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2171B -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2171B
CN106662171B CN201580043017.8A CN201580043017A CN106662171B CN 106662171 B CN106662171 B CN 106662171B CN 201580043017 A CN201580043017 A CN 201580043017A CN 106662171 B CN106662171 B CN 106662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er cylinder
cylinder
housing
pressure chamber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30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2171A (zh
Inventor
M·梅罗拉
F·弗里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421582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4215824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6662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2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1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3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being distinctly separate from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48/0206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in a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025/081Hydraulic devices that initiate movement of pistons in slave cylinders for actuating clutches, i.e. master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12Details of pistons for master or slave cylind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24Details of conduits, connectors or the adaptor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utch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用于双离合器(2)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具有构成液压***(3)的至少下列部件:·具有第一压力腔(5)和第二压力腔(6)的双CSC(4),·第一主动缸(7),其流体技术地与第一压力腔连接,其中,第一主动缸的缸壳体(8)与该双CSC的壳体整体地连接,·第二主动缸(10),其流体技术地与第二压力腔连接,其中,第二主动缸能够通过能松脱的连接部与双CSC的壳体(9)连接,·用于液压液体(13)的容器(12),其中,该容器通过第一主动缸与第一压力腔并且通过第二主动缸与第二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其中,通过第二主动缸进行第二压力腔到所述容器中的通风,其方式是:·第二主动缸(10)直接地布置在双CSC的壳体上并且在背离通气孔(29)的提高的第一安装位置具有自通风功能,或者·第二主动缸能够与双CSC的壳体隔开间距地布置,其方式是,设置用于连接第二主动缸和双CSC的壳体的液压管路(26)。

Description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双离合器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该双离合器操纵装置设置用于,液压地操纵双离合器的接合设备或者分离设备。这种双离合器操纵装置例如由LuK公司的名字是CSC(同心从动缸,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konzentrischer Nehmerzylinder)的多片式结构和离合器结构已知。尤其在双CSC中彼此同心地布置两个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在环形的缸筒内移动。配属于活塞的第一和第二压力腔分别被主动缸以液压液体加载。由于通常小的提供的安装空间而必要的是,非常紧凑地构造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并且使所述双离合器操纵装置与离合器单元/变速器单元的给定条件相适配。该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应具有尽可能小的复杂性并且同时能够尽可能灵活地安装用于不同的应用情况,其中,应确保液压***的通风。此外,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应尽可能成本有利地制造。
由此出发,本发明基于下述任务,至少部分地克服从现有技术已知的缺点。所述任务通过独立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扩展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用于双离合器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具有构成液压***的至少下列部件:
