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4200B -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4200B
CN106444200B CN201611053532.7A CN201611053532A CN106444200B CN 106444200 B CN106444200 B CN 106444200B CN 201611053532 A CN201611053532 A CN 201611053532A CN 106444200 B CN106444200 B CN 106444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isplay
pixel
modu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3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4200A (zh
Inventor
钟杰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535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4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4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4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4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4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775Polymer-stabilized liquid crystal layer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通过采用聚合物稳定液晶,在不施加电场的情况下,该透明显示装置即可实现高的光穿透性。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光源,显示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模组,显示子模组包括:位于两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液晶层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液晶层主要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显示模组划分出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透明,和/或,每相邻像素单元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光源位于各显示子模组的侧面,用于向液晶层发出光线。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显示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透明显示技术因其显示面板的光穿透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透明显示装置具有一定的光穿透性,不仅可以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画面,还可以透过显示屏幕观看到显示屏幕后方的背景,从而更适用于建筑物窗户、汽车车窗、商店橱窗等。
现有技术中的透明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显示区和透明区,其中显示区用于根据需要显示不同的预设画面,而透明区需要通过施加电压才能维持透明状态。而对于大部分透明显示装置的使用场景,要求透明显示装置在无论在显示画面阶段还是非显示画面阶段均处于透明状态,而现有的透明显示装置的透明区需要通过施加电压才能维持透明状态,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能耗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用以解决透明显示装置的透光区需要通过施加电压才能维持透明状态,而导致能耗过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模组,所述显示子模组包括:位于两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液晶层主要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所述显示模组划分出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透明,和/或,每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光源,所述光源位于各所述显示子模组的侧面,用于向所述液晶层发出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子模组和第二显示子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划分出第一亚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划分出第二亚像素,所述第一亚像素和所述第二亚像素构成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原色光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周期性依次发出至少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具有镂空区域,且所述第二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的形状、大小相同或近似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为矩形环状或者正六边形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个显示子模组,所述光源周期性的依次发出至少第一原色光线、第二原色光线、第三原色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子模组、第二显示子模组、第三显示子模组;其中,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原色光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发出第二原色光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发出第三原色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子模组中的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液晶层的两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所述显示子模组的情况下,两个所述显示子模组的像素电极位于两个所述显示子模组的两个所述液晶层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上述包括两个显示子模组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同步逐行扫描第一显示子模组的第一亚像素和第二显示子模组中的第二亚像素;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一原色光,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周期性依次发出至少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当扫描一行由所述第一亚像素和所述第二亚像素构成的像素单元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原色灰度值向所述第一亚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二原色光线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二原色灰度值向所述第二亚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三原色光线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三原色灰度值向所述第二亚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以使得该行中每个像素中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形成驱动液晶层的电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光源,其中显示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模组,显示子模组包括位于两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液晶层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液晶层主要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显示模组划分出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透明,和/或,每相邻像素单元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光源位于各显示子模组的侧面,用于向液晶层发出光线。
