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182A - 触摸面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5182A
CN106575182A CN201580045026.0A CN201580045026A CN106575182A CN 106575182 A CN106575182 A CN 106575182A CN 201580045026 A CN201580045026 A CN 201580045026A CN 106575182 A CN106575182 A CN 106575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switch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50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知洋
杉田靖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75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以实现降低触摸面板的功耗并且提高操作性的触摸面板装置为目的。触摸面板装置(100)具备框体(B1)、触摸面板(TP)、开关(SW)以及控制部。设置于框体(B1)的侧面的开关(SW)是用于启动设置于能与触摸面板(TP)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区域的触摸面板(TP)的开关。控制部控制触摸面板(TP)和开关(SW)。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触摸面板装置、搭载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或信息终端装置等的技术。
背景技术
触摸面板装置是能通过用手指或笔对触摸面板面进行触摸而向设备输入信息的装置。近年来,检测灵敏度良好且操作性优异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装置已用于各种设备。特别是,能精度良好地检测手指或笔在触摸面板面中接触的坐标的投影型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452514号))。
作为使用这种触摸面板装置的装置的应用例,有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为了降低功耗,将用于启动触摸面板的开关例如设置于框体,只有在使用触摸面板时才利用该开关启动触摸面板。即,在这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当操作触摸面板时,需要利用开关激活触摸面板,例如,与总是使触摸面板为激活状态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操作是复杂的。即,在这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为了操作触摸面板,需要进行(1)利用开关激活触摸面板的步骤和(2)通过对触摸面板进行触摸而进行触摸面板的操作的步骤这2个步骤(2个阶段的操作)。在这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由于需要进行上述2个步骤(2个阶段的操作),因此与总是使触摸面板为激活状态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操作是复杂的。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降低触摸面板的功耗并且提高操作性的触摸面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构成是具备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第1开关以及控制部的触摸面板装置。
第1开关是用于启动设置于能与触摸面板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区域的触摸面板的开关。
控制部控制触摸面板和第1开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降低触摸面板的功耗并且提高操作性的触摸面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简式分解立体图(左图)和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图(右图)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
图4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上图)中端子部1和触摸面板TP的传感电极层L_S的一部分放大示并且示出传感线SL1~SL8的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逻辑构成的图。
图6是将图3、图4的R1点的(1)驱动电极层L_D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R1(L_D)和(2)传感电极层L_S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R1(L_S)重叠显示的图。
图7是用于在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说明显示联动操作(显示旋转、显示滑动)的图。
图8是用于在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说明显示联动操作(显示缩小、显示放大)的图。
图9是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的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图10是具有开关SW1和开关SW2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B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图13是示出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简式分解立体图(左图)和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立体图(右图)的图。
图14是示出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
图15是示出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俯视图(上图)和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
图16是示出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逻辑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1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使用触摸面板装置的装置,将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作为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容易比较,说明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图13~图16示出用于说明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图。
具体地说,图13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简式分解立体图(左图)和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立体图(右图)的图。
图14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此外,图14的上图是示出触摸面板TP的驱动电极层L_D、发送部(驱动电极驱动部)TX以及驱动线DL1~DL8的图。
图15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此外,图15的上图是示出触摸面板TP的传感电极层L_S、接收部(传感电极接收部)RX以及传感线SL1~SL8的图。
图16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逻辑构成的图。
如图13所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具备框体91、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LCD以及触摸面板TP。而且,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在框体91的侧面具备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开关SW。另外,如图16所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具备触摸面板控制部92、显示面板控制部93、控制部94、发送部TX、驱动线DL1~DL8、接收部RX以及传感线SL1~SL8。
如图14、图15所示,触摸面板TP具备驱动电极层L_D、传感电极层L_S以及绝缘层L0。
在驱动电极层L_D中,例如,通过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网状图案形成有驱动电极。通过由减小了金属细线的线宽的网状图案形成驱动电极层L_D,能不遮挡来自显示面板LCD的光。