·具有第一压力腔和第二压力腔的双CSC,
·第一主动缸,该第一主动缸流体技术地与第一压力腔连接,其中,第一主动缸的缸壳体与双CSC的壳体整体地连接。
·第二主动缸,该第二主动缸流体技术地与第二压力腔连接,其中,该第二主动缸能够通过能松脱的连接部与双CSC的壳体连接,
·用于液压液体的容器,其中,该容器通过第一主动缸与第一压力腔并且通过第二主动缸与第二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
其中,通过第二主动缸进行第二压力腔到该容器中的通风,其方式在于
·第二主动缸直接地布置在双CSC的壳体上并且在背离通气孔的提高的安装位置中具有自通风功能,或者
·第二主动缸能够与双CSC的壳体隔开间距地布置,其方式在于,设置用于连接第二主动缸和双CSC的壳体的液压管路。
申请人已知内部的、仍未公布的现有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传动级的选择和/或切换的操纵设备(10 2013 221 875.3)。在此完全参照该文献。在那里公开的操纵设备同样包括具有两个主动缸的双CSC,所述主动缸与双CSC的壳体整体地构造。但由此确定的主动缸的布置造成需要至少一个主动缸的复杂操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尤其区别于,仅仅一个主动缸与双CSC的壳体整体地连接。另一个主动缸被尤其如此布置在离合器罩上:也能够直接操纵该主动缸。由此能够省去会提高部件数量的、容易发生故障的并且成本相关的、用于操纵所述主动缸的偏转装置。第二主动缸尤其不布置在相对于第一主动缸的平行的安装位置中。
在双CSC中两个环形活塞尤其彼此同心地布置,并且在环形的缸筒内移动。配属于两个活塞的第一和第二压力腔分别被一个主动缸以液压液体加载。双CSC的两个环形活塞中的每一个分别与双离合器的分离轴承连接,从而通过活塞的运动也操纵各个分离轴承。
在(第二)主动缸的这种布置情况下——所述布置那么现在通过在离合器罩上的接口的位置来预定——在使用已知的主动缸时不能够总是确保通风。必需进一步确保液压***的所述部件,即第二压力腔、第二主动缸到容器中的通风,以便获得双离合器操纵装置的期望的功能。
压力***的所述部件的通风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二主动缸的特别的实施方式进行。所述第二主动缸在背离通气孔的提高的安装位置中具有自通风功能。这种主动缸从DE 102011 104 370 A1已知,在此完全参考该文献。
通风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下述方式来确保:将第二主动缸与双CSC的壳体隔开间距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主动缸尤其能够不依赖于双CSC地定位在离合器罩中。
在此,选择下述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中第二主动缸向下地(沿着重力方向)指向。由此能够使用已知的主动缸(并且不是根据DE 10 2011 104 370 A1的特别实施方式)。也就是说,在第二主动缸的次级侧上存在的通气孔在从空间上来看位于被布置在第二主动缸的初级侧上的、并且借助液压管路与第二压力腔连接的压力室的上部。该安装位置有根据地由于空气特性来向上提高。由此,在主动缸内部存在的空气通过使初级侧与次级侧连接的通气槽到达更高地安置的通气孔,并且通过所述通气孔流到次级室内。自通风的过程对于双离合器操纵装置的无瑕疵的功能是必要的。
在第二主动缸的这种与双CSC的壳体隔开间距的布置中,第二主动缸通过液压管路与双CSC的第二压力腔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构型,在第二主动缸和双CSC的第二压力腔之间的液压管路是柔性的。柔性在此尤其意味着,液压管路能够弯曲。由此,液压管路也能够用于第二主动缸的不同的安装位置,或者说使第二主动缸的和/或双CSC的装配过程变得容易。
至少双CSC和第一主动缸尤其由塑料制造。双CSC和第一主动缸尤其整体地制造,优选通过注塑工艺。整体地制造在此意味着,构件相互不可分离地连接,即仅仅能够毁坏地分离。
第二主动缸尤其(也)由塑料制造。
此外,提出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级的选择和/或切换和双离合器的接合和/或分离的操纵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离合器罩,在该离合器罩中布置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其中,第一主动缸能够根据第一驱动轴的位置来操纵,并且第二主动缸能够根据第二驱动轴的位置来操纵,其中,在径向方向上从驱动轴延伸的操纵区段抗扭转地附接在驱动轴上,并且在所述驱动轴旋转时,主动缸直接地通过所述操纵区段来操纵。
根据操纵设备的优选的构型,第二主动缸直接地布置在双CSC的壳体上并且借助背离通气孔的提高的安装位置具有自通风功能,并且在离合器罩上布置在第一安装位置中,在该第一安装位置中,第二主动缸的、与第二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布置得比第二主动缸的、与所述容器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更高。尤其参照在DE 10 2011 104370 A1中的实施方式,在该文献中提出了用于在此需要的安装位置的这种主动缸。
根据操纵设备的优选构型,第二主动缸与双CSC的壳体隔开间距地布置,并且液压管路连接第二主动缸和双CSC的壳体。所述液压管路尤其是柔性的。
根据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在离合器罩上的第二主动缸布置在第二安装位置中,在该第二安装位置中,第二主动缸的、与第二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布置得比第二主动缸的、与容器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更低。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双离合器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具有构成液压***的至少下列部件:
