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3371A -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3371A
CN106413371A CN201611084444.3A CN201611084444A CN106413371A CN 106413371 A CN106413371 A CN 106413371A CN 201611084444 A CN201611084444 A CN 201611084444A CN 106413371 A CN106413371 A CN 106413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ome
mobile terminal
liquid metals
accommodating chamber
pyrotox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44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stle Technology (nanch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stle Technology (nanch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stle Technology (nanch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stle Technology (nanch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44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3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3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发热源体;和屏蔽罩,设置在发热源体上,屏蔽罩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与发热源体对应设置,且容纳腔内装有液体金属。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屏蔽罩内的容纳腔内装有液体金属,液体金属熔融后能够对其与屏蔽罩的接触面接近零间隙填充,从而增加了液体金属与屏蔽罩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两者之间的热阻,使得发热源体产生的热量能及时经屏蔽罩和液体金属传出。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用于制备该移动终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是将导热凝胶贴在发热源体上方、再接触到终端壳体上进行导热,而普通的导热凝胶等散热材料与屏蔽罩接触面积小,热阻较大,整体散热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移动终端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发热源体;和屏蔽罩,设置在所述发热源体上,所述屏蔽罩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装有液体金属。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发热源体和屏蔽罩,屏蔽罩罩设在发热源体上。屏蔽罩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装有液体金属,将液体金属装入容纳腔内后,将至少包括屏蔽罩的移动终端在高于液体金属熔点的预设温度下进行加热,使得液体金属熔融,液体金属发生流动,并填充其与屏蔽罩之间的接触界面,由于液体金属能够做到接近零间隙填充,从而减小了液体金属与屏蔽罩之间的间隙,增加了热界面面积(液体金属与屏蔽罩的接触面积),根据热阻R=L/(μS),热界面面积S增大后,热界面材料的热阻值减小,提高了液体金属与屏蔽罩的接触处的传热能力,而且液体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使得发热源体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屏蔽罩传至屏蔽罩与液体金属的热界面,再经液体金属传递出去,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普通导热凝胶与屏蔽罩接触面积要小于液体金属与屏蔽罩接触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导热凝胶的导热系数小于液体金属的导热系数,使得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差。
本发明中液体金属是指由多种稀有金属通过先进工艺复合而成的金属相变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及延展性;高于熔点时发生相变而熔融,成为像水一样自由流动的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热系数、低温熔融相变、高热焓、极低热阻、无挥发、不老化等独特的性能。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大于所述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即在容纳腔中预留热膨胀体积,用于容纳液体金属因发生相变(固态转变为熔融状态)而增加的体积,避免容纳腔的体积小于或等于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时,液体金属发生相变体积增大,对容纳腔产生较大的作用力,造成屏蔽罩或与液体金属相接触的其它零部件的变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容纳腔为长、宽、高各为1mm的长方体,液体金属固态下的高度大约等于0.9mm。至于容纳腔的体积与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之间的具体差值,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液体金属的种类具体确定。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体积等于所述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
为保证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充满容纳腔,提高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对其与屏蔽罩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充填率,将容纳腔的体积设计为与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相等。当然,容纳腔的体积也可以略小于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既能保证液体金属对热界面的充分填充,还能避免液体金属熔融后体积增大造成屏蔽罩或其它零部件的变形。
优选地,所述液体金属常温下呈固态。