在此情况下,液晶层相当于波导层,光源发出的光线耦合进入液晶层,并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信号以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混乱排列,从而使得耦合进入液晶层的光线通过液晶混乱排列的位置进行输出,并通过调整施加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信号的大小,控制该位置处的出光量,进而实现不同灰阶的画面显示。另外,由于液晶层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在不施加电场时,聚合物稳定液晶定向排列,液晶层呈现高透光性,从而能够使得在非画面显示区域的液晶层,在不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即可保持高透光性,进而使得该透明显示装置在实现透明显示的同时,能耗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一个显示子模组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一个显示子模组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三个显示子模组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两个显示子模组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在C-C’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显示模组;100-显示子模组;101-第一显示子模组;102-第二显示子模组;103-第三显示子模组;200-衬底基板;201-液晶层;202-像素电极;203-公共电极;300-像素单元;301-第一亚像素;302-第二亚像素;303-第三亚像素;20-光源;21-第一子光源;22-第二子光源;23-第三子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如图1a所示,该透明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0和光源20,其中,显示模组10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模组100,该显示子模组100包括:位于两衬底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201、以及用于驱动液晶层201的像素电极202和公共电极203,上述光源20位于各显示子模组100的侧面,用于向液晶层201发出光线,此时,液晶层200相当于波导层,光源20发出的光线耦合进入整个液晶层200,并通过在像素电极202和公共电极203上施加信号以驱动液晶层200中的液晶混乱排列,从而使得耦合进入液晶层200的光线通过液晶混乱排列的位置进行输出,并通过调整施加于像素电极202和公共电极203上信号的大小,控制该位置处的出光量,进而实现不同灰阶的画面显示。
另外,如图1a所示,上述显示模组10划分出多个像素单元300,其中像素单元300透明,和/或,每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A,从而实现在显示画面的同时,可以透过显示屏观看到显示屏后方的物体,即实现透明显示的目的。
同时,上述液晶层201主要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由于液晶层201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在不施加电场时,聚合物稳定液晶定向排列,液晶层201呈现高透光性,从而能够使得在非画面显示区域的液晶层201,在不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即可保持高透光性,进而使得该透明显示装置在实现透明显示的同时,能耗大幅降低。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像素单元300是显示模组10中用于显示的最小重复单元,且一像素单元300的边界可由最小重复单元中可被驱动的液晶层201的区域决定,这就意味着,一像素单元300的边界由最小重复单元中的像素电极形状和大小决定,或者由最小重复单元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形状和大小共同决定。
以下对上述显示模组10划分出多个像素单元300,其中像素单元300透明,和/或,每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A的具体设置情况做进一步的说明。
例如,像素单元300透明的情况下,如图1a所示,可以在每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可以设置外界光透过区A。
在此情况下,由于在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设置有外界光透过区A,一般选择该外界光透过区A的宽度(包括:外界光透过区A在数据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外界光透过区A在栅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小明显大于数据线以及栅线的宽度大小,保证外界光线的透过,使得该显示装置在显示任意画面时,都可实现透明显示效果。
又例如,像素单元300透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b所示,在每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不设置外界光透过区A,即在忽略相邻的像素单元300之间设置数据线以及栅线对应位置的间隙的情况下,该显示模组10全部划分为像素单元300,该显示模组10中的相邻像素单元300紧邻设置。
在此情况下,显示模组10中的全部像素单元300紧邻的设置,一方面,在不显示画面的区域,液晶层自身呈现高透光性,即可实现透明显示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显示画面的区域,画面色彩较浅的位置,外界的部分光线可以透过,显示画面的区域同样具有一定的透视效果;并且该设置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由于显示模组10中的全部像素单元300紧邻设置,使得该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相对较高,显示画面的质量较好。
再例如,上述像素单元300也可以不透明,但应保证液晶层200以上的部分透明,以使得从液晶层200的光线正常出射,例如,图1a中的TN(Twist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可以选择像素电极202不透明,公共电极203透明,保证液晶层201中的光线能够正常出射即可,在此情况下,由于像素单元300的位置不透明,在该位置处不能实现透视效果,因此必须保证每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A,以保证实现透明显示。此时,像素电极202优选具有反射特性,例如可以是金属材质。
综上所述,考虑到整个透明显示装置的透光性,并兼顾该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以保证显示画面的质量,本发明优选的,如图1b所示,像素单元300透明,且每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不设置外界光透过区A。
另外,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显示模组10中的显示子模组100的设置情况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b所示,该显示模组10仅包括一个显示子模组100,在此情况下,光源20周期性的依次发出至少第一原色光线、第二原色光线、第三原色光线,从而保证该显示模组能够实现彩色画面的显示,而不是单色显示。其中,第一原色光线可以为红光、第二原色光线可以为绿光、第三原色光线可以为蓝光;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原色光线,例如白光、黄光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源20周期性的依次发出至少第一原色光线、第二原色光线、第三原色光线,该光源20可以是三个独立的发光器件,示意的,如图1b所示,该光源20可以包括第一子光源21、第二子光源22、第三子光源23,通过时序性控制以周期性的依次由第一子光源21发出第一原色光线、第二子光源22发出第二原色光线、第三子光源23发出第三原色光线。当然,该光源20也可以是集成的一体式发光器件,通过控制周期性的依次发出第一原色光线、第二原色光线、第三原色光线。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对光的利用率,优选的,上述光源20一般选用准直光源,具体的,该准直光源可以由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制成,也可由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LED)芯片经过准直、扩束后制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该透明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模组10在采用一个显示子模组100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场色序法(Field Sequential Color,FSC)来时序显示红色、绿色、蓝色子画面,利用人眼视觉的暂留,在视网膜上通过时间混色的方法呈现全彩色的画面,采用该设置方式,对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