如图14所示,驱动电极层L_D由8个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形成。8个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分别通过驱动线DL1~DL8连接到发送部TX。从发送部TX分别通过驱动线DL1~DL8将驱动器驱动信号输出给驱动电极区域DR1~DR8,从而驱动电极区域DR1~DR8被驱动,在驱动电极区域DR1~DR8中分别产生与驱动器驱动信号相应的电场。
如图14、图15所示,在驱动电极层L_D和传感电极层L_S之间设置有绝缘层L0,驱动电极层L_D和传感电极层L_S通过绝缘层L0成为绝缘状态。
如图15所示,传感电极层L_S由8个传感电极区域SR1~SR8形成。8个传感电极区域SR1~SR8分别通过传感线SL1~SL8连接到接收部RX。
接收部RX经由传感线SL1~SL8接收与在传感电极区域SR1~SR8和驱动电极区域DR1~DR8之间根据驱动器驱动信号产生的电场的变化对应的传感信号。
如图16所示,触摸面板控制部92连接到发送部TX、接收部RX、显示面板控制部93以及控制部94。触摸面板控制部92将用于驱动器驱动的控制信号(驱动器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给发送部TX。发送部TX基于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92的控制信号(驱动器驱动控制信号)将规定的驱动器驱动信号经由驱动线DL1~DL8按规定的定时输出给触摸面板TP的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另外,触摸面板控制部92基于接收部RX经由传感线SL1~SL8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检测触摸面板TP上的触摸点的位置信息。然后,触摸面板控制部92将检测出的触摸点的位置信息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93和控制部94。
显示面板控制部93是用于对显示面板LCD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部,如图16所示,连接到触摸面板控制部92和控制部94。显示面板控制部93基于来自控制部94和/或触摸面板控制部92的控制信号进行显示面板LCD的显示控制。
控制部94是进行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整体控制的功能部,如图16所示,连接到触摸面板控制部92、显示面板控制部93以及开关SW。在用户触摸开关SW的情况下(或者按下开关SW的情况下)(在执行用于设成开关接通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为了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状态,控制部94将指示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状态(能动作状态)的控制信号输出给触摸面板控制部92。触摸面板控制部92基于来自控制部94的上述控制信号开始触摸面板TP的驱动控制,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状态(能动作状态)。
通过执行这种处理,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中,用户通过用手指触摸开关SW,会使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的触摸面板TP激活,用户通过用手指等在触摸面板面上进行触摸,能进行触摸面板操作。
这样,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中,在触摸面板TP上操作的情况下,用户利用开关SW激活触摸面板TP,由此能降低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功耗。即,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中,只有在操作触摸面板TP时才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的状态(触摸面板TP被驱动的状态),因此与总是使触摸面板TP为激活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降低功耗。
然而,在上述这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中,当操作触摸面板TP时,需要利用开关SW将触摸面板TP激活,与总是是触摸面板TP为激活状态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操作变得复杂。即,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中,为了操作触摸面板TP,需要进行(1)利用开关SW将触摸面板TP激活的步骤和(2)通过对触摸面板TP进行触摸而进行触摸面板TP的操作的步骤这2个步骤(2个阶段的操作)。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中,由于需要进行上述2个步骤(2个阶段的操作),因此与总是使触摸面板TP为激活状态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操作是复杂的。
下面,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
<1.1: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简式分解立体图(左图)和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图(右图)的图。
图2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此外,图2的上图是示出触摸面板TP的驱动电极层L_D、端子部1以及驱动线DL1~DL8的图。
图3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上图)和沿A-A线的简式截面图(下图)的图。此外,图3的上图是示出触摸面板TP的传感电极层L_S和端子部1的图。
图4是在图3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上图)中将端子部1和触摸面板TP的传感电极层L_S的一部分放大示出并且示出传感线SL1~SL8的图。
图5是示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逻辑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具备框体B1、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LCD以及触摸面板TP。而且,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在框体B1的侧面具备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开关SW。另外,如图5所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具备触摸面板控制部2、显示面板控制部3、整体控制部4、发送部TX、驱动线DL1~DL8、接收部RX以及传感线SL1~SL8。
如图1~图3所示,框体B1是用于收纳触摸面板TP和显示面板LCD的框体。另外,框体B1是用于收纳图1~图5所示的端子部1、发送部TX、接收部RX、触摸面板控制部2、显示面板控制部3以及整体控制部4的框体。此外,如图2、图3所示,通过将由透明的构件形成的盖Cv装配到框体B1,保护配置在框体B1内的触摸面板TP、显示面板LCD等不受灰尘等影响。
显示面板LCD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LCD配置在触摸面板TP的下侧(框体侧),基于来自整体控制部4、显示面板控制部3的控制信号,将规定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
触摸面板TP例如是投影型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如图1所示,触摸面板TP配置在显示面板LCD的上侧(盖Cv侧)。在触摸面板TP中,由触摸面板控制部2和发送部TX对驱动电极进行驱动控制。并且,根据由传感电极、接收部RX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与触摸面板TP上的电场变化(电容变化)对应的信号),检测触摸面板TP上的触摸位置。
如图2、图3所示,触摸面板TP具备驱动电极层L_D、传感电极层L_S、用于将驱动电极层L_D和传感电极层L_S绝缘的绝缘层L0。
在驱动电极层L_D中,例如,通过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网状图案形成有驱动电极。通过由减小了金属细线的线宽的网状图案形成驱动电极层L_D,能不遮挡来自显示面板LCD的光。例如,在图2的R1点,在图2中,由作为R1(L_D)示出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形成有驱动电极层L_D。此外,在驱动电极层L_D的R1点以外的区域,同样由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形成有驱动电极。
