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2293A -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2293A
CN106462293A CN201680000705.0A CN201680000705A CN106462293A CN 106462293 A CN106462293 A CN 106462293A CN 201680000705 A CN201680000705 A CN 201680000705A CN 106462293 A CN106462293 A CN 106462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ction type
touch control
default
threshold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7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2293B (zh
Inventor
梁哲
朱印
卢镇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2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2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the force sensing means being located peripherally, e.g. disposed at the corners or at the side of a touch sensing pl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5Touch switches using a force resistance transduc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62Touch switches with tactile or haptic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属于触控技术领域。所述终端包括:屏幕盖板、触摸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处理芯片;屏幕盖板包括显示区域部分和按键区域部分,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触摸传感器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之下;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之下;处理芯片分别与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公开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按键的设计占用大量的正面空间,且三个按键分开分布不利于用户的单手操作;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达到了减少按键数量,节约终端的正面空间,降低设备的外观及硬件结构的复杂度,以及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不断普及,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智能手机通常采用三个虚拟按键(也即触摸按键)的设计,将三个虚拟按键设置在智能手机的显示区域下方,其中,各个虚拟按键分别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该三个虚拟按键分别用于实现返回上一级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和切换任务的功能。当用户触摸一个虚拟按键时,智能手机获取到相应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所作用的按键实现相应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屏幕盖板、触摸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处理芯片;
所述屏幕盖板包括显示区域部分和按键区域部分,所述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
所述触摸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
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触摸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芯片根据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
所述震动反馈组件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并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
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对应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屏幕盖板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或接触面积产生变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
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可选地,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响应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类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采集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轻触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按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类型确定模块,还包括:
双击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可选地,所述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
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可选地,所述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采集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轻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重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特性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震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纹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屏幕盖板的按键区域部分形成触摸按键键位,并且在该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按键的设计占用大量的正面空间,且三个按键分开分布不利于用户的单手操作;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达到了减少按键数量,节约终端的正面空间,降低设备的外观及硬件结构的复杂度,以及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整体结构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拆解图;
图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俯视图;
图1D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整体结构图;
图1E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拆解图;
图1F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拆解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图3A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步骤302的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3C是图3A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步骤302的另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3D是图3A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步骤302的又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结合参考图1A、1B和1C,图1A示出了该终端的整体结构图,图1B示出了该终端的结构拆解图,图1C示出了该终端的俯视图。该终端包括:屏幕盖板11、触摸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处理芯片14。
屏幕盖板11包括显示区域部分和按键区域部分,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在通常情况下,屏幕盖板11由玻璃材质制成,也称为玻璃盖板。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屏幕盖板11也可由其它材质制成,如透明石材等。
在此示意性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1C,屏幕盖板11为一块整体材料,显示区域部分如图1C中阴影区域部分A所示。按键区域部分与显示区域部分互不重叠,按键区域部分位于显示区域部分之外,按键区域部分如图1C中虚线框围合而成的区域部分B所示。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15,以供用户在此触发触控操作。例如,触摸按键键位15是如图1C中所示的按键区域部分中的长条形区域部分。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结合参考图1D、1E和1F,图1D示出了该终端的整体结构图,图1E示出了该终端的结构拆解图,图1F示出了该终端的俯视图。在此示意性实施例中,按键区域部分位于显示区域部分中。在本实施例中,对按键区域部分在显示区域部分中所处的位置不作限定。例如,显示区域部分如图1F中阴影部分A所示,按键区域部分如图1F中虚线框围合而成的区域部分B所示,按键区域部分位于显示区域部分的底部。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以供用户在此触发触控操作。例如,触摸按键键位15是如图1F中显示区域部分所显示的长条形按键。另外,触摸按键键位15可始终显示在显示屏内;或者,触摸按键键位15也可在用户的触发下进行显示或隐藏,比如用户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触发显示触摸按键键位15,向下滑动至屏幕底部触发影藏触摸按键键位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区域部分、按键区域部分和触摸按键键位仅是从功能角度对屏幕盖板11的不同区域进行划分,而屏幕盖板11实际并未被分割成不同的块,屏幕盖板11为一块整体材料。