在此基础上,上述利用人眼视觉的暂留,在视网膜上通过时间混色的方法呈现全彩色的画面时,由于人眼与画面具有一相对速度,容易导致三个子画面在视网膜上无法完全重叠,在边缘会有颜色错位的现象,而经视觉暂留积分产生色分离(Color Breakup,CBU)现象。
此外,上述具有一个显示子模组100的情况下,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以及蓝色亚像素为同一个亚像素,通过时序性的控制光源发出不同的光线,该亚像素能够发出三种基原色,以实现时序显示红色、绿色、蓝色子画面,此时,上述一个像素单元300包含一个亚像素。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该显示模组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子模组101、第二显示子模组102、第三显示子模组103。其中,位于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侧面的光源20发出第一原色光线,位于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光源20发出第二原色光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子模组103侧面的光源20发出第三原色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于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侧面发出第一原色光线的发光器件、位于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发出第二原色光线的发光器件,以及位于第三显示子模组103侧面发出第三原色光线的发光器件,可以是三个独立的发光器件,示意的,如图2所示的第一子光源21、第二子光源22、第三子光源23。也可以是集成的一体式发光器件,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当然,与实施例一中的光源20类似,为了提高对光的利用率,优选的,上述光源20一般选用准直光源,具体的,该准直光源可以由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制成,也可由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芯片经过准直、扩束后制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实施例一中,仅采用一个显示子模组100而言,本实施例采用层叠设置三个显示子模组100,避免了采用时序采用场色序法来时序显示红色、绿色、蓝色子画面,不会造成色分离现象的发生,同时对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要求降低,但是该设置方式会使得显示装置的厚度大幅增加,进而容易出现大视角混色现象。
此外,上述具有三个显示子模组100的情况下,即第一显示子模组101、第二显示子模组102、第三显示子模组103,其中,位于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中的第一亚像素301发出第一原色光线,例如红光;位于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中的第二亚像素302发出第二原色光线,例如绿光;位于第三显示子模组103中的第三亚像素303发出第三原色光线,例如蓝光。此时,第一亚像素301、第二亚像素302、第三亚像素303分别发出三种基原色之一,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像素单元300的边界可以为,由第一亚像素301、第二亚像素302、第三亚像素303整体的外边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子模组101和第二显示子模组102,第一显示子模组101划分出第一亚像素301,第二显示子模组102划分出第二亚像素302,其中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亚像素302构成像素单元300。
其中,位于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侧面的光源20发出第一原色光线,该光线可以为红光;位于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光源20周期性依次发出至少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其中,第二原色光线可以为绿光、第三原色光线可以为蓝光,当然还可以包括第四原色光,第四原色光可以为白光或者黄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于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侧面的发光器件、位于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发光器件,可以是不同原色光的独立发光器件,也可以是集成的一体式发光器件,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当然,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光源20类似,为了提高对光的利用率,优选的,上述光源20一般选用准直光源,具体的,该准直光源可以由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制成,也可由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芯片经过准直、扩束后制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此基础上,第一亚像素301发出第一原色光线,例如红光;第二亚像素302周期性的依次发出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例如绿光和蓝光,即第一亚像素301、第二亚像素302发出三种基原色,此时,如图3所示,像素单元300的边界可以为,由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亚像素302整体的外边界所界定。
另外,相比于实施例一仅采用一个显示子模组100,需要采用场色序法来时序显示红色、绿色、蓝色三个子画面;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显示子模组100(第一显示子模组101和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仅第二显示子模组102采用场色序法来时序显示两个子画面,对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要求降低,且画面的色分离现象降低;同时,相比于实施例二采用三个显示子模组100,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显示子模组100,使得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进而减小了大视角的混色现象,利于显示装置轻薄化的设计,并提高了显示画面的品质。因此,相比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方案,实施例三的设置方式更为优选。