如图2所示,驱动电极层L_D由8个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形成。8个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分别连接到驱动线DL1~DL8。驱动线DL1~DL8各自的一端连接到端子部1的连接端子(未图示)。即,驱动线DL1~DL8分别经由端子部1的对应连接端子连接到发送部TX。在图2~图4中,为了说明方便,图示出端子部1配置在触摸面板TP的周边区域(边框区域)的外部,但是实际上优选端子部1以收纳在框体B1的内部的方式配置。
如图2所示,驱动线DL1~DL8在俯视时形成在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区域内。例如,驱动线DL1~DL8分别配置在传感电极层L_S的未形成有传感电极的区域。并且,驱动线DL1~DL8分别经由设置于绝缘层L0的通孔(在俯视时例如设置在由图2的黑圆点示出的位置的通孔)连接到驱动电极区域DR1~DR8。
从发送部TX分别通过驱动线DL1~DL8将驱动器驱动信号输出给驱动电极区域DR1~DR8,从而驱动电极区域DR1~DR8被驱动,在驱动电极区域DR1~DR8中分别产生与驱动器驱动信号相应的电场。
在传感电极层L_S中,例如,通过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网状图案形成有传感电极。通过由减小了金属细线的线宽的网状图案形成传感电极层L_S,能不遮挡来自显示面板LCD的光。例如,在图3的R1点(在俯视时,存在于与图4的R1点相同的坐标位置的R1点),由在图3中作为R1(L_S)示出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形成有传感电极层L_S。此外,在传感电极层L_S的R1点以外的区域,同样由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形成有驱动电极。
图6是将图3、图4的R1点的(1)驱动电极层L_D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R1(L_D)和(2)传感电极层L_S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R1(L_S)重叠显示的图。
如图6所示,优选驱动电极层L_D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R1(L_D)和传感电极层L_S的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R1(L_S)是相同间距的网状图案,在俯视时配置在相互错开一半间距的位置。通过这样配置,能降低在驱动电极和传感电极之间产生的交叉电容。
如图3、图4所示,传感电极层L_S由8个传感电极区域SR1~SR8形成。如图4所示,8个传感电极区域SR1~SR8分别连接到传感线SL1~SL8。传感线SL1~SL8各自的一端连接到端子部1的连接端子(未图示)。即,传感线SL1~SL8分别经由端子部1的对应连接端子连接到接收部RX。
此外,如图4所示,传感线SL1~SL8在俯视时形成在触摸面板TP的周边区域(边框区域)内。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如上所述,驱动线DL1~DL8形成在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区域内,因此只要在触摸面板TP的周边区域(边框区域)内仅配置传感线SL1~SL8即可。因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不需要如图14、图15所示的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900那样,将驱动线DL1~DL8和传感线SL1~SL8这两者均配置在触摸面板TP的周边区域(边框区域)内。其结果是,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能使触摸面板TP的周边区域(边框区域)与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特别小。
发送部TX通过驱动线DL1~DL8分别连接到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发送部TX中输入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驱动器驱动控制信号)。发送部TX基于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驱动器驱动控制信号),经由驱动线DL1~DL8分别将用于将驱动电极区域DR1~DR8驱动的驱动器驱动信号按规定的定时输出。
接收部RX通过传感线SL1~SL8分别连接到传感电极区域SR1~SR8。接收部RX中输入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接收部RX基于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经由传感线SL1~SL8接收传感信号。具体地说,接收部RX分别经由传感线SL1~SL8接收与在传感电极区域SR1~SR8和驱动电极区域DR1~DR8之间根据驱动器驱动信号产生的电场的变化(电容变化)对应的传感信号。
如图5所示,触摸面板控制部2连接到发送部TX、接收部RX、显示面板控制部3以及整体控制部4。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用于驱动器驱动的控制信号(驱动器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给发送部TX。发送部TX基于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驱动器驱动控制信号),将规定的驱动器驱动信号经由驱动线DL1~DL8按规定的定时输出给触摸面板TP的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另外,触摸面板控制部2基于接收部RX经由传感线SL1~SL8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检测触摸面板TP上的触摸点的位置信息。然后,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检测出的触摸点的位置信息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和整体控制部4。
显示面板控制部3是用于对显示面板LCD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部,如图5所示,连接到触摸面板控制部2和整体控制部4。显示面板控制部3基于来自整体控制部4和/或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进行显示面板LCD的显示控制。
整体控制部4是进行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整体控制的功能部,如图5所示,连接到触摸面板控制部2、显示面板控制部3以及开关SW。在用户触摸开关SW的情况下(或者按下开关SW的情况下)(在执行用于设成开关接通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为了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状态,整体控制部4将指示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状态(能动作状态)的控制信号输出给触摸面板控制部2。触摸面板控制部2基于来自整体控制部4的上述控制信号开始触摸面板TP的驱动控制,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状态(能动作状态)。
如图1~图3所示,开关SW设置在框体B1的侧面。开关SW以开关SW的被用户触摸的面和触摸面板TP的开关SW侧的端部的距离为能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方式配置。例如,在图3中,开关SW以开关SW的被用户触摸的面和触摸面板TP的开关SW侧的端部的距离d1(图3所示的距离d1)为能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方式配置在框体B1的侧面。距离d1例如为3mm以下。距离d1优选为2mm以下。另外,例如,优选从触摸面板TP到开关SW的电容为触摸面板TP的电极面和表面(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输入面)之间的电容的1/2以上。
开关SW例如通过由机械式按钮(例如,通过按下而变成接通状态的机械式按钮)形成的开关或由触摸传感器(例如,静电传感器)形成的开关实现。如图5所示,开关SW连接到整体控制部4,例如,开关SW通过被用户触摸(或按下)而成为开关接通状态。当开关SW被用户触摸(或按下)而成为开关接通状态时,在与整体控制部4一起形成的电路中例如流过电流,通过检测该电流,整体控制部4检测出成为开关接通状态。
<1.2: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动作>
以下说明如上构成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动作。
此外,作为初始状态,假设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为在显示面板LCD上显示有图像的状态,触摸面板TP为非激活的状态。
为了进行触摸面板TP的操作(为了使触摸面板TP成为激活的状态),用户用手指触摸开关SW而设成开关接通状态。
整体控制部4检测出用户用手指触摸开关SW,将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控制信号输出给触摸面板控制部2。
触摸面板控制部2接收来自整体控制部4的控制信号,基于该控制信号开始对触摸面板TP的驱动控制。具体地说,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触摸面板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给发送部TX。