-具有第一压力腔和第二压力腔和壳体的肾活塞式CSC(Nierenkolbe-CSC),
-第一主动缸,该第一主动缸与第一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并且具有第一缸壳体,和第二主动缸,该第二主动缸与第二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并且具有第二缸壳体,
其中,所述缸壳体与壳体整体地连接并且该壳体和所述缸壳体由塑料组成。
申请人已知内部的、仍未公布的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传动级的选择和/或切换的操纵设备已经在DE 2013 108 135中公开。借此完全参照所述文献。在那里公开的操纵设备包括具有两个主动缸的环形活塞式双CSC,所述主动缸与环形活塞式双CSC的壳体整体地连接。然而,在那里确定的主动缸的布置造成需要至少一个主动缸的复杂操纵。此外,在环形活塞式双CSC中(CSC的两个活塞是环形地并且同轴线地以及同心地布置,即一个活塞在另外一个内部)。由塑料构成的CSC的实施方式在那里不能实现,因为在两个压力腔之间(在第一和第二活塞之间)的分隔壁于是会实施以更大的壁厚,并且因此必须在径向方向上显著地增大需要的安装空间。
本发明与上述的现有技术尤其区别于,环形活塞式双CSC在此被肾活塞式CSC替代。这种肾活塞式CSC从DE 10 2009 053 488 A1已知,在此完全参照该文献。此外,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区别于,在此第一次提出,主动缸的两个缸壳体整体地(即尤其一件式/材料锁合地)与肾活塞式CSC连接并且此外肾活塞式CSC的壳体和与其连接的缸壳体(完全地)由塑料制造。肾活塞式CSC的壳体和主动缸的缸壳体尤其整体地制造,优选通过注塑工艺。整体地制造在此意味着,所述构件相互不可分离地连接,即仅仅能够毁坏地彼此分离。
肾活塞式CSC的壳体与集成的主动缸的制造减少双离合器操纵装置的和操纵设备的至今需要的制造和安装步骤。尤其取消了通常需要的用于与肾活塞式CSC分开地提供的缸壳体的固定。此外,主动缸和肾活塞式CSC的壳体不必再被彼此定向和相互连接。同时在集成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比在组装单个提供的构件的情况下更容易确保相对于液压液体的泄漏的密封性。
两个主动缸尤其如此布置在离合器罩上:能够直接操纵所述主动缸。由此能够省去提高部件数量的、容易发生故障的并且成本相关的、用于操纵所述主动缸的偏转装置。
第二主动缸尤其不布置在相对于第一主动缸平行的安装位置中。
对此尤其确保两个主动缸的通风:两个主动缸向下地(在重力方向上)指向。由此能够使用已知的主动缸,在该主动缸中在主动缸的次级侧上存在的通气孔在从空间上看位于被布置在主动缸的初级侧上的、并且分别借助流体腔与各个压力腔连接的压力室的上部。该安装位置有根据地由于空气特性来向上提高。由此,在主动缸内部存在的空气经过使初级侧与次级侧连接的通气槽到达更高地安置的通气孔,并且通过所述通气孔流到主动缸的次级侧。次级侧通过液压管路与用于液压液体的容器连接,从而转运到次级侧的空气能够被传递到容器中。该自通风的过程对于双离合器操纵装置的无瑕疵的功能是必要的。
根据一种优选的构型,第一主动缸和第二主动缸在彼此至少60度的最小角度的情况下布置在壳体上。
第一主动缸和第二主动缸尤其在彼此最大120度的最小角度的情况下布置在壳体上。
主动缸尤其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横向于肾活塞的运动方向。在主动缸之间的最小角度在周向方向上并且在下述平面内延伸,径向方向在该平面内延伸并且该平面横向于肾活塞的运动方向布置。在周向方向上穿过主动缸总是构成在周向方向上的两个角度,其中,在此总是所述两个角度中的较小的角度被称为最小角度。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级的选择和/或切换和双离合器的接合和/或分离的操纵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离合器罩,在该离合器罩中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动缸能够根据第一驱动轴的位置来操纵,并且所述第二主动缸能够根据第二驱动轴的位置来操纵,其中,在径向方向上从所述驱动轴延伸的操纵区段抗扭转地附接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且在所述驱动轴旋转时,所述主动缸直接地通过所述操纵区段来操纵。
也就是说尤其不需要用于操纵主动缸的偏转装置。
根据操纵设备的特别的构型,在离合器罩上的第一和第二主动缸分别布置在一个安装位置中,在所述安装位置中第一和第二主动缸的、分别与第一或者第二压力腔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布置得比第一和第二主动缸的、与容器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更低。
第一主动缸和第二主动缸的至少一个操纵区段尤其具有滑槽,用于在操纵主动缸期间沿着该滑槽引导活塞杆。具有滑槽的操纵区段实现在离合器罩中灵活地布置主动缸,其中,此外通过操纵区段(即没有偏转装置)实现主动缸的直接操纵。
在权利要求中单个地列出的特征能够以任意的、在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相互组合,并且能够通过说明书的阐释的内容和附图的细节来补充,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变型。对于所述操纵设备的实施方式能够转用到双离合器操纵装置上,并且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以及技术领域。附图示出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尤其要指出的是,附图和尤其是示出的尺寸比例仅仅是示意性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对象。附图示出:
