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8794A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8794A
CN106558794A CN201510621930.3A CN201510621930A CN106558794A CN 106558794 A CN106558794 A CN 106558794A CN 201510621930 A CN201510621930 A CN 201510621930A CN 106558794 A CN106558794 A CN 106558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ssembly
absorbing material
adapter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19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8794B (zh
Inventor
彭伟
王利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19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8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8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8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8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8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绝缘本体中的端子。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中的单片吸波材料,所述单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单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中;或者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两片吸波材料,所述两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两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在本发明中,通过单片吸波材料或两片吸波材料有效地消除接地端子的谐振问题,并且减少了吸波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板到板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两个电路板电连接在一起,一般采用一对相互对配连接器将两个电路板电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说明,在申请中将对配在一起的一对连接器称为连接器组件。
对于板到板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为了防止高速信号之间相互干扰,在连接器组件中存在多个独立的接地端子(或称为接地针),这些独立的接地端子都会存在谐振的问题。为了防止接地端子出现谐振,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连接器组件中添加一个额外的接地连接件,该接地连接件将连接器组件中的多个独立的接地端子相互电连接在一起,从而消除接地端子的谐振问题。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是连接工艺会比较复杂、成本非常高。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用吸波材料包裹住整个接地端子,从而消除接地端子的谐振问题。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是需要使用大量的吸波材料,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不仅能够消除接地端子的谐振问题,而且成本低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中的第一端子;和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在一起,具有第二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中的第二端子。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构成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构成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单片吸波材料,所述单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单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中;或者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两片吸波材料,所述两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两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根据下面的公式(1)计算:
其中
L为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
C为真空中的光速;
εr为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第一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另一个第一子区域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三个第二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二子区域(B3)位于所述一个第一子区域和所述另一个第一子区域之间,其余两个第二子区域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单片吸波材料时,所述单片吸波材料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中的一个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两片吸波材料时,所述两片吸波材料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中的两个中或者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中的一个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片所述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片所述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片所述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件适于电连接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器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器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型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公型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并且所述吸波材料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包括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吸波材料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分别对应的插孔和与所述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分别对应的插槽;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上的对应的插孔,所述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上的对应的插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可以与一个配对连接器对配以形成一个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端子。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单片吸波材料,所述单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单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中;或者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两片吸波材料,所述两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两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根据下面的公式(1)计算:
其中
L为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
C为真空中的光速;
εr为所述绝缘本体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第一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另一个第一子区域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三个第二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二子区域位于所述一个第一子区域和所述另一个第一子区域之间,其余两个第二子区域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包括单片吸波材料时,所述单片吸波材料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中的一个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包括两片吸波材料时,所述两片吸波材料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中的两个中或者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中的一个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片所述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片所述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片所述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件适于电连接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配对连接器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为母型连接器,所述配对连接器为公型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大于所述配对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端子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和多对差分信号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吸波材料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对应的插孔和与所述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分别对应的插槽;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上的对应的插孔,所述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上的对应的插槽。
在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任一位置设置单片吸波材料或者在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之外的任一位置设置两片吸波材料,就能够有效地消除接地端子的谐振问题。而且,减少了吸波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没有设置吸波材料;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设置有单片吸波材料;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设置有两片吸波材料;
图4显示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谐振曲线图;和