在此基础上,尽管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子模组102采用场色序法来时序显示两个子画面相比于实施例一中采用场色序法来时序显示三个子画面能够适当的减小显示画面的色分离现象;然而,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的减小或者避免色分离现象的产生,本发明优选的,如图4a和图4b所示,其中图4b为图4a在C-C’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像素单元300中的第一亚像素301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具有镂空区域D,且第二亚像素302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位于镂空区域D内。其中,图4a和图4b是以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不设置外界光透过区A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也可以如图5a所示,相邻像素单元300之间设置外界光透过区A,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第二亚像素302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位于镂空区域D,即如图4a和图5a所示,第一亚像素301包围第二亚像素302,这样一来,第二亚像素302采用场色序法显示两个子画面时,即使出现色分离现象,由于第二亚像素302位于第一亚像素301的镂空区域D内,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亚像素302构成的像素单元300整体进行色彩显示,从而不会在边缘位置出现色分离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二亚像素302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位于镂空区域D内的设计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采用在位于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侧面的光源20周期性依次发出第一原色光线和第二原色光线,位于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光源20周期性依次发出第三原色光线和第四原色光线的设置方式,即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亚像素302均采用场色序法显示两个子画面时,此时第一亚像素301包围第二亚像素302,在第一亚像素301的边缘会出现具有两个子画面的色分离现象,但是,相比于实施例一中采用场色序法来时序显示三个子画面,在亚像素的边缘出现三个子画面的色分离现象而言,同样能够减小显示画面的色分离现象。
在此基础上,如果第二亚像素302相对于镂空区域D的面积过小,导致整个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降低,不利于画面的显示质量;如果第二亚像素302相对于镂空区域D的面积过大,即第二亚像素302与第一亚像素301出现交叠区域,在该交叠区域第二亚像素302发出的光线无法有效的透出显示面板,导致光的利用率降低,显示装置的能耗增大,因此,本发明优选的,第二亚像素302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与镂空区域D的形状、大小相同或近似相同。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制作加工,并且符合实际中对像素电极的设计,本发明优选的,可以如图4a和图5a所示,第一亚像素301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为矩形环状;或者,如图5b所示,第一亚像素301在衬底基板200上的投影正六边形环状。
综合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均是以TN型面板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本发明中的基板还可以是ADS(Advanced-Super DimensionalSwitching,高级超维场开关)型、IPS(In Plane Switch,横向电场效应)型面板。当然,针对于本发明中采用的聚合物稳定液晶而言,在垂直电场的作用下,液晶进行混乱排列的效果更明显,因此,本发明优选的采用TN型显示面板,即,在上述显示子模组100中的像素电极202和公共电极203位于液晶层201的两侧。
另外,本发明中的附图仅为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到:为了让聚合物稳定液晶具有初始配向,在液晶层201的两侧还设置有取向层(图中均为示出)。优选的,液晶层201的折射率大于取向层的折射率,以使得侧入的光线可在液晶层中传播。当然对于显示装置而言,一般的,在设置有像素单元300的显示区域的***,通常设置有封框胶的密封结构,在该密封结构以外的区域设置有绑定区域(Bonding Area)等,附图中均为示出。
进一步的,在显示模组10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显示子模组100的情况下,相邻的显示子模组100之间一般采用光学胶进行粘合组装,在此情况下,由于主要的对位标记一般设置在具有像素电极202的一侧,因此,为了将两个显示子模组100进行精确的对位安装,本发明优选的,如图6所示,两个显示子模组100的像素电极202位于两个显示子模组100的两个液晶层201之间,以实现精确的对位组装。
另外,为了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当显示模组10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显示子模组100时,相邻的显示子模组100之间可以共用一层衬底基板200,当然采用该方法制作工艺也相对较复杂。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于上述显示模组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子模组101和第二显示子模组102的透明显示装置,还提供一种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如图7所示,该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1、同步逐行扫描第一显示子模组101的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中的第二亚像素302。
其中,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亚像素302组成像素单元300,优选的,第一亚像素301包围第二亚像素302。
步骤S102、控制第一显示子模组101侧面的光源20发出第一原色光,控制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光源20周期性依次发出至少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
具体的,第一原色光可以为红光,第二原色光线可以为绿光,第三原色光线可以为蓝光,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原色的光线,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S103、当扫描一行由第一亚像素301和第二亚像素302构成的像素单元300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原色灰度值向第一亚像素301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并在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二原色光线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二原色灰度值向第二亚像素302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在第二显示子模组102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三原色光线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三原色灰度值向第二亚像素302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以使得该行中每个像素中的像素电极202与公共电极203形成驱动液晶层的电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并意味着不同的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在实际的显示过程中,上述步骤为同步进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模组,所述显示子模组包括:位于两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液晶层主要由聚合物稳定液晶构成;所述显示模组划分出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透明和每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具有外界光透过区;
光源,所述光源位于各所述显示子模组的侧面,用于向所述液晶层发出光线;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子模组和第二显示子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划分出第一亚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划分出第二亚像素,所述第一亚像素和所述第二亚像素构成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原色光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所述光源周期性依次发出至少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