如图1B或1E所示,触摸传感器12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压力传感器13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处理芯片14分别与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电性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摸按键键位15所对应的按键为触摸按键。在一个示例中,结合参考图1A、1B和1C,该触摸按键可以是形成于显示区域部分(也即终端的显示屏)之外的按键。在另一示例中,结合参考图1D、1E和1F,该触摸按键可以是形成于显示区域部分(也即终端的显示屏)之内的按键,比如该触摸按键可以为基于软件实现显示在显示屏内,虚拟实现按键功能的按键,如按键bar、悬浮球等虚拟按键等。
由于触摸按键键位15下方设置有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触摸传感器12用于对触摸操作(包括轻触、双击和长按等)进行检测和识别,压力传感器13用于对压力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和识别,因此用户可以在该触摸按键键位15位置处触发轻触、按压、双击、长按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操作,从而仅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在屏幕盖板的按键区域部分形成触摸按键键位,并且在该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按键的设计占用大量的正面空间,且三个按键分开分布不利于用户的单手操作;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达到了减少按键数量,节约终端的正面空间,降低设备的外观及硬件结构的复杂度,以及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按键,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实体按键所需占用的结构体积更小,且使用寿命更长,有助于增加终端的屏幕占比和节省维修成本。
为了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终端用于实现各项功能的按键通常设置于屏幕的显示区域的下部,而这个位置通常也是天线装置的所在位置,若采用相关技术提供的三按键的设计方式,会占用该位置处较大的空间体积,给天线装置的设置带来空间和结构上的限制。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因此会减少对终端的屏幕下部的空间体积的占用,以给其它功能装置(如天线装置)留有更多的空间体积,使得该位置处的功能和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多样。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图2示出了该终端的结构拆解图。该终端的整体结构图可参考图1A所示。该终端的俯视图可参考图1C所示。该终端包括:屏幕盖板11、触摸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处理芯片14。
屏幕盖板11包括显示区域部分和按键区域部分,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15。有关屏幕盖板11的介绍和说明可参见上文,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2所示,按键区域部分位于屏幕盖板11的下部,也即触摸按键键位15位于屏幕盖板11的下部,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此外,为了便于用户获知触摸按键键位15在屏幕盖板11中的位置,可将触摸按键键位15突出表示。在一个示例中,按键区域部分中触摸按键键位15由一表面凹陷位置形成。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在屏幕盖板11之上、之下或者之中且对应于触摸按键键位15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标记,通过该标记标识出触摸按键键位15。例如,该标记可采用喷漆或指示灯等方式形成。
如图2所示,触摸传感器12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压力传感器13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处理芯片14分别与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对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之间的位置关系不作限定。在一个示例中,压力传感器13设置于触摸传感器12之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触摸按键键位15下方设置有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触摸传感器12用于对触摸操作进行检测和识别,压力传感器13用于对压力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和识别,因此用户可以在该触摸按键键位15位置处触发轻触、按压、双击、长按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操作,从而仅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触摸传感器12的类型不作限定,例如触摸传感器12可以是电容式或电阻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压力传感器13的类型也不作限定,例如压力传感器13可以是电容式、电阻式或者电感式。
压力传感器13包括上下两层对应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屏幕盖板11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以使得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或接触面积产生变化,实现压力测量。以压力传感器13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为例,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对应设置的平行板电容装置,用户在按压屏幕盖板11中的触摸按键键位15时,屏幕盖板11会产生形变,进而导致压力传感器13的两层平行板电容装置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该距离的变化会使得两层平行板电容装置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对两层平行板电容装置的电信号(如电压)进行检测,可以计算出用户触发的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触摸按键键位15下方设置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识别用户不同的触控操作,响应预先定义的交互指令。例如,处理芯片14用于根据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15的触控操作,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执行与该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触控操作由用户触发,当用户需要通过触摸按键键位15触发执行某种操作时,在触摸按键键位15位置处触发触控操作。操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轻触操作、按压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芯片14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13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判断压力值是否满足(也即属于)预设阈值区间,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若压力值满足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若压力值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例如,压力值以f表示为例,预设轻触阈值区间为0≤f<f1,预设按压阈值区间为f≥f1;其中,f1为预先设定的常数且取值大于0。考虑到轻触操作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压力值,因此通过设定不同的预设阈值区间,利用该预设阈值区间区分轻触操作和按压操作,以避免误识别。
可选地,处理芯片14还用于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其中,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15,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轻触操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双击操作进行识别。
可选地,处理芯片14还用于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获取该轻触操作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长按操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长按操作进行识别。