图1:现有技术的操纵设备的正视图;
图2:图1的操纵设备的侧视图;
图3:操纵设备的第一构型的正视图;
图4:根据DE 10 2011 104 370 A1的第二主动缸;
图5:操纵设备的第二构型的正视图;
图6:操纵设备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的正视图;
图7:具有***纵的主动缸的图6的操纵设备;
图8:图6的细节图,其中,以截面图示出肾活塞式CSC;和
图9:图8的示图的放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操纵设备16的正视图。操纵设备16用于机动车17的传动级的选择和/或切换和双离合器2(未示出)的接合和/或分离。操纵设备16包括离合器罩19,在该离合器罩中布置有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两个主动缸7和10或者说缸壳体8直接地并且整体地与CSC4连接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该CSC在此构造成双CSC。在此示出的、用于两个主动缸7、10的相同的安装位置(相对于重力定向)可顺利地实现液压***3的通风。液压***3包括:双CSC 4,两个与此连接的主动缸7、10,用于液压液体13的容器12和在主动缸7、10和容器12之间的液压管路26。第一主动缸7由第一驱动轴18通过操纵区段22直接操纵。第二主动缸10由第二驱动轴20借助操纵区段22操纵,其中,在第二主动缸10和操纵区段22之间需要偏转装置,以便使第二主动缸10的活塞杆27运动。
容器12、液压管路26、第一和第二主动缸7、10、双CSC 4(尤其具有环形活塞)一起构成液压***3,其用液压液体13填充。
图2示出图1的操纵设备16的侧视图。第一主动缸7的活塞杆27由第一驱动轴18通过操纵区段22操纵。驱动轴18从变速器罩31延伸到离合器罩19内。在驱动轴18上、在变速器罩31内,布置有控制筒(Schaltwalze)32。通过控制筒32调整机动车17的传动级。在离合器罩19内布置有第一主动缸7,该第一主动缸以液压液体13加载第一压力腔5。第二主动缸10未被示出,该第二主动缸与第二压力腔6流体技术地连接。通过主动缸7、10借助第一压力腔5和第二压力腔6操纵双CSC 4。
图3示出了操纵设备16的第一构型的正视图。与在图1和2中示出的操纵设备16相对地,在这里第二主动缸10布置在离合器罩19上的第一安装位置14中。在第一安装位置14中,第二主动缸10的、与第二压力腔6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23布置得(相对于重力34)比第二主动缸10的、与容器12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24更高。在这种第一安装位置14中,“传统的”主动缸的通风是不可能的。由此,在这里使用下述第二主动缸10:该第二主动缸在背离通气孔29的提高的安装位置(第一安装位置14)中具有自通风功能(也见图4)。第二主动缸10通过(能松脱的)连接部11与双CSC 4的壳体9连接。第二主动缸10在第一安装位置14中的布置实现了,在此,在第二驱动轴20上的操纵区段22和第二主动缸10的活塞杆27之间不需要偏转装置30。通过将自通风功能集成到主动缸10中能够将该主动缸灵活地安装在双CSC 4上。通过将自通风功能集成到主动缸10中实现了,将所述主动缸布置在下部,也就是说,在操纵区段22(偏心轮)的区域内。由此能够进行主动缸的直接操纵,并且避免偏转点,该偏转点意味着附加的磨损位置。也就是说,第一主动缸7和第二主动缸10(与图1中的操纵设备相对地)直接通过布置在驱动轴18、20上的操纵区段22***纵。驱动轴18、20在此基本上平行于径向方向21地布置。为了操纵主动缸7、10,驱动轴18、20处于与操纵区段22或者说偏心轮的直接连接中。通过这样布置驱动轴能够节省安装空间。
图4示出根据DE 10 2011 104 370 A1的第二主动缸10,在此完全参照该文献。第二主动缸在背离通气孔29的提高的安装位置中(安装位置如示出的那样)具有自通风功能。第二主动缸10包括初级侧23和次级侧24。在次级侧24上存在的通气孔29从空间上看位于布置在初级侧23上的、并且借助液压管路26与第二压力腔6连接的压力室35下面。第二主动缸10通过连接部11附接到双CSC 4上。在第二主动缸10内部存在的空气从初级侧23到达空腔36内并且从那里经过通气孔29到次级侧24,所述通气孔布置在空腔36的最高位置。在此,空气在活塞28回程(接合)时被带到空腔36内,其中,所述空气在越过初级密封装置33后与液压液体13一起经过通气孔29流到次级侧24。次级侧24通过液压管路26与容器12连接。该自通风的过程对于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的无瑕疵的功能是必要的。
图5示出操纵设备16的第二构型的正视图。与图3中的示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对象)相对地,在此,第二主动缸10与双CSC 4隔开间距地布置。也就是说,在此,第二主动缸10的缸壳体8不(直接地)与双CSC 4的壳体9连接。第二主动缸10在此通过(柔性的)液压管路26与双CSC 4的第二压力腔6流体技术地连接。由于所述管路的柔性实现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或者说客户安装空间。在此,第二主动缸10布置在第二安装位置25中,其中,第二主动缸的、与第二压力腔6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23(相对于重力34)布置得比第二主动缸10的、与容器12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24更低。第二主动缸10与双CSC 4隔开间距的布置获得下述可能性:将第二主动缸10布置在第二安装位置25中(如图1中的第一和第二主动缸7、10),其中,在此,在第二驱动轴20上的操纵区段22和第二主动缸10的活塞杆27之间不需要偏转装置30。也就是说,第一主动缸7和第二主动缸10(与图1中的操纵设备相对地)直接地通过布置在驱动轴18、20上的操纵区段22来操纵。所述主动缸直接由变速器促动器通过驱动轴18、20来操纵或者说操控。所述主动缸和/或CSC尤其完全由塑料构造。
