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3437A -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3437A
CN106703437A CN201611093682.0A CN201611093682A CN106703437A CN 106703437 A CN106703437 A CN 106703437A CN 201611093682 A CN201611093682 A CN 201611093682A CN 106703437 A CN106703437 A CN 106703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construction
building
buttress
isolating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36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3437B (zh
Inventor
张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Zhongy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Zhongy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Zhongy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Zhongyi 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936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3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3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3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3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3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7Preventive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against earthquake damage in existing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该方法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本发明具有创面小、工期短、造价低、抗震安全性高等优势,工程建设施工快,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可靠性强,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Description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隔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隔震加固是指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一种特殊装置把建筑物和地面分开,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传递,减轻地址灾害。隔震加固过得建筑就是隔震建筑。
隔震加固所起到的效果可降低水平地震作用2-6倍:①大震时,建筑物不倒塌、甚至不破坏;②室内设备、贵重物品、信息***不损坏;③基本不中断业主的正常生活与服务。
建筑隔震技术从结构体系到设计思想均是对现行抗震技术的发展与突破。隔震加固理念是用隔震层削弱房屋和基础的连接,从而隔离地震能量向房屋输入,隔震层起到了滤波的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托换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包括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隔震支座具有上预埋板和下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上支墩的底部,所述下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型钢支撑是H型钢,H型钢支撑于托梁底部,接触面不小于50%。
当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时,在建筑四周设挡土墙,挡土墙与建筑上部结构之间留有隔震沟。以保证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能自由滑动。
当用于框架结构的建筑时,在首层承重墙、柱下按一定间隔设置叠层橡胶隔震垫,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
本发明同时提出上述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
具体地,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
步骤2,预埋件定位、固定;
步骤3,浇筑下支墩;
步骤4,联接隔震支座与预埋件;
步骤5,浇筑上支墩。
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
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高于规定要求,则应凿除多余混凝土,重新找平;
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低于规定要求,
A.已安装支座的下支墩,先要拆卸下隔震支座;
B.混凝土表面下凿不少于20mm,支好模板,模板至套筒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mm;
C.使用垫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
D.用水充分润湿界面,但在灌浆前不得留有明水;
E.配料搅拌;
F.坐浆法施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入料应稍高于设计标高。立即吊装隔震支座,挤出多余灌浆料;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灌浆料强度达到80%后对高强螺栓进行拧紧。
具体地,所述托换体系安拆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既有建筑物各个方面进行加固;
步骤2,将既有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支托住;
步骤3,根据工程需要,对既有建筑物地基或基础进行加固;
步骤4,当既有建筑物基础下有新建地下工程时,应将荷载传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上;
步骤5,有必要时拆除托换结构。
托换工艺流程包括:室内外放置水平线,基础土方开挖,底板制作,浇筑上夹梁及梁板,安装调试支撑体系装置,摆放隔震下支座下预埋板,摆放隔震支座上预埋板,灌浆料填充上支墩与托梁之间的缝隙,拆除托换***及破除隔离墙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取了抗震设计领域的新技术——隔震设计,非常适合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隔震改造中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0.2g),框架抗震登记按二级,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具有创面小、工期短、造价低、抗震安全性高等优势,工程建设时,因施工快,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小,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本工法可靠性强,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除了上面所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发明的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托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隔震支座的安装步骤1;