发送部TX基于从触摸面板控制部2接收到的触摸面板驱动控制信号,生成用于依次输出给驱动线DL1~DL8的驱动器驱动信号。发送部TX将生成的驱动器驱动信号经由驱动线DL1~DL8分别输出给驱动电极区域DR1~DR8。根据所输出的驱动器驱动信号,在驱动电极区域DR1~DR8和传感电极区域SR1~SR8之间产生与驱动器驱动信号相应的电场。
接收部RX基于来自触摸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依次接收来自传感线SL1~SL8的传感信号。触摸面板控制部2基于由接收部RX经由传感线SL1~SL8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产生电场变化(电容变化)的触摸面板TP上的位置。
在用户用手指触摸开关SW的情况下,图5所示的区域R_sw的部分的电场变化(电容变化)是显著的。在该情况下,(1)当由发送部TX将驱动线DL4驱动时接收部RX经由传感线SL8接收到的传感接收信号和(2)当由发送部TX将驱动线DL5驱动时接收部RX经由传感线SL8接收到的传感接收信号是表示大的电场变化(电容变化)的信号。
触摸面板控制部2检测上述传感信号的信号变化,判断为触摸位置的位置信息(坐标位置)是图5的区域R_sw。即,触摸开关SW的手指的附近区域R_sw被检测为触摸位置。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构成为:触摸面板TP的周边区域(边框区域)小,开关SW的触摸面和触摸面板TP的端部(开关SW侧的端部)的距离短到能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程度,能利用触摸面板TP对开关SW的触摸面的触摸进行位置检测。因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当用户利用开关SW进行启动触摸面板TP的操作(激活的操作)时,能与该操作几乎同时地检测出触摸开关SW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信息(图5的区域R_sw)。
由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不需要如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那样进行(1)利用开关SW激活触摸面板TP的步骤和(2)通过对触摸面板TP进行触摸而进行触摸面板TP的操作的步骤这2个步骤(2个阶段的操作)。即,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不用进行如以往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那样的复杂的操作,在启动触摸面板TP时,能几乎同时(几乎无延迟)地由触摸面板TP检测出触摸开关SW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由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与以往相比能特别提高操作性。
而且,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当操作触摸面板时,利用开关SW启动触摸面板TP,因此只有在操作触摸面板时触摸面板TP才消耗电力。由此,能提高触摸面板操作的操作性并且降低用于触摸面板操作的功耗。
此外,“控制部”例如由触摸面板控制部2和整体控制部4实现其功能。
(1.2.1:显示联动操作(显示旋转,显示滑动))
接着,说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进行显示联动操作(显示旋转、显示滑动)的情况。
图7是用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说明显示联动操作(显示旋转、显示滑动)的图。具体地说,图7的左图是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是用于说明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与用户手指的动作联动而旋转的情况的图。图7的右图是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是用于说明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与用户手指的动作联动而滑动的情况的图。
此外,到用户用手指触摸SW1而触摸面板TP启动为止的处理与上述是同样的。
《联动操作(显示旋转)》
首先,使用图7的左图说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进行显示旋转的联动操作的情况。
如图7的左图所示,用户通过触摸开关SW而使触摸面板TP启动。然后,用户进行使触摸开关SW的手指在图7的左图的箭头Dir1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的操作。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触摸面板TP配置为即使在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也能检测电场变化(静电电容变化),因此能检测出由上述那样的手指的动作引起的触摸面板上的电场变化(静电电容变化)。因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用户使触摸开关SW的手指在图7的左图的箭头Dir1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检测出手指的轨迹。具体地说,利用触摸面板控制部2能连续地检测出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信息(位置坐标)。然后,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检测出的手指的位置信息连续地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和整体控制部4。
整体控制部4与由触摸面板控制部2检测出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信息联动地生成指示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旋转的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
显示面板控制部3基于从整体控制部4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用于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以在图7的箭头Dir2的方向上,与用户的手指的动作Dir1联动地使图像旋转的方式更新)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显示面板控制部3将生成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LCD,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
通过这种处理,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能与触摸开关SW1并在显示面板LCD的周边方向Dir1上移动的用户的手指的动作联动地启动触摸面板TP,并且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旋转。
《联动操作(显示滑动)》
接着,使用图7的右图说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进行显示滑动的联动操作的情况。
如图7的右图所示,用户通过触摸开关SW而使触摸面板TP启动。然后,用户进行使触摸开关SW的手指在图7的右图的箭头Dir3的方向上移动的操作。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开关SW时,触摸面板TP启动,因此能由触摸面板TP检测出用户的手指向箭头Dir3的方向的移动。
即,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用户使触摸开关SW的手指在图7的右图的箭头Dir3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检测出手指的轨迹。具体地说,能利用触摸面板控制部2连续地检测出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信息(位置坐标)。然后,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检测出的手指的位置信息连续地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和整体控制部4。
整体控制部4与由触摸面板控制部2检测出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信息联动地生成指示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移动(在方向Dir4的方向上移动)的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
显示面板控制部3基于从整体控制部4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用于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以在图7的箭头Dir4的方向上使图像移位显示的方式进行更新)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显示面板控制部3将生成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LCD,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