对至少包含有屏蔽罩(屏蔽罩的容纳腔内装有液体金属)的移动终端在高于液体金属熔点的预设温度下加热后,液体金属熔融并填充液体金属与屏蔽罩的接触间隙。对移动终端停止加热,液体金属的温度低于其熔点时,液体金属变为固态。根据液体金属种类的不同,其熔点也不同,选择具有合适熔点的液体金属,使得常温(25℃)下液体金属呈固态,即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液体金属呈固态,由于液体金属本身具有导电性,常温下液体金属呈固态避免液体金属溢出容纳腔产生短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发热源体的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屏蔽罩的上表面(远离发热源体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上端开口的凹槽,液体金属由凹槽的开口端放入凹槽内。优选地,屏蔽罩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凹槽。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前壳,设置在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发热源体的表面上,且所述前壳封盖所述凹槽的开口端,所述凹槽、所述前壳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前壳设置在屏蔽罩的上表面(远离发热源体的表面)上,前壳安装在屏蔽罩上后,前壳封盖凹槽的开口端,从而实现对液体金属的密封,无需单独设置液体金属的密封结构,降低移动终端的成本。当凹槽与前壳限定出容纳腔时,液体金属熔融后,液体金属也会良好的填充其与前壳之间的缝隙,增大其与前壳的热界面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传热能力,发热源体产生的热量经屏蔽罩、屏蔽罩与液体金属的热界面传至液体金属,再经液体金属与前壳之间的热界面传至前壳,由前壳散出。优选地,前壳可以采用胶粘在屏蔽罩上,两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导热泡棉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相同的凹槽内,常规的导热凝胶的热阻是液体金属的热阻的3.5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为中空结构,所述屏蔽罩的中空部分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液体金属填充在屏蔽罩的中空部分,中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开口端,也可以具有多个开口端,且可以通过屏蔽罩与移动终端的其它部件的组装,实现对中空部分的开口端的密封,也可以通过单独的密封件密封中空部分的开口端。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发热源体的正上方,且所述容纳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源体的横截面积。
容纳腔与发热源体对应设置,使得发热源体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屏蔽罩导出至液体金属;进一步的,容纳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发热源体的横截面积,避免部分发热源体的正上方没有容纳腔,使得发热源体各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及时导出,避免发热源体局部过热、温度不均。
优选地,所述发热源体为CPU、电源管理芯片和射频放大器中的至少一个。
当然,发热源体不限于CPU、电源管理芯片和射频放大器,还包括功率管理芯片等。
优选地,如图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印刷电路板,发热源体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
移动终端还包括印刷电路板,发热源体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进一步的,屏蔽罩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液体金属装在屏蔽罩内的容纳腔内;在预设温度下对移动终端加热,并使所述液体金属熔融,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装有所述液体金属的所述屏蔽罩。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将固态下的液体金属平整放置在屏蔽罩内的容纳腔内;步骤S20,将至少包括装有固态液体金属的屏蔽罩放在加热平台(例如烘箱)上,加热平台的温度恒定为预设温度,使液体金属在预设温度下发生相变,转变为熔融态,在熔融态下液体金属即可以做到对其与屏蔽罩之间的接触面的接近零间隙填充,为使液体金属在预设温度下发生相变,预设温度应该大于或等于该液体金属的熔点。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液体金属具有不同的熔点,在制备过程中,应根据液体金属的种类具体确定预设温度。对移动终端停止加热后,当液体金属的温度低于熔点时,液体金属恢复固态。
其中,在加热时,移动终端至少包括装有液体金属的屏蔽罩是指可以单独对装有液体金属的屏蔽罩加热,再经屏蔽罩与移动终端的其它零部件进行组装,也可以对与屏蔽罩固定连接、不易拆卸的移动终端的零部件一起加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包括前壳、屏蔽罩、发热源体和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为手机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印刷电路板,2发热源体,3屏蔽罩,31容纳腔,32凹槽,33连接部,4前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发热源体2和屏蔽罩3。屏蔽罩3设置在发热源体2上,屏蔽罩3内设有容纳腔31,容纳腔31内装有液体金属。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发热源体2和屏蔽罩3,屏蔽罩3罩设在发热源体2上。屏蔽罩3内设有容纳腔31,容纳腔31内装有液体金属,将液体金属装入容纳腔31内后,将至少包括屏蔽罩3的移动终端在高于液体金属熔点的预设温度下进行加热,使得液体金属熔融,液体金属发生流动,并填充其与屏蔽罩3之间的接触界面,由于液体金属能够做到接近零间隙填充,从而减小了液体金属与屏蔽罩3之间的间隙,增加了热界面面积(液体金属与屏蔽罩3的接触面积),根据热阻R=L/(μS),热界面面积S增大后,热界面材料的热阻值减小,提高了液体金属与屏蔽罩3的接触处的传热能力,而且液体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使得发热源体2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屏蔽罩3传至屏蔽罩3与液体金属的热界面,再经液体金属传递出去,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普通导热凝胶与屏蔽罩3接触面积要小于液体金属与屏蔽罩3接触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导热凝胶的导热系数小于液体金属的导热系数,使得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差。
本发明中液体金属是指由多种稀有金属通过先进工艺复合而成的金属相变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及延展性;高于熔点时发生相变而熔融,成为像水一样自由流动的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热系数、低温熔融相变、高热焓、极低热阻、无挥发、不老化等独特的性能。
优选地,容纳腔31的体积大于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即在容纳腔31中预留热膨胀体积,用于容纳液体金属因发生相变(固态转变为熔融状态)而增加的体积,避免容纳腔31的体积小于或等于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时,液体金属发生相变体积增大,对容纳腔31产生较大的作用力,造成屏蔽罩3或与液体金属相接触的其它零部件的变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容纳腔31为长、宽、高各为1mm的长方体,液体金属固态下的高度大约等于0.9mm。至于容纳腔31的体积与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之间的具体差值,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液体金属的种类具体确定。
优选地,容纳腔31的体积等于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