以终端支持对轻触操作、按压操作和双击操作三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进行识别为例,处理芯片14用于: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其中,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在一个例子中,处理芯片14用于: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可以执行返回操作;当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时,可以执行退出操作;当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时,可以执行切换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操作类型所对应的操作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由***默认设定或者由用户自定义设定每一种操作类型所对应的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示例中,处理芯片14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13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判断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的多个压力阈值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预设交互操作。比如,以下以预设按压阈值区间为2个为例说明: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若压力值满足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若压力值满足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例如,压力值以f表示为例,预设轻压阈值区间为f2≤f<f3,预设重压阈值区间为f≥f3;其中,f2、f3为预先设定的常数且f3>f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两个区间,将按压操作分为轻压操作和重压操作两种不同的操作类型为例,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可包括n个压力阈值区间,相应地将按压操作分为n种不同的操作类型。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n可以是2、3或4,等等,其它多个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原理相同,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针对按压操作所包括的多种不同的操作类型,可为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设置不同的功能,处理芯片14执行与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以按压操作包括轻压操作和重压操作两种不同的操作类型为例,处理芯片14用于:当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当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第一操作与第二操作不同。例如,第一操作可以为退出操作,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第二操作可以为灭屏/亮屏操作,灭屏/亮屏操作用于触发将屏幕从点亮状态切换至熄灭状态,或从熄灭状态切换至点亮状态。在一个例子中,处理芯片14用于: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可以执行退出操作;当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时,可以执行返回操作;当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时,可以执行切换操作;当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时,可以执行跳转至预设应用操作(或跳转至前一应用操作);等等。
在又一示例中,处理芯片14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13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判断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若压力值满足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若压力值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获取压力值所属的压力阈值区间,并获取与该压力阈值区间相对应的操作类型。其中,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n个压力阈值区间,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处理芯片14用于:当压力值满足预设轻压阈值区间时,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当压力值满足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时,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示例性地,压力值以f表示为例,预设轻触阈值区间为0≤f<f1,预设按压阈值区间为f≥f1,预设轻触阈值区间为f1≤f<f2,预设重压阈值区间为f≥f2;其中,f1、f2为预先设定的常数且f2>f1>0。
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压力值将按压操作进一步分为多种不同的操作类型,并为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设置不同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丰富触摸按键键位15所能实现的功能。
可选地,如图2所示,终端还包括:与处理芯片14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16。震动反馈组件16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在一个示例中,震动反馈组件16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3之下。震动反馈组件16可以是震动马达或者震动板。处理芯片14还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13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震动反馈组件16的震动特性,并控制震动反馈组件16按上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其中,不同的压力值对应于不同的震动特性,或者不同的压力阈值区间对应于不同的震动特性。在一个示例中,处理芯片14还用于当确定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时,获取触控操作的压力值所属的压力阈值区间;根据压力阈值区间确定震动反馈组件16的震动特性;控制震动反馈组件16按上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终端可存储有预设对应关系,该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多组压力阈值区间与震动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芯片14在根据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之后,查询上述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该压力值所属的压力阈值区间对应的震动特性。另外,震动特性可包括震动频率和/或震动幅度。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感知到与自己施加的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相对应的触感反馈,从而改善用户的操作体验。
可选地,如图2所示,终端还包括:与处理芯片14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17。指纹识别传感器17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在一个示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17设置于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之间。处理芯片14还用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可选地,处理芯片14用于当终端处于预设模式时,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其中,预设模式包括但不限于锁屏模式、支付模式、身份认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上述方式,扩展实现了触摸按键键位15的指纹识别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各项操作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包括触摸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震动反馈组件16和指纹识别传感器17时,如图2所示,触摸传感器12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压力传感器13设置于触摸传感器12之下,震动反馈组件16设置于压力传感器13之下,指纹识别传感器17设置于触摸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3之间。换句话说,在触摸按键键位15之下依次设置触摸传感器12、指纹识别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3和震动反馈组件16。上述提供的器件排布方式,可确保各个器件的工作性能良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在屏幕盖板的按键区域部分形成触摸按键键位,并且在该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按键的设计占用大量的正面空间,且三个按键分开分布不利于用户的单手操作;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达到了减少按键数量,节约终端的正面空间,降低设备的外观及硬件结构的复杂度,以及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技术效果。
另外,还通过在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震动反馈组件,使得用户能够感知到与自己施加的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相对应的触感反馈,从而改善用户的操作体验。