通过这样处理,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能与触摸开关SW1并在显示面板LCD的内侧的方向Dir3上移动的用户的手指的动作联动地启动触摸面板TP,并且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移位(在箭头Dir4的方向上移位)。
(1.2.2:显示联动操作(显示缩小、显示放大))
接着,说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进行显示联动操作(显示缩小、显示放大)的情况。
图8是用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说明显示联动操作(显示缩小、显示放大)的图。具体地说,图8的左图是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是用于说明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与用户手指的动作联动地缩小显示的情况的图。图8的右图是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是用于说明使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与用户手指的动作联动地放大显示的情况的图。
此外,到用户用手指触摸SW1而触摸面板TP启动为止的处理与上述是同样的。
《联动操作(显示缩小)》
首先,使用图8的左图说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进行显示缩小的联动操作的情况。
如图8的左图所示,用户一边用1个手指触摸开关SW一边用另1个手指触摸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的1点。在图8的左图中,用F2表示触摸开关SW的手指,用F3表示触摸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的1点的手指。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手指F2触摸开关SW,因此触摸面板TP启动。然后,用户使手指F2在图8所示的箭头Dir5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并且使手指F3在图8所示的箭头Dir6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即,移动手指F2和手指F3,使得手指F2和手指F3的位置靠近(进行捏合(pinch in)操作)。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触摸面板TP配置为即使在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也能检测电场变化(静电电容变化),因此能检测出由上述这样的手指的动作(捏合操作)引起的触摸面板上的电场变化(静电电容变化)。因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用户使触摸开关SW的手指F2在图8的左图的箭头Dir5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检测出手指F2的轨迹。另外,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用户使手指F3在图8的左图的箭头Dir6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检测出手指F3的轨迹。
具体地说,能利用触摸面板控制部2连续地检测出用户的手指F2和手指F3的位置信息(位置坐标)。然后,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检测出的手指F2和手指F3的位置信息连续地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和整体控制部4。
整体控制部4与由触摸面板控制部2检测出的用户的手指F2和手指F3的位置信息联动地生成指示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缩小显示的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
显示面板控制部3基于从整体控制部4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用于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将图像缩小显示)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显示面板控制部3将生成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LCD,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缩小显示)。
通过这样处理,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能与触摸开关SW1的手指F2和触摸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的手指F3的动作联动地启动触摸面板TP,并且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缩小显示。此外,可以根据手指F2和手指F3的速度来决定图像的缩小率。
《联动操作(显示放大)》
接着,使用图8的右图说明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进行显示放大的联动操作的情况。
如图8的右图所示,用户一边用1个手指触摸开关SW,一边用另1个手指触摸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的1点。在图8的右图中,用F4表示触摸开关SW的手指,用F5表示触摸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的1点的手指。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手指F4触摸开关SW,因此触摸面板TP启动。然后,用户使手指F4在图8所示的箭头Dir7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并且使手指F5在图8所示的箭头Dir8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即,移动手指F4和手指F5,使得手指F4和手指F5的位置在同一旋转方向上移动(进行张开(pinch out)操作)。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触摸面板TP配置为即使在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也能检测电场变化(静电电容变化),因此能检测出由上述那样的手指的动作(张开操作)引起的触摸面板上的电场变化(静电电容变化)。因此,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用户使触摸开关SW的手指F4在图8的右图的箭头Dir7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检测出手指F4的轨迹。另外,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用户使手指F5在图8的右图的箭头Dir8的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边框部)移动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检测出手指F5的轨迹。
具体地说,能利用触摸面板控制部2连续地检测出用户的手指F4和手指F5的位置信息(位置坐标)。然后,触摸面板控制部2将检测出的手指F4和手指F5的位置信息连续地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和整体控制部4。
整体控制部4与由触摸面板控制部2检测出的用户的手指F4和手指F5的位置信息联动地生成指示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放大显示的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控制部3。
显示面板控制部3基于从整体控制部4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用于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将图像放大显示)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显示面板控制部3将生成的显示面板驱动信号输出给显示面板LCD,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更新(放大显示)。
通过这样处理,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能与触摸开关SW1的手指F4和触摸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的手指F5的动作联动地启动触摸面板TP并且将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放大显示。此外,可以根据手指F4和手指F5的速度来决定图像的放大率。
《第1变形例》
