Address before: 400044 Shapingba District Sha Street, No. 174,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2760 No.92 Donglin Avenue,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760 5-2, no.66-1, shabin Road,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