图3是隔震支座的安装步骤2;
图4是隔震支座的安装步骤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一、安装隔震支座
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
在隔震支座下支墩施工前,测量隔震支座中心的竖向投影的位置,使用隔震支座安装钢模板在底板混凝土面上预先标定隔震支座四个预埋件的竖向投影的位置,以避免预埋件被下支墩的主筋阻挡。
预埋件:指预埋于隔震支座上下支墩中,使隔震支座与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连接的构件,由套筒、钢筋组成。钢筋拧入套筒。
2、预埋件定位、固定
(1)预埋件定位:
下支墩钢筋笼绑扎完毕,使用预埋定位钢模板将4根预埋件固定,固定时将螺栓,并将安装用模板夹紧,然后放置于钢筋笼上,测量模板标高、平面位置及平整度,调准后对预埋件进行固定。
(2)预埋件固定:
调准在预埋件底部点焊定位箍筋。预埋件上部使用短钢筋与下支墩钢筋笼做适当固定,保证定位精度在规定范围内。
3、下支墩浇筑
下支墩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定位复测,复测内容包括预埋件标高及中心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初凝前,将钢模板拆除进行找平,然后对隔震支座预埋件进行定位复测并记录,复测内容包括预埋件标高、中心位置及平整度。为避免砂浆、混凝土等杂物进入套筒孔内,螺栓应拧入套筒内。
4、隔震支座安装
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的80%后可进行隔震支座安装,安装前必须进行定位复测并记录,复测内容包括预埋件标高、中心位置及平整度。复测满足要求后可进行隔震支座安装。
安装时应将下支墩面清理干净,吊装隔震支座,并拧紧高强螺栓。隔震支座安装完后,复测隔震支座标高及平面位置并记录。
5、上支墩浇筑
(1)上支墩预埋件固定
将上部预埋件用高强螺栓连接到隔震支座上。
(2)上支墩底模安装钢筋绑扎
依次安装上支墩底模,绑扎上支墩钢筋、支侧模、浇筑混凝土。此部分施工方法与常规做法相同。
(3)由于隔震支座安装过程和模板支撑、拆除过程中不可避免对隔震支座油漆造成损坏及污染,待上支墩混凝土施工完毕,模板拆除后,对隔震支座油漆进行修补并清洁除污。
6、隔震支座安装偏差处理措施
隔震支座安装前,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如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则应进行处理。
(1)如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高于规定要求,则应凿除多余混凝土,重新找平,满足要求后方可安装隔震支座安装。
(2)支墩安装位置标高低于规定要求如下
A.已安装支座的下支墩,先要拆卸下隔震支座;
B.混凝土表面下凿不少于20mm,支好模板,模板至套筒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mm;
C.使用垫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
D.用水充分润湿界面,但在灌浆前不得留有明水;
E.配料搅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应将灌浆料中按要求比例加入水(每100㎏灌浆料用水量为13㎏,具体加水量请参照出厂报告),边加入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机械搅拌1~2min,手工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否则达不到所需流动度。
F.坐浆法施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入料应稍高于设计标高。立即吊装隔震支座,挤出多余灌浆料。注意此时,不要拧紧高强螺栓。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灌浆料强度达到80%后可拧紧高强螺栓。
7、隔震支座及其预埋件保护
隔震支座及其预埋件运至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妥善保管,以避免被污染和损坏,具体要求如下:
(1)隔震支座及其预埋件存放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直接曝晒或淋雨。
(2)隔震支座存放及安装现场吊装时,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存放现场,避免施工人员及保安人员将剩饭、剩汤倒在隔震支座上,造成使用前的污染;安装施工现场,避免在吊装过程中钢丝绳撕破橡胶的外保护纸或塑料薄膜;在安装过程中避免用尖利器具对隔震支座法兰板划图,造成法兰板油漆脱落。
(3)在现场支模板及搭脚手架时避免与隔震支座接触。
(4)施工现场在隔震支座安装之前,用备用临时小螺栓代替高强螺栓。
(5)在安装隔震支座时,现场高强螺栓要按使用数量领出;当前剩余的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乱扔、乱放。在安装过程中,不得碰伤螺纹及沾染脏物。
(6)在安装过程中,要对套筒进行清理,使套筒里无混凝土及水泥浆杂物,避免高强螺栓螺纹的污染和损伤。
(7)在同一支墩上应使用同一产地生产的隔震橡胶支座,以确保隔震橡胶支座性能的一致性。
8、施工监测
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发生,我们请专业检测专家,利用安正***对施工过程中对房屋的沉降、变形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监控,一旦检测结果出现不符合规范的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主要进行沉降观测,是在置换构件的上一层墙体上设置监测点,将精密水准仪设置在墙体置换施工影响不到的远侧,根据同一点在不同时间的坐标差和高程差调控竖向位移精度,从而保证上部结构及卸荷支撑体系的安全及正常工作。
9、质量验收标准
(1)橡胶隔震支座的标识齐全、清晰、丝扣无裂纹损毁。
(2)橡胶隔震支座表面清洁、无油污、泥沙、破损等,防腐涂层均匀、光洁无漏刷现象。
(3)支承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其顶面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5‰;在隔震支座安装后,隔震支座顶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8‰。
(4)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
(5)隔震支座中心的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
(6)同一支墩上多个隔震支座之间的顶面高差不宜大于5.0mm。
(7)隔震支座连接板和外露连接螺栓应采取防锈保护措施。
(8)在隔震支座安装阶段,应对支墩(或柱)顶面、隔震支座顶面的水平度、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和标高进行测量并记录。
(9)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对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做观测并记录。
10、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及时对卸荷过程中所涉及的构件的材料、布置进行验收,对计量器具校准。