接着,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此外,以下说明本变形例特有的部分,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9是第1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在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开关SW的数量是1个,但是在第1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中,如图9所示,开关SW的数量是多个(在图9中,开关的数量是2个)。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的多个开关SW1、SW2连接到整体控制部4,用户通过触摸开关SW1、SW2,能设成开关接通状态。
例如,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中,用户通过用手指触摸开关SW1、SW2中的任意一个,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使触摸面板TP启动。并且,例如,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中,用户通过用手指触摸开关SW1、SW2这两者,能使触摸面板TP启动,而且使规定的应用程序工作。
这样,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中,在用户用手指触摸开关SW1、SW2这两者的情况下,触摸面板TP的启动、规定的应用程序的处理被连续地执行,因此能防止如下情况:用户无意中触摸开关SW1、SW2中的任意一个,而违反用户的意图执行规定的应用程序。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中,说明了开关的数量为2个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开关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上。
另外,使用图10说明具备2个开关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应用例。
图10是具有开关SW1和开关SW2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B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如图10所示,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B中,(1)在显示面板LCD中,在开关SW1的附近,显示有分配给在触摸开关SW1时执行的应用程序(在图10的情况下为邮件确认处理)的图标,(2)在显示面板LCD中,在开关SW2的附近,显示有分配给在触摸开关SW2时执行的应用程序(在图10的情况下为画面切换处理)的图标。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B中,当开关SW1被用户触摸时,触摸面板TP启动,而且,执行分配给开关SW1的应用程序(在图10的情况下为邮件确认处理)。
另外,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B中,当开关SW2被用户触摸时,触摸面板TP启动,而且,通过使用户触摸面板开关SW2的手指左右滑动,执行分配给开关SW2的应用程序(在图10的情况下为画面切换处理)。即,根据用户的手指的滑动方向切换画面。
这样,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B中,通过将规定的应用程序处理的执行分配给2个开关SW1、SW2,能启动触摸面板TP并且操作性良好地执行规定的应用程序处理。
《第2变形例》
接着,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此外,以下说明本变形例特有的部分,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1是第2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的从显示面的上方观看的简式俯视图。
在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中,开关SW在俯视时仅形成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的一部分,但是在第2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如图11所示,开关SW3在俯视时形成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的包围显示面板LCD的周边部的整个区域。即,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开关SW3形成在框体B1的整个侧面。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的开关SW3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连接到整体控制部4,用户通过触摸开关SW3,能设成开关接通状态。
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由于开关SW3形成在框体B1的整个侧面,因此为了启动触摸面板TP,用户用手指触摸的范围变大,便利性提高。
此外,如图12所示,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为了明示触摸开关SW3的位置,也可以在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显示中,进行明示触摸位置的显示。例如,在图12的左图的情况下,可以在用户于手指位置F6触摸开关SW3时,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使触摸面板TP启动,并使靠近触摸位置的图标IC1例如以规定的颜色显示,由此进行明示触摸位置的显示。另外,在图12的右图的情况下,可以在用户于手指位置F7触摸开关SW3时,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使触摸面板TP启动,并使靠近触摸位置的图标IC2例如以规定的颜色显示,由此进行明示触摸位置的显示。
这样,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能明示触摸位置。
此外,在上述记载中,说明了在预先显示的图像中通过使触摸位置附近的图像变化来明示触摸位置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C中,也可以在检测出开关SW3的触摸位置后,在该触摸位置附近,将明示触摸位置的图像(例如,表示触摸位置的图标)显示于显示面板LCD。
[其它实施方式]
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变形例的一部分或全部组合来实现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另外,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说明的同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A中,也可以在显示面板LCD上进行明示触摸开关SW、SW1、SW2的位置的显示(例如,图标显示)。在该情况下,(1)可以通过使预先显示于显示面板LCD的图像(例如,图标)变化(例如,改变颜色)来明示触摸位置,(2)也可以在检测出触摸位置后,使明示触摸位置的图像(例如,图标)出现在触摸位置附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中,说明了栅极线的数量、传感线的数量、栅极电极区域的数量、传感电极区域的数量分别为“8”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栅极线的数量、传感线的数量、栅极电极区域的数量、传感电极区域的数量也分别可以为其它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中,说明了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在俯视时为圆形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矩形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中,说明了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驱动线在俯视时配置在触摸面板TP区域内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传感线在俯视时配置在触摸面板TP区域内,也可以构成为传感线和栅极线这两者在俯视时均配置在触摸面板TP区域内。