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具有镂空区域,且所述第二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的形状、大小相同或近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为矩形环状或者正六边形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子模组中的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液晶层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所述显示子模组的情况下,两个所述显示子模组的像素电极位于两个所述显示子模组的两个所述液晶层之间。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同步逐行扫描第一显示子模组的第一亚像素和第二显示子模组中的第二亚像素;
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一原色光,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周期性依次发出至少第二原色光线和第三原色光线;
当扫描一行由所述第一亚像素和所述第二亚像素构成的像素单元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原色灰度值向所述第一亚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二原色光线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二原色灰度值向所述第二亚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子模组侧面的光源发出第三原色光线时,按照该行中每个像素的第三原色灰度值向所述第二亚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信号,以使得该行中每个像素中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形成驱动液晶层的电场。
CN201611053532.7A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Active CN106444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3532.7A CN106444200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3532.7A CN106444200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4200A CN106444200A (zh) 2017-02-22
CN106444200B true CN106444200B (zh) 2020-05-05

Family

ID=58218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3532.7A Active CN106444200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4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445B (zh) * 2017-10-30 2020-11-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81464B (zh) * 2018-01-02 2020-09-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86059B (zh) * 2020-07-06 2021-07-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可调频率选择表面结构
CN115728993A (zh) * 2022-12-08 2023-03-03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44A (zh) * 1991-05-02 1993-04-07 肯特州大学 液晶的光调制装置及材料
US8199286B2 (en) * 2004-07-29 2012-06-12 Kent State University Polymer stabilized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 transflective LCD
CN103969899A (zh) * 2014-04-25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278170A (zh) * 2015-11-25 2016-01-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器
CN106154661A (zh) * 2016-09-21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透明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44A (zh) * 1991-05-02 1993-04-07 肯特州大学 液晶的光调制装置及材料
US8199286B2 (en) * 2004-07-29 2012-06-12 Kent State University Polymer stabilized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 transflective LCD
CN103969899A (zh) * 2014-04-25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278170A (zh) * 2015-11-25 2016-01-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器
CN106154661A (zh) * 2016-09-21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透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4200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9760B2 (ja) 電子機器
US2018013043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9922588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028305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06444200B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KR20080074757A (ko) 지향성 표시 디스플레이
JP2005208580A (ja) 表示装置
US985884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subpixels
CN112352171A (zh) 空中显示装置
US846686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84798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798505B2 (en) Multilayered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US7764254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69708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197519A (ja) 表示装置
WO2019172288A1 (ja) 表示装置
US11360352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6161860A (ja) 表示装置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
KR10250061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5138217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580370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0623944B1 (ko) 타일드 액정표시장치의 엘씨디 패널
JP2007171442A (ja)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95641A (ja) 表示装置
JP2023183086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