另外,还通过在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扩展实现了触摸按键键位的指纹识别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各项操作需求。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中。该方法的各个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的处理芯片,也可以由处理芯片和其它处理单元(例如中央处理器CPU)交互配合执行。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为终端的处理芯片为例,但对此不构成限定。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1中,获取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处理芯片获取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触控操作由用户触发,当用户需要通过触摸按键键位触发执行某种操作时,在触摸按键键位位置处触发触控操作。
在步骤302中,处理芯片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操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轻触操作、按压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B所示,本步骤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在步骤302a中,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在步骤302b中,判断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在步骤302c中,若压力值满足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在步骤302d中,若压力值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例如,压力值以f表示为例,预设轻触阈值区间为0≤f<f1,预设按压阈值区间为f≥f1;其中,f1为预先设定的常数且取值大于0。考虑到轻触操作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压力值,因此通过设定不同的预设阈值区间,利用该预设阈值区间区分轻触操作和按压操作,以避免误识别。
可选地,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处理芯片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其中,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轻触操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双击操作进行识别。
可选地,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处理芯片获取该轻触操作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则处理芯片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长按操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长按操作进行识别。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3C所示,本步骤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在步骤302e中,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在步骤302f中,判断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在步骤302g中,若压力值满足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在步骤302h中,若压力值满足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例如,压力值以f表示为例,预设轻压阈值区间为f2≤f<f3,预设重压阈值区间为f≥f3;其中,f2、f3为预先设定的常数且f3>f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两个区间,将按压操作分为轻压操作和重压操作两种不同的操作类型为例,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可包括n个压力阈值区间,相应地将按压操作分为n种不同的操作类型。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n可以是2、3或4,等等,其它多个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原理相同,不再一一赘述。
在又一示例中,如图3D所示,本步骤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在步骤302i中,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在步骤302j中,判断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在步骤302k中,若压力值满足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在步骤302l中,若压力值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获取压力值所属的压力阈值区间,并获取与该压力阈值区间相对应的操作类型。
其中,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n个压力阈值区间,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当压力值满足预设轻压阈值区间时,处理芯片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当压力值满足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时,处理芯片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示例性地,压力值以f表示为例,预设轻触阈值区间为0≤f<f1,预设按压阈值区间为f≥f1,预设轻触阈值区间为f1≤f<f2,预设重压阈值区间为f≥f2;其中,f1、f2为预先设定的常数且f2>f1>0。
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压力值将按压操作进一步分为多种不同的操作类型,以便于为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设置不同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丰富触摸按键键位所能实现的功能。
在步骤303中,执行与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处理芯片执行与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以终端支持对轻触操作、按压操作和双击操作三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进行识别为例。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处理芯片分别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其中,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在一个例子中,当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时,处理芯片可以执行返回操作;当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时,处理芯片可以执行退出操作;当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时,处理芯片可以执行切换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操作类型所对应的操作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由***默认设定或者由用户自定义设定每一种操作类型所对应的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针对按压操作所包括的多种不同的操作类型,可为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设置不同的功能,处理芯片执行与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以按压操作包括轻压操作和重压操作两种不同的操作类型为例,当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时,处理芯片执行第一操作;当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时,处理芯片执行第二操作。第一操作与第二操作不同。例如,第一操作可以为退出操作,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第二操作可以为灭屏/亮屏操作,灭屏/亮屏操作用于触发将屏幕从点亮状态切换至熄灭状态,或从熄灭状态切换至点亮状态;或者,第一操作可以为切换操作,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第二操作可以为返回操作,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等等。
可选地,终端还包括震动反馈组件,震动反馈组件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之下。在一个示例中,震动反馈组件设置于压力传感器之下。处理芯片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控制震动反馈组件按震动特性进行震动。其中,不同的压力值对应于不同的震动特性,或者不同的压力阈值区间对应于不同的震动特性。在一个示例中,终端可存储有预设对应关系,该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多组压力阈值区间与震动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芯片在根据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之后,查询上述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该压力值所属的压力阈值区间对应的震动特性。另外,震动特性可包括震动频率和/或震动幅度。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感知到与自己施加的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相对应的触感反馈,从而改善用户的操作体验。