10.1、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控制,按省有关规定原材料及半成品见证取样送检。
钢材:钢材采购时应取样检测其物理力学性能,必须合格并具有出厂合格证书方可采购加工;
现场焊接检验,按规定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0.2、计量器具的控制
工程所用计量器具(包括千斤顶、油压表、水准仪等)均应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确定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才可使用,确保计量准确。
10.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1)每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相应的规定或标准进行操作,严格自检制度。
(2)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报甲方现场代表或监理书面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认真研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及工艺,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工序交底;
(4)认真做好施工日记,隐蔽验收记录及签证工作。
10.4、质量控制及验收
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按规范操作,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服从现场监理、甲方和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做好各项记录、技术交底和管理工作,其主要控制项目如下: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通过相关审定;
(2)施工准备充分,各工艺、各工序、各工种交底明确,要求每道工序达到规范要求。
(3)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健全;
(4)及时做好各项报验工作;
(5)各工序自检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后会同有关人员验收;
(6)做好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坚持每天下班前,由项目经理牵头,所有管理人员参加的每日工程质量巡检制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8)竣工验收。
11、施工安全控制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负责制,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1)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做好专项卸荷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使之熟悉各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搞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中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2)建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指挥施工必须管理安全工作的原则,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3)构造柱拆除应遵循先支撑再拆除的原则,拆除时应分批分区域进行,不同批次拆除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
(4)千斤顶加压过程应遵循逐级、同步的原则。
(5)加强对现场安全施工的检查和督促,保护好现场的设备及管线。
(6)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7)机电设备必须设有接地接零保护,派专人管理,定时检查、维修、保养。
(8)现场施工用的电器设备及线路应在施工平面布置中进行安装和架设,严禁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
(9)现场做好安全防火措施。
(10)现场严禁吸烟。
(11)特殊工种如电工、电气焊工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1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对上部结构、隔震层部件与周围固定物的脱开距离进行检查。
二、托换体系的安拆及施工
1、托换前准备工作:
(1)掌握地基变形对建筑的损害程度。以建筑物裂缝宽度作为判别损坏程度;
(2)现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被托换结构物的机构、构造及受力特征;
(4)结构物托换情况及原因分析;
(5)托换施工期内可能的影响,包括季节、挖土、排水、天气等;
(6)使用期间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如水位升降、地面排水条件变迁、环境绿化、邻近建筑物修建、基坑开挖、打桩振动等影响。
2、托换技术施工要点:
(1)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或对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支托住,或对建筑物地基或基础进行加固。
(2)当建筑物基础下有新建地下工程时,应将荷载传递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上。
(3)不论何种情况,托换工程都是在一部分被托换后,才能开始另一部分的托换工作,否则就难以保证质量。所以,托换范围往往由小到大,逐步扩大。
(4)托换施工前,先要对被托换建筑物的安全予以论证。都要求被托换的建筑物所产生的沉降、水平位移、倾斜、沉降速率、裂缝大小和扩展情况、以及建筑物约破损程度,用图表和照片正确记录下来,用以判定建筑物的安全状态。另外,如果裂缝扩展和延续不止并产生错位,则要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在整个托换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进行信息化施工,以便确保安全和质量。
3、工程监测
监测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确定托换的每个施工步骤对沉降所产生的影响;
(2)对托换过程所引起的各个监测点的运动情况,整理出沉降(或其它观测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应用外推法预测最终沉降量;
(3)根据沉降曲线预估被托换建筑物的安全度以及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安全支护或改变施工方法;
(4)监测期限和测量频度的要求取决于施工过程,特别是在荷载转移阶段每天都要求观测,危险程度越大,则观测应越频繁。
当直接的托换或穿越过程完成后,监测过程尚需持续到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可采用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为依据。
4、托换工程实施步骤
(1)对既有建筑物各个方面进行加固;
(2)将既有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支托住;
(3)根据工程需要,对既有建筑物地基或基础进行加固;
(4)当既有建筑物基础下有新建地下工程时,应将荷载传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上;
(5)有必要时,拆除托换结构。