另外,触摸面板TP的电极(驱动电极、传感电极)不限于由金属细线的网状图案形成。触摸面板TP的电极(驱动电极、传感电极)例如也可以是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形成的透明电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作为集成电路(例如,LSI、***LSI等)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块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程序实现。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块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在计算机中由中央处理装置(CPU)执行。另外,用于进行各个处理的程序也可以存储在硬盘、ROM等存储装置中,而由中央运算装置(CPU)从ROM或RAM读出并执行该程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处理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包含与OS(操作***)、中间件或规定的程序库一起实现的情况。)实现。而且,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混合处理来实现。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处理方法的执行顺序未必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调换执行顺序。
使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和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在此,作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能举出软盘、硬盘、CD-ROM、MO、DVD、大容量DVD、下一代DVD、半导体存储器。
上述计算机程序不限于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也可以是经由电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等来传递。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构件之中,有仅简化示出上述实施方式所需要的主要构件的部分。因此,可以具备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明示的任意的构成构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附图中,各构件的尺寸有未忠实地表示实际的尺寸和尺寸比率等的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具体构成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作各种变更和修正。
[附记]
此外,本发明也能如下表现。
第1发明是具备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第1开关以及控制部的触摸面板装置。
第1开关是用于启动设置于能与触摸面板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区域的触摸面板的开关。
控制部控制触摸面板和第1开关。
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触摸面板和第1开关的距离短到能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程度,因此能通过触摸第1开关来启动触摸面板,并且能在触摸面板上检测出触摸第1开关的位置。
由此,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提高触摸面板操作的操作性并且降低用于触摸面板操作的功耗。
此外,“能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例如为3mm以下的距离,优选为2mm以下的距离。
第2发明是,在第1发明中,控制部在检测出对第1开关的接触状态时,(1)启动触摸面板,(2)在触摸面板上,检测对第1开关的触摸点。
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触摸面板和第1开关的距离短到能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程度,因此能由触摸面板检测出触摸第1开关的位置。因此,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当用户利用第1开关进行启动触摸面板的操作(激活的操作)时,能与该操作几乎同时地检测出触摸第1开关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信息。
由此,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不需要如以往的触摸面板装置那样进行(1)利用开关激活触摸面板的步骤和(2)通过对触摸面板进行触摸而进行触摸面板的操作的步骤这2个步骤(2个阶段的操作)。即,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不用进行如以往的触摸面板装置那样的复杂的操作,在启动触摸面板时,能几乎同时(几乎无延迟)地由触摸面板检测出触摸第1开关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由此,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与以往相比能特别提高操作性。
而且,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当操作触摸面板时,利用第1开关启动触摸面板,因此只有在操作触摸面板时触摸面板才消耗电力。由此,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提高触摸面板操作的操作性并且降低用于触摸面板操作的功耗。
第3发明是,在第1或第2发明中,还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控制部对显示面板进行控制。
触摸面板在俯视时形成于包含显示面板所占的区域并且比显示面板大的区域。
由此,能实现具有在俯视时配置在比显示面板大的区域的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装置。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例如,在俯视时不存在显示面板区域而作为边框区域的区域中,存在触摸面板的区域,因此,例如即使在对触摸面板装置的边框区域进行触摸的情况下也能恰当地检测出该触摸的位置。
第4发明是,在第1至第3中的任一发明中,触摸面板的驱动配线和传感配线中的至少一方在俯视时配置在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面内。
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触摸面板的驱动配线和传感配线中的至少一方在俯视时配置在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面内,因此与以往的触摸面板装置相比,能减小为了配置驱动线和/或传感线所需要的区域(边框区域)。由此,能实现窄边框的触摸面板装置。
第5发明是,在第1至第4中的任一发明中,还具备用于启动设置于能与触摸面板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区域的触摸面板的第2开关。
控制部在检测出对第1开关或第2开关的接触状态时,(1)启动触摸面板,(2)在触摸面板上,检测对第1开关或第2开关的触摸点。
在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利用2个开关启动触摸面板,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降低触摸面板的功耗并且提高操作性的触摸面板装置,因此在触摸面板装置相关产业领域中是有用的,在该领域中是能实施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100C 触摸面板装置(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TP 触摸面板
SW 开关(第1开关)
LCD 显示面板
B1 框体。

Claims (5)

1.一种触摸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
第1开关,其用于启动设置于能与上述触摸面板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区域的上述触摸面板;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触摸面板和上述第1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装置,
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出对上述第1开关的接触状态时,
(1)启动上述触摸面板,
(2)在上述触摸面板上,检测对上述第1开关的触摸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装置,
还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显示面板进行控制,
上述触摸面板在俯视时形成于包含上述显示面板所占的区域并且比上述显示面板大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装置,
上述触摸面板的驱动配线和传感配线中的至少一方在俯视时配置在上述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装置,
还具备第2开关,上述第2开关用于启动设置于能与上述触摸面板进行静电电容耦合的距离以下的区域的上述触摸面板,
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出对上述第1开关或上述第2开关的接触状态时,
(1)启动上述触摸面板,
(2)在上述触摸面板上,检测对上述第1开关或上述第2开关的触摸点。
CN201580045026.0A 2014-08-22 2015-08-17 触摸面板装置 Pending CN1065751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9108 2014-08-22