图6示出操纵设备16的正视图。与在图1和2中示出的操纵设备16相对地,在此,第二主动缸10布置在离合器罩19上的安装位置14中,使得在此也能够实现第二主动缸10的直接操纵。由此,在此在驱动轴18、20上的操纵区段22和主动缸7、10的活塞杆27之间不需要偏转装置30。在安装位置14中,主动缸7、10的、与压力腔5、6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23(相对于重力32)布置得比主动缸7、10的、与容器12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24更高。
第一缸壳体8和第二缸壳体整体地(材料锁合地/一件式地/仅仅能破坏地分离地)与CSC 4的壳体9连接,该CSC在此以肾活塞式CSC的形式构造。
图7示出图6的具有***纵的主动缸7、10的操纵设备16。驱动轴18、20如此使所述操纵区段22运动:操纵主动缸7、10的活塞杆27。第二主动缸10的操纵区段22在此具有用于在操纵区段22中引导活塞杆27的滑槽42。通过滑槽42能够直接操纵第二主动缸。
图8示出图6的细节图,其中,肾活塞式CSC 4以截面图示出。第一主动缸7和第二主动缸10彼此在最小角度α的情况下布置。该最小角度α沿着周向方向40延伸。
图9示出图8的示图的放大示图。肾活塞式CSC 4以截面图示出。能够看到肾形的第一压力腔5和第二压力腔6。两个第一压力腔5互相相对地布置。这两个第一压力腔5通过共同的第一流体腔38相互连接。第一流体腔38在肾活塞式CSC 4的壳体9中构成用于液压液体13的液压管路26,并且与第一主动缸7的初级侧23连接。在此,两个第一压力腔5分别在最高点37(相对于重力34)上附接到第一流体腔38上。这种实施方式确保,能够进行从第一压力腔5,经过第一流体腔38、第一主动缸7的初级侧23、第一主动缸7的次级侧24、液压管路26到容器12中的通风。这同样适用于两个互相相对地布置的第二压力腔6。这两个第二压力腔6通过共同的第二流体腔39相互连接。第二流体腔39在肾活塞式CSC 4的壳体9中构成用于液压液体13的液压管路26,并且与第二主动缸10的初级侧23连接。在此,两个第二压力腔6分别在最高点37(相对于重力34)上附接到第二流体腔39上。
附图标记列表
1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2 双离合器
3 液压***
4 CSC
5 第一压力腔
6 第二压力腔
7 第一主动缸
8 缸壳体
9 壳体
10 第二主动缸
11 连接部
12 容器
13 液压液体
14 第一安装位置
15 塑料
16 操纵设备
17 机动车
18 第一驱动轴
19 离合器罩
20 第二驱动轴
21 径向方向
22 操纵区段
23 初级侧
24 次级侧
25 第二安装位置
26 液压管路
27 活塞杆
28 活塞
29 通气孔
30 偏转装置
31 变速器罩
32 控制筒
33 初级密封装置
34 重力
35 压力室
36 空腔
37 最高点
38 第一流体腔
39 第二流体腔
40 周向方向
41 运动方向
42 滑槽
α 最小角度

Claims (8)

1.用于双离合器(2)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具有构成液压***(3)的至少下列的部件:
·具有第一压力腔(5)和第二压力腔(6)的双同心从动缸(4),
·第一主动缸(7),所述第一主动缸流体技术地与所述第一压力腔(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动缸(7)的缸壳体(8)与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整体地连接,
·第二主动缸(10),所述第二主动缸流体技术地与所述第二压力腔(6)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主动缸(10)能够通过能松脱的连接部(11)与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连接,
·用于液压液体(13)的容器(12),其中,所述容器(12)通过所述第一主动缸(7)与所述第一压力腔(5)流体技术地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二主动缸(10)与所述第二压力腔(6)流体技术地连接;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主动缸(7)进行所述第二压力腔(6)到所述容器(12)中的通风,其方式在于
·所述第二主动缸(10)直接布置在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上,并且在背离通气孔(29)的提高的安装位置中具有自通风功能,所述第二主动缸(10)的、与所述第二压力腔(10)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23)布置得比所述第二主动缸(10)的、与所述容器(12)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24)更高,或者
·所述第二主动缸(10)能够与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隔开间距地布置,第二主动缸的壳体与同心从动缸的壳体不直接连接,其方式在于,设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主动缸(10)和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的液压管路(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其中,所述液压管路(26)是柔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其中,至少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和所述第一主动缸(7)由塑料(15)制造。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其中,所述第二主动缸(10)由塑料(15)制造。