5、托换方法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原结构柱1,原结构基础2,托换50H型钢3,高强度混凝土灌浆料4,直径50的抗剪棒5,千斤顶支撑6和20H型钢支撑7。以及基础承台8,下预埋管9,下预埋板10,混凝土浇筑后下支座11隔震支座12,上预埋板13,上预埋管14,扁担梁15,双9梁16,楼板17。
(1)、在柱的两侧墙体进行开洞,开洞尺寸为上下支墩尺寸的基础上,每边增加20公分。后在新浇底板上找平,放置20号H型钢支撑,型钢支撑数量需进行验算,本工程根据设计提供的阻力图,可取2至4根型钢进行支撑。支撑型钢与托梁底部进行支撑连接,接触面不小于50%。
(2)、为保证上托梁与型钢支撑的紧密性可按下面方法进行施工。
浇筑托梁前先支撑型钢,在型钢顶部设置300X300的钢板与型钢焊接,标高控制在托梁底部,底模此处断开,钢板替代底模浇筑混凝土,也可在钢板上焊锚筋与托梁连成整体增加支撑稳定性。
(3)、上托架梁和墙体托换:
采用双夹梁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约250×450mm等,在柱两侧及跨中各设置横向穿墙扁担梁。
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有以下优点:整体性好,整体刚度大,同时解决柱纵筋切割后锚固长度不足的问题。
梁高根据托换荷载大小、整体刚度需要确定,因跨度较小,并考虑到上部不超出室外地坪。楼房楼盖和屋盖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横墙为承重墙,根据托换荷载和跨度选择横墙托梁高度。
上托架梁、墙体托换梁、柱托换节点和水平支撑共同构成上部结构水平托换加固桁架,起到增大上部结构刚度,承担上部结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
施工工序为:在柱两侧及墙体中间上开凿250×250洞口——摆放扁担梁拉筋——绑扎两侧夹梁钢筋——支模——浇筑砼。
(4)、支撑完成后确定柱需要切断的下标高与上空间高度,全部拆除原构造柱,保留原构造柱钢筋。(如安装RB400隔震支座的高度为192毫米,那么钢筋切割高度为200毫米,使原构造柱钢筋便于和上下预埋板焊接,焊接后对于浇注混凝土时不易被振捣泵振捣位移和引起的不平整。)当上预埋板和立柱原钢筋间距较大时可以绑接焊同等钢筋以保证原钢筋垂直受力在预埋板上。拆除原构造柱应分批分区,间隔性拆除。
(5)、激光水准仪标出钢筋截断在同一个平面上,用乙炔气切割。
(6)、立柱破除后安放隔震垫下预埋板,预埋板和原立柱钢筋点焊连接,绑扎箍筋、立模板浇注砼。预埋板安装时,用水平尺两个垂直方向找平,固定牢靠后,再浇筑混凝土,放置隔震垫。
(7)、三天后安装隔震垫和上预埋板,原立柱钢筋和上预埋板要点环焊接,然后用高度100小模板安原立柱进行立模,用少量的灌浆料进行灌浆,3小时后拆除小木板,拉毛灌浆表面,此时托换为阶段性完成,安全得到可靠保障。
(8)、绑扎加固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抗震楼板混凝土强度达70%以上,拆除剩余砖墙,分批分区,间隔性拆除。
效益分析
直接费用 :增加:主要包括隔震元件、隔震层和穿越隔震层柔性连接费用
减少:上部结构地震作用降低,结构方案调整,抗震措施调整等
早期:降低5%-10%:设防类别、烈度、上部结构方案、建筑面积、设计施工技术等有关。
中期:持平或略有增加:设防类别越高,地震烈度越高,经济性越明显。
增加200--400元/㎡
本工法与同类工法相比,由于工程的工程进度快、干扰因素少、有利于文明施工、各种资源能较好地利用,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反复施工,节约了大量工程拆除、恢复等费用。不影响工程工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工法为镇江市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应用实例
扬中市新坝中学教学楼于1997年建造,4层砖混结构。每栋楼结构总长度为60m,宽度为10m,建筑高度为15.500m。总面积4430㎡,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加条形地基梁形式。根据抗震鉴定报告不满足乙类建筑抗震鉴定要求,保障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需进行隔震加固改造。根据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的隔震设计图纸,本工程采用托换基础隔震技术,房屋四周设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与建筑物上部结构之间有净宽不小于1000mm的隔震沟,以保证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能自由滑动。
扬中市第一中学弘毅楼为5层砖混结构,建于1999年,结构总长约为30m,宽度约为45.6m,建筑高度为18.85 m,总建筑面积2337 m2,基础为条基加钻孔桩。
江苏省镇江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综合楼为带有半地下室、上部结构为四层的框架结构,始建于2002年,结构总长约为76.6m,宽度约为41m,建筑高度14.85m,总建筑面积6800㎡。 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抗震等级三级,III类场地,框架抗震措施按8度(0.20g)。由于该建筑类别由丙类提升为乙类,框架抗震等级由三类提升为二类,并且未按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为保障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对该结构采用如下隔震措施:首层承重墙、柱下按一定间隔设置叠层橡胶隔震垫,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隔震垫采用RB400、RB600和 LRB500三种型号,前两者不含铅芯,后者含铅芯。
以上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采用抗震设计领域的新技术-隔震设计,且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隔震改造中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0.2g)进行设计,框架抗震登记按二级设计,属于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主要优点:创面小;工期短;造价低;抗震安全性高;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包括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具有上预埋板和下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上支墩的底部,所述下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是H型钢,H型钢支撑于托梁底部,接触面不小于5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在建筑四周设挡土墙,挡土墙与建筑上部结构之间留有隔震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框架结构的建筑,在首层承重墙、柱下按一定间隔设置叠层橡胶隔震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
步骤2,预埋件定位、固定;
步骤3,浇筑下支墩;
步骤4,联接隔震支座与预埋件;
步骤5,浇筑上支墩。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高于规定要求,则应凿除多余混凝土,重新找平;
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低于规定要求,
A.已安装支座的下支墩,先要拆卸下隔震支座;
B.混凝土表面下凿不少于20mm,支好模板,模板至套筒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mm;