JP2014-169108 2014-08-22
PCT/JP2015/073045 WO2016027779A1 (ja) 2014-08-22 2015-08-17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182A true CN106575182A (zh) 2017-04-19

Family

ID=5535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5026.0A Pending CN106575182A (zh) 2014-08-22 2015-08-17 触摸面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42545A1 (zh)
CN (1) CN106575182A (zh)
WO (1) WO2016027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0096B2 (en) * 2015-12-30 2018-06-0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Elliptical capacitive sensor electrode pattern and sensing therewith
KR101866632B1 (ko) * 2016-04-29 2018-06-1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일체형 컬러 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33396B1 (ko) * 2017-06-01 2021-1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1695A (ja) * 1997-04-25 1998-11-13 Hitachi Ltd 状態検出方法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028979A (ja) * 2001-12-27 2004-01-29 Asulab Sa 電子腕時計の機能を実行する手動制御デバイス
CN101133385A (zh) * 2005-03-04 2008-02-27 苹果公司 带有多个触感器件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1432677A (zh) * 2005-03-04 2009-05-13 苹果公司 具有显示器和用于用户界面及控制的周围触摸敏感边框的电子设备
CN101609383A (zh) * 2006-03-03 2009-12-23 苹果公司 具有显示器和用于用户界面及控制的周围触摸敏感边框的电子设备
CN101887343A (zh) * 2009-05-11 2010-11-1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H701419A2 (fr) * 2009-07-10 2011-01-14 Em Microelectronic Marin Sa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verre à touches capacitives pour un instrument électronique, et instrument comprenant un tel verre.
CN102084325A (zh) * 2008-05-06 2011-06-01 帕姆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延展触摸敏感控制区域
CN202075723U (zh) * 2011-01-14 2011-12-14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触控面板
CN103558951A (zh) * 2012-05-07 2014-02-05 瑟克公司 用于区分从边缘进入触摸传感器的边缘滑动手势与其他类似但非边缘滑动动作的方法
CN10397046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中的解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0683B2 (en) * 2007-04-05 2014-10-1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button activation sensing and proximity sensing
JP5975794B2 (ja) * 2012-08-29 2016-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KR102031778B1 (ko) * 2012-12-06 2019-10-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798399B2 (en) * 2014-06-02 2017-10-2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ide sen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1695A (ja) * 1997-04-25 1998-11-13 Hitachi Ltd 状態検出方法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028979A (ja) * 2001-12-27 2004-01-29 Asulab Sa 電子腕時計の機能を実行する手動制御デバイス
CN101133385A (zh) * 2005-03-04 2008-02-27 苹果公司 带有多个触感器件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1432677A (zh) * 2005-03-04 2009-05-13 苹果公司 具有显示器和用于用户界面及控制的周围触摸敏感边框的电子设备
CN101609383A (zh) * 2006-03-03 2009-12-23 苹果公司 具有显示器和用于用户界面及控制的周围触摸敏感边框的电子设备
CN102084325A (zh) * 2008-05-06 2011-06-01 帕姆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延展触摸敏感控制区域
CN101887343A (zh) * 2009-05-11 2010-11-1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H701419A2 (fr) * 2009-07-10 2011-01-14 Em Microelectronic Marin Sa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verre à touches capacitives pour un instrument électronique, et instrument comprenant un tel verre.
CN202075723U (zh) * 2011-01-14 2011-12-14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触控面板
CN103558951A (zh) * 2012-05-07 2014-02-05 瑟克公司 用于区分从边缘进入触摸传感器的边缘滑动手势与其他类似但非边缘滑动动作的方法
CN10397046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中的解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7779A1 (ja) 2016-02-25
US20170242545A1 (en) 2017-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82404B2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US9535501B1 (en) Input with haptic feedback
KR102007651B1 (ko) 터치스크린 키보드를 구성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 매체
CN101901049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和信息处理程序
CN102483659A (zh) 集成触摸屏
CN101840283A (zh) 显示/输入装置
CN102541401A (zh)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9921652B2 (en) Input with haptic feedback
CN106575182A (zh) 触摸面板装置
CN105045431A (zh) 用于触摸屏终端的智能传感器及其触摸检测方法
US10474255B2 (en) Input element with integrated functionality
JP2011164953A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6163553A (ja) 入力装置
JP2006107031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0204987A (ja)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付き機器
CN105511644A (zh) 具有多种人机交互状态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