5.操纵设备(16),用于机动车(17)的传动级的选择和/或切换和双离合器(2)的接合和/或分离,所述操纵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离合器罩(19),在所述离合器罩中布置有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离合器操纵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主动缸(7)能够根据第一驱动轴(18)的位置来操纵,并且所述第二主动缸(10)能够根据第二驱动轴(20)的位置来操纵,其中,在径向方向(21)上从所述驱动轴(18、20)延伸的操纵区段(22)抗扭转地附接在所述驱动轴(18、20)上,并且在所述驱动轴(18、20)旋转时,所述主动缸(7、10)直接通过所述操纵区段(22)来操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设备(16),其中,所述第二主动缸(10)直接布置在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上,并且在背离通气孔(13)的提高的安装位置中具有自通风功能,并且在所述离合器罩(19)上布置在第一安装位置(14)中,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中,所述第二主动缸(10)的、与所述第二压力腔(10)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23)布置得比所述第二主动缸(10)的、与所述容器(12)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24)更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设备(16),其中,所述第二主动缸(10)与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隔开间距地布置,并且液压管路(14)使所述第二主动缸(10)和所述双同心从动缸(4)的壳体(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纵设备(16),其中,第二主动缸(10)在所述离合器罩(19)上布置在第二安装位置(25)中,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中所述第二主动缸(10)的、与所述第二压力腔(6)流体技术地连接的初级侧(23)布置得比所述第二主动缸(10)的、与所述容器(12)流体技术地连接的次级侧(24)更低。
CN201580043017.8A 2014-08-11 2015-07-27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62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5824.9A DE102014215824A1 (de) 2014-08-11 2014-08-11 Doppelkupplungs-Betätigung durch ein Vollkunststoff Nierenkolben-CSC mit integrierten Geberzylindern
DE102014215820 2014-08-11
DE102014215820.6 2014-08-11
DE102014215824.9 2014-08-11
PCT/DE2015/200422 WO2016023551A1 (de) 2014-08-11 2015-07-27 Doppelkupplungsbetätig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171A CN106662171A (zh) 2017-05-10
CN106662171B true CN106662171B (zh) 2020-02-28

Family

ID=5393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301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62171B (zh) 2014-08-11 2015-07-27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180533A1 (zh)
JP (1) JP6748068B2 (zh)
CN (1) CN106662171B (zh)
DE (1) DE112015003714A5 (zh)
WO (1) WO20160235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009852A1 (de) * 2018-12-19 2020-06-25 Fte Automotive Gmbh Hydraulisch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die Betätigung von Stellgliedern in einem Kraftfahrzeuggetrieb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3488A1 (de) * 2008-12-11 2010-06-1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einer Kolbenkraft einer Ein-/Ausrückeinrichtung auf die jeweilige Teilkupplung einer Doppelkupplung
DE102011016004A1 (de) * 2010-04-26 2011-10-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Zentraleinrücker
DE102011104370A1 (de) * 2010-06-29 2011-12-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berzylinder