为保证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充满容纳腔31,提高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对其与屏蔽罩3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充填率,将容纳腔31的体积设计为与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相等。当然,容纳腔31的体积也可以略小于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既能保证液体金属对热界面的充分填充,还能避免液体金属熔融后体积增大造成屏蔽罩3或其它零部件的变形。当然,容纳腔的体积还可以大于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采用其它手段实现液体金属对热界面的充分填充。
优选地,液体金属常温下呈固态。
对至少包含有屏蔽罩3(屏蔽罩3的容纳腔31内装有液体金属)的移动终端在高于液体金属熔点的预设温度下加热后,液体金属熔融并填充液体金属与屏蔽罩3的接触间隙。对移动终端停止加热,液体金属的温度低于其熔点时,液体金属变为固态。根据液体金属种类的不同,其熔点也不同,选择具有合适熔点的液体金属,使得常温(25℃)下液体金属呈固态,即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液体金属呈固态,由于液体金属本身具有导电性,常温下液体金属呈固态避免液体金属溢出容纳腔31产生短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屏蔽罩3远离发热源体2的表面上设有凹槽32,凹槽32限定出容纳腔31。
屏蔽罩3的上表面(远离发热源体2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上端开口的凹槽32,液体金属由凹槽32的开口端放入凹槽32内。优选地,屏蔽罩3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凹槽32。
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前壳4,设置在屏蔽罩3远离发热源体2的表面上,且前壳4封盖凹槽32的开口端,凹槽32、前壳4限定出容纳腔31。
前壳4设置在屏蔽罩3的上表面(远离发热源体2的表面)上,前壳4安装在屏蔽罩3上后,前壳4封盖凹槽32的开口端,从而实现对液体金属的密封,无需单独设置液体金属的密封结构,降低移动终端的成本。当凹槽32与前壳4限定出容纳腔31时,液体金属熔融后,液体金属也会良好的填充其与前壳4之间的缝隙,增大其与前壳4的热界面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传热能力,发热源体2产生的热量经屏蔽罩3、屏蔽罩3与液体金属的热界面传至液体金属,再经液体金属与前壳4之间的热界面传至前壳4,由前壳4散出。优选地,前壳4可以采用胶粘在屏蔽罩3上,两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导热泡棉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相同的凹槽32内,常规的导热凝胶的热阻是液体金属的热阻的3.5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屏蔽罩3为中空结构,屏蔽罩3的中空部分限定出容纳腔31。
液体金属填充在屏蔽罩3的中空部分,中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开口端,也可以具有多个开口端,且可以通过屏蔽罩3与移动终端的其它部件的组装,实现对中空部分的开口端的密封,也可以通过单独的密封件密封中空部分的开口端。
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纳腔31位于发热源体2的正上方,且容纳腔3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发热源体2的横截面积。
容纳腔31与发热源体2对应设置,使得发热源体2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屏蔽罩3导出至液体金属;进一步的,容纳腔3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发热源体2的横截面积,避免部分发热源体2的正上方没有容纳腔31,使得发热源体2各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及时导出,避免发热源体2局部过热、温度不均。
优选地,发热源体2为CPU、电源管理芯片和射频放大器中的至少一个。
当然,发热源体2不限于CPU、电源管理芯片和射频放大器,还包括功率管理芯片等。
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印刷电路板1,发热源体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上。
移动终端还包括印刷电路板,发热源体2连接在印刷电路板1上,进一步的,屏蔽罩3上设有连接部33,连接部33与印刷电路板1相连接。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如图2所示,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液体金属装在屏蔽罩3内的容纳腔31内;在预设温度下对移动终端加热,并使液体金属熔融,其中,移动终端至少包括装有液体金属的屏蔽罩3。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10,将固态下的液体金属平整放置在屏蔽罩3内的容纳腔31内;步骤S20,将至少包括装有固态液体金属的屏蔽罩3放在加热平台(例如烘箱)上,加热平台的温度恒定为预设温度,使液体金属在预设温度下发生相变,转变为熔融态,在熔融态下液体金属即可以做到对其与屏蔽罩3之间的接触面的接近零间隙填充,为使液体金属在预设温度下发生相变,预设温度应该大于或等于该液体金属的熔点(如45℃,50℃,60℃,70℃等)。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液体金属具有不同的熔点,在制备过程中,应根据液体金属的种类具体确定预设温度。对移动终端停止加热后,当液体金属的温度低于熔点时,液体金属恢复固态。
其中,在加热时,移动终端至少包括装有液体金属的屏蔽罩3是指可以单独对装有液体金属的屏蔽罩3加热,再经屏蔽罩3与移动终端的其它零部件进行组装,也可以对与屏蔽罩3固定连接、不易拆卸的移动终端的零部件一起加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包括前壳4、屏蔽罩3、发热源体2和印刷电路板1的移动终端进行加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相同的条件下,移动终端使用液体金属散热与常规导热凝胶散热相比,对同一发热源体2的测试数据表明,使用液体金属散热时,该发热源体2的平均温度为32.8℃,使用常规导热凝胶时该发热源体2的平均温度为34.4℃,即使用液体金属散热时,该发热源体2的平均温度比使用常规导热凝胶低1.6℃。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屏蔽罩3内的容纳腔31内装有液体金属,液体金属熔融后能够对其与屏蔽罩3的接触面接近零间隙填充,从而增加了液体金属与屏蔽罩3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两者之间的热阻,使得发热源体2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经屏蔽罩3和液体金属传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源体;和
屏蔽罩,设置在所述发热源体上,所述屏蔽罩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装有液体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大于所述液体金属固态下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的体积等于所述液体金属熔融状态下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金属常温下呈固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发热源体的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壳,设置在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发热源体的表面上,且所述前壳封盖所述凹槽的开口端,所述凹槽、所述前壳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罩为中空结构,所述屏蔽罩的中空部分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发热源体的正上方,且所述容纳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源体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源体为CPU、电源管理芯片和射频放大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发热源体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10.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液体金属装在屏蔽罩内的容纳腔内;