可选地,终端还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触摸按键键位之下。在一个示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处理芯片还可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在一个示例中,当终端处于预设模式时,处理芯片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其中,预设模式包括但不限于锁屏模式、支付模式、身份认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上述方式,扩展实现了触摸按键键位的指纹识别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各项操作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屏幕盖板的按键区域部分形成触摸按键键位,并且在该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处理芯片在获取到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之后,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然后执行与该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按键的设计占用大量的正面空间,且三个按键分开分布不利于用户的单手操作;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达到了减少按键数量,节约终端的正面空间,降低设备的外观及硬件结构的复杂度,以及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技术效果。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包括:操作获取模块410、类型确定模块420和操作执行模块430。
操作获取模块410,被配置为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类型确定模块420,被配置为通过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操作执行模块430,被配置为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屏幕盖板的按键区域部分形成触摸按键键位,并且在该触摸按键键位下方设置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处理芯片在获取到作用于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之后,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然后执行与该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按键的设计占用大量的正面空间,且三个按键分开分布不利于用户的单手操作;仅需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达到了减少按键数量,节约终端的正面空间,降低设备的外观及硬件结构的复杂度,以及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技术效果。
在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类型确定模块420,包括:采集子模块420a、第一判断子模块420b、轻触确定子模块420c和按压确定子模块420d。
采集子模块420a,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420b,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轻触确定子模块420c,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按压确定子模块420d,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所述按压确定子模块420d,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类型确定模块420,还包括:双击确定子模块420e。
双击确定子模块420e,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操作执行模块430,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在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类型确定模块420,包括:采集子模块、第二判断子模块、轻压确定子模块和重压确定子模块。
采集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轻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重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操作执行模块430,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在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特性确定模块440和震动控制模块450。
特性确定模块44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震动控制模块45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在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指纹采集模块460。
指纹采集模块460,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够实现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该终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芯片,也可以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其它处理单元,如中央处理器CPU),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
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在另一示例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600的框图。例如,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装置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装置600或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6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600能够执行下述方法:
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
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可选地,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此外,装置600还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其它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1)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屏幕盖板、触摸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处理芯片;
所述屏幕盖板包括显示区域部分和按键区域部分,所述按键区域部分中形成有触摸按键键位;
所述触摸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
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触摸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根据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
所述震动反馈组件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并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对应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屏幕盖板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或接触面积产生变化。
6.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
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若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14.一种触控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的触控操作;
类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采集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区间,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触阈值区间和预设按压阈值区间;
轻触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触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触操作;
按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按压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确定模块,还包括:
双击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时,若在预设时长之内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另一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双击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作用于所述触摸按键键位,且对应的操作类型也为所述轻触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触操作、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时,分别对应执行返回操作、退出操作、切换操作中的一种;
所述返回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上一级页面;所述退出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页面返回至桌面菜单页面;所述切换操作用于触发从当前任务切换至目标任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采集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
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按压阈值区间,所述预设按压阈值区间包括预设轻压阈值区间和预设重压阈值区间;
轻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轻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轻压操作;
