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5556B -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5556B
CN106785556B CN201710137219.XA CN201710137219A CN106785556B CN 106785556 B CN106785556 B CN 106785556B CN 201710137219 A CN201710137219 A CN 201710137219A CN 106785556 B CN106785556 B CN 106785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tacts
interface
charging interface
charging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72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5556A (zh
Inventor
丁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72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5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5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5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5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5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能够增强充电触头的抗电弧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接口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移动终端的充电速度要求也越高,充电速度越快越好,通常采用增大充电电流的方式提高充电速度。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低压直接充电的方式被逐渐采纳,为了提高低压直充的充电电流,通常的方式是加粗充电线,增加充电线的充电接口与移动终端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充电速度。
在充电过程中,如果用户将充电线拔出,由于在拔出的过程中存在电势差(即电压差),导致空气中的原子电离且变得能导电而产生电弧。目前充电触头通常采用铜镀金的材质,铜镀金具有较优的导电、散热特性,但是铜镀金材质的抗电弧特性较差,长期的电弧容易使得充电过程中充电触头发烫,进而造成充电接口失效,燃烧等严重的问题。可见,现有技术中充电接口的抗电弧特性较差,长期的电弧现象容易使得充电接口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接口的抗电弧特性较差,长期的电弧现象容易使得充电接口失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线,所述充电线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能够增强充电触头的抗电弧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接口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100包括多个充电触头10,所述充电触头10可以包括如图1所示的电源端VBUS触头、数据输出端D-触头、数据输入端D+触头、检测脚ID触头以及接地端GND触头。所述充电接口100可以是充电线端的充电接口,也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触头10并不仅限于包括如图1所示的多个触头,可以包括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触头,也可以根据充电接口100的不同包括其他触头,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的充电触头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充电触头10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100与另一充电接口(图未示)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10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多个充电触头10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可以是所述充电接口100上的任意充电触头,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可以是所述多个充电触头10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是所述充电触头10中的全部充电触头,在此不做限定。此外,本发明对所述充电接口100的类型也不做限定。
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100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外表面。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可以只是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外表面为导电玻璃纤维材质,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整个外表面均为导电玻璃纤维材质,还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均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描述的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只需要保证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即可,本实施例对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其他部分的材质不做限定。
可选地,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触头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每个充电触头10包括接触部102以及连接部103,所述接触部102用于在充电时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连接部103用于与所述充电接口100内的充电电路(图未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的接触部102的接触面101为导电玻璃纤维材质。
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102可以是在表面镀有一层导电玻璃纤维镀层,其内部为其他导电材质制成。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102也可以由所述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也就是说,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102的外表面为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内部可以是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也可以是由其他导电材质制成,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102包括第一内芯1021以及第一外层1022,所述第一内芯1021由铜制成,所述第一外层1022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1021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1022为通过化学镀的方式镀在所述第一内芯1021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层1022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1021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1022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1021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制作所述充电接口的方法为先通过电镀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内芯1021上镀上一层镀金层,然后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在所述镀金层上镀上一导电玻璃纤维镀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镀金层以及所述导电玻璃纤维镀层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102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可选地,参见图6及图7,图6及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的示意图,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的连接部103包括第二内芯1031以及第二外层1032,所述第二内芯1031由铜制成,所述第二外层1032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的镀金层或者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层1032可以是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的镀金层,也可以是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制作所述充电接口的方法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镀上一层镀金层,也可以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镀上一层导电玻璃纤维镀层。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接触部102的第一内芯1021也由铜制成的情况下,例如图6所示,所述接触部102的第一内芯1021与所述连接部103的第二内芯103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层1032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在该实施例中,制作所述充电接口100的方法可以先通过电镀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内芯1031上镀上镀金层,然后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在所述镀金层上镀上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触头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中每个充电触头整体均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包括电源端VBUS触头。
当所述充电接口100为大电流充电接口时,所述电源端VBUS容易受电弧影响,因此,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包括所述电源端VBUS触头。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10可以只包括所述电源端VBUS触头,也可以包括其他充电触头。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所述导电玻璃纤维材质的导热性能、散热性能良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电弧特性,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能够增强充电触头的抗电弧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接口失效。同时还能防止所述充电端口的充电触头因长期电弧导致阻抗增大,避免对充电电流产生影响。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线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示充电线200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接口100,所述充电接口100包括:
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可选地,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每个充电触头包括接触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接触部用于在充电时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接触部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充电接口内的充电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包括第一内芯及第一外层,所述第一内芯由铜制成,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每个充电触头的连接部包括第二内芯及第二外层,所述第二内芯由铜制成,所述第二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上的镀金层或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包括电源端VBUS触头。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所述导电玻璃纤维材质的导热性能、散热性能良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电弧特性,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能够增强充电触头的抗电弧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接口失效。同时还能防止所述充电端口的充电触头因长期电弧导致阻抗增大,避免对充电电流产生影响。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10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移动终端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3、用户接口1004及充电接口100。移动终端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005耦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总线***10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1005除包括数据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及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1005。
其中,用户接口1004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所述充电接口100与所述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充电电路(图未示)连接,用于提供接口便于外界电源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1000充电。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10021和应用程序10022。
其中,操作***10021,包含各种***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0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0022中。
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所述充电接口100包括:
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可选地,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每个充电触头包括接触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接触部用于在充电时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接触部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充电接口内的充电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包括第一内芯及第一外层,所述第一内芯由铜制成,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每个充电触头的连接部包括第二内芯及第二外层,所述第二内芯由铜制成,所述第二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上的镀金层或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包括电源端VBUS触头。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0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所述导电玻璃纤维材质的导热性能、散热性能良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电弧特性,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能够增强充电触头的抗电弧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接口失效。同时还能防止所述充电端口的充电触头因长期电弧导致阻抗增大,避免对充电电流产生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充电接口,包括多个充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接触面为所述充电接口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时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另一充电接口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多个充电触头中的每个充电触头包括接触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接触部用于在充电时与另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接触部的接触面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充电接口内的充电电路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每个充电触头的接触部包括第一内芯及第一外层,所述第一内芯由铜制成,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内芯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中每个充电触头的连接部包括第二内芯及第二外层,所述第二内芯由铜制成,所述第二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上的镀金层或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内芯上的镀金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镀金层上的导电玻璃纤维镀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触头由导电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6.一种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
CN201710137219.XA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85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7219.XA CN106785556B (zh)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7219.XA CN106785556B (zh)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5556A CN106785556A (zh) 2017-05-31
CN106785556B true CN106785556B (zh) 2019-04-12

Family

ID=5896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7219.XA Active CN106785556B (zh)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55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7822A1 (de) * 2000-05-26 2001-11-28 Degussa Ag Mehrschichtiges, verstärktes Kunststoffanbindungselement mit antistatischen Eigenschaften
CN202650582U (zh) * 2012-06-08 2013-01-02 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导电玻璃纤维材料
CN103757617A (zh) * 2014-01-09 2014-04-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Ni-Cu-La-B四元合金镀液及用于玻璃纤维化学镀的方法
CN103811897A (zh) * 2014-02-26 2014-05-21 陆腾蛟 一种消除电火花的插座及涂覆生产工艺
CN106208260A (zh) * 2016-08-31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路、数据线以及充电接口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7822A1 (de) * 2000-05-26 2001-11-28 Degussa Ag Mehrschichtiges, verstärktes Kunststoffanbindungselement mit antistatischen Eigenschaften
CN202650582U (zh) * 2012-06-08 2013-01-02 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导电玻璃纤维材料
CN103757617A (zh) * 2014-01-09 2014-04-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Ni-Cu-La-B四元合金镀液及用于玻璃纤维化学镀的方法
CN103811897A (zh) * 2014-02-26 2014-05-21 陆腾蛟 一种消除电火花的插座及涂覆生产工艺
CN106208260A (zh) * 2016-08-31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路、数据线以及充电接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5556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0663B (zh) 電路板、連接器、外殼、電路板組件、外殼組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20050087730A (ko) 반도체 장치
CN107665335A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06785556B (zh)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线及移动终端
CN207833486U (zh) 一种基于fpga的固态存储***
CN206024101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07883684U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CN111328182A (zh)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变形电路板
CN104134466B (zh) 一种芯片及其进入测试态的方法
CN103857170A (zh) 一种扩展pcb板
CN206388895U (zh) 一种耐腐蚀弹簧探针
CN206834247U (zh) 移动终端
CN110399027A (zh) 一种复位电路
CN206627935U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7249687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移动终端
CN206077827U (zh) 柔性电路板转接片
CN104980129B (zh) 一种基于惠普忆阻器的扫描触发器电路及其设计方法
CN205647633U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地结构和移动终端
JP2019047025A (ja) 半導体装置
CN103050951A (zh) 电子保护装置
CN203503909U (zh) 高频线缆连接器结构
CN108268090A (zh) 一种接口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9783436A (zh) 一种片上***
CN206481280U (zh) 一种延时控制复位电路
CN101859589B (zh) 微型闪存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0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2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Patentee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Co-patentee before: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atentee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