C.使用垫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
D.用水充分润湿界面,但在灌浆前不得留有明水;
E.配料搅拌;
F.坐浆法施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入料稍高于设计标高,立即吊装隔震支座,挤出多余灌浆料;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灌浆料强度达到80%后对高强螺栓进行拧紧。
9.根据权利要求6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体系安拆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既有建筑物各个方面进行加固;
步骤2,将既有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支托住;
步骤3,根据工程需要,对既有建筑物地基或基础进行加固;
步骤4,当既有建筑物基础下有新建地下工程时,应将荷载传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上;
步骤5,有必要时拆除托换结构。
CN201611093682.0A 2016-12-02 2016-12-02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703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3682.0A CN106703437B (zh) 2016-12-02 2016-12-02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3682.0A CN106703437B (zh) 2016-12-02 2016-12-02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3437A true CN106703437A (zh) 2017-05-24
CN106703437B CN106703437B (zh) 2019-03-15

Family

ID=58935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3682.0A Active CN106703437B (zh) 2016-12-02 2016-12-02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343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4559A (zh) * 2017-10-23 2018-02-23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施工流程
CN107795144A (zh) * 2017-10-23 2018-03-13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的托换结构与托换施工方法
CN107806252A (zh) * 2017-10-23 2018-03-16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的上支墩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05404A (zh) * 2018-01-15 2018-05-08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柱体托换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1075223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房屋加固纠偏的顶升施工方法以及顶升装置
CN111519924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铁正上方既有建筑物隔振设计施工方法
CN111622525A (zh) * 2020-05-26 2020-09-04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高耸空心塔柱文物移位归安保护方法
CN112227232A (zh) * 2020-10-16 2021-01-15 浙江大学 一种墩-梁固结连续梁桥的桥墩立柱托换方法
CN11299167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国立灾难安全研究院 用于防止隧道事故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3684929A (zh) * 2021-09-01 2021-11-23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隔震支座上支墩节点型钢劲性柱架空固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991521A (zh) * 2022-06-28 2022-09-02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托换梁隔震加固构造及其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08843U (zh) * 2014-12-12 2015-09-02 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既有砌体结构伸缩缝处隔震支座托换结构
CN105133740A (zh) * 2015-08-05 2015-12-09 长安大学 应用于村镇建筑的隔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07610A (zh) * 2016-01-07 2016-04-20 浙江理工大学 既有桩基建筑下挖增层的隔震加固方法
JP2016089481A (ja) * 2014-11-05 2016-05-23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地下施設増設方法
CN105649100A (zh) * 2016-01-07 2016-06-08 浙江理工大学 既有桩基建筑的隔震加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89481A (ja) * 2014-11-05 2016-05-23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地下施設増設方法
CN204608843U (zh) * 2014-12-12 2015-09-02 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既有砌体结构伸缩缝处隔震支座托换结构
CN105133740A (zh) * 2015-08-05 2015-12-09 长安大学 应用于村镇建筑的隔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07610A (zh) * 2016-01-07 2016-04-20 浙江理工大学 既有桩基建筑下挖增层的隔震加固方法
CN105649100A (zh) * 2016-01-07 2016-06-08 浙江理工大学 既有桩基建筑的隔震加固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5144A (zh) * 2017-10-23 2018-03-13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的托换结构与托换施工方法
CN107806252A (zh) * 2017-10-23 2018-03-16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的上支墩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24559B (zh) * 2017-10-23 2019-07-05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施工流程
CN107724559A (zh) * 2017-10-23 2018-02-23 南京百西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施工流程