重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预设重压阈值区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为重压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轻压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所述重压操作时,执行第二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震动反馈组件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特性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值,确定所述震动反馈组件的震动特性;
震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震动反馈组件按所述震动特性进行震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纹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进行身份验证。
CN201680000705.0A 2016-08-08 2016-08-08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4622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4033 WO2018027501A1 (zh) 2016-08-08 2016-08-08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2293A true CN106462293A (zh) 2017-02-22
CN106462293B CN106462293B (zh) 2022-04-29

Family

ID=5821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0705.0A Active CN106462293B (zh) 2016-08-08 2016-08-08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9854B2 (zh)
EP (1) EP3282347A1 (zh)
CN (1) CN106462293B (zh)
WO (1) WO2018027501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9788A (zh) * 2017-04-26 2017-07-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990872A (zh) * 2017-05-24 2017-07-28 苏州芯沃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触控的震动反馈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193418A (zh) * 2017-05-24 2017-09-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272829A (zh) * 2017-06-29 2017-10-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入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332949A (zh) * 2017-07-21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块
CN107357425A (zh) * 2017-06-29 2017-11-1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反馈装置、电子设备及触控反馈方法
CN107656647A (zh) * 2017-09-28 2018-02-02 孙亚雄 一种指环式触控装置及智能终端操控方法
CN108537016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解锁方法、装置、指纹模组
CN109189212A (zh) * 2018-08-14 2019-01-11 中新国际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反馈方法及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9818602A (zh) * 2019-01-31 2019-05-2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感按键及其触发按键功能的方法、电子终端设备
CN110241565A (zh) * 2018-03-07 2019-09-17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震动功能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WO2020133645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运行方法
WO2022220420A1 (ko) * 2021-04-13 2022-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리스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7096B2 (en) 2014-02-06 2020-10-27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corporated into display
US10386970B2 (en) 2013-02-08 2019-08-20 Apple Inc. Forc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capacitive sensing
US9671889B1 (en) 2013-07-25 2017-06-06 Apple Inc. Input member with capacitive sensor
CN106068490B (zh) 2014-02-12 2019-02-22 苹果公司 采用片式传感器和电容阵列的力确定
US10007343B2 (en) * 2016-03-31 2018-06-26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 an input device
JP2018194924A (ja) * 2017-05-12 2018-12-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KR102354415B1 (ko) * 2017-05-12 2022-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제어 방법
CN110245652B (zh) * 2018-03-07 2023-05-0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生物信息识别模块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CN109828669B (zh) * 2019-01-31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压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769A (zh) * 2008-04-25 2011-04-13 诺基亚公司 触敏装置
US20110254771A1 (en) * 2008-12-23 2011-10-20 Teddy Nechma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Keyboard with Multi Functional keys, using Fingerprints Recognition
CN102498459A (zh) * 2009-08-27 2012-06-13 京瓷株式会社 触感提供装置和触感提供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882501A (zh) * 2011-07-14 2013-01-16 苹果公司 组合的力和接近感测
CN104049828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其电子装置
CN104850821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识别指纹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2828A (zh) * 2015-06-29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32753A (zh) * 2015-07-15 2015-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触摸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951159A (zh) * 2015-06-12 2015-09-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按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5045422A (zh) * 2015-06-29 2015-11-1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的操控方法、按键装置及终端
CN105389102A (zh) * 2015-10-21 2016-03-09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home键的控制方法
CN105404423A (zh) * 2015-11-19 2016-03-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压力感应触控方法
CN105677220A (zh) * 2015-12-31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2381B2 (en) * 2008-07-31 2013-07-09 Palm, Inc. Multi-purpose detector-based input feature for a computing device
KR101631958B1 (ko) * 2010-01-14 2016-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JP5805974B2 (ja) 2010-03-31 2015-11-10 ティーケ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センサ