图5显示图1和图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谐振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中的第一端子;和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在一起,具有第二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中的第二端子。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构成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构成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单片吸波材料,所述单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单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中;或者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两片吸波材料,所述两片吸波材料将所述端子中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两片吸波材料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没有设置吸波材料。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设置有单片吸波材料3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连接器组件主要包括相互对配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0具有第一绝缘本体110和保持在第一绝缘本体110中的第一端子120。第二连接器200具有第二绝缘本体210和保持在第二绝缘本体210中的第二端子220。
为了便于说明,在本申请中,将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110和第二绝缘本体210统称为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110、210,将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端子120和第二端子220统称为连接器组件的端子120、220。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110、210中的单片吸波材料300。该单片吸波材料300将端子120、220中的接地端子121、221和信号端子122、222相互分隔开,并且该单片吸波材料300位于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A1、A2中。
前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1)计算:
其中
L为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
C为真空中的光速;
εr为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根据前述的公式(1)可知,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是指信号通过整个连接器组件所需要的时间。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和图2中标示出了与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区间范围对应的第一区域A1、A2。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区域A1、A2包括两个第一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A1到连接器组件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的电长度占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另一个第一子区域A2到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的电长度占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单片吸波材料300可以设置在两个第一子区域A1、A2中的一个中。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单片吸波材料300设置在第一子区域A2中。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设置有两片吸波材料300、300。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110、210中设置有两片吸波材料300、300。这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将连接器组件的端子120、220中的接地端子121、221和信号端子122、222相互分隔开,并且这两片吸波材料300、300位于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第一区域A1、A2之外的第二区域B1、B2、B3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前述第二区域B1、B2、B3包括三个第二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二子区域B3位于一个第一子区域A1和另一个第一子区域A2之间,其余两个第二子区域B1、B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区域A1、A2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可以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二子区域B1、B2、B3中的两个中或者可以设置在三个第二子区域B1、B2、B3中的一个中。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子区域B2、B3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每片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可以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每片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可以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每片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可以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器组件适于电连接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电路板(未图示)和第二电路板(未图示),即,该连接器组件可以为板到板连接器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100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二连接器200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第二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100为母型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0为公型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100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器200,并且吸波材料300全部保持在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绝缘本体110中。
在图示的前述实施例中,设置有单片或两片吸波材料300的第一连接器100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直接出售,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设置有单片或两片吸波材料300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有单片或两片吸波材料300的连接器100。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端子120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1和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122。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端子220包括多个第二接地端子221和多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22。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吸波材料300上形成有与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1分别对应的插孔和与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122分别对应的插槽;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1分别穿过吸波材料300上的对应的插孔,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122分别穿过吸波材料300上的对应的插槽。
图4显示图1所示的没有设置吸波材料的连接器组件和图2所示的设置有单片吸波材料的连接器组件的谐振曲线图。图5显示图1所示的没有设置吸波材料的连接器组件和图3所示的设置有两片吸波材料的连接器组件的谐振曲线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设置有单片或两片吸波材料的连接器组件很好地消除了接地端子的谐振,提高了连接器组件的信号完整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中,仅使用了厚度很薄的单片或两片吸波材料,就消除了接地端子的谐振,减少了吸波材料的使用量,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8)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器(100),具有第一绝缘本体(110)和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0)中的第一端子(120);和
第二连接器(200),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对配在一起,具有第二绝缘本体(210)和保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0)中的第二端子(220),
其中,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110)和第二绝缘本体(210)构成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110、210),对配在一起的第一端子(120)和第二端子(220)构成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端子(120、2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10、210)中的单片吸波材料(300),所述单片吸波材料(300)将所述端子(120、220)中的接地端子(121、221)和信号端子(122、222)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单片吸波材料(300)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A1、A2)中;或者
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10、210)中的两片吸波材料(300、300),所述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将所述端子(120、220)中的接地端子(121、221)和信号端子(122、222)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两片吸波材料(300、300)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A1、A2)之外的第二区域(B1、B2、B3)中,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根据下面的公式(1)计算:
L e = L c ϵ r - - - ( 1 ) , 其中
L为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
C为真空中的光速;