CN103827533A (zh) * 2011-08-05 2014-05-28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分离***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63781C2 (de) * 2000-12-21 2003-02-20 Zf Sachs Ag Kupplungssystem mit einer geberzylinderbetätigten Kupplungseinrichtung
DE102006015886B4 (de) * 2005-04-28 2016-12-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ipphebelaktor, insbesondere zur Betätigung einer Kupplung
KR101355619B1 (ko) 2012-11-07 2014-01-2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사이드 스텝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3488A1 (de) * 2008-12-11 2010-06-1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einer Kolbenkraft einer Ein-/Ausrückeinrichtung auf die jeweilige Teilkupplung einer Doppelkupplung
DE102011016004A1 (de) * 2010-04-26 2011-10-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Zentraleinrücker
DE102011104370A1 (de) * 2010-06-29 2011-12-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berzylinder
CN103827533A (zh) * 2011-08-05 2014-05-28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分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524110A (ja) 2017-08-24
EP3180533A1 (de) 2017-06-21
CN106662171A (zh) 2017-05-10
WO2016023551A1 (de) 2016-02-18
DE112015003714A5 (de) 2017-05-11
JP6748068B2 (ja)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9015B2 (en) Rotary feedthrough for a vehicle wheel
KR102274073B1 (ko) 하이브리드 모듈
US7370745B2 (en) Hydraulic clutch-release system
KR101774673B1 (ko) 자동 변속기에 있어서의 마찰 체결 요소의 윤활 구조
CN102625884A (zh) 用于设有两个输入轴的变速器的双离合器装置
CN106104055B (zh) 具有移位泵的能够驱动耦合的促动器
CN106996428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止挡件
WO2015010699A3 (de)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mit kunststoffausrücksystem
CN106170647B (zh) 液压式变速器致动器
CN106662171B (zh) 双离合器操纵装置
CN103291907B (zh) 伺服控制变速箱的液压伺服控制***
US10753410B2 (en) Fluid assembly
US20100243401A1 (en) Shifting element of a gear box
EP3315772B1 (en) Pneumatic immersion lubricant pump
CN111336249B (zh) 用于操作机动车辆变速器中的致动元件的液压操作设备
CN109322939B (zh) 用于离合器分离器的传感器集成
US20160138710A1 (en) Actuating Device for a Manual Transmission and a Clutch Unit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SE536688C2 (sv) Manövercylinder för en växellåda, en växellåda med sådan manövercylinder, samt ett fordon med en sådan växellåda
US9863527B2 (en) Modular control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JP2017524110A5 (zh)
JP6734967B1 (ja)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の給油構造およびアジマススラスタ
US20170268660A1 (en) Assembly for Blocking and Enabling a Shifting Position of a Shifting Element
WO2014044273A3 (de) Deckelfester ausrücker für eine doppelkupplung
KR101600918B1 (ko) 클러치 액추에이터
CN110894859B (zh) 用于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的具有全液压操纵的双离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