US9041661B2 (en) * 2010-08-13 2015-05-26 Nokia Corporation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023879B2 (ja) * 2012-05-18 2016-11-09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指紋センサ入力に基づく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操作するための機器、方法、及び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US9030440B2 (en) 2012-05-18 2015-05-12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 packaging
KR101398141B1 (ko) * 2013-02-08 201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60195992A1 (en) 2015-01-07 2016-07-07 Xiaomi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gnals generated from touching virtual keys
CN104571709B (zh) * 2015-01-07 2017-10-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及虚拟按键的处理方法
KR102589636B1 (ko) * 2016-08-05 2023-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769A (zh) * 2008-04-25 2011-04-13 诺基亚公司 触敏装置
US20110254771A1 (en) * 2008-12-23 2011-10-20 Teddy Nechma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Keyboard with Multi Functional keys, using Fingerprints Recognition
CN102498459A (zh) * 2009-08-27 2012-06-13 京瓷株式会社 触感提供装置和触感提供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882501A (zh) * 2011-07-14 2013-01-16 苹果公司 组合的力和接近感测
CN104850821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识别指纹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49828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其电子装置
CN104951159A (zh) * 2015-06-12 2015-09-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按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4932828A (zh) * 2015-06-29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45422A (zh) * 2015-06-29 2015-11-1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的操控方法、按键装置及终端
CN104932753A (zh) * 2015-07-15 2015-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触摸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389102A (zh) * 2015-10-21 2016-03-09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home键的控制方法
CN105404423A (zh) * 2015-11-19 2016-03-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压力感应触控方法
CN105677220A (zh) * 2015-12-31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樊春玲等: "《检测技术及仪表》", 31 January 2014 *
游识猷等: "《2012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 31 January 2013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7016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解锁方法、装置、指纹模组
CN106959788A (zh) * 2017-04-26 2017-07-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193418B (zh) * 2017-05-24 2020-10-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90872A (zh) * 2017-05-24 2017-07-28 苏州芯沃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触控的震动反馈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193418A (zh) * 2017-05-24 2017-09-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272829A (zh) * 2017-06-29 2017-10-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入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357425A (zh) * 2017-06-29 2017-11-1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反馈装置、电子设备及触控反馈方法
CN107332949A (zh) * 2017-07-21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块
CN107656647A (zh) * 2017-09-28 2018-02-02 孙亚雄 一种指环式触控装置及智能终端操控方法
CN110241565A (zh) * 2018-03-07 2019-09-17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震动功能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CN109189212A (zh) * 2018-08-14 2019-01-11 中新国际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反馈方法及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WO2020133645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运行方法
CN109818602A (zh) * 2019-01-31 2019-05-2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感按键及其触发按键功能的方法、电子终端设备
WO2022220420A1 (ko) * 2021-04-13 2022-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리스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39854B2 (en) 2020-08-11
US20180039332A1 (en) 2018-02-08
WO2018027501A1 (zh) 2018-02-15
EP3282347A1 (en) 2018-02-14
CN106462293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2293A (zh)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5138171B (zh) 触摸按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5657173B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51884A (zh) 采集指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371688A (zh) 全屏幕单手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7544809A (zh) 显示页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2201B (zh)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045467A (zh) 任务管理器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4793739A (zh) 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1554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502560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33539A (zh) 音频播放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47466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717344A (zh) 页面导航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02772A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6802808A (zh) 悬浮按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90977A (zh) 按键操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260115A (zh) 实现单手模式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6873834A (zh) 识别按键被触发的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874280A (zh) 屏幕划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01126A (zh) 触摸屏和指纹识别实现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229411A (zh) 控制分屏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09256A (zh)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43592A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704190A (zh) 手势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