在预设温度下对移动终端加热,并使所述液体金属熔融,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装有所述液体金属的所述屏蔽罩。
CN201611084444.3A 2016-11-30 2016-11-30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413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4444.3A CN106413371A (zh) 2016-11-30 2016-11-30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4444.3A CN106413371A (zh) 2016-11-30 2016-11-30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3371A true CN106413371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8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4444.3A Pending CN106413371A (zh) 2016-11-30 2016-11-30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337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872A (zh) * 2017-06-26 2017-09-1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的散热装置与电子终端
CN108513526A (zh) * 2018-04-28 2018-09-07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电磁屏蔽装置
CN110366362A (zh) * 2019-08-07 2019-10-22 李居强 电磁屏蔽散热装置
US11172594B2 (en) 2019-03-04 2021-11-09 Asustek Computer Inc.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707A (zh) * 2008-05-19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2332663A (zh) * 2010-06-30 2012-01-25 苹果公司 高速连接器***件和线缆
CN105592676A (zh) * 2014-10-23 2016-05-1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防emi之遮蔽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707A (zh) * 2008-05-19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2332663A (zh) * 2010-06-30 2012-01-25 苹果公司 高速连接器***件和线缆
CN105592676A (zh) * 2014-10-23 2016-05-1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防emi之遮蔽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872A (zh) * 2017-06-26 2017-09-1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的散热装置与电子终端
CN107172872B (zh) * 2017-06-26 2024-02-13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的散热装置与电子终端
CN108513526A (zh) * 2018-04-28 2018-09-07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电磁屏蔽装置
US11172594B2 (en) 2019-03-04 2021-11-09 Asustek Computer Inc.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N110366362A (zh) * 2019-08-07 2019-10-22 李居强 电磁屏蔽散热装置
CN110366362B (zh) * 2019-08-07 2020-08-07 李居强 电磁屏蔽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3371A (zh) 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7104B (zh) 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3760B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218010B (zh)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CN105356004A (zh) 一种带翅片和泡沫导热结构的复合散热装置
CN107509381B (zh) 一种屏蔽盖的制作方法、屏蔽盖及移动终端
JP6298495B2 (ja) 流体加熱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966547U (zh)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KR20160019259A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의 실링 장치
CN104780736B (zh) 电机控制器
CN106356192A (zh) 用于在冷却体上安装电解电容器的***和建立连接的方法
CN207783389U (zh) 散热装置
CN110266279A (zh) 一种c波段6瓦功率放大器的制作工艺
CN107432090A (zh) 电子设备
KR20170131899A (ko) 버스바 조립체
US6625026B1 (en) Heat-activated self-aligning heat sink
US10624415B2 (en) Insole with heat generating system
TWI477205B (zh) 電路板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及具有該電路板裝置的電源供應器
CN206993579U (zh) 一种控制器散热结构用散热铝块以及控制器散热结构
CN103722804B (zh) 一种具有双熔点特征的四元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
CN112242568B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板连接方法
WO2020258369A1 (zh) 电池模组
CN100373683C (zh) 聚合物ptc元件
JP3737966B2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の熱溶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8157583U (zh) 电池箱液冷板和配置该电池箱液冷板的液冷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