CN108005404A (zh) * 2018-01-15 2018-05-08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柱体托换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1519924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铁正上方既有建筑物隔振设计施工方法
CN11299167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国立灾难安全研究院 用于防止隧道事故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991674B (zh) * 2019-12-02 2022-05-31 国立灾难安全研究院 用于防止隧道事故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1075223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房屋加固纠偏的顶升施工方法以及顶升装置
CN111622525B (zh) * 2020-05-26 2022-02-01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高耸空心塔柱文物移位归安保护方法
CN111622525A (zh) * 2020-05-26 2020-09-04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高耸空心塔柱文物移位归安保护方法
CN112227232B (zh) * 2020-10-16 2021-09-28 浙江大学 一种墩-梁固结连续梁桥的桥墩立柱托换方法
CN112227232A (zh) * 2020-10-16 2021-01-15 浙江大学 一种墩-梁固结连续梁桥的桥墩立柱托换方法
CN113684929A (zh) * 2021-09-01 2021-11-23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隔震支座上支墩节点型钢劲性柱架空固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991521A (zh) * 2022-06-28 2022-09-02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托换梁隔震加固构造及其设计方法
CN114991521B (zh) * 2022-06-28 2023-09-26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托换梁隔震加固构造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3437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3437B (zh)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Modena et al. Design choices and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for repair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Monza cathedral bell-tower
CN104866659B (zh) 基于bim的钢结构整体吊装方法
CN105297630B (zh) 一种主拱拱弧双肢钢管施工方法
Qiao et al. Assessment and retrofitting solutions for an historical wooden pavilion in China
Sandbhor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wards restoration of heritage buildings-a case study
Park et al. A comparison study of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outrigger damper system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differential column shortening in high-rise buildings
CN110485429A (zh) 一种预应力型钢装配式组合内支撑施工方法
Shrestha et al. Experiences on retrofitting of low strength masonry buildings by different retrofitting techniques in Nepal
CN206127746U (zh) 一种隔震支座处理后预埋钢板准确定位结构
CN111622256A (zh) 筏板基础中塔吊基础一体化成型方法
CN113957802A (zh) 一种独塔不对称斜拉桥高塔大跨度上横梁施工方法
CN207597914U (zh) 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受力结构
CN111622091B (zh) 一种预制桥墩的受力试验方法
CN108797586A (zh)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CN109056540A (zh) 一种小型钢筋混凝土简支桥的施工方法
CN216479287U (zh) 一种新型用于黄土震陷保护管线结构
Indirli et al. Seismic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enters using innovative techniques, with focus on San Giuliano di Puglia after the 2002 Molise earthquake
CN204571354U (zh) 一种建筑施工应用的格构柱
Elenas Athens earthquake of 7 September 1999: Intensity measures and observed damages
Heping et al.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in high-rise building
Cheng et a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shear walls using prestressed steel bars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PLOTNIKOV et al. MONITORING IN THE OPERATION
Xu et 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Analysis of High and Large Formwork for Automobile Ramp
Fregonese et al. The 2012 earthquake: an abacus of surveys and interventions in Mantua chur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2009 Room 501, floor 6, building 2, Huating business center, Nanshan,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ONGY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Zhuang Quan Lu 212009 Zhen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Runzhou District No. 1 Nanshan Vista Business Center Building 2, 501

Patentee before: ZHENJIANG ZHONGYI ANTI-SEISM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