εr为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A1、A2)包括两个第一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A1)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另一个第一子区域(A2)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B1、B2、B3)包括三个第二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二子区域(B3)位于所述一个第一子区域(A1)和所述另一个第一子区域(A2)之间,其余两个第二子区域(B1、B2)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单片吸波材料(300)时,所述单片吸波材料(300)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A1、A2)中的一个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两片吸波材料(300、300)时,所述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B1、B2、B3)中的两个中或者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B1、B2、B3)中的一个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片所述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片所述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片所述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1%。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组件适于电连接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器(200)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为母型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200)为公型连接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并且所述吸波材料(300)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绝缘本体(110)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端子(120)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1)和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122);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端子(220)包括多个第二接地端子(221)和多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2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波材料(300)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1)分别对应的插孔和与所述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122)分别对应的插槽;
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1)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300)上的对应的插孔,所述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122)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300)上的对应的插槽。
15.一种连接器,可以与一个配对连接器(200)对配以形成一个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0)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10)中的端子(1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10)中的单片吸波材料(300),所述单片吸波材料(300)将所述端子(120)中的接地端子(121)和信号端子(122)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单片吸波材料(300)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的第一区域(A1、A2)中;或者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10、210)中的两片吸波材料(300、300),所述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将所述端子(120)中的接地端子(121)和信号端子(122)相互分隔开,并且所述两片吸波材料(300、300)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A1、A2)之外的第二区域(B1、B2、B3)中,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根据下面的公式(1)计算:
L e = L c ϵ r - - - ( 1 ) , 其中
L为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
C为真空中的光速;
εr为所述绝缘本体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A1、A2)包括两个第一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A1)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另一个第一子区域(A2)到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端的电长度占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总电长度Le的38%至4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B1、B2、B3)包括三个第二子区域,其中一个第二子区域(B3)位于所述一个第一子区域(A1)和所述另一个第一子区域(A2)之间,其余两个第二子区域(B1、B2)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的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器(110)包括单片吸波材料(300)时,所述单片吸波材料(300)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域(A1、A2)中的一个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器包括两片吸波材料(300、300)时,所述两片吸波材料(300、300)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B1、B2、B3)中的两个中或者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子区域(B1、B2、B3)中的一个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片所述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5%。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片所述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3%。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片所述吸波材料(300)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组件的两端之间的总物理长度L的1%。
23.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组件适于电连接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100)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配对连接器(200)适于以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100)为母型连接器,所述配对连接器(200)为公型连接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0)的长度大于所述配对连接器(20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100)的端子(120)包括多个接地端子(121)和多对差分信号端子(12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波材料(300)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接地端子(121)分别对应的插孔和与所述多对差分信号端子(122)分别对应的插槽;
所述多个接地端子(121)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300)上的对应的插孔,所述多对差分信号端子(122)分别穿过所述吸波材料(300)上的对应的插槽。
CN201510621930.3A 2015-09-25 2015-09-25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06558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1930.3A CN106558794B (zh) 2015-09-25 2015-09-25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1930.3A CN106558794B (zh) 2015-09-25 2015-09-25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8794A true CN106558794A (zh) 2017-04-05
CN106558794B CN106558794B (zh) 2018-12-18

Family

ID=58414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1930.3A Active CN106558794B (zh) 2015-09-25 2015-09-25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879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3945Y (zh) * 2005-07-12 2006-11-01 王万勋 可吸收磁波的高频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02013961U (zh) * 2008-11-14 2011-10-19 莫列斯公司 谐振调节的连接器
CN103503247A (zh) * 2010-12-13 2014-01-08 Fci公司 屏蔽型连接器组件
US20140295702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Intermediate connec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538363U (zh) * 2015-02-15 2015-08-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3945Y (zh) * 2005-07-12 2006-11-01 王万勋 可吸收磁波的高频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02013961U (zh) * 2008-11-14 2011-10-19 莫列斯公司 谐振调节的连接器
CN103503247A (zh) * 2010-12-13 2014-01-08 Fci公司 屏蔽型连接器组件
US20140295702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Intermediate connec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538363U (zh) * 2015-02-15 2015-08-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8794B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8454B2 (en) Backplane connector omitting ground shields and system using same
CN102820589B (zh) 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串扰降低
CN102484342B (zh) 具有串扰补偿的电连接器
JP5683610B2 (ja) 差動結合コネクタ
US9214768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thereof
CN104218344B (zh) 高速卡缘连接器及具有该高速卡缘连接器的高速卡缘连接器组件
CN106058525A (zh) 用于减少的串扰的三维引线框
TWI601346B (zh) 電連接器及導電端子組件
US2016037287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arrangement
US96985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insert
CN105122394A (zh) 共模噪声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77035A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路板组件
CN204696369U (zh) 电连接器
CN107978926A (zh) 连接器
US95838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687210A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M496877U (zh) 電連接器
WO2004030158A3 (en) Impedance-tuned terminal contact arrangement and connectors incorporating same
CN204538363U (zh) 电连接器
CN105449417B (zh) 电连接器
CN106558794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09344385U (zh) 万用型插芯
CN204205193U (zh) 电连接器
CN206332152U (zh) 传输线路构件